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洲最強的國家是哪個
綜合來說,歐洲軍事只有2個,一個是俄羅斯以及其核保護傘下的幾個國家,另一個是北約。單論戰略力量歐洲最強的國家一定是俄羅斯。如果強行將北約拆開,北約常規力量最強的應該在法德土耳其之中。其中德國陸軍力量毋庸置疑是最強的,上世紀為了防禦蘇聯龐大的數萬輛坦克洪流,德國陸軍的強大是直到近幾年才被中國陸軍趕超的。而中國陸軍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想德國陸軍在冷戰時期的地位。法國是傳統軍事強國,近20年和英國一樣沒落了,但沒落幅度小於英國,所以還算出色,土耳其是完全得益於加盟北約,作為扼守世界上最繁忙的幾個海上要道的國家,土耳其是富得流油。土耳其可以說是保有歐洲最強空軍陣容的國家,英國空軍是唯一能和土耳其空軍相比較的北約國家,但是近年來英國空軍戰機逐步老舊淘汰了。土耳其空軍可以說是翻版的美國空軍,總共擁有900餘架飛機,而其中先進戰機達到240架以上,而中國茫茫領空也不過2000餘架飛機和500餘架先進戰機。考慮到土耳其的領土面積,土耳其空軍的密集度相當高。
以上是軍事,下面說經濟,歐洲經濟只有德國還是正增長,其他國家全部赤字。而且德國也是收容難民最多的北約國之一。
英國脫歐後,有很大潛力。短期內可能會受到波及,但是在脫離歐盟限制後,會刺激大量的本國經濟。未來的潛力也很難預測
❷ 世界最好的排球聯賽當屬土耳其,歐洲強隊有哪個國家可以跟土耳其爭高下
歐洲國家排球聯賽能跟土耳其抗衡的有德國,美國。我覺得這兩個國家能夠跟土耳其抗衡一下,因為德國現在的排球聯賽實力在穩步提升,而美國呢,一直算是一個比較強勁的對手,在亞洲戰場上我國是可以和土耳其進行抗衡的。
巴超的影響力和開放性雖比不上土耳其聯賽,可是因為巴西女排實力出眾而且國手在俱樂部分布相對集中,巴超球隊在早些時候也是世俱賽場爭奪獎牌的熱門。奧薩斯科更曾在2012年問鼎冠軍。新賽季更多巴西國手轉戰歐洲、又難引進一線大牌外援,巴西俱樂部競爭力受損。
❸ 義大利和土耳其哪個好玩
風格不同哦~時間充足的話可以選擇歐洲~
東歐 西歐 南歐 北歐也是各種不同風格,南歐西班牙巴塞羅那必去的~很舒服很漂亮的城市,交通也很方便,度假的不二之選,義大利可以選擇去一下佛羅倫薩,中世紀古城風格,很有韻味,威尼斯也值得一看,建議在威尼斯待一天轉轉就行了,地方不大,小巷很多,希臘太多可以去的了~到處都很美,就是設施方面不如其他國家,畢竟希臘經濟不是很發達,所以消費也不高;西歐的話瑞士,不過瑞士消費比較高,荷蘭也不錯的,個人比較喜歡小城市,所以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我很喜歡;中歐最奧地利,無論是維也納還是薩爾茲堡都是很精緻,更不用說它還有一個絕美小鎮Hallstatt;東歐的話極力捷克的布拉格跟匈牙利布達佩斯~
上面說的都是本人去過的地方,可以參考一下,土耳其我並沒有去過,倒是有個土耳其的朋友~覺得土耳其最吸引我的地方應該就是美食了
❹ 世界上最強國家排名是什麼
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絕不可以單從軍事或者經濟某個方面來說而是多面統籌所組成的,而放眼當今全球,世界十大強國,筆者認為有以下國家。
第一、美國
美國綜合國力之強大足以撼動全球,是當今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GDP長期位居世界第一,市場經濟體系完備而發達,工業實力強悍,金融領域以華爾街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美國的霸權體系下美元霸權即是以美國經濟實力為基礎,又為綜合國力服務。美國的軍事實力同樣全球第一,擁有全球最大的軍費規模和世界最大的遠洋航母編隊力量,全球最多的海外軍事基地和最大的海外駐軍,以F22、F35、宙斯盾驅逐艦等代表了美國在全球最為先進的軍事現代化水平,而且美國的軍事思想和實戰經驗一直領先全球,海灣戰爭的信息化作戰就開啟了世界現代化和信息化軍事改革的序幕。美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還是G7、G20等重要國際多邊組織以及北約這個全球最大軍事安全組織的成員國,國際影響力深遠。美國綜合國力全球第一,毋庸置疑。
第二、中國
