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施洗者聖約翰節的介紹
《施洗者聖約翰》是義大利畫家達芬奇的畫板油畫,作於1513年-1516年間,畫面顯示《聖經》中施洗者聖約翰。 現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施洗者聖約翰》》達·芬奇的名畫之一。畫作取材於聖經中的人物:佈道者約翰奉上帝之命,將為耶穌施以洗禮,當他舀起約旦河的聖水為耶穌洗禮時,天空突然豁然開朗,有一鴿子形狀的聖靈顯現在被啟開的天空中。從此約翰緊隨耶穌佈道,得名「施洗者聖約翰」。畫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約翰上身裸露著,而整個身子沒入黑暗裡,只有從右肩到胳臂、臉部、右手以及隱約可見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約翰頭發很長,宛如一個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著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臉上露出狡黠而神秘的微笑。這幅畫雖屬傳統題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繪卻前所未見。事實上,施洗約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著天國,揭示了畫家此時內心的苦悶與彷徨。
② 義大利有什麼節日
義大利的節日有獨立日,國慶日,全國解放日,勞動日,聖約翰節,聖母升天節,萬聖節,聖母無沾成胎節,義大利春節,復活節假期。
1、聖母升天節
聖母升天節亦稱「聖母升天瞻禮」、「聖母安息節」,是天主教、東正教的節日。為紀念傳說中的聖母馬利亞在結束在世生命之後靈體一齊被接進天堂,稱「聖母榮召升天」,天主教在公歷8月15日舉行,東正教由於歷法不同,相當於公歷8月27日或28日舉行。
2、獨立日
1861年03月17日,義大利王國成立宣告義大利自羅馬帝國以後再度成為統一的國家, 義大利作為一個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將二戰的結束日作為紀念。
義大利獨立日這一天里,每個城市的中心廣場都會有一個演唱會。街上會掛很多國旗,然後那些二戰老兵們會穿著自己當年的戰袍帶上自己的勛章在街上遊行。很多人也會戴上像羅賓漢那樣三角的帽子帽子上面還插根羽毛,表示紀念。
(2)義大利聖約翰節是什麼擴展閱讀:
義大利一年365天有122天都在放假,節日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習俗體現,也是融入當地生活的不二選擇。
1、威尼斯狂歡節又叫謝肉節,每年2-3月份,在復活節往前推的41天舉行。因為基督教規定,復活節前40天是大齋期,而復活節被定為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所以一般復活節日期會在3月21日-4月25日之間,而狂歡節的日期就是根據復活節的日期推算。
2、橘子大戰於每年2月的第3個禮拜在伊夫雷亞舉辦。每年這個時候總會吸引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人到這里參加,坐在馬車上的狂歡者與徒步的狂歡者互扔橘子,坐在馬車上的狂歡者扮演暴君的衛兵,徒步的狂歡者扮演平民戰士互相投擲「橘子炮彈」,象徵歷史上反抗中世紀暴君。
3、義大利各個城鎮會在每年5、6月份鮮花正開時節舉辦宗教花節,節日期間人們會用各種顏色的花瓣在街頭鋪出一條長長的花毯,非常壯觀。現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諾托(Noto),翁布里亞大區的斯佩洛(Spello),拉齊奧大區的真扎諾(Genzano)。
