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這么弱為什麼天津租借

義大利這么弱為什麼天津租借

發布時間:2022-07-31 10:56:00

『壹』 關於八國聯軍,為什麼義大利和奧匈帝國沒有劃分勢力范圍

英法俄日美德意奧,雖然說是八國聯軍,但並不是同等強度的國家。其中,英國和法國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國力和軍力都很強,是當時侵華的主力軍。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迅速強大起來,吞並朝鮮之後,也在積極的尋求拓張,也是侵華的主力。俄國經過彼得大帝和葉卡德琳娜的苦心經營,國力日益強大;德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完成統一,國力也是日益增長。但這兩個新興國家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英法之間存在矛盾。事實上英法一直支持日本就是為了牽制俄國。所以他們雖然行動,但並不積極,俄國霸佔了中國東北,德國強佔了膠東半島。當時的美國正在美洲和美洲的老牌殖民國家西班牙就殖民地的劃分打得如火如荼,所以在八國聯軍時期侵華行動並不突出。而奧地利,也就是奧匈帝國本來和普魯士一樣是北德聯盟中的重量級國家,但此時奧地利在和普魯士爭霸的普奧戰爭中輸給了普魯士,被普魯士踢出了北德聯盟,國力大衰。而義大利則是借奧地利衰落才得以統一,當時的情況還不允許對外擴張佔領殖民地。

『貳』 義大利殖民帝國的殖民地

意屬索馬里蘭(今索馬里)(1889年-1960年)在1889至1890年間,義大利在東非的索馬里蘭建立了殖民地。1925年,因肯亞得到朱巴蘭,其殖民地得以擴張。
意屬厄利垂亞(1889年-1941年)1889年,義大利在厄利垂亞建立殖民地。這個殖民地被法西斯義大利視作為一個驕傲。而今時今日在厄利垂亞的首都阿斯馬拉,許多被保留下來的古跡和紀念碑都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之前由義大利所統治的時期。由於為數眾多的建築遺產,阿斯馬拉也許能成為一個世界遺產。
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1935年-1941年)盡管義大利在1895至1896年間的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中被阿比西尼亞打敗,但當墨索里尼執政後,義大利便在1935至1936年間發動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成功擊敗阿比西尼亞。1936年5月9日,義大利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宣布成為衣索比亞皇帝。
而墨索里尼欲把數以百萬計的移民者送到東非的殖民地中落地生根,以取得在東非的豐厚經濟利潤。但是,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一事已經受到國際間的敵視。因此,義大利對這個新殖民地的統治權大約只有五年。
轄地阿比西尼亞、厄利垂亞及索馬里蘭都為意屬東非的轄地。 (1912年-1943年)
義大利在1911年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戰爭,其後土耳其戰敗,雙方簽訂了《洛桑條約》。條約使得義大利得到了北非的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的領土,並與法國協議,共同分割北非的海岸。義大利對此舉感到十分驕傲,並稱之為「義大利第四個海岸」。事實上,義大利在20年代中花了整整近十年的時間來「平定」這個殖民地。
1934年,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殖民地合並為「利比亞」殖民地。墨索里尼採用了這個一千八百多年前羅馬帝國君主戴克里先沿用的名字,就是欲揚威海外,建立非洲帝國,以圖重振羅馬帝國時代的雄風。
1943年,德國非洲軍團及義大利部隊被英美盟軍趕出北非,義大利對利比亞的統治權也隨之而逝。 (1902年-1943年)
1900年,中國爆發八國聯軍之役,義大利也參與其中。事後,中國與列強求和,義大利因此分得中國的天津港,以作為一個貿易集散地。而這個只得46公頃的城市可算是歐洲殖民者中得到的最小一個殖民地。但天津意租界卻是義大利在境外的唯一一處租界,也是義大利在亞洲的唯一一塊領地.
1943年,英美盟軍擊敗義大利,墨索里尼遭國王軟禁,他便臨時建立起義大利社會共和國,並與中國汪精衛成立的政權達成協議,取消義大利在天津的統治權。

『叄』 天津義大利風情街曾被哪些國家所佔領請告訴我有關的詳細歷史情況,謝謝!

