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盃舉辦地的具體地點和時間
世界盃(World Cup,FIFA World Cup,國際足聯世界盃,世界足球錦標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F1並稱為
全球三大頂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而世界盃主要分為預選
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中國春秋戰國齊國的故都臨淄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
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
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
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
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
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
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
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回顧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
。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意
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
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
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
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
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
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
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
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
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
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
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
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
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
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
,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
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
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
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
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
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
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
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
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
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
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
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
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
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
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
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
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
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
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
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
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
杯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
地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
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
。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
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
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
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
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
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
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
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
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
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世界盃記錄大全
進球紀錄
世界盃進球最多:羅納爾多(巴西)、共15球,1998年4球,2002年8球,2006年3球;14球:蓋德-穆勒(德國);13球:方丹(法
國)13球:貝利(巴西);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國)、克洛澤(德國);10球:拉托(波蘭)、拉恩(德國)、萊因克爾
(英格蘭)、庫比拉斯(秘魯)、巴蒂斯圖塔(阿根廷)
決賽進球最多: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赫斯特3球(1966年)、齊達內3球
(1998/2006)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方丹(法國)、1958年、13球決賽;柯奇士則在1954年世界盃上參賽5場攻入11球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單場進球最多:薩連科(俄羅斯)、對喀麥隆攻入5球、1994年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澤(德國),5球,2002年
最多帽子戲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對韓國、對西德)、法國的方丹2次(1958年對巴拉圭、對西德)、西德的蓋德-穆
勒2次(1970年對保加利亞、對秘魯)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進球屆次最多:貝利(巴西)4屆均有進球(1958/1962/1966/1970)、4屆(1958/1962/1966/1970)貝利(1958年6球,1962年1球
,1966年1球,1970年4球)烏維-席勒(西德)(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里程碑進球:第1球(洛朗、法國、1930年對墨西哥)、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蘇格蘭、1958年對巴拉圭)、第1000球(倫森布
林克、荷蘭、1978年對蘇格蘭)、第1500球(卡尼吉亞、阿根廷、1994年對奈及利亞)、第2000球(奧爾巴克、瑞典、2006年對英
格蘭)、第2063球(馬特拉齊、義大利、2006年對法國)
最快進球:2002年,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對韓國比賽中開場僅11秒破門;
最晚進球:2006年,義大利的皮耶羅在對德國的比賽中在第121分鍾破門;
最快帽子戲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羅-基斯在對薩爾瓦多的比賽中,在第70、74和77分鍾破門,他也是世界盃上唯一上
演帽子戲法的替補;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只用了10分鍾,便攻入了3個球。
進球年齡最大:1994年,喀麥隆的羅傑-米拉在對俄羅斯時破門,當時他已42歲零39天;
進球年齡最小:1958年,巴西的貝利在對威爾士時破門,年僅17歲零239天;
世界盃包括決賽在內場場破門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爾津霍(又譯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盃6場比賽中都有進球;烏拉圭的
吉吉亞在1950年也是場場破門(4場),但當時是循環圈決勝,沒有冠亞軍決賽。
最快替補進球:1998年,丹麥前鋒桑德在和奈及利亞的比賽中,替補上場僅16秒就破門得分;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
烏拉圭-塞內加爾,下半場替補登場,開賽17秒
在兩屆世界盃決賽中破門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1962)、貝利(1958/1970)、西德的布萊特納(1974/1982)、法國的齊達內
(1998/2006);
