㈠ 汽車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用義大利語讀Auto
㈡ 紅十字會的意義
和上帝有關
因為救護車需要四通八達,否則耽誤時間!
這種標志源於西方,就是代表上帝來拯救世人。
18世紀中葉,義大利,法國聯軍對奧地利發動戰爭.在兩次激戰中,雙方死傷人數多達數萬,戰場上屍體遍地,腥臭熏天,傷兵在血泊中掙扎呼救.傷兵的遭遇引起了瑞士旅行家享利.杜南的極大同情,他向世界各國呼籲,成立戰地傷兵救護組織.這項建議首先得到瑞士日內瓦公益會組織的響應,並推薦享利.杜南等5人組成"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64年8月,來自12個國家的代表在日內瓦開會,制定了關於救護戰地傷兵的日內瓦公約."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又規定以瑞士國旗的白地紅十字為會標,表示向首先發起和全力支持該組織的瑞士政府致意.
1880年,該組織正式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從此"紅十會"便成為全世界衛生部門的通用標志.
紅十字會的徽志為白底紅十字,國際紅十字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的標志都是它 。基督教徒們佩戴十字架,兩者雖然顏色不同,形狀卻十分相似。那麼紅十字會的紅十字標志是否從宗教的十字架演化而來的呢?有肯定和否定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持肯定意見的人認為,按照拉丁文原意,十字架是「叉子」的意思。它用兩根木料交叉而成,就像漢字的「十」字。古羅馬帝國要處死奴隸或者沒有公民權的外鄉人,就把受刑者的雙手平伸釘在橫木兩端,雙腳並疊釘在直木下端,然後將十字架豎立起來,讓受刑者痛苦地死去。因此,十字架在很長時間里一直作為酷刑的標志,令人望而生畏。
據《聖經》記載,在提庇留皇帝時代(公元14—37年),由於門徒猶大的出賣,耶穌被羅馬總督彼拉多以謀叛罪判處極刑,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他的基督教信徒們就拿十字架做了自己教派的信仰標志。這時的十字架,既是為了紀念耶穌,又是對當時統治者無言的聲討。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國家的國旗上,都有大小和顏色各異的十字形標志。
後來十字架的含義又進一步得到延伸,代表了人道主義和中立。這樣,十字架由刑具逐漸演變為基督教的神器,後來成為傷兵救護的徽號,到今天它已成為全世界衛生部門的通用標志,泛指一切醫療救護事業和機構。
而正是因為紅十字標志來源於基督教的十字架,所以一些伊斯蘭教的國家就改用新月圖案作為醫務標志;紅十字會在這些國家被稱為紅新月會(Red Crescent)。新月在伊斯蘭教里象徵幸運。在伊朗,紅十字會的標志又被改為紅獅和太陽圖案。民主德國發行的帶有三種紅十字會標志的郵票。
另一種說法是紅十字會的紅十字與宗教的十字架只是形似,而精神實質毫無共同之處。
18世紀中葉,意、法聯軍對奧地利發動戰爭,死傷多達數萬人,屍體遍地,傷兵掙扎在血泊中呼救。這種悲慘的景象感動了一位瑞士旅行家亨利·杜南。他心中充滿著對傷兵的同情,寫了《索爾費里諾回憶錄》,以人道主義精神向世界各國呼籲,建議成立戰地傷兵救護組織。這項建議首先得到日內瓦公益會組織的響應,並推薦亨利·杜南等五人組成「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64年8月,來自12個國家的代表在日內瓦開會,制定了關於救護戰地傷兵的《關於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1956年在日內瓦召開的有各國政府代表參加的會議上,通過了修訂的《日內瓦公約》。《公約》的第三十八條規定:「為對瑞士表示敬意,白底紅十字旗樣,系將其聯邦國旗翻轉而成」。這清楚地表明,紅十字會的紅十字標志與刑具和宗教的十字架無關,而是為了感謝瑞土人亨利·杜南和日內瓦公益會組織,模仿瑞士的國旗設計而成的。