公元20世紀初的天津,曾經有8個國家在此設立了租界。洋人們在這里建造了不少歐式風格的建築,供自己辦公和居住。其中義大利的租界的地點就位於今天的北安橋和天津火車站之間。1902年,義大利任命一個叫費洛梯(filete)的海軍陸戰隊的中尉做項目經理,負責意租界的規化和建設,就這么一個機會,一個普通的義大利人永遠地載入了天津的歷史。在租界建設過程中,以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網及完備的公用設施,建造房屋要求以義大利花園別墅為主,並嚴格規定沿街建築不許雷同。義大利風情區的開發建設,充分利用這個地區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以體現濃郁的義大利風情為宗旨,將風情區建設成為集旅遊、商貿、休閑、娛樂和文博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區。天津意式風情街-精典建築

『肆』 天津意租界的歷史發展

1900年10月,義大利駐華公使薩爾瓦葛以「為了有效的保護義大利人在商界及航運方面的利益」為由,下令參加八國聯軍的意軍,佔領海河東北岸,俄軍佔領區以西,佔地700餘畝的地段。這個地區臨海河一帶是一片露天儲鹽場地,其餘地方多為沼澤和垃圾堆。隨後與清政府進行了關於開辟義大利租界的交涉。在1902年6月7日,天津海關道唐紹儀與新任義大利駐華公使嗄里納簽訂了《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
義大利租界的位置介於同樣位於河北區的天津奧租界與同樣位於河北區的天津俄租界西區之間,南臨海河,北到緊鄰津山鐵路的意中交界路(今興隆街),距離天津站不遠。與市中心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隔河相望,面積771畝。1900年以後,義大利在中國常駐一個混成營的軍隊,將近千人,大部分駐扎在天津意租界兵營(兵營設立在營盤小馬路[今光明道]以北,南西馬路[今民族路]以東)。天津意租界所在地臨河一帶原是一片露天儲鹽場地——「鹽坨」,其餘地方多為沼澤和垃圾堆,地勢低窪。義大利首任駐天津領事費洛梯上尉到任以後,在進行認真勘測和規劃之後,即展開建設。天津意租界內設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包括俱樂部、意國花園、菜市和警察局(兼管消防),但是由於面積狹小,水、電等公用事業是利用毗鄰的他國租界。
1914年,意租界將大馬路,也就是現在的建國道修築成瀝青柏油路,這是天津第一條現代化的柏油路。隨後又陸續將各條道路均建成柏油路面。義大利對華貿易有限,來華商人不多。但天津意租界位置優越,面臨海河,東南側緊靠京奉鐵路天津站,是房地產開發的理想處所。費洛梯上尉注意市政建設,移植了義大利城市建設思想,在區內建設了大量地中海風格住宅,意式建築角亭高低錯落,滿眼圓拱和廊柱,廣場、花園點綴其間,將其發展成一處高級住宅區。
1906年,天津意租界有251名義大利人和12419名中國居民。到1943年,意租界內共居住965名外國人和13642名中國居民。民國年間,許多下野的中國政界人物,出於安全的考慮,入住意租界。
1946年,天津意租界被中華民國政府收回。

