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托馬斯阿奎那出生於義大利哪裡

托馬斯阿奎那出生於義大利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21 12:03:06

『壹』 湯瑪斯·阿奎那的簡介

托馬斯·阿奎那
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 [Thomas Aquinas]13世紀義大利神學家 ,經院哲學家。

【托馬斯·阿奎那的生平】

出生於義大利羅卡塞卡一個貴族家庭。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學學習,後來到科隆、巴黎,師從著名神學家大阿爾伯特,學習古希臘哲學和神學。1256年獲碩士學位 。1259~1268年間曾先後擔任亞歷山大四世、烏爾班四世、克雷其四世3位羅馬教皇教廷的神學教師和法王路易九世的神學顧問。著有《神學大全》、《反異教大全》等。《神學大全》被認為是基督教的網路全書。其哲學和神學體系於1879年被教皇利奧十三世定為天主教官方學說,後世稱之為托馬斯主義。1323年被追謚為聖徒,1567年被命名為教義師,並被稱為「普世教會博士」。

【主要思想和貢獻】

13世紀歐洲封建社會進入繁榮時期,社會出現一些難以解答的經濟問題。阿奎那根據宗教教義與亞里士多德的有關學說,提出處理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分配的公正與交換的公正。他把財富分成兩種,即自然財富和人為財富。認為自然經濟是一國幸福的基礎,金銀財富作為人為財富,不應成為國家和個人追求的目標。個人擁有的財富只要與其身份相稱,就算實現了分配的公正。對於以獲取金銀為目的的經商行為,他認為是可恥的,但同時認為那些為了維持生計、贍濟窮人和辦公共福利的人,做點生意是可以的。對高利貸基本持反對態度。認為,償還借款只是延期支付,時間屬於上帝,債主無權取息;根據羅馬法,貨幣屬於所有權與使用權不可分的物品,出借貨幣取息不合法。阿奎那的經濟思想在歐洲統治達兩個世紀。他把亞里士多德哲學運用於神學領域,創造了巨大的經院哲學和神學體系,在倫理學、邏輯學、政治學、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宗教哲學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證明上帝存在的五種論證,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主要著作】

托馬斯·阿奎那 成功地將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龐大的經院哲學體系。一共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學大全》和《哲學大全》、《論存在和本質》、《論正統信仰和真理、異教徒議論大全》等。

『貳』 托馬斯·阿奎那的個人簡介是怎樣的

13世紀中葉,在著名的巴黎大學有一位年輕的神學教授,因沉默、溫順,人送外號「啞牛」。但他才華橫溢,年紀輕輕已嶄露頭角,一些有名望的學者很賞識這位年輕人,阿爾伯特就曾斷言:「啞牛」之聲必將聞名於世。」果然,「啞牛」後來成了中世紀最有名的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他就是義大利人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年),中世紀基督教經院哲學居想的集大成者。

『叄』 托馬斯 阿奎那是哪國人

托馬斯·阿奎納1255年生於義大利,1274年3月7日逝世於義大利。1369年1月28日聖人之遺骸移葬於法國杜魯茲,天主教會立1月28日為其紀念日。

『肆』 托馬斯•阿奎那年輕時有哪些從學經歷

托馬斯•阿奎那出身於義大利的一個貴族家庭,青年時代就成了多明我修會會士,曾先後在那不勒斯大學和巴黎大學就學,跟隨亞里士多德學者大阿爾伯特學習,深深為之折服。這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

『伍』 托馬斯阿奎那的著作有哪些

13世紀中葉,在著名的巴黎大學有一位年輕的神學教授,因沉默、溫順,人送外號「啞牛」。但他才華橫溢,年紀輕輕已嶄露頭角,一些有名望的學者很賞識這位年輕人,阿爾伯特就曾斷言:「啞牛」之聲必將聞名於世。果然,「啞牛」後來成了中世紀最有名的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他就是義大利人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年),中世紀基督教經院哲學居想的集大成者。

托馬斯?阿奎那出身於義大利的一個貴族家庭,青年時代就成了多明我修會會士,曾先後在那不勒斯大學和巴黎大學就學,跟隨亞里士多德學者大阿爾伯特學習,深深為之折服。這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自1257年開始,他在巴黎大學教授神學,用10年時間專心從事教學和著作活動,並被羅馬教廷任命為神學顧問與講師。