爭論歸爭論,但紅十字會的「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獨立性、志願服務、統一性、普遍性」的基本原則,正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也就是出於這種說法,醫院普遍採用了紅十字標志,但是現在國家規定,醫院要用綠色以示區分。
一、標志的含義和作用
紅十字標志主要有下列含義和作用:
——表明這是與紅十字運動有關的人和物(指示性)。
——表明這是一個受到國際人道主義法律保護的人和物(保護性)。
——表明這是一個不應受到攻擊的人和物(保護性)。
帶有這一標志的人和物,在法律上既享有權利,同時也承擔有義務。權利是受到一系列法律的保護,義務是遵守該標志對他們行為所作的種種限制,避免主動參與任何敵對行為。
本標志在法律上的這種雙重作用,決定了本標志的神聖性。
本標志設計的圖案和色彩既簡單又鮮明,意在給人一個非常清晰的視覺符號,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將上述信息迅速傳達出去,並被迅速理解,不致發生歧義。因為它主要是在武裝沖突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W%[;o
本標志除起到它自身的作用外,並不傳達任何其它信息,更不是傳達任何含有政治意識形態和宗教特徵的信息。
二、標志的起源與發展
1863年2月在日內瓦成立的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考慮,鑒於戰場救護工作的特異性,為使戰爭中受傷者一視同仁地得到救助,有必要採用一個形式簡單、一目瞭然、易於識別、人人都能明白的標志,來標明在戰時用於進行醫療和救助活動的人員、車輛和房屋建築;並認為,對於這個標志及其使用的具體規定應當以一項國際公約的形式固定下來,以保證使沖突各方尊重並保護佩帶這一標志的人員。
因此,在1863年10月日內瓦國際會議上,該委員會幾名成員就提出一項議案:以印有紅十字的白色袖章作為醫務人員保護性標志。不過歷史資料上沒有充分說明採用這個標志,是否為了向瑞士國表示敬意(因為救助傷員運動誕生於這個國家),或者是因為受到國際社會公認的白旗表示停火的啟示(加上一個紅十字是為了避免產生混亂),也許是上述兩種思想的結合。
無論當時出於何種原因,參加第一次國際性人道主義大會的國家都同意採用紅十字標志,把它作為所有參加戰時醫療與救助活動的人員的保護性標志,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改善陸地戰場軍隊受傷人員狀況的1864年8月的日內瓦公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乃至整個紅十字運動很快就以此而聞名於世,產生了巨大的道義力量和法律效應,把各種人聚集到自己的旗幟之下。這里有一點必須指出:紅十字圖案的選擇帶有相當大的偶然性,而且當初確定選擇這個圖案的人並沒有賦予它任何宗教意義。正如M·休伯著的《紅十字的原則與問題》所說的那樣:「無論亨利·杜南本人,還是他的合作者或日內瓦會議的與會國都沒有想使紅十字運動和紅十字標志帶上任何宗教烙印,也未曾想以任何方式使之與一種哲學思想相聯系。」這就是紅十字運動的特色。
紅新月標志的由來:
1864年8月國際會議簽訂的日內瓦公約確定所有國家都使用白底紅十字作為保護性標志的原則,在1876—1878年俄羅斯與土耳其戰爭爆發時受到了挑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當局通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說,它將採用紅新月(代替紅十字)來標明自己的救護車輛,但它仍然尊重保護敵方救護車輛的紅十字標志,理由是,「……『紅十字』是對穆斯林士兵的褻瀆。」並且含蓄地表示,「如果它所提出的修改不被接受,它無法強令自己的軍隊尊重日內瓦公約。」
這種單方面改變1864年日內瓦公約第九條條款,是對紅十字運動統一性的破壞,可能會在公眾中引起混亂,對日內瓦公約倡導的人道主義工作起反作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不能同意。
然而,戰爭正在進行,考慮到救護傷兵的緊迫性,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提出暫時接受紅新月標志,到這場戰爭結束時,這個標志要隨之終止使用。