『伍』 查詢天津義大利租界的資料

近代中國惟一的1個意租界。也是義大利在境外的唯一一處租界。同時也是天津的9個租界之一。義大利對華貿易有限,來華商人不多。但天津意租界注意市政建設,將其發展成一處高級住宅區。沿街建築不許雷同。意式建築角亭高低錯落,滿眼圓拱和廊柱,廣場、花園點綴其間。
1902年6月7日開辟。面積771畝。位置在天津奧租界與天津俄租界之間,南臨海河,北到京山鐵路。距離東火車站不遠。與市中心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隔河相望。義大利領事館位於大馬路(建國道52號)首任領事:費洛梯(FILETE)上尉。
意租界原是一片露天儲鹽場地——「鹽坨」,以及沼澤和垃圾堆。在進行認真勘測和規劃之後,即展開全面的建設。
1914年,天津意租界將大馬路(建國道)建成天津第一條柏油馬路,並最先將所有道路修成高級路面。
意租界的道路:
馬可波羅路(民族路)
但丁路(自由道)
佛羅倫薩道(民生路)
的里雅斯德道(北安道)
桑朱利亞諾侯爵道(博愛道)
埃馬諾卡洛托道(進步路),
康特伽利娜道(光復道)
營盤小馬路(光明道)
伊曼紐爾三世路、大馬路(建國道)
意租界廣場:
馬可波羅廣場
但丁廣場
意國花園
位於馬可波羅廣場的東南角,現為一宮花園。建於1924年,平面呈圓形,建有噴水池、花壇、羅馬式涼亭。
回力球場:建於1932年—1934年,是天津最大的賭場。
天主教方濟各會聖心堂:大馬路,1922年興建。
天津意租界住進了不少名人,尤其是文化名人:
梁啟超宅邸和書齋「飲冰室」:現在的民族路44、46號。1912-1927。
劉髯公寓所(著名報人)。
戲劇家曹禺故居:民主道
湯玉麟寓所:建國道。
張廷諤寓所(天津市市長)。
華世奎故居:北安道3號。

