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義大利有哪些朝代
義大利這個概念在中世紀根本就是地理概念,無所謂王朝什麼的。所以我只能給你列出在現在義大利國境范圍內存在過的王國。
東哥特王國493-555,被優士丁尼大帝給滅了,義大利基本上從此就陷於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時間不長),北方是倫巴德王國(後來被查理曼在774年給征服了),羅馬附近則因為丕平獻土的原因屬於教皇的勢力范圍。而西西里地區則更是幾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佔領。
後來,查理曼死後,根據凡爾登條約,他的三個孫子平分了他的領土,長孫羅退爾既得到了大概可視作「義大利」地區的土地,而且繼承了皇帝的稱號。羅退爾死後,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視作義大利的北部地區。
在整個的中世紀,義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國(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等。同時,這一時期的義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國,公國割據一方:北方有薩伏依家族統治的薩伏依公國、米蘭公國,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國以及後來的兩西西里王國。
近代之後,經過義大利復興運動,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完成了義大利統一,這才基本上產生一個統一的王朝---薩伏依王朝。而義大利歷史上好像也只有這一個統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
2. 求義大利的每個朝代。
樓上的寫了好多無關的啊
義大利這個概念在中世紀根本就是地理概念,無所謂王朝什麼的。所以我只能給你列出在現在義大利國境范圍內存在過的王國。
東哥特王國493-555,被優士丁尼大帝給滅了,義大利基本上從此就陷於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時間不長),北方是倫巴德王國(後來被查理曼在774年給征服了),羅馬附近則因為丕平獻土的原因屬於教皇的勢力范圍。而西西里地區則更是幾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佔領。
後來,查理曼死後,根據凡爾登條約,他的三個孫子平分了他的領土,長孫羅退爾既得到了大概可視作「義大利」地區的土地,而且繼承了皇帝的稱號。羅退爾死後,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視作義大利的北部地區。
在整個的中世紀,義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國(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等。同時,這一時期的義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國,公國割據一方:北方有薩伏依家族統治的薩伏依公國、米蘭公國,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國以及後來的兩西西里王國。
近代之後,經過義大利復興運動,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完成了義大利統一,這才基本上產生一個統一的王朝---薩伏依王朝。而義大利歷史上好像也只有這一個統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
3. 拜占庭時期義大利地區的領土是怎樣變遷
1.東西羅馬的聯系比樓上解答所述的還要更緊密,帝國只有一個,只是有兩個或者多個高管(皇帝)。皇帝們聯名頒布法令,新皇帝的繼承必須尋求其他在任皇帝的承認,否則就不合法,西羅馬人在東帝國擔任官員或者反之,或者在兩個部分之間調任,都是平常之事。而所謂隔閡或者不願意涉入也不存在。確實進入公元5世紀以後西帝國處於自顧不暇,而東帝國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盡可能的幫助西帝國。西羅馬幾個短暫的政治穩定乃至復興時期,背後都有東帝國的支持。在468年東西帝國還組織聯軍試圖收復汪達爾人佔領的北非,結果失敗告終。時任西部皇帝Anthemius(467-472在位)就是西部向東部求援後東部直接指派的皇帝,距離476年已經很近了。
2.476年奧多亞克廢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認為是西部帝國滅亡。實際上小皇帝是蠻族首領的兒子,他登基不被東部承認,是非法的,奧多亞克廢帝後,遣使向君士坦丁堡的東部皇帝芝諾表達效忠,並請求皇帝授予他義大利的統治權。芝諾回復讓奧多亞克去向尼波斯要統治權,尼波斯是475年被蠻族軍官驅逐出義大利的正牌末代皇帝,受東羅馬承認的合法皇帝,當時避居達爾馬提雅。尼波斯死於480年,其間奧多亞克在義大利依然鑄造有尼波斯頭像的鑄幣,可見奧多亞克確實(至少名義上)向尼波斯效忠,並保持了(西)羅馬帝國地方官員的身份。尼波斯死後不再有西部皇帝被立,整個羅馬的統治權遂全部歸屬於君堡(盡管對西帝國的統治權是名存實亡)。
489年東哥特首領狄奧多里克受芝諾鼓動,入侵義大利,打敗奧多亞克成為義大利統治者,他也受芝諾冊封為義大利國王,作為羅馬官員統治義大利。此後東帝國也有想消滅東哥特王國的嘗試,但是都被狄奧多里克打敗,然而他也沒有因此宣告獨立。他的統治是極其羅馬化的,元老階層依然活躍在義大利的政壇和經濟中,476以來的這一時期的義大利和4世紀的並沒有多少區別,義大利的羅馬人也不覺得自己是亡國遺民,他們過著羅馬式的生活,由羅馬官員統治,受羅馬法律節制,乃至自由通行去東帝國經商、做官。甚至狄奧多里克政府中的官員(是蠻族)也有去東部帝國政府擔任官職的。對皇帝來說的區別就是皇帝不再能實質控制義大利的統治者了,然而西帝國的大多數時候皇帝都不能控制實際掌權人,所以....你看不出義大利「淪陷」到底製造了什麼不同。
3.狄奧多里剋死後一年,一代雄主查士丁尼登上羅馬皇位。和樓上看法不同,現代史學基本上一致認為他確實是一代英主而非簡單意義上的窮兵黷武。所謂的「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就在此時,這個前所未有指的是整個羅馬史,而非單純的東帝國史。雖然領土不曾恢復到2世紀帝國的疆域,但是這一時期的帝國社會,文化,經濟都處於歷史巔峰。查士丁尼早期的帝國財政是極其健康的,財政收入達到全羅馬歷史750BC~1453AD的巔峰,而無論對波斯買和還是對西部的再征服的兵員和軍費,都遠低於以前的估計。