4、托斯卡納的皮恩扎(Pienza),翁布里亞的奧維多(Orvieto),利古里亞大區的布魯諾托(Brugnato),卡拉布里亞大區的布里亞蒂科(Briatico),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菲登扎(Fidenza)等每年都會舉辦。
③ 義大利留學生活信息能告知我一些嗎
義大利是歐洲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中世紀時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義大利總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文藝氣息濃厚,為社會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教育制度完善,教育環境優良,基於種種原因吸引著眾多學子前往義大利留學。
【義大利留學生活之義大利節日】
在義大利的年歷上,各種富有宗教或歷史背景的傳統節日以及各種演出節日使得義大利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小編為您精心選擇了其中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節日慶典,希望使您的意國之旅更加絢麗多彩。
1月
Notte di San Silvestro (12月31日) 和Capodanno (1月1日): 元旦除夕,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燃放煙花爆竹,載歌載舞,以示慶賀。全國城鎮廣場舉行倒數活動,半夜時,舉辦新年舞會,人們為他人熱鬧地祝福。午夜,有些家庭將廢棄的壇壇罐罐扔到門外,小孩子可以任意砸壞東西,以求送舊迎新。
Epifania(1月6日):一般稱作主顯節或三王朝聖節:為紀念耶穌誕生後三王朝聖的著名典故而進行的慶典活動,一般在每個城市最大的廣場上舉行藝術表演以及宗教演說。
2月,3月和4月
Carnevale(狂歡節):在復活節前的第七個星期三 (稱Mercoledi』 delle Ceneri) 前,許多城鎮舉行狂歡節活動,在四月齋來臨之前,這是最後的瘋狂。Mercoledì delle Ceneri前10天左右在威尼斯舉行的狂歡活動是最著名的。
Settimana Santa(聖周,即復活節前一周):義大利的聖周紀念活動主要有隆重肅穆的遊行和耶穌受難劇的演出。在復活節當日(Domenica di Pasqua),會進行傳統的復活節祝福儀式。
Giorno della Liberazione(4月25日): 勝利日標志著二戰盟軍在義大利的勝利,以及在義大利德軍和墨索里尼的覆滅。在一些城市會有大規模的遊行慶典。
5月
Festa di San Gennaro (5月第一個星期日,9月19日,12月16日):那不勒斯的信徒們聚集在大教堂內,虔誠地等候聖徒San Gennaro的血滴落。
Cavalcata Sarda (撒丁人大聚會,五月倒數第二個星期日):成百上千名身著艷麗傳統民族服裝的撒丁人聚集在薩薩里(Sassari),以紀念公元1000年撒丁島對撒拉遜人(Saraceni,即古阿拉伯人)的戰爭取得勝利。
6月
Festa di San Giovanni (聖約翰節,6月24日):該節日以逼真還原足球歷史的形式慶祝,在佛羅倫薩的Santa Croce廣場舉行中世紀風格的足球比賽。
Festival dei Due Mondi (兩個世界節):這是每年6月和7月在斯波萊托(Spoleto)舉辦的國際藝術節,包括音樂、戲劇、舞蹈和美術。
Palio delle 4 Antiche Repubbliche Marinare (四國賽舟會):遊船 (類似龍舟) 以及由四個歷史上的海上競爭對手—比薩、威尼斯、阿馬爾菲和熱那亞之間進行賽舟。該賽事在四個城市循環舉辦: 2006年在比薩,2007年在威尼斯,2008年在熱那亞,2009年在阿馬爾菲。一般是在6月舉行,有時也會推遲到9月。
7月
Il Palio (賽馬會,7月2日):在錫耶納的廣場上舉行的較危機的無鞍賽馬,比賽開始前有身著傳統服裝的拉拉隊遊行。
