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叫兔子,美國叫白頭鷹,義大利叫什麼
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外號。參見以下內容:
兔子(小白兔 ) 中國大陸
禿子 台灣當局 (註:兔子與禿子諧音,亦象徵兩 岸同文同種)
種花家 「中華」的諧音,象徵中華民族(不分政權)
白頭鷹 美國
毛熊 前蘇聯
大毛 俄羅斯聯邦(蘇聯解體後)
二毛 烏克蘭
三毛 白俄羅斯
牛牛 英國
公雞(高盧雞 ) 法國
老虎(漢斯貓 ) 德國
白象 印度
腳盆雞(蒙面 小偷) 日本(自稱鶴,管兔子叫「赤兔」)
羚羊(巴巴羊 ) 巴基斯坦
獅子(波斯獅 ) 伊朗(霍梅尼執政後)
鬍子駱駝(傻 大木) 伊拉克(薩達姆·海珊時期)
王冠駱駝 伊朗巴列維王朝
包頭巾駱駝( 沙隆巴斯)、 狗大戶
沙烏地阿拉伯
河馬 非洲諸國
"坦"字河馬 坦尚尼亞
"卡"字河馬(卡 大佐) 利比亞(卡扎菲政權)
瘋鴨大叔 烏干達(伊迪·阿明政權)
鱷魚 古巴
猴子 東南亞諸國
紅星猴子 越南
回民帽猴子 印尼
袋鼠 澳洲
"紅星軍帽"棒子 (北棒) 朝鮮
"美式鋼盔"棒子 (南棒) 韓國
大白鵝 南斯拉夫聯盟
小白鵝 科索沃
鬍子貓 奧匈帝國
㈡ 為什麼義大利人尊奉狼為祖先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喂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羅馬城的建立者羅穆爾和列姆是被母狼養大的,他們長大後殺死了迫害自己的叔父,繼承了王位,於公元前754年在母狼喂養自己的地方建立了羅馬城,後來人們在卡皮托利丘上的神廟里立了一座母狼紀念碑,母狼也就成了羅馬的城徽.
㈢ 為什麼義大利人自稱是狼的傳人
羅馬的建城傳說: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喂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
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喂養才免於一死。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浮士德勒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因為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㈣ 世界各國代表的動物是什麼
動物,雖然說是沒有國界之分,但是有了人類,各個地區的動物就有了國界之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動物,甚至說可以代表各自的國家。
1.中國-熊貓
拓展資料:
國獸(National Animals):與國鳥、國花、國旗、國歌的意義類似,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徵。因此,那些被選定為國獸的動物,一定是為這個國家人民所喜愛的、珍貴、特產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動物。由於環境污染、棲息地碎片化和人類的濫捕,不少動物數量日趨減少,有的甚至絕滅或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國獸的英文名稱是「National Animals」,直譯就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動物,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為了保護這些人類的朋友,世界上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確定了國獸。也有很多動物並未正式被定為「國獸」,但這些動物得到該國國民的普遍青睞,成為國家象徵。
資料來源:網路-國獸
㈤ 哪些國家有國獸
法國----公雞
英國----獅子(看看英足總標志上是什麼動物就知道了)
尼泊爾----黃牛
蒙古----狼
俄羅斯----北極熊
加拿大----馴鹿
新加坡----獅子(獅城新加坡)
澳大利亞----袋鼠
泰國----大象
蓋亞那----美洲虎
中國----大熊貓
韓國----老虎
南非----跳羚
㈥ 歐洲的一些國家為什麼崇拜狼
羅馬崇拜狼是因為傳說中羅馬的建城者羅慕路斯兄弟是由一隻母狼撫養長大的,所以羅馬的城徽就是一隻狼哺育一雙嬰兒。
其他的多是因為歷史和神話原因,比如維爾紐斯城,就是因為立陶宛大公曾經夢見一隻披著裝甲的鐵狼在草原上嚎叫,長老建議立陶宛大公將都城建立在此處,因為這個地方「將會成為不可逾越的屏障」。
㈦ 義大利亞代表性的動物有什麼
義大利亞代表性的動物是狼。
