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哪些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
斗獸場 Colosseo
萬神殿 Pantheon
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君士坦丁拱門 Arco di Costantino
古羅馬廣場 Foro Romano
四河噴泉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聖天使堡 Castello Sant『Angelo
聖母百花大教堂 S .Maria del Fiore
烏菲奇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大師的畫都在裡面)
皮提宮 Palazzo Pitti
但丁故居 Casa di Dante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鍾樓 Companile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米蘭大教堂 Duomo
聖母感恩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原畫在這里)
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維羅納 Verona
朱麗葉故居 Casa di Giulietta
古城堡 Caste luecchio
那不勒斯 Napoli
王宮 Palazzo Reale
新城堡 Castel Nuovo
聖卡洛歌劇院 Teatro di san Carlo
龐貝古城 Pompei
比薩斜塔 Torre Pendente
② 求世界上所有的城堡的名字和資料。
德國新天鵝堡 。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所建。
這座城堡即使是在當初建造的時候,也不適合居住。不過由於它壯觀美麗及高貴的氣質,它被稱為是「最接近童話的地方」。路德維希二世也因為他的城堡,而被後人們稱做是「童話國王」。這位國王敏感而脆弱,心中充滿著浪漫卻又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位國王被罷免後,1886年6月13日晚上,路德維希二世和他的醫師一起溺死於施塔恩貝格湖中。
新天鵝堡一直是這位童話國王心中浪漫典雅的中世紀的化身。城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國王悲傷的故事,更為這座精緻絕倫的城堡增添了幾分感傷而又浪漫的氣氛。
芬蘭的圖爾庫城堡。
圖爾庫城堡位於奧拉河的入海口旁。這座軍事防禦的城堡始建於1280年,舊城堡部分用了280年時間。文藝復興式的新堡部分則是在1574-1588年間建的,包括國王和王後大廳。當時的圖爾庫還屬於瑞典的領地。瑞典國王來芬蘭都住在這里,有14位瑞典國王以此為行宮。
二戰中城堡遭破壞,戰後經修復,新堡部分被改成圖爾庫文化歷史博物館。城堡還有18到20世紀的古錢幣和徽章展覽。
瑞士的西庸城堡。
西庸城堡建築在蒙投萊茵湖畔的突出岩石上,保持著中世堅固的美麗。西庸城堡本身就非常美麗,並且和周圍的景緻協調的外觀,顯而易見的堅固,安全感正是西庸城堡的特徵。西庸城堡的特點還在於四面的風光,一面是義大利古老的大路,一面是美麗的萊茵湖。
在屋頂俯視萊茵湖的絕境,還有眺望法國國境是西庸城堡的另一個魅力所在。
德國霍亨索倫堡。
德國南部最著名的兩大城堡之一,位於圖賓根南方20公里的丘陵上。
古堡等於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發源地(霍亨索倫家族是布蘭登堡—普魯士1415~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倫堡建於11世紀,現今的霍亨索倫堡是於1850年至1867年,由普魯士建築家Von Prittwitz和Stuler共同改建的,與新天鵝堡的興建大約是同一時期,但是與新天鵝堡宛如童話般的外貌相比,霍亨索倫堡就似充滿英雄主義的陽剛之氣,這也正代表普魯士王朝的輝煌歷史。
城堡內展示腓特烈大帝的遺物、普魯士王的寶物及王冠等。城堡目前仍有普魯士王朝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子孫仍居此地,但城堡部分對外收費開放。
英國的愛爾蘭朵娜城堡。
城堡因其主人St.Donan而命名。St.Donan,原名是Abbot Donan,6世紀Ayrshire人,在城堡中過著修道生活。公元618年四月十七日,當他和其他僧侶一起慶祝Holy Eucharist的時候,修道院遭到了一夥海盜的搶劫,他和另外52名僧侶被殺害。
城堡因其地理位置三面環水又在西海岸,從來都是遭受入侵首當其沖的地方。日耳曼人,維京海盜,以及後來的西班牙人,都在這里登陸。
德國寧芬堡。
寧芬堡是歷代王侯的夏宮,坐落在慕尼黑西北郊,建於1664至1728年,主建築是巴洛克風格,整座宮殿坐西朝東,由一幢幢方形樓房連結成一組建築物,正面長達600米。是斐迪南·馬里亞親王送給妻子的禮物,感謝她生了兒子使王國有了繼承人。
