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
因為比薩斜塔在最初的設計中本應是垂直的建築,但是在建造初期就開始偏離了正確位置。
在1178年,當鍾樓興建到第4層時發現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導致鍾樓已經傾斜偏向東南方,工程因此暫停。
期間的1198年,記載了鍾樓內撞鍾的存在,這標志著鍾樓雖然傾斜,但至少懸掛了一個撞鍾,實現了它作為鍾樓的初衷。
1231年,工程繼續,第一次有記載鍾樓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採取各種措施修正傾斜,刻意將鍾樓上層搭建成反方向的傾斜,以便補償已經發生的重心偏離。
(1)義大利比薩斜塔為什麼是傾斜擴展閱讀:
比薩斜塔的建築風格
比薩斜塔毫無疑問是建築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築。在發生嚴重的傾斜之前,它大膽的圓形建築設計已經向世人展現了它的獨創性。
雖然在更早年代的義大利鍾樓中,採用圓形地基的設計並不少見,類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納、托斯卡納和翁布里亞找到,但是,比薩鍾樓被認為是獨立於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鑒前人建築經驗的基礎上,獨立設計並對圓形建築加以了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比薩風格。
鍾樓的裝飾格調繼承了大教堂和洗禮堂的經典之作,牆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淺兩種白色帶,半露方柱的拱門、拱廊中的雕刻大門、長菱形的花格平頂、拱廊上方的牆面對陽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蔭面的強烈反差,給人以鍾樓內的圓柱相當沉重的假象。
『貳』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比薩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因為其地基土層極其復雜:不僅被不同材質的土壤分成了若干層,而且這些土層又由各種柔軟的黏土質物質和砂質淤泥相間而成。
更糟糕的是,地基下的地下水位也非常淺,深度只有大約1米。最新的地質勘探發現,鍾樓的選址位於古代的海岸線上,也就是說,在建造之時地基土壤就早已沙化。如此一來,比薩斜塔這個「大傢伙」剛一建造就註定很快將產生不均勻沉降和傾斜。
比薩斜塔在建築的過程中就已出現傾斜,原本是一個建築敗筆,卻因禍得福成為世界建築奇觀,伽利略的自由落體試驗更使其蜚聲世界,成為世界著名旅遊觀光聖地,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因而它也是比薩市的經濟支柱。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斜塔傾斜角度的逐漸加大,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已瀕於倒塌。1990年1月7日義大利政府關閉對遊人的開放,1992年成立比薩斜塔拯救委員會,向全球徵集解決方案。
(2)義大利比薩斜塔為什麼是傾斜擴展閱讀: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原因
雖然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有5度的傾斜度,但這座58米高的斜塔自1280年以來已經經歷了至少4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
在研究了它的特徵和建築現象後,科學家們發現了比薩斜塔長年穩定不倒的秘密。斜塔穩定可以用與「建築——地面」動態相互作用有關的效應來解釋。研究人員認為,塔身的高度和硬度與它基座所在的地面相互作用,鑒於此,斜塔在地震時不會與地面產生共振。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教授米羅納基斯指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迫使塔傾斜的土壤幫助塔在地震中倖存朗下來。」
『叄』 比薩斜塔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
比薩斜塔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
作為義大利的著名建築,比薩斜塔可謂是當地標志性建築了,毫無疑問的是,比薩斜塔可謂是建築史上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由於比薩城糟糕的地理位置,位於河道淤積平原之上,土層松軟且地基極度不均勻,建築難度大。而且在義大利斜塔的建造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故意建造成傾斜的形狀,而是在建造的過程中莫名地產生了傾斜,之所以沒有傾倒,那是因為在建造時設計師調整傾斜高度, 同時採取措施,減輕塔身重量,減輕塔的重量和平衡傾斜,所以才能斜而不倒。
早在1984年,因為比薩斜塔傾斜度不斷加深,安全系數逐漸下降,義大利政府官方下令禁止攀爬比薩斜塔,同時尋求各方能人志士去恢復比薩斜塔。經過多方研究調查,文物保護人員找到了恢復義大利斜塔的主要方法是地基應力解除法,人們在斜塔傾斜的反方向(北側)塔基下面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體的重心後移,從而減小傾斜幅度。
『肆』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
比薩斜塔建於1173年,被世界公認為建築史上的奇跡,它之所以會傾斜,主要是由於塔的地基下面土層特殊性造成的,下面就具體的看看傾斜的原因。
奇跡廣場
