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十大鐵路隧道分別是哪些
世界最著名十大鐵路隧道如下:連接日本本州與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長53850米,1984年建成;日本上越新干線上的大清水隧道,長22228米,1979年貫通;日本山陽新干線上的新關門海底隧道,長18700米,1975年建成;義大利亞平寧隧道,長15500米,1934年建成;日本山陽新干線上的六甲隧道,長16250米,1972年建成;日本上越新干線上的榛名隧道,長15350米,1982年建成;瑞士、義大利邊境上穿過阿爾卑斯山的聖哥達隧道,長14980米,1981年建成;日本上越新干線上的中山隧道,長14900米,1982年建成;瑞士列奇堡隧道,長14600米,1913年建成;中國大瑤山隧道,長14295米,1987年建成。
❷ 世界上最長遂隧道在那兒。有多長
公路隧道 挪威
位於挪威中部地區的世界最長的洛達爾公路隧道。洛達爾公路隧道東起洛達爾城,西至艾於蘭城,全長2.451萬米,比在此之前世界最長的瑞士聖哥達隧道還要長7592米。
鐵路隧道 瑞士
瑞士將興建全世界最長的火車隧道,讓列車可以248公里時速,穿過戈特哈爾德山脈,直達義大利。隧道全長57.6公里。
遼寧正在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
一條長85.3公里的隧道正伸展於中國東北的遼寧山區。這條直徑8米的引水隧道建成後,將會超過57.6公里的瑞士戈特哈爾德隧道,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
這條高差36米、完全靠自流引水的隧道東起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西至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隧道將穿越50餘座山峰,50多條河谷,29條斷層。地表到隧道頂端距離最大為630米,最小60米。
這項名為「大夥房水庫輸水工程」的引水隧道,旨在引用優質充沛的遼東山區水源,供給遼寧省老工業基地的中部城市群。解決該地區百年內用水問題,受益人口近1000萬。
遼寧省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省份,特別是遼寧中部地區,屬於聯合國規定的嚴重貧水區,人均水資源量在700立方米以下。
目前,這條隧道已經建設了40餘公里,計劃2008年底建成通水,概算總投資52億元
❸ 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有哪些
1、由於瑞士鐵路線上隧道所佔的百分比較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大,瑞士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最多關於開挖隧道的經驗。但是第一次打通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卻是位於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12.2公里長的仙尼斯峰鐵路隧道(Mont Cenis Railway Tunnel),隧道施工花了14年(1857–1871年)。在19世紀60年代以前,修建的隧道都用人工鑿孔和黑火葯爆破方法施工,在此期間首次應用風動鑿岩機代替人工鑿孔。
2、長達14.99公里的高特哈特隧道(Gotthard Tunnel)使義大利與中歐第一次連接起來,該隧道的起點緊靠著格申恩火車站的南端。從1872年6月開始到1881年八年時間里,隧道的施工者們沒日沒夜地辛勞工作,他們大多來自義大利的北部,與他們日夜為伴的就是他們的勞動工具———空氣壓縮鑽機和爆破用的炸葯,這個隧道從開工到開通整整花了十年的時間。
為了開挖隧道,人類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在高特哈特,每年都有大約25人死於工程事故,並且每年還有數百人受傷。即使有些工人外表上看起來並沒有受傷,但實際上他們可能已經患上了某種疾病,因為他們經年累月地呼吸著開鑽岩石產生的粉塵、炸葯爆破產生的硝煙以及隧道里不新鮮的空氣。