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目前還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國的經濟、軍事、國際話語權、地緣政治影響力發展較為均衡。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每年都是國際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經濟總量龐大,開放程度高,在部分產業的技術和實力上領先全球,但是目前人均GDP水平還是處在世界中游水平,收入水平還在增長過程之中;我國軍事力量這些年在迅猛增長,國防工業水平不斷提高,如殲20、國產航母、055驅逐艦、99式主戰坦克的研製入役顯示出我軍現代化水平和體系化作戰水平已經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我國還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G20、金磚國家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很多重要的國際多邊組織的主要成員國,與很多國家有著友好關系和經貿往來,國際影響力深遠。
第三、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上排名前三位的油氣資源儲量,出口量也是足以撼動國際能源市場,但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經濟就沒有什麼太明顯的氣色,目前還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之外徘徊,產業結構畸形,設施老化嚴重,且經濟的韌性不夠,極其容易受到能源市場價格和需求變動的影響;但在軍事上俄羅斯還是穩居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地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和現實戰力還是很強的,盡管存在一些兵種上的短板,但海陸空三基核打擊力量是其軍事上的一大依仗,為其綜合國力加了很多分。同樣,俄羅斯也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地緣政治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常常在安理會和美國叫板也可以看得出俄羅斯的國際話語權是很有分量的。
第四、日本
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工業和科技實力非常全面和發達,日本科學界連續18年榮獲諾貝爾獎項,國際貿易規模巨大,相對來說弱在軍事和地緣政治影響力,雖然日本的常規軍事力量也是很強的,但是日本受到軍力發展的限制,沒有航母和核力量,這註定了其軍事力量存在短板;日本由於戰敗國的身份在聯合國安理會是沒有地位的,其也常常作為一個「政治侏儒」的形象出場,盡管是G7、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始終在國際話語權上遜色於中俄,這也在日本忙前忙後搞印太戰略、民主安全菱形等戰略上而無所結果上有所體現。
第五、英國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也還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2017年GDP位居世界第五,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金融和工業實力均十分強勁。在軍事上英國同樣在全球較為領先,新型航母入役讓英國皇家海軍找回來顏面,英國是少數幾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皇家海軍和空軍仍是世界少數具備遠程投射的力量。而英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言而喻,同時還維持著英聯邦首腦國的地位,英國仍然是除美國外最強的西方國家之一。
