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歐盟為什麼不買賬了

義大利歐盟為什麼不買賬了

發布時間:2022-07-28 10:32:53

① 關於歐洲債務危機義大利方的問題,求高手解答。。。

1,最近的新聞跟報紙上面都沒有看見說要制定新的緊縮政策,但是如果希臘還是這樣繼續下去的話,新一輪的緊縮政策肯定會出台的.
2,按照義大利本國自己來說是不想或者是只給希臘一點點援助的,但是由於很多事情是由歐盟決定的,而且義大利是老牌的歐盟國家,大家都同意援助(例如德國法國這些帶頭的老大國家)不援助的話下不來台,況且現在monti政府上台不久,monti需要做一些事情提高自己的聲譽跟威望. 本人的愚見是歐盟對希臘的援助還會繼續(不過也要看希臘政府什麼態度了,熱臉貼上冷屁股是誰都不想要的),還有前段時間賈慶林訪問過希臘,應該也達成了援助希臘不少資金什麼的協議吧,歐盟也很希望中國進來摻一腳.
3, 這個還是長遠的問題,希臘現在都還沒穩定下來,談何調整呢? 這件事情目前好像還沒任何國家宣布說會幫助希臘調整產業結構跟援助技術跟資金的,但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的話,我認為還會是歐盟來擦這個屁股的.

② 義大利對歐盟支持率差過英國,為何他們沒像英國一樣脫歐

義大利和英國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兩個國家之間的國情制度都是不相同的,而且英國脫歐是一種偶然的情況,義大利是否能真正的脫歐還是要看以後的變化。


這充分說明了國情不同,也就對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結果,我們做什麼事情還是要從本身出發考慮,清楚了再做決定。

③ 義大利為什麼退出歐盟,義大利是歐盟國家嗎

當然,還是創始會員國。
截止2016年6月24日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於1951年結盟。
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 風險堪比英國脫歐?
為了推動立法進程的改革,義大利將舉行全民公投。義大利總理倫齊周一(9月26日)宣布憲法改革全民公投時間確定為今年的12月4日。
花旗銀行7月表示,義大利公投將是繼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歐洲政壇最大的風險點」。
盡管目前歐盟和義大利的關系緊張,但歐盟私下還是希望公投能夠通過,這對整個歐盟的信心提振大有幫助。
面對義大利搖搖欲墜的銀行系統、疲弱的經濟和高企的失業率,倫齊賭上政治前途的公投將會是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歐洲面臨的又一大挑戰。
義大利總理倫齊在一次電視采訪中也承認義大利將面臨的風險。
其指出,「我們目前的處境是,五星運動黨將有當權的可能,義大利人民需要認識到投反對票所要面臨的後果,我們已經從英國那裡學到教訓了」。
憲法改革議案由倫齊和他所在的中間偏左政黨民主黨於2014年4月提出,由於議案未能得到法案立即生效所需的三分之二議會投票通過,根據義大利憲法,需要舉行公投決定議案是否成為立法。

如果公投通過改革法案,義大利政界形勢會更穩定,倫齊將得以通過立法提高國內經濟競爭力。
如果公投否決改革法案,倫齊政府將下台,義大利將重現前總理貝盧斯科尼被迫下台留下的政治亂局。
最近幾周倫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即使公投結果不如人意,明年也不會提前舉行大選。這意味倫齊政府即使失去公投也可能會採取措施維持執政地位。
但是反對政府的力量將得到強化,可能威脅到債券市場和已經脆弱的銀行系統。

一旦缺乏改革動力,反歐盟力量肆虐的義大利將可能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甚至可能導致義大利退出歐盟。

如果這些發生,將威脅歐盟穩定,甚至可能造成歐盟解體。
這將比英國退歐帶來的風險更大,因為義大利對歐盟和歐元區的重要性比英國要大。

④ 義大利是歐盟成員,為何歐盟方面對身陷疫情泥潭的義大利卻見死不救

我覺得歐盟對義大利見死不救主要就是義大利疫情太嚴重,管控和治療都太困難,再加上很多國家都自身難保,沒那麼多精力幫助義大利,然後就是歐洲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援助義大利對他們並沒有好處,三是歐洲許多國家都爆發了疫情,歐盟更多會去先幫助疫情國家解決問題。

