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歌劇一般都是用義大利語唱的,那為什麼美國人很多都喜歡聽歌劇,難道他們能聽得懂嗎
第一,歌劇並非都是義大利語的,也有法語、德語、俄語乃至英語歌劇;第二,歌劇的魅力主要不在語言,而在於音樂和人聲的魅力;第三,欣賞歌劇在西方逐漸演變為顯示品味的文化活動,觀眾中自然不乏附庸風雅者;第四,真正要欣賞現場演出的歌劇,需要事先對情節乃至歌詞有所了解。
❷ 我是聲樂初學者 美聲的 我老師為什麼讓我唱義大利歌曲
嚴重同意「美聲唱法就是發源於歐洲,義大利語最適合唱美聲,學聲樂的都希望能多唱義大利的歌曲或歌劇,你還怕麻煩,還是別唱美聲了,改民族吧 」
美聲如果會了義大利發音,其實超級好唱,我學會之後就不喜歡唱中文了。。。你要盡量快的接受義大利語!~我還唱過德語和法語的幾首,都比中文的有味道,好唱!~義大利語,只要求咱會讀會發音,又不是讓咱對話寫作,其實挺簡單呢~大多是和拼音差不多,注意組合還有一些特殊的就行啦,其實就是習慣就好~而且義大利語掌握了,就會有很多好的作品等著你了!!~~真正精華的東西都是義大利語唱的,真正美聲作品用中文的少啊。。。。希望你早日學會義大利語,早日體會她的好處 哈哈
❸ 義大利語音在聲樂教學中有什麼優點
一、問題與現象
多年來,義大利語音教學一直貫穿在我國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它有兩種教學方式,一是聲樂教師獨立授課(一對一),二是集體授課(選修課或必修課)。獨立授課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聲樂訓練或演唱義大利聲樂作品的同時,對其演唱作品的語音發音準確性進行糾正。這種授課的優點是就事論事「一針見血」,缺點是不但缺乏系統性,學習效果還受制於老師的語音能力。可想而知:一位經過正規學習義大利語的歌劇歌唱演員或聲樂教師,與不會義大利語音的教師所培養的學生,在義大利語的語言能力、標准發音、實際應用上,一定存在極大的差異。由於許多高校缺乏專門的義大利語音教師,致使「集體教學」也成了一紙空文。因而也很難在義大利語的學習中提出明確規定、具體要求、規范操作、統一標准和專題學術研究了。當前,聲樂教師大都根據個人的感受教義大利語,形成了學生的學習可多可少、技能可深可淺,教學效果參差不齊。由此,對高等音樂教育的社會形象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為此,筆者主持了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課題《義大利語在廣東高校聲樂教學中新的實踐研究》項目(課題編號:11Y25),對廣東省星海音樂學院、深圳大學等16所高校①的聲樂教學中義大利語音教學現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廣東省各高校音樂學專業開設的義大利語課程大都不夠規范,特別是師范類基本不開課;教師和教材等都存在不同問題,其狀況歸納如下:
1 課程設置不統一
在本文調查的16所設有音樂學專業的高校中,僅有一半的學校開設有義大利語音課,其中7所為必修課,1所為選修課,有的學校是教學改革的需要或者是教育形勢發展所迫,有的是嘗試開設了義大利語語音課(集體選修或必修課)。但是,有一半的學校沒有開設這一課程,至今仍是空白,更談不上教學大綱,學生大都在聲樂課堂上跟隨教師學習或拼讀義大利語。
2 教學要求不統一
從已開設義大利語音課的8所學校看,僅有2所學校有專職教師,其他均為兼職教師。任課教師的職責不同,自然在教學要求上存在差異。如果授課教師是義大利語專業畢業,授課能力強,學生則受益較大;而授課教師從未接受過規范、系統的義大利語學習,更沒有出國學習的經歷,只是憑借唱過的作品進行拼讀教學,對義大利語語音特點和發音規則沒有過多的研究等,在教學和舞台藝術實踐中就常常會出現發音不規范的現象。
3 學習效果不統一
課程設置的不統一,任課教師資質的差異,必然決定著學生學習效果的好與差。那些學習義大利語音成績好的學生,畢業後,在社會上發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不但能體現自身的學習價值,而且還反映出高校聲樂教學對人才培養的高水準。反之,有些學生畢業後卻不能勝任工作,也折射出高校義大利語音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如今隨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社會音樂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人民群眾藝術欣賞品位的不斷提高,對外國聲樂藝術的了解和研究也普遍在不斷增強,尤其是前不久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決策,給藝術教育、文化工作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揮空間。作為高校的聲樂教學,應當重視義大利語音教學,規范課程設置、教學標准、教材選用等工作,提高音樂人才的培養質量,更好地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二、改進與提高