❺ 歐洲杯揭幕戰,義大利vs土耳其,雙方的整體實力如何
2021年6月12日3點,廣大球迷的福音,新一屆的歐洲杯揭幕戰中將由義大利對戰土耳其,個人覺得,如果以整體實力作為判斷的依據,那麼,義大利能贏的幾率比土耳其更高,大概換算成數字的話,就是6比4,義大利為6,土耳其為4。
❻ 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法國,英國,土耳其哪個國家最值得去怎麼排
英國第一,法國第二,義大利第三。
我認為,英國確實是值得去的。
❼ 軍事實力排前十名的國家有哪些
根據世界各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綜合推測出世界軍事力量排名
第一名:美國
第二名:俄羅斯
第三名:中國
第四名:法國
第五名:英國
第六名:德國
第七名:印度
第八名:朝鮮
第九名:以色列
第十名:巴基斯坦
1.核彈力量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
美國:6600枚;
俄羅斯:6300枚;
法國:500枚;
中國:450枚;
英國:380枚;
印度:70枚;
巴基斯坦:30枚。
除上述7國外,還有幾個國家可能也具備一定的核打擊能力。據估計,以色列可能擁有80~100枚核彈頭,伊朗約有25~30枚,朝鮮有15~20枚。
各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中國以450枚排行"第四",僅以50枚的差距落後於法國。2.坦克
在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方面:中國以1.9萬輛坦克和3萬輛裝甲車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數量
美國:2.6萬輛和4.4萬輛;
俄羅斯:2.2萬輛和3.6萬輛;
中國:1.9萬輛和3萬輛;
印度:1.3萬輛和2.1萬輛;
朝鮮:9000輛和1.6萬輛。
3.空中力量
在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方面:中國以1750架戰斗機和1250架直升機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
美國:2800架和3500架;
俄羅斯:2500架和3000架;
中國:1750架和1250架;
印度:1080架和1115架:
朝鮮:553架和410架。
4.海軍
在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方面,中國以315艘大型水面艦艇和85艘潛艇排名"第三"。
各國裝備的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
美國:281艘和92艘;
俄羅斯:310艘和42艘;
中國:315艘和85艘;
印度:200艘和27艘;
朝鮮:93艘和19艘。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共裝備有12艘大型航空母艦,俄羅斯海軍擁有一艘中型航母。根據俄羅斯最新公布的海軍發展戰略,俄將在今後15年內再建造兩艘新型航母。
5.總兵力
在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方面,中國以230萬總兵力,其中陸軍160萬、海軍40萬、空軍25.5萬排名"第一"。
各國武裝力量人數對比(四組數字分別表示總兵力和陸、海、空軍人數)
中國:230萬、160萬、40萬、25.5萬;
美國:145萬、51萬、37.9萬、37.6萬;
印度:133萬、110萬、17萬、6.1萬;
俄羅斯:120萬、86萬、19萬、18.8萬;
朝鮮:111萬、95萬、11萬、4.7萬。
中國台灣軍隊總員額為47萬餘人,其中,陸軍24萬餘人,海軍6.8萬餘人(陸戰隊3萬餘人),空軍6.8萬餘人,另有準軍事部隊海岸巡防隊2萬餘人,憲兵2.1萬餘人。裝備各型坦克1600餘輛、裝甲車1700餘輛、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700餘門、各型高炮900餘門、地空導彈發射架200餘具、防空導彈1700餘枚、反坦克導彈系統120套、各型飛機889架、各型艦艇623艘(其中大型水面作戰艦只59艘)、潛艇4艘。