義大利和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狼是羅馬帝國的象徵,在羅馬富麗堂皇的康塞瓦托利富內珍藏著一尊「母狼育嬰」的青銅雕塑。
它是羅馬城的歷史象徵,是羅馬的城徽。每一個來到羅馬的人都要到富里去瞻仰一下這個偉大而神奇的古羅馬雕塑,去聆聽一下羅馬建城的血腥歷史。
正是這個母狼哺育了羅馬城的創建者,因而,母狼塑像就被當作了羅馬的城徽。甚至動物界的母狼也被羅馬人當作恩獸來對待了。現今在義大利很多地區,依然有崇拜狼的傳統。
(7)義大利的國獸為什麼是狼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代表動物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美洲野牛唯一從史前生活至今的地盤。這種身軀龐大的動物,於數十萬年前跨越亞洲和北美大陸橋進入美國,並占據了北美「最大陸地動物」的稱號。美洲野牛成年公牛可達1.8米高,體重近1噸。據報道,它們看似笨重,實際奔跑速度快,轉彎靈活,善於跳高,還是游泳好手。
野牛嗅覺和聽覺靈敏,雖然是近視眼,但並未妨礙它們生息繁衍。成為國獸後,北美野牛的地位堪比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法案起草者之一、眾議員威廉·萊西·克萊這樣評價:「沒有其他本土物種比這種高貴的動物更能講述美國故事。」
俄羅斯:要選出一個對「戰斗民族」俄羅斯國家形象的比喻,恐怕沒有人會認為還有比北極熊更合適的了。這種和北美野牛相比,在身材、力量、兇猛程度上毫不遜色的動物,作為俄羅斯的象徵,已深入人心。在俄羅斯人心目中,北極熊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徵;
俄羅斯杜馬第一大黨、俄最大政治力量統一俄羅斯黨,就採用北極熊作為其黨徽。該黨目前在國家杜馬內形成穩定多數,為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傑夫的施政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如今由於全球氣候暖化北極融冰,北極熊的家園正日漸縮小。
澳大利亞:袋鼠榮居澳大利亞國徽上的主角,袋鼠一直以它可愛乖巧的形象被很多人所喜愛。澳大利亞人把袋鼠作為國家象徵,可能是看中了袋鼠那種永遠向前跳躍、從不後退的開拓精神。袋鼠是澳大利亞的象徵物,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
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也將袋鼠作為其標志。澳大利亞軍隊的車輛,艦船在海外執行任務時很多時候都會塗上袋滑鼠志。
中國:熊貓,以其可愛的形象深受國內外民眾和友人的喜愛。這個宛如誕生在黑白鏡頭下的「胖團子」曾多次出國擔任友好使者,為中國發展對外友好關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大熊貓還不能正式稱得上是「國獸」,但作為「國寶」,可謂當之無愧。目前,中國不再將大熊貓作為「國禮」對外贈送,而是採用租借和合作研究等方式,它的海外之旅仍在繼續。
英國:獅子素來是英國的象徵。早在中世紀,獅子就成為國王的寵物,被尊養在倫敦塔內。由於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勇敢而又英明。他推崇法治,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正義之獅」。他是首位把「叢林之王」獅子作為皇室標志的英格蘭國王。
1189年,因勇敢而著稱的「獅心國王」理查一世即位。到那時,著名的「三獅徽章」已經問世。如今,人們可以在英格蘭運動隊的運動衫上領略這種徽章的風采。英國人也和獅子一樣,有著傲慢,強勢的性格。
㈧ 歐洲較有代表性的動物是什麼
英國 獅子(由於: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勇敢而又英明。他推崇法治,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正義之獅」。他是首位把「叢林之王」獅子作為皇室標志的英格蘭國王。1189年,因勇敢而著稱的「獅心國王」理查一世即位。到那時,著名的「三獅徽章」已經問世。如今,人們可以在英格蘭運動隊的運動衫上領略這種徽章的風采。)國鳥:紅胸鴝(又稱鷗亞鴝
美國 國鳥:白頭海雕
日本 國鳥:綠雉
法國 國鳥:公雞
德國 國鳥:白鸛
義大利 國石為珊瑚 所以就是珊瑚蟲吧 呵呵
俄羅斯 棕熊
荷蘭 白琵鷺
墨西哥 鳳頭卡拉鷹
格瑞那達 格林棕翅鳩
多米尼克 紅頸亞馬遜鸚鵡
巴哈馬 大紅鸛
尼加拉瓜 綠眉翠
加拿大 潛鳥
宏都拉斯 黃頸亞馬遜鸚鵡
安圭位島(英屬維爾京群島) 衰鳩
波札那 燕尾佛法僧
新加坡 黃腰太陽鳥
百慕大群島 白尾
開曼群島 古巴鸚鵡
特立尼特和多巴哥 棕臀小冠雉
瓜地馬拉 鳳頭綠咬鵑