其時基督教會正統神學家們,如安瑟倫之類,慣於採用柏拉圖的先驗論哲學來闡述神學教義。面對日益興起的唯名論哲學和阿威羅依主義,這種思想體系已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托馬斯的著作一改前人做法。他首先肯定神學是一門學問,這就是說,神不僅是信仰的對象,而且也可以成為理智把握的對象。接著,托馬斯在肯定傳統啟示神觀念的同時,又強調了自然神學的必要性,而他本人更注意對自然神學問題的研究。托馬斯的著作廣泛運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范疇和邏輯方法,重新論證了基督教的信仰,使之成為一個全新的體系。托馬斯對基督教思想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托馬斯?阿奎那成功地將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龐大的經院哲學體系。他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學大全》和《哲學大全》、《論存在和本質》、《反異教大全》等。

托馬斯?阿奎那的全部理論都是為天主教信條服務的。他明確提出哲學必須為神學服務,之後,又為上帝存在這一神學最高信條作了哲學的論證,認為應通過上帝的創造物來認識上帝的存在,利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目的論的唯心主義思想推論出萬物創造者的上帝的存在。

在所著《神學大全》一書中,他認為宇宙秩序是按等級的階梯來安排的,從非生物體開始,逐級上升到人、聖徒、天使,最高是上帝,每一個較低的等級都有高一級的目的,並力圖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整個體系都傾向於上帝,上帝是宇宙的最終目的。所有知識必須為神學服務,如果知識不以證明上帝為目的,任何知識都是罪惡。托馬斯的神學直至現在還支配天主教會的思想體系。19世紀末,羅馬教廷宣布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為天主教會的最高哲學權威。在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中還流行所謂新托馬斯主義,竭力使科學從屬於宗教,理性從屬於信仰。

托馬斯?阿奎那還極力鼓吹教會的權力至高無上,認為如同神高於人,靈魂高於肉體一樣,教會高於世俗的國家。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權應由他掌握,國家必須服從教會,國王必須順從教皇。他還極力維護封建君主的統治權力,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並說,沒有一個統治者控制和指導民眾,社會就會解體。

托馬斯?阿奎那從靈魂不死的觀點出發,大力宣揚「來世幸福」,認為塵世生活的幸福並非最高幸福,最高幸福是對上帝的靜觀,從而使靈魂得救。這只有在來世,在彼岸世界才能做到,因而為爭取現實生活的幸福而進行斗爭就是惡就是犯罪,最大的犯罪行為是異端或異教行為。對一切異教徒均應活活燒死,「將他們從世界上消滅掉」。

托馬斯?阿奎那包羅萬象的神學唯心主義體系產生後,受到了一些正統神學家的攻擊。他去世3年後,巴黎各神學大師曾譴責了219條命題,其中有12條是托馬斯的觀點。在中世紀,這是最嚴厲的譴責。

但是,教會在他生前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和極高的聲譽,稱他為最光榮的「天使博士」。他的學說很快成為西歐中世紀思想領域中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學說。1323年教皇追封他為「聖徒」,1567年他又被命名為「教義師」。1879年,羅馬教皇利奧十三頒布教諭,規定以托馬斯主義為天主教的官方神學和哲學。在20世紀中,新托馬斯主義在西方思想界中十分活躍。

『陸』 托馬斯阿奎那是哪個國家的人

中文名: 托馬斯·阿奎納
外文名: Thomas Aquinas
出生地: 義大利
出生日期: 約1225年
逝世日期: 1274年3月7日
主要成就: 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
代表作品: 《神學大全》

『柒』 托馬斯·阿奎那的簡介

出生於義大利羅卡塞卡一個貴族家庭。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學學習,後來到科隆、巴黎,師從著名神學家大阿爾伯特,學習古希臘哲學和神學。1256年獲碩士學位 。1259~1268年間曾先後擔任亞歷山大四世、烏爾班四世、克雷其四世3位羅馬教皇教廷的神學教師和法王路易九世的神學顧問。著有《神學大全》、《反異教大全》等。《神學大全》被認為是基督教的網路全書。其哲學和神學體系於1879年被教皇利奧十三世定為天主教官方學說,後世稱之為托馬斯主義。1323年被追謚為聖徒,1567年被命名為教義師,並被稱為「普世教會博士」。