說到底,最關心斜塔的還是比薩人,他們那邊有一句俗語,比薩斜塔和比薩人一樣健壯結實,永遠不會倒下。
不過話說回來,每當專家採取加固斜塔地基的一些措施時,其傾斜速度反而加快。比如1838年,對其進行加固性施工,1934年,在地基噴入九十噸水泥,實施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穩,竟然向周圍移動,傾斜更快。但在1973年至1975年間,關閉了斜塔方圓3公里內私人水井和禁止取用地下水後,地下水位穩定後,傾斜速度放慢下來了。
1990年1月7日,義大利著名電視節目某主持人宣布:比薩斜塔暫停開放。市政府決定將斜塔暫時關閉,進行修理,這是比薩斜斜塔自建塔以來首次正式對公眾關閉。
義大利政府斥資2500萬英鎊啟動修復工程,包括加固地基和抽取地下水,並用鋼絲和纜繩支撐塔身。修復工程2001年修復工程完成,當時立刻變直約38厘米。最新調查發現,比薩塔傾斜幅度在2001年至2013年間,減少了2.5厘米。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對比薩斜塔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不僅是義大利著名地標之一,也是義大利人的驕傲,更是人類創造精神的傑作,同時它還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偉大的建築或許真的需要一些機緣巧合,如果當時的建築師知道地質不宜建塔,可能也看不到這個偉大建築了,不過我們更能從中看到每位地質工程人的辛苦結晶。
『伍』 為什麼比薩斜塔會傾斜
比薩斜塔矗立在義大利西北部的比薩古城內,著名物理學
家伽利略曾在上面做過實驗。
比薩塔建於1173年,經過近二百年時間的建造,於1370年竣工。塔身全部用大理石砌成,總重量約14553噸,塔高54.5米,分為八層。
比薩塔建成後,塔頂的中心點已經偏離了垂直中心線2.1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大,目前已接近5米。那麼比薩塔為什麼會傾斜呢?
有些學者認為,在建築此塔的時候,建築師就已預先考慮到了地形、風向等自然因素,有意使塔的重心向南傾斜,以顯示自己傑出的建築才華。
幾百年過去了,雖然比薩塔還在不斷地傾斜,卻一直未倒塌,甚至塔壁上連一個裂縫都
沒有,可見建築師的高明。另一個觀點剛好與此相反,認為當時建築師在選擇地基建塔時,對當地的地質情況不熟悉,把塔建在了粘土和砂土組成的松軟地基上,使塔身出現了傾斜現象。還有些學者認為,在比薩塔下面,可能有好幾條地下水脈,當地居民長期從這里汲取生活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進而引起了塔身的傾斜。
幾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誰是誰非,卻一直沒有定論。
為了預測出比薩塔的壽命,從1918年起,科學家開始對比薩塔進行觀測。他們在塔裡面放置了許多檢測儀表,對每天塔的搖晃、側移、震動等進行記錄。經過40年的觀測發現,比薩塔平均每年傾斜1.1毫米。但在以後的10年中,它平均每年傾斜1
.26毫米。而從1979年6月到1980年6月,它一年時間內,就傾斜了1.4毫米!
然而到了1982年,比薩塔只傾斜了1毫米,再往後,只傾斜了0.027毫米,幾乎停止了傾斜運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人們難以作出准確的解釋。就是在比薩塔的壽命上,科學家也有各自不同的推測。
羅傑.傑里教授認為,如果按每年傾斜1.4毫米推算,到2003年或2004年時,這座塔就會倒塌。有些學者推測,如果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連續傾斜,再過三四十年,比薩塔就會倒塌。但一些學者認為這種預測過於悲觀,他們認為,以現在的傾斜速度,至少再經過2000年後,塔才會倒塌。
更有些學者認為,比薩塔永遠也不會倒塌。它今後不會再繼續向南傾斜了,而是傾向於來回地晃動
『陸』 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是什麼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跡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有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鍾樓牆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對地面的平均壓強為497千帕。傾斜角度3.99度,偏離地基外沿2.5米,頂層突出4.5米。
比薩斜塔原來設計的高度是100米,但是在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第三層開始傾斜,一直持續到完工,在修建完成之後,塔頂已經南傾3.5米。1990年,義大利政府才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經過將近11年的時間,花費了2500萬才將比薩斜塔扶正44厘米,專家稱,能夠保持300年不會坍塌。
對於比薩斜塔的建造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故意建造成傾斜的形狀,而是在建造的過程中莫名的產生了傾斜。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比薩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它地基下面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薩斜塔下有好幾層不同材質的土層,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形成,而在深約一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鍾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