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文化與義大利文化的區別
去過了義大利和法國,不自覺地就會拿這兩個鄰國作比較。都是歷史悠久的拉丁語系國家,都是旅遊勝地,還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說天氣吧。義大利比法國更靠南,所以氣候更溫暖,陽光也更充足。記得十月份去義大利,在巴黎穿著毛衣,可是到了羅馬竟熱得要穿短袖。而且在那裡一星期,天天是晴天,不像巴黎,十次去有八次總是陰著的。還是法國南部氣候與義大利接近,都有度假用的好日頭。
再說建築,義大利的房子可比法國的老多了。在巴黎,滿眼望去的房屋差不多都是18,19世紀的樣子,白色或米色的牆壁,半新不舊,而到羅馬,那就是明顯有好幾百年歷史了,外牆是褚紅或土黃色,斑班駁駁的,好些地方落了顏色,建築式樣也是比較老式。因此,法國的城市顯得整齊簡潔一些,而義大利就更凝重稠厚,帶一點臟亂。另外歐式建築都有雕花拱門,在法國看來是精緻優雅,而在義大利,往往會變色發黑,就成為歷史滄桑,帶有一種莊重卻沒落的神情。
與法國式的優雅相搭配,是街上的梧桐和白樺。冬天掉光了葉子,卻帶著疏落有致的美。到了夏天,也不是長瘋了的樣子,而只是一抹淡淡的綠,不與後面房屋斗艷的姿態。這樣的樹像貴族的後裔,謙卑而內斂。在義大利就完全不同了,那裡是一派熱帶風情,街上栽著一棵連一棵的棕櫚樹,還有羅馬松,乍一看,還以為是在非洲城市。它們四季長青,永無歇息的時刻。城市也就永遠是綠意昂然熱鬧無窮的樣子,讓人覺得寒冷與孤獨從不會來。這樣的市容是更樂觀些的,雖然有點鄉氣,有點浮,但得承認,讓人很舒服。
義大利菜與法國菜在世界上一樣享有盛名。不過就我看,我更喜歡義大利菜。或者說,義大利菜更能被中國人接受。法國人愛吃鵝肝,愛紅酒配乳酪,可中國人從不吃這些,難免覺得味道奇怪,下不了口。法國餐廳里菜量也極少,一兩口就吃完了,還不便宜。義大利美食就親和多了,最有名的是匹薩和麵食(包括通心粉、餡餅等),說白了就相當於中國的大餅面條和餃子,十分大眾化,味道鮮美能接受,還管飽。據說現在的義大利菜還是當年馬可波羅從中國借鑒回去的,你說能不好吃嗎?另外義大利的甜點——提拉米蘇和冰淇淋真是一絕,香濃幼滑,百吃不厭,應該稱得上世界之最。義大利EXPRESSO咖啡也是飲食中的經典,香氣襲人,苦中帶甜。這樣一比法國就差了,而且價格要高出一截。所以在中國,義大利餐廳可以開得如火如荼,而法國餐廳一般不會有好幾家。
談到兩國的語言,又是各有千秋,互有優勢。義大利語講起來有氣勢,可以把尾音拖得長長的,適合唱歌劇。法語優雅講究,說起來輕輕的,像戀人在講情話。可是義大利語很難學,而且速度太快,像是沉不住氣,又顯羅嗦。如果是文字,一個單詞好幾個字母,我總覺得像亂碼。而法語的語法太復雜,已經和不上現代世界的快節奏。另外總是說不響,發音是悶在嘴裡的,尾音無法拖長,有點有氣無力的感覺。相比之下,倒是英語更簡潔明快,易懂。
最後再說說人吧。去過兩國,接觸過一些當地人後,發現其實沒有原先想像得那樣完美。法國人的確衣著時髦,有品位,用香水的很多。可他們也抽煙,也會私底下說臟話。總結概括,法國人有三「漫」:浪漫,散漫,傲慢。不守時間,懷有民族沙文主義,雖然對外國人很客氣,但是有時會感覺帶著虛情假意。因為他們不會直截了當把對你的不滿露出來。義大利人則是另一方面的典型,他們更隨意,長得也更粗線條些。俊男美女有,但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好些人眼睛長得過於大了,反倒凸了出來,成了金魚眼。他們不虛,比較直接,沒有法國人講禮貌,對某人不滿會直接表示。有時會覺得稍顯粗魯。另外義大利人好像比法國人還要懶,還要沒規矩,一切順著心來,如果不高興了,就不去做,總以享受生活和快樂為上。也許是住的地方太溫暖舒適了吧!但是反過來,這樣的性格很適合搞設計。所以現在義大利經濟比不上法國了,衣著時尚方面還可以。總之,遇見法國人,就要注意隱藏自己的好惡,表現要懂禮貌,講風度,哪怕說些不真心的話。遇見義大利人,就要善侃,善用肢體語言,還要會誇張,會浪費時間。我的印象大致如此。
