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有哪些古典音樂家

義大利有哪些古典音樂家

發布時間:2022-07-23 11:11:41

⑴ 義大利著名音樂家有哪些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吉亞卡摩·普契尼
威爾第
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
帕格尼尼
馬斯卡尼
維瓦爾第

⑵ 義大利有哪些音樂家

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朱賽佩·威爾第。

1、舒曼

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代表作品有《蝴蝶》、《維也納狂歡節》、《新音樂雜志》等。

2、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於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有交響曲《浮士德》、《但丁》;鋼琴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等

3、勃拉姆斯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德語:Johannes Brahms,德語:[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於漢堡,逝於維也納,德國古典主義最後的作曲家,浪漫主義中期作曲家。

其重要作品有:《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第十交響曲」),兩部鋼琴協奏曲:《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和《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等。

4、拉赫瑪尼諾夫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生於俄羅斯,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紀世界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畫練習曲,歌劇《阿萊科》、《利米尼的法蘭契斯卡》和第二交響曲、管弦樂「死島」、鍾等。其中《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以其艱深的難度,成為鋼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難」。

5、朱賽佩·威爾第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901年),義大利作曲家,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1848)、《厄爾南尼》(1844)、《阿爾濟拉》(1846)、《列尼亞諾戰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斗爭,因之獲得「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

共寫了26部歌劇,7首合唱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劇:《納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詩人》、《奧賽羅》、《阿伊達》、《西西里晚禱》、《法爾斯塔夫》、《假面舞會》、《唐·卡洛斯》;聲樂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⑶ 這些歐洲城市對應的相關的古典音樂家

羅馬:雷史庇基,義大利作曲家。1879年7月9日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1936年4月18日卒於羅馬。所作交響詩《羅馬的噴泉》、《羅馬的松樹》和《羅馬的節日》最為膾炙人口。