首先說第一點就是義大利疫情太嚴重,不論對義大利還是對歐盟來說,治療這么多人是非常困難的,在疫情爆發初期,歐盟很多國家都輕視了這次疫情,總認為疫情不會到歐洲來爆發,但是義大利爆發以後,讓歐洲很多國家都慌了,現在歐洲許多國家都在治理自家的疫情,防止大范圍的爆發,沒那麼多心思和精力去幫助義大利。

綜上,歐盟不幫助義大利是有很多因素在裡面的,但是我國還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去援助他們了,這一點絕對值得世界上其他國家去學習。

⑤ 為什麼義大利的負債最高僅次於希臘,連續幾年經濟增長為零

8月14日,義大利著名的莫蘭迪橋崩塌,震驚世界。據報道,此次事故已造成43人死亡。目前,義大利政府正忙於救援等後續工作。為防止此類悲劇再次發生,義大利政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維護改造,包括學校、火車和高速公路等,這一計劃的預算為800億歐元,但此時歐洲央行將停止購買義大利債券,這無疑讓義大利政府壓力倍增。

義大利債務嚴重,歐盟袖手旁觀!歐洲央行暫停購買義大利債券是主要是因為義大利的赤字率及債務率均超過了歐盟規定的標准。今年十月中旬,義大利將要向歐盟委員會提交2019年的赤字預算,據高盛估計,2019年義大利的赤字率將達到6.4%-7.4%之間,而歐盟的標准為3%;此外,義大利債務率更是高達132%,僅次於希臘,遠超歐盟標準的60%。

此前歐盟就曾敦促義大利削減債務,但效果不佳,因此歐洲央行認為,既然是義大利赤字率和債務率沒有達標在先,那麼它不再購買義大利債券適是合情理的。面對歐洲央行如此堅決的態度,義大利指責歐盟的赤字預算太過苛刻,稱不要受到歐盟規定的預算限制。然而,義大利政府也知道,口水戰毫無意義,現在不是扯皮的時候,必須盡快找到合作夥伴度過眼前的危機才是正經。而談到基建項目,義大利則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基建狂魔」名揚海外,中國或成義大利救命稻草!基建可以說是一國經濟賴以發展的命脈。而近年來,中國的基建發展令世界咋舌。據網站Highest Bridges統計,全球前10的大橋里,有8座都是中國建造的;不止造橋,中國的造路能力也毫不遜色,據中國交通運輸部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大陸高速公路的通車總里程達13.6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基建的速度、規模、質量更是為外國人稱贊。

面對如此有實力、有保障的基建國家,義大利自然不會錯失良機。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邁克·傑拉奇表示,「中國是基建領域的佼佼者」,願意和中國加深經貿合作,為此,義大利還特地成立了中國任務小組,計劃和中國在未來開展基建、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並支持中國在歐盟的「一帶一路」倡議。除了基建項目以外,義大利還希望中國能加大在意的投資力度,包括但不僅限於基建、運輸、港口等領域。目前,中國在不斷發展自身實力的同時,也願意和世界其他國家建立合作關系,從而贏得了國際信譽。未來中國還將繼續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讓世界一睹中國的風采。