其實短短數語,根本無法概括這兩個大國的不同。這里只是一些旅行中的感想,以記錄自己對這兩個文明古國的嚮往。
❷ 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荷蘭,瑞典,德國,葡萄牙,紐西蘭。這11個國家哪個物價低
因在瑞典留學,且以上歐洲國家都曾去旅行過,所以提供一些自己的見解供作參考。(因在北歐,氣候不好,因此瑞典物價應該是最高,但是環境最好,空氣清新人也少。也最安全,逛街時包可以隨意放,每年聽聞的暴力事件等也很少)(義大利物價很低,但是安全環境都不好。舉個例子,來瑞典三個月去義大利已經對臟亂差有些不適應,中國人非常多)(法國物價一般,環境一般,但不是很安全,暴力事件很多,聖誕去時曾被跟蹤)(荷蘭由於是性都且大麻比較猖狂,所以安全系數也不高,物價一般,環境還不錯,畢竟每年舉辦花節,市政美化做得也不錯)(德國物價一般,工業城市居多環境也一般,但安全系數還不錯)(葡萄牙由於去的都是景點,很美,但是別的感觸不深,物價一般)(有很多同學在美國加拿大,聽說物價很低,但中國人偏多)(有姐姐在澳大利亞念書,聽說物價較高,但環境不錯,也比較安全,人少)希望可以幫到你
❸ 為什麼義大利人和法國人喜歡互相攀比
法國德國英國人都討厭義大利人,義大利人的懶世界出名,而且素質不高。加上法國和德國人又領導全歐洲,自然比較囂張,義大利人又特別討厭人家比他牛so矛盾出來了。
就像一個家裡考上北大的哥哥天天來吐槽小學畢不了業的弟弟,兩個人總會看對方互相不爽,都想把對方比下去。
❹ 日常被辱義大利,為什麼那麼差勁
說起義大利,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肯定一言難盡,作為各種段子、笑話中的常客,可以說“義大利被辱”幾乎已經是國人以及歐洲人的日常,有事沒事取笑幾句義大利人好像心情都好了很多。可笑話歸笑話,義大利的軍隊實力到底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沒有那些笑話中的誇張,什麼沒有撬棍打不開彈葯箱就投降、投降被拒反而奮起反抗……這些肯定是假的,但義大利在二戰中劃水也確實是客觀事實。可你有沒有想過,稱得上歐洲列強的義大利為什麼在二戰中的表現那麼差?
義大利真的是單純的軍隊實力差,還是義大利人不愛打仗呢?這一切都得從義大利統一戰爭說起。
1,義大利地區的統一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義大利和中東、南亞等地區一樣,只是個地區性名詞而並非國家。這種情況自西羅馬帝國破滅後就開始了,這個時代的義大利地區幾乎所有列強都有插上一手,亞平寧半島先是被查理曼大帝征服,後面又合並入神聖羅馬帝國。而義大利南部地區一開始為東羅馬帝國的行省,直到後來獨立成兩個獨立的王國,即使如此這兩個王國還經常遭到穆斯林的侵擾。
現代的義大利威尼斯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義大利人的國家認同感已經比一百年前好了許多,而除此外義大利的整體實力在歐洲也算得上強國,最起碼有著和法國和德國等站在同一位置說話的底氣。
義大利的國家實力絕對不算弱,各種拿義大利調侃的笑話也就聽聽罷了,真把笑話當真以為義大利是弱國那才是傻子,國家算得上富裕、歐盟第三強軍隊,義大利可不是弱國!
❺ 義大利是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國家,為什麼到了19世紀中期卻遠遠落後於英國,法國
新航路的開辟貿易中心我商路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商業地位逐漸被荷蘭等過壟斷, 過內的政局也是四分五裂!