牙買加 紅嘴長尾蜂鳥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啄木鳥
委內瑞拉 擬黃鸝
哥期達黎加 灰知更鳥
巴拉圭 裸喉鍾雀
古巴 古巴咬鵑
挪威 國鳥河烏(Cinclus cinclus)
瑞典 國鳥烏鶇(Turs meru la)
荷蘭 國鳥白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
盧森堡 國鳥戴菊(Rngulus regulus)
丹麥 國鳥雲雀 (Alanda arvensis)
紐西蘭 國鳥 幾維鳥
巴布亞紐幾內亞 國鳥大極樂鳥(Paraolisaea apeda)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國鳥蜂鳥
巴哈馬 國鳥大紅鸛(Phoenicopterusruber)
西班牙 鬥牛
韓國 國鳥:喜鵲
阿爾巴尼亞 國鳥:山鷹
丹麥 國鳥:雲雀
多米尼加 國鳥:金剛鸚鵡
肯亞 國鳥:公雞
南非 國鳥:藍鶴
澳大利亞 國鳥:琴鳥 笑鳥 鴯鶓
冰島 國鳥:矛隼
奧地利和愛沙尼亞都選定 國鳥:家燕
愛爾蘭和中美洲的隆爾瓦多都選定 國鳥:蠣鷸
斐濟 國鳥:鴿子
菲律賓 國鳥:食猴鷹
比利時 國鳥:紅隼
芬蘭 國鳥:大天鵝
孟加拉國 國鳥:喜鵲 國獸:孟加拉虎
尼 泊 爾 國獸:黃牛
印度 牛 國鳥藍孔雀(又稱印度孔雀)(Pavo cristatus)
加拿大 國獸:河狸
泰國 亞洲象 國鳥:火背鷳
吉里巴斯 軍艦鳥
模里西斯 國鳥:已經滅絕的渡渡鳥
汶萊 白腹海雕
㈨ 各個國家的圖騰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totem"的第二個意思是"標志"。就是說他還要起到某種標志作用。圖騰標志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系、維系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志,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標志最典型的就是圖騰柱,在印第安人的村落中,多立有圖騰柱,在中國東南沿海考古中,也發現有鳥圖騰柱。浙江紹興出土一戰國時古越人銅質房屋模型,屋頂立一圖騰柱,柱頂塑一大尾鳩。故宮索倫桿頂立一神鳥,古代朝鮮族每一村落村口都立一鳥桿,這都是圖騰柱的演變而來。圖騰的標志作用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如:
1、旗幟、族徽
中國的龍旗,據考證,夏族的旗幟就是龍旗,一至沿用到清代。古突厥人、古回鶻人都是以狼為圖騰的,史書上多次記載他們打著有狼圖案的旗幟。"西夏狼主"50年代,哈薩克族部落有的還打著狼旗。東歐許多國家都以鷹為標志,這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傳統。羅馬的古徽是母狼,後改為獨首鷹,東羅馬帝國成立後,又改為雙首鷹。德國、美國、義大利為獨首鷹,俄國(原始圖騰為熊)、南斯拉夫為雙首鷹。表示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波斯的國徽為貓,比利時、西班牙、瑞士以獅為徽志。這些動物標志不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它原於原始的圖騰信仰。
2、服飾
瑤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絲線或五色布裝飾,以象徵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後襟至膝下以象徵狗尾。畲族的狗頭帽。(據傳說,盤瓠為人身狗首形象。畲族傳說,其祖先為犬,名盤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時,犬戎犯邊,國家危機。高辛帝出榜招賢,謂有能斬番王首來獻者,妻以三公主。龍犬揭榜,前往敵國,乘番王不備,咬下番王首級,銜奔會國,獻於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將公主嫁他,正在為難之際龍犬乎作人語:"你將我放入金鍾之內,七天七夜,就可以變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鍾一看身已變成人形,尚留一頭未變。於是盤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頭冠,他們就結婚了。)
3、紋身
台灣土著多以蛇為圖騰,有關於百步蛇為祖先化身的傳說和不 准捕食蛇的禁忌。其紋身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紋為主,演變成各種曲線紋。廣東蛋戶自稱龍種,綉面紋身,以像蛟龍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龍之害。土蕃奉彌猴為祖,其人將臉部紋為紅褐色,以模仿猴的膚色,好讓猴祖認識自己。
