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邦助義大利杭疫義大利為什麼還反華
中國幫助義大利的就是在困難的時候呢,義大利曾經幫助中國但是呢,現在的義大利人呢,是政政客呢,是比較反華的
2. 義大利疫情嚴重,面對疫情,義大利的華人應該怎麼辦呢
義大利是現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現在義大利已經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來抵抗這次疫情的沖擊,很多地區開始封城,而封城勢必會帶來食物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供應不足的問題,進而可能會引起大家的恐慌。之前義大利也發生過監獄暴亂,還有大家瘋狂出城等事情,這些其實都是由於恐慌造成的,這些行為不但不能夠保護到自己還會大范圍地增加人口的流動,加大疫情的擴散。因此,義大利的華人應該遵從當下的疫情政策,做到按兵不動。
義大利的華人這時候不要亂走動,留在義大利未必等於不安全。如果全世界亂走反而會帶來疫情擴散的風險。
3. 你怎麼看待西方媒體報道的義大利華人虐待巴基斯坦工人事件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在外和別人相處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的時候,都希望這件事可以越小越好,而且在處理時,我們肯定都是希望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我們都不太想有大麻煩上身,同樣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各國都希望可以和平共處,但最近卻有一條對中國不好的消息傳出,那就是西方的媒體報道說我們在義大利的華人虐待巴基斯坦的工人,當時我一看見這條消息就是不相信的,因為有以下這幾點。
所以綜上我認為義大利華人不可能會虐待巴基斯坦工人,這是謠言。
4. 義大利的華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義大利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很浪漫的城市,義大利在很多年前就與中國有了聯系,從西漢時期,當時中國的文明高於整個世界,到了中世紀很多古羅馬商人都來到歐亞大陸交流,就像馬可波羅,現在義大利的華人已經超過了30多萬人,主要還是要追溯到改革開放的時期,因為在最初的時候,義大利不是中國人留學或移民的首選,人們更多的還是選擇法國德國美國。
現在的義大利華人幾乎占義大利總人口的0.5%,所以亞洲移民在義大利經濟方面也佔了一定影響,在疫情期間,義大利的華人挺身而出,發揮著中國人勇於奉獻精神,幫助義大利人抵抗疫情。
5. 義大利疫情不斷嚴重,近十萬華人華僑要回國,我們應該接納嗎
在這個新冠疫情肆虐的春天裡,中國已經逐漸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已經看到了勝利戰勝疫情的曙光,而在大洋彼岸,義大利則成為了重災區,每天成千的義大利國民被確診,亞平寧半島已經成為了現在世界上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
這也能體現我國為人類利益共同體所做出的貢獻,也能從一個側面減輕義大利的疫情,分擔一部分義大利的壓力。
不過我們也不應該鼓勵有能力在國外度過疫情的人回國,一方面宅在家裡才是最好的抗疫手段,再者,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回國,增加了被感染的風險,同時也增加祖國的防疫負擔,這有些得不償失。
盡管我們國家目前敞開國門,迎接四方歸來的遊子,但是我們的華人華僑應該有不為祖國添麻煩的覺悟,應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該檢查的檢查,該隔離的隔離,救治的救治,別像個巨嬰一樣,覺得從歐洲國國家回來,就高人一等要求這,要求那,要知道不聽話的孩子媽媽可是要打屁股的!
6. 近十萬在義大利的華人華僑將要回國,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今年2月中旬,新冠狀病毒COVID-19在義大利爆發,主要集中在北部重要城市米蘭所在的倫巴地大區。疫情發展得非常快,義大利政府逐步開始實施各種管控措施,包括封閉部分區域,然而疫情卻並沒有得到明顯控制,最後不得已實施全境封鎖。
疫情病毒本身雖然是災禍,但是現在看來其並非是完全不可以避免。還有新冠病毒COVID-19本身並非是什麼絕症,如果不行感染,那麼需要做的就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及時做好隔離治療,正常患者基本一個星期就可以康復。所以要注意防護,但是不要過分恐懼,畢竟人們對於這種病毒已經有了充足的認識。所以絕對不能自亂陣腳,更不應該造謠生事。
有些人在看來一些問題時總是一樣怪氣,他們希望從別人的不幸中獲得愉悅感。幸災樂禍,這種人很多,認為在義大利的華人華僑是自找的,在疫情爆發後就不應該回國而是留在義大利。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極其狹隘。
7. 一個人說謊有沒有好處
我們3歲時就學會說謊了。男人和女人會說不同的謊。我們每開口3次,就有一次在說謊。我們當中最有魅力的人可能是最大的騙子。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說謊?