唯一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在世界盃進球的人:普羅辛內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聯酋大門、1998年代表克羅埃西亞攻破
牙買加大門。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說,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對德國比賽時
自擺烏龍)
最快烏龍球:2006年,英格蘭1:0巴拉圭,加馬拉,3分鍾
唯一一個在同一場比賽中既進球又入烏龍的人:1978年,荷蘭的厄爾尼-布蘭特斯在對義大利比賽中完成這一「壯舉」,荷
蘭最終2比1獲勝。
出場紀錄
世界盃出場次數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第二為義大利的馬爾蒂尼(23場)
出場時間最長球員:馬爾蒂尼(義大利),4屆23場,共2217分鍾
參加屆次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共5屆(1982至1998)、卡巴亞爾(墨西哥、共5屆、1950至1966)
連續出場決賽場次最多球員: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連續三屆決賽出場
最大齡的出場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1994年對俄羅斯時他42歲零39天
最年輕出場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982年對南斯拉夫出場時年僅17歲零41天
代表兩個國家出戰世界盃的人:蒙蒂(阿根廷1930、義大利1934)、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桑塔瑪利亞(烏拉
圭1954、西班牙1962)、馬佐拉(巴西1958、義大利1962改名為阿爾塔菲尼)、普羅辛內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賈
爾尼(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
世界盃出場時間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西亞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賽時出場2分鍾;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亞尼在和西德的決
賽中替補踢了最後2分鍾
最快被換下的人:1998年在和奧地利比賽中,義大利的內斯塔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貝爾戈米換下;2006年在對瑞典時,英格
蘭的歐文也是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克勞奇換下
最年輕的教練:1930年阿根廷首戰對法國,當時他們的教練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僅27歲零267天
最年長的教練:1954年法國和墨西哥交鋒時,法國的教練加斯頓-巴雷烏已經70歲零194天大。
最年輕的首發:1930年南斯拉夫對陣巴西,南斯拉夫首發的平均年齡是21歲零258天
最年邁的首發:1998年德國對伊朗,德國首發的平均年齡是31歲零345天
紅黃牌紀錄
世界盃紅牌總數(截至2006):142張
得紅牌最多的球隊:阿根廷、10張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4黃變2紅);2006年,葡萄牙—荷蘭(8黃變4紅),均為16黃
最多紅牌場次:2006年葡萄牙對荷蘭,4張紅牌(科斯蒂尼亞、德科、范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魯茲)
最快紅牌:1986年,烏拉圭的塞爾吉奧-巴蒂斯塔在對蘇格蘭開場僅56秒就被罰下
最快黃牌:1994年,俄羅斯的古爾盧科維奇在對瑞典第1分鍾時就吃到黃牌
第一個被罰下的球員:1930年秘魯的馬里奧-德-拉斯-卡薩斯在對羅馬尼亞時被罰下
第一個被罰下的守門員:1994年義大利的帕柳卡在對挪威時被罰下
世界盃決賽第一個吃紅牌的人:1990年阿根廷對西德,阿根廷的蒙松。其後不久,蒙松的隊友德索蒂也吃到了紅牌;另一個
決賽吃紅牌的是1998年法國的德塞利
不止一次被罰下的人:喀麥隆的里格貝特-宋(1994對巴西、1998對智利)、法國的齊達內(1998對沙特、2006對義大利)
首次使用紅黃牌的世界盃: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紅黃牌發明者為英國裁判阿斯頓。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第一位主哨世界盃決賽的裁判:比利時的約翰·朗格魯斯。
比分紀錄
最大比分:10-1 匈牙利-薩爾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韓國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爾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0 烏拉圭-玻利維亞 1950 8-0 德國-沙烏地阿拉伯 2002
單場一隊進球最多記錄: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10:1
單場進球最多:1954年奧地利7比5瑞士(12球)
最多連勝場次:11場,巴西,2002至2006
最多連敗場次:9場,墨西哥,1930、1950至1958