佛羅倫薩:不詳,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大概去過那裡

威尼斯:李斯特和門德爾松。都寫過《威尼斯船歌》

薩爾茨堡:莫扎特的故鄉

維也納:很多。貝多芬大部分時間住在維也納,還有莫扎特、海頓等人

巴黎:肖邦。肖邦20歲左右從波蘭去了法國,到法國之後大部分時間住在巴黎。沒記錯的話肖邦墓也是在巴黎的一個名人公墓里。

⑷ 有哪些古典音樂大師

一、巴洛克時期
(1)蒙台威爾第(1567~1643):由文藝復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
1.牧歌選輯
2.晚禱(1610年)。
3.歌劇《奧菲歐》。
(2)柯瑞里(~1713):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1.十二首大協調曲OP.6。
2.小提琴奏鳴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亞》)。
(3)浦賽爾(1659~1695):英國作曲家。
1.歌劇《狄多與阿尼亞斯》。
2.歌劇《仙後》。3.歌曲選輯。4.頌歌選輯。
(4)史卡拉第(1685~1757):義大利作曲家。
推薦曲目:奏鳴曲集(鋼琴、大鍵琴、風琴均有選)。
(5)塔替尼(1692~177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魔鬼的顫音》小提琴奏鳴曲。2.柯瑞主題變奏曲。
(6)裴高賴西(1710~1736):義大利作曲家。
曲目:聖母悼歌。
二、古典時期
(1)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後期跨越到古典時期的德國歌劇作曲家。
曲目:歌劇《奧菲歐與幽麗狄彩》。
(2)海頓(1732~1809):奧國作曲家,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
曲目:交響曲第四十五號《告別》、第八十三號《母雞》、第八十八號、第九十二號《牛津》、第九十四號《驚愕 》、第九十六號《奇跡》、第九十九號、第一○○號《軍隊》、第一○一號《時鍾》、第一○三號《鼓聲》、第一○四號《倫號 》。
(3)莫扎特:(1756~1791):奧國作曲家。
曲目:1.第三五~四一號交響曲。2.鋼琴協奏曲第一九~二七號。3.小提琴協奏曲第三~五號。4.長笛協奏曲(二首)。5.長笛與豎琴協奏曲K.229。6.豎笛協奏曲K.622 。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國號協奏曲(四首)。9.交響協奏曲(K.364和K.297b)。10.鋼琴奏鳴曲K.310、K.330~333(331 )、K.457、K.545 。11.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任選)。12.弦樂四重奏第一四~二三號。13.豎笛五重奏K.581。14.法國號五重奏K.407。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16.歌劇《女人皆如是》、《費加洛婚禮 》、《魔笛》。17.C大調彌撒曲《加冕》。18.安魂曲K.626。19.長笛四重奏(共四首)。20.鋼琴三重奏(共八首)。
(4)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有《樂聖》的美譽。
曲目:1.交響曲第一~九唬(第五號命運 )(第九號英雄 )。2.鋼琴協奏曲第一~五號。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鋼琴奏鳴曲第八號《悲愴》、第十四號《月光 》、第二一號《華德斯坦》、第二三號《熱情》、第二六號《告別》、第二九號《漢馬克拉維亞》、第三十~三二號。5.小提琴奏鳴曲第五號《春》、第九號《克羅采》。6.大提琴奏鳴曲第三號、第五號。7.弦樂四重奏第七~十號、第十三、十四號。8.鋼琴三重奏學五號《幽靈》、第七號《大公》。9.序曲選輯。10.浪漫曲 (G大調與F大調)。11.三重協奏曲OP.56。12.歌劇《費黛里奧》。13.庄嚴彌撒曲OP.123。14.給愛麗絲 。15.綺想輪旋曲。
三、浪漫時期
(1)帕格尼尼(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無伴奏小提琴隨想曲。2.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類亂》主題變奏曲。
5.小提琴與吉他的奏鳴曲
(2)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號豎笛協奏曲。2.鋼琴曲《邀舞》。3.降B大調豎笛五重奏。4.《磨彈射手》序曲、《奧伯龍》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劇《魔彈射手》。
(3)麥亞白爾(1791~1686):德國歌劇作曲家。
曲目:加冕進行曲(選自歌劇《預言家》)。
(4)羅西尼(1792~186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曲目:1.歌劇序曲選輯。2.歌劇《塞維亞的理發師》。3.歌劇《賽米拉密德》。4.歌劇《灰姑娘》。5.弦樂奏鳴曲(共六首)。
(5)董尼才悌(1797~184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拉默摩的露西亞》。2.歌劇《唐?巴斯瓜雷》。3.歌劇《愛情靈葯》。4.歌劇《聯隊之花》。5.歌劇《寵姬》。
(6)舒伯特(1797~1828):奧國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
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號交響曲。2.鋼琴與弦樂五重奏曲《鱒魚 》。3.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4.即興曲D.899、D.935、D.946。5.樂興之時D.780。6.鋼琴奏鳴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貝鳩尼》奏鳴曲D.821。8.第一號、第二號鋼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鵝之歌》。11.歌曲集(任選)。12.八重奏D.803。13.弦樂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鳴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柏遼茲(1803~1869):法國作曲家。
曲目:1.幻想交響曲 。2.序曲集(包括《羅馬狂歡節》、《李爾王》、《海盜》等)。3.哈洛德在義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題交響曲)4.歌曲集《夏夜》。5.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交響曲)。
(8)蕭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2.練習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圓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鋼琴奏鳴曲第二、三號。7.《軍隊》波蘭舞曲OP.40NO.1、《英雄》波蘭舞曲OP.53 、《幻想》波蘭舞曲OP.61、沉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8.馬厝卡舞曲(任選)。9.即興曲(四首)。10.敘事曲(四首)1 2 3 4 。11.詼諧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搖籃曲OP.57 。14.船歌
(9)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No.3萊茵交響曲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2.兒時情景OP.15(之第七首夢幻曲 )。3.C大調幻想曲OP.17(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4.狂歡節OP.9。5.克萊斯勒利納OP.16。6.交響練習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號鋼琴奏鳴曲OP.22。10.A小調鋼琴協曲OP.54(第一樂章 、第二三樂章 )。11.鋼琴五重奏OP.44。12.豎笛與鋼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雙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話畫冊》(中提琴與鋼琴)。15.五首民謠式作品(大提琴興鋼琴)。16.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17.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8.聯篇歌曲集《詩人之戀》、《女人的愛與生涯》。1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20.鋼琴與法國號的慢板與快板OP.70。
(10)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 、二號鋼琴協奏曲。2.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謠幻想曲。5.B小調鋼琴奏鳴曲OP.45。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7.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練習曲(十二首,任選) 。9.巡禮之年。10.第三號《愛之夢》。11.死之舞(鋼琴與管弦樂)。12.《浮士德》交響曲。
(11)威爾第(1813~1901):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曲目:1.歌劇《茶花女》。2.歌劇《阿伊達 》。3.歌劇《奧泰羅》。4.歌劇《麥克白》。5.歌劇《游唱詩人》。6.歌劇《命運之力》。7.歌劇《納布果》。8.歌劇《假面舞會》。9.歌劇《唐卡羅》。10.歌劇《法斯塔夫》。1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12.安魂曲1 2 6 。
(1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協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學慶典》序曲、《悲劇》序曲。7.豎笛五重奏OP.115。8.豎笛奏鳴曲(二首)。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1.第三號鋼琴奏鳴曲。12.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它包括了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15.鋼琴五重奏OP.34。16.弦樂四重奏(三首)。17.弦樂六重奏(二首)。18.鋼琴三重奏(三首)。19.鋼琴四重奏(三首)。20.法國號三重奏OP.40。21.豎笛三重奏OP.114。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選)。
(13)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六號《悲愴》。2.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23。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4.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6.義大利隨想曲op.45。7.交響幻想曲《暴風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進行曲OP.31。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13.A小調鋼琴三重奏。14.弦樂四重奏(三首)。15.管弦樂組曲第一~四號。16.歌劇《尤金?奧涅金》。17.弦樂小夜曲OP.48。18.交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 )。19.《曼弗列德》交響曲。20.鋼琴曲集《四季》。21.憂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14)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奧國作曲家。
曲目:1.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南國玫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與歌》、《藝術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閑聊》、《狩獵》、《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賽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輕歌劇《蝙蝠》。
四、現代時期