補充:從武器性能等方面來說:
1.美國
全球戰略進攻型軍隊,公認的超級大國,其建立在發達的工農業生產上,地緣環境好,國民素質高。憑借二戰和戰後中東-東南亞地區的沖突,在大量國家駐扎精銳部隊,又憑借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左右了歐亞和拉美多國的政局。空間技術一流,具有太空戰實力,海空軍實力優勢明顯,作戰理念先進,情報和網路技術發達。特點是先發制人,深入敵國作戰,把威脅(包括對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中俄實行談判-遏制政策,盡量避免直接作戰,對其他國家,實行非友即敵政策,設法盡量軍事打擊敵對國,此戰略在911後在國內受到更多支持。
海軍和空軍武器質量總體領先全球,數量是西歐和日本的總和。
美國擁有最先進且規模最龐大的戰略轟炸群,戰斗機處於3代向4代機型過渡期。3代機以F16C/D為主,在3代機型中也是性能突出的。空軍偵察,預警系統先進而完善。
海軍是美國最強勢的環節,在航空母艦和核攻擊潛艇數量上,是居絕對優勢地位的,在役的艦載3代機超級大黃蜂的數量也達到1000架以上,從屬於航空母艦戰斗群的一些環節,比如常規潛艇和頻海戰斗艦,美國雖然已經停止使用或發展得比較晚,但是同樣通過利用一些盟友的支持而維系相當的支持力。
美製坦克和輕裝甲武器和歐洲挑戰者和豹2等系列相比,並沒有任何優勢。尤其美製的輕武器耐用性相對弱,這多少給美軍帶來一些美中不足。但美製彈道導彈和陸基防空系統,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絕對一流的。
美國的軟肋:
美國海外經濟利益過於龐大,接觸面過廣,兵力顯得分散,在若乾熱點地區的軍事行動陷入泥潭。另外,事實上由於美國第三產業比重太大,國民相對不重視重工業的生產環節,本土重工業生產是不足的,尤其是機電自動化方面,更無優勢,美國主要武器的許多重要部件生產,都由歐洲企業(日本和韓國也有,但主要是西歐)進行,再到美國組裝。如果美國失去對歐洲的控制力,對它絕對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這點,一些人總稱北大西洋公約會因俄羅斯的轉弱,歐洲軍事實力的提升而破裂,我看就美國的利益而言,絕對不會。
2.俄羅斯
亞歐大陸戰略防禦性軍隊,技術基礎好,但是工農業生產工藝相對落後,國內資源非常豐富,抗制裁和封鎖能力超強,軍人素質一流,且能吃苦耐勞,紀律嚴明,空間技術優勢明顯,但近年落後於美國,中國也逐漸接近其水平。海空軍因為多國的戰略包圍而活動受限制。
但是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鐵腕手段加上務實的外交,俄羅斯國內局勢近年已經明顯好轉,加上俄羅斯空軍和陸軍的強大實力,還有俄羅斯和美國匹敵的彈道導彈,(包括世界最優秀的戰略導彈潛艇),還有與美國不相上下的核武器庫。
俄羅斯絕對是名副其實的第二。
3.法國
全球型軍隊,微型超級大國,按購買力計演算法國也是歐洲第一經濟大國。重視歐洲防務建設,認為歐盟必須加強獨立的防務建設,並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反對美國過多介入歐洲。工農業非常發達,體系完整。但因為國小人少,加上法國西方直面大西洋,東,北方向地勢坦盪,易攻難守,百年戰爭中面臨英-尼德蘭聯軍和後來的德軍的進攻,總是非常被動,令這個西歐最驕傲的民族蒙上很多歷史上的不光彩。
目前法國是北約內部獨立的軍事大國,海陸空軍隊戰鬥力強而靈活,空間技術在歐洲優勢明顯,可以說代表歐洲高科技精華的歐空局、空客,都是在法國為領導下開展的。(2004-2005年獨力控制非洲一個跟伊拉克實力相當的國家,這點較美國成功),它是除美國與前蘇聯外唯一擁有彈道導彈核潛艇、陸基戰略導彈和戰略轟炸機「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國家。
法國陸軍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坦克之一「勒克萊爾」,但是未經過實戰考驗。是美國以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技術都居世界前列,3代半的陣風戰斗機以投入現役數年,並已經發展出艦載型。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海空武器的戰斗模塊都是獨立研究生產的,性能不比任何美國盟友購買的美製武器遜色。