我們本該說出真相,大腦的某些部位卻開始共謀並製造了一個謊言。 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說謊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1 每開口3次就有一次在說謊
還記得你上一次說謊是什麼時候嗎?是跟什麼人?你的老闆、愛人、朋友還是你自己?你上一次被謊言欺騙又是什麼時候?——恐怕不像你自己想像得那麼久。
有人說,謊言是一種生存機制,社會離開它便無法運轉。他們甚至認為,說謊使人們得以應付周遭的復雜環境,否則,人類將會滅絕。
不要急著對以上言論表示反對,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有不誠實的一面。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人更傾向於撒些無傷大雅的小謊:11%的英國人曾否認自己收到過某些電子郵件,這個比例在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德國分別為4%、3%、3%和1%。蓋洛普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天說20個謊。這意味著,我們每開口說話3次,就有一次會撒謊。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的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曾做過一個試驗,請所有參與者在身上攜帶一個隱形攝像機,記錄自己一天的談話。他的分析結果是,每10分鍾的談話中會出現3個謊言。他舉例說,有一位女士接到男朋友的電話,對方說自己生病了,這位女士在電話中表示非常關切和同情,但事後她告訴費爾德曼,她心裡的真實想法是:真是個孩子,還不會照顧自己。
2 撒謊是生活「必需品」?
人們認為,說些小謊無關緊要,甚至是必需的——尤其是那些善意的謊言。但問題在於,有時我們做過了頭。
大約半個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們似乎對研究謊言沒什麼興趣,直到他們發覺「病態撒謊」(pathologicallying)又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過去,心理學家一直認為習慣性說謊是一種精神疾病,或者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有意進行的。但如今,即便是成功人士也會習慣性地說謊,而他們既沒有精神疾病,也不會因此而得到任何好處。
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的查爾斯·戴克博士說:「我們都認識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每天清晨起床,就忍不住要編造一些故事。他們中有些人對此非常在行。」普利策獎得主、著名歷史學家約瑟夫·埃利斯曾滔滔不絕地給學生和同事講述自己在戰爭中的故事,但實際上他從未上過戰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法官聲稱自己曾效力於中央情報局並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結果,2001年,他的這些謊言被揭穿,並因此脫下了法官服。看過電影《貓鼠游戲》(CatchMeIfYouCan)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電影中扮演的弗蘭克·阿巴尼爾可是確有其人,他在效力於政府之前曾先後假扮醫生、聯邦特工、律師等,在26個國家開出了價值250萬美元的假支票。
盡管以上兩個例子都發生在近代的美國,但說謊這種現象是不分地域、從人類會說話那一天起就有的。盡管作為學者的戴克博士並沒有闡述人們說謊的具體原因,但要找到這些原因並不難。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會將自己與社會名人進行比較。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我們對這些名人的私生活知之甚少。如今,我們對他們了解的越多,就有了越多的謊言素材,在與他人聊天時就會不自覺地將這些素材納入自己的生活,從而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或者讓他人覺得自己更有魅力。
很多人對說謊的行為表示譴責。其實,謊言有時也是美德。就說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吧,當初他在中東和談中進行斡旋時,對談判雙方都承諾另一方已表示讓步。盡管這種說法是不誠實的,盡管和談最終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但相信沒有人會責怪柯林頓,因為他這么做是為了避免沖突的產生。此外,許多人都這樣教育孩子:善意的謊言是可以接受的。父母這么做可謂用心良苦:一方面可以保護他人的感情不受傷害,另一方面可以確保自己的孩子招人喜愛。孩子在成年後依然認為謊言是必需的,人類社會世世代代都服從了這個邏輯。
3 受教育程度越高說謊的水平越高