然而541年~542年一場大瘟疫毀滅了這個黃金年代。一般認為這場大瘟疫殺死了帝國1/3以上的人口(有的估計甚至認為人口從3400萬降低到了1800萬),對財政的破壞更甚,因為瘟疫導致工商業的停滯。帝國財政收入幾乎是立刻減少到了原本的1/3左右,這一打擊毀滅了帝國再征服的可能,也讓在義大利對東哥特的戰爭陷入了僵局(536年一度已經攻佔首府拉文納),這場戰爭又拖了20年對帝國來說可謂惡性循環,然而到查士丁尼統治末年,終於還是把各個戰場都收拾完了,並成功讓財政收入恢復到了鼎盛時期的一半多,可以說盡可能的把鍋收拾干凈不讓子孫去背鍋了。然而他的幾位後繼者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這也是帝國無力抵抗倫巴第人入侵的一個原因。
4. 義大利西羅馬滅亡後是什麼朝代
直到近代都沒有朝代,總的來說就是日耳曼人幾個部族反復爭奪。
這期間羅馬人光復了義大利一次。回教蠻子崛起後,又從南方進攻拿下了西西里。但是無論羅馬人還是回回都架不住一波一波的日耳曼蠻子,尤其是羅馬人在東方還要應付各種回回。
諾曼戰爭之後,被瘋狗折騰的沒有脾氣的羅馬徹底放棄了義大利。這之後義大利由坐享漁翁之利的神聖羅馬帝國控制,然後隨著帝國衰落,義大利再次回到一群日耳曼蠻子爭奪的時代。沒有誰能徹底地長期控制整個義大利,這其中就包括拿破崙皇帝一世。
5. 西羅馬被哥特人滅亡後,義大利形成什麼朝代了
東哥特王國(英文:The Ostrogothic Kingdom,489年-553年),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東哥特人(Ostrogoths)建立的國家。隨著東哥特人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遷入義大利,東哥特王國的勢力約在義大利半島及附近地區。
6. 義大利在歷史上有那些朝代
義大利這個概念在中世紀根本就是地理概念,無所謂王朝什麼的。所以我只能給你列出在現在義大利國境范圍內存在過的王國。
東哥特王國493-555,被優士丁尼大帝給滅了,義大利基本上從此就陷於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時間不長),北方是倫巴德王國(後來被查理曼在774年給征服了),羅馬附近則因為丕平獻土的原因屬於教皇的勢力范圍。而西西里地區則更是幾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佔領。
後來,查理曼死後,根據凡爾登條約,他的三個孫子平分了他的領土,長孫羅退爾既得到了大概可視作「義大利」地區的土地,而且繼承了皇帝的稱號。羅退爾死後,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視作義大利的北部地區。
在整個的中世紀,義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國(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等。同時,這一時期的義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國,公國割據一方:北方有薩伏依家族統治的薩伏依公國、米蘭公國,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國以及後來的兩西西里王國。
近代之後,經過義大利復興運動,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完成了義大利統一,這才基本上產生一個統一的王朝---薩伏依王朝。而義大利歷史上好像也只有這一個統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
7. 義大利文藝復興是什麼時間它對應的中國時間是哪個朝代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
相當於中國的元末明初時期,盛行時期相當於中國的明朝後期和清朝前期
8. 羅馬帝國是現在哪個國家的朝代 是義大利
羅馬帝國是指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稱號開始,正式成立羅馬帝國,直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在此之前稱位羅馬共和時期.
順便糾正下樓上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不是被阿拉伯人滅亡的,而是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的.(參見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
羅馬帝國是以羅馬人為統治著的奴隸制國家,羅馬人,即是現在的義大利人,基本上可以說是羅馬帝國的傳承,就是現在的義大利.
9. 義大利建築在古羅馬時期和什麼時期對歐洲建築影響非常大
古希臘。
現存的古希臘建築物遺址,如神廟、劇場、競技場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臘人的藝術趣味。其最突出的建築語匯一-建築中的四種柱式,陶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騅像柱式,令古希臘建築留下了獨特且不朽的豐姿。其所崇尚的人體美使希臘建築無論從比例還是外形上都產生了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建築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築物生機勃勃,充滿了藝術感。所以,想要研究古希臘的藝術史,希臘建築就是藝術的研究起點,因為它包含的並不僅僅是如何建起一座令後人驚嘆不已的建築物,它包含的還有古希臘人的審美觀念,雕刻藝術。古希臘建築是
人類發展歷史中的偉大成就之一, 給人類留下了不朽的藝術經典之作。其建築語匯深深地影響著後人的建築風格,它幾乎貫穿在整個歐洲兩千年的建築活動中,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洛可可時期還是集體主義時期都可見到希臘語匯的再現。
古羅馬的建築受古希臘建築影響最深,羅馬時期還發展出了自己的一種混合柱式,來源都取自於希臘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