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願望相反,俄土戰爭結束了,紅新月標志並未終止使用,而且繼這一令人遺憾的先例之後,很快又出現了對紅十字標志統一性的新的挑戰:1899年海牙和平會議起草關於把1864年日內瓦公約原則用於海上戰爭的公約時,波斯(即現在的伊朗)國代表提議採用另一種保護標志——「紅獅日 (紅獅和太陽)」。這樣,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即紅十字運動的統一性與紅十字標志多樣性的矛盾。
這個問題在1929年的外交會議上達成初步妥協的解決辦法,即在日內瓦公約上寫上一個新條款(第十九條),一方面重申紅十字標志不具有任何宗教性;一方面正式承認紅新月和紅獅日標志具有法律效力,但限止在那些已經採用的國家使用。會議還明確規定,以後不再承認任何新標志。
但是,標志問題的矛盾依然存在。在1949年的外交會議上,又有人提出以下一些動議:
——採用一個新的統一標志;
——恢復原來統一的紅十字標志;
由於紅十字和紅新月標志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救援符號,常常被一些與紅十字運動毫無關系的組織和個人廣泛運用。這些組織和個人包括醫院、私人開業醫生、救護車、醫葯商店、葯品生產和銷售廠商、以及與衛生保健工作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實際上,未經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正式批准使用這一標志的都應被視為濫用,不管出於何種目的。所有簽字國都必須採取有效的法律手段,對誤用或濫用這一標志的行為進行限制和懲處。
經驗已經充分表明,對本標志的誤用,即使是某些孤立事件,也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本標志權威的降低,致使有權受它保護的人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因此,無論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都要把宣傳和維護本標志的正確使用,作為各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就是和上帝有關
㈢ 4. 國內某家專門接待外國遊客的旅行社,有一次准備在接待來華的義大利遊客時送每人一件小禮品。於是,該旅
既然是專門接待國外遊客,怎麼還能出現這樣的問題?接團之前沒有做准備工作嗎?義大利人忌諱用手帕作為禮品送人,認為手帕是擦淚水用的,是一種令人悲傷的東西。一看就是准備工作沒有做好。
㈣ 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醫療機構怎樣
義大利和西班牙都有醫療卡,辦理醫療卡的時候會讓你選擇自己的家庭醫生,一般會讓你選離你家近一點的醫生(這些家庭醫生都是全科醫生什麼都會一點)去家庭醫生看病是不用錢的開葯的時候一般葯是不需要錢的!如果你的病情嚴重家庭醫生會幫你預約醫院的專科醫生~如果你的病特別緊急。。。他會幫你叫救護車(急診)一路暢通~總體是醫院為主,家庭醫生為輔~不過如果你沒辦理醫療卡,也可以去急診看病!不過是需要急診費的~
㈤ 義大利的有哪些特別的風俗習慣啊,
答案出自留學專搜的歐洲留學吧,那裡有很多關於義大利的風俗習慣,還有其他國家的。。。
訂婚戒指
義大利人實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自由戀愛,他們的婚嫁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大同小異。今天的義大利男女相互接觸的機會很多,他們可能尋找自己心愛的伴侶。 青年人利用同學、同事、同鄉等關系或通過親友介紹,在旅遊、滑雪、打球、觀看賽馬、賽車、賽船或跳舞、唱歌、觀看文藝演出等活動中互相結識,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和戀愛過程,有的還主動徵求父母或親朋好友的意見,然後才定下終身大事。男女青年從認識到結婚所需要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相識之後經過訂婚階段,過一二年才結婚,有的結識後很快決定結婚,沒有經過訂婚的那段過程。訂婚的禮儀並不十分復雜,男女相愛後,徵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後宣布訂婚。男方要向女方贈送訂婚戒指,並親自戴在女方左手的無名指上。男女雙方要把此消息通知親友,宣布他們已成為未婚夫妻,並安排男女雙方的父母、親友一同進餐。親友要向訂婚雙方送禮,表示祝賀。