3、辛普朗隧道(Simplon Railway Tunnel)位於瑞士伯爾尼至義大利米蘭的鐵路線上,在瑞士布里格和義大利伊塞爾間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鐵路隧道。從義大利伊塞萊到瑞士布里格。十三世紀起,已是北歐與南歐的重要貿易通道,1905年建成隧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毀,1921年修復。山口海拔2,009米,隧道開鑿在海拔700米處。長19.8公里,為世界最長隧道之一。
辛普朗鐵路隧道包括Ⅰ號和Ⅱ號兩座平行單線隧道。Ⅰ號隧道於1898年開工,1906年建成;Ⅱ號隧道於1912年開工,1921建成。兩座隧道長度均為19.8公里,中心相距17米。Ⅰ號隧道海拔705米,最大埋深為2135米,隧道內線路坡度自北往南為+2.0‰、±0.0‰、-7.0‰,並設有會讓站。
Ⅰ號隧道穿過的地層為片麻岩、石灰岩、片岩、石膏等。Ⅰ號隧道用下導坑法開挖,並在隧道修建史上首次採用平行導坑。坑道運輸採用風動機車牽引。隧道施工時曾發生岩爆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隧道內存在著巨大膨脹性地層壓力,涌水曾達每分鍾約60噸,熱泉和岩層溫度高達Ⅰ6℃左右,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困難。為了克服這些困難,Ⅰ號隧道在施工中,採用噴灑冷水降溫,並利用平行導坑出碴、進料、通風、降溫、排水和疏乾地層等。
Ⅱ號隧道是利用Ⅰ號隧道施工時的平行導坑擴建而成的。施工中遭遇極大的困難,在北段當導坑掘進至7500米處,地下氣溫已高達53°C,只得噴灑冷水使岩層冷卻。在南段岩層松軟或破碎的地段,導坑因承受巨大的岩層壓力而壓毀了最大的木支撐,鋼梁也被壓彎,以致曾多次停工而延長了工期。
通過這兩座隧道的列車已改用電力機車牽引。
辛普朗隧道(Simplon Tunnel)是兩座從山體一端開挖的隧道,它們是瑞士阿爾卑斯山當時已建成的第二大隧道。它們中的一座建於1898年至1909年間,另外一座於1921年投入使用。隧道施工人員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工作的,從辛普朗隧道北部入口進去8公里的范圍內,隧道里的溫度是52.8攝氏度,當用風扇降溫已經無濟於事的時候,工程師們只好採取往岩石上噴冰水的方法降溫。為了滿足火車檢修的需要,使其檢修起來更為方便靈活,這兩座隧道都在中部增大了開挖面,在隧道中部形成一個大堂,並在大堂里設置了各鋼軌間的轉線軌道。直到1960年前後,在基地設置了遙控站,這個位於隧道里的特殊房間才24小時都有人管理。
4、聖哥達公路隧道(Sait Gotthard Highway Tunnel)是世界上最長的汽車專用隧道。穿過蘇黎世東南阿爾卑斯山脈聖哥達峰,是瑞士國有公路系統中連接南北干線的重要環節,長16.32千米,建於1970年5月~1980年9月。隧道通過花崗岩、片麻岩和片岩等地層,也遇到其他不良岩層,最壞地段為風化的砂礫和滑石。施工時,在隧道一側30米處開挖平行導坑,每隔250米設一橫向聯絡通道與隧道聯通,以便於通風、排水和出碴,加快施工速度,以後還可用於修建第二線隧道。隧道襯砌為10米寬的馬蹄形斷面,頂部分隔成進風道和排風道,一旦發生火災,橫向通風可分區段隔斷而不影響其他通風區。隧道中每隔800米加寬一段斷面,為出故障汽車提供避車道;設兩座豎井和兩座斜井作通風井。隧道內車速限制在80千米/小時以內,交通量1800輛/小時。隧道兩端設有計算機控制站,通過電視錄像機和感測器提供數據,以監視和控制車流,並對空氣清潔度變化、失火及照明亮度也能及時察覺和報警。
該隧道是瑞士國有公路系統中連接南北干線的重要環節,通車後,北面從巴塞爾經聯邦德國通往法國;南面從洛迦諾經義大利與南斯拉夫相連,成為歐洲的大動脈之一。
數百年來,穿過瑞士南部阿爾卑斯山脈聖哥達的山口一直是北歐和義大利之間的一條重要通道。這個山口早在古羅馬時代就為人們所知曉,但直到14世紀才被頻繁使用。現在,有一條長長的、蜿蜒而上的公路穿過群山通到隧道的入口處。
1882年開通的一條鐵路隧道穿過山脈,使行程更為方便。但是聖哥達公路隧道直到1980年才開通。目前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長度為16千米。聖哥達山口每年冬季因下雪而關閉,所以這條隧道的建造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隧道穿過山體部分長達870米,平均每小時有1500多輛汽車穿過隧道。
