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曼陀林屬於哪裡的民歌

義大利曼陀林屬於哪裡的民歌

發布時間:2022-07-30 05:06:21

㈠ 相思鳥、曼陀林分別象徵著什麼

曼陀林,撥奏弦鳴樂器,與琉特琴類似並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弦樂器。琴體呈半梨形,短頸,頸部帶品,琴頭呈鐮刀形,向後彎曲。音孔為橢圓形。4組雙弦 (兩對弦)由鋼絲製成,定弦與小提琴相同,是g、d1、a1、e2。用撥子撥奏。其特點是需快速反復彈奏,以震音方式保持音響的持續,音色明亮。
[編輯本段]樂器歷史
曼陀林是琉特琴的變體,最初是在18世紀由16世紀的小豎琴曼朵拉演變而成。現今最為人們所知的曼陀林變體產生於那不勒斯 。19世紀由義大利曼陀林製造家P·維納恰予以改進,奠定了現代的式樣。18世紀和19世紀的作曲家有時也為曼陀林創作作品。在義大利(尤其是在南方)和美國,曼陀林主要是民間樂器,在美國,它常與吉他和班卓琴一起被用於鄉村音樂。
[編輯本段]樂器信息
家族:弦樂器
音域:兩個半八度
材料:玫瑰木、金屬弦
大小:約60厘米長,其中親身33厘米
起源:曼陀林是由15世紀的一種叫做曼朵拉的樂器演變而來的。曼朵
拉形狀與魯特琴相似,有4~5組復弦。
分類:弦樂器,聲音由琴弦的震動產生。
Tips:莫扎特在他的歌劇「Don Giovanni」(1787)中使用了曼陀林,在少女的窗戶下,曼陀林表達了一段浪漫的小夜曲。
[編輯本段]樂器類型
1義大利曼陀林(Blowback mandolins,圓背傳統型)
2平背曼陀林(Flatback mandolins, A Model)
3 鄉村音樂曼陀林(F Model)
4 電曼陀林(Electric Mandolin)
5 雙頸曼陀林(Double-neck Mandolin)
6 其他變體曼陀林 (Mandolin banjo…)
[編輯本段]曼陀林樂曲
就音色而言,曼陀林的聲音要更纖細一些,也顯得更加細膩。維瓦爾第的《雙曼陀林協奏曲》知名度稍高於《琉特琴協奏曲》,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第二樂章廣板,經常被巴洛克精選集的唱片所選取。事實上,這個憂郁且恬靜的慢板樂章,只有放在兩個舞曲般的快板樂章之間演奏時,才能更顯示出其深刻的情感魅力。\
象徵愛情的忠貞不二、不離不棄精神。還有一種鳥叫荊棘鳥,它的伴侶不幸死去,它也不會獨活,它把自己身體扎進帶刺的樹枝,一邊流著血,一邊為愛人歌唱,傳說它的歌是世界最好聽的歌。

㈡ 山東高考基本能力知識點

基本能力專題復習材料第一卷
音樂鑒賞復習材料
第一部分 各地民間音樂
一. 音樂與人生
1.吳祖強,作曲家。代表作:有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芭蕾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交響音畫《在祖國大地上》
2.劉德海,琵琶演奏家。演奏代表曲目:《十面埋伏》《陽春白雪》,創作有琵琶曲《天鵝》《草原小姐妹》《老童》。
3.草原小姐妹共有五個樂章《草原放牧》《在寒夜中前進》《與暴風雪搏鬥》《黨的關懷記心間》《千萬朵紅花遍地開。
4.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代表作有:《第六(悲愴)交響曲》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歌劇《葉普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後》;《1812年序曲》,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鋼琴套曲《四季》。
5.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6.音樂的形式要素,例如: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等。
二.多彩的民歌
1.民歌是由人民群眾口頭創作的,通過口耳相傳不斷加工提高的集體創作的結晶。故具有口頭性,即興性,集體性,變異性等特點。
2.民歌的體裁有:勞動號子(農事號子)(船漁號子)、山歌(花兒)(信天游)、小調、兒歌、風俗歌等。
3.民歌的八塊色彩區:東北、西北、華北、西南、江浙、江淮、閩粵台、湘鄂。
4.西北民歌:
代表曲目:青海的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陝西民歌《腳夫調》《趕牲靈》《三十里鋪》,山西民歌《刨洋芋》。
風格特點:旋律高亢悠長,起伏較大,節奏較自由,多用假聲或真假聲結合的方法演唱。
5.中原民歌
代表曲目: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江蘇民歌《茉莉花》
6.南方民歌
代表曲目:雲南民歌《彌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對花》《對鳥》,湖北民歌《幸福歌》
風格特點:歌詞含蓄內在,善用比興;旋律婉轉、流暢、細膩、抒情。
7.蒙古,藏族,維吾爾族的民歌
蒙古民歌代表體裁:長調 《牧歌》《遼闊的草原》,短調《嘎達梅林》《森潔德瑪》
西藏民歌代表作品:《北京有個金太陽》《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天上飄著彩虹》
西藏音樂分為: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三大類。
維吾爾族民歌代表作品:《掀起你的蓋頭來》《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達坂城的姑娘》
各民族代表樂器:藏族 扎木聶;
蒙古 馬頭琴;
維吾爾族 冬不拉、彈布爾、手鼓
8.民歌與創作歌曲的區別