關於婦女戴訂婚、結婚戒指,有不少傳說。一種傳說是:戒指用金子做成,非常結實,表明婚姻牢不可破,而其渾圓無縫,又象徵婚姻圓滿,婚後幸福無邊。另一種傳說是:古時沒有自由戀愛,有錢有勢的人常常強迫婦女成親,甚至出現搶親。男子將搶來年女子戴上枷鎖。經過多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或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上戒指後,表示她已歸他所有。這就是戒指的來歷。
婚禮種種 婚約男女永結同心之後,就要為正式婚禮進行一系列的籌備工作,如布置新房,購買傢具及各種日用品,印發請柬,聯系舉行婚禮的地點,准備結婚禮服,等等。一旦准備就緒,舉辦婚禮的時刻就會到來了。男女雙方事先進行商議,擇日完婚。義大利人習慣把婚期定在春、秋兩季,一般以3月、4月、7月、9月、10月為多。因為春季春暖花開,氣候宜人,特別是3月和4月正值復活節前後,而復活節是萬物生長、充滿生機的節日,所以在此期間結婚的青年男女較多。金秋佳節也是青年們舉行婚禮經常選擇的時節。秋高氣爽,景色迷人,未婚夫婦此時喜結良緣,幸福美滿。
義大利人對婚禮比較重視。婚禮分為兩種,一種是民政婚禮,另一種是教堂婚禮。舉行這兩種不甘落後婚禮都是合法的。無論哪種形式都需要進行婚姻登記,按照婚姻法的規定辦理。近年來,到市政府登記結婚的越來越多。
在義大利,除了上述民政婚禮和宗教婚禮儀式,甚至主張不舉行正式儀式,只要到市政府婚姻登記處注冊登記,就算是結婚了。他們可以到國內旅遊城市或國外風景區度蜜月。有的新郎乘從一輛扎滿綵綢、飄帶和花束的小汽車,前往迎娶新娘,將新娘接到家裡,親友們見面後,共赴婚宴。他們省去了那些繁瑣的結婚儀式,婚宴後,婚事就算辦過了。在意北方馬喬列湖,我們曾見到空著漂亮婚服的一對情人乘一艘小汽艇歡度他們最美好的時光。艇上還有新郎、新娘的父母及證婚人,汽艇在湖上飛駛,透過上的花束、綵帶隨風飄動。他們的艇上婚禮為湖光山色增添了新的情趣。
未婚同居
現在,也有一些未經訂婚、結婚就同居的義大利青年男女。他們眼裡,婚禮是多餘的。他們認為,願合就合,願分就分,沒有家庭責任。但大多數義大利人對婚姻仍持嚴肅認真的態度。有些人還重視結婚紀念,每逢結婚1周年、5周年或10周年還要舉辦家庭小型紀念活動,如到飯館聚餐、到郊外旅遊野餐或觀看文藝演出、舉行舞會等。對於25年銀婚和50年金婚,則更加重視,夫婦有互贈禮品的習慣,25年送銀質紀念品,50年送金質紀念品。而且,夫妻之間要說一些互相贊美的話,如「深深感謝你與我共度50個春秋」等等,使對方感到心情愉快,有利於增進夫妻感情。
更多跟全信息在留學專搜的歐洲留學吧,那裡有很多關於義大利的風俗習慣,很豐富的,是留學專搜的歐洲留學吧
㈥ 拯救了一個生命,蘭博基尼Huracan警車急速運送救命器官
2017年,義大利博洛尼亞的高速公路巡邏隊獲得了汽車製造商贈送的第二輛蘭博基尼Huracan,義大利警方表示將利用這款超級跑車的高速能力,在緊急情況下很好地發揮其急救車和器官運輸車的作用。
在你揚眉吐氣質疑他們為什麼不使用直升機運送器官之前,看來捐贈器官的醫院並沒有直升機停機坪。Huracan還有一個冷藏的前車箱,就是為了這個特殊用途,所以他們對超級警車的器官運送任務是相當認真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會義大利語的幫我翻譯一下
ISCRIZIONE PATENTE A3
A3 駕照注冊/報名
ANNI 21
年齡21 (這個年齡應該是指超過21歲才能報名考A3 駕照的)
TUTTE LE CILINDRATE
所有大小汽缸的汽車
-FOTOCOPIA PATENTE B
B 駕照復印件
-3 FOTOTESSERE
3 張相片(那種證件上貼的小相片)
-CARTA IDENTITA'