最多連平場次:5場,比利時,1998至2002
最多不敗場次:13場,巴西,1958至1966(11勝2平)
最多不勝場次:17場,保加利亞,1962至1974、1986、1994
其他紀錄
贏得世界盃最年長球員:義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為隊長奪冠時已40歲
贏得世界盃最年輕球員:巴西的貝利,1958年他年僅17歲
獲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人:巴西的貝利,3次(1958、1962、1970)。
作為隊長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德國的貝肯鮑爾,1974年作為隊長、1990年作為主帥
第一個作為球員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1962作為隊員、1970年作為教練
唯一兩次贏得世界盃的教練:義大利的波佐、1934/1938
第一個攻入點球的人: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爾-羅薩斯,對阿根廷
第一個罰丟點球的人:1934年巴西的巴爾德馬爾-德-布里托,被義大利的薩莫拉撲出
最長不失球紀錄:義大利的守門員曾加,1990年曾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球場:馬拉卡納球場
觀眾最多的一場比賽:1950年世界盃循環圈最後一戰,巴西對烏拉圭,巴西馬拉卡納球場,官方記載觀眾人數為199854人
觀眾最少的一場比賽: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輪,羅馬尼亞對秘魯,300人
單屆被犯規最多球員:球王馬拉多納,1990年,共遭對手53次犯規 第一支世界冠軍隊隊長:烏拉圭的何塞·納薩茲。
第一個世界冠軍隊主教練:烏拉圭隊的阿爾韋托·蘇皮塞
年齡最大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2006年,齊達內,34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1998年,羅納爾多,22歲
第一位獲得世界盃金球獎的守門員:2002年,卡恩
第一屆衛冕冠軍無直接參賽權的世界盃(不算首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淘汰賽階段使用過加時賽「金球制」的世界盃:1998年法國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
第一粒加時賽「金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1/8決賽,布蘭克(法國)
第一位在單場決賽中打進3球的球員: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格奧費·赫斯特(英格蘭)
第一場以互射點球分出勝負的決賽:1994年美國世界盃決賽,巴西3-2義大利
第一支連續3次進入世界盃決賽的國家:德國(1982,1986,1990) 德國隊自從1954世界盃起,連續14屆世界盃進8強,
連屆屆打入決賽階段的巴西隊也望塵莫及。
世界盃冠軍最多的是巴西5次
第6屆 1958.6.29 瑞典 巴西 5:2 瑞典 巴西
第7屆 1962.6.17 智利 巴西 3:1 捷克斯洛伐克 巴西
第9屆 1970.6.21 墨西哥 巴西 4:1 義大利 巴西
第15屆 1994.7.17 美國 巴西 3:2 義大利(點球) 巴西
第17屆 2002.6.30 韓國、日本 巴西 2:0 德國 巴西
歷屆世界盃舉辦國和1、2、3、4名得主
屆數 年份 舉辦地 參賽球隊數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1 1930 烏拉圭 13 烏拉圭 阿根廷 美國 南斯拉夫
2 1934 義大利 16 義大利 捷克 德國 奧地利
3 1938 法國 15 義大利 匈牙利 巴西 瑞典
4 1950 巴西 13 烏拉圭 巴西 瑞典 西班牙
5 1954 瑞士 16 西德 匈牙利 奧地利 烏拉圭
6 1958 瑞典 16 巴西 瑞典 法國 西德
7 1962 智利 16 巴西 捷克 智利 南斯拉夫
8 1966 英國 16 英格蘭 西德 葡萄牙 蘇聯
9 1970 墨西哥 16 巴西 義大利 西德 烏拉圭
10 1974 西德 16 西德 荷蘭 波蘭 巴西
11 1978 阿根廷 16 阿根廷 荷蘭 巴西 義大利
12 1982 西班牙 24 義大利 西德 波蘭 法國
13 1986 墨西哥 24 阿根廷 西德 法國 比利時
14 1990 義大利 24 西德 阿根廷 義大利 英格蘭
15 1994 美國 24 巴西 義大利 瑞典 保加利亞
16 1998 法國 32 法國 巴西 克羅埃西亞 荷蘭
17 2002 韓國-日本 32 巴西 德國 土耳其 韓國
18 2006 德國 32 義大利 法國 德國 葡萄牙
第一屆 1930年 烏拉圭世界盃 阿根廷的斯塔比爾8球 烏拉圭冠軍
第二屆 1934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隊的舒維奧、捷克斯洛伐克隊的尼昂德利、法國隊的科寧各攻入4球榮獲本屆杯賽的最佳
射手 義大利冠軍
第三屆 1938年 法國世界盃 巴西的里奧尼達斯8球 義大利冠軍
第四屆 1950年 巴西世界盃 巴西的阿德米爾9球 烏拉圭冠軍
第五屆 1954年 瑞士世界盃 匈牙利的柯奇士11球 西德冠軍
第六屆 1958年 瑞典世界盃 法國的方丹13球 巴西冠軍
第七屆 1962年 智利世界盃 蘇聯的伊凡諾夫、南斯拉夫的葉爾科維奇、匈牙利阿爾貝特同進4球並列最佳射手 巴西冠軍
第八屆 1966年 英格蘭世界盃 葡萄牙的尤西比奧9球 英格蘭冠軍
第九屆 1970年 墨西哥世界盃 西德的穆勒10球 巴西冠軍
