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聖母百花大教堂建築有什麼特點
建築特點
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佛羅倫薩的主座教堂(Duomo),鮮艷的大理石塊拼成幾何圖形,即為顯眼而壯觀;它的大圓頂及由文藝復興大師喬托設計的鍾塔,更為巍峨的教堂帶來更多的氣勢。 位於佛羅倫薩市中心的聖母百花教堂,有著一個橘紅色巨大的圓頂,所以很好認,遠遠的就會看見它,這也幾乎成了佛羅倫薩的重要地標。
漂亮的圓頂是1463年完成的,設計這座圓頂的布魯內雷斯基(Brunelleschi)在建造的當時,不使用鷹架,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詞。
此外,圓頂的內部有美術史學家兼畫家的瓦薩利(Vasari)所繪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傑作。不過,這個壁畫後來是由另一位畫家祝卡利(Zuccari)完成的。而高達91公尺的圓頂,內部有階梯共463級,可以爬上圓頂欣賞佛羅倫薩全景。
除了圓頂,主座教堂重要的建築還包括了鍾樓(Campanile de Giotto)和洗禮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聖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是最古老的一棟,再來是鍾樓,教堂圓頂則是比較晚完成的部分。
面對著主座教堂的小廣場是聖喬凡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聖喬凡尼是佛羅倫薩的守護者,這里通常是觀光客集合的地方。
另外,在教堂右手邊也有一塊廣場,稱為主座教堂廣場(Piazza di Duomo),有一些販賣紀念品的小販和幫觀光客作畫的畫攤。主座教堂的四周美術館、購物市場豐富,是佛羅倫薩的精華區。
來源於互動網路。
Ⅱ 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城和佛羅倫薩這個地方,是一樣的么
佛羅倫斯
佛羅倫斯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被稱為「新雅典」。位於義大利中部阿爾諾河旁,此河貫穿全城,有7座橋梁相連,城西距離地中海的利古里亞海96千米。人口約45萬。
簡介
佛羅倫斯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但丁、波特拉克和薄伽丘都出生於此。但丁因寫了《神曲》,使義大利的語言發展完善。原義大利的語言發展是拉丁文,口語與之脫節,一般百姓講的是當地的托斯卡那語。但丁貶官至此後發奮著述,《神曲》就是他用托斯卡那語寫的,日後成為義大利標准語言。語言的推廣,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
薄伽丘寫作了《十日談》,影響深遠,人性文化得到了最高的升華。
佛羅倫斯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有人稱這是世界第三大教堂。這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築,高106米,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應用建築學、幾何學原理設計修建。杜奧莫大教堂、喬托鍾樓和八角形的聖喬瓦尼洗禮堂同在一個大廣場上,三座大的建築構成一體,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翡冷翠的主座教堂(Duomo),鮮艷的大理石塊拼成幾何圖形,即為顯眼而壯觀;它的大圓頂及由文藝復興大師喬托設計的鍾塔,更為巍峨的教堂帶來更多的氣勢。位於翡冷翠市中心的聖母百花教堂,有著一個橘紅色巨大的圓頂,所以很好認,遠遠的就會看見它,這也幾乎成了翡冷翠的重要地標。
漂亮的圓頂是1463年完成的,設計這座圓頂的布魯內雷斯基(Brunelleschi)在建造的當時,不使用鷹架,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詞。
此外,圓頂的內部有美術史學家兼畫家的瓦薩利(Vasari)所繪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傑作。不過,這個壁畫後來是由另一位畫家祝卡利(Zuccari)完成的。而高達91公尺的圓頂,內部有階梯共463級,可以爬上圓頂欣賞翡冷翠全景。
除了圓頂,主座教堂重要的建築還包括了鍾樓(Campanile de Giotto)和洗禮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聖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是最古老的一棟,再來是鍾樓,教堂圓頂則是比較晚完成的部分。
面對著主座教堂的小廣場是聖喬凡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聖喬凡尼是翡冷翠的守護者,這里通常是觀光客集合的地方。
另外,在教堂右手邊也有一塊廣場,稱為主座教堂廣場(Piazza di Duomo),有一些販賣紀念品的小販和幫觀光客作畫的畫攤。主座教堂的四周美術館、購物市場豐富,是翡冷翠的精華區。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Florence)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城市,托斯卡納區首府。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十五至十六世紀時佛羅倫薩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以美術工藝品和紡織品馳名全歐。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1865-1871年曾為義大利王國統一後的臨時首都。工業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為主。金銀加工、藝術復製品等工藝品亦很有名。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與威尼斯雙年展、米蘭三年展並稱義大利三大藝術展。