Festa del Redentore (7月第三個周末) :威尼斯的最流行的傳統節日之一,聖馬可廣場上煙花燃放是節日亮點,人們建造浮舟橋用以連接Giudecca (Redentore教堂)和威尼斯其他地方。
Umbria Jazz (翁布里亞爵士樂節): 在佩魯賈(Perugia)舉行世界聞名的爵士音樂節,吸引來自全球的藝術家。不必花錢去看的,爵士樂會飄到街上,咖啡室里,整個音樂節期間都可以聽到。
8月
Quintana (中世紀馬上槍術比賽, 8月第一個星期日): 數百身穿15世紀服裝的人們上街遊行,隨後舉行馬上槍術比賽,該節日在Ascoli Piceno舉行。
Il Palio (賽馬會,8月16日): 錫耶納著名的賽馬會二度舉辦。
Festa del Redentore (8月28,29日):在Nuoro舉行,該民間節日有數千來自全島的身著傳統服裝者參加。
Mostra del Cinema di Venezia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9月初):在Lido舉辦,該電影節吸引了國際最耀眼的電影界名流前來參加為期數周的電影展評活動。
9月
Regata Storica (具有悠久歷史的賽舟會,9月第一個星期日):氣勢寵大。蔚為壯觀的綵船遊行,隨後是剛多拉小船和其他船隻的賽舟會,在威尼斯大運河上舉行。
10月
Salone Internazionale del Gusto (國際美食沙龍,每兩年一次,在10月舉行):節日里的都靈成為各種優良食品、產品和精美烹飪的大舞台。慢食運動組織(義大利本土的反快餐組織)組織承辦該國際美食家聚集一堂的節日。
11月
Festa dei Santi(聖人節,11月1日):在這一日所有人都會走進教堂,虔誠的禱告並接受彌撒。以此紀念已經故去的天主教聖徒。
Festa dei Morti(即是死人節, 11月2日): 有些類似於國內的清明節,人們一般會以家庭為單位到墓地去悼念已故的親人。
Festa della Madonna della Salute (11月21日) :遊行隊伍將跨過一座浮舟橋,來到威尼斯的聖瑪利亞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以紀念城市從1630年大瘟疫中解脫並表示感恩。
Festa di Santa Cecilia :為紀念守護音樂家的聖徒西塞莉亞,錫耶納每年在這個月一系列的音樂會和展覽。
12月
Natale (聖誕節):在聖誕節前幾周內,有眾多的遊行慶祝和宗教活動。許多教堂搭建起精美的嬰兒床或被名稱presepi的耶穌出生場景—那不勒斯次聞名於世。從12月第1周開始,在羅馬納沃納廣場有一個玩具市場,在那裡可以買到手工製作的耶穌誕生場景的模型。
④ 義大利有哪些假期一般多長
義大利的國定假日:
解放日(4月25日),
勞動日(5月1日),
國慶節(6月2日),
聖約翰節(6月24日)
聖母升天節(8月15日),
萬聖節(11月1日),
聖母無沾成胎節(12月8日),
義大利春節:(12月23日-1月6日)
復活節假期:(4月21-27日,復活節前一周)月至3月 狂歡節,亦稱謝肉節(宗教節日):狂歡節,亦稱謝肉節,在大齋前一天舉行。一般在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確定了復活節再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 復活節,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又復活的節日,時間在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天。這是聖誕節後義大利的又一重要節日,一般放假一星期,威尼斯舉行的狂歡活動是最著名的。
佛羅倫薩5月音樂節:它是義大利的音樂節之王,相當於在奧地利薩爾茨堡舉行的歐洲音樂節。
佛羅倫薩盛裝足球賽(6月24號):自從佛羅倫薩淪為羅馬殖民地以後一直盛行這一比賽,據說還是橄欖球的前身。該節日以逼真還原足球歷史的形式慶祝,在佛羅倫薩的Santa Croce廣場舉行。