托馬斯·阿奎那又翻譯為,多瑪斯·阿奎納出身義大利望族,生於1255年(一說1227年),兄弟四人,最小,姐妹人數不詳。多瑪斯·阿奎納幼時,與姐姐同在室內,風雨交作,姐姐被雷電擊斃,多瑪斯·阿奎納卻安然無恙。

多瑪斯·阿奎納五歲時,被送入喀卒諾山修院,接受啟蒙教育,該修院由本篤會會士主辦。年齡稍大,轉入那不勒斯大學攻讀文學。那不勒斯有一座多明我會修院,多瑪斯常到這個修院聖堂念經祈禱,並和院內會士交往。他對多明我會的生活,非常嚮往,很想加入該會修道。此時多瑪斯·阿奎納年僅十六歲,院長叮囑他再等待數年,從長考慮。三年後,聖人初衷不變,堅決要求棄俗修道。就在19歲那一年,加入了多明我會。

他的兄弟不願他加入多明我會,就在路上用武力把他劫走,軟禁堡壘中。多瑪斯在軟禁期中,研究神學家伯多祿龍伯的著作,還潛心研究聖經。他的兄弟威迫利誘,無法動搖他的意志,竟設法唆使妓女到多瑪斯室中,用美色誘惑他。多瑪斯大怒,赤手從爐中取出燃燒的炭,將娼妓驅逐。兩年後,家人見多瑪斯志不可屈,就釋放他重返了修院。

多瑪斯重入修院後,在大亞伯爾門下攻讀神學,同學們都德行傑出,博學多才。多瑪斯秉性沉默寡言,又生得身體魁梧同學遂賜以「啞牛」綽號。一位熱心的同學見他外表笨拙,就自願替他補習。多瑪斯天性謙虛,欣然接受,每遇疑難字句,這位同學無法解釋,多瑪斯反倒替他講解,頭頭是道。不久,全班同學對多瑪斯漸加註意,私下將多瑪斯的筆記交給老師亞爾伯。亞爾伯讀後異常欽佩,相信多瑪斯不是平凡之人。第二天,就叫多瑪斯來面試。考完後,對眾學生說:「你們稱多瑪斯為啞牛,將來這位啞牛的叫聲,將震動普世。」

多瑪斯才學淵博,名震全歐,受聘為巴黎大學講師,聲譽廣揚,一時無反。就在這一段時期,他寫了有名的《答外教人》一書。這時多瑪斯已成為國際神哲學界的權威,曾奉召赴義大利向教廷著名學者講學。大約在公元1266年,他著手編寫士林哲學中最偉大的不朽名著《神學大全》。

1269年,多瑪斯重返巴黎。此時巴黎大學各學者對聖體聖事中存留的是面餅的「依體」,還是面餅的「外形」這一問題,爭說不休。大家一致決定公請聖人解答。多瑪斯奮筆寫成「論聖體聖事」的論文一篇。

1273年聖尼各老瞻禮,多瑪斯擱筆停寫他的《神學大全》了。

1274年,教宗額我略十世召開里昂大公會議,計劃勸導東方裂教會重返天主教懷抱。會前他特囑咐多瑪斯撰文攻斥希臘教派的謬論,並准備在大會上宣讀這篇文章。多瑪斯這時已患重病,但仍然抱病啟程前往,出席會議。中途體力不支,到西斯篤修院暫時休息。院內修士對多瑪斯慕名已久,但以前無緣親聆教言,現在因請多瑪斯為他們講《雅歌》意義,多瑪斯講稿未竟,就不幸謝世了。
多瑪斯離世升天,時在1274年3月7日清晨,享受壽50歲左右。
多瑪斯於1323年榮列聖品。教宗聖庇護五世封多瑪斯為教會聖師。1880年,教宗良十三世,封多瑪斯為學校主保。多瑪斯著作等身,卷帙浩繁,包羅萬象,大部分是關於神哲學的論著。他對希臘學泰斗亞里斯多德的思想有精深研究,詳予引證,推陳出新,來闡釋聖教哲學。他的哲學論著,常用幾何學的求證方法,來分析神學問題;先將應證明的問題及各項疑難提出,然後根據聖經文字,聖教傳統教理,神哲學各項規律,用「已知」的真理,解釋及證明「未知」和「有待證明」的真理,最後將各項疑點逐一解答。所以他的論著,立論精確,前後呼應,讀後頓覺豁然開朗,疑團盡釋。