身份證
-CODICE FISCALE
稅卡/稅號
-PERMESSO SOGGIORNO SE EXTRACOMUNITARIO
如果是歐盟共體以外的居民必需提供居留
-1 VERSAMENTO DA 15,00
1 份支付15歐元的證件
-2 VERSAMENTI DA 14,62
2 份支付14,62歐元的證件
-1 MARCA DA BOLLO DA 14,62 EURO
1 張14,62歐元的稅票(郵票)
VISITA MEDICA 體檢(指的是查看眼睛的檢查)
IN SEDE(指的是當地/本地的意思,看這份文件是哪裡發的就在哪裡)
IL MERCOLEDI ALLE ORE 19.45 星期三19點45分
PER ISCRIZIONE PATENTE COSTO 50,00 EURO
為駕照報名(而需承擔的體檢)費用 50 歐元
QUOTA ISCRIZIONE 150,00 EURO
報名費150歐元
ESAME GUIDA 150,00 EURO
駕駛考試150歐元
2ORE DI GUIDA IN OMAGGIO
免費贈送2小時的駕駛實習
㈧ 救護車為什麼是白色的
救護車是把病人送到醫院的,醫院的顏色是白的,所以救護車也是白色的。紅色代表警戒白色代表生命純潔我們平時看到的消防車大多是紅色。1863年10月,阿皮亞醫生建議採納「白底紅十字」的臂章作為傷兵救護團體志願人員的識別標志。五人委員會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作出了相應的決議。所以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救護車都是以白色為底、紅十字或紅新月作標志。
㈨ 為什麼醫院要用紅十字代表其由來又是什麼
紅十字歷史
19世紀中期,歐洲商業經濟日益繁榮的各國,為了爭奪市場,不斷以兵戎相見,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各國的陸軍醫療部門無力單獨解決戰地傷病兵員的救護和治療問題。因此,一場血戰之後,往往陳屍遍野,呻吟呼號,悲慘萬狀,不忍卒暗。有個名叫讓.亨利.杜南(1828-19lO)的瑞士人,1859年6月25日在前往晉見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途中,抵達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此時拿破崙皇帝正率法軍和撤丁軍為一方與奧地利陸軍為另一方,為爭奪倫巴第地區相繼在馬根塔和索爾弗利諾兩地血戰。索爾弗利諾之戰,雙方資亡四萬多人,大批傷兵被遺棄在戰場上,烈日蒸曬,無人救護,狀況十分凄慘。杜南目睹這一情景,出於對人的同情和憐憫,當即號召該地居民,同他一道組織起來,不分國籍的搶救和看護被遺棄的傷兵,前後達八天之久。
杜南回到日內瓦後,向公眾講述了他在索爾弗利諾戰地的經歷。人們鼓勵他寫書激勵世人的良知。事隔三年之後,杜南於1862年11月在日內瓦發表他的名著《索爾弗利諾回憶》一書。杜南在書中追述了他在索爾弗利諾的所見所聞和救護傷兵的故事。在書的結尾中他建議;(1)在各國成立傷兵救護組織;(2)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研究制定一項保護傷兵和傷兵救護組織權益的國際公約。他積極向德、奧諸國的統治者進行游說,他的倡議獲得了歐洲各國上層社會的熱烈支持。於是,1863年2月9日,杜南和杜福爾將軍、莫瓦尼埃律師、阿皮亞和莫諾瓦兩醫生等一道,在日內瓦公共福利會轄下組成了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即人們常說的五入委員會;它的首任主席由杜福爾將軍擔任,社南是該國際委員會的秘書,紅十字會就這樣誕生了。到1880年,五人委員會正式易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在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的倡議和敦促下,1863年10月26日到29日在日內瓦召開了有16個國家的36名代表參加的一次名叫預備會議的國際會議。會議通過十項決議和三項建議,特別主張:
(1)在每個國家成立救護委員會,以便在戰時協助'陸軍』醫療隊進行工作;
(2)平時開展訓練男護士的工作;