(1)杜卡(1865~1935):法國作曲家。
曲目:交響詩《魔法師的徒弟》。
(2)西貝流士(1865~1857:芬蘭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七號(二、五兩首尤其著名)。2.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47。3.交響詩《芬蘭頌》OP.26、《傳奇》OP.9、《黃泉的天鵝》OP.22NO.3、《海洋女神》OP.73、《塔比奧拉》OP.112。4.《卡列里亞》組曲。5.悲傷圓舞OP.44。6.夜騎與日出(管弦樂曲)。
(3)拉威爾(1875~1937):法國作曲家。
曲目:1.鋼琴曲:《水之嬉戲》、《鏡》(五曲) 、《夜之加斯巴》(三曲)、《庫普蘭之莫》(六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2.G大調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鋼琴協奏曲《左手》。3.管弦樂曲:《波烈露》舞曲、《西班狂想曲》、《鵝媽媽》組曲、《圓舞曲》、《達芙尼與克羅伊》芭蕾組曲、《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庫普蘭之墓》組曲。4.小提琴曲:《哈巴奈拉》、《吉卜賽》。5.F大調弦樂四重奏。6.小提琴奏鳴曲。7.序奏與快板。8.鋼琴三重奏。
(4)布勞克(1880~1959):瑞士作曲家。
曲目1.希伯萊狂想曲《所羅門》(大提琴與管弦樂)。2.小提琴協奏曲。
(5)巴爾托克(1881~1945):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鋼琴協奏曲第一~三號。2.管弦樂協奏曲。3.弦樂、打擊樂與鋼牆琴的音樂。4.芭蕾音樂《奇怪的滿州官吏》。5.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6.舞蹈組曲。7.羅馬尼民俗舞曲。8.弦樂四重奏(六首)。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10.雙小提琴二重奏(共四十四首)。11.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12.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13.嬉遊曲。14.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15.兩首狂想曲。
(6)高大宜(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
曲目:1.《哈利雅諾斯》組曲。2.孔雀變奏曲。3.格蘭達舞曲集。4.馬羅許塞克舞曲集。5.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
(7)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國作曲家。
曲目:1.芭蕾音樂《火鳥 》、《彼得洛希卡》、《春之祭 》。2.《詩篇交響曲 》和《三樂音交響曲》。3.《敦巴頓橡園》協奏曲。4.士兵的故事。5.《普欽涅拉》組曲。6.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7.管樂交響曲。8.舞蹈協奏曲。9.單簧管協奏曲《黑檀》。
(8)肖斯塔科維奇(1906~1975):俄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五、十號 。2.芭蕾組曲《黃金時代》。3.小號與鋼琴協奏曲。4.G小調鋼琴協奏曲OP.57。5.降E大調大提琴協奏曲。6.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7.大提琴奏鳴曲OP.40。8.中提琴奏鳴曲OP.147。9.第二號鋼琴三重奏。10.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11.鋼琴五重奏OP.57。
(9)布瑞頓(1913~1976):英國作曲家。
曲目:《法蘭克·布瑞基主題》變奏曲。戰爭安魂曲。