它的擴建工程前後花了200年時間。雖然這座宮殿沒能達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王宮那樣的規模,但肯定是德國這類宮殿中最大的一座。以南端的仕女畫廊最為著名。這個畫廊誕生100多年來始終強烈地吸引著無數的藝術愛好者和旅遊觀光者。掩映在萬綠之中,有一所小巧玲瓏的狩獵行宮——阿瑪琳宮,內部裝飾纖巧精美。
德國瓦爾特堡。
瓦爾特堡坐落在德國圖林根州阿爾卑斯山北部余脈的瓦爾特堡,是一座幾乎沒有遭到破壞的中世紀城堡。建於1067年,最後完工在1170年。無論是建築材料還是建築規模或城堡內的設施,瓦爾特堡都是首屈一指的。
1521——1522年間,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為了逃避教皇和皇帝的追捕而在此避難和躲藏,在城堡中,他以神奇的速度將新約從希臘文翻譯成為德文,城堡中至今保存有傳說中的路德秘密隧道。瓦爾特堡也是德國世界遺產之一。
英國溫莎城堡。
人們習慣將溫莎堡(windsor castle)所在的小鎮稱為「王城」,這座小鎮的歷史比城堡的歷史要悠久的多,最早建造於羅馬人統治時期,那時這里曾一度被稱為「Winding Shore」,幾經演變才演化成今天的溫莎。溫莎是一個典型的英國小鎮,到處可見英式風格的屋舍,因為溫莎城堡的關系,這里的大街小巷上終年被四處而來的遊客擠滿.
法國香博堡。
香博堡布局是中世紀較為典型的古堡布局。城堡寬156米,深117米,有440間房間、365個暖爐、14個大階梯。雙舷梯是這座王宮最著名的樓梯,梯中有兩組獨立而又相互交錯的欄桿,據說這樣可以避免王後和國王的情婦相遇而發生糾紛,無論這種說法真實與否,香博堡確曾是當年王室名流們愛情故事的發生地。
香博堡興建於弗朗斯瓦一世時期1519年,完成於1658年路易14世時代,前後花費了138年時間,它在布局 、造型 、風格裝飾上反映了法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又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成為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法國人視為值得炫耀的國寶。1981年,香博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法國昂熱城堡。
昂熱地區最出名的標志性建築。城堡地勢極其險峻,一面緊臨盧亞爾河,另三面則有17個高聳的塔樓。
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堡。
塞哥維亞(Segovia)城堡位於塞哥維亞城西端,城堡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當時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爾(Castile)的要沖上,臨崖而建的塞哥維亞城堡(Alcazar de Segovia),因戰略考慮,擁有絕佳的視野,入口還有10多公尺深的護城河,以防範敵人攻入城中。
藍色的屋頂是城堡的特色之一,採用下方河流里一種稱為「 fisara」的片岩為材料,這種岩石會在光線底下產生金屬般的光澤。只是,看見這座城堡的人不知是否覺得眼熟?據說當年迪士尼就是以它為藍圖,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無論如何,城堡居高臨下的地勢,提供遊客飽覽塞哥維亞城內和附近平原風光最佳的位置。
斯洛伐克波切尼斯城堡。
波切尼斯(Bojnice)城堡可以說是全斯洛伐克境內最受歡迎的一座古堡。這座哥特式大建築之所以如此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此處發生的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19世紀末,這座城堡的最後一位主人愛上了一位法國姑娘,然而姑娘的父親卻嫌棄他的住所不夠豪華漂亮,要求他重新裝潢城堡,直至他滿意之後,才能將女兒許配給他。一片赤子之心的男主人公於是果真大動干戈,前後花費了整整22年,才將城堡改建一新。只可惜到竣工之時,他熱戀的姑娘早就另嫁他人,他苦幹一番,卻落得兩手空空,只好守著華美的城堡,孤獨度過一生。
立陶宛特拉凱城堡。
目前為特拉凱歷史博物館。水上城堡,極具詩情畫意。
法國索摩爾城堡。
索摩爾城堡現今的建築物建於十四世紀末,由法王查理五世的哥哥—路易一世(Anjou地區的公爵)所建。他以圓柱型的尖塔做為城堡的主要門面結構,以華麗的單眼窗點綴,堂皇的入門階梯為開端,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先驅。
十六世紀末,索摩爾成為新教徒的根據地,而新教徒的統領—Duplessis-Mornay,便以索摩爾城堡為其住處,並聘請義大利的工程師建造了四周圍的城牆。此後,索摩爾城堡成為歷代公爵、貴族的居所,不過到了十七世紀末,城堡的主體已經逐漸毀損,漸漸地被遺棄,形同廢墟。一直到了二十世紀初,法國政府才下令修復它原本的面貌。
法國昂布瓦斯城堡。
站在古堡上可以俯瞰昂布瓦斯城和盧瓦爾河。從查理七世到弗朗索瓦一世,都在此小住過。