在建造第一條聖河達公路隧道時,這項工程被認為是一項傑出的技術成就。但是在建造過程中有,有將近200人喪生,其中包括主管工程師。
5、位於坎德施泰格和戈彭施泰因之間,伯爾尼的斯匹耶茲通往布里格鐵路線上的列奇堡隧道(Lotschberg Tunnel),是世界十大著名鐵路隧道之一,位於瑞士南部,辛普朗隧道的西北,為瑞士伯爾尼至義大利米蘭鐵路干線穿過伯爾尼阿爾卑斯山的隧道。於1903年開工,建造歷時十年,1913年建成。隧道全長14.6公里,海拔2690米。當時僱傭了大約4000名工人,這些工人大多數來自義大利,他們住在隧道兩端的巨大的工棚里。1908年2月的一個夜晚,山南端的一個工棚在當晚的雪崩中被大雪埋葬了,這次災難導致了12人喪生。但是更為糟糕的事情卻發生在隧道裡面,工程師們都非常自信地認為,隧道和正在他們開挖的山谷的地面之間至少有183米的距離,他們認為這樣鑽下去肯定會鑽到岩石,而不會鑽到其他的東西。但是,在1908年7月24日的一次引爆中,大量的冰狀碎片和水湧出並灌進了鑽坑,導致1554米長的隧道都被水淹沒了。在這次事故中,有25名工人喪生。
事故發生之後,施工人員進行了為期數個月的試驗性開挖和討論,最終大家達成共識:已經沒有可供選擇的餘地了,只有一個辦法行得通,那就是修建一堵10米厚的牆來隔開受到影響的部分隧道以及那些被水淹沒的機械設備。之後再轉變開挖隧道的方向,向東掘進隧道。最後,分別從兩端掘進的兩支開挖隊伍於1911年在山體中間勝利會師,隧道挖通了。該隧道於1913年開通運營。列奇堡隧道是歐洲最為壯觀的交通要道之一。
6、在瑞士南部伯爾尼阿爾卑斯山,辛普朗隧道的西北。從坎德施泰格到戈彭施泰因,築有鐵路列奇堡隧道(Lotschberg Tunne,海拔2690米,長14.6公里,建於1903-1913年),通達伯爾尼和義大利的米蘭。穿越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勒奇山隧道(Loetschberg tunnel)於當地時間15日隆重開通,成為全球最長的陸上隧道,並令歐洲中部穿越阿爾卑斯山的交通邁向新紀元。
勒奇山鐵路隧道(Loetschberg Tunnel)總長34公里,目的是使來自歐盟的載重卡車在瑞士境內能用火車運送,從而減輕瑞士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隧道將打通阿爾卑斯山,使德國與義大利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一個小時。 勒奇山隧道於1994年從瑞士首都伯爾尼以南56公里處開鑿,計劃從山的南北兩頭分別修建,最後在隧道的正中央匯合。2005年4月28日,南北兩段隧道幾乎是完美的「相遇」了。北段隧道的鑽孔中心點與南部隧道的鑽孔中心點的水平偏離僅為13厘米,而兩點的垂直誤差不超過2.5厘米。2007年6月15日,穿越阿爾卑斯山的勒奇山隧道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陸上隧道。
以前,從德國到義大利需要3個小時以上。隧道開通後,旅途時間縮短至不到2小時。有了這條隧道,滑雪愛好者可以更快捷地到達瑞士滑雪勝地。這條隧道的 鐵軌加鋪了橡膠,因此可以適配來自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高速列車,貨運列車過隧道時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客運列車最高時速更可達250公里。
7、位於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區的戈特哈德鐵路隧道(The Gotthard Railway Tunnel)也可以叫聖哥達基線隧道、哥達基線隧道,2010-10-15全線貫通,這條全長57公里的隧道是目前全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
戈特哈德隧道造價近98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0.95瑞士法郎),是目前在建的連接德國、瑞士與義大利的高速鐵路的一個重要工程。2017年該鐵路通車後,從瑞士蘇黎世到義大利米蘭將僅需2小時40分鍾,較目前縮短1小時。
屆時,每天將有至少300次列車通過戈特哈德隧道,客運列車平均時速將達250公里,貨運列車時速可達160公里。
由於戈特哈德隧道對貫穿歐洲大陸南北交通具有重要作用,正在盧森堡舉行會議的歐盟27國交通部長當天通過視頻見證了其貫通的整個過程,並感謝「瑞士人民為修建這條隧道作出的巨大貢獻」.