對於自己以及身邊人的不誠實,我們理所當然會感到不安。不要太沮喪,有理由支持我們這么做。說謊的進化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你偽裝得夠好,你就會贏得更好的伴侶,至於你是否配得上她,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僅人類,動物也會撒謊。大猩猩Koko損壞了一個鋼制水槽後,曾指著自己的寵物貓,用身體語言向飼養員撒謊,說小貓才是真正的肇事者。沒有人能說清楚這是Koko的玩笑還是她真想嫁禍給小貓。
據推測,孩子通常從3歲至4歲開始學著撒謊,通常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使自己免受懲罰。用幻想來抵制現實是孩子自我發展和自我保護的重要階段,但如果這種做法持續到成年,就會成為一種病態。
多數說謊者曾經是自信、熱情的人,他們在兒時就曾通過說謊使自己擺脫麻煩。如果天生善於此道,並從中獲益,他們就將一直這樣做。刊登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病態說謊症的患者通常非常自信,有魅力,很受歡迎;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說謊的水平也就越高。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德布拉·卡什說:「一個人越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就越可能說謊。」卡什還強調:「盡管大多數謊言都是自私的,說謊者為了保護自己不會遭遇尷尬、反駁或者沖突才說謊,但是,仍有大約四分之一的謊言是令他人受益的,這通常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感情。這種情況通常會發生在女性的交談中。一旦有異性加入談話,自私的謊言就會越來越多。
4 怎樣識破謊言
在撒謊時,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英國謝菲爾德大學(SheffieldUniversity)的西恩·斯潘絲博士通過對參與試驗者進行大腦掃描發現,在說謊時,大腦消耗的能量遠遠超過說真話所需要的能量。
撒謊一旦超過某個特定的程度,就會出現問題。一旦你越過了這個界限,平時運用的社交手腕就會失靈。曼徹斯特城市大學(ManchesterMetropolitanUniversity)的法醫心理學講師麥克·柏瑞博士說:「大部分人都會說謊,這些謊言通常是關於他們的年齡或者所做的事。不過他們懂得該在哪裡打住。畢竟,天花亂墜的謊言可能給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但是隨著交往的深入,真相總會逐漸浮出水面。因此,人們通常只選擇在一些小事上撒謊。」
當我們承認自己常常撒謊並打算改正時,又會發現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人都習慣於說謊並且會用謊言欺騙自己,因而你的真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比如,你告訴女朋友自己並不愛她,並告訴她只有她自己才能真正判斷你對她是否足夠好。但你的坦白恐怕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她會告訴自己,你一定非常愛她才會這樣說。
對於辨別真話與謊言,我們能做的其實不多。作為普通人,我們通常靠直覺和經驗來判斷,其准確率跟扔硬幣的幾率沒有太大差別。即便是警察、法官等以分辨謊言、獲取真相為職業的專業人士,在這方面也通常不會比我們強太多。2005年夏,在《新科學》雜志上刊登的一項對253人進行調查的報告顯示,人們分辨謊言的正確率為53%。
面對說謊者,我們真的毫無辦法嗎?大部分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說謊者害怕目光的接觸,他們會轉動眼球來掩飾;一個人說謊時通常會向右看,如果在回憶或者思考,則會看向左邊。其實,這些辦法都只對判斷普通的說謊者奏效。真正高明的說謊者非常注重眼神的交流,他們需要通過對方的目光和表情來判斷談話的進展,從而更有力地控制局面。他們會非常專心地觀察對方,以至於面部肌肉和語音語調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這才真正地出賣了他們。
[對話網-Dialognet 文章ID:10086 頁面生成時間:2006-1-31 19:45:46]10086
8. 人為什麼要撒謊呢
撒謊問題一直困擾著網路知道的網友,有許多網友都提到,朋友撒謊了怎麼辦?今天網路知道頭條專門研究撒歡這個問題。人為何要撒謊?如何應對撒謊?這些問題今天給大家分析的非常的詳細。有興趣的網友不妨同過這條問題來了解。為了大家的方便,本人就在此復制粘貼一部分,但考慮到網路知道對版面的設置屏蔽功能,也不能全部復制粘田,有興趣的朋友也可移步到網路知道的頭版看。部分段落如下:
人為什麼要說謊?
男女說謊有何區別?
盡管人人都撒謊,但是男人與女人的說謊是有差異的。總體而言,男人與女人的說謊不分伯仲,但男人說謊趨向於讓自己顯得更好,而女性說謊更可能是讓他人感覺更好。所以,男人說謊很多是自吹,女人說謊很多是恭維。同樣,性格也決定說謊的多寡。外向的人說謊較多,而內向的人說謊較少。
為何有些人說謊不臉紅?
