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德國和義大利什麼聯盟

德國和義大利什麼聯盟

發布時間:2022-07-18 15:57:09

❶ 義大利為什麼要同德國結盟

希特勒籠絡義大利,推動德意聯盟的建立。他在表面上宣布對意阿戰爭保持中立,暗地裡卻給墨索里尼撐腰打氣。

德國拒絕參加對義大利的任何制裁,相反,1935年冬希特勒指示增加對義大利急需的燃料供應。德國法西斯的這種舉動,贏得了墨索里尼的信任。

侵略野心與經濟軍事實力非常不相稱的義大利,唯有取得德國的支持,才能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地位,實現其在地中海和非洲的擴張計劃。

用墨索里尼本人的話說就是,「義大利的唯一出路就是同德國結盟」。因此,義大利開始修正其外交政策,向德國靠攏,從此改變了對德國吞並奧地利的態度。

❷ 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三國同盟,他們屬於-----

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三國同盟,他們屬於(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建立的同盟國: 參與該聯盟的國家主要有德意志第二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義大利等國家組成,與之對立的軍事政治集團為協約國
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國家,但在1915年5月加入協約國。三國同盟遂告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加入協約國,同盟國最終失敗。

❸ 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什麼結成二戰同盟

日本和義大利得海軍,彌補了德國在海上力量的缺失,三國的聯盟的核心所在就是在彌補短板。個人觀點,請廣大的朋友指出不妥之處哦!

❹ 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何找「最愛投降」的義大利做盟友呢

義大利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家,它也是古羅馬帝國的發源地。

德國找義大利做盟友,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其一、德國就相當於是挾“西方文明”而令“西方國家”

盡管在現代社會,義大利已經比較落後了,但它是西方文明的一個發祥地,因此誰占據了這里,就相當於是獲得了一個西方文明發祥地的這樣的一個文明聖地。

還有就是義大利也有恢復古羅馬的雄心壯志,這和德國欲恢復雅利安人的千年帝國。有著非常類似的精神方面的一致性。

還有在經濟利益上,義大利和德國都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有挑戰現成的國際秩序的這樣的一種強烈的願望。

而英國和法國是擁有很多殖民地的國家,它們需要長期維持既得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利益。國家的一切聯合,都是為了獲得國家的長遠利益和經濟利益。

那麼,德國也別無選擇。歐洲就是那麼幾個大國,它不聯合義大利還能聯合誰呢?

還有義大利也因為與法國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後來又與俄國在爭奪巴爾干半島地區發生過強烈沖突,所以義大利就與德國越來越近,最終發展成為軸心國,這樣的一種戰略上的聯盟。

盡管義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斗表現,都不是很突出。

但它也不是“最愛投降的國家”,義大利本身對世界戰局沒有決定性的作用,而且義大利也是被逼無奈才投降的,打不過盟軍,怎能不投降呢?

在德國看來義大利就是一個可以為己所用的國家。它並不要求他的盟友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否則就會影響到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畢竟是“一山不容二虎”。

❺ 為啥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都要找義大利當盟友

地理位置上,英國法國成為一體,德國和義大利聯盟也是為了防止被包圍。義大利是地中海國家,處在巴爾干半島。邊上緊接著法國和德國。如果非要打仗,這對義大利來說是一個兩頭為難的事情。特別是當英國和法國結盟時,德國就處在一個包圍圈當中,很不有利,因為前面是法國與英國,後面是蘇因為國力弱小也不願意參與大國之間的糾紛。所以德國沒辦法聯合這些弱小國家,而在德國,右邊是強大的蘇聯,下邊都是蘇聯的盟國。德國想要聯合這些國家,也基本上不可能,只有距離自己較近的義大利可以實現德國聯盟的目的。