4.英國
積極參與型的進攻軍隊,英國是個注重現實利益的國家,基本上目前他的軍事行動都是以北約或歐盟為依託的。因為經常是美國發動的戰爭第二大盟友,所以經常被人垢病。但是原因一個,因為美國發動的那些戰爭,事實上對西歐多數國家來說都是有利益的,根本不是什麼樂意當美國哈巴狗的意思。英國戰略資源比較豐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歐各國中最強,20世紀90年代以後英國空間、信息技術、激光制導等高科技發展迅速,總體實力有回升勢頭。
由於自古而今事實上英國本土都不太安定,作為強勢一方的英格蘭政府積累了相當的情報戰,反游擊戰的經驗,加上英國坦克,步兵戰車方面比法國略多。所以陸軍英國相對更強一些。而事實上在海空軍實力兩方面,它和法國都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同一級的戰斗機,英國空軍總列裝的晚幾年,一些人總認為英國海軍強於法國海軍,我看同樣不成立,因為英國那兩艘常規動力輕型航空母艦,技術上已經和美法等國的航空母艦,差距太大了。英國也不太明智地放棄了常規潛艇,我認為對於歐洲海區不太深的海域,北海,地中海,波羅的海,北約海軍的對手,俄羅斯核潛艇的優勢是難以體現的。常規潛艇對歐洲國家來說是有用的。
5.日本
地區性軍隊,戰後在美國的重點支持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門類齊全,技術先進,日本多種和軍事有直接關系的產品產量和質量都是世界先進水平,有短期製造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
日本有性能一流的常規潛艇和驅逐艦,也通過從歐美購買了完整的艦載武器系統,海軍戰鬥力是居亞洲首位的,其反潛力量更是世界數一數二。而日本的F15J+F2的戰斗機組合,雖然不是三代機型中算優秀的,但是在亞洲,相對於中國空軍實力接近的SU30+J10組合,日本總是早列裝軍隊幾年。有些人認為中國有彈道導彈和現成的核力量,如果美駐軍退出日本,中日開戰,中國可以短期摧毀日本,問題就是日本已經大規模引進美製愛國者系列防空-攔截導彈多年,而且現在已經獲許生產愛國者3,而中國彈道導彈數量上是有限的,未必能穿透日本的防禦系統。加上日本的防核攻擊工程,是世界一流的。
然而日本比較多的受制約的地方,因為在真正戰略核心科技方面,日本和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劣勢,若一項有戰鬥力的武器需要大量引用歐美技術,造成過高成本,90坦克的失敗,就是那樣的道理。而日本自衛隊近年缺少實戰經驗,也難以對他們的國產武器做出好的評估和提升。日本自身資源貧乏,如果日本繼續沒有海外控制資源的能力,一旦美國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反面對他們形成資源封鎖,或者中國海軍能達到那能力,他們的那支自衛隊,就真的該考慮有沒有自衛的能力了。
6.德國
歐洲地區性的軍隊,工業生產力非常強,技術尖端,但因美、法的雙重控制體系欠完整,因為國小封閉,抗制裁力很弱,其國民素質一流,文化深厚,戰斗意志和戰術思想聞名世界而富有創造力。
陸軍戰鬥力在歐洲首屈一指。其生產的豹2系列坦克和美洲虎步兵車,已經被多個機構評為世界第一,目前已經被歐洲多個國家的制式坦克,輕武器(尤其是反坦克輕武器)和特種部隊的戰鬥力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德國缺少現成的彈道導彈和核武器,和導彈技術非常相關的衛星發射能力,也相當薄弱。
和英國空軍一樣,德國空軍重型戰斗機採用的是狂風戰斗機,而輕型機則是比較落後的F4向EF2000的過渡期,但是德國空軍的戰斗機數量不如英國,更何況英國是F35計劃的第一合作國。
德國 海軍有世界一流的常規潛艇和水面艦艇,但沒有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缺乏遠程打擊的能力。
7.中國大陸