民歌 創作歌曲
作曲 群眾口頭創作 根據作曲法則創作
歌詞旋律 流傳中有變化發展 固定不變的
流傳 口耳相傳 記譜傳流
風格特點 民族地方特性 作曲者的個性特徵
三、民間器樂
1.民間器樂的演奏形式有獨奏、重奏、合奏。
2.鼓吹樂:又稱「鼓樂」,是以 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民間器樂合奏。分為黃門鼓吹(用於宮廷宴飲)、騎吹(用於帝王貴族的馬上演奏)、短簫鐃歌(用於祭祀狩獵)、橫吹(用於隨軍演奏)四大類。
3.「打溜子」,流行於湖南土家族的一種民間器樂合奏。演奏樂器有:馬鑼、大鑼、頭鈸、二鈸四件樂器。樂曲內容多描繪動物形象及勞動生活情景。代表曲目《錦雞出山》。
4.吹歌:是鼓吹樂的一個類別。以吹管樂器為主輔之以打擊樂器。因多採用民歌或戲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稱。
5江南絲竹與廣東音樂
江南絲竹 廣東音樂
流行區域 上海,蘇南,浙江西部 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
所用樂器 二胡、三弦、琵琶、揚琴、笛子、簫、笙、鼓板、木魚 高胡
揚琴
音樂風格特點 輕巧、明朗、歡快、活潑 樂曲短小精悍,纏綿細膩流暢動聽
代表作品 《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歡樂歌》《雲慶》《行街》《》 《旱天雷》《雨打芭蕉》《娛樂生平》等
6.被稱為「五世同堂」的是:《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老六板》,五曲同出一宗,多在喜慶之日成套演奏。
四、京劇
1.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中國的戲曲。
2.四大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台。
3.四大名旦:梅蘭芳、荀慧生、尚小雲、程硯秋。
4.四大行當:生(老生、小生、武生等)、旦(青衣、正旦、花旦、刀馬旦等)、凈(花臉)、丑(文丑武丑)。
5.京劇的唱腔:分為二黃和西皮兩種。二黃的旋律平穩、節奏舒緩,唱腔較為凝重、渾厚穩健,適合於表現沉鬱肅穆、悲憤激昂的情緒。西皮的旋律起伏變化較大,節奏緊湊,唱腔較為流暢輕快食慾表現歡樂堅毅的情緒。
6.京劇的板式:指唱腔的板眼結構形式。有以下形式:一板一眼(相當於2/4拍);一板三眼(4/4拍);一板無眼(相當於1/4拍);無板無眼(稱為散板)。
7.京劇的伴奏稱為「場面」。分為「文場」和「武場」兩部分。文場為唱腔伴奏,為管弦樂部分;武場配合身段表演,為打擊樂部分。
8.古典京劇的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京劇《霸王別姬》選段);《海島冰輪初轉騰》(《貴妃醉酒》選段)。
9.現代京劇的代表曲目:梅蘭芳《孽海波瀾》《鄧霞姑》《抗金兵》;程硯秋的《荒山淚》《青霜劍》;
10.八大樣板戲是指:《沙家浜》《紅燈記》《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龍江頌》《紅色娘子軍》
五、亞非音樂
1.亞洲可分為五個音樂文化區:東亞、南亞、西亞、東南亞、中亞。
地區 國家 代表曲目 風格特點
東亞 中國、日本、韓國、朝鮮 蒙古《四歲的紅鬃馬》(呼麥) 呼麥,是一種一個人同時唱兩個聲部的歌唱藝術。是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種民間唱法。
東南亞 印度尼西亞、 《星星索》《梭羅河》 這是一首印度尼西亞克隆宗歌曲。曲調緩慢悠揚,帶有哀傷色彩,每句前緊後松,唱法柔和鬆弛。
南亞 印度、 孟加拉(音樂之邦) 《歡迎》薩朗吉(被稱為印度的小提琴)演奏 印度音樂的特點:有很多滑音和裝飾音,波浪形和曲線式的旋律,多變的即興演唱、演奏,器樂曲中多持續音,歌聲中略帶有鼻音色彩。
西亞 阿拉伯、 《巴雅提木卡姆》卡曼賈演奏 《木卡姆》是一種由多首樂曲組成的組曲,通常由某一特定調式為主貫穿全曲。
2.非洲歌舞音樂
非洲音樂不是地理概念上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黑人居住地區的音樂。
3.代表作品:迦納民歌《非洲贊歌》,蒲隆地聖鼓《鼓舞》,坦尚尼亞民間樂曲《門庫爾雅》,塞內加爾《男孩之舞》。
4.非洲音樂的特點:高度發展、復雜多變、強烈奔放的節奏。
5.非洲民間音樂的功能性:音樂活動常伴隨社會日常生活進行,是社會生活習俗的一部分;與勞動相伴隨;是各種儀式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音樂在各種節日和喜慶活動中具有社交的性質;並經常與宗教儀式緊密聯系。此外,非洲音樂有強烈的自娛性質。
6.特色樂器:
亞洲:印度的薩朗吉,亞塞拜然的卡曼賈,蒙古的馬頭琴,新疆維吾爾的冬不拉、熱瓦甫、彈布爾、手鼓,中國的二胡,古箏,嗩吶等。
