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二戰時義大利到底做了什麼時候

二戰時義大利到底做了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07-22 19:40:54

A. 二戰中義大利幹了點兒嘛

在二戰時,義大利幾乎是逢戰必敗,盡拖德國後腿,所以義大利在當時成了失敗扯後褪的代名詞

B. 表示不知道二戰時義大利是幹了什麼的

回顧義大利的法西斯歷史,確實有許多不同於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的地方。納粹德國不僅將整個歐洲捲入了戰爭,而且還對猶太等少數民族、共產黨人、抵抗運動犯下了滔天罪行。雖然這個民族在戰後進行了徹底的清算和深刻的反省,但是歷史上那瘋狂的侵略野心和集中營里令人觸目驚心的暴行仍然使歐洲人心有餘悸。日本在戰爭中對中國和亞洲人民犯下了深重罪孽,然而戰敗後由於美國佔領當局的姑息和冷戰的影響,日本並沒有對軍國主義勢力進行徹底清算,而且至今日本右翼勢力仍在試圖否認戰爭罪行、美化侵略歷史,不能不令亞洲和世界人民擔心。而三國軸心同盟之一的義大利則與德、日多有不同。不僅義大利在戰爭中的暴行與德國法西斯相比稍有遜色,而且其戰後對歷史的反省也與日本右翼的頑固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對於義大利為何贏得了世界的寬容對待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義大利雖然是法西斯的鼻祖,卻不是戰爭的主犯。一戰後,墨索里尼懷著對戰爭結果的不滿和對社會主義的強烈憎恨,發起了義大利的法西斯運動——「戰斗的法西斯」,並於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所謂法西斯,指的是一種獨裁體制的象徵,正是借著法西斯運動,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義大利和德國有一點是類似的——兩國都是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狂潮的遲到者,沒有在殖民主義的黃金時期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帝國。對於這一點,義大利和德國的帝國主義分子始終耿耿於懷,於是德國提出了奪取生存空間的要求,而義大利則祭起了恢復古羅馬光榮的大旗。在這種擴張主義理論的掩蓋下,義大利和德國一樣,做著擴張和爭霸的美夢。但是義大利又與德國不同。即使義大利本國的有識之士也不得不承認,義大利是一個弱國,從羅馬帝國崩潰後,義大利似乎很少真正配得上「古羅馬的光榮」,中世紀以來長期的政治分裂和內部紛爭使得剛剛走入現代列強體系的義大利顯得先天不足,飽受戰亂之苦及現代工業發展的滯後更使得義大利難以擠進一流列強的行列。因而義大利在外交上長期採取一種實用主義的策略,以圖在大國斗爭之間撈取利益。一戰前義大利在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之間的首鼠兩端以及後來加入協約國集團以牟利的行為就是這種外交策略的典型體現。二戰爆發之前,義大利並不甘心被綁上德國的瘋狂戰車。在德國吞並奧地利的問題上義大利還曾經陳兵德奧邊境,不惜與德國翻臉。甚至到了德國突襲波蘭的前夕,墨索里尼還打算「體面地」擺脫德國人。然而希特勒借支持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之機取得了墨索里尼的好感,並進而一步步地將義大利帶進了軸心國的戰爭旋渦。因而不少人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講,義大利在二戰中是出於一種實利主義的動機和冒險主義的野心而做了錯誤的選擇。義大利的外交投機曾經在一戰中換來了些許虛幻的利益和光榮,在二戰中卻將其拖進了痛苦的深淵。因而毋庸諱言,義大利是發動法西斯戰爭的「從犯」,其在這場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固然極不光彩,卻更為可悲。在西方盟國眼中,義大利法西斯只是「小惡」。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侵略就是不可饒恕的罪行。然而在美英為首的西方盟國眼中,義大利所犯下的戰爭罪行要遠小於納粹德國。義大利法西斯的最大惡行便是其在衣索比亞進行的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義大利軍隊對裝備落後的埃軍使用了毒氣戰等卑鄙手段,將戰爭變成了屠殺。然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來看,對於自己手上還沾著殖民地人民鮮血的英、法等國家來說,義大利在衣索比亞的暴行並不是那麼不可容忍。甚至到了二戰後的1956年,英、法為了奪取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還發動了侵略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因而在殖民主義的話語背景下,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並不佔有高於義大利的道義優勢。