英語Florence, 義大利語Firenze,德語Florenz,以前曾譯作「翡冷翠」。義大利語的直譯為「百花之城」,市花以及標志是一朵紫色的百合。坐落在亞平寧山中部、阿爾諾河(Arno)河谷,四周環抱著丘陵。
簡介
佛羅倫薩(Florence)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屬義大利托斯卡納區,原義大利首都,義大利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連接義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阿諾河橫貫市內,兩岸跨有7座橋梁。人口44.4萬 (1982)。市區仍保持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多中世紀建築藝術。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世界美術最高學府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蜚聲世界,義大利繪畫精華薈萃於此。文化中心,有大學,還有藝術、文學、科學研究院與圖書館等。
「翡冷翠」由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首譯,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薩」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詩人自身著有《翡冷翠的一夜》一書。後來,作家徐魯著有《翡冷翠的薄暮》,畫家黃永玉著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80後詩人風來滿袖著有譯詩集《沿康河到翡冷翠》,都是對徐志摩詩意的一脈相承。
http://ke..com/view/1758534.htm
http://ke..com/view/2249.htm
Ⅲ 義大利佛羅倫薩是什麼樣的一個城市
佛羅倫薩(Florence) 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城市,托斯卡納區首府。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阿諾河橫貫市內,兩岸跨有7座橋梁。人口44.4萬(1982)。
十五至十六世紀時佛羅倫薩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以美術工藝品和紡織品馳名全歐。1865-1871年曾為義大利統一後的臨時首都。工業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為主。金銀加工、藝術復製品等工藝品亦很有名。
佛羅倫薩是連接義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市區仍保持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多中世紀建築藝術。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義大利繪畫精華薈萃於此。文化中心,有大學,還有藝術、文學、科學研究院與圖書館等。
「翡冷翠」由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首譯,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薩」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詩人自身著有《翡冷翠的一夜》一書。後來,作家徐魯著有《翡冷翠的薄暮》,畫家黃永玉著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80後詩人風來滿袖著有譯詩集《沿康河到翡冷翠》,都是對徐志摩詩意的一脈相承。
Ⅳ 義大利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可拍照嗎
可以。。
聖母百花大教堂基本信息:
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建成不僅僅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更吹響了文藝復興最響亮的開端號角。由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擔此重任。布魯內萊斯基是一位鬼才建築師,卻一度陷入潦倒——他因為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無法符合羅馬宗教統治者的要求而近乎失業,而他本身非常暴躁的壞脾氣更是讓他在羅馬無法立足。幸好他碰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負責設計建造佛羅倫薩的育嬰堂。它長長的券廊在佛羅倫薩擁擠、彎曲的街道上非常少見,其8米高的拱券更是讓人一見難忘。建築物高貴而素凈,沒有使用大理石鑲嵌作為裝飾。它的柱式和柱頭使其成為佛羅倫薩第一座讓人清楚聯想起古典時期風格的建築。正因為這次任務的圓滿完成而讓科西莫·德·美第奇決定將教堂穹頂的建造交由他來完成。當時的難題在於教堂設計出來後,沒人知道應該怎樣建造這個穹頂。這個穹頂比羅馬萬神殿的穹頂還要大,而且自萬神殿以來再沒有建過更大的穹頂了。 由於城市貴胄們禁止使用扶壁,而且沒辦法搭建夠高、夠堅固的腳手架(也沒有足夠的材料),所以不知道這么大的穹頂怎麼能造出來,甚或僅讓它不塌下來已經很難辦了。 必須考慮的還有,當時靜力學還沒有發展起來,而且所使用的灰泥需要幾天的時間才會凝固,因此要靠腳手架提供很長時間的支撐。而布魯內萊斯基最終的成功毋庸置疑歸因於他的技術和數學才能。穹頂的建造使用了400多萬塊磚。為了將建築材料運送到高處,他發明了一種起重機。在建造拱頂時,沒有採用當時流行的「拱鷹架」圓拱木架,而是採用了新穎的「魚刺式」的建造方式,從下往上逐次砌成。主教座堂於1436年3月25日,舉行獻堂典禮。
更多的關於義大利目的地的信息可以關注極鳥官網,可以獲取不少靈感哦!