非洲:馬林巴琴、拇指鋼琴姆比拉、鼓及各種敲擊樂器。
六、歐洲民間音樂
1.歐洲大陸按照地理劃分可分為:南歐、西歐、東歐、北歐、中歐。
2.歐洲民間音樂代表曲目:保加利亞民歌《鳥兒在歌唱》
蘇格蘭風笛演奏《優雅》
羅馬尼亞排簫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婦女的舞蹈》
3.歐洲歌曲的體裁:敘事歌曲、愛情歌曲、節慶歌曲。
4.特色樂器:蘇格蘭風笛、愛爾蘭風笛;羅馬尼亞排簫、義大利曼陀林。
5歐洲民間音樂與藝術音樂的聯系:
民間音樂是音樂家們創作的源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被音樂大師們大量吸收,創作了大量體裁多樣、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音樂作品。
專業音樂家創作的樂曲,經常由民間歌手和民間隊表演。
七、拉丁美洲音樂
1.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
2.代表曲目:秘魯民間樂曲《告別》(演奏樂器:排簫、蓋那笛、恰朗戈)
墨西哥歌曲《美麗的小天使》(體裁「松」)
探戈舞曲《小夥伴》(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曲。音樂特點是運用多種多樣的切分音)
3.拉丁美洲音樂大體上可分為:印第安人音樂、拉丁美洲民間音樂、以黑人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樂三個類型。
3、非洲黑人音樂相融合的產物。
第一部分 西方音樂流派
一.巴羅克時期 (1600——1750)
1.音樂特點:作品大都宏偉壯觀充滿活力,以復雜沉重的復調音樂為主。()
2.代表人:
巴赫 : 代表作 <<馬太受難曲>> <<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包括前奏曲和賦格)
亨德爾:代表作<<水上音樂>> <<焰火音樂>>;還有斯卡拉蒂 、維瓦爾蒂等
3。中國明代律學家朱載堉1581年首創「新法密律」並計算出十二平均律,比西方早一百年。
二.維也納古典樂派 (1750——1810)
1音樂特點:崇尚理性,形式嚴謹,以簡潔明快的主調音樂為主 。.
2代表人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暴風雨》《熱情》,
交響樂 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
歌劇 費代里奧》
海頓: 交響曲 《時鍾》
清唱劇 《四季》《創世紀》
莫扎特: 歌劇 《魔笛》《唐璜》《費加羅的婚禮》
三.浪漫主義音樂 (1820-1910)
1.音樂特點:從主觀的角度感受事物,強調個人主觀情感的表達。
2. 代表人:
舒伯特 藝術歌曲《魔王》《鱒魚》《致音樂》
聲樂套曲《美麗的磨紡女》《冬之旅》
交響曲《未完成》)
肖邦 《C小調革命練習曲》《幻想即興曲》《華麗圓舞曲》
李斯特 首創交響詩體裁,作品:《前奏曲》《塔索》《匈牙利狂想曲》《愛之夢》
柏遼茲 首創標題音樂, 作品:《幻想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
3.藝術歌曲:由作曲家為某種藝術表現的目的,根據文學家詩作而創作的歌曲。多為獨唱曲,有精心編配的鋼琴正譜伴奏,對演唱技術有較高的要求。
4.練習曲: 是為練習某種樂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術而創作的樂曲。
5.標題音樂:浪漫主義作曲家將音樂與文學、戲劇、繪畫等其他藝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綜合性音樂形式,是一種用文字來說明作曲家創作意圖和作品思想內容的器樂曲。「標題音樂」往往與「純音樂」相對應。例:《圖畫展覽會》《荒山之夜》
四.民族樂派 (1860年左右)
1.音樂特點:作曲家探索民族的音樂語言和表現形式,採用民族的題材內容,描寫民族的風土人情,歌頌祖國河山和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
2.代表人:捷克 斯美塔那 交響詩《我的祖國》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
捷克 德沃夏克 歌劇《水仙女》
芬蘭 西貝柳斯 交響詩《芬蘭頌》
俄國 格林卡 「俄羅斯民族樂派之父」 歌劇《伊凡蘇薩寧》《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管弦樂《卡馬林斯卡亞幻想曲》
俄國 柴可夫斯基 交響曲 《第六悲愴》;序曲《1812年》
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