『陸』 天津租界的各國租界地

英租界工部局(市政廳)戈登堂,1976年震損,拆除後改建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大樓。
天津英租界始設於1860年,是外國在天津設立最早的租界。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寶士徒道(今營口道)。這就是所謂的「原訂租界」。
此後,英租界又經過三次擴張:中日甲午戰爭後,英國擅自將租界自海大道擴張至牆子河(今南京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將原美租界並入英租界;不久,又繼續將租界擴張至牆子河外。至此,英租界東臨海河,南沿馬場道至佟樓,西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北沿寶士徒道與法租界毗鄰,共佔地六千餘畝,是各國租界中最大的一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天津英租界由中國政府正式收回。 租界成立
天津法租界始設於1860年英租界設立之後。界址為:東、北臨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東南與英租界毗鄰。不過,天津初期的對外貿易並不興盛,來到這里的少數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東門外三岔河口的宮北大街,僅有天津英租界內建造了少數房屋;天津法租界內甚至沒有任何法國機構,只有1個供英美僑民使用的宗教建築合眾會堂,法國在天津的主要活動就是位於三岔河口的望海樓天主堂,連法國領事館都設在臨近的宮北大街。
兩次擴張1870年6月發生了天津教案,外國僑民紛紛移居租界,天津英租界首先得到開發經營。由於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國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一段時間內仍不見起色。直到1880年代才開始著手進行市政建設。
法租界劃定後,即不斷向西南方向擴張,先是擴張至牆子河(今南京路),此後又越過牆子河擴張至老西開,並在老西開建立起天主堂、主教府、醫院和學校。1916年竟出動警察強行將老西開佔領。此事激起了天津人民和全國人民大規模的反法斗爭,是為著名的「老西開事件」,終使老西開未能正式並入法租界。經過不斷擴張,法租界共佔地兩千八百餘畝。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天津法租界由中國政府正式收回。
租界繁盛1900年以後,由於海河航道得到疏浚,同時挖出的泥沙又填平了各國租界中的大片沼澤,使得天津的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天津法租界的商務活動也趨於繁盛,民國初年,天津法租界內興建了眾多精美的歐式建築。 1912年(民國元年),壬子兵變,華界的北門外大街、宮南大街、宮北大街遭到士兵搶劫、毀壞,華人商業大批轉移到法、日租界,在法租界內主要集中在杜總領事路(梨棧大街,今和平路)。在中國北方傳教的天主教會各大修會的賬房—首善堂(遣使會,設在承德道21號)、崇德堂(耶穌會,在河北東南部獻縣等地傳教,設在營口道20號)、普愛堂(比利時聖母聖心會,在內蒙古傳教)以及立興洋行(法國)、先農公司(英國)、儀品公司(比利時)等各國企業紛紛在這一帶進行房地產投資,買地蓋房出租。
1920年代,在法租界內的杜總領事路與福煦將軍路(今濱江道的大沽北路至南京路段)十字路口陸續建成天津勸業場、天祥商場、泰康商場等商業設施,以及國民、惠中、交通三大旅館,渤海大樓、浙江興業銀行等眾多整齊美觀的西式建築,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業中心。當時,天津的中外上流社會人士主要聚居在天津英租界今五大道區域,而勸業場一帶則成為他們進行消費、娛樂的區域。
法租界東至海河,南沿寶土徒道(2013年的營口道)與英租界相鄰,西至小埝(2013年的新興路),北沿秋山道(2013年的錦州道)和日租界毗鄰。 原美國兵營(今天津醫科大學東院)
天津美租界約設於1862年。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開灤胡同(今開封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與英租界毗鄰。共佔地一百三十餘畝。
美租界劃定後,恰值國內南北戰爭進行,無暇對租界進行開發;美國政府遂於1880年聲明放棄在天津的租界,但清政府並未接收。直至1902年,美、英兩國政府私相授受,將美租界並入英租界,但美國要求對原租界保留一定的權利。這樣,天津美租界便成為英租界的南擴充界。 天津德租界在天津存在的時間是1895年-1917年。1895年,德國駐華公使紳柯向清廷總理衙門提出照會,借口德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迫日還遼」有「功」,向清政府索取租界,要求享受與英法等國同等特殊待遇。清政府飭令天津海關道同駐津德國領事商談劃定租界事宜。同年九月十三日(10月30日),天津海關道盛宣懷、天津道李岷琛與德國領事司艮德簽訂《天津條約港租界協定》,允許德國在天津永久設立租界。天津德租界東臨海河,北接原來的美租界,西至大沽路東,南界小劉庄,面積為1034畝。
自1900年起,德租界不斷向西南方向擴張,先後佔領了北洋西學學堂(今海河中學)、三義庄、桃園村一帶,以及東樓、西樓附近,共佔地四千二百餘畝。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政府宣布將天津德租界接收。1921年德國政府聲明,承擔《凡爾賽和約》中有關在華租界條款,中國政府正式將天津德租界收回。 天津日租界始設於1898年。最初,日本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廂東南,劃定了租界與預備租界的范圍;另在德租界以南的小劉庄劃出停船碼頭。
自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天津後,日本先將預備租界及最初未能劃入日租界的天津城廂東南閘口繁華區列為擴張租界;同時與法國暗中商定,將部分法租界的擴張界劃給日租界,並強迫清政府予以承認,條件是將小劉庄停船碼頭交還中國。經過擴張,日租界東北臨海河右岸(西南岸),東南與法租界毗鄰(錦州道),南至牆子河(今南京路),北起閘口至福島街(今多倫道),再向西南至南門外大街和海光寺共佔地兩千八百餘畝。
天津日租界設立後,一直是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華北地區的基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隨同收復淪陷區,將天津日租界收回。 天津俄租界始設於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俄國軍隊佔領了天津火車站及海河左岸(東、北岸)的大片土地。由於這一區域阻隔了自紫竹林法租界和英租界至火車站的通道,引起兩國不滿。經德國從中調停,俄國同意改劃原訂租界范圍,將火車站地區交還中國,俄租界遂分為東、西兩區。
俄租界西區位於海河北岸,東至火車站西側拉普切夫路(原二經路,今天津站西側),西南至波格拉尼路(今五經路),北至京山鐵路。俄租界東區,自海河轉彎處向南,迄大直沽(今十五經路),東至京山鐵路,西臨海河,與英、法、美、德租界隔河相望,共佔地近六千畝。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宣布放棄帝俄時代在華的一切特權,包括租界。後經雙方談判,天津俄租界於1924年正式由中國政府收回。 天津意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義大利軍隊乘機佔領了海河左岸(東北岸)、俄軍佔領區以西的地段,並宣布為意租界。界址為:東北自意中交界路(今興隆街)沿京山鐵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經路)與俄租界毗鄰,西南臨海河,西北沿意奧交界路(今北安道)至興隆街,佔地近八百畝。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天津意租界由中國政府收回。 天津奧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奧匈帝國軍隊乘機佔領了與天津城廂隔河相望的海河左岸(東岸)地區,遂據為租界。界址為:東臨京山鐵路,南臨意奧交界路(今北安道),西臨海河,北至金鍾河(今獅子林大街),佔地一千餘畝。
天津奧租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1919年,由中國政府收回。 天津比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比利時並未出兵,但也乘機在俄軍佔領區以南的海河左岸(東岸)強劃了比租界。界址為:東穿大直沽村,南迄小孫庄,西臨海河,北臨科斯特羅馬路(今十五經路)與俄租界毗鄰,佔地七百餘畝;此外,自大直沽村西至京山鐵路,比利時還劃定預備租界一塊。
天津比租界自劃定後,並未進行開發。後經中、比雙方談判,中國政府於1931年將天津比租界收回。