4、圖騰舞蹈
即模仿、裝扮成圖騰動物的活動形象而舞。塔吉克人舞蹈作鷹飛行狀。朝鮮族的鶴舞。龍舞、獅舞。
圖騰崇拜與禁忌
圖騰崇拜首先要敬重圖騰,禁殺、禁捕,甚至禁止觸摸、注視,不準提圖騰的名字。圖騰死了要說睡著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蘇宜興人古為蛇圖騰,因此對家蛇絕對不能打殺,認為在床上、米囤上發現家蛇為吉祥,在檐梁發現為凶,應立即迴避。有時還要點燃香燭用食品來供奉。瑤族"男頭女肩"皆貴,不能負重。尼泊爾崇拜牛,以之為國獸,禁殺、禁捕,禁止穿用牛皮製品。因國獸泛濫,不得不定時將其"禮送"出國。其次要定時祭祀圖騰。清·劉錫誠《嶺表紀蠻》:"每值正朔家人負狗環爐灶三匝,然後舉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為盡禮"。
圖騰犧牲與圖騰聖餐
一般來說對圖騰要敬重,禁止傷害,但有時卻有極其相反的情況。有的部落獵取圖騰獸吃,甚至以圖騰為犧牲。之所以獵吃圖騰獸,是因為圖騰太完美了,吃了它,它的智慧、它的力量、它的勇氣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但吃圖騰獸與吃別的東西不同,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請求祖先不要怪罪自己。如鄂溫克人獵得熊,只能說它睡著了,吃肉前要一起發出烏鴉般的叫聲,說明是烏鴉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溫克人。且不能吃心腦肺食道等部位,因為這些都是靈魂的居所,吃後,對遺骸要進行風葬,用樹條捆好,然後放在木架上,與葬人基本相同。以圖騰作為犧牲來祭祖,是以圖騰獸為溝通人與祖先神靈的一種媒介。原始人相信,自己的靈魂與圖騰的靈魂是平等的,只是軀殼不同,死,只是靈魂脫離軀換了一個家,而在陰間 的家裡,自己族類與圖騰族類的靈魂居住在同一個地方。殺圖騰,是以圖騰的靈魂為信使,捎信給祖先靈魂,讓其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讓圖騰靈魂轉達自己的願望。如印第安烏龜族人殺龜祭祖。壯族的"螞拐節"即青蛙節,壯族以青蛙為圖騰。分三個階段:找螞拐、孝螞拐、葬螞拐。正月初一,全體出動找螞拐,先捉到者,放七聲地炮,敬告天地,被尊為螞拐郎,成為節日首領,迎回螞拐,密封於寶棺之中,再端入花樓,在震天動地的銅鼓聲和鞭炮聲中送往螞拐亭。從初一到月底,是給螞拐守孝,晚上還要為螞拐守靈。守靈滿25夜後,葬蛙,殺雞宰鴨,蒸五色飯,早飯後送到墳場安葬,還要打開上一年的寶棺,視螞拐顏色以卜吉凶。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不僅不會傷害自己,而且還能保護自己,並且能獲得它們的超人的力量,勇氣和技能。人們以尊敬的態度對待它們,一般情況下不得傷害。氏族,家族等社會組織以圖騰命名,並以圖騰作為標志。
所謂圖騰文化,就是由圖騰關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也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圖騰當做親屬,祖先或保護神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圖騰的崇敬而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英語統稱之為totemism。
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現象之一,圖騰文化的核心是圖騰觀念,圖騰關念激發了原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逐步滋生了圖騰名稱、圖騰標志、圖騰禁忌、圖騰外婚、圖騰儀式、圖騰生育信仰、圖騰化身信仰、圖騰聖物、圖騰聖地、圖騰神話、圖騰藝術等,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絢麗多彩的圖騰文化。
圖騰標志或稱圖騰徽號,即以圖騰形象作為群體的標志和象徵。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具有識別和區分的作用。圖騰標志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有關。
圖騰