3. 俄國強力五人團
成員:巴拉基列夫、居伊、鮑羅丁、穆索爾斯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作品:穆索爾斯基:管弦樂《荒山之夜》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歌曲《跳蚤之歌》
4.交響詩:按照文學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作成的大型管弦樂曲。是標題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例如:西貝柳斯《芬蘭頌》;斯美塔那《我的祖國》
五.印象樂派
1.音樂特點:以自然景物或詩歌繪畫為題材,突出瞬間的主觀印象,重視和聲配器色彩,意境幽靜朦朧飄忽空幻。
2.代表人:德彪西
3.作品: 交響素描《大海》;歌劇《佩利亞斯蘭與梅麗桑德》;管弦樂《牧神午後前奏曲》;
鋼琴曲《意象》《亞麻色頭發的少女》
六.表現主義音樂
1.音樂特點:表現內心苦悶,孤獨,恐懼,絕望等情緒
2.代表人:勛伯格(奧地利),貝爾格,韋伯恩
3.無調性音樂:沒有調性的音樂出現於20世紀初,它取消了各音之間的音級功能差別打破傳統大小調體系的束縛,八度中的十二個半音處於平等地位,既不與某個調性中心有關系,也不依附於某個主音,從而避免和否定了調中心的存在。
作品: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獨唱套曲《月迷彼埃羅》
4.十二音音樂作品:勛伯格《第三弦樂四重奏》《華沙倖存者》
七.爵士樂(JAZZ)
1.起源: 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黑人舞蹈音樂,源自美國的黑人歌曲和「拉格泰姆」。
2. 代表作品: 格什溫的鋼琴與樂隊作品《藍色狂想曲》,貝爾格的歌劇《璐璐》
3.分類 : 迪克西蘭爵士樂(代表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金奧利弗),自由爵士樂
4.爵士樂之父: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南部之子》
中國音樂部分
一.古琴音樂
1.古琴形制:七弦,十三徽
2.代表曲目:《高山》《流水》《陽春》《白雪》
3.賞析 《流水》:曲式:「起,承,轉,合」結構
譜源於《神奇秘譜》;此曲伴「航行者」太空船遨遊太空
二.古代歌曲
1.發展歷程:詩經,楚詞,樂府,絕律詩,詞,曲等不同發展階段。
2.代表作品:《陽關三疊》《揚州慢》
三. 學堂樂歌
1.定義:「學堂樂歌」是我國清末民初新型學校教育改革的具體產物之一,最初是「維新派」領袖康有為於1898年5月向光緒上書:「請開學校折」中提出的。以李叔同沈心工為代表的 一批有識之士在學校里開設樂歌課所唱歌曲統稱為學堂樂歌。
2.主要內容及代表作品:
A、 「富國強兵」、以抵禦列強欺凌的愛國主義,代表性的歌曲有:《何日醒》《黃河》
B、 積極宣傳和推行「軍國民教育「的,代表性的歌曲有:《體操-兵操》等;
C、 極擁護推翻帝制、歡呼民主共和新政的建立的,如:《革命軍》(沈心工編)
D、 呼籲婦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主精神。代表作:《勉女權》《女子體操》《纏足苦》 ;
E、 鼓吹學習新文化、推動民主思想的,代表性歌曲有:《運動會》、《電報》、《文明婚》等;
F、 結合學校生活向青少年進行勤學苦練的思想教育和熱愛生活的教育的,如:《勉學》《春遊》《送別》