在歐洲戰場,義大利的主要侵略方向是巴爾干國家及希臘而非西方大國,在正面戰場上也不曾給英、法、美等戰勝國造成過重創。因而在西方盟國眼中,義大利並不是一個可怕的魔鬼,而是一個軟弱的敵人。此外,歷史學界傳統上一直認為義大利在法西斯統治的前10年並未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的迫害,即使在德國的敦促下也未曾建立瘋狂殘忍的猶太集中營。雖然近年來有一些歷史學家聲稱義大利也曾對猶太人進行過殘酷的迫害,但西方主流觀點仍將義大利法西斯與納粹德國「區別對待」。不少歐洲人認為墨索里尼是一個暴君,卻不是一個殺人狂。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2003年曾表示墨索里尼沒有人們說的那樣壞,此言一出雖然激起一片譴責之聲,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對義大利法西斯歷史評價的一種傳統看法。二戰結束後,戰勝的同盟國不僅擁有著清演算法西斯的權柄,也執掌著衡量這場戰爭的道義標准。他們從自身的悲慘記憶出發,自然會對德國法西斯的罪孽加以更多的關注,而對義大利的惡行寬容地網開一面。在對待日本戰爭反省的問題上,也存在著與此類似的情況,當今不少歐美人士難以理解中國以及東亞人民何以對日本反省歷史的態度揪住不放,其實這正是因為他們仍戴著一副西方中心主義的道義眼鏡。試想如果今天一個德國政治人物發表與日本右翼分子類似的否認戰爭罪行的言論,歐洲人定會做出比中國及東亞人民更為激烈的反應。歐洲近年來由於右翼言論而導致的多次政壇丑聞證明了這一點。不過平心而論,義大利在二戰中所犯罪行與德國相比的確顯得更加「溫和」。義大利民族文化和性格影響了義大利在戰爭中的行為。許多二戰題材的義大利電影和文學作品都較為客觀地表現了義大利人民對法西斯、對戰爭的一種漠不關心和玩世不恭的態度,與德國民眾在納粹統治時期的風尚大不相同,這也許正是義大利民族善良本性的一種展現。義大利最早退出了戰爭,加入了反法西斯陣營。正是由於義大利民族的善良本性,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和野蠻侵略政策始終遭到義大利人民的抵制。從戰爭爆發時起,義大利共產黨人聯合社會黨、共和主義左派等正義力量展開了地下抵抗運動,與法西斯勢力進行了殊死斗爭,在盟軍進入義大利後,抵抗組織發動武裝起義,解放了上百座城市,逮捕並處死了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在戰爭末期的倒行逆施使他最終眾叛親離。1943年7月24日,墨索里尼垮台。4天後,法西斯黨被解散。為了延緩德國的報復,義大利新政府表面上繼續與德國一道作戰,暗中卻開始了與盟國的談判。9月,義大利和盟軍簽訂了停戰協定。10月,義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團,並向德國宣戰。正是由於義大利在戰爭後期的明智選擇,不僅避免了自己落得個玉石俱焚的下場,也極大地減少了盟軍的損失,牽制了德軍的部分兵力,有力配合了盟軍南歐戰線的進展,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義大利雖然與德國、日本一道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大門,但是理智的義大利人民最終拋棄了法西斯主義的狂想,加入到正義的陣營。因而義大利應當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寬容。義大利敢於正視錯誤,對歷史進行了真誠的反省。對於自己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義大利秉持著一種正視歷史、以史為鑒的態度。正如德國 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謝罪的一跪贏得了受害者的原諒,義大利人對待歷史的方式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在學校教育中,義大利人從來不隱晦自己的過錯,對義大利侵略別國的歷史也給出了正確的歷史定論。對法西斯主義的態度至今仍是義大利政壇的一道警戒線,任何政治人物的反猶主義或親法西斯言論都會導致廣泛的批評,嚴重者還會因此下台。前面提到的貝盧斯科尼總統的例子便是如此。可以說,義大利人對待歷史的理性態度是獲得世界人民原諒的根本原因。歷史是多解的,對任何歷史事件的評價都應避免絕對化和一元化的傾向,而應該加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照。世界人民對義大利的寬恕既與西方盟國的思考立場和意識形態的影響有關,也是由於義大利對歷史的清醒認識和深刻反省。但歷史又是嚴肅的,有其牢不可破的邏輯和不容觸犯的原則,任何人想歪曲歷史、挑戰人類的道義底線都將被歷史證明是不明智的行為。義大利的選擇值得某些國家借鑒。