『柒』 義大利有殖民地嗎

義大利比起其他歐洲強國較遲達成統一。所以,它的殖民帝國也比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帝國來得要遲。亦因如此,它並不能和其他歐洲列強競逐亞美兩洲的勢力(中國的天津租界例外),盡管在新大陸中有很多義大利裔的移民。

1929年經濟大衰退之後,帝國主義成為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者墨索里尼演講的主題。他認為殖民地的建立對義大利人口和經濟的振興有很大的作用。而帝國主義也是墨索里尼為了讓義大利取代英法兩國,成為地中海主要勢力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義大利殖民地

意屬東非

意屬索馬里蘭(今索馬里)(1889年-1960年)

在1889至1890年間,義大利在東非的索馬里蘭建立了殖民地。1925年,因肯亞得到朱巴蘭,其殖民地得以擴張。

意屬厄利垂亞(1889年-1941年)

1889年,義大利在厄利垂亞建立殖民地。這個殖民地被法西斯義大利視作為一個驕傲。而今時今日在厄利垂亞的首都阿斯馬拉,許多被保留下來的古跡和紀念碑都可追溯到百多年前由義大利所統治的時期。由於為數眾多的建築遺產,阿斯馬拉也許能成為一個世界遺產。

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1935年-1941年)

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中士兵撤離。

盡管義大利在1895至1896年間的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中被阿比西尼亞打敗,但當墨索里尼執政後,義大利便在1935至1936年間發動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成功擊敗阿比西尼亞。1936年5月9日,義大利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宣布成為衣索比亞皇帝。 而墨索里尼欲把數以百萬計的移民者送到東非的殖民地中落地生根,以取得在東非的豐厚經濟利潤。但是,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一事已經受到國際間的敵視。因此,義大利對這個新殖民地的統治權大約只有五年。

轄地

阿比西尼亞、厄利垂亞及索馬里蘭都為意屬東非的轄地。

利比亞(1912年-1943年)