(3)救護車、陸軍醫院和醫護人員中立化;
(4)採用統一的識別標志,即白底紅十字旗幟和臂章。
五人委員會特別是杜南堅持不懈地工作,說服歐洲各國派代表到日內瓦研究制定一項保護傷兵和傷兵救護團體權益的國際公約。由瑞士聯邦委員會和法國政府出面,於1864年8月8日到22日之間在日內瓦召開了有12位全權代表參加的外交會議。會議幾乎未加修改就通過了五人委員會提出的公約草案,於8月22日正式簽定《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即第一次日內瓦公約。公約僅有十條條文,概括地將1863年預備會議通過的決議用國際公約的形式從法律上肯定了下來,也為關於戰爭的國際人道主義法樹立了一個規范性的模式。國際紅十字運動和其在武裝沖突中的特殊作用,從此正式得到國際公約的承認。
隨後,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歐、亞、美三洲的主要國家相繼成立了43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也於1904年5月29日在上海誕生。到1987年4月已有145個國家的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正式加入了這個國際紅十字運動。
紅十字標志的由來、類別和使用
現行的1949年8月12日四項日內瓦公約,正式承認三種戰地救護識別標志,即紅十字、紅新月、紅獅與太陽。1982年,紅獅與太陽標准被取消。武裝部隊醫療部門,在戰地服務過程中,使用這類標志標明所屬的醫療器材、人員、車輛、船隻、飛行器、房舍等,都受到日內瓦公約的保護,不得隨意受攻擊。現將有關情況分述如下:
一、紅十字標志的由來和類別
紅十字作為救護團體(即紅十字會)識別標志,始於1863年10月,採用「白底紅十字的臂章體為傷兵救護團體志願人員的識別標志」。隨後的日內瓦公約更以具體化,明文指出紅十字標志系掉轉瑞士國旗的顏色而成。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對瑞士表示敬意,因為瑞士的日內瓦是紅十字會的發祥地。由此可見,紅十字標志與宗教迷信沒有任何聯系。
紅十字標志通常是由五個大小相等的紅色正方形拼合成。國際紅十字的規章,對紅十字標志本身的大小、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只說明兩條紅色長方條成垂直相交,中心至各端的長短相等就行了。我們常見的紅十字標志,因人地而異,規格不盡統一,原因就在於此。當然,最好還是前述五個正方形投合的方式製作,比較合乎大家都贊同的標准。
1876年,正在同沙俄交戰的土耳其政府通知瑞士聯邦委會說,「紅十字標志冒犯了該國土兵的宗教信仰,」該國陸軍已採用紅新月標志代替紅十字標志標明他們所使用的救護車。土耳其的體法,隨後為一些阿拉伯和伊斯蘭教占優勢的國家歷仿效,它們也相繼採用了紅新月標志。
為什麼紅十字標志冒犯了土耳其士兵的宗教信仰呢?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簡略地回顧一小段世界史。在11世紀至13世紀之間,西歐信奉基督教,各國的王公、貴族、傳教士企圖從回教徒手中奪回聖城耶路撒冷和基督聖地,曾多次糾集教徒,前仆後繼,進行十字軍東征(最著名的有8次之多),當時他仍所使用的旗幟就是以耶酥基督受刑的十字架作為標志。十字軍東征雖以失敗而告終,但自此以後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即視十字架為禁物,忌諱使用。這種思想情緒,自然而然地就反映在紅十字標志的使用上來了。可是,象黎巴嫩、印度尼西亞、孟加拉這樣一些伊斯蘭教影響較強的國家,卻沒有採用紅新月標志,仍沿用多數國家所使用的紅十字標志。
紅新月標志,有向左和向右彎曲兩種形式,國際紅十字一般採用向右彎曲的紅新月。至於標志的大小規格,跟紅十字標志一樣,迄今尚沒有統一的標准模式可以遵循。
伊朗從1923年起採用紅獅與太陽作為該國紅十字組織的標志。但伊朗革命後,於1980年7月4日正式通告國際紅十字會,放棄使用紅獅與太陽標志,改用紅新月標志。因此,到1980年7月,1949年四項日內瓦公約所承認的三種紅十字標志,實際上只存在紅十字與紅新月兩種了。在報刊文章里,有時我們還見到「紅十字組織使用三種不同標志」的說法,顯然由於信息閉塞,已與事實不符了。
