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大利的經濟怎麼樣
義大利是發達工業國家。私有經濟為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以上。服務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國內各大區經濟差距較大,南北差距明顯。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8%以上,堪稱「中小企業王國」。
截止到2011年意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際匯率標准)國內生產總值:2.036687萬億美元(世界第七);
(國際平價購買力)國內生產總值:1.177114萬億美元(世界第十);
(國際匯率)人均GDP:33828美元(世界第22);
(國際平價購買力)人均GDP:29418美元(世界第27)。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0.4%;
通貨膨脹率(2011年12月):2.8%;
失業率(2011年12月):8.9%(歐盟平均失業率10%)。
義大利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第八貿易大國、第八出口大國。
義大利的人均GDP為36,130美元(2011年數據),2001年全國就業總人數2151.4萬,新增就業崗位43.4萬,同比增長2.1%。其中農業人口112.6萬,同比增長0.6%;工業人口684.1萬,同比增長1.1%;建築業人口170.7萬,同比增長5.5%;服務業人口1354.8萬,同比增長2.7%;失業人數206.1萬,佔9.5%。
Ⅱ 義大利為什麼南窮北富
說起義大利,藝術、時尚、歷史、足球、陽光、美食似乎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個集自然和人文風光於一身的國家,位於亞平寧半島上。
亞平寧半島宛如一隻嵌入地中海的長靴,南北狹長。
歷史上,不同文化在亞平寧半島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給義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南北差異。這種南北差異表現在義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區則比較自由奔放,不循規蹈矩。
經過了幾個世紀種植園農業的發展,南義大利在當時異常富裕。
除此之外,亞平寧半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港口貿易的發達,使得義大利南部成為了羅馬共和國以及後來的羅馬帝國的中心。消失的龐貝古城就是義大利南部富庶繁華的見證者之一。
▲龐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維蘇威火山吞沒之前,這里曾是古羅馬貴族的療養勝地
但仔細觀察義大利地圖,半島大部分地形以山地為主,面積最大的波河平原卻分布在北部。
波河豐水期長,水資源豐富,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積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條件比南部更優越,那麼北方的發展應該比南方更好才對。但在羅馬帝國時,北方蠻族(包括高盧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羅馬中央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為了防止北方蠻族的入侵,羅馬人利用阿爾卑斯山這個天險,在北方修築了眾多的軍事要塞,防止蠻族的入侵。以都靈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數是在軍事要塞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作為抵抗北方蠻族的前哨陣地,開發成本高,因此雖然北部自然條件更優越,但這時義大利的經濟中心卻在南方,北方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二、北方逆襲,南方沒落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滅亡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了中世紀時代,義大利開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狀態,逐漸分裂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國家。
日耳曼人開始進入亞平寧半島,逐漸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義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蠻族的隱患已經消除,義大利北部的優勢逐漸凸顯,北方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完成了對南方的逆襲。
除了北方更加優越的自然條件外,商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從此,伊比利亞半島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統治,直布羅陀海峽這一西方航線的生命線被阿拉伯人控制著。
直布羅陀海峽被異族封鎖,處於地中海中心的亞平寧半島逐漸成為了地中海航運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選擇通過義大利北部,把貨物中轉到歐洲大陸。
地中海貿易區的發展,帶動了威尼斯、熱那亞、倫巴第等眾多城市共和國的經濟繁榮。
南方雖然緯度低,光照資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希臘殖民時期和羅馬時期的人口數量較少,南部可以憑借大量的奴隸勞動力開墾來滿足當時的需要。
但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
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這不僅僅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歷史進程,更是為後來的義大利統一奠定了基礎。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越來越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天塹。各地要求國家統一的呼聲日益高漲。
當時的義大利境內,撒丁王國和兩西西里王國是最具有影響的兩個國家,撒丁王國在北方,兩西西里王國在南方。