第十屆 1974年 西德世界盃 波蘭隊的格·拉托7球 西德冠軍
第十一屆 1978年 阿根廷世界盃 阿根廷的肯佩斯6球 阿根廷冠軍
第十二屆 1982年 西班牙世界盃 義大利的羅西6球 義大利冠軍
第十三屆 1986年 墨西哥世界盃 英格蘭的萊茵克爾6球 阿干挺冠軍
第十四屆 1990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隊的斯基拉奇6球 西德冠軍
第十五屆 1994年 美國世界盃 保加利亞的斯托伊切科夫與俄羅斯薩連科同坐射手榜頭把交椅6球 巴西冠軍
第十六屆 1998年 法國世界盃 克羅埃西亞隊的蘇克6球 法國冠軍
第十七屆 2002年 韓日世界盃 羅納爾多8球 巴西冠軍
第十八屆 2006年 德國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巴西5次,義大利4次,德國3次,烏拉圭2次,阿根廷2次,法國1次,英格蘭1次
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主題歌,索馬里裔歌手柯南(KNaan)創作並演唱的《旗幟飄揚(Wavin Flag)》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2MDc3MTMy.html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Wavin%27+Flag+Troubadour+Knaan&lm=-1
❷ 歐洲杯義大利零封土耳其,問題出現在哪裡了
歐洲杯開幕賽其實是主場作戰的義大利表現得很好,義大利雖然是羅馬主場比賽。但穿著客場制服,但今年歐洲杯可能會受到關注。球迷們確實會覺得比賽不同。當然,在這場比賽中義大利確實不錯。雖然不是能進球,但對方也不一定有辦法打進義大利球。當然,義大利現在的戰術和表現,不就是列夫想在德國隊打球的樣子嗎。請簡要看一下義大利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啊。
義大利中場也不能說星光熠熠,但是可以表現比賽。球隊目前中場的核心是喬治尼奧。防守和進攻組織可以做到。當然,巴雷拉和洛卡特利兩人實際上被認為是全能的中場。事實上,在比賽中,約尼奧負責整個,另外兩人似乎需要參與進攻,防守也需要幫助防守。好像就是這個想法。至少這三個人的球隊位置並不尷尬。
❸ 歐洲杯開幕賽是在哪個地方舉行
開幕賽事在義大利舉行,羅馬迎戰土耳其。你可以透過萬博來收看開幕戰直播。回答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嗎?採納一下
❹ 歐洲杯揭幕戰,義大利vs土耳其,雙方的整體實力如何
2021年6月12日3點,廣大球迷的福音,新一屆的歐洲杯揭幕戰中將由義大利對戰土耳其,個人覺得,如果以整體實力作為判斷的依據,那麼,義大利能贏的幾率比土耳其更高,大概換算成數字的話,就是6比4,義大利為6,土耳其為4。
❺ 義大利大勝土耳其贏得歐洲杯揭幕戰,你如何評價義大利隊的表現
歐洲杯首場比賽,義大利3比0大勝土耳其,這算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估計會有不少的球迷以為土耳其變弱了,其實不全是這個道理,土耳其這支球隊在歐洲杯開賽之前的一系列友誼賽中表現不算穩定,它可以輸給魚腩球隊,也可以贏傳統豪強,說白了,土耳其有點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味道,但是,它還是輸給了義大利,歸根到底,義大利在這場比賽裡面發揮極其出色,有效壓制了土耳其的攻勢,並以一種相對輕松的姿態拿下了比賽。
同時,更人大跌眼鏡的是義大利主教練曼奇尼並沒有大家認為的那麼弱,雖然,以他的個人資歷以及能力而言,他算不上世界名帥,但本場比賽所體現出來內容,讓人毫不懷疑他是有能力帶好這支義大利,四強可能也只是這個義大利的底限,畢竟,這一場比賽所展現出來的整體性、組織性以及戰術打法這幾個方面,都是別的球隊暫時拿不出來的內容。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義大利能走更遠。
❻ 2002年世界盃所有球隊的比賽日期和比賽地點
2002年世界盃所有球隊的比賽日期和比賽地點
韓國賽區
對陣雙方 比賽地點 比賽日期 比賽時間 (北京)
A組
法國 vs 塞內加爾 漢城(Seoul) 5月31日 (周五) 19:30
烏拉圭 vs 丹麥 蔚山(Ulsan) 6月1日 (周六) 17:00
法國 vs 烏拉圭 釜山(Busan) 6月6日 (周二) 14:30
丹麥 vs 塞內加爾 大丘(Daegu) 6月6日 (周二) 19:30
塞內加爾 vs 烏拉圭 水原(Suwon) 6月11日 (周四) 14:30
丹麥 vs 法國 仁川(Incheon) 6月11日 (周四) 14:30
B組
巴拉圭 vs 南非 釜山(Busan) 6月2日 (周日) 15:30
西班牙 vs 斯洛維尼亞 光州(Gwangju) 6月2日 (周日) 19:30
西班牙 vs 巴拉圭 全州(Jeonju) 6月7日 (周五) 17:00
南非 vs 斯洛維尼亞 大丘(Daegu) 6月8日 (周六) 14:30
南非 vs 西班牙 大田(Daejeon) 6月12日 (周三) 19:30
斯洛維尼亞 vs 巴拉圭 西歸浦(Seogwipo) 6月12日 (周三) 19:30
C組
巴西 vs 土耳其 蔚山(Ulsan) 6月3日 (周一) 17:00
中國 vs 哥斯大黎加 光州(Gwangju) 6月4日 (周四) 14:30
巴西 vs 中國 西歸浦(Seogwipo) 6月8日 (周六) 19:30
哥斯大黎加 vs 土耳其 仁川(Incheon) 6月9日 (周日) 17:00
哥斯大黎加 vs 巴西 水原(Suwon) 6月13日 (周二) 14:30
土耳其 vs 中國 漢城(Seoul) 6月13日 (周二) 14:30
D組
韓國 vs 波蘭 釜山(Busan) 6月4日 (周四) 19:30
美國 vs 葡萄牙 水原(Suwon) 6月5日 (周三) 17:00