防禦性的大國軍隊,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總量按購買力計算已經是世界第3。國民重視教育,有很強的創造力和靈活性,然而自身發明創造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而常被別國利用,主要高新技術常依靠對國外產權的引進,而任何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輸出設限重重。
因為人多優質地少,周邊強弱敵對勢力林立,且缺少對海外資源的控制,國內資源現已經超負荷運用,抗制裁封鎖的能力較弱,民性比較溫良,過分依賴和相信聯合國,遵循與鄰為善,缺乏侵略性,但由於人民勤勞堅韌,文化底蘊深厚,在國民生存權受威脅之時,智慧能充分用到戰爭中,國家維系了數千年不倒。
軍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初步具有空間戰和信息戰的能力,但軍隊總體科技水平偏低,中上級軍官中懷疑改革,排資論輩的保守派勢力比較強,對政治學習、外在形式上的榮譽重視程度甚於提高技戰水平。
陸軍,中國擁有在世界上算比較先進的99坦克,但是還剛開始緩慢的列裝少數精銳部隊,主力還是以59改型為主,也有少量的88型坦克,輕武器也有類似的問題,絕大多數士兵沒有機會接觸到中國事實上比較先進的反坦克火箭筒和榴彈發射器。但是中國裝甲力量相對於歐洲國家和日本,有數量上的明顯優勢。2炮部隊的彈道導彈,洲際導彈水平世界前列,因為中國有完善的衛星,航天技術為後盾。核彈頭數量位居第5位。
中國沒有航空母艦,而核潛艇數量居世界第二。但是水面艦艇以及反潛力量,都弱於日本,也明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國空軍戰斗機通過武裝俄制3代重型戰斗機,自我發展3代輕型戰斗機,大致在綜合質量上和日本空軍持平,保飛率卻比較低,但中國空軍航電和導彈,都以我研發為主,不那麼容易受國際局勢影響。
8.義大利
明顯受制於美國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的軍隊,但一方面,因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令美國在戰後對其重點培養,使其在戰後由弱小而半分裂的弱國成為軍事實力和潛在武器生產力名列世界前列的強國,義大利軍品有精工細作的優點。
義大利擁有以一艘輕型航空母艦為中心的海軍戰斗群, 水面艦隊總體弱於英法而強於德國,但潛艇製造和戰鬥力則遠不如德國。
空軍義大利和德國是完全一致的裝備水準,但是義大利是F35計劃的第2合作夥伴。
陸軍是義大利軍隊的軟肋,裝甲利是美國衛星-宇航研發和實驗在歐洲的頭號合作夥伴。
9.以色列
以攻為守的小國先進軍隊,國家很小,生存環境惡劣,周邊強敵林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不被國際社會支持。國民重視教育,文化底蘊深厚,採用「舉國皆兵」的國防思想,重視軍事而不濫用武力,武器和戰術的創造性非常強,在長期戰爭中屢戰屢勝。
本來按照以色列軍隊近幾十年的戰績,甚至這個袖珍國家軍事可以排得更前,但是以色列面對的主要是不發達的中東國家,基本上有西方海軍控制的地中海,以色列海軍實力不強,但是敵人卻不可能在海洋給他們形成威脅。
而在陸軍和空軍方面,以色列軍都是一流的。F15I和F16I,都是美武器外售國中,通過購買國自己的實用改進的最有效的一個。而梅卡瓦系列坦克也為敵人列裝的俄制坦克製造了無數次恥辱。
10.瑞典
歐洲防禦性的軍隊,非北約成員國,國家規模很小(800W人口,48萬平方公里,面臨蘇聯和德國那樣的強大鄰邦),軍工業非常發達,能自主研製和大規模生產先進武器,主張和平和中立,國民素質非常高,舉國皆兵的國防體系,軍內民主、平等、廉潔,紀律嚴明,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勇猛異常。
瑞典國防軍所採用的飛機、艦艇、裝甲車輛、導彈等,絕大多數在國內研製及生產。例如空軍的新一代戰機JAS-39「鷹獅」,海軍的新一代隱形護衛艦Ys一2000及「哥特蘭」級潛艇,陸軍的「比爾」反坦克導彈、CV一90戰斗車輛系列等。這些武器,在響應的海陸空三大領域,和其他比他們大很多的大國產品,毫不遜色。
由瑞典可以得出一個道理,幍光養晦,形成良好的國際聲譽,是建立在武裝中立前的「絕對武裝」二字,我可能打不過你,但是如果你打我會付出比打我得到的利益大得多的代價。
11.韓國