德國凱撒堡。
霍亨施陶芬王朝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在十二世紀時所蓋,十五到十六世紀建成現在的模樣。
英國利茲堡。
位於英格蘭肯特郡梅德斯頓以東4英里處的夢幻的倫河(LEN)河谷中。整個城堡位於一個小湖的中央秀美的河水,顯得十分優雅。最早的利茲堡建造於公元857年,是在木結構城堡基礎上建造的,當時名為Esdeles。
清晨的陽光,照亮了肯特鄉間的寧靜湖面,也喚醒了湖邊美麗的城堡。難以想像,這座城堡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它曾是英國皇室的鄉間別墅,深受王後們的寵愛,因此被稱為「王後的城堡」,它在英國歷史和建築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又被譽為「城堡中的王後」。
英國博丁安城堡。
英國的博丁安城堡(Bodiam Castle)雖然規模較小,但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設計修建得美輪美奐,與那些復雜的大型皇室城堡相比,一向以其攻防一體、戰居皆備的特點而著稱於世。
法國維特雷城堡。
維特雷城堡是第一座11世紀時期的城堡,在13, 14和15世紀時將其重建。城堡的入口處有一個吊橋和一個堅固的小城堡保護著那裡,兩個帶有突堞的大塔樓位於小城堡的兩翼。在城堡的南角, 矗立著主城堡,或者稱為聖-羅蘭(St-Laurent)塔樓,在城堡的東北角,矗立著瑪德萊娜(Madeleine)塔樓,在城堡的西北角,矗立著蒙塔費朗(Montafilant)塔樓(導游帶領參觀時從這里進入)。
③ 義大利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1、威尼斯
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浪漫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聖馬可廣場位於城市中心,周圍還有著名的大教堂。如果你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威尼斯有世界上最具美感的傑作,還有無數的教堂、博物館和宮殿值得一去;如果你追求浪漫,你可以坐上一艘平底船來參觀,但記得多帶一些錢哦。最好不要在夏天去威尼斯,因為夏天遊客最多。
拓展資料: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 。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④ 義大利的著名建築是什麼
1、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
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教堂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2、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位於義大利比薩。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屋頂。比薩大教堂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對11-14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斗獸場
斗獸場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斗獸場,最著名的羅馬大斗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
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
4、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位於義大利羅馬台伯河畔,古羅馬地區的最西端,又稱哈德良陵墓。有數條橋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較重要的一是伊曼紐爾二世橋,另一就是前往聖天使堡的著名橋梁。
由Bernini設計的這座橋可說是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不過橋上諸天使像中唯二兩座由Bernini親手雕成的雕像,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內妥為保存,改置兩座復製品於橋上。
5、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官方標准譯名聖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
⑤ 義大利著名旅遊景點有幾個
佛羅倫薩florence
主要景點:
米開朗基羅廣場:順著高利大道從本市南坡盤旋而上大約六公里,即可抵達米開朗基羅廣場。大道和大廣場都是建築師朱塞佩•波吉1868年設計的。廣場尤如一大高台俯視佛羅倫薩。廣場中央有一組青銅雕塑,都是根據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鑄成的復製品,有《大衛》和梅迪奇家墓的《書》、《夜》、《晨》《暮》。
大衛雕像:西尼約里亞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曾經是佛羅倫薩的政治中心,廣場上有許多雕像,其中有米開朗奇羅的「大衛」雕像,放置在此的是復製品,原件藏於藝術學院美術館中。廣場中間是羅馬海神尼普頓噴泉,噴泉的北面是科西摩一世(cosimo i)的雕像。蘭奇長廊(loggia dei lanzi)在舊宮的對面,蘭奇是科西摩一世的保鏢,以前這里曾經有他的住所。如今廊內擺放著幾尊著名的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
市政廣場:佛羅倫薩市政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因為周圍的精美建築而被認為是義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它始建於13、14世紀。最初是在被拆除的烏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來的。後來經過擴建後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omo), 也叫「花之聖母大教堂」,世界第四大教堂。建於1296-1436年。整個教堂裝飾華麗。教堂的右側有高85米的鍾樓用托斯卡那白、綠、粉色花崗石貼面。屬於佛羅倫薩哥特式建築風格。樓內有370級台階,可登高俯瞰全城。教堂的邊上還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禮堂,青銅大門上雕有著名的的「天堂之門」。是基貝爾蒂(ghiberti)花費21年的傑作,將「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分成十個畫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該隱殺害他的兄弟亞伯;挪亞醉酒和獻祭;亞伯拉罕和以薩獻祭;以掃和雅各;約瑟被賣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敗;菲利士人的戰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別鑲嵌在銅門的框格內,現在的門上的作品是復製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
皮革廣場
威尼斯venice
主要景點:
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廣場是全威尼斯最大的廣場,由新、舊行政官邸(procuratie nuove e vecchie)及連接兩大樓,位於東側的拿破崙翼大樓(ala napoleonica)和東面的聖馬可教堂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拿破崙曾稱贊這是歐洲最美的客廳,在威尼斯共和國時期,這的確就是威尼斯迎接外賓時最氣派的第一個迎賓大客廳。所有的外國船隻都由聖馬可灣緩緩駛進至此,第一個進入眼簾的即是由總督府側面、廣場入口和鍾塔組構而成的華麗雄偉景緻。下船後在廣場入口有兩個高高的柱子,一個上面是威尼斯的代表「飛獅」,另一個則是威尼斯最早的守護神聖狄奧多(san teodoro),這里是威尼斯城的迎賓入口。
在廣場北邊與鍾樓同邊的舊議會大樓始建於12世紀,全長約152米,現今的l樓是聞名的誇德里咖啡館(caffe quadri),而大樓後有供貢多拉停泊的奧爾塞奧洛灣(bacino orseolo)。新行政大樓則是在靠聖馬可灣(bacino san marco)那一側的南邊,從1582年開始建造,直至17世紀才完成,威尼斯共和國垮台之後,這里一度成為王室的宮殿,1樓有著名的弗洛里安咖啡館(caffe florian),2樓為科雷爾博物館(museo correr)。如今威尼斯有任何超大型的重要活動都會在這里舉行,例如1989年平克•弗洛伊(pink floyd)震撼人心的演唱會,和每年的狂歡節主要活動大會場等。
聖馬可教堂:威尼斯最早的守護神為聖狄奧多(san teodoro),但自公元828年兩位威尼斯商人將聖馬可的遺體自埃及偷運回威尼斯,福音傳道者又說上帝決定將威尼斯成為聖馬可最後的休息地之後,聖馬可就取代聖狄奧多(san teodoro)為威尼斯的守護神,於是威尼斯人於9世紀建了教堂以收藏聖馬可遺體為目的。ll世紀教堂遭逢大火後於1063—1094年間再度重建。它的平面呈現希臘正十字形,分別由5個拜占庭式的圓頂組成,據說它的設計是來自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hagia sophia),正面的華麗則沿襲了中東的拜占庭風格,內部穹頂呈現令人嘆為觀止的馬賽克鑲嵌繪畫和金箔裝飾。
開 放 時 間:周一—周六08:00—12:30 15:30—16:00