⑸ 斯卡拉蒂是什麼時期最著名的義大利什麼作曲家

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義大利古典樂作曲家

⑹ 大家最喜歡的十位古典音樂家都有誰

可以這么說,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興盛。那麼古典主義時期究竟從何時開始算起,又在何時結束呢?一般而言,1750年J·S·巴赫去世之時標志著巴洛克時代的結束、古典主義時期的開始;而1827年樂聖貝多芬的去世則標志著古典主義時期的結束。在這前後不到一百年的歲月中,古典主義風格成為當時藝術的准則以及審美的標尺。

舒曼最後得了精神病,而不少人稱他為浪漫主義精神的化身,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過於耽溺於個人的激情世界中不一定是好事。他的音樂大多很抒情,很有詩意,有時也會很激烈。他作了四首交響曲,都不如前面提到的那些有名。舒曼最常被人提到的作品是鋼琴組曲《兒時情景》、《C大調鋼琴幻想曲》、《狂歡節》等。我最喜歡的有貝多芬,肖邦,舒曼,李斯特,柏遼茲,門德爾松,舒伯特,瓦格納,韋伯等。

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交流!

⑺ 古典音樂流派及代表人物

1、巴洛克流派: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發展為古典時期音樂產生重要影響,這個時期的音樂以復調音樂為主,華麗且復雜。雖然巴洛克音樂已經突破了宗教音樂完全的秩序和純真的表現,變得更加豐富了,但是在整個古典音樂的發展中,這個時期的音樂仍然受著很多宗教音樂的影響,透露出一種嚴謹的氣息。

如果說文藝復興時代(以及後來的古典時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現,那麼巴洛克時代(及後來的浪漫時代)就是代表著騷動、不安和疑慮。

代表人物:亨德爾、維瓦爾第、巴赫、浦賽爾、斯卡拉蒂、塔替尼、裴高賴西等。

2、古典主義流派:這個時期的音樂繼承了歐洲傳統的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成就,確立了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重要的音樂形式,並且室內樂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對之後音樂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謹的,繼承了巴洛克時代的理性,但是卻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情感,在兩者之中達到了統一。

代表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

3、浪漫主義流派:這一時期的音樂形式更為豐富,是古典藝術巔峰時期中離現代最近的,現在最能夠被接受的古典音樂大多出自於這個時期。浪漫主義音樂已經更加註重人的精神境界和主觀的情感表達,對於自然景物的表現更加突出了,對於民族和民間的音樂利用也更加頻繁,可以說是真正趨向大眾化,創作上對民族和民間音樂的利用更加重視與頻繁。

代表人物:帕格尼尼、羅西尼、多尼采蒂、威爾第、韋伯、麥亞白爾、肖邦、李斯特等。

(7)義大利有哪些古典音樂家擴展閱讀:

古典音樂 (音樂類型):

古典音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

狹義指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J·S·巴赫去世)至1827年(貝多芬去世),這一時期為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它包含了兩大時間段:「前古典時期」和「維也納古典時期」。「最為著名的維也納樂派也是在「維也納古典時期」興起,其代表作曲家有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被後世稱為「維也納三傑」。

⑻ 巴洛克時期義大利有哪幾個歌劇樂派 代表人物分別是|

音樂的巴洛克時期通常認為大致是從1600年至1750年,即從蒙特威爾地開始,到巴赫和亨德爾為止。1750年,對位法大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與世長辭,標志著巴洛克巔峰的對位法音樂的終結,也標志著巴洛克時代的終結。之所以稱這一時期為巴洛克,是由於一時期音樂表達的技術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點,所以用此名詞來標志,並無特殊的意義。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自法語,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語barroco,意謂形態不圓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評論家們在評論此一時期的音樂時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貶意,指粗陋曲、奇異的、誇張的音樂。巴洛克之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家們趨於將音樂語言簡化和規范化,在他們看來,巴洛克音樂過於誇飾而不夠規范。因此巴洛克一詞被評論家用來指十七世紀及十八世紀前期的藝術及音樂作品。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用更為深入和細致的歷史眼光來看待這一時期的音樂,巴洛克不復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是比之巴洛克前後的音樂作品,它確實存在著誇飾和有些不太規律化的特徵。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講究清晰、統一和協調。但至十六世紀末期,藝術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凈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達感情的需要所壓倒。在美術中可以從卡拉瓦喬(1573-1610)的色彩濃烈的、戲劇性的繪畫中看到。在音樂上我們也早已從馬倫齊奧、傑蘇阿爾多的牧歌以及道倫德的古歌曲中看出端倪,而他們的下一代則更往前發展了。要製造出這些強烈的效果,必須發展一種新的音樂風格。一般地說,文藝復興時期平穩的復調音樂已不適合新時期所需要的特色。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創造就是「對比」的概念。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進行流暢,各個聲部(通常為四至五個聲部)相互交織,同步進行。1600年以後這種織體日漸少用,只有在教會音樂中才能見到,這是因為教會音樂受傳統及固定的禮拜禮式所束縛,因此是最為保守的。