C. 二戰時義大利做了什麼

義大利一直以來被人們叫做「窮漢帝國主義」,義大利人全部的熱情似乎全部被用來進行歌劇、足球等活動,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引用當時一位德國軍官的話: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敵人,那麼德國只需10個師就可打敗他;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國需要派20個師來防備他;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還要派30個師來保衛他。
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戰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從來沒有過不依靠德軍單獨取得勝利的戰例。

義大利雖然是軸心國成員,也簽署了《鋼鐵盟約》,但它開始時沒有遵守條約與德國一起開戰,結束時也沒有遵守條約,而是推出了軸心國。戰爭爆發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義大利的軍工廠得到了全部原料,並且日夜開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戰爭准備,因此義大利沒有在德國閃擊波蘭時就卷進戰爭,只是派遣了勞工去德國,而在德國進展順利,彷彿馬上就要全面勝利的時候才倉促對英法宣戰,趕鴨子上架,豈有不敗之理。
宣戰書還沒有讀完,就在地上被法國扁,在海里被英國揍,還無還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鈴》中希臘人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寧可向德國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義大利人投降」,誰願意向一個被自己打得稀里嘩啦的對手投降呢;在德國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爾甚至打算從北非抽出一些部隊去支援其他戰場,其原話是 「考慮到義大利在北非的大潰敗,抽調這些兵力應無問題」……義大利投降後,意軍又被德軍隨意虐殺,毫無還手之力,即使是被鐵托改編成加里波地師的義大利軍隊也只是在抗擊德軍的戰斗中做出了重要「犧牲」。

在一次北非的戰斗中,一萬多人的部隊打都沒打就像幾千的盟軍投降,理由是開啟彈葯箱的起子找不著了。

面對衣索比亞的時候,一個只有二百挺機槍,四千支步槍連皇家衛隊都有部分只裝備長予的國家居然拖住意軍半年之久,並逼得對方不得不用化學武器才能取勝,並最終付出了13萬人傷亡的代價。甚至於他們的盟友德國人都看不起他們,當年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德軍還未進入,而意軍卻有五十萬人,英軍組織了五萬印軍和由英國人駕駛的幾百輛坦克對意軍發動突襲,其結果是令人震驚的,五十萬意軍被五萬英印兵所敗,丟失重鎮托卜魯克,被俘十多萬人,隆美爾剛到北非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副義大利人慌亂逃跑的鏡頭,隆帥將他的德軍官兵分散到一些意軍中擔任指揮官,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軍的主心骨,在反攻時取得了勝利,(德軍戰鬥力確實駭人,最基層的士兵到意軍中都能成為出色的軍官,同時也可看出意軍低下的戰鬥力),隆帥對意軍評價一向很低,他說:「義大利人打仗,該他們沖鋒的時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縮不前,而該隱蔽的時候卻又都勇往直前,結果有敵軍掃射死傷枕籍 」。有一次,因為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對非洲軍補給線構成強大威脅(該島力量強大時2/3的軸心國運輸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時95\%以上船隻都能安全通過),在大家討論如何對付的時候有義大利軍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卻搶占該島。隆帥當場反駁道:「憑意軍一向表現這可能嗎?」。