3.四位音樂家的作品風格比較
主要作品 音樂風格 對會的主要貢獻
沈心工 《體操兵操》《黃河》 歌詞淺顯易懂,詞曲結合好,適合兒童學唱 編寫大量樂歌,宣揚資產階級革命思想
李叔同 《送別》《西湖》《春景》 所作樂歌文辭秀美,富於意境和韻味 創辦中國最早的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
蕭友梅 藝術歌曲《問》 所作樂歌貼和時政,善於運用西方音樂要素 1927年到上海創辦國立音樂院(即現在的上海音樂學院)
黃自 清唱劇《長恨歌》
藝術歌曲《玫瑰三願》 作品題材豐富,體裁廣泛,風格典雅旋律流暢結構嚴謹 介紹西洋近代音樂理論,造就大批音樂專業人才。
4..清唱劇
又稱神劇,是巴洛克時期的一種混合歌樂的形式。將宗教或史詩題材的歌詞譜以曲調,由許多樂章組成,包括:詠嘆調喧敘調合唱等曲體。題材包括:抒情的,戲劇的,歷史的,宗教的。無布景動作與服裝,多在教堂或音樂廳演出。例如:黃自《長恨歌》;海頓《四季》《創世紀》

四..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
1.聶耳:作曲家,雲南人。民樂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曉》歌曲:《賣報歌》《新女性》
《碼頭工人》《鐵蹄下的歌女》《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梅娘曲》