巴洛克時期,音樂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並且促成了後來的洛可可(Rococo)藝術的 興起。這一時期的音樂以德、意、法等幾個國家最具代表性。

1. 巴洛克時代的德國音樂

巴洛克時代的德意志音樂,以許茨、巴赫和亨德爾為代表。如果把中世紀以來的復調音樂比做金字塔,他們的音樂就好比是塔頂,因為他們不但吸收了文藝復興以來義大利的新音樂,而且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許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年)二十四歲時赴義大利留學,師從於威尼斯樂派的大手筆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1557-1612)。回國後,他發表了第一部德文歌劇《達夫內》,後來還創作了許多的受難曲。許茨與巴赫和亨德爾恰恰相差了一百年,他的風格對於這兩位巴洛克音樂大師的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亨德爾和巴赫的音樂作品,無論在傳統音樂的集大成方面,還是在追隨新思潮方面,都在音樂史上放射著異彩。亨德爾的作品多為歌劇和清唱劇音樂,在他的器樂作品中也含有強烈的聲樂因素,這顯然是受了義大利的影響;巴赫音樂則在聲樂作品中含有強烈的器樂因素,這為古典主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巴洛克時代的義大利音樂

歌劇這一偉大的藝術形式,誕生在「音樂的搖籃」——歐洲文明古國義大利。在當時的佛羅倫薩,
有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和一批對古希臘藝術很感興趣的貴族。這些貴族決心賦予希臘戲劇以新的生命,於是他們開始給古老的希臘故事譜曲,並由合唱隊穿上戲裝把整個故事演唱出來,這就是歌劇的雛形。發展到後來,故事裡的角色分別由歌唱者擔任;在合唱節目之間,則由男女歌唱家分別擔任獨唱。當角色的話語輕柔時,台詞被處理成半唱半說,這種歌唱很象一首贊美詩,被稱為宣敘調;而強烈的感情則是真旋律來表現的,稱為詠嘆調。而後,詠嘆調被專門用來炫耀歌手的美好音色。當時,一部歌劇無論在義大利、英國還是在德國上演,其詠嘆調總是用義大利語演唱,而宣敘調部分的演唱則是用
本國語言。

在義大利的巴洛克音樂中,可與早期歌劇相媲美的還有弦樂,當時歌劇的古序曲和協奏曲都是以弦樂為主的。這一時期的義大利盛產小提琴家,如托萊利(Giuseppe
Torelli,1650-1708)、科萊里(Arcagello Corelli,-1713)、維塔利(T.Antonio
Vitali,1665-1735)、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3)、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等,他們都早於巴赫。這些音樂家不但都是小提琴名手,而且全是小提琴音樂的作曲家。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地區的克雷莫納(Cremona)人中,小提琴製作家可謂層出不窮,如阿瑪蒂、瓜內利和斯特拉第瓦利等,他們精心製作的小提琴,至今還活躍在舞台上,展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歌劇的序曲必須分為三部分:快速開始,中間部緩慢,快速終結,這種形式後來成為協奏曲和交響樂的基本形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樂器,至今仍是管弦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也是極為重要的室內樂及獨奏樂器。可見,巴洛克時代的義大利音樂影響極為深遠。