⑥ 歐盟為什麼會出現歐債危機 原因是什麼

歐洲債務危機即歐洲主權的債務危機。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希臘等歐盟國家所發生的債務危機。
歐債危機產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金融危機中政府加杠桿化使債務負擔加重。金融危機使得各國政府紛紛推出刺激經濟增長的寬松政策,高福利、低盈餘的希臘無法通過公共財政盈餘來支撐過度的舉債消費。 評級機構煽風點火,助推危機蔓延。
評級機構不斷調低主權債務評級,助推危機進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不斷下調上述四國的主權評級。評級機構對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也可成為危機向深度發展直接性原因。
二、內部原因:
產業結構不平衡:實體經濟空心化,經濟發展脆弱。以旅遊業和航運業為支柱產業的希臘經濟難以抵禦危機的沖擊。在歐盟國家中,希臘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資源配置極其不合理,以旅遊業和航運業為主要支柱產業。這些產業過度依賴外部需求,在金融危機的沖擊面前顯得異常脆弱;以出口加工製造業和房地產業拉動經濟的義大利在危機面前顯得力不從心。隨著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和競爭加劇,義大利原有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近10 年義大利的經濟增長緩慢,低於歐盟的平均水平。依靠房地產和建築業投資拉動的西班牙和愛爾蘭經濟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工業基礎薄弱,而主要依靠服務業推動經濟發展的葡萄牙經濟基礎比較脆弱。
總體看來,PIIGS 五國屬於歐元區中相對落後的國家,他們的經濟更多依賴於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出口和旅遊業。隨著全球貿易一體化的深入,新興市場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吸引全球製造業逐步向新興市場轉移,南歐國家的勞動力優勢不復存在。而這些國家又不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使得經濟在危機沖擊下顯得異常脆弱。
人口結構不平衡:逐步進入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社會人口結構中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的一種發展趨勢。歐元區人口年齡結構從正金字塔形逐步向倒金字塔形轉變,人口佔比的峰值從1990 年的25-29 歲上移至2007 年的40-44 歲,而且這一趨勢仍在進行。
剛性的社會福利制度:從2008到2010年,愛爾蘭和希臘GDP都出現了負增長,而西班牙近兩年也出現了負增長,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並沒有因此減少,導致其財政赤字猛增,2010年希臘財政赤字佔GDP比重達到了10.4%,而愛爾蘭這一比重更是高達32.4%。
法德等國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機處於膠著狀態。法國堅決支持救援,德國在救援問題上的左右搖擺使得歐債危機長期處於膠著狀態。是否要對身陷危機的國家施以援手主要取決於德國和法國的態度。
三、根本原因:
第一,貨幣制度與財政制度不能統一,協調成本過高。根據有效市場分配原則,貨幣政策服務於外部目標,主要維持低通脹,保持對內幣值穩定,財政政策服務於內部目標,主要著力於促進經濟增長,解決失業問題,從而實現內外均衡。歐元區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區域貨幣合作最成功的案例,然而08 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使得歐元區長期被隱藏的問題凸現出來。
第二,歐盟各國勞動力無法自由流動,各國不同的公司稅稅率導致資本的流入,從而造成經濟的泡沫化。最初蒙代爾的最優貨幣區理論是以生產要素完全自由流動為前提,並以要素的自由流動來代替匯率的浮動。歐元體系只是在制度上放鬆了人員流動的管制,而由於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社會保障等因素的存在,歐盟內部勞動力並不能完全自由流動。
第三,歐元區設計上沒有退出機制,出現問題後協商成本很高。由於在歐元區建立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退出機制,這給以後歐元區危機處理提出了難題。目前個別成員國在遇到問題後,就只能通過歐盟的內部開會討論,來解決成員國出現的問題,市場也隨著一次次的討論而跌宕起伏,也正是一次次的討論使得危機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歐元區銀行體系互相持有債務令危機牽一發動全身近年來歐洲銀行業信貸擴張非常瘋狂,致使其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其總資產與核心資本的比例甚至超過受次貸沖擊的美國同行。

⑦ 義大利對美國和歐盟變得越來越冷漠,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因為開始就有隔閡,後來經濟危機的時候又發生了沖突。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義大利確實發展不如以前,但是歐盟和美國對它的態度很讓義大利死心。

在每個國家的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義大利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所以希望歐盟能幫上一把,但是歐盟的態度很不好,拖拖拉拉的,這也導致義大利越來越不待見歐盟。

⑧ 歐洲債務危機和資源配置的關系,為何借債 為何還不了

首先您要了解歐洲債務危機的成因

一、經濟結構性缺陷

1.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

歐元區的各個國家經濟差距較大,區域之間發展極不平衡。其中,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經濟較為發達,而希臘、愛爾蘭等外圍國家經濟較為落後,德國的GDP占歐元區GDP總規模的20%,德法意三國佔比更是高達50%。在成立歐元區之後,德意法等核心國利用制度的原有優勢、技術和資金優勢,乃至所謂「地區意識和價值優勢」,享受著地區整合和單一貨幣區域的好處;而在歐元區核心圈的外圍,希臘、愛爾蘭等國形成了比較劣勢帶。在單一貨幣區內,統一的貨幣政策更加傾向於德意法等國家的經濟目標,從而導致區域發展不均衡現象愈發嚴重。