2.冼星海:作曲家,廣東人。
歌曲:《救國軍歌》《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生產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第一樂章 《黃河船夫曲》,第二樂章 《黃河頌》, 第三樂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四樂章 《黃水謠》, 第五樂章 《河邊對口曲》, 第六樂章《 黃河怨》, 第七樂章 《保衛黃河》,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
作品共有八個樂章,每章開首均有配樂朗誦。
1.《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原稿為男聲合唱,片段1)
2.《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片段2)
3.《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
4.《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原稿為齊唱,片段3)
5.《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片段4)
6.《黃河怨》(女高音獨唱,音樂會上常按修訂稿加入女聲三部伴唱,片段5)
7.《保衛黃河》(輪唱,片段6)
8.《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片段7)
《黃河大合唱》為我國現代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六十年代後期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
五.左翼音樂運動組織
北平左翼音樂家聯盟 聶耳,王旦東等
中蘇音樂學會 聶耳,任光,田漢等
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 聶耳,任光,張曙等
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小組 張曙,安娥,呂驥等
六.歌劇:
1.歌劇是綜合音樂,戲劇詩歌舞蹈和舞台美術等藝術要素,以歌唱為主的一種戲劇形式。演唱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等。
2.中國新歌劇代表作:(六部)
1馬可《小二黑結婚》《白毛女》 2梁寒光《赤葉河》 3 羊鳴《江姐》
4羅宗賢《劉胡蘭》 5 張敬安《洪湖赤衛隊》 6 石夫《阿依古麗》
七.新中國的音樂家及其作品
. 陸祖龍 合唱《祖國永遠是春天》《一束山茶花》獨唱曲《婁山關》《心中的玫瑰》《長城永在我心上》
呂其明 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
秦詠誠 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我為祖國獻石油》
施光南 歌曲《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歌劇《傷逝》
彭修文 民族管弦樂曲《彩雲追月》《花好月圓》《豐收鑼鼓》《瑤族舞曲》《亂雲飛》
郭文景 交響序曲《御風萬里;》歌劇《狂人日記》《夜宴》;交響合唱《蜀道難》;交響詩《川崖懸葬》;
協奏曲《愁空山》;室內樂《戲》《甲骨文》《社火》
谷建芬 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歌聲與微笑》《燭光里的媽媽》《那就是我》
趙季平 歌曲《好漢歌》。為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笑傲江湖》電影《大話西遊》《霸王別姬》等配樂。
印青 歌曲《走進新時代》《 凝聚》《西部放歌 》《永遠跟你走 》音樂劇《迷人的港灣 》舞劇《媽祖 》
三寶 歌曲《 你是這樣的人》電影樂《一個都不能少 》《 我的父親母親》
劉熾 歌曲《祖國頌 》《我的祖國 》《 讓我們盪起雙槳》《英雄贊歌 》
喬羽 (詞作家,被稱為「詞壇泰斗」)
作品有《 思念》《 讓我們盪起雙槳》《難忘今宵》《 愛我中華》《我的祖國 》《祖國頌 》
八.補充
音樂家及其稱號
1巴赫(音樂之父、復調大師。) 2海頓(交響樂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 3(樂聖)
4.莫扎特(音樂神童) 5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 6李斯特(鋼琴之王)
7.肖邦(鋼琴詩人) 8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 9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之王)
10.格林卡(俄羅斯民族樂派之父) 1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樂之父)12。冼星海(人民音樂家)
13.德國「三B作曲家」是指(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
其他
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孟加拉被稱為「音樂之邦」。

㈢ 曼陀林的介紹

曼陀林,撥奏弦鳴樂器,音色明亮且纖細,它與琉特琴類似並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弦樂器。曼陀林(Mandolin)是一種小型的弦樂器,形狀與魯特琴相似,演奏時一般採用塑料撥片撥動琴弦發聲。梨形的琴身上有龜甲狀的花紋,弧形的背版則由若干音梁支撐。一般它有四根或四組弦,調弦與小提琴一致。曼陀林一般作為獨奏樂器出現。流行於義大利南部和歐美、亞洲各國。

㈣ "曼陀林"是什麼東西

是「曼陀鈴

曼陀鈴(Mandolin),起源於義大利,原名為義大利文「mandorla」,意為「杏仁」的意思,是用來描述琴身的形狀的。

㈤ 電影《上尉的曼陀鈴》中的一首希臘民歌

01. Pelagia's Song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2. The Recruiting Officer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3. The Albania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4. Horgota Beach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5. Albania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6. The Arrival Of The Italians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7. La Scala Songs(La Donna E Mobile-Lilli Marlene)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8. The Tango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09. Santa Lucia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0. The Mandolin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1. After The Dance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2. Agii Fanentes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3. Lemoni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4. The Guitar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5. Surrender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6. On The Jetty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7. The Battle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8. Senza Di Te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19. Escape From The Island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0. The Aftermath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1. Iannis' Letter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2. Ricordo Ancor (Pelagia's Song)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3. Reunion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桑塔露琪亞

作曲家斯蒂芬·沃貝克曾以影片《莎翁情史》的配樂聞名遐爾,在本片中,他通過曼陀林與優美管弦樂互為映照的手法為我們展現南地中海的自然風光,在靜態的音符中,聽者強烈感受到了戰爭年代,人們對和平以及田園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在歌曲上,我們不僅聽到了富有懷舊氣息的義大利民謠,英國年輕的歌唱家拉塞爾·沃特森的深情演繹讓人無不為戰火紛飛下孕育的炙熱情感所感嘆。