將某種動物或植物等特定物體視作與本氏族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的崇拜行為。原始社會中宗教的最初形式之一。圖騰為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源自北美阿耳貢金人奧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為他的親族 ,即指一個氏族的標記或圖徽。處於氏族社會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於某一動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類,並認為這種物類是其氏族的象徵和保護者,因而對之加以特殊愛護並舉行各種崇拜活動。而且,原始人一般對這些物體持禁殺、禁食或禁止觸摸等謹慎和敬畏態度。原始氏族社會的這類現象即被稱為圖騰崇拜。原始人還常用繪畫或雕刻等來作為其氏族圖騰的形象及標志,將之置於房屋、帳棚、柱子、旗幟等器物之上,如立於村頭或家宅前的圖騰柱等;有的圖騰亦被作為文身的圖像或起著其他裝飾作用,如被繪於某種木片和石片上,或被安裝在帽子及盾牌上等。這些作為氏族標記和徽章的圖騰形象均被認為具有某種靈性或神秘力量,能夠保護本氏族的生存延續和發展壯大。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回答者:夢囈的魚 - 大魔導師 十三級 11-27 08:54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啦
其他回答共 2 條
圖騰
圖騰是群體的標志,旨在區分群體。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系,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居住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人民,至今仍保留了豐富而又歷史淵遠的天文學知識,他們以十二獸紀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趕虎街,豬日趕豬街。有些地方建十二獸神廟,每年舉行祭禮活動,在肅穆庄嚴的氣氛中跳十二獸神舞蹈。「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保俗語表明人們普遍對老鼠的憎惡。然而,遠古時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卻認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並為自己是老鼠的後代而自豪,他們描繪、雕刻老鼠的形象,在儀式或節目期間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護。白族虎氏族認為其始祖為雄性白虎,虎也不會傷害他們。當要出遠門時,一定要選在屬虎的那天,認為只有這樣,做事才會吉祥如意。有的人從遠方回來,也一定要算準日期,只有虎日才進門坎。白族雞氏族則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從金花雞的蛋里孵化出來的,認為公雞知吉凶,會保佑他們。在遷徙時,將東西裝在背籮里,上面放一隻公雞。到達新遷地區後,公雞在什麼地方叫,就在什麼地方安家。在他們看來,公雞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中國的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徵,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圖騰神。在《說文解字》中解:「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傳說炎帝、黃帝、堯、舜和漢高祖劉邦的誕生及其形貌,都與龍有關,是龍種、龍子。古越人也以為自己是龍種,故斷發紋身,以像龍子。
直至今日,我們還常說「龍的傳人」或「龍的子孫」,這些都是圖騰祖先觀念的殘余。至於龍圖騰神觀念,更為普遍,大多數民族都曾把龍視為保護神。野豬神是北方狩獵民的崇拜對象,在滿族中列為大神,說它身比山高,鬢毛如林,山裡的溝谷都是它的獠牙所害,是部落守護神。把牛視為遠古創世神獸的有納西族。在納西族書中記述了這頭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頂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搖地動,由納西族人始祖開天七兄弟和開地七姊妹將它殺死,用牛頭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頭,肋祭山嶽,血祭江河,肺祭太陽,肝祭月亮,腸祭道路,尾祭樹木,毛祭花草。於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萬物生長的清靜世界。從此,牛才作為神聖物用來做祭聖物,用來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犧牲供品。納西族十分崇敬牛神。對馬的崇拜多流傳於北方游牧民與游獵民中。保安族中流傳有雪白神馬的神話。