2.各國產業結構不合理

首先,希臘、愛爾蘭等國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配置效率的低下導致經濟較為脆弱,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希臘等國進入工業化的時間較短,且受自然資源的限制,因此整體結構不盡合理,對工業製品進口依賴度較大,其出口產品以農產品、資源性初級加工產品以及金屬製品為主,缺少附加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品。隨著亞洲新興國家的崛起,其低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受影響較大,歐元的升值也打擊了其出口,導致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希臘的勞動力、能源等生產要素市場競爭不充分,資源配置效率不高,處於壟斷地位的希臘公共企業改革阻力較大,公用事業市場開放相對滯後。希臘的國有企業不僅自身效率低下,服務質次價高,成為財政包袱,而且政府為了拉攏選民,贏得大選,還不得不大力擴展公共部門,進一步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愛爾蘭從加入歐元區以來,一直被譽為歐元區的「明星」。在次貸危機以前,其經濟增速一直顯著高於歐元區平均水平。但是愛爾蘭的經濟以出口為主,比重占整個國家經濟的70%,這意味著愛爾蘭出口的提高是以降低其國內消費為代價的,愛爾蘭經濟過度依賴出口行業導致愛爾蘭在次貸危機後遭受重創。

其次,稅收制度上的缺陷導致經濟波動風險增加。希臘的地下經濟規模世界聞名,據世界銀行2003年的報告,希臘地下經濟佔GDP總量的比例高達35%左右,希臘政府每年因偷逃稅行為損失的財政收入至少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4%。與希臘不同的是,愛爾蘭採取了低稅率政策來吸引外商投資,其企業稅率只有12.5%,而德國是30%,法國是33%。低稅率一方面減少了政府收入,另一方面在經濟繁榮時期導致過大的貨幣流動量,使得經濟泡沫化,而在次貸危機爆發後,FDI的流出更對經濟造成了較大打擊。

3.經濟發展過度依賴信貸,房地產泡沫嚴重

希臘90%的家庭財富是以房地產形式存在的,私人住宅投資占希臘投資的20%左右。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西班牙同樣也出現了房地產泡沫。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西班牙的地產產值佔到當年GDP的17%、稅收的20%,建築業從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數的12.3%。西班牙外資12個月累計投資房地產總額佔GDP的比例在2003年一度達到90%,經濟危機爆發後,FDI大量流出,目前該比例僅為35%。

愛爾蘭的情況略有不同。愛爾蘭採取了較低的稅率吸引大量的FDI,加上每年的貿易順差,導致流動性泛濫,房地產價格連續10年上漲,泡沫嚴重。截至2009年,愛爾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金額的存量達2100億歐元;另外愛爾蘭每年都存在大量的貿易順差,2009年的貿易順差是387億歐元,這兩項合計就是2487億歐元。從2000年開始,愛爾蘭房價指數一路飆升,到了2007年,該指數從70上升到140。

房價上漲對居民形成正財富效應,提高了消費者信心,居民消費增加又帶動了經濟增長。但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失業率高企,銀行業壞賬率激增。在此環境下,債務危機的爆發難以避免。

二、歐元區體制的弊端

歐元區的成立在促進歐元區成員國間的經濟一體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希臘、愛爾蘭等國在加入歐元區之後,享受到了歐元區使用單一貨幣的好處,比如消除匯率浮動、促進跨境貿易和促進跨國就業等,使得政府和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更加便利,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更加順暢。但是,將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置於一個統一的貨幣區內存在著諸多難以協調的矛盾,制度上的弊端也為債務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1.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分散的財政政策步調難以一致

歐元區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後,成員國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但是財政政策仍由各國政府獨立執行。這就造成由超國家的歐洲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由各國政府執行財政政策的宏觀經濟政策體系,這一體系也成為歐元區運行機制中最大的缺陷。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一個主權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兩個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兩者通過不同的政策指向與調節機制對經濟運行實施有效調節。歐洲央行的目標是維持低通脹,保持歐元對內幣值穩定。而各成員國的財政政策則著力於促進本國經濟增長、解決失業問題等,在失去貨幣的獨立性之後,成員國只能採用單一的財政政策應對各項沖擊。這就意味著歐洲央行和各國政府財政政策的目標是不一致的,這種不一致性導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各國政府在運用財政政策時面臨著遵守「馬約規定」和促進本國經濟增長的兩難選擇。加入歐元區之前,希臘、愛爾蘭等國的政府赤字本就偏高,加入歐元區後希臘、愛爾蘭等國並沒有緊縮政策、削減赤字,卻利用較為低廉的融資成本大舉擴張財政預算,以刺激本國的經濟發展。在次貸危機爆發後,由於缺乏獨立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解決就業的重任就完全落在了財政政策上,政府不得不擴大財政開支以刺激經濟,結果赤字更加嚴重。