多瑪斯還撰有詮解聖經各重要部分及詮解各主要經文(天主經,聖母經,信經)的文章。但最負盛譽,最有價值著作為《神學大全》。脫利騰大公會議把多瑪斯的《神學大全》與聖經和教宗詔書並列會議席上,其受教會重視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多瑪斯不僅是神哲學權威,對文學亦富有修養。教宗吳爾班四世欽定耶穌聖體瞻禮時,特囑托多瑪斯撰寫該瞻禮彌撒經文。那文情並茂的繼抒詠,充盈了聖體奧跡的全部內涵,深刻而簡明,實乃千古絕唱。現在聖體遊行和聖體降福中,一般信友,都能背誦如流的兩篇主要的唱詞:《O Salutalis Hostia》和《Pange lingua》(《Tantum ergo》是後者的末兩首。)就出自多瑪斯手筆。

【主要思想和貢獻】

13世紀歐洲封建社會進入繁榮時期,社會出現一些難以解答的經濟問題。阿奎那根據宗教教義與亞里士多德的有關學說,提出處理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分配的公正與交換的公正。他把財富分成兩種,即自然財富和人為財富。認為自然經濟是一國幸福的基礎,金銀財富作為人為財富,不應成為國家和個人追求的目標。個人擁有的財富只要與其身份相稱,就算實現了分配的公正。對於以獲取金銀為目的的經商行為,他認為是可恥的,但同時認為那些為了維持生計、贍濟窮人和辦公共福利的人,做點生意是可以的。對高利貸基本持反對態度。認為,償還借款只是延期支付,時間屬於上帝,債主無權取息;根據羅馬法,貨幣屬於所有權與使用權不可分的物品,出借貨幣取息不合法。阿奎那的經濟思想在歐洲統治達兩個世紀。他把亞里士多德哲學運用於神學領域,創造了巨大的經院哲學和神學體系,在倫理學、邏輯學、政治學、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宗教哲學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證明上帝存在的五種論證,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主要著作】

托馬斯·阿奎那 成功地將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龐大的經院哲學體系。一共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學大全》和《哲學大全》、《論存在和本質》、《論正統信仰和真理、異教徒議論大全》等。

『捌』 簡介托馬斯·阿奎那生平及思想

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約1225年-1274年3月7日;世俗界常譯為托馬斯·阿奎那或湯瑪斯·阿奎那),是歐洲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家和神學家。他是自然神學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馬斯主義的創立者,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天主教會認為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將其評為35位教會聖師之一,也被稱作神學界之王、天使博士(天使聖師)或全能博士。

托馬斯·阿奎那出生於義大利南部的一個貴族家庭,母親一脈可以溯源到神聖羅馬帝國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他大約在1225年初,出生於那不勒斯王國的羅卡塞卡,該地的領主正是其父蘭道夫伯爵。他的叔叔西尼巴爾德,是附近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本篤會修道院的院長。於是伯爵一家寄望托馬斯長大後能侄承叔業。在當時,這也是貴族子弟出人頭地的一條常見途徑]。

阿奎那在五歲時進入進修院學習,十六歲時於那不勒斯大學,學習了六年時間。期間,他出乎意料地加入了多明我會,該會和方濟會共同對歐洲中世紀早期建立的神職階層發起了革命性的挑戰。阿奎那的這一轉變令其家族感到不悅;在去羅馬的路途中,阿奎那被他的幾個兄弟逮住、押送回聖齊奧瓦尼城堡,並在那裡監禁了一兩年,以迫使他放棄自己的志向。根據最早有關阿奎那的傳記的記載,他的家人甚至安排娼妓去誘惑他,但他不為所動。在教皇諾森四世的干預下,最後其家庭還是妥協了。十七歲時,他終於穿上了多明我會會服。