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他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如財稅改革增加財政收入;鼓勵興建鐵路港口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發展自由貿易,使撒丁王國成為了半島上最發達的地區,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集中區,為統一義大利奠定了基礎。
而盤踞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經濟落後,保留著封建專制,且國王腐敗無能。因此,承擔義大利統一和獨立的重任,最終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國的肩上。
加富爾還通過外交手段各個擊破,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1859年,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擊敗了奧地利,收復了倫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國改名為義大利王國。
隨後,義大利先後藉助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將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了亞平寧半島,1870年,羅馬教皇國並入義大利,義大利完成國家統一。
三、制約義大利前進的沉重一步
義大利雖然完成了國家統一,但南北貧富差距過大,無論在義大利王國時期還是現在的共和國時期,都是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成立。為了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在穩固西北傳統工業區的基礎上,開發新興工業區。
此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帶動了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義大利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了人均GDP高達32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並成為G7工業國。在義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當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義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時尚和奢侈品中心,擁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眾多豪車品牌,和阿瑪尼、Gucci、芬迪等眾多奢侈品。而南方卻沒有幾個聲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業政策沒有惠及到南部地區,反而將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南部的經濟落後削弱了義大利抵禦風險的能力。
歐債危機席捲整個歐盟時,義大利北方憑借著厚實的工業基礎,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引擎,但經濟基礎薄弱的南部地區卻一直深陷經濟危機之中難以自拔。
貧困的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拖油瓶。當歐盟國家的經濟普遍回暖的時候,義大利由於南部“拖後腿”一直增長乏力。
▲義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難民(2017年數據)
南方的落後也隨之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義大利南部離北非較近,近年來許多難民從地中海登陸來到南部地區,治安問題尤為突出。
義大利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但很多人去義大利旅遊一般只會選擇去中北部,風景秀麗的南方卻因貧困帶來的治安問題,讓遊客望而卻步。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也造成了整個國家的認同危機。例如在意甲賽場上,以米蘭雙雄和尤文圖斯為代表的北方球隊,對以那不勒斯為代表的南方球隊,地域謾罵更是不絕於耳。
這種差距反應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國家分離的風險。北方認為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發展的累贅,覺得自己勞動多,上繳的大量稅款卻要補貼南方的“窮鬼”。
這種不平衡導致的分裂勢力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愈加強大。一些義大利北部的右翼政黨要求自治,甚至是脫離義大利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Ⅲ 為什麼義大利能從窮國變為高度發達國家
樓主的表述有錯誤,義大利並不算什麼高度發達國家,它的發展水平只是屬於中等發達國家,和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水平差不多,比北京、上海要差一些。
Ⅳ 義大利算強國嗎,為什麼它在全球的的影響力那麼大
義大利肯定是屬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了,至於算不算強國,要看和誰比,在全世界來說,義大利的實力肯定是算比較強大的了,只是面積不夠大,因為義大利生產的不少時尚品牌在全世界都有著很高的地位,而且義大利歷史悠久,是著名的文明古國,所以義大利在全球影響力很大。
所以說義大利這座國家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了,義大利的建築文化藝術也在全世界享有出色的聲譽,論藝術這一塊沒有國家能比得過義大利,義大利的人均收入和科技實力也是很強的,所以說它毫無疑問是一座實打實的發達強國。
Ⅳ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及經濟發達原因
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上,其領土還有地中海的西西里
島、撒丁島及其附近的許多小島.總面積30.1 萬平方公里,1982 年底共有
人口 5,633 萬,是歐洲人口較多的國家之一.首都羅馬,283 萬人,全國最
大城市.