2.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使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成為難題

作為多種增長模式和多種發展速度共存的經濟聯合體,歐元區成員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歐元區的東擴,轉軌中的中東歐國家逐漸加入歐元區,更加加劇了區域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金融危機之後,歐元區各國經濟復甦步伐不統一,德國、法國的經濟開始回歸正常,而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國由於房地產泡沫的破裂,經濟復甦之路曲折。各國對貨幣政策的訴求不盡相同,但是歐洲央行顯然難以同時兼顧所有成員國的利益,這一問題在單一貨幣體制下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3.集體決策制度與各經濟體利益之間的沖突

歐盟的成立是建立在一系列超國家機構基礎上的,各成員國常常在機構設置、席位分配、表決機制等問題上爭論不休。歐元區與歐盟密不可分,在關繫到經濟聯盟內外的重大決策中都由這些超國家的機構協調解決,這樣的機構設置註定了危機爆發的命運。

4.最優貨幣區的困境

美國經濟學家蒙代爾1961年提出的最優貨幣區理論,無疑為貨幣聯盟從設想到歐元的實際流通提供了指導。根據蒙代爾的構想,經濟調節可以在國家和國際兩個層面進行,而最優貨幣區的最大制度性溢出,就是實現生產要素的無障礙流動,從而達到效率最優。但是,歐元區的現狀卻與此理論有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貨幣區內的生產要素發生了變化。生產要素主要包含商品與勞動力,現代金融學則為生產要素增加了資本流動。從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力來看,歐洲的勞動力自由流動,事實上僅局限於相對狹小的地理區間,或者是某些特殊職業。歐元體系只是在制度上放鬆了人員移動的管制,允許自由移動,但鑒於各國財稅獨立,無法形成統一的社保制度,並不能真正確保區內勞動者的自由移動。同時,在現代金融體系下,資本在開放的經濟體內快速流動,並不受到更為嚴格的管制,造就了某些地區經濟的泡沫化,加大了歐元的整體負債風險。

其次,貨幣區成員國社會結構模式存在差異。從歐元區的實踐來看,經濟增長與社會結構並不協調。理論上看,按照加入歐盟和歐元的標准,歐元區似乎可以作為一種整體社會模式,但事實上,歐元區國家差別非常巨大。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南歐國家中,葡萄牙退休金佔GDP比例為12.9%,希臘為11.5%,義大利為10.9%,西班牙為10.8%,奧地利為9.2%,荷蘭為9.1%,而德國僅為6.9%,南歐國家該項指標平均水平高於歐元區平均水平1.5%;而如果以退休金與社會福利支出總計分析,葡萄牙的支出達到財政總支出的71%,義大利為65%,西班牙為63%,希臘為64%,均高於歐元區的平均水平。另外,以公共開支佔GDP平均比例水平看,在歐元區,德國僅佔43.7%,荷蘭為45%,盧森堡低至37.7%,而義大利為48.7%,希臘為48.3%,均高於區內平均水平46.8%。這些數據意味著,南歐國家在目前狀態下,既無法再擴大公共開支以便與歐元區其他國家拉開差距,同時,其已經形成的社會福利與退休支出,將繼續困擾其國家主權債務。

歐洲債務危機解決的可能途徑和對中國的啟示

盡管近期歐元回升幅度加大,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有所緩解,但歐洲債務危機仍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困擾市場,如果歐元區體制性問題不能得到根治的話,債務危機的再次爆發只是時間問題。下面我們針對歐元區的困境嘗試提出解決途徑:

第一,提高德國公共支出和預算赤字。德國作為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其態度對債務危機的解決至關重要。德國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希臘、愛爾蘭等國的出口,因此,德國增加公共支出就成為歐元救助計劃中的一部分。

第二,擴大當前的7500億歐元緊急救助基金規模。為救援希臘而籌集的7500億歐元的基金可以保障愛爾蘭,甚至可以保障葡萄牙暫時不出問題,但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機,歐元前景堪憂,畢竟該國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世界第九大經濟體。只有有效擴大EFSF的總體規模,並提高其使用的彈性,才能在危機爆發時穩定市場信心。

第三,歐洲央行應擴大債券購買規模。盡管量化寬松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長期的還債問題,但歐盟和歐洲央行的救助能夠給西班牙等國家以喘息時間,並幫助西班牙等國以較低的融資成本實現財政的再平衡。歐債危機必須通過各國減少支出,進行結構性改革,放棄過去過度依靠房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得到解決,在此之前,量化寬松是歐洲央行唯一的選擇。