東北亞重要軍事力量,但受制約於美日,地方狹窄,抗制裁能力很弱,新興發達的工業和技術大國,國民民族意識非常強。
韓國海軍是另外一個擁有宙斯盾和F15的國家,韓國也擁有F16戰斗機的生產能力,,韓國生產機載和艦載導彈,以目前的實力,比日本更好,因為他們得到更多西方國家的技術。
韓國結合自己的國情改進美國M1坦克,那個曾經被中國陸軍打得無還手之力的國家,再也不是昨日阿鬥了。
12.西班牙
類似於義大利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軍隊,曾經被國際孤立,加入北約和歐盟時間較晚,近年海空軍力量在美國和歐盟的支持下發展迅速,非常積極地參加美國和法國主導的對國際熱點地區的控制,擴展勢力范圍很快。
西班牙擁有以輕型航空母艦,宙斯盾系統為依託的海軍,F18戰斗機加戰斧巡航導彈對中小型落後有足夠的震懾力,之所以前幾年和摩洛哥的領土糾紛,他們取得明顯的優勢。
陸軍,他們也擁有不錯的豹2坦克
但是西班牙工業水準還是比義大利弱,那麼他們對武器的改進和維修,可能要稍微弱一些。
13.澳大利亞
進攻性軍隊,人口不多,資源豐富,但是偏偏澳大利亞不甘心安逸生活,追隨美國參與各種大小軍事行動非常積極,幾乎有美軍作戰的地方就少不了澳大利亞的參與。
澳大利亞是美國F18戰斗機最大的海外生產國,和加拿大這些和平主義的國家不同,他們為自己的F18不斷的購買和使用他們自己或歐美各種最先進的巡航導彈和先進航電模塊,不久的將來也將武裝更先進的F35。
澳大利亞擁有南半球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伊戰進攻階段負載封鎖伊領海,掃雷任務的就是他們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現在在造的2艘「兩棲」戰艦堪培拉級,事實上完全可以說是航母了,更何況澳海軍導彈采購從不落伍。
澳大利亞是美國自己以外M1A2坦克用於實戰唯一一個。
但當然澳大利亞人口有限,缺少老牌的大型軍工業集團,也是他們軍工自我發展的軟肋。
14.荷蘭
進攻型軍隊,但都是追隨美國或英法等大國,這個國家可以說完全沒有縱深,過去多次敵國入侵他們的領土總迅速淪陷,靠擅長的敵後游擊戰和持久戰維系國家的多次再獨立,他們加入歐盟和北約,積極參與各種軍事行動,打擊歐盟和美國想控制的國家軍事實力,控制海外資源是符合他們利益的。
荷蘭是美國以外F16戰斗機最大生產國,並通過自己的改進把F16MLU提升到F16C/D的戰鬥力,同樣也是唯一使用F16戰斗機取得戰績的歐洲國家。
荷蘭是歐洲海軍比較發達的國家,尤以其兩棲艦、護衛艦和常規潛艇研發和生產,數世界一流水平。
陸軍正規部隊一直是荷蘭相對軟的環節,但是目前它通過購買德國豹2坦克(德國豹2最大進口國),大量購買美製愛國者2-3型導彈,為這個國家不斷在外「招惹是非」提供了實力保證。
15.印度
印度現在軍隊規模非常龐大,人數眾多,而且不乏俄羅斯軍隊里最頂級的軍事裝備,但是這個國家民眾素質比較低,種姓等級制度根深蒂固,官僚腐敗嚴重,工業落後,即使是印度軍隊平時訓練中簡單的故障,都總要叫師傅俄羅斯幫忙修理。而且和中國一樣,印度得到的能和西方主力海陸空力量抗衡的武器,占的比重不大,主要更多還是俄羅斯50-60年代的武器。
有些人看到印度人的面孔會想到剛烈而崇武的穆斯林,但是他們多數是印度教徒,是反感殺生的,英軍在2戰中善戰的所謂印度兵,事實上多數是少數民族錫克人,或是乾脆現在屬於巴基斯坦人的穆斯林。
現在印度軍隊中絕大部分為俄式裝備或仿俄式裝備,尤其是空軍最為明顯,但是印度的工業實力卻使得那些俄羅斯尖端武器(比出售給中國的好)無法體現戰鬥力,印度有航空母艦,但是他們的航空母艦艦載系統都非常舊,加之印度沒有艦載機,那樣的航空母艦是沒有用的,問題要看將來俄羅斯什麼時候為他們提供。反倒是印度海軍有不錯的導彈巡洋艦和彈道導彈潛艇,這點目前是值得一提的。
印度近些年來發展的比較成功的是彈道導彈,但是水準和數量當然和中國軍隊的彈道導彈技術,還差很遠。
16.烏克蘭
東歐防禦性的軍隊,資源豐富,處於戰略地理位置,軍事工業基礎很強,但缺乏有效管理,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長期游移不定,政治上的缺乏主見讓其在軍事思想、技術走向後繼發展上趨向緩慢。加上自我毀滅了所有核武器庫存,部分非常有戰鬥力的常規武器,讓當今烏克蘭離蘇聯時代作為蘇聯一個省級的時候,軍事上衰退了很多。