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東北部港口圖卜魯格上空竟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元帥當場喪生。意軍為了掩飾這一嚴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可憐巴爾博成了二戰中被誤傷的最高軍銜指揮者。1941年2月16日,德國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抵達北非救援。此時,意軍早已是潰不成軍、倉皇逃竄。一個上校向隆美爾報告說,意軍士兵把武器和彈葯都扔在沙漠里,軍官們正在打點行裝,希望能盡快返回義大利。

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部分割讓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被迫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動用8.7萬兵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可是,意軍未能達到墨索里尼的預期。11月4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15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21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 14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義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國,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請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並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向墨索里尼傳授戰略戰術。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50萬人的增援部隊。1941年3 月2日,他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暴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配角」隨德軍進行從屬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本想「單干」。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加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 22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80%以上。

D. 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在干什麼

義大利在世界上可以說是一直以一位耍寶級的人物出現,就比如最近的疫情,正當疫情在世界各個國開始泛濫成災的時候,讓人想不到的是義大利身為一個發達國家情況卻是所遭受國家中最嚴重的,直到四月份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沒有檢測,傳染源依然沒被發現!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在二戰時,意軍並不是沒有軍事能力,而是完全就不想打仗!因為意軍的不想打仗,所以經常還沒有打就開始利用所有能用上的借口投降!往往鬧出笑話,成為了德軍後面的活寶!

E. 二戰時義大利都在幹些什麼

沒有你說的那麼無能,義大利軍隊在北非和地中海戰場還是有所作為的,至少義大利海軍的表現還是可以的,如果不是義大利海軍對英國海軍的牽制,整個地中的制海權早就是英國人的了,隆美爾在非洲什麼補給都別想得到。

F.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的另一個盟友義大利在做了些什麼

義大利在處理二戰戰略的時候,總是處處想與德國日本看齊,想顯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實際上,他卻是拖累整個軸心陣營的罪魁禍首之一。看看希臘、巴爾干、北非哪個地方有義大利哪個地方就要其他歐洲軸心國部隊來填補。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分散了軍力,對義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國而言,為幫助義大利在巴爾乾的野心,最最重大的失誤就是對南斯拉夫和希臘的入侵,直接分散了本來就很寶貴的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而且導致了入侵蘇聯計劃的推遲,換句話說,就是浪費了主要進攻方向上的突擊力量,而且在時間上人為的「提前」了寒冬的到來。而這一切,都是由於軟弱無能的義大利軍隊,本來50萬義大利軍隊入侵巴爾干半島是比較有勝算的,即使不順利,也不至於那麼快就一敗塗地。義大利屬於典型的癩蛤蟆打哈欠----嘴巴大肚子小……

對於義大利來說,二戰中比較明智的策略就是在北非採取守勢,拖住和打擊英國H艦隊和地中海分艦隊,盡最大可能的切斷埃及---蘇依士運河與英國本土在地中海的聯系。而從義大利的實力上來說,做到這些也是比較現實一點的。義大利靴子深入地中海,撒丁、西西里兩個島又扼守著地中海的要沖,義大利空軍和海軍的作戰思想如果能跟上二戰的水平的話,英國海軍在地中海的日子會非常難過的。可惜,義大利拿著當時世界前幾位的海軍、守著如此良好的地理優勢,竟然無法對抗英國一個分艦隊……實際上,義大利空軍戰斗機的性能是很不錯的,MC.200系列的水平與ME109屬於同級水平,但搞笑的是性能先進的飛機居然沒裝無線電……這樣還能指望義大利空軍發揮什麼呢?至於陸地戰場,不屬於義大利的擅長范圍,本來應該組織一些比較精銳的部隊與其他軸心國軍隊頂在最前線,而把大量當時屬於二流的部隊收縮,用於協助德軍對付游擊隊(義大利軍隊再不濟裝備也要比游擊對強吧)。想像一下,近百萬義大利部隊作為主力,配合少量德國軍隊對付游擊隊,如果指揮得當的話,對游擊隊的活動還是會有相當的遏制的,這里只說遏制,不說消滅,因為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游擊隊都是不可能被徹底消滅的,將其活動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即可,不要幻想去消滅。