滿族有供奉馬神習俗,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儀和修建馬神廟的記述。達斡爾族人稱神馬為「溫古」,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可隨處吃、走,不準人驅趕,甚至可以在田中隨意吃秧苗。神馬多為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綵綢作為標志。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totem"的第二個意思是"標志"。就是說他還要起到某種標志作用。圖騰標志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系、維系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志,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標志最典型的就是圖騰柱,在印第安人的村落中,多立有圖騰柱,在中國東南沿海考古中,也發現有鳥圖騰柱。浙江紹興出土一戰國時古越人銅質房屋模型,屋頂立一圖騰柱,柱頂塑一大尾鳩。故宮索倫桿頂立一神鳥,古代朝鮮族每一村落村口都立一鳥桿,這都是圖騰柱的演變而來。圖騰的標志作用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如:
1、旗幟、族徽
中國的龍旗,據考證,夏族的旗幟就是龍旗,一至沿用到清代。古突厥人、古回鶻人都是以狼為圖騰的,史書上多次記載他們打著有狼圖案的旗幟。"西夏狼主"50年代,哈薩克族部落有的還打著狼旗。東歐許多國家都以鷹為標志,這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傳統。羅馬的古徽是母狼,後改為獨首鷹,東羅馬帝國成立後,又改為雙首鷹。德國、美國、義大利為獨首鷹,俄國(原始圖騰為熊)、南斯拉夫為雙首鷹。表示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波斯的國徽為貓,比利時、西班牙、瑞士以獅為徽志。這些動物標志不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它原於原始的圖騰信仰。
2、服飾
瑤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絲線或五色布裝飾,以象徵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後襟至膝下以象徵狗尾。畲族的狗頭帽。(據傳說,盤瓠為人身狗首形象。畲族傳說,其祖先為犬,名盤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時,犬戎犯邊,國家危機。高辛帝出榜招賢,謂有能斬番王首來獻者,妻以三公主。龍犬揭榜,前往敵國,乘番王不備,咬下番王首級,銜奔會國,獻於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將公主嫁他,正在為難之際龍犬乎作人語:"你將我放入金鍾之內,七天七夜,就可以變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鍾一看身已變成人形,尚留一頭未變。於是盤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頭冠,他們就結婚了。)
3、紋身
台灣土著多以蛇為圖騰,有關於百步蛇為祖先化身的傳說和不 准捕食蛇的禁忌。其紋身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紋為主,演變成各種曲線紋。廣東蛋戶自稱龍種,綉面紋身,以像蛟龍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龍之害。土蕃奉彌猴為祖,其人將臉部紋為紅褐色,以模仿猴的膚色,好讓猴祖認識自己。
4、圖騰舞蹈
即模仿、裝扮成圖騰動物的活動形象而舞。塔吉克人舞蹈作鷹飛行狀。朝鮮族的鶴舞。龍舞、獅舞。
圖騰崇拜與禁忌
圖騰崇拜首先要敬重圖騰,禁殺、禁捕,甚至禁止觸摸、注視,不準提圖騰的名字。圖騰死了要說睡著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蘇宜興人古為蛇圖騰,因此對家蛇絕對不能打殺,認為在床上、米囤上發現家蛇為吉祥,在檐梁發現為凶,應立即迴避。有時還要點燃香燭用食品來供奉。瑤族"男頭女肩"皆貴,不能負重。尼泊爾崇拜牛,以之為國獸,禁殺、禁捕,禁止穿用牛皮製品。因國獸泛濫,不得不定時將其"禮送"出國。其次要定時祭祀圖騰。清·劉錫誠《嶺表紀蠻》:"每值正朔家人負狗環爐灶三匝,然後舉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為盡禮"。
圖騰犧牲與圖騰聖餐