(兩個世界節) Festival dei Due Mondi:這是每年6月和 7月在斯波萊托(Spoleto)舉辦的國際藝術節,包括音樂、戲劇、舞蹈和美術。
Palio delle 4 Antiche Repubbliche Marinare (賽舟會):夏季舉行,由四個義大利歷史上的重要的海港城市—比薩、威尼斯、阿馬爾菲和熱那亞之間進行賽舟。該賽事在四個城市循環舉辦: 2006年在比薩,2007年在威尼斯,2008年在熱那亞,2009年在阿馬爾菲。
羊排節:在聖皮埃特羅城堡,一個靠近波洛尼亞的村莊里舉行。每一個前去參加的人都將免費得到二塊美味的、剛剛在戶外火堆上烤熟的羊排。
國際古樂節:在馬爾凱區的烏爾比諾舉行。
爵士樂節:7月,在翁布里亞大區的首府佩魯賈舉行。一般持續一周,晚上的爵士樂表演吸引著四方遊客,熱鬧非凡。
佩魯賈巧克力節:每年十月中下旬,義大利各種品牌的巧克力在佩魯賈展出及出售,嚮往愛情和浪漫情調的人們匯聚在古老的山城,多彩的文化及娛樂節目也為節日增添了快樂的氣氛。
Mostra del Cinema di Venezia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9月初在Lido舉辦,電影節吸引了國際最耀眼的電影界名流前來參加為期數周的電影展評活動。
象棋比賽:這一棋賽是在威內託大區馬羅斯蒂卡廣場粉紅與白色相間的塊大理石上進行。
維羅納夏季音樂節:一年一度的音樂節在這個浪漫的小城上演。市中心的圓形露天劇場座無虛席,參與表演的音樂家不僅有義大利本土的,國際大師級人物。
葡萄節:在拉齊奧區的馬利諾舉行。
國際美食沙龍,每兩年一次,10月在都靈舉行,節日里的都靈成為各種優良食品、產品和精美烹飪的大舞台。慢食運動組織(義大利本土的反快餐組織)組織承辦該國際美食家聚集一堂的節日。
蠟燭賽馬跑:在翁布里亞區的佔比奧舉行。這一義大利最美麗、保存得最完好的城鎮每年5月15日供奉其守護神烏巴爾多。
⑤ 義大利有哪些風俗習慣和好吃的食物
大利人喜歡請客吃飯。這是朋友間聚會的一種方式。上餐館吃飯,有時會共同攤錢,除非對方聲明他請客;如應邀到朋友家吃飯,一般是主人做東,客人應該帶點酒、甜食,或者帶些紀念品或鮮花送給主人。主人接受禮物則應當面將禮品包裝打開,並加以贊美。如果頭一天因某種原因未給主人帶禮物,第二天一定要專門給主人打電話致謝。
義大利人排座位通常是男女相隔,一般還要把丈夫與妻子分開。在主人家吃飯,傳統的方式是,席間由女主人給每位客人上菜,客人如喜歡哪個菜,可以再向女主人要,主人會非常高興,現在這個習俗也在變,客人可以自己取菜,但不要站起來,夠不著時可請主人或其他客人把盤子遞過來。
義大利飲食有幾個特點。首先,義大利菜餚講究原汁原味,做魚和雞大多不放什麼作料,只在鍋里煎或烤制,然後澆上檸檬汁,或撒點胡椒面和鹽即可上桌。吃蝦則只在白水裡煮一煮;其次,義大利人每頓飯一般只有三道菜,桌上放有麵包,可以自取:第一道一般是面條或其它麵食,如薩餅、通心粉等。吃面條要用叉子捲起往嘴裡送,切忌用嘴吸出聲音;第二道主菜一般是肉類,如牛排、烤雞、煎魚等,旁邊配有一些蔬菜。西餐中的肉通常都是大塊的,需用刀叉將其切成小塊,邊切邊吃,吃雞或龍蝦可以用手,魚類一般都已去了骨刺,吃起來很方便,對少量小刺,應用手捏出放在盤子上,不能直接往盤中吐;第三道是生菜沙拉;餐後有水果和甜品。
在家中吃飯,客人可以根據主人擺的刀叉數量判斷食物多少:第一道菜一般放一把叉子,第二道菜放一把刀、一把叉,水果刀和點心勺放在盤子前面。如果餐俱放的多,說明主人准備的食物豐盛,每道菜要少吃點,以免後來吃不下了,主人會誤認為你不喜歡她做的菜。吃飯時,盡量避免刀叉碰撞。每一道菜吃過後,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中,表示可以撤盤子,然後才會上下一道菜。
義大利人宴請客人時,通常飯前喝開胃酒,飯時改用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飯後要喝消化酒。白葡萄酒往往都是清淡的酒,用於搭配魚或海味;而食用禽鳥牲畜等肉食品時,就改用醇香的紅酒。與中國禮儀不同,酒開瓶後應先傾注在主人杯中,主人舉杯先沾唇,這是表示尊敬而去客疑。