為什麼有些人說謊撒得那麼坦然?他們就一點不內疚嗎?他們不是不內疚,只是善於協調自己的認知,選擇性地忘掉誓言,用各種借口逃避自己內心的譴責,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叫作「道德推脫」。道德推脫是認知失調理論在道德心理學中的一個運用。認知失調理論認為,當人們做出與自己信念不符的行為後會產生焦慮和不適。為了讓這種失調產生的不適感消失,人們通常會調整行為或者態度,讓行為與信念重新達成一致。道德推脫正是人們違背自己的道德信念後,通過調整自己對事件的態度來維護自己積極形象的手段。比如從小立志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卻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製作假學歷,然後自欺欺人地說:「自己其實具備了這個能力,只是『萬惡的高考』不給機會。」研究表明,道德推脫不僅是一種個體的特質,而且還受到環境和行為的影響。
人類可以阻止說謊嗎?
愛沙尼亞的研究者使用透顱磁刺激抑制背外側前額葉的活動,以檢驗這個腦區在說謊中的作用。研究者先給參與者的左側或者右側的背外側前額葉進行磁刺激,然後讓他們對呈現在屏幕上的圓盤顏色命名。研究者告訴參與者,他們既可以選擇真實報告他們看到的顏色,也可以謊稱他們看到了別的顏色。研究者發現,對背外側前額葉的磁刺激確實能影響人們說謊的頻率。而且,對左右兩側刺激的效果並不相同。左側的刺激會讓人們說謊更多,而右側的刺激則會減少說謊的比例。
這些研究成果雖然不能阻止人類說謊,但是也加深了我們對說謊的神經機制的理解。說不定有那麼一天,當有人做了壞事兒被審問前,我們可以先給他戴個可以刺激大腦的頭套,然後進行提問!
9. 人撒謊時的生理反應
1、用手遮住嘴巴 下意識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謊者試圖抑制自己說出那些謊話。有時候人們是用幾個手指或緊握的拳頭遮著嘴,但意思都一樣。有的人會假裝咳嗽來掩飾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勢。 對於會議的發言人來說,如果在發言時看到有聽眾捂著嘴,那是最令人不安的手勢之一,那表示他們認為你可能隱瞞了某些事情。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停止發言並詢問聽眾,「大家有什麼問題嗎?」或者「我發現有的朋友不太贊同我的觀點,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值得注意的是,聽眾們雙臂在胸前交叉的動作,與遮住嘴巴的手勢有著相同的含義。 2、觸摸鼻子 觸摸鼻子的手勢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幾下,有時甚至只是略微輕觸。和遮住嘴巴一樣,說話者觸摸鼻子意味著他在掩飾自己的謊話,聆聽者做這個手勢則說明他對說話者的話語表示懷疑。 美國芝加哥的嗅覺與味覺治療與研究基金會的科學家發現,當人們撒謊時,一種名為兒茶酚胺的化學物質就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引起鼻腔內部的細胞腫脹。科學家們還揭示出血壓也會因撒謊而上升。血壓增強導致鼻子膨脹,從而引發鼻腔的神經末梢傳送出刺癢的感覺,於是人們只能頻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緩發癢的症狀。 美國的神經學者深入研究了比爾.柯林頓就萊溫斯基性丑聞事件向陪審團陳述的證詞,他們發現柯林頓說真話時很少觸摸自己的鼻子。但只要柯林頓一撒謊,他的眉頭就會在謊言出口之前不經意地微微一皺,而且每四分鍾觸摸一次鼻子,在陳述證詞期間觸摸鼻子的總數達到26次之多。 不過,我們必須牢記一點,觸摸鼻子的手勢需要結合其他的身體語言來進行解讀,有時候人們做出這個動作只是因為花粉過敏或觸摸鼻子的手勢者感冒。 3、怎樣才是正常的鼻子發癢 單純的鼻子發癢往往只會引發人們反復摩擦鼻子這個單一的手勢,而和人們整個對話的內容、頻率和節奏沒有任何聯系。 4、摩擦眼睛 當一個小孩不想看見某樣東西時,他會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大腦通過摩擦眼睛的手勢企圖阻止眼睛目睹欺騙、懷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是避免面對那個正在遭受欺騙的人。