❻ 什麼是意德政治聯盟會議

1936年9月的一天,在羅馬的墨索里尼寓所里,墨索里尼和他的女婿、義大利新任外交部長齊亞諾正在興致勃勃地討論義大利對外政策。

齊亞諾告訴他的岳父,他剛剛派遣了一名名叫安富康的外交官訪問了德國。希特勒對這次訪問很重視,他親自接見了安富康,表示希望德意兩國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墨索里尼連連點頭表示贊許,他告訴齊亞諾,他越來越感到義大利與英法的國際利益是難以協調的,義大利在國際事務中不可能指望它們的支持。相反,在義大利征服埃塞佣比亞的戰爭中,德國人對義大利很友好,現在兩國在支持佛朗哥對共產黨人的戰爭中又站在一起。因此,他認為義大利應該調整對外政策,實現與德國的全面和解,加強與德國的合作。

在這次談話中,墨索里尼表示,一旦時機成熟,可以考慮建立意德政治聯盟。

幾天後,這個時機就來到了。9月23日,希特勒派他的心腹漢斯?弗朗克訪問義大利。在羅馬,弗朗克拜會了墨索里尼,向他轉達了希特勒的問候,並說:「元首非常重視與義大利的關系,他強調在目前局勢下德國和義大利保持密切合作是極為重要的,他十分贊賞您領導的義大利在歐洲事務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他並邀請您來德國訪問,並保證為您安排盛大的歡迎儀式。」

1聽了弗朗克的話,墨索里尼心花怒放,爾後又陷入沉思,希特勒強調加強德意合作,顯然對目前的德意關系現狀不滿。義大利要加強與德國的合作,必須有所行動。

義大利與德國雖然都是法西斯國家,但關系一直並不融洽,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兩國都對它們的鄰國奧地利虎視眈眈,試圖占為己有。

希特勒在掌權之前就公開告訴世人,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包括所有日耳曼人在內的大德意志國家,這首先包括以日耳曼人為主要居民的奧地利。納粹政權一建立,這個計劃就開始實施。德國妄圖吞並奧地利,公然違反《凡爾賽條約》和《聖日耳曼和約》,嚴重威脅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國際秩序,遭到英法的強烈反對。在圍繞奧地利問題的國際斗爭中,義大利站在英法一邊。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在義大利建立後,他夢想恢復義大利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偉大」和「光榮」,建立一個囊括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新帝國。在這項擴張計劃中,吞並奧地利必不可少。奧地利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一旦奪取奧地利,義大利就可以長驅直入巴爾乾和中歐。相反,奧地利一旦被別的大國佔有,就會堵死義大利向巴爾干擴張的通道。因此,義大利支持英法,反對德國與奧地利合並。1934年7月25日,德國策劃奧地利納粹黨徒發動政變,槍殺奧地利總理陶爾菲斯,企圖乘機吞並奧地利。墨索里尼聞訊後,立即向意奧邊界地區派出4個師的兵力,向德國顯示實力,迫使德國暫時放棄奪取奧地利的計劃。

此刻,墨索里尼感到,現在是他必須作出選擇的時候了。如果選擇與德國站在一起,他必須放棄奧地利,聽任德國在奧地利的一切行動;如果他不肯放棄奧地利,將難以繼續取得希特勒對義大利的支持,義大利在國際上將更為孤立。他在與心腹們商量後作出決定,放棄對奧地利的要求,以此作為與德國結盟的代價。

但是,墨索里尼並不願屈尊前往德國,親手將這份厚禮送給希特勒。這位狂妄自大的法西斯狂人的內心根本看不起希特勒,他曾對部下說:「希特勒是個小丑,也許還有點瘋癲,毫無才智,缺乏生氣。」因此,他決定派自己的女婿齊亞諾作為他的特使去訪問柏林。

1936年10月21日,齊亞諾一行訪問柏林,與德國外長牛頓特進行了幾次會談。齊亞諾告訴德國人,墨索里尼已作出決定,不再反對德國對奧地利的要求。這一表態使希特勒大喜過望,在他的指示下,德國外交部迅速與齊亞諾就劃定各自在中歐和巴爾乾地區的勢力范圍達成協議。