移民資訊
義大利的風俗習慣
女士受到尊重,特別是在各種社交場合,女士處處優先。宴會時,要讓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動刀叉進餐,先生們才可用餐。進出電梯時,要讓女士先行。
如果有人打噴嚏,旁邊的人馬上會說:「薩爾維!」意思是說:「祝你健康!」究其原因,據說歐洲人十分害怕感冒,在歐洲發生過重感至死的事情,所以人們特別小心,千萬不要感冒。如果有一點感冒,希望馬上就好。此外,當著別人打噴嚏或咳嗽,被認為是不禮貌和討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馬上對旁邊的人表示「對不起」。
義大利習慣對死者進行土葬。各地都有公墓。大城市的公墓十分講究,就像一座花園,裡面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刻。
赴宴遲到是常事。義大利人時間觀念不強,特別是出席宴會、招待會等活動時,經常遲到。他們晚到15或20分鍾是司空見慣的事。如果遲到時間過長,他們常常會說:「交通太擁擠了,真是對不起。」
⑥ 仲夏節的習俗
仲夏節的習俗:
仲夏節已經成為一個預祝五穀豐收的節日,吸引著廣大的人民群眾。每逢仲夏節那天,身著民族盛裝的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心廣場,參加節日遊行。一位美麗的少女打扮成「穀物女神」的形象,她頭戴蓬子菜花編織的黃色花冠,身穿古裝,披著鮮艷的披肩。遊行隊伍在「穀物女神」的率領下,浩浩盪盪朝前走去。當「穀物女神」走到即將開鐮收割的麥田時,鼓樂齊鳴,歡聲四起。人們便將「穀物女神」團團圍住,翩翩起舞。歡樂的人群高歌酣舞,完全沉浸在一片豐收的喜悅之中。夏至日這天自然成為人們大肆狂歡,通宵享受的一天。但是,北歐各國的慶祝活動也不盡相同,各自有著自己的精彩。
在古代,歐洲的一些人們相信如果在仲夏夜前夕摘取金盞花等草葯,將具有神奇的治癒效果;當地居民於外出時便點起火炬或篝火,以驅逐野外的孤魂或精靈。
直到今日,在英國巨石陣(古代遺址)等地,人們仍會按當地古老的儀式慶祝仲夏節,亦會在慶祝期間點起巨型的篝火。
各國仲夏節的習俗:
1、芬蘭
芬蘭傳統的仲夏節(JUHANNUS)是慶賀芬蘭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更是舉國上下開懷暢飲的節日。這一天,所有人都會驅車趕往鄉下的仲夏節聚會!聚會的形式多種多樣。或是和住鄉下的家人團聚,合家歡度仲夏節;或是在自家庭院里、湖畔度假木屋的草坪上支起遮陽的小帳篷和太陽傘,一家老小在烤香腸、烤肉的香氣下自在地享受和風暖陽。食物准備好了就舉家開飲,酒到酣處舉杯邀歌,花園里升起雪地藍十字國旗,眾人醉唱國歌。
除了與親朋好友的聚會,若想投入芬蘭仲夏節的無盡歡欣,最佳地方自然是赫爾辛基市郊的伴侶島,那亦是芬蘭最大的仲夏節慶祝地方。節日當天,人們扶老攜幼,紛紛驅車來到島上,寧靜的小島一時人潮如涌,到處洋溢著一派節日氣氛。白天島上有許多活動,島上凈是狂歡的遊人。臨時搭起的舞台上,歌手和樂隊在賣力地演唱,台下上千位觀眾在熱情地捧場。路邊,當地人穿著民族服飾,在搭建的富有傳統特色的小手工業作坊里當地居民向遊客演示著種種獨特的工藝製作;草地上,青年男女隨著音樂跳著迪斯科,熱情奔放而富於跳動感的旋律感染了四周的遊客,人們情不自禁地陸續加入到規模越來越大的集體舞蹈中……場面極度熱鬧。
燃點篝火是仲夏節的重中之重。當傍晚來臨,人群紛紛湧向湖邊。在湖中央岩石上,用十幾條舊船和樹枝搭成的大篝火堆足有幾十米高,周圍簇擁著許多小篝火。晚上十點,人們先將一堆堆小篝火點燃,不一會兒,一條木船將剛在教堂里舉行過婚禮的新郎、新娘送到篝火旁,他們從上一年在這里結成良緣的那對夫婦手中接過火把,點燃篝火。剎那間,火勢沖天,火光映紅了水面。這時,在岸上觀望的人們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慶祝活動達到了高潮。
2、瑞典
仲夏節是瑞典最大的節日之一。參加過的朋友,日後都會回憶仲夏節的土風舞、民間音樂和白夜。瑞典最有名的歡度仲夏節的勝地是達拉納省的雷克桑。一般人都公認,那裡的仲夏節是最有傳統性的。