但蘇聯時代過去常規武器的生產能力,在烏克蘭那部分的生產能力,在烏克蘭還是保留得很好的。 但烏克蘭要恢復真正應該有的軍事戰鬥力,那麼目前政局的不穩定狀態,肯定是不行的。
17.土耳其
中東防禦性的軍隊。土耳其可以說是處在西方與俄羅斯,西方與中東的交點中,他們選擇追隨西方已經很多年了,土耳其軍人人數上在北約國家中僅少於美國,軍人在他們國家地位很高,這個國家凝聚力是非常可以的,
目前土耳其擁有F16生產線,但是他們生產的F16卻沒有象歐洲國家那樣自動升級,也不能象有錢的沙特那樣不段購買新的空軍力量。土海軍實力比較弱小,而陸軍實力卻比較強大,由大量豹2和改進性的M60形成基本適合他們軍人素質和經濟力量的高低組合。
但是土耳其的防空防導彈系統,長期需要西歐和美國的援助。
18.加拿大
有限參與的北約軍隊,加拿大是個非常富裕的國家,其軍事防務和美國是一體的,加拿大海空軍裝備上和澳大利亞接近,但是沒有澳大利亞海空軍的戰斗模塊升級得快。陸軍實力也弱於澳大利亞軍隊。
19.沙特
單看武器裝備的質量,沙特空軍擁有和西歐英法等國接近的陸軍和空軍武器,但是沙特本來人口就太少,加上人口素質不高,他們的軍隊大量來自其他穆斯林國家的雇傭兵,加之911後沙特內部不團結因素已經逐漸增多。
20.巴西
巴西海陸空武器上的實力弱於以上的19國,但本人看巴西面積廣闊,國民素質比較高,經濟相對發達,加上巴西海軍人員和空軍飛行員的素質的確可以。如果某一天美國介入歐亞大陸的戰爭過多而崩潰,可能取而代之的,巴西希望很大。
因為美洲的地緣政治,國民素質等軟因素,的確是太好了。
❽ 全世界哪個國家最強
當然是美國。部署
2000財年,美軍駐美國大陸93.08萬人。駐歐洲約11.8萬人,其中駐德國5.75萬人、義大利1.05萬人、英國1.25萬人,西班牙2130人、土耳其2040人,另在地中海部署1.4萬人;太平洋總部約26.5萬人,其中駐阿拉斯加1.61萬人、夏威夷3.45萬人、日本3.98萬人、韓國3.66萬人。關島3700萬人、迪戈加西亞670人、新加坡150人、泰國120人、太平洋艦隊13.23萬人;中央總部駐中東地區約1.5萬人,其中駐科威特6000人、沙烏地阿拉伯5700人、巴林900人、安曼690人;南方總部駐宏都拉斯410人;聯合部隊司令部駐百慕大800人、古巴1100人、海地230人、冰島2000人、英國1200人;在世界各地參與維和等行動1.2萬人。
軍事基地
截至1998年2月,美軍在國內擁有軍事設施969個,其中陸軍184個,海軍164個,海軍陸戰隊27個,空軍96個,其餘為國防部及後備役部隊的設施。海外軍事設施203個,遍布世界32個國家或地區,其中陸軍102個,海軍32個,海軍陸戰隊9個,空軍50個,其餘為國防部和聯合勤務設施。
37.07萬人。編有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和大西洋艦隊司令部;5個作戰艦隊,即第2艦隊(大西洋)、第3艦隊(太平洋)、第5艦隊(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第6艦隊(地中海)、第7艦隊(西太平洋)。還設海軍運輸司令部和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
潛艇:74艘。其中戰略潛艇18艘,戰術潛艇55艘(核動力導彈攻擊潛艇33艘、核動力攻擊潛艇22艘),其它用途1艘。
航空母艦:12艘,包括8艘「尼米茲」級和1艘「企業」級核動力航母,2艘「小鷹」級和1艘「肯尼迪」級常規動力航母。11個航母艦載機聯隊,每個聯隊一般配備3個F/A-18型戰斗攻擊機中隊、1個F-14中隊、1個S-3B型和EP-3型反潛戰斗機中隊、1個SH-60型反潛直升機中隊、1個EA-6B型電子戰飛機中隊、1個E-2C型空中預警機中隊和1個C-2型支援飛機中隊
❾ 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土耳其哪個比較強
哪方面?問的太朦朧了,經濟德國第一,軍事法國第一,英國綜合實力強,義大利奢侈品跑車好,土耳其和這些國家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❿ 土耳其和義大利哪個面積大
土耳其的面積大。因為土耳其的面積約為78.4萬平方千米,義大利地面積只有約30.1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