電影演員們常用摩擦眼睛的手勢表現人物的偽善。 男人在做我不想看它這個手勢時往往會使勁揉搓眼睛;如果他試圖掩蓋一個彌天大謊,則很可能把臉轉向別處。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勢,她們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溫柔地輕輕一碰。這一方面是因為淑女風范限制她們做出粗魯的手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弄壞妝容。不過,和男人一樣,女人們撒謊時也會把臉轉向一邊,以躲開聽話人注視的目光。 5、抓撓耳朵 小孩為了逃避父母的責罵會用兩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撓耳朵的手勢則是這一肢體語言的成人版本。抓撓耳朵的手勢也有多種變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後,把指尖伸進耳道裡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個耳廓折向前方蓋住耳洞,等等。 當人們覺得自己聽得夠多了,或想要開口說話時,也可能會做出抓撓耳朵的動作。 抓撓耳朵也意味著當事人正處在焦慮的狀態中。查爾斯王子在步入賓客滿堂的房間,或者經過熙攘的人群時,常常做出抓撓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勢。這些動作顯示出他內心緊張不安的情緒。然而我們從未看到查爾斯王子在相對安全私密的車內做出這些手勢。 但在義大利,抓撓耳朵的動作常被視為女人氣的表現,甚至被當作同性戀的象徵。 6、抓撓脖子 抓撓脖子的手勢是:用食指(通常是用來寫字的那隻手的食指)抓撓脖子側面位於耳垂下方的那塊區域。我們根據觀察得出的結論是,人們每次做這個手勢,食指通常會抓撓5次。食指運動的次數很少會少於5次或者多於5次。這個手勢是疑惑和不確定的表現,等同於當事人在說,「我不太確定是否認同你的意見。」 當口頭語言和這個手勢不一致時,矛盾會格外明顯。比如,某個人說「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時他卻在抓撓脖子,那麼我們可以斷定,實際上他並沒有理解。 7、拉拽衣領 撒謊會使敏感的面部與頸部神經組織產生刺癢的感覺,於是人們不得不通過摩擦或者抓撓的動作消除這種不適。這種現象不僅能解釋為什麼人們在疑惑的時候會抓撓脖子,它還能解釋為什麼撒謊者在擔心謊言被識破時,就會頻頻拉拽衣領。這是因為撒謊者一旦感覺到聽話人的懷疑,增強的血壓就會使脖子不斷冒汗。 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或者遭遇挫敗的時候,也會用力將衣領拽離自己的脖子,好讓涼爽的空氣傳進衣服里,冷卻心頭的火氣。當你看到有人做這個動作時,你不妨對他說,「麻煩你再說一遍,好嗎?」或者「請你有話就直說吧,行嗎?」這樣的話會讓這個企圖撒謊的人露出他的馬腳。 8、手指放在嘴唇之間 將手指放在嘴唇之間的手勢,與嬰孩時代吸吮母親的乳頭有著密切的關系,是潛意識里對母親懷抱里的安全感的渴望。人們常常在感受到壓力的情況下做出這個手勢。 幼兒會將自己的拇指或者食指含在嘴裡,作為母親乳頭的替代品,而成年人則表現為把手指放在嘴唇之間,或者吸煙、叼著煙斗、銜著鋼筆、咬眼鏡架、嚼口香糖等。
10. 在義大利生活的中國人最需要國內的什麼東西
現在你要說缺什麼,好像都不缺,在義大利的華人商店從國內搗騰過去好多東西,基本都有,就是價格貴些。如果你不是常年在義大利生活,只是這次需要去待一段時間,主要是從日常生活考慮,衣服沒有必要帶太多,因你在那裡可以買到比國內性價比高的多的好衣服。日常國內的生活品需要帶,比如拖鞋是要帶的,那面這種經常用的日用品太貴;最好帶一個理發的頭套(就是那種幫助理發的套子),義大利理發非常貴;調料需要帶,比如:你喜歡的大醬、辣醬、老乾媽等,尤其是喜歡吃辣的人,各種口味的辣調料自己要帶。再就是手機和電腦各種和國內通訊的軟體要提前裝好,那面接通國內的網速很慢,比如視頻電話軟體等。暫時就想起這些了,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