仲夏節上午,人們把自己的家、汽車、教堂、舞廳和禮堂等場所用鮮花和樺樹枝裝飾一新。居民都在村鎮的廣場或運動場上豎起一根用花環樺樹枝裝飾的五月柱。在明朗的仲夏之夜,配合著小提琴和手風琴的表演,穿著民族服裝的人們在柱子的四周跳著民族舞。人們在盼望許久才到來的陽光底下唱歌、跳舞,這都是源自於海盜時代的祭典。
仲夏節還往往意味著多雨,瑞典人在節前熱衷於觀看天氣預報,渴望陽光明媚溫暖怡人的好天氣。但其實無論晴雨,人們都會盡情享用夏季美好時光。人們會摘取花葉裝飾五朔節花柱,因為這被認為是富饒的象徵。隨後,孩子們會圍繞花柱跳舞,也許還會有一兩位成年人配合著孩子們的舞蹈動作,唱起小青蛙之歌。人們脖子上戴著花環,有的還身穿瑞典傳統民族服裝。
3、西班牙
西班牙的仲夏節起源於古羅馬時代,後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演變成浸信會教友聖約翰的宗教節日,每年的聖約翰節前夕--6月23日舉行。節日期間一樣舉行狂歡慶祝活動,篝火也是其中主要的節目。巴塞羅那地區的慶祝會上要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並燃放煙花;在索利省,狂歡的人們赤腳走過炭火,用來表示慶祝。西班牙境內的篝火常常是徹夜燃燒的。人們將廢棄的東西和傢具都扔進火堆里,使篝火燒得更旺。篝火邊的通宵舞會是不能少的,舞會上還供應各種美食,其中特別的「柯卡」蛋糕盒卡瓦酒,讓人們在仲夏節的狂歡夜盡興狂歡。
4、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關於仲夏節的來歷,有個美妙的傳說: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有位女神,名叫色列斯。她把種子撒向人間,賜給大地豐饒的物產:樹木、花卉、穀物…。為了感謝女神色列斯,於是人們虔誠地祭祀她,祈求她年年都給人們帶來豐收。如今人們山南酒店早已不行鬼神,流傳下來的故事已成為一種民間習俗,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望。仲夏節已成為一個預祝五穀豐收的節日,吸引著廣大的人民群眾。每逢仲夏節那天,身著民族盛裝的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心廣場,參加節日遊行。一位身穿古裝,披著鮮艷的披肩。歡樂的人群高歌酣舞,三亞酒店完全沉浸在一片豐收的喜悅之中。
5、丹麥
在丹麥,仲夏節和聖誕節一樣主要。在這一天人們在各處懸掛著國旗。傍晚,人們湧向海邊,到處可見篝火。人們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放聲高唱民族歌曲。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個演出台,可以盡情表演,同時還要暢飲一番。最獨特的是在海邊搭一個高高的垛子,把紮好的巫婆放在上面,待太陽下山時,將巫婆燒掉。據說是將巫婆送到德國哈爾格的一個山裡,那裡是巫婆聚會之處。而燒掉了巫婆,就意味著趕走了邪惡和黑暗。
⑦ 義大利有哪些假期一般幾天
義大利的法定假期有:
1、獨立日(3月17日),放假1天。
2、國慶日(6月2日),放假1天。
3、解放日(4月25日),放假1天。
4、勞動日(5月1日),放假1天。
5、國慶節(6月2日),放假1天。
6、聖約翰節(6月24日),放假1天。
7、聖母升天節(8月15日),放假1天。
8、萬聖節(11月1日),放假1天。
9、聖母無沾成胎節(12月8日),放假1天。
10、義大利春節(12月23日-1月6日),放假15天。
11、復活節假期(4月21-27日),放假7天,在復活節前一周。
(7)義大利聖約翰節是什麼擴展閱讀:
復活節的起源在《聖經·新約全書》有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得名。復活節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節日,重要性超過聖誕節,宗教起源與節期在以色列。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