義大利對德國最大的貢獻居然出現在他倒戈向同盟國一方後……比較搞笑---義大利大量戰爭物資儲備被德軍洗劫,導致1943年德國軍工生產達到二戰時期的峰值。

義大利最大問題在於莫索里尼的愚蠢自大和無能,如果莫索里尼不是那麼看重所謂的面子,而是與德國分工明細,優勢互補的話,也不至於產生那麼多失敗和笑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統帥的無能更加會誤國,個人覺得,莫索里尼是上個世紀僅次於戈爾巴喬夫的第二大敗家子......好歹莫索里尼敗的是自己的家,戈爾巴喬夫卻敗掉了70年的蘇聯......

G. 誰告訴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究竟干什麼了

總體上在不停地給德國人添堵
法國大勢已去的時候,向法國宣戰,可惜還是被6個法國師堵住了

接著想在非洲重現羅馬帝國的風采,結果在北非被打得屁滾尿流,就連經營多年的東非也被英國人端了

好歹德國人出頭幫忙,穩住了北非局勢,又想到希臘插一腳,結果被希臘人一口氣打回了阿爾巴尼亞,只好再請德國人幫忙,結果是李斯特的部隊,十幾天掃平希臘

最後跟著德國人去蘇聯,還是拖後腿

最後不用多說,北非戰敗,西西里完蛋,墨索里尼下台,退出戰爭

H. 義大利在二戰期間都幹了什麼

http://hi..com/007cn/blog/item/2a760ad1dac0d4d3572c84f8.html

二戰中的義大利的作用

「假使戰爭爆發,義大利最好能守中立,這樣或許可以牽制敵方10個師,假使它投入對方,則德國只要用5個師可以將其擊敗,但假如加入德國方面作戰,則德國反而要用20個師去保護它」這是在戰前德國有一個流行的笑話。

我把這個笑話寫在了開頭,這在當時或許正是一個笑話,可從二戰的結果看來此預言真是不幸言中,假使義大利能善守中立,則對德國貢獻比參戰遠較巨大。

當1939年5月21日德意締結所謂「鋼鐵條約「時,墨索里尼由於在1936年才結束在衣索比亞的戰爭,在1936年參加西班牙內戰,同年4月又侵入阿爾巴尼亞,連年戰爭需要休息,他便提出歐洲的和平應堅持到1942年,可惜他並沒有堅持到底。由於眼看德國軍隊在歐洲大陸上的勢如破竹,墨索里尼感到此時不參戰就喪失了分享戰果的機會,於是在1940年6月10日終於向法國宣戰,當20日發動義大利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進攻且輕松地被法國微弱的守軍擊退,此時德國已與法國簽訂了停戰協定,義大利的第一次進攻就不了了之。

而後其發動的兩次攻勢(對希臘和北非的)就簡直是在拉德國的後腿。

希特勒嚴令禁止義大利在巴爾干採取任何行動,以保證對侵俄戰爭計劃的實行,可1940年10月28日意軍入希臘把希特勒的戰略計劃完全打亂,於是無能的意軍給了英國人暫時翻本的機會。希特勒不得不丟下「巴巴羅薩」來收拾這巴爾乾的爛攤子,接著有碰上了南斯拉夫政變又增加成本,1941年4月6日德軍發起進攻,4月17日征服南斯拉夫,4月27日德軍進入雅典,看起來是一場漂亮的勝利(尤其是對克里特的奇襲),但事實上是得不償失,義大利造成了兩個對德國不利的後果:

1)發動侵俄戰爭的時間受到了延緩。

2)一部分的德軍(克萊斯特部)在巴爾干戰役後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線,來不及休整,作戰受到影響。

同樣在北非戰場上的失敗,使得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號而在蘇德戰場上的隆美爾其價值應遠遠大於在沙漠中的作用。

反而義大利有對同盟國作了間接的貢獻:

1)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

2)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

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來奠定基礎。

為什麼意軍的表現如此糟糕,甚至有令人作嘔之感,凱塞林元帥在其回憶錄中有著詳細的解釋,概括如下:

1)義大利全國上下從來不對戰爭採取認真的態度,這與其民族性有關。

2)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績都是虛有其表,經不起考驗。

3)義大利無意充分利用起戰爭潛力,造成許多浪費。

4)義大利軍官缺乏職業精神,不務正業。

綜上所述,義大利的參戰對德國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二戰中它的作用是常「幫倒忙」,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敵戰」墨索里尼正相反,感情用事得狠,可國家大事的決定不可意氣用事,必須冷靜合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義大利吧!

I. 二戰中義大利都幹了什麼

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塌糊塗,不堪一擊,像極了劇中的吳孟達,而德國就像「救火隊」一樣,面對義大利惹出的亂子,德國總是無奈在關鍵時刻出來為義大利夥伴善後「擦屁股」,這也令法西斯的鼻祖墨索里尼大為光火顏面掃地,誰讓自己的軍隊是那樣的不爭氣呢! 具體說義大利在二戰都干什麼了,只能說是在四處「放火」,而每次又都被自己所放的「火」燒到。從戰前的侵略非洲的衣索比亞開始,對付這個比較落後的非洲國家,義大利動用了大批的軍隊,先進的飛機,坦克,大炮甚至令《國際法》禁止使用的毒氣都用上了,才在大半年的時間佔領這個非洲國家;二戰爆發後義大利先是「騎牆」觀察著戰爭的進展,當他看到德國橫掃歐洲大地,直逼法國首都巴黎時,墨索里尼「坐」不住了,也不管國內的形勢狀況,做沒做好戰爭准備,就匆忙向英法宣戰,加入戰團,派出30個義大利師趁火打劫,向法意邊界接壤的法國南部進攻,結果讓8個法國師阻擋在邊界上停滯不前,直到德軍佔領法國北部,法國同時與義大利也簽署合約,才擺脫了義大利初次出兵的尷尬境地;義大利第一次在法國的情形接著又發生在對巴爾干半島上的希臘的戰爭重演,對付這個小國,義大利人本來是胸有成竹的,沒想到讓希臘軍隊「攆」的到處跑,無奈的墨索里尼只能請希特勒出兵幫忙「擺平」;在非洲義大利也做著恢復「羅馬帝國」的美夢,令墨索里尼沒想到的是意軍非洲軍30萬人被英軍3萬人在非洲大地也「攆」的到處跑,只得又求助於盟友希特勒,希特勒派出愛將隆美爾到非洲,才基本扭轉了意軍連敗的紀錄;至於其它的義大利軍隊在歐洲的表現,只能是德國人的仆從軍(在蘇聯,南斯拉夫等地協同德軍作戰),雖然墨索里尼是法西斯鼻祖,不堪居於後起的「小老弟」希特勒之下,奈何意軍實在「不爭氣」,只能是給德軍打打「下手」,無所作為。

閱讀全文

與二戰時義大利到底做了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嬰兒夭折怎麼處理 瀏覽:459
越南魚又叫什麼魚 瀏覽:260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紀年 瀏覽:70
英國的見面禮是多少 瀏覽:231
健康國際碼英國手機怎麼填寫 瀏覽:792
義大利機油質量怎麼樣 瀏覽:422
中國最好的臍橙是哪個 瀏覽:259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6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2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21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7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9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80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307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7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7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10
中國一流哲學家有哪些 瀏覽:992
怎麼炒黑胡椒義大利面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