亞平寧半島連同西西里島一起伸向地中海中部,構成了由中歐到達非洲
的天然陸橋.這種靠近並伸入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時期對義大利的經
濟發展有著不同的影響.在古代,當國際貿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時,古羅馬
時代的義大利曾經是東西方交通、貿易的中心.公元二至三世紀為羅馬帝國
的全盛時期,其版圖擴大到整個地中海沿岸,對外經濟的聯系也非常頻繁,
這對於處在古羅馬核心的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很有利.中世紀後期,義大利北
部和中部地區迅速發展,威尼斯和熱那亞等成為世界著名的商業港市,是東
西方貿易的中心和通商口岸.地理大發現後,世界航路和國際貿易中心逐漸
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在國際交通貿易方面的有利地位也日漸衰落.然
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蘇伊士運河通航,開辟了大西洋經地中海到印度洋、
太平洋的海上捷徑,地中海在國際貿易與航運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復和提
高,義大利的地理位置也隨之愈加重要了.義大利在大陸上占據阿爾卑斯山
南坡山地和波海平原,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等國接壤.北部阿
爾卑斯山的幾個重要山口,從古代起就是中歐通往地中海的必經之地.近代
又修築了鐵路、公路,開通了幾條隧道,更方便了義大利與歐洲腹地的聯系,
有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義大利資源貧乏,主要的工業原料和燃料均需進口,
而工業製成品又有三分之一以上供出口.對國際市場的嚴重依賴,更進一步
提高了義大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Ⅵ 義大利是世界經濟高度發達國家之一是什麼意思
1:最具文化底蘊的歐洲國家
義大利堪稱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現代風情與古老文明交相輝映。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因擁有47項世界遺產而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孕育了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馬可波羅等諸多傳奇人物,有可歌可泣的愛情人物朱麗葉和羅密歐。
2: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成員和經濟強國
作為歐洲歷史古國,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義大利在歐洲社會、政治、經濟及軍事上均具有重要影響力。同時在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美食、建築、音樂等方面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義大利是世界經濟高度發達國家之一,為歐洲四大經濟體和八國集團(G8)創始成員國,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創始成員國,並且是主導歐洲和世界經濟走向的國家之一。
3: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
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於地中海型氣候,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月為2-10℃,7月為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為最適宜居住的氣候條件。
4: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國
義大利的人文景觀,歷史遺址,文化熏陶,自然風光,特色美食,熱情好客的人民,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國。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堪稱歐洲文化藝術的瑰寶,吸引著全世界人民前往義大利感受歐洲古老文化。
Ⅶ 義大利礦產資源非常貧乏,為何它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呢
一般來說,位於歐洲的國家大多都是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盟組織的成員,因為歐盟是一隻重要的經濟力量。也是國際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許多國家都因為這個組織更加強大。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國家就是歐盟的成員,經濟強大卻資源稀缺。
義大利之所以這么發達,和古代輝煌時所遺留的產物密切相關,而義大利也積極發展著自己的力量,因此資源上的貧瘠也不能讓義大利停下發展的腳步。了解了義大利有這么多美麗的景點可以觀光,你心動了嗎?
Ⅷ 義大利是發達國家嗎
義大利是發達國家。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5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歐洲國家。
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義大利的古文明有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於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其中,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
Ⅸ 義大利到底強在哪裡為何它能躋身西方七國行列
所謂的西方七國就是由七個非常發達的國家組成的一個聯盟,這些國家主要是為經濟、政治協調而召開相關會議,現在的西方七國分別是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這七個國家。對於義大利這個國家加入西方七國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但是義大利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工業基礎上都是位於世界前列的,再加上義大利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的排名也是很靠前的。
對於義大利的平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可以看出,他們是真的懶,所以導致現在的德國和法國都不待見義大利。雖然現在的德國、法國與義大利之間都是相互嫌棄的,但是這也改變不了義大利實力強大的現實。
Ⅹ 義大利經濟實力有多強在歐洲及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義大利的整體實力仍然很強,而不是很弱,但義大利是西方七個工業化國家中第一個開始衰落的國家。在經濟上義大利並不弱。作為一個老牌的發達國家,義大利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歐洲名列前茅。事實上,更不用說在歐洲,甚至在世界上,義大利排名也是在前列的。
義大利經濟體系非常健全,各產業發展良好,屬於多點開花,結構比較穩定。在農業領域,義大利是歐洲第二大農業國。蔬菜、水果、橄欖油等農產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順便說一句,義大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幾乎佔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