他的師長看出阿奎那在神學上天賦秉異,1244年便送他去科隆的多明我神學院,師從大阿爾伯特學習哲學和神學。1245年,他跟隨大阿爾伯特去巴黎大學三年。在這段期間阿奎那也捲入了大學與天主教修士之間有關教學自由的糾紛,阿奎那主動抵制大學提供的演講和小冊子。當教皇獲知這起爭議時,多明我會挑選了阿奎那作為辯護者。阿奎那在辯論中大獲全勝,擊敗了當時相當知名的大學校長聖阿穆爾的論點。

阿奎那接著取得了神學的學士學位。在1248年他返回科隆擔任講師,這一年是他的著述和公務生涯的開端。與哲學家大阿爾伯特的共事經歷對他後來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將他造就成睿智的學者,並終身跟從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方法論。

1252年阿奎那前往巴黎攻讀碩士學位,由於當時大學的教授聯會對托缽修會的攻擊,他遇到了相當的困難。但最終仍於1256取得學位和教職;後來他與友人Bonaventura一起取得神學博士學位,在巴黎、羅馬和一些義大利城市教了幾年書,並且開始著述。自此以後,他開始了勞碌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修會里積極侍奉,頻繁地旅行和講學,並且經常向教皇提出有關各地政務的建議。

1259年,他在瓦朗謝訥教區取得一個重要職位。在教皇烏爾班四世的請求下,他又移居羅馬。1263年,他出現在倫敦的多明我會中。1268年,他又前往羅馬和博洛尼亞講學,並且投身於教會的公共事務中。

在1269至1271年間,他回到了巴黎。除教書外,還管理教會事務,並且做他的親戚——法國國王路易八世的國事顧問。1272年佛羅倫薩提供一個讓他在當地教區內選擇座堂的機會,他擔任了修道會的院長,並且應查爾斯王的請求,在那不勒斯擔任教授職務。

在這些年裡阿奎那每天不停的進行傳教,並且寫下許多的訓誡、問答集、以及授課筆記。他也開始撰寫他的大作《神學大全》。教會曾提供他那不勒斯的大主教和卡西諾山修道院院長的職位,但都被他婉拒了。

1273年12月6日的一次彌撒儀式中,阿奎那還稱自己看見了神跡。事後他停止寫作,使得《神學大全》變成未完成作品。當被問及為何封筆時,阿奎那答道:「我寫不下去了……與我所見和受到的啟示相比,我過去所寫的一切猶如草芥。」後來有人稱阿奎那在祈禱時聽到了來自十字架的聲音,稱贊他的寫作。還有修道士宣稱曾看到他凌空飄起。

據同時代的人描述,阿奎那是個大塊頭,肥胖而且皮膚黝黑,頭顱碩大,發髻很高。他的為人處世表現出很好的教養:眾人認為他舉止端正,溫文爾雅,而且令人如沐春風。在爭論中,他保持克制,並且用人格魅力和淵博的學識贏得對手的尊重。他品位樸素,周圍的人為其出色的記憶力所傾倒。在他沉思時,常對周遭的環境渾然不知。他能夠系統、清晰和簡明地表達他人的意見,使自己的思想富有熱情而且兼收並蓄。在另一方面,他經常對於自己著作的數量不足感到遺憾,因為他認為他所受到的天主的啟示遠遠不只這些。

在1274年1月,額我略十世指派阿奎那參加第二次里昂會議。他的工作是調查並且研究出希臘與拉丁教會之間的差異。身體狀況已經相當差的阿奎那在前往會議的旅程中停留於一座侄女的城堡中,病況開始惡化。阿奎那希望在修道院里走完人生旅程,但卻無法及時抵達多明我會的教堂,最後他被帶至一座熙篤會的教堂。在經歷七周的病痛煎熬後,於1274年3月7日去世。

但丁在《神曲》(《煉獄篇》第20章69節)引用阿奎那的一個友人的說法,宣稱阿奎那是被西西里國王查理斯一世下令毒死的。不過,歷史學家Antonio Muratori重新找出了這段朋友的記載,但卻沒有發現任何有關陰謀論的敘述。

所有與阿奎那相識的人都對他印象深刻。他獲得了教會賜予的「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的頭銜。但丁在《神曲》中將阿奎那布置在第四層天堂,與其他偉大的宗教思想家並列一堂。在1319年,天主教教會開始調查將阿奎那封聖的可能性。若望二十二世在1323年6月18日於亞維農正式宣布將阿奎那封為聖人 。在1567年,庇護五世將聖托馬斯·阿奎那日與其他四名最偉大的拉丁神學家:安波羅修、耶柔米、聖奧古斯丁、額我略一世並列。

