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二次世界義大利戰場在哪開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為軸心國一方,以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反法西斯國家同盟國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1]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Ⅱ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幾年 地點是哪裡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9月,波蘭覆亡,蘇聯趁火打劫,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所謂的「東方戰線」。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1940年4月9日攻佔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攻佔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進攻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奇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法國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6月,德軍對法國發動總攻,義大利趁火打劫,對法宣戰。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月——10月,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計劃)。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企圖迫使英國屈服。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入侵蘇聯,執行巴巴羅薩計劃,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1941年10月,德軍進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衛戰。1942年初,蘇軍展開反擊,德軍莫斯科戰役的失敗,為斯大林格勒戰役即二戰轉折奠定了基礎。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也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Ⅲ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1]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2]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1]
名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
地點
歐洲,東亞,東南亞,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時間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參戰方
反法西斯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 VS 法西斯軸心國: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等
結果
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的義大利打哪些國家
希臘、北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摩洛哥(當時全部是英國殖民地)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怎麼發生的 都有那幾個國家參加。主要在哪打。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中、蘇、美、英、法等國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波蘭是英法的盟友,英法被迫結束綏靖政策,向德國宣戰,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
作戰區域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
Ⅵ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哪幾個國家攻擊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6)義大利二次大戰哪裡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經典戰役
一、珍珠港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就是珍珠港海戰,當時日本車了一起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上空轟炸,美國不得不捲入二戰中來,成為同盟國的一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偷襲了珍珠港,美國軍隊毫無防備,損失慘重,被炸毀188架飛機,受損建築不計其數,有兩千多人死亡,對美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震駭,幾天後,納粹德國、義大利同時想美方宣戰,美國迅速做出反應。
二、諾曼底登陸
1944年6月6日,英美兩國軍隊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連續攻下基座堅城,跟著200多萬聯盟國大軍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諾曼底戰役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諾曼底登陸前一天,空降兵大規模轟炸,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勝利,解放了巴黎,宣告諾曼底戰役結束,成為二戰中的關鍵性戰役。
三、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會戰是二戰中決定性戰役之一,主要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對壘,也是二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爆發在前蘇聯的庫爾斯克,是一場大型的作戰。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爭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方面的主導權,而蘇聯在戰爭中形成一道堅挺的展現,紅軍也從這里全面進攻,所以說庫爾斯克會戰是二戰最後一個關鍵點。
四、湘西會戰
湘西會戰也叫做雪峰山戰役,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是最後一次會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為挽救自己的敗局,進行困獸之斗,中日雙方共投入兵力28萬,戰線長達200多公里。
Ⅶ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哪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 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Ⅷ 世界第二次大戰都有哪些國家
二戰到底有多少參戰國家?
眾所周知,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陣線;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反法西斯陣線。
參加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7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按照國際會議的協議,聯和國的創始會員國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和地區。丹麥、阿根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因為是聯和國的創始會員國,所以也成為反法西斯陣線的一員。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並於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所以,共有先後61個國家和地區的17億人口(佔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Ⅸ 二戰時期義大利主要入侵了哪些地方
二戰時義大利軍隊最先入侵的是非洲的衣索比亞,隨後入侵了希臘,但是被擊敗。希特勒原本希望意軍能夠在和法國交界的地區進攻法國,但是墨索里尼並沒有這么做,只是派兵駐守在法國和義大利邊界虛張聲勢。二戰全面爆發後義大利軍隊參與了在北非的從摩洛哥到突尼西亞和埃及的戰役,隨著軸心國軍隊全面從非洲撤退,義大利軍隊的作戰范圍就僅限於本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