歷史學家根據《聖經》和先進以色列人逾越節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後月滿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聖經》中講到耶穌復活的日子,由於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關於耶穌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義,是為了贖世人的罪;耶穌基督的身體復活,是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復活節具有極度重要偉大的意義。
⑧ 施洗者聖約翰節的節日設定
施洗者聖約翰節在每年的6月24日。
⑨ 施洗者聖約翰節的來歷
施洗約翰是為耶穌施洗的,只說聖約翰則指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的使徒聖約翰。施洗約翰是耶穌基督的表兄,在耶穌基督開始傳福音之前在曠野向猶太人勸勉悔改,並為耶穌基督施洗。據聖經記載,約翰是最早在約旦河中為人施洗禮的人,是基督教的先行者,向人們宣傳猶太教需要改革,並預言上帝將要派重要的人物降生,要比自己重要千百倍,為耶穌宣講教義打下了基礎。
⑩ 牧師,教士和傳道士,神父有什麼區別
1、所屬宗教不同:牧師是基督教的,神父是天主教的,教士是早期教會的(當時不分天主教與基督教)教士主要是指從事從教工作的人員,傳道士是傳播基督教的人士。
2、傳播宗教的方式不同:牧師、神父一般是在一個固定牧區牧養公眾,而教士、傳道士則是開荒者,是需要四處活動的。
3、成為方式不同:牧師是基督教會對神職人員稱呼之一,牧師一般是從神學院畢業,有國家頒發「牧師證」才稱為牧師,持有「傳道證」的稱為傳道人。傳道人通過資歷與三自教會認證後可以「升牧」。神父與牧師的學習與任職過程無幾差別。
4、主要職責不同:教士多用於宣教,很多宗教都可以有教士。神父 通常是一個教堂的負責人。
神父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神父的職務,東正教也稱為神父,但是東正教神父可以結婚,只能是男性擔任。
教父,在嬰兒或幼兒受洗禮時,神父(主教)賜以聖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天主教、東正教以及一些新教宗派(聖公會等)行洗禮時為受洗者設置的男性監護人和保護人,與之對應的是代母。
牧師,一般基督新教的教會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人。類似天主教會神父職務的人,目前新教有男女牧師。
(10)義大利聖約翰節是什麼擴展閱讀:
神父祭衣顏色的意義:
教會在舉行禮儀時,神父穿不同色彩的祭服(祭衣),是為將所慶祝的信德奧跡的特色和基督徒生活的進展意識,在禮儀年度的過程中,更有效地表達出來(總論307號)按傳統習慣,神父祭衣有五色。
1、白色:指純潔、喜樂,表示信德的勝利。用於復活期和聖誕期的彌撒。此外也可用於主的節日與紀念日(苦難節日例外)聖母的節日與紀念日,天使節,非殉道聖人節,以及諸聖節( 11月1日),聖約翰節(6月24日),聖若望宗徒兼聖史節(12月27日),聖伯鐸宗座(2月22日)和聖保祿歸化節(1月25日)。
2、紅色:表示熱愛、殉道,用於紀念耶穌苦難的聖枝主日,聖周星期五,聖神降臨及所有紀念耶穌苦難的日子,宗徒與聖使節,以及殉道聖人的慶節。(按中國傳統:春節、婚禮、壽辰等彌撒也可以用紅色)
3、綠色:是生命、希望的象徵。用於常年期的彌撒。
4、紫色:是刻苦、補贖的象徵。用於將臨期和四旬期,也可適用於追思彌撒。
5、黑色:是死亡、末日的象徵;可用於追思彌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