第四,「PIIGS」減少財政支出。根據巴克萊的研究報告,「PIIGS」中只有義大利可以在不進行主動削減支出的情況下,從2011年開始逐漸實現財政的小幅盈餘,而其他四個國家若不進行痛苦改革,財政赤字將一直維持在5%以上的水平。根據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的計算,要想繼續留在歐元區,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需要將政府支出縮減10%。

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階段,歐洲債務危機對我國而言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特別是在我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房地產過熱等問題上,我們必須提高警惕。

第一,警惕地方債務問題。目前我國的國家債務和財政赤字都遠低於國際公認的風險臨界點,2010年我國的財政赤字預計為1050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繼續代發地方債2000億元,佔GDP的比例預計在2.8%左右。但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迅速擴張,同時近年來地方投融資平台規模快速增長的問題也應引起注意。來自中金公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余額約為7.2萬億元,預計2011年年底達到10萬億元,10萬億元的地方政府負債約占我國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當於我國外匯儲備的70%。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規模風險已經很大。

第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遏制房地產投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歐盟在2007年之後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其占我國出口市場的比重在18%—21%,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歐洲各國財政壓力增加,各國政府為減輕債務紛紛提高稅收,縮減開支,這些國家的消費將減弱,加上歐元貶值,其進口能力明顯下降。在這一前提下,我國如果不改變外源型經濟發展模式,在出口貿易方面將陷入被動局面。此外,2010年6月我國再度啟動匯改機制,人民幣升值使得外貿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外貿企業前景不容樂觀。從更長的周期來看,未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將使低附加值的初級加工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下降。未來我們必須通過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壯大製造業和服務業來獲得對經濟長期發展的穩固支撐,而不應過度依賴虛擬經濟。

同時,還要警惕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行業的泡沫不但對其他行業具有擠出效應,使其他行業出現空心化趨勢,而且一旦泡沫破裂,國內銀行業的壞賬也將大幅上升,從而對經濟造成巨大沖擊。我國房地產業佔GDP的6.6%和投資額的1/4,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很大一部分預算外收入來自土地收入,據財政部數據,200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為14239.7億元,比上年增長43.2%。過去10年我國房地產價格特別是一線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連續上漲,房價收入比已遠超正常水平。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房地產泡沫風險,加快保障房建設,堅決遏制房地產的投機行為,促使房地產行業回歸健康穩健發展的軌道。

此外,還要改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與歐元區類似,我國各區域之間也存在著不平衡現象,同樣會造成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政策效力的降低。開發西部,實現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將有利於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

⑨ 義大利國家都要破產了可國際機構依然購買義大利國債為啥希臘國債為啥無人問津沒人購買

義大利與希臘不同,希臘經濟本來就不怎麼好,它的破產對歐元區不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而義大利則不同,義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如果它破產了,歐元區也差不多倒了,
所以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必然會竭盡全力地為義大利解困。

⑩ 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等等組成了歐盟,請問一下,亞洲國家為什麼沒有組成亞盟

有的,東南亞11國,東南亞國家聯盟,現在小馬拉大車。亞洲沒有,因為經濟落後,大國沒有號召力。日本倡議,中國不搭理。中國如果倡議,印度日本越南都不買賬。所以,現在沒有亞洲聯盟。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歐盟為什麼不買賬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人游中國怎麼樣 瀏覽:856
您好中國英文怎麼寫 瀏覽:548
英國為什麼分為三個地方 瀏覽:399
為什麼印度那麼冷 瀏覽:843
為什麼英國喜歡下午茶 瀏覽:611
開普敦到中國飛機多久 瀏覽:156
印度伊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麼區別 瀏覽:457
英國紅磚名校是什麼 瀏覽:995
聯通英國流量如何收費 瀏覽:254
伊朗西邊是什麼國家 瀏覽:277
美國為什麼拉黑伊朗 瀏覽:776
哪裡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瀏覽:991
印尼最近情況怎麼樣 瀏覽: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麼 瀏覽: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麼 瀏覽:550
越南海邊有什麼魚 瀏覽:355
印尼海嘯推了多少米 瀏覽:99
中國女性哪個地方多 瀏覽:337
伊朗高鐵怎麼樣 瀏覽:946
去越南買流量怎麼買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