❻ 歐洲強國法國和義大利,為何一直搞不好關系
歷史的因素造成了義大利和法國的關系一直不好。法國和義大利在很多方面是競爭的關系,但是又不能讓法國太強,不允許太強的勢力存在,其中由於德國在其中制衡,導致義大利和法國矛盾不斷。
法國和義大利的關系也是非常的非常的微妙的,在有競爭也有很多的合作。英國需要幫助法國,但是又不能讓法國太強,英國的策略是支持孤立法國。且其中有德國和英國勢力介入。
❼ 本是同根同源的法國和義大利,為何會變成了死對頭
其實法國和義大利的愛恨情仇的根源從一戰時期就已經略顯眉目。一戰時期,在對於勝利瓜分成果的時候,法國對於德國的壓迫,導致了德國後期對法國的殘忍報復,然而一戰時期義大利就已經和德國處於同一陣營對法國進行的攻擊。而這也積攢了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怨恨。回看歐洲的歷史進程,我們很容易發現,德國自始至終一直都是處於軍事極其領先的地位。而反觀法國自從拿破崙戰敗以來,法國的軍事力量遠遠有低於德國的軍事力量。在一戰勝利結束之後,法國想利用一戰的成果來打擊德國,但是德國和義大利有盟友關系,這也導致加重了義大利和法國之間的仇恨。
這也就是為什麼原本是處於奧匈帝國的法國和義大利最後會變成死對頭的原因。
❽ 去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旅遊,哪國的治安最好
引言:目前有很多國人都喜歡到國外去旅遊,也有很多外國人想要到中國來旅遊,作為一個旅遊達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去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這幾個國家旅遊,哪些國家的治安水平都是比較高的?
小編認為中國才是現在世界上最安全的一個國家,每一個人都應該很榮幸,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❾ 綜合來講 英國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哪個國家好
這幾個國家除了英國沒去過,其他都去過了
旅遊(這跟景色差不多吧= =)方面這四個國家各有所長,英國不了解,德國的古堡小鎮很吸引人,義大利的古跡確實壯觀,法國既有巴黎的人文氣息又有南部的田園風格。不相上下吧,不過論出名,應該法國和義大利領先。
科技,肯定德國法國拔頭籌。德國向來是科技大國,要不二戰他們怎麼那麼牛閃電戰噌噌把歐洲打趴下了。現在也依然如此,汽車、航天、磁懸浮,等等等等,都是世界領先的
法國在核能方面算世界第一也不為過,歐洲的強電子對撞機就設在法國,法國也是僅次於美國核電站最多的國家,核技術的領先是實打實的。其他比如航空製造業上也很不賴
氣候我覺得可能是南法最好吧。英國整天陰沉沉霧蒙蒙雨淅淅,義大利夏天太熱,太熱了!!德國靠北,所以難免冬天冷。法國北部也是,氣候不怎樣,經常反復無常的,一會兒晴一會兒雨,煩人。南法氣候很宜人,很適合度假。
自然環境這幾個國家都不錯,不過應該是德國最好,德國的森林覆蓋率最高。另外從城市環境來說,法國首都和義大利首都,也就是巴黎和羅馬,都不咋地!嚴重不咋地!巴黎滿地狗屎,還有隨地小便的,還有滿牆不好看的亂塗亂畫。羅馬不知道為什麼塵土很重。
經濟,當然還是德國最強。德國常年占據著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好像去年才被中國替代。可是德國才多大點地方啊。而且德國東西又便宜又好,收入又高。法國則相反,收入一般,東西貴,稅很高,東西的種類也少(從消費品方面說,尤其是食物!!),社保問題越來越多(所以他們整天罷工抗議),近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就業也差,反正越來越糟糕。英國受金融危機影響很深,經濟嚴重受創。義大利向來比前面這幾個國家差點在經濟方面。
❿ 義大利人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這背後有何淵源
文案策劃、監制:袁載譽;文案:立青
義大利、法國和德國都位於歐洲西部,其中義大利和法國甚至還是鄰居。不僅如此,這三個國家在歷史上同屬於法蘭克帝國。但是義大利人卻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
但是在筆者看來,不管是過去這三國之間的歷史淵源也好,還是現在彼此的激烈競爭也罷,都是國際社會乃至歷史中十分正常的事。同處於一塊大陸,共享一個市場,有矛盾和爭斗都是正常的。就像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人們一樣,總有磕磕碰碰的時候。
在看到這些競爭乃至沖突的時候,我們也要看到彼此間的合作與進步。這個時代是和平開放的時代,是合作共贏的時代。我們要相信,整體的合作總是大於個體的單打獨斗的。只有攜起手來,才能創造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