阿奎那的《神學大全》被教會視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第十九屆大公會議上它還被與聖經和教諭(Decretal)並列[5]。他在神學思想發展上的重要性只有聖奧古斯丁能夠相提並論。良十三世在1879年8月4日的教皇通諭里還指出阿奎那的神學是構成天主教思想的關鍵著作,也因此他下令將阿奎那的著作立為天主教會的思想基礎,所有的天主教學院和大學都必須教導阿奎那的理論,並且還建議教師們在談及那些阿奎那沒有明白闡述到的議題時,應該要「遵從阿奎那的思考方式,教導正確的結論」。

在1880年,阿奎那被封為所有天主教教育機構的主保聖人。在今天,一座位於那不勒斯的修道院還留有一間據傳阿奎那住過的小房間,開放供遊客參觀。阿奎那的聖人日後來被改到了1月28日,不過許多人還是將3月7日他去世的那天視為他的聖人日。阿奎那的遺體在1369年被移至法國圖盧茲的雅各賓教堂安葬,在1789年至1974年間曾被移至另一間會堂,但在1974年又被移回雅各賓教堂直到今日。

阿奎那的哲學對於之後的基督教神學有著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天主教。阿奎那的思想也對西方哲學有重大影響,他保存並且修改了亞里士多德學派的思想。在哲學上,他最重要的著作是《神學大全》,他在這一書里詳細闡數了他的神學系統。

阿奎那相信「任何能使人類認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天主所先行賦予的」。不過,他也相信人類天生便有能力在沒有天主啟示的幫助下了解到許多知識,即使這種知識一直被啟示亦然,「尤其是與信仰有關的事物上」。阿奎那屬於亞里士多德學派、以及經驗主義者,他也大為影響了之後這兩個學派在西方哲學界的發展。

阿奎那相信天主所給予人類的啟示可以分為兩種:一般的啟示以及特別的啟示。一般的啟示可以透過觀察天主創造的自然秩序而獲得,這樣的觀察可以透過邏輯思考而獲得重要的結論,例如認知到天主的存在。阿奎那也曾提出一個知名的「五個證明的方法」(Five Ways),用五個例子來證明天主的存在。

雖然人可以透過對一般啟示的邏輯思考認知到天主的存在、以及一些與天主有關的事物,但有一些其他知識必須是要透過特別的啟示才能得知的。在阿奎那來看,耶穌基督顯示了天主的存在便是特別的啟示之一。而許多基督教的重要神學基礎,例如三位一體的概念,也都需要透過教會和經籍的傳播才能得知,而不能只透過邏輯思考獲得。

在本質上,一般的啟示和特別的啟示其實是可以互相補充的,而不是互相對立的。

阿奎那哲學的重要架構之一是有關邏輯類比的理論。阿奎那注意到語言的描繪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單義的、類比的、和模稜兩可的。單義的詞彙是用以形容兩個基本上一樣的事物。模稜兩可的辭匯則是用以形容兩個並不相同的東西,並且屬於邏輯上的謬誤。而類比則是用以形容有一些相同特徵、但又非完全相同的事物。當談到天主時一定會用到類比法,因為一些天主創造的事物是被隱藏起來的(Deus absconditus)、而其他則是被顯現出來以讓人類觀察的(Deus revelatus)。阿奎那認為我們可以透過天主所透露的事物(一般的啟示)了解到他的存在,但只能夠過類比的方法這樣做。當我們談到天主的美德時,我們只能了解到那些在人類來看類似於天主的美德的事物,但這些並不完全等同於天主真正的美德。

阿奎那的倫理學是根基於他所謂「行為的第一原則」之上的。在《神學大全》中他這樣解釋道:美德代表了一些權力的運用。雖然人們是以結果來評價一件行動的是非,然而權力的結果只是行動而已。因此如果說權力是完美的,這也必須要取決於其行動才行。

『玖』 托馬斯是從哪裡出發推論出上帝存在的

聖托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約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哲學家和神學家,死後也被封為天使博士(天使聖師)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學最早
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馬斯哲學學派的創立者,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天主教會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將其評為33位教會聖師之一。