韓國 vs 美國 大丘(Daegu) 6月10日 (周一) 14:30
葡萄牙 vs 波蘭 全州(Jeonju) 6月10日 (周一) 19:30
葡萄牙 vs 韓國 仁川(Incheon) 6月14日 (周五) 19:30
波蘭 vs 美國 大田(Daejeon) 6月14日 (周五) 19:30
日本賽區
E組
愛爾蘭 vs 喀麥隆 新瀉(Niigata) 6月1日 (周六) 14:30
德國 vs 沙特 札幌(Sapporo) 6月1日 (周六) 19:30
德國 vs 愛爾蘭 茨城(Ibaraki) 6月5日 (周三) 19:30
喀麥隆 vs 沙特 崎玉(Saitama) 6月6日 (周二) 17:00
喀麥隆 vs 德國 靜岡(Shizuoka) 6月11日 (周四) 19:30
沙特 vs 愛爾蘭 橫濱(Yokohama) 6月11日 (周四) 19:30
F組
英格蘭 vs 瑞典 崎玉(Saitama) 6月2日 (周日) 13:30
阿根廷 vs 奈及利亞 茨城(Ibaraki) 6月2日 (周日) 17:30
瑞典 vs 奈及利亞 神戶(Kobe) 6月7日 (周五) 14:30
阿根廷 vs 英格蘭 札幌(Sapporo) 6月7日 (周五) 19:30
瑞典 vs 阿根廷 宮城(Miyagi) 6月12日 (周三) 14:30
奈及利亞 vs 英格蘭 大阪(Osaka) 6月12日 (周三) 14:30
G組
克羅埃西亞 vs 墨西哥 新瀉(Niigata) 6月3日 (周一) 14:30
義大利 vs 厄瓜多 札幌(Sapporo) 6月3日 (周一) 19:30
義大利 vs 克羅埃西亞 茨城(Ibaraki) 6月8日 (周六) 17:00
墨西哥 vs 厄瓜多 宮城(Miyagi) 6月9日 (周日) 14:30
墨西哥 vs 義大利 大分(Oita) 6月13日 (周二) 19:30
厄瓜多 vs 克羅埃西亞 橫濱(Yokohama) 6月13日 (周二) 19:30
H組
日本 vs 比利時 崎玉(Saitama) 6月4日 (周四) 17:00
俄羅斯 vs 突尼西亞 神戶(Kobe) 6月5日 (周三) 14:30
日本 vs 俄羅斯 橫濱(Yokohama) 6月9日 (周日) 19:30
突尼西亞 vs 比利時 大分(Oita) 6月10日 (周一) 17:00
突尼西亞 vs 日本 大阪(Osaka) 6月14日 (周五) 14:30
比利時 vs 俄羅斯 靜岡(Shizuoka) 6月14日 (周五) 14:30
淘汰賽
比賽場次 對陣雙方 比賽地點 比賽日期 比賽時間
1/8決賽
49 E 第一 vs B 第二 西歸浦(Seogwipo) 6月15日(周六) 14:30
50 A 第一 vs F 第二 新瀉(Niigata) 6月15日(周六) 19:30
51 F 第一 vs A 第二 大分(Oita) 6月16日(周日) 14:30
52 B 第一 vs E 第二 水原(Suwon) 6月16日(周日) 19:30
53 G 第一 vs D 第二 全州(Jeonju) 6月17日(周一) 14:30
54 C 第一 vs H 第二 神戶(Kobe) 6月17日(周一) 19:30
55 H 第一 vs C 第二 宮城(Miyagi) 6月18日(周二) 14:30
56 D 第一 vs G 第二 大田(Daejeon) 6月18日(周二) 19:30
1/4決賽
57 50 勝者 vs 54 勝者 靜岡(Shizuoka)
6月21日 14:30
58 49 勝者 vs 53 勝者 蔚山(Ulsan) 6月21日 19:30
59 52 勝者 vs 56 勝者 光州(Gwangju) 6月22日 14:30
60 51 勝者 vs 55 勝者 大阪(Osaka) 6月22日 19:30
半決賽
61 57 勝者 VS 58 勝者 漢城(Seoul) 6月25日 19:30
62 59 勝者 VS 60 勝者 崎玉(Saitama) 6月26日 19:30
季軍戰
63 61負者 VS 62負者 大丘(Daegu) 6月29日(周六) 19:00
冠軍戰
64 61勝者 VS 62勝者 橫濱(Yokohama) 6月30日(周日) 19:00
2006年世界盃所有球隊的比賽日期和比賽地點
別 場序 比賽日期 比賽時間 比賽城市 交戰對手
A組 1 6月08日 慕尼黑 德國-哥斯大黎加
A組 2 6月09日 蓋爾森基興 波蘭-厄瓜多
A組 17 6月14日 多特蒙德 德國-波蘭
A組 18 6月15日 漢堡 厄瓜多-哥斯大黎加
A組 34 6月20日 漢諾威 哥斯大黎加-波蘭
A組 33 6月20日 柏林 厄瓜多-德國
B組 3 6月10日 法蘭克福 英格蘭-巴拉圭
B組 4 6月10日 多特蒙德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瑞典
B組 19 6月15日 紐倫堡 英格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B組 20 6月15日 柏林 瑞典-巴拉圭
B組 35 6月20日 科隆 瑞典-英格蘭
B組 36 6月20日 凱澤斯勞滕 巴拉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C組 5 6月10日 漢堡 阿根廷-象牙海岸
C組 6 6月11日 萊比錫 塞黑-荷蘭
C組 21 6月16日 蓋爾森基興 阿根廷-塞黑
C組 22 6月16日 斯圖加特 荷蘭-象牙海岸
C組 37 6月21日 法蘭克福 荷蘭-阿根廷
C組 38 6月21日 慕尼黑 象牙海岸-塞黑
D組 7 6月11日 紐倫堡 墨西哥-伊朗
D組 8 6月11日 科隆 安哥拉-葡萄牙
D組 23 6月16日 漢諾威 墨西哥-安哥拉
D組 24 6月17日 法蘭克福 葡萄牙-伊朗
D組 40 6月21日 萊比錫 伊朗-安哥拉
D組 39 6月21日 蓋爾森基興 葡萄牙-墨西哥
E組 9 6月12日 漢諾威 義大利-迦納
E組 10 6月12日 蓋爾森基興 美國-捷克
E組 25 6月17日 凱澤斯勞滕 義大利-美國