戈特哈德隧道工程自1999年起正式展開,工程分5段同步進行,節約了施工時間。戈特哈德隧道總長超過此前世界最長鐵路隧道、全長約54公里的日本青函鐵路隧道,瑞士媒體驕傲地稱其為「世紀隧道」.
聖哥達基線隧道(2016-17年竣工)和切納利基線隧道(Ceneri Base Tunnel,2019年竣工)將連成一條超現代化的平軌鐵路線,其最高點海拔僅為550米。這比起目前最高點為海拔1150米的穿山路線要低得多。
穿越瑞士的路線將變得更加平坦,長度也縮短40公里,旅行速度會更快。行駛在平軌上的貨運列車可以加掛更多車廂,總重可以達到如今的兩倍-即由2000噸增至4000噸,其行駛速度也能提高一倍。
這兩條隧道與勒奇山基線隧道(2007年竣工)是阿爾卑斯鐵路新干線的關鍵性組成部分。阿爾卑斯鐵路新干線是世界最大的基建項目之一,它包括對兩條穿越瑞士的南北向鐵路線的擴建。其總造價預計將達到180-200億瑞士法朗左右(其中聖哥達造價為97.4億瑞士法朗)。隧道正式開通後,緊急停車站會為乘客提供逃生或疏散地。乘客不必穿越鐵軌或使用電梯,他們可以直接登乘疏散列車。
一旦發生事故,受阻隧道內的煙霧會被吸出,新鮮空氣則通過側隧道和相連通道注入緊急停車站。輕微提高的氣壓會阻止煙霧通過逃生通道進入未受影響的隧道。如果列車停在緊急停車站前,則乘客可以利用相連通道逃至另一條鐵路隧道里。專家稱,從數據來看,高速列車旅行是最安全的交通手段。由兩條隧道構成的聖哥達基線隧道意味著沒有列車相撞的風險,同時還有高度復雜的技術措施以確保安全。
❹ 世界上第一個隧道出自哪裡詳細。。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就出現了幾座至今仍享有盛名的長大隧道。
仙尼斯隧道,連接法國、義大利兩國,長12900米,雙線,建於1857~1871年。
聖哥達隧道,位於瑞士境內,長15000米,雙線,建於1872~1882年。
辛普倫隧道,連接瑞士義大利的一座鐵路長隧道,長19800米。第一號隧道建於1896~1906年,第二號隧道建於1912~1921年。
美國最長的隧道是1925~1928年修建的長12540米的喀斯喀特隧道。
世界上最長的山嶺隧道是位於日本上越新干線的大清水隧道,長22280米。
世界上最著名的鐵路隧道,莫過於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和英法海底隧道。
日本青函隧道是當前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隧道。它通過津輕海峽,把津輕半島和北海道的鐵路連接起來。隧道由本州的青森穿過津輕海峽到北海道的函館,為雙線隧道,全長為53860米,其中海底部分為23300米。青函隧道1964年開挖斜坑道,經過24年的施工,於1988年3月13日正式投入運營。
英法海底隧道從英吉利海峽最窄處即英國的多佛爾到法國的加來,同時修建兩條直徑7.3米、長50000米的鐵路隧道。其中37000米在海底。兩條隧道之間相距30米,在其中間線再修一條直徑為4.5米的輔助隧道,每隔375米與兩側主隧道連通,供通風、維修使用。當主隧道因故列車不能通行時,輔助隧道還可作為應急的通道。全部工程耗資為530億法朗(約合70億美元)。
英法海峽隧道長50公里,當高速列車通過時,巨大的壓力和空氣阻力會使隧道內的溫度升高到49℃~55℃。這樣高的溫度不僅會造成鋼軌變形、設備發生故障,而且旅客也難以忍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技人員在兩個隧道之間加設了一條冷卻管道,並在海峽兩端建造了巨型水冷卻設備,水溫在這里被降到3℃,然後流經管道以降低隧道內的溫度。
隧道於1987年動工,1994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坐時速260公里的高速火車,穿越隧道只用26分鍾,從巴黎到倫敦由原來的5小時縮短為3小時。列車全天運營,高峰時間每3分鍾開出一列。
十大海底隧道?