為提高國內高校聲樂教學中對掌握義大利語語音發音的教學實踐,有必要對目前高校(以高師為主)聲樂教學已實施的義大利語教學進行規范和總結,並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審視、梳理和展開專項研究,以適應21世紀高等音樂教育中聲樂教學發展的要求。筆者2009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留學義大利(出國前在北京語言大學出國培訓部進行為期一年的義大利語學習),重新學習義大利語音的發音特點和發音規則,了解和掌握了其發音難點和要點,歸國後按學院教學計劃分別對本科生(大一)和藝術碩士研究生(研一)開設了《義大利語音與歌唱》課程。本人通過教學實踐,深感有必要對高校聲樂教學中的義大利語音教學予以重視和改進。
1 教師技能規范化
隨著我國對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日益增強,高師聲樂教師需要請進來送出去,或定期參加義大利語大師班的培訓,規范義大利語語音發音和歌唱,提高教師對意語掌握的能力。教師的授課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些教師沒有掌握義大利語音的發音方法、發音特點和發音規則,必然給學生傳人錯誤的信息。如清輔音「『c』、『p』和『t』與母音相拼時,發不送氣清音」②,有的教師卻發成了送氣音,把「cu」、「pa」、「tu」讀成了漢語的「哭」、「趴」、「禿」。還有些教師不知道當「『c』、『g』、『gl'、『sc』之後出現母音字母「i」後面又緊跟另一個母音字母,重音又不落在『i』上時,『i』為啞音,它的作用只是使『g』和『c』發舌面音」③,但教師卻要求學生把啞音「i」凸顯出來,把「Gia」發成「加」,把「seia」發成「夏」,把「SCiO」發成「笑」④等。如歌曲《讓我痛哭吧》(Laseia ch'ipianga),指導學生把「Lascia」唱成漢語的「拉—蝦—」,聽後令人哭笑不得。再者個別教師擔心學生在歌唱時氣息不夠用,任意讓學生在一個單詞中間換氣,嚴重違背了義大利語的發音規則。如詠嘆調《主人,聽我說》(Signore,aseolta),為了展示學生的歌唱能力,在高音上延長時值,把最後一個詞「pieta」,唱成「pie ta」,這就如同說話時在「我們」、「今天」中間換氣一樣,顯然破壞了它的完整性。至於開口母音和閉口母音的發音規律更是知之甚少。
❹ 為什麼大多歌劇都是義大利文
義大利歌劇(OPERA)的起源,並不是一種突然而來的偶然現象,而是文藝復興時期音樂藝術在各個領域發展的結果,正如人們所說:義大利歌劇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物。文藝義大利歌劇《鄉村騎士》復興運動始於義大利,後波及整個歐洲,自十四世紀末至整個十六世紀。這一運動是資產階級以人文主義為指導思想與封建神權統治在文化和思想領域中的一場革命,它表現在科學、文化藝術的普遍振興與繁榮,在自然科學方面,哥倫布和麥哲倫等人在地理上的新發現,伽利略對數學物理的新發明,使人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在文學創作方面,使中世紀曾遭到摧殘和遺忘的古代文化復活了,文學家們紛紛學習古希臘文、拉丁文,努力發掘、整理古典作品,學習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化,就是為了反對封建意識形態和宗教神學,傳播自己的意識形態,為自身的發展製造輿論。這時期的幾大文豪如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亞等文學家的作品,都對神權政治、教會至上作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並大力宣揚了人的聰明、智慧和力量,使人們重新評價自然和人類。在同一時期,義大利語從拉丁語、托斯卡那方言逐步發展為義大利官方語言和文學語言。正由於義大利語十分易於歌唱,這為義大利後來成為歌劇的搖籃、美聲的故鄉創造了條件。在繪畫、雕塑、建築方面,這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藝術家、建築師,他們的藝術之精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峰,如: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貝爾尼尼等人及他們的門徒,給羅馬、佛羅倫薩增添了數百個宮殿和教堂,給城市勝景綴滿了新穎壯觀的屋頂、鍾樓,建築了聖彼得大教堂及前面的廊柱,給羅馬、佛羅倫薩勾畫出了今天所具有的面貌,還有很多藝術家雲游四海,尤其是在歐洲一帶建築皇宮、教堂;規劃城市、街道、園林、游廊和噴泉。