E組 26 6月17日 科隆 捷克-迦納
E組 42 6月22日 紐倫堡 迦納-美國
E組 41 6月22日 漢堡 捷克-義大利
F組 12 6月13日 凱澤斯勞滕 澳大利亞-日本
F組 11 6月13日 柏林 巴西-克羅埃西亞
F組 27 6月18日 慕尼黑 巴西-澳大利亞
F組 28 6月18日 紐倫堡 日本-克羅埃西亞
F組 43 6月22日 多特蒙德 日本-巴西
F組 44 6月22日 斯圖加特 克羅埃西亞-澳大利亞
G組 13 6月13日 斯圖加特 法國-瑞士
G組 14 6月13日 法蘭克福 韓國-多哥
G組 29 6月18日 萊比錫 法國-韓國
G組 30 6月19日 多特蒙德 多哥-瑞士
G組 45 6月23日 科隆 多哥-法國
G組 46 6月23日 漢諾威 瑞士-韓國
H組 15 6月14日 萊比錫 西班牙-烏克蘭
H組 16 6月14日 慕尼黑 突尼西亞-沙特
H組 31 6月19日 斯圖加特 西班牙-突尼西亞
H組 32 6月19日 漢堡 沙特-烏克蘭
H組 47 6月23日 凱澤斯勞騰 沙特-西班牙
H組 48 6月23日 柏林 烏克蘭-突尼西亞
6月24日 1/8決賽 慕尼黑 A1-B2(2)
萊比錫 C1-D2(1)
6月25日 斯圖加特 B1-A2(3)
紐倫堡 D1-C2(4)
6月26日 凱澤斯勞滕 E1-F2(5)
科隆 G1-H2(6)
6月27日 多特蒙德 F1-E2(7)
漢諾威 H1-G2(8)
6月30日 ¼決賽 柏林 (1)勝者-(2)勝者A
漢堡 (5)勝者-(6)勝者B
7月1日 蓋爾森基興 (3)勝者-(4)勝者C
法蘭克福 (7)勝者-(8)勝者D
7月4日 半決賽 多特蒙德 A勝者-B勝者
7月5日 半決賽 慕尼黑 C勝者-D勝者
7月8日 3、4決賽 斯圖加特 半決賽兩負者
7月9日 決賽 柏林 半決賽兩勝者
❼ 凌晨三點鍾的義大利對土耳其的比分是多少
你說的是6月12日凌晨義大利對土耳其的揭幕戰吧,是義大利以3:0戰勝了土耳其。
❽ f1總共都在哪些國家和城市舉辦過
F1從1950——2008總共在(將在)27的國家進行過。我是按進行比賽的順序排列的。從第一站的英國站到還未開始的新加坡站。
至於城市,實在是太多了。因為一個國家現在一年只能舉辦一場比賽。但一個國家不止一條賽道,所以同一國家換賽道比賽的例子太多了。
英國 摩納哥 瑞士 比利時 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荷蘭 阿根廷 摩洛哥 葡萄牙 美國 墨西哥 奧地利 南非 加拿大 瑞典 巴西 日本 聖馬利諾(但賽道好像在義大利) 澳大利亞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巴林 中國 土耳其 新加坡(今年新加,未進行)
巴林大獎賽的巴林賽道 馬來西亞的雪邦賽道 澳大利亞的阿爾伯特賽道
聖馬利諾的伊莫拉賽道 歐洲大獎賽(在德國)的紐博格林賽道 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賽道 摩納哥的蒙特卡洛賽道 英國大獎賽的銀石賽道 加拿大的維綸紐夫賽道 美國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 法國的馬尼庫爾賽道 德國大獎賽的霍根海姆賽道 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賽道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賽道 義大利的蒙扎賽道 中國的上海國際賽道 日本的鈴鹿賽道 巴西的英特拉格斯賽道
3月16日 澳大利亞站
3月23日 馬來西亞站
4月6日 巴林站
4月27日 西班牙站
5月11日 土耳其站
5月25日 摩納哥站
6月8日 加拿大站
6月22日 法國站
7月6日 英國站
7月20日 德國站
8月3日 匈牙利站
8月24日 歐洲站
9月7日 比利時站
9月14日 義大利站
9月28日 新加坡站
10月12日 日本站
10月19日 中國站
11月2日 巴西站
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巴林,西班牙,土耳其,摩納哥,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匈牙利,歐洲,比利時,義大利,新加坡,日本,中國,巴西,美國
回答者:帥的友錢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8-23 14:15
從1950年到2008F1有62條賽道,分別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南非、摩洛哥、摩納哥、瑞士、瑞典、荷蘭、比利時、巴林、土耳其
今年新增 新加坡 以後還有 韓國、阿聯酋
城市太多了我就告訴你賽道名、從什麼時候舉辦和舉辦次數
Adelaide Australia 1985 11
Aida Japan 1994 2
Ain-Diab Morocco 1958 1
Aintree Britain 1955 5
Anderstorp Sweden 1973 6
Avus Germany 1959 1
Barcelone Spain 1991 18
Brands Hatch Britain 1964 14
Bremgarten Switzerland 1950 5
Buenos Aires Argentina 1953 20
Caesars Palace USA 1981 2
Clermont-Ferrand France 1965 4
Dallas USA 1984 1
Detroit USA 1982 7
Dijon-Prenois France 1974 6
Donington Britain 1993 1
East London South Africa 1962 3
Estoril Portugal 1984 13
Fuji Japan 1976 3
Hockenheim Germany 1970 31