10月24日,希特勒在位於德奧邊境的阿爾卑斯山麓的伯希特斯加登的別墅,會見墨索里尼的這位特使。會談中,希特勒興致勃勃,高談闊論。他首先不忘吹捧那位不可一世的義大利法西斯領袖,稱他為「世界一流政治家,誰也比不上他」。接著,他又惡狠狠地揚言,只要義大利與德國聯手,英法根本不在話下。並且,他告訴齊亞諾,如何對付西方國家:

「我們必須施展的手法所依賴的策略是反對布爾什維主義。許多國家因為害怕原日耳曼主義或義大利帝國主義而對意德友誼心存疑懼,因而想加入對方陣營中去。事實上,如果它們看到意德同盟是國內外反對布爾什維克威脅的屏障的話,它們就會和我們站在一起。」

在齊亞諾結束德國之行時,德國和義大利正式簽訂一個秘密協定,內容為德國承認義大利兼並衣索比亞;意德兩國共同支持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權,並加強對西班牙的軍事援助;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採取一致立場;在多瑙河流域和巴爾干劃定兩國勢力范圍。

墨索里尼對齊亞諾的德國之行非常滿意,他來到米蘭,發表一篇轟動一時的講演,他大言不慚地宣稱,這次齊亞諾對德國的訪問,標志「新的時代已經開始」,「這條從羅馬到柏林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他鼓吹,歐洲國家應當圍繞這個「軸心」進行合作。

從此,人們就把德意法西斯集團稱為柏林—羅馬軸心。

就在齊亞諾訪問德國的一個月後,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這標志著日本也加入了德意法西斯集團。

❼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會選擇義大利作為盟友呢

雖然義大利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勝利國家的重要成員之一,但它最終基本上沒有受益。與當時許多參與該條約的弱國一樣,它被大國忽視。對於自視為大國的義大利人來說,這種恥辱是無法忍受的。為此,義大利在戰後非常激動,譴責英國和法國蔑視人民,赤裸裸地推行霸權主義。就在這時,墨索里尼抓住機會煽動義大利人民,擴大法西斯政黨的規模。法西斯黨在短短兩年內成為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政黨。因此,1922年,他被義大利國王任命為新總理。它使義大利成為第一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之後,它影響了德國。這也是二戰時期德國要和義大利結盟的原因。

此外,由於義大利和法國之間的突出矛盾,以及後來在爭奪巴爾干半島的過程中與俄羅斯發生了強烈沖突,義大利與德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最終發展成為軸心國這樣的戰略聯盟。雖然義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斗表現並不突出。



❽ 二戰時德國、日本、義大利組成的聯盟叫什麼名字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廢除三國公約。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軸心國集團滅亡。

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要和義大利和奧匈帝國聯盟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閱讀全文

與德國和義大利什麼聯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羊肉薄餅怎麼做 瀏覽:963
在英國留學生如何求職 瀏覽:688
印度舞有哪些曲目 瀏覽:167
英國人為什麼不踢正步 瀏覽:726
印度的戰斗機都是哪些國家的 瀏覽:953
越南有多少個美國人 瀏覽:997
印尼寬頻怎麼選擇 瀏覽:437
中國財務大咖齊昊哪個大學畢業 瀏覽:670
印度匯豐銀行在哪個城市 瀏覽:282
英國人對水過敏怎麼辦 瀏覽:702
巴厘島哪裡可以兌換人民幣印尼幣 瀏覽:69
越南到濟南運費每噸多少錢大概 瀏覽:711
哪些義大利的服裝品牌賣給中國 瀏覽:129
人民幣去越南什麼地方可以換 瀏覽:305
美國香檳市緯度相當於中國哪個 瀏覽:434
伊朗女人戴的頭巾叫什麼 瀏覽:411
中國有哪些彩票合法 瀏覽:745
印尼進口多少冷凍牛肉 瀏覽:708
英國的地圖怎麼塗色 瀏覽:114
英國留學怎麼接機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