目前,在各國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標聯合會協會的144個成員中,使用紅十字標志的有119個,使用紅新月標志的有24個,餘下前蘇聯是同時使用兩種標志的唯一紅十字組織。
二、紅十字標志的使用
按照1949年8月12日第一項日內瓦公約第44條的規定,紅十字標志(紅新月標志同樣適用)具有保護和說明兩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前者指使用標志的人員、器材、車輛、機構等,是受到公約有關條款的保護;後者只是說明或表明使用標志的人員或某種東西,只是與紅十字會有關系,或從屬於紅十字會,並不受公約的保護。紅十字標志的使用,首先是軍事當局的許可權,特別是武裝部隊醫療部門的許可權。據此,紅十字標志的使用,一般應由有關軍事當局授權,不得使用於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活動。在戰時,這種受權特別給予從事救護傷病員的軍隊醫療隊,即它的人員在戰地救護過程中可以佩戴紅十字臂章;它的救護車、醫院船、醫療飛機、醫院等可以懸掛紅十字旗幟;它的醫療器材可以貼上紅十字標志;等等。交戰雙方應按公約給予保護,不得有違。但是,這些人員、器材、設施、機構等,一旦不再為戰地傷病員服務,就不再受公約的保護;醫院、救護車等如用於掩護或運送作戰部隊,那就構成違犯公約的行為了。
日內瓦公約參加國,根據公約的要求制定了嚴格的國內立法,明確規定了紅十字標志的使用方法。一般講來,紅十字會無權使用保護性質的標志,但在和平時期它可以根據國內立法的規定,使用紅十字標志,當然這種使用不含有任何保護意義。國際紅十字規定,各國紅十字會會員、青少年會員、紅十字會訓練的急救員、衛生員等,均可佩戴紅十字證章、肩章、領章、胸章、帽徽、別針等,最好在這類證章等的紅十字標志周圍鑲飾些花紋,或鑄刻上佩戴人員類別字樣。標忠尤應盡量小些,不宜過大。紅十字會全部佔用的房舍,也可塗有紅十字標志,或懸掛紅十字旗幟;一部分佔用的,只在佔用部分的辦公室懸掛紅十字標志;如屬紅十字會所有而未佔用的房舍,只能懸掛不帶標志的會牌。其他如救護車、急救站等,如系紅十字會所有並由紅十字會在使用,也可塗上有或懸掛紅十字標志。紅十字會的出版物,或募捐時出售的物品,也可印上紅十字標志。向災民免費散發的救濟品,也可印上紅十字標志。運往國外的救濟物資,貼上紅十字標志,還可以得到減免運輸費的優惠待遇,特別是緊急救濟物資還能優先搶運。非紅十字組織使用標志,事先須得到有關當局和紅十字會的同意,不得自行其是。
㈩ 義大利習俗
1、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2、義大利人忌諱菊花。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
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3、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4、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10)救護車義大利贈送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義大利忌諱「十三」和「星期五」,認為「十三」這一數字象徵著「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徵。
現代人對「十三」和「星期五」的不祥預兆據說起源於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羅馬教廷的教皇和法國國王聯合執行了一條對聖殿騎士團的秘密處決令。
聖殿騎士們因為被說成是異教徒而被判處死刑,失去了他們長期以來所擁有的權利。基督教大長老雅克德沐萊被捕,他死前受盡了折磨,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也有傳說認為是起源於基督教徒的信仰,即「十三」是最後晚餐中聚會的人數,餐桌上第「十三」位弟子是叛徒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