義大利在1911年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戰爭,其後土耳其戰敗,雙方簽訂了《洛桑條約》。條約使得義大利得到了北非的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的領土,並與法國協議,共同分割北非的海岸。義大利對此舉感到十分驕傲,並稱之為「義大利第四個海岸」。事實上,義大利在20年代中花了整整近十年的時間來「平定」這個殖民地。 1934年,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殖民地合並為「利比亞」殖民地。墨索里尼採用了這個一千八百多年前羅馬帝國君主戴克里先沿用的名字,就是欲揚威海外,建立非洲帝國,以圖重振羅馬帝國時代的雄風。 1943年,德國非洲軍團及義大利部隊被英美盟軍趕出北非,義大利對利比亞的統治權也隨之而逝。

中國天津意租界 (1902年-1943年)

1900年,中國爆發八國聯軍之役,義大利也參與其中。事後,中國與列強求和,義大利因此分得中國的天津港,以作為一個貿易集散地。而這個只得46公頃的城市可算是歐洲殖民者中得到的最小一個殖民地。但天津意租界卻是義大利在境外的唯一一處租界,也是義大利在亞洲的唯一一塊領地. 1943年,英美盟軍擊敗義大利,墨索里尼遭國王軟禁,他便臨時建立起義大利社會共和國,並與中國汪精衛成立的政權達成協議,取消義大利在天津的統治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段時間,義大利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其後,兩國在1920年9月2日簽署協定,義大利部隊可以撤出阿爾巴尼亞,條件就是該國把薩贊島割讓給義大利。 1939年,阿爾巴尼亞完全成為了義大利殖民帝國的勢力范圍。義大利獨裁者對此感到莫大成功,並將此成功與德國吞並奧地利及捷克斯洛伐克相提並論。1939年4月7日,義大利正式入侵阿爾巴尼亞,五天後阿軍完全喪失抵抗能力,阿爾巴尼亞國王索格一世逃亡至倫敦。而義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則被加冕為阿爾巴尼亞國王,墨索里尼更架設一個阿爾巴尼亞的法西斯政府,由阿爾巴尼亞前首相擔任政府首腦。此後,阿爾巴尼亞軍隊直屬於義大利麾下,直至墨索里尼下台。 1941年,德義兩國發動巴爾干戰役,南斯拉夫陷落,境內的科索沃及馬其頓一部份土地與阿爾巴尼亞合並,成為義大利的領地。而在1942至1943年間,阿爾巴尼亞也不斷發生一些抵抗義大利統治的運動。1943年夏,反抗勢力已經完全控制阿爾巴尼亞。1943年9月,隨著墨索里尼政權的倒台,義大利完全地退出了阿爾巴尼亞。

希臘

多德卡尼斯群島

多德卡尼斯群島同是義大利在1911至1912年間的義土戰爭中,打敗衰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奪回來的土地。而當時的義大利正欲奪得羅得島及其周邊的島嶼,以挑戰英國在地中海的統治地位。 而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義大利,有權可以獲得戰敗國土耳其的割地。在1919年簽訂的《色佛爾條約》中,羅得島及多德卡尼斯群島劃入義大利。1923年的洛桑條約更確立了國際間的承認。 1943年9月,義大利把多德卡尼斯群島的控制權交予德國。