他們所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現出喜愛戲劇性的迷人的藝術效果,這種效果隨著歲月的不斷流逝而越來越引人入勝,成為人間見所未見的最古藝術效果。隨著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和文學藝術、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音樂藝術領域也同樣十分活躍,充滿了生氣。十五、十六世紀,尤其是十六世紀,音樂家們創作了許多無伴奏的多聲部聲樂作品,特別是三、四個聲部或五個聲部的作品。這時期在宗教的經文歌和世俗的歌曲中,復調音樂家們得到了充分自由的發揮,創造了他們自己的主題,並竭力使這些主題與他們配以音樂的詩文相交融。雖然它們並無戲劇的特點,僅適合於敘事或抒情的需要,但就這方面而言,以此推進了聲樂藝術的運用,並在一定程度上為有伴奏的單聲部音樂和戲劇音樂的創造者們開拓了道路。而且,音樂家們不僅在音樂美學、節奏、調式、對位組合以及樂器等各個領域的建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還創作了許多配入音樂的田園劇、牧歌劇、狂歡節的演唱、幕間表演劇,還有悲劇、喜劇等戲劇表演形式.來自網路詞條《義大利歌劇》
❺ 為什麼學音樂要學義大利語
是這樣的。聲樂系的學生,尤其是美聲專業一般都要學習義大利語語音,請注意是義大利語語音,因為專科音樂學院的聲樂系美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表演,這就不僅僅是一般聲樂表演,而且是包含歌劇。而傳統歌劇,一般都是用義大利語、法語和德語。就我所知,幾所著名音樂學院都有開設義大利語音、法語語音、德語語音課,主要是服務於歌唱,至於能否和義大利人對話,一般來說,還不行,還需要系統全面學習義大利語。所以,聲樂專業的學生一般只會用義大利語、法語、德語來歌唱,而對話是另一個層面(更高層面)的問題。
廣義的來說,所有學習音樂的人都要學習義大利語(音樂術語),而聲樂專業的學生要深入得多,但離交流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只還停留在咬字、發音層面上。
❻ 音樂學院聲樂系要學習義大利語么
我正在學義大利語,我旁邊的女生就是美聲,
世界上大部分美聲都是義大利語,因為只有義大利語能唱出那感覺,義大利語屬於拉丁語系。
如果你對義大利語感興趣,可以去學,學的懂最好,也會對你未來有幫助。
但是其實沒有那麼多時間或者只為了唱歌劇的話
——【只會發音就完全可以】,【但是最好掌握結構,比如重音的位置,這些都是平日語感和義大利人交流練出來的,不過你學歌劇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
因為義大利語都是一般是輔音+母音的結構,拼著就能念出來,不像英語那麼復雜,因為義大利語雖然是拉丁語系但是義大利人天生的藝術敏感度,為了好聽,改變了許多在原有的拉丁語繫上,而英語是年輕語種,許多單詞直接照抄拉丁語系而未加修改。
我傍邊的女生來北京學完了A1就回去了,她好像是安徽(我好像記得是南方的一個省)音樂學院大二的學生。
我介紹下義大利語的級別
初級
A1-入門 <你只要學到這里就可以
A2-簡單日常<達到這個水平就富裕啦
中級
B1-稍微流暢
B2-義大利大學入學水平(能看懂文章)
高級
C1-翻譯水平
C2-母語水平
歐洲標準的是300課時一級(A1-A2,B1-B2)
A1-大部分是150課時(比如我的語言培訓學校)
費用大約3000-5000元之間。(我的學校是4500)
因為你主要為了【唱】,像我的語言培訓學校有專門的【歌劇班】,其他的學校我不太了解了。
還有,如果你學了義大利語有大舌音【RR】的問題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帖子:http://..com/question/75176747.html
裡面有我詳細的回答,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給我發站內信,我基本天天在線。
打了這么多字累死了,把分數給我吧!
呵呵,還有,完全真實!
❼ 那些世界上著名的高音家都唱的是什麼語言
老帕是義大利人,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是西班牙人,大多時候是唱義大利語,不過各國都有著名的美聲歌曲,他們也都唱,但是不能說他們會語言,只不過是拼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