3. 巴洛克時代的法國音樂

在當時的法國巴黎,歌劇和古鋼琴音樂在各王侯貴族的府邸內極為盛行。這一時期的法國歌劇,脫離了義大利歌劇的傳統而獨立成長,已經接近於舞劇的形式。在巴洛克時代,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作曲家是呂利(Jean
Baptiste Lully,1632-1687),他創作的歌劇簡潔明晰、旋律優美,同時又具有很強的舞蹈性;其內容辛辣、幽默,入木三分。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登陸我們的網站,查詢全國各大城市最新、熱門演出信息
具體請點擊:http://www.chinaticket.com ^_^

⑼ 古典音樂家有哪些

不朽的:
1. 巴赫——西方藝術的巨人
2. 莫扎特——最傑出的天賦音樂奇才
3. 貝多芬——強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
半人半神的:
4. 瓦格納——最偉大的戲劇作曲家
5. 海頓——近乎不朽的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之父
6. 勃拉姆斯——最純正的浪漫主義交響曲和最頂尖的德國藝術歌曲作曲家
7. 舒伯特——古典/浪漫主義的鋼琴和旋律的抒情天才,德國歌曲之王
8. 舒曼——浪漫主義的化身,歌曲,鋼琴曲和交響樂的詩一般的大師
9. 亨德爾——巴洛克旋律專家,清唱劇天才
10. 柴科夫斯基——俄羅斯卓越作曲,旋律大師
天才的:
11.門德爾松——浪漫主義神童,優美、典雅的鋼琴曲和交響曲作家
12.德沃夏克——在3位列入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捷克人,旋律家
13.李斯特——最優秀的鋼琴家,交響詩的發明人
14.肖邦——鋼琴之王
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紀最優秀的作曲家,先鋒派領頭人
16.威爾第——最受愛戴的歌劇作曲家
17.馬勒——9首交響曲和歌曲作者
18.普羅科菲耶夫——20世紀不協和音的俄羅斯人
19.肖斯塔科維奇——蘇維埃頭號作曲家
20.理查·施特勞斯——「新音樂」的先驅,9首著名交響詩的作者
21.柏遼茲——急進的浪漫主義者,交響曲問題專家
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鋼琴和管弦樂作品
23.普契尼——威爾第以後的義大利歌劇大師
24.帕萊斯特里納——文藝復興時期天主教教堂音樂大師
25.布魯克納——維也納7位交響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
26.泰勒曼——巴洛克時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師
27.聖·桑——法國極具魅力的歌劇和交響詩作者
28.西貝柳斯——最早的芬蘭作曲家,不僅是民族主義者
29.拉威爾——優雅而嚴謹的法國人,通常與印象派德彪西合作
30.羅西尼——威爾第前與唐尼采第同為義大利歌劇大師
31.格里格——挪威頭號作曲家、民族主義者
32.格魯克——後巴洛克/古典主義歌劇改革家
33.亨德密特——20世紀5位「新音樂」不協和音作曲家之一
34.蒙特威爾第——巴洛克時期和聲學的「現代主義者」、第一位歌劇作曲家
35.巴托克——匈牙得20世紀不協和音作曲家
36.弗朗克——和藹、心靈美,歌曲、清唱劇、交響曲等的作者
37.維瓦爾第——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多產作曲家
38.比才——《卡門》等少數幾部作品的作者
39.穆索爾斯基——最徹底的民族主義和最無畏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
40.拉摩——法國早期頭號撥弦古鋼琴天才、理論家和歌劇專家
41.福雷——怡人的法國歌曲和室內樂作者
42.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俄羅斯民族主義者中最有藝術素養的人
43.唐尼采第——威爾第之前義大利歌劇界中僅次於羅西尼的人
44.沃恩·威廉斯——20世紀英國民族主義者
45.斯美塔納——捷克民族主義音樂的奠基人
46.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之王
47.韋伯——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義者,聯接格魯克和瓦格納的德國歌劇作曲家
48.亞那切克——20世紀捷克人,3位入捷克人中最有現代色彩者
49.庫普蘭——法國巴洛克時期撥弦古鋼琴大師
50.鮑羅丁——音調優美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有哪些古典音樂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為什麼不能打輕甲 瀏覽:64
中國寄口罩到義大利怎麼寄 瀏覽:267
印度嬰兒夭折怎麼處理 瀏覽:462
越南魚又叫什麼魚 瀏覽:260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紀年 瀏覽:70
英國的見面禮是多少 瀏覽:231
健康國際碼英國手機怎麼填寫 瀏覽:792
義大利機油質量怎麼樣 瀏覽:422
中國最好的臍橙是哪個 瀏覽:259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6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2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25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7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9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80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311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1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7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