黑山

在1941年,黑山重建起君主立憲制,隨後更宣稱成為義大利的保護國。1943年9月,黑山為德國部隊所控制。

『捌』 天津租界的租界影響

天津租界開辟之後,西方文化對天津各個方面的影響不斷滲透。租界的建設對天津的城市建設起到了促進和示範的作用。天津租界除了影響天津城市風貌的改變之外,租界文化還通過與教會有關的教育、報刊雜志等影響著天津人的文化生活。由租界教會創辦的學校、醫院、報刊和雜志,代表著不同國籍、不同政治利益,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文化殖民。但是它們同時又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呈現出多元性、多樣性的特點,客觀上促進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與發展,在近代天津邁向現代大都會的初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天津最早的市政公用事業也大都是從租界發端的。為了便於寓居天津的外籍僑民生活,各國租界當局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公用事業和設施的建設,如供水、供電、郵政、交通以及租界花園等。1901年,天津都統衙門批准了中外商人開辦自來水系統的審請。1903年3月2日.天津市濟安自來水公司舉行供水典禮,最先給天津老城的4個城門地區及東北角、西北角供水。後逐漸供應城廂內外和海河沿岸租界區。經營年限到期後,天津英租界工部局接收該公司,並擴大了規模和供水范圍。1903年8月5日《大公報》稱,當年天津老城傳染病發病率大為下降,「因居民多半飲用自來水之故」。1904年4月26日由比利時世昌洋行獲准在天津投資經營的最早運營的公共交通公司-天津電車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總部設在比利時,天津辦事處設在當時的意租界內,該公司投資興建了天津也是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公交線路。1905年,德租界發電所建立,開始在主要街道上安裝路燈,尤其是在威廉街一段,路中央樹立裝有2盞50瓦的白熾燈的鐵制燈桿。
德國工部局於1908年建立電燈公司,該公司能提供200千瓦的直流電。1917年中國收回德租界的同時,也收回了該發電廠,由區公署水電股管理,成為天津地區最早的自營電業。由於近代租界的設立,天津公路交通建設起步較早,1914年,義大利駐天津領事費洛梯上尉與艾克森美孚合作,將天津意租界的伊曼紐爾三世路(今建國路)建成天津第一條柏油路。此後,各個租界進行吹泥墊地,疏浚了海河航道,又用泥沙填平租界中的沼澤,從而使天津的道路建設有了較大發展。1920年代,天津法租界法國工部局主持修建開始在老龍頭橋上游修建了寬19.5米、限載20噸的雙葉立轉開啟橋跨——萬國橋(今解放橋),因此法國人修建並溝通法租界與老龍頭火車站,因此也曾叫「法國橋」。各國租界的工部局都作為董事會下設相應電務、水道、衛生處等。租界的市政導向促進了晚清乃至民國時期市政建設和管理體系的設立與發展。此後,由於民族實業家及外商不斷投資市政和公用事業,使天津自來水、電燈、郵政事業等相繼得到發展。這些公用設施的創辦以及相應的管理,對天津城市的發展變化產生了推動作用,為天津形成近代化的城市提供了基本條件。 在教會和租界華人的影響與參與下,天津的近代教育蓬勃發展。作為西方文化的主要載體與表現形式的基督教文化,雖然與天津本土文化有所沖突,但它卻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的相互往來與相互依賴。天津開埠以後,英法美等國的教會組織陸續到天津建教堂傳教,同時建立了各種學校來宣傳教義和培養親西方的青年。如美國公理會設立「女童書房」、「中西書院」;法國天主教會設立「聖功女校」、「聖路易學堂」;英國倫敦會設立「養正書院」等。美國的基督教青年會對天津近代教育事業影響最大,不僅在天津開辦了「成美學館」等學校,專門接收士紳文人的子弟入學,還提出「接近中國文化人」的主張,即一方面通過北洋大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家立在學生中進行「感化」活動;同時,又深入那些仰慕西學並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知識分子中進行傳教。包括張伯苓等在內的有社會影響的知識分子都加入了基督教,極大地增強了基督教的社會影響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天津幾乎每所中學都有基督教青年會的影響滲入。
教會以及華人自辦的教育事業,與洋務派開設的以軍事、科技和醫學為主的學堂相比,更具普及性和文化色彩。以女子教育為例,教會開設的女子學堂中,教員多是能說漢語的洋人,而優秀的中國女學員還能被送往國外留學。雖然教會參與教育事業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培養親西方的青年,但客觀上也為中國培養了人才,推動了近代教育的發展。除此之外,為了使讓租界中的普通華人不受教會籠絡而真正接受教育,天津英租界華人納稅會董事庄樂峰先生以「光耀中華」為宗旨創辦了成績卓彰的耀華學校。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天津近代教育成績顯著,袁世凱稱當時天津「學堂林立,成效昭然,洵為通商各屬之冠,中外士庶,靡不稱贊」。 從租界向外延伸的報刊事業的繁榮,使天津成為近代中國北方傳媒的中心,同時對提高天津市民的文化素質也有所助益。報刊發行的繁榮昌盛,也極大地推動了文學的發展。《大公報·文藝》、《益世報·語林》等報紙副刊,為當時在天津的許多作家、文學青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們翻譯西方的文學作品,進行自己的文學創作,形成一種「世界文學」的氛圍。居住在天津意租界的劇作家曹禺創作的《雷雨》等作品便是以天津的租界生活作為背景的。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日本小說家谷崎潤一郎在1918年到天津拜訪時,被當時天津獨特的城市空間與都市文化所感染,他的小說《一個漂泊者的身影》就是以天津的法租界為背景。