1) 日本青函隧道(鐵路):53.85千米
(2) 英國-法國英吉利隧道(鐵路):50.5千米
(3) 日本新關門隧道(鐵路):18.77千米
(4) 英國塞維恩隧道(鐵路):7.01千米
(5) 日本羽田隧道(鐵路):5.98千米
(6) 日本關門隧道(鐵路):3.6千米
(7) 英國默西隧道(公路):3.43千米
(8) 美國布魯克林隧道(公路):2.78千米
(9) 美國霍蘭德隧道(公路):2.61千米
(10) 美國林肯1號隧道(公路):2.51千米
❺ 聖哥達隧道的介紹
聖哥達隧道,世界著名隧道之一。在瑞士中南部艾羅洛附近列邦丁阿爾卑斯山中。山口海拔2,112米,自古為中、南歐交通要道。鐵路隧道建在海拔1,100米處,長14.9公里,建於1872-1882年。從瑞士北方重鎮巴塞爾可直達義大利邊境的基亞索,在國際交通上有很大作用。1968年起,瑞士、義大利合建公路隧道,長16.3公里,是世界第二長的公路隧道。
❻ 世界上最長的隧道是什麼隧道
世界上最長的隧道
公路隧道
挪威
位於挪威中部地區的世界最長的洛達爾公路隧道。洛達爾公路隧道東起洛達爾城,西至艾於蘭城,全長2.451萬米,比在此之前世界最長的瑞士聖哥達隧道還要長7592米。
鐵路隧道
瑞士
瑞士將興建全世界最長的火車隧道,讓列車可以248公里時速,穿過戈特哈爾德山脈,直達義大利。隧道全長57.6公里。
❼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遂道是聖哥大隧道,全長多少公里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遂道是聖哥達隧道,全長16.3公里。
❽ 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隧道是哪叫什麼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鐵路隧道:
(一)連接日本本州與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長53850米,1984年建成;
(二)日本上越新干線上的大清水隧道,長22228米,1979年貫通;
(三)日本山陽新干線上的新關門海底隧道,長18700米,1975年建成;
(四)義大利亞平寧隧道,18500米,1934年建成;
(五)日本山陽新干線上的六甲隧道,16250米,1972年建成;
(六)日本上越新干線上的榛名隧道,15350米,1982年建成;
(七)瑞士、義大利邊境上穿過阿爾卑斯山的聖哥達隧道,14980米,1981年建成;
(八)日本上越新干線上的中山隧道,14900米,1982年建成;
(九)瑞士列奇堡隧道,14600米,1913年建成;
(十)中國大瑤山隧道,長14295米,1987年建成。
❾ 歐洲最為神秘的地下道,有無數條隧道縱橫交錯,怎麼形成的
沒有人知道這些大約形成在歐洲中世紀早期的地下隧道是怎麼樣形成的。據考古專家考察,在這些隧道的形成中沒有看到任何具有歷史痕跡的人工製造物品,所以也沒有辦法准確的判斷出他們建造的歷史時期。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有很多猜測,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些隧道大概形成於比中世紀更早的時期,而修建這種隧道的原因,也是人們為了躲避一些猛獸的攻擊,其實這些隧道只是一些相互連接的通道,為的就是在躲避猛獸的時候,人們藏在地下可以自由的呼吸,其實在剛剛建成的時候,沒有這么小,只是後來隨著地質的發展,很多隧道已經塌陷了,等到人們發現的時候,它已經形成這樣狹窄的情況了。未知的事物總是吸引人的,希望有一天這種神秘的隧道能夠接下她神秘的面紗被大眾所知。
❿ 已建成的最長的隧道有多長在哪裡
1871年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塞尼山開鑿了第一條鐵路隧道,以後又建成多條,其中於1922年竣工的瑞士和義大利間的辛普朗隧道(長19.8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隧道之一。1958~1965年法國和義大利共同建成勃朗峰公路隧道(長11.6公里)。1980年建成的聖哥達隧道(長16.3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