一般來說對圖騰要敬重,禁止傷害,但有時卻有極其相反的情況。有的部落獵取圖騰獸吃,甚至以圖騰為犧牲。之所以獵吃圖騰獸,是因為圖騰太完美了,吃了它,它的智慧、它的力量、它的勇氣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但吃圖騰獸與吃別的東西不同,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請求祖先不要怪罪自己。如鄂溫克人獵得熊,只能說它睡著了,吃肉前要一起發出烏鴉般的叫聲,說明是烏鴉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溫克人。且不能吃心腦肺食道等部位,因為這些都是靈魂的居所,吃後,對遺骸要進行風葬,用樹條捆好,然後放在木架上,與葬人基本相同。以圖騰作為犧牲來祭祖,是以圖騰獸為溝通人與祖先神靈的一種媒介。原始人相信,自己的靈魂與圖騰的靈魂是平等的,只是軀殼不同,死,只是靈魂脫離軀換了一個家,而在陰間 的家裡,自己族類與圖騰族類的靈魂居住在同一個地方。殺圖騰,是以圖騰的靈魂為信使,捎信給祖先靈魂,讓其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讓圖騰靈魂轉達自己的願望。如印第安烏龜族人殺龜祭祖。壯族的"螞拐節"即青蛙節,壯族以青蛙為圖騰。分三個階段:找螞拐、孝螞拐、葬螞拐。正月初一,全體出動找螞拐,先捉到者,放七聲地炮,敬告天地,被尊為螞拐郎,成為節日首領,迎回螞拐,密封於寶棺之中,再端入花樓,在震天動地的銅鼓聲和鞭炮聲中送往螞拐亭。從初一到月底,是給螞拐守孝,晚上還要為螞拐守靈。守靈滿25夜後,葬蛙,殺雞宰鴨,蒸五色飯,早飯後送到墳場安葬,還要打開上一年的寶棺,視螞拐顏色以卜吉凶。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不僅不會傷害自己,而且還能保護自己,並且能獲得它們的超人的力量,勇氣和技能。人們以尊敬的態度對待它們,一般情況下不得傷害。氏族,家族等社會組織以圖騰命名,並以圖騰作為標志。
所謂圖騰文化,就是由圖騰關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也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圖騰當做親屬,祖先或保護神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圖騰的崇敬而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英語統稱之為totemism。
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現象之一,圖騰文化的核心是圖騰觀念,圖騰關念激發了原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逐步滋生了圖騰名稱、圖騰標志、圖騰禁忌、圖騰外婚、圖騰儀式、圖騰生育信仰、圖騰化身信仰、圖騰聖物、圖騰聖地、圖騰神話、圖騰藝術等,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絢麗多彩的圖騰文化。
圖騰標志或稱圖騰徽號,即以圖騰形象作為群體的標志和象徵。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具有識別和區分的作用。圖騰標志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有關。
圖騰
將某種動物或植物等特定物體視作與本氏族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的崇拜行為。原始社會中宗教的最初形式之一。圖騰為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源自北美阿耳貢金人奧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為他的親族 ,即指一個氏族的標記或圖徽。處於氏族社會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於某一動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類,並認為這種物類是其氏族的象徵和保護者,因而對之加以特殊愛護並舉行各種崇拜活動。而且,原始人一般對這些物體持禁殺、禁食或禁止觸摸等謹慎和敬畏態度。原始氏族社會的這類現象即被稱為圖騰崇拜。原始人還常用繪畫或雕刻等來作為其氏族圖騰的形象及標志,將之置於房屋、帳棚、柱子、旗幟等器物之上,如立於村頭或家宅前的圖騰柱等;有的圖騰亦被作為文身的圖像或起著其他裝飾作用,如被繪於某種木片和石片上,或被安裝在帽子及盾牌上等。這些作為氏族標記和徽章的圖騰形象均被認為具有某種靈性或神秘力量,能夠保護本氏族的生存延續和發展壯大。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