『玖』 天津義大利風情區

樓上強大,收藏了!

『拾』 清末明初的時候,有哪些國家在天津租界有租界地,或者說活動場所呢謝謝!

1、天津英租界始設於1860年,是外國在天津設立最早的租界。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寶士徒道(今營口道)。這就是所謂的「原訂租界」。

2、法國租界地

天津法租界始設於1860年英租界設立之後。界址為:東、北臨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東南與英租界毗鄰。不過,天津初期的對外貿易並不興盛,來到這里的少數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東門外三岔河口的宮北大街,僅有天津英租界內建造了少數房屋。

3、美國租界地

天津美租界約設於1862年。界址為:東臨海河右岸(西岸),南至開灤胡同(今開封道),西至海大道(今大沽路),北至博目哩道(今彰德道)與英租界毗鄰。共佔地一百三十餘畝。

4、天津德租界

在天津存在的時間是1895年-1917年。1895年,德國駐華公使紳柯向清廷總理衙門提出照會,借口德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迫日還遼」有「功」,向清政府索取租界,要求享受與英法等國同等特殊待遇。

5、日本租界地

天津日租界始設於1898年。最初,日本僅在法租界以北、天津城廂東南,劃定了租界與預備租界的范圍;另在德租界以南的小劉庄劃出停船碼頭。

6、天津俄租界

始設於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俄國軍隊佔領了天津火車站及海河左岸(東、北岸)的大片土地。由於這一區域阻隔了自紫竹林法租界和英租界至火車站的通道,引起兩國不滿。經德國從中調停,俄國同意改劃原訂租界范圍,將火車站地區交還中國,俄租界遂分為東、西兩區。

7、義大利租界地

天津意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義大利軍隊乘機佔領了海河左岸(東北岸)、俄軍佔領區以西的地段,並宣布為意租界。

界址為:東北自意中交界路(今興隆街)沿京山鐵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經路)與俄租界毗鄰,西南臨海河,西北沿意奧交界路(今北安道)至興隆街,佔地近八百畝。

8、奧地利租界地

天津奧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奧匈帝國軍隊乘機佔領了與天津城廂隔河相望的海河左岸(東岸)地區,遂據為租界。界址為:東臨京山鐵路,南臨意奧交界路(今北安道),西臨海河,北至金鍾河(今獅子林大街),佔地一千餘畝。

9、比租界

天津比租界始設於1902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比利時並未出兵,但也乘機在俄軍佔領區以南的海河左岸(東岸)強劃了比租界。界址為:東穿大直沽村,南迄小孫庄,西臨海河,北臨科斯特羅馬路(今十五經路)與俄租界毗鄰,佔地七百餘畝。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這么弱為什麼天津租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79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
中國有多少個衛隊 瀏覽:156
英國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瀏覽:446
1元換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86
越南為什麼打贏了戰爭 瀏覽:908
越南話不對怎麼說 瀏覽:60
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國傷亡多少人 瀏覽:321
伊朗的遜尼派有多少人 瀏覽:567
中國和俄羅斯什麼時候通公交車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