托馬斯.阿奎那 關於上帝存在的五大推論

托馬斯.阿奎那出生於義大利羅卡塞卡一個貴族家庭。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學學習,後來到科隆、巴黎,師從著名神學家大阿爾伯特,學習古希臘哲學和神學。1256年獲碩士學位 。1259~1268年間曾先後擔任亞歷山大四世、烏爾班四世、克雷其四世3位羅馬教皇教廷的神學教師和法王路易九世的神學顧問。著有《神學大全》、《反異教大全》等。《神學大全》被認為是基督教的網路全書。其哲學和神學體系於1879年被教皇利奧十三世定為天主教官方學說,後世稱之為托馬斯主義。1323年被追謚為聖徒,1567年被命名為教義師,並被稱為「普世教會博士」。
托馬斯.阿奎那入修院後,在大亞伯爾門下攻讀神學,同學們都德行傑出,博學多才。托馬斯.阿奎那秉性沉默寡言,又生得身體魁梧同學遂賜以「啞牛」綽號。一位熱心的同學見他外表笨拙,就自願替他補習。托馬斯.阿奎那天性謙虛,欣然接受,每遇疑難字句,這位同學無法解釋,托馬斯.阿奎那反倒替他講解,頭頭是道。不久,全班同學對托馬斯.阿奎那漸加註意,私下將托馬斯.阿奎那的筆記交給老師亞爾伯。亞爾伯讀後異常欽佩,相信託馬斯.阿奎那不是平凡之人。第二天,就叫托馬斯.阿奎那來面試。考完後,對眾學生說:「你們稱托馬斯.阿奎那為啞牛,將來這位啞牛的叫聲,將震動普世。」
托馬斯才學淵博,名震全歐,受聘為巴黎大學講師,聲譽廣揚,一時無反。就在這一段時期,他寫了有名的《答外教人》一書。這時多瑪斯已成為國際神哲學界的權威,曾奉召赴義大利向教廷著名學者講學。大約在公元1266年,他著手編寫士林哲學中最偉大的不朽名著《神學大全》。

1.第一推動
托馬斯·阿奎那看到世界萬物都在運動。我們根據常識知道,一個物體要運動必須要有某種力量推動它,物體是不會自己運動的,除非有什麼力量去推動之。例如黃葉飄落是因為瑟瑟秋風在吹它,馬車飛奔是因為馬兒在跑,馬兒在跑則是因為它的頭上有鞭子在響。也可以這樣說,萬物都在運動,同時每一運動之物必有其推動者。這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確實我們看到的任何運動總可以找到一個使之運動的力量。但這時便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物體A的運動是由B引起的,而B的運動是由C引起的,C是由D引起的,如此推下去,那麼最後會使什麼樣的結果呢?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樣推下去必然是有限的,因為萬物雖然很多,但總有一個限止。那麼這也就是說,最後我們必然會找到這樣一個推動,它是一個推動著,自己卻不為任何別的力量或物體所推動。這第一推動,托馬斯·阿奎那說,就是上帝。
存在這第一推動唯一需要的前提是:宇宙運動之物是有限的。這也許同我們平時想當然地認為宇宙乃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觀念相違背,但與科學家們說,宇宙確實有產生的一天,它產生於一次大爆炸,從這爆炸的一刻起,時間、空間、萬物其他運動就產生了。這就是大爆炸宇宙說,他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論據的支持。

2.因果之鏈
托馬斯·阿奎那第二個證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是利用原因與結果的證明。我們知道,宇宙中任何物質所以存在必有某種原因,可以說宇宙萬物就組成了一個因果之鏈,沒有任何東西不是這因果之鏈的一環,就像沒有任何孩子真無父親一樣,即使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這在西方倒是常見不過的。這樣,物A是物B的原因,而物B又是物C的原因,物C則是物D的原因,如此下去,但是否可以至於無窮呢?當然不!就像推動之鏈不能至於無窮一樣。這也就是說,我們推溯上去必然會找到一個最初的原因,這個最初的原因就是上帝。