Hungaroring Hungary 1986 23
Imola Italy 1980 27
Indianapolis USA 1950 19
Interlagos Brazil 1973 25
Istanbul Turkey 2005 4
Jacarepagua Brazil 1978 10
Jarama Spain 1968 9
Jerez de la Frontera Spain 1986 7
Kuala Lumpur Malaysia 1999 10
Kyalami South Africa 1967 20
Le Castellet France 1971 14
Le Mans France 1967 1
Long Beach USA 1976 8
Magny-Cours France 1991 18
Melbourne Australia 1996 13
Mexico Mexico 1963 15
Monaco Monaco 1950 55
Monsanto Portugal 1959 1
Montju?c Park Spain 1969 4
Montréal Canada 1978 30
Mont-Tremblant Canada 1968 2
Monza Italy 1950 57
Mosport Park Canada 1967 8
Nivelles Belgium 1972 2
Nürburgring Germany 1951 37
Osterreichring Austria 1970 18
Pedralbes Spain 1951 2
Pescara Italy 1957 1
Phoenix USA 1989 3
Porto Portugal 1958 2
Reims France 1950 11
Riverside USA 1960 1
Rouen-les-Essarts France 1952 5
Sakhir Bahrain 2004 5
Sebring USA 1959 1
Shanghai China 2004 4
Silverstone Britain 1950 42
Singapour Singapore 2008 0
Spa-Francorchamps Belgium 1950 40
Spielberg Austria 1997 7
Suzuka Japan 1987 20
Valencia Spain 2008 0
Watkins Glen USA 1961 20
Zandvoort Netherlands 1952 30
Zeltweg Austria 1964 1
Zolder Belgium 1973 10
英國 摩納哥 瑞士 比利時 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荷蘭 阿根廷 摩洛哥 葡萄牙 美國 墨西哥 奧地利 南非 加拿大 瑞典 巴西 日本 聖馬利諾(但賽道好像在義大利) 澳大利亞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巴林 中國 土耳其 新加坡(今年新加,未進行)
英國 摩納哥 瑞士 比利時 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荷蘭 阿根廷 摩洛哥 葡萄牙 美國 墨西哥 奧地利 南非 加拿大 瑞典 巴西 日本 聖馬利諾 澳大利亞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巴林 中國 土耳其 新加坡
中國:上海(上海國際賽道)
義大利:米蘭(蒙札)
聖馬利諾:其實沒在這里舉行過,只是借用一下名字,其實就是義大利的的伊莫拉賽道
德國:科隆(紐伯靈賽道)和巴登-符騰堡(霍根海姆賽道)
英國:北安普頓郡(銀石賽道)
摩納哥:蒙特卡羅
美國:拉斯維加斯和印第安那州的(印地安那波利斯賽道)
法國:巴黎和里昂之間(馬尼格賽道)內未爾(內未爾馬涅-古赫賽道)
加拿大:蒙特婁(維倫紐夫賽道)
澳大利亞:墨爾本(亞伯公園賽道)
巴林:(巴林國際賽道)
馬來西亞:吉隆坡(雪邦賽道)
日本:岡山縣(英田賽道)和三重縣鈴鹿市(鈴鹿賽道)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和墨爾本(阿爾伯特公園賽道)
加拿大:蒙特利爾(蒙特利爾賽道)
匈牙利:布達佩斯(布達佩斯賽道)
西班牙:巴塞羅那(加泰羅尼亞賽道)和(赫雷斯賽道)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賽道)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賽道)
巴西:聖保羅(英特拉格斯賽道)(荷塞·卡洛斯·巴瑟賽道)
比利時:斯帕(斯帕賽道)
奧地利:史匹爾堡
盧森堡大獎賽:德國紐伯格林賽道
葡萄牙: 埃斯托里爾(埃斯托里爾賽道)
❾ 土耳其在世界盃比賽中算在哪個賽區呀
土耳其屬於歐洲賽區
2002世界盃32強
中北美區:哥斯大黎加、美國、墨西哥
南美區:厄瓜多、巴拉圭、阿根廷、烏拉圭、巴西
亞洲區:中國、沙特、日本、韓國
歐洲區:法國、波蘭、西班牙、瑞典、俄羅斯、葡萄牙、丹麥、克羅埃西亞、義大利、英格蘭、斯洛維尼亞、土耳其、德國、愛爾蘭、比利時
非洲區:喀麥隆、南非、突尼西亞、塞內加爾、奈及利亞
2006年的歐洲:德國、烏克蘭、荷蘭、英格蘭、波蘭、克羅埃西亞、義大利、葡萄牙、瑞典、塞黑、法國
(附加賽:瑞士、挪威、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
南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厄瓜多
(附加賽:烏拉圭)
非洲:多哥、迦納、突尼西亞、安哥拉、象牙海岸
中北美:美國、墨西哥、哥斯大黎加
(附加賽: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亞洲:日本、韓國、伊朗、沙特
(附加賽:巴林)
大洋州:(附加賽: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