Ⅳ 聖母百花大教堂和聖母之花是同一個建築么
是同一個建築。
聖母之花大教堂(PiazzadilDuomo)聖瑪麗亞鮮花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座偉大建築。1295年由阿爾諾沃·迪卡姆比奧在原先的佛羅蒂諾大教堂的基址上興建, 聖母之花大教堂1496年才最後完工。教堂側面有兩扇十分壯觀的大門:北面是十五世紀的曼多爾拉門,南面是十四世紀的卡諾尼奇門。教堂內部為拉丁十字形,長153米,寬38米,可同時容納一萬人,是世界第四大教堂。世界上庄嚴雄偉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嫵媚。這座使用白、紅、綠三色花崗岩貼面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難怪會被命名為「花之聖母」。花之聖母教堂原址是建於4世紀的聖·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喬凡尼·美第奇出資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時間才最終建成。天才建築師布魯涅內斯基仿造羅馬萬神殿設計的教堂圓頂,是古典藝術與當時科學的完美結合,連教皇也驚嘆為「神話一般」,一位音樂家專門為它作了一首協奏曲。
Ⅵ 佛羅倫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佛羅倫薩旅遊必去景點
烏菲齊美術館:烏菲茲宮是世界收藏文藝復興時期作品最多的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畫廊之一。烏菲齊美術館曾經是梅迪奇家族的事務所,文藝復興時期凝聚了梅迪奇家族財力的全部藝術作品都在這里。美術館分為二層和三層。二層是列奧納爾德、米開朗改羅等人的素描及版畫的展室。三 層是繪畫館,三段走廊之間有 45 個展室。
聖母百花大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城中,是天主教佛羅倫薩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由大教堂、鍾塔與洗禮堂構成。洗禮堂位於大教堂西邊數米,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築。鍾塔高85米,屬哥特式建築,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外牆鋪白色大理石,純凈優雅。
喬托鍾樓:是義大利天才藝術家歐洲繪畫之父喬托的傑作,鍾樓高84.7米,是由紅白綠大理石砌成,其中有很多精緻的雕塑,整個外形細長優雅,色調和對面的洗禮堂相得益彰。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為世界美術最高學府,首任院長為傑出藝術家,文學家瓦薩里。1785年成為國立美術學院。「世界美術學院之母,四大美術學院之首」這是對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最簡潔的評價。
米開朗基羅廣場:位於城市東南的小山上,廣場中央安放著米開朗基羅《大衛》的復製品。黃昏時分從廣場上眺望佛羅倫薩老城區玫瑰色的老房子和花之聖母大教堂的圓頂,會又不一樣的感覺。
皮蒂宮:典型的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代建築,宮殿內部裝飾為經典的17-18世紀巴洛克風格,分帕拉蒂納繪畫館、銀器博物館、近代繪畫館、服裝博物館、陶器博物館、音樂廳等,皮蒂宮後的波波利庭院是一座靜謐優雅的花園。
Ⅶ 聖母百花大教堂在義大利的哪一個城市
佛羅倫薩大教堂也叫「花之聖母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花之聖母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是文藝復興的第一個標志性建築,被稱為文藝復興的報春花其圓頂直徑達50米,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四大教堂,義大利第二大教堂,能同時容納1.5萬人同時禮拜,教堂的附屬建築有洗禮堂和喬托鍾樓。建於1296-1436年。花之聖母教堂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薩」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
Ⅷ 義大利教堂的建築風格是什麼求專業講述
義大利教堂的建築風格是巴洛克式。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扭曲的珍珠」,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巴洛克建築
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