㈥ 薩朗吉、馬林巴琴、風笛和曼陀林、蓋那笛和恰朗戈。各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薩朗吉——北印度 馬林巴琴——印第安 風笛——愛爾蘭 ,曼陀林——義大利 蓋那笛——拉丁美洲 恰朗戈——墨西哥

㈦ 有一種英國樂器是彈撥的演奏方式,很小,形似吉他。那是什麼

應該是曼陀林。它是一種撥奏弦鳴樂器,與琉特琴類似並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弦樂器。琴體呈半梨形,短頸,頸部帶品,琴頭呈鐮刀形,向後彎曲。音孔為橢圓形。4組雙弦 (兩對弦)由鋼絲製成,定弦與小提琴相同,曼陀林清晰圖片是g、d1、a1、e2。用撥子撥奏。其特點是需快速反復彈奏,以震音方式保持音響的持續,音色明亮。

一共分為:義大利曼陀林(Blowback mandolins,圓背傳統型) 2平背曼陀林(Flatback mandolins, A Model) 3 鄉村音樂曼陀林(F Model) 4 電曼陀林(Electric Mandolin) 5 雙頸曼陀林(Double-neck Mandolin) 6 其他變體曼陀林 (Mandolin banjo)等許多種類

㈧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的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國家上映日期國家上映日期國家2001年4月19日英國2001年9月28日希臘2001年11月2日奧地利2001年5月4日英國2001年9月28日巴西2001年11月2日芬蘭2001年6月20日法國2001年10月11日新加坡2001年11月8日捷克2001年7月18日比利時2001年10月11日匈牙利2001年11月9日義大利2001年8月3日波蘭2001年10月17日埃及2001年11月9日丹麥2001年8月9日以色列2001年10月18日中國香港2001年11月9日巴西2001年8月13日美國2001年10月19日西班牙2001年11月15日菲律賓2001年8月17日美國2001年10月19日挪威2001年12月13日俄羅斯2001年8月23日澳大利亞2001年10月19日南非2001年12月13日秘魯2001年9月10日荷蘭2001年10月20日韓國2001年12月25日哥倫比亞2001年9月14日瑞典2001年10月26日冰島2002年1月25日土耳其2001年9月14日挪威2001年11月1日瑞士2002年9月24日科威特2001年9月22日日本2001年11月1日德國2001年9月27日荷蘭2001年11月1日阿根廷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

㈨ 曼陀林是什麼東西

樂器

㈩ 曼陀林是哪個國家的什麼樂器

曼陀林
mandolin
撥奏弦鳴樂器,與琉特琴類似並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弦樂器。琴體呈半梨形,短頸,頸部帶品,琴頭呈鐮刀形,向後彎曲。音孔為橢圓形。4組雙弦(兩對弦)由鋼絲製成,定弦與小提琴相同,是g、d1、a1、e2。用撥子撥奏。其特點是需快速反復彈奏,以震音方式保持音響的持續,音色明亮。曼陀林是琉特琴的變體,最初是在18世紀由16世紀的小豎琴曼多拉演變而成。現今最為人們所知的曼陀林變體產生於那不勒斯。19世紀由義大利曼陀林製造家P.維納恰予以改進,奠定了現代的式樣。18世紀和19世紀的作曲家有時也為曼陀林創作作品。在義大利(尤其是在南方)和美國,曼陀林主要是民間樂器,在美國,它常與吉他和班卓琴一起被用於鄉村音樂.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曼陀林屬於哪裡的民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瀏覽:285
越南和平省有多少個縣越南語 瀏覽:658
英國留學平台怎麼樣 瀏覽:987
去越南找房間怎麼找 瀏覽:755
市面上說的印尼紫檀是什麼木材 瀏覽:821
義大利住哪個區最好 瀏覽:133
越南速溶咖啡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嗎 瀏覽:134
越南買一隻豬要多少錢 瀏覽:446
去義大利能學到什麼 瀏覽:266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沒落 瀏覽:644
古中國分多少個國 瀏覽:45
有哪些膠水廠商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954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81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5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5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3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6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70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6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