3.唯一之必然
托馬斯·阿奎那的第三個證明方法運用的是可能性和必然性。世間萬物雖然存在著,然而他們的存在並非必然的,而只是一種可能性,這就是他這個證明方法的起點。我們在世界中看到各式各樣的事物,從太陽地球到花鳥蟲魚、張三李四,雖然已經實實在在地存在著了,然而其存在並非必然。
就拿張三李四來說吧,難道我們能說他們一定的存在?當然不,如果他們的父母那天不是行了房事,而是一個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回娘家去了,另一個整天打麻將,那麼張三李四自然就不會來到這是結了。並且大家也應當相信,張三李四的老爸老媽完全可能,也可以這樣做的。那天之所以他們沒有回娘家和打麻將,只是因為雞和鴨剛好遭了禽流感,打牌三缺一,兩口子只好都呆在家裡,吃了飯沒事做,就做那事了,於是張三李四的老媽珠胎暗結,十月之後他們便來到了人間。張三李四如此,世間萬物皆如此。大家只要想想就明白了。就像釋家所言,萬物都因十二緣起而生。然而這緣起並非必然,而是一種「純粹的偶然性」!
了解這一點後,托馬斯·阿奎那便問:時間萬物都只是可能而非必然,且有生必有死,天之道也,那麼有否必然之存在呢?永恆之事物呢?答案是:有的。因為托馬斯阿奎那還有一個想法,如果萬物只是可能的、暫時的,即他們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現在存在,待會兒就不再存在,即一切都會有統歸於無的時候,那麼就一定會存在某個時候,到那個時候,一切都不再存在了,都歸於空無了。反過來也可以說,再逆序上推,也必有一天,那些可能與暫時的事物一個都不存在。
到這里,托馬斯·阿奎那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不存在能產生存在嗎?無中能生有嗎?答案是:不能!無不能生有,存在不能產生於不存在,以托馬斯·阿奎那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什麼都不存在,某事物開始存在,這是不可能的。」而可有可無的萬物已經存在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所以,在世間可有可無的萬物之上,必然存在一個必然之存在。而且這個必然之存在乃是其他一切可能存在之根、之母,是一切可能性得以成為實在的原因。托馬斯· 阿奎那說,這個必然就是上帝。

4.最高級的存在
托馬斯·阿奎那提出第四個證明是「事物存在等級的證明」。他看到萬物一個更為具體的特徵:等級性。萬物,從無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走不能叫的植物,到能走能叫但不能說的動物,直到能走能較能說話的人,明顯地形成了一個等級結構。他們有好壞美醜之分,有高級低級之別。
這樣托馬斯·阿奎那就自然而然地問:那麼,是否有一個最美、最純、最高級的存在呢?答案是:有的。這個最美、最純、最高級的存在就是上帝。如果說存在物的等級結構是金字塔似的話,那麼這個上帝就是金字塔的頂尖。

5.萬物之目的
簡而言之,托馬斯·阿奎那發現世間萬物雖然看上去錯綜復雜,但似乎都有某個目的,就像地球繞著太陽轉一樣,萬物也圍繞著這個目的行事。彷彿它們是有眼睛有智慧的一樣。但我們同時也知道,萬物,除了人,當然是沒有多大智慧的,特別是花草、樹木、石頭這些東西,更是感覺、智慧都沒有,他們自己是不可能有這個目的的。那麼是什麼令他們看起來像有目的似的生存、運動著呢?那就是上帝。

------------------摘自互聯網

『拾』 托馬斯.阿奎那 是哪個國家

托馬斯·阿奎納生於義大利的洛卡塞卡堡

閱讀全文

與托馬斯阿奎那出生於義大利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路橋國外工資多少 瀏覽:537
英國atas什麼能出結果 瀏覽:693
義大利mgm電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80
越南為什麼快速撤軍 瀏覽:612
從丹麥運生蚝到中國用什麼方式 瀏覽:419
去越南河內玩大概多少錢 瀏覽:462
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吃葡萄 瀏覽:994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60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9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5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3
印度電影有哪些是國語 瀏覽:850
越南重卡有哪些 瀏覽:833
東風5和印度烈火哪個先進 瀏覽:859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瀏覽:195
酸甜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921
中國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瀏覽:798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在哪裡使用 瀏覽:708
伊朗為什麼拒絕進口殲10 瀏覽:581
越南花卉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