門 票:免費
嘆息橋:嘆息橋一向給人浪漫的印象,這是世界第一座嘆息橋,後來倫敦大學和美國的學府紛紛仿效此橋的形貌架於小河之間,也取名為嘆息橋。它的名稱始於17世紀,背後還有一段故事,是因為嘆息橋是架於總督府與監牢之間的惟一一座橋,所有犯人在總督府獲知被判刑之後,都要經由嘆息橋送到監牢,於是通過這座橋時只能藉由它的小花窗見到生命中最後一束陽光。曾經有個犯人經過此處,往花窗外一望,竟然發現他的女朋友與新情人卿卿我我,好不甜蜜地正搭著貢多拉行經橋下,於是他長嘆一聲,嘆息橋的名稱也就由此而來。
總督府:總督府原是建於9世紀時的防禦堡壘,曾遭兩次大火,現所見到的是15世紀再重新修建的哥特式外觀和文藝復興式的中庭。自共和國起這里就一直是衙門駐所、法院兼總督官邸,故稱作「府邸」(palazzo),在古時候其他的貴族官邸定奪都只能稱「宅邸」(ca',casa的簡稱),總督府在當時的地位與氣派可見一斑。
玻璃加工廠
米蘭milan
主要景點:
米蘭大教堂:對哥特式建築迷而言,它是裝飾精緻的傑作:「用大理石寫成的一首詩」。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個尖頂、96個怪獸狀滴水嘴和約半英里(1公里)長的窗花格。
開 放 時 間:08:50—18:55
2月—10月:09:00—17:45;
11月—12月:09:00—16:00(冬季:09:00—16:30)
門 票:大教堂:1.00€電梯5.00€,樓梯3.50€地下室與寶庫:3.00€
斯福爾扎古堡: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城堡是15世紀由當時的統治者斯福爾紮下令興建的,城堡中的房間現在被辟為幾個博物館。其中有應用藝術和樂曲博物館,考古學博物館,古代藝術博物館等。
城市觀光
米蘭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建於1776-1778年,歌劇院內部裝飾華麗,擁有6層包廂,可容納2000多人,世界著名的歌唱家都曾在此演出過。
羅馬rome
主要景點:
斗獸場(外景):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開放時間: 全年周三、周日:09:00—13:00
4月—5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7:30
6月—9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9:00
10月、1月—3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7:00
11月—12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6:00
門 票:8.60€
威尼斯廣場:是羅馬的中心、道路交通樞紐,連接科爾索大街、埃馬努埃萊二世大街等。與維托里亞諾一樣,是羅馬的標志性旅遊景點。
西班牙廣場:正面的西班牙台階因為曾是電影《羅馬假日》外景地而聞名遐邇。台階上有許多畫像的和賣花的小攤。在台階上坐下就可以體會到一種明快悠閑的氣氛,十分不可思議。台階前面的「破船噴泉」前總有人在彈吉他或拍照,一片熱鬧景象。這座噴泉是貝爾尼尼父親的作品,創意來自於特韋雷河的一次決堤,一隻小舟被水推到這里。有三處跳舞場的西班牙台階上建有古代埃及的方尖塔,方尖塔的後面是山上聖三一教堂,俯瞰整個廣場。
梵蒂岡vatican
主要景點:梵蒂岡城內不對外開放,對遊客開放參觀的僅是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彼得是耶穌的12個門徒之一,也是耶穌最親密和忠誠的門徒。據說聖彼得就埋在這座教堂內,1940年梵蒂岡的發掘者聲稱,他們在聖壇下發現了彼德的遺骨。羅馬天主教把彼得確認為羅馬第一任大主教。在彼得大教堂內有聖彼德的銅制雕像,據傳人們觸摸他的右腳能得到神的保佑和好運。所以現在它的右腳已被磨損得明顯小於左腳。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和世界最大園頂建築物。它始建於四世紀康士坦丁大帝時代,當時教堂比較小。
梵蒂岡廣場:原是教皇宮的一部份。從尼古拉斯五世開始擴建,歷經幾代教皇,形成目前這樣一座龐大的建築群。現在除了少部份仍舊用作教皇的起居室和機關辦公外,其餘部份辟為博物館。從教皇尤利烏斯二世(julius ii ,1503-1513) 開始,後經歷代教皇廣為收集,豐富的古代藝術藏品,使梵蒂岡宮成為擁有世界上眾多藝術瑰寶的博物館。博物館藏有從遠古到文藝復興時期十萬余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珍品。
比薩bisa
主要景點:
比薩斜塔(torre pendente):白色大理石八層高58米的斜塔,被世人認為是建築的奇跡。起先只是作為大教堂的鍾樓。1174年開始動工,由於地基下限,建到第三層時就出現了傾斜。因此被迫停工,80年後繼續施工,並做了矯正但始終沒能使斜塔扶正。多年來為了不使斜塔倒塌,科學家們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挽救。另一個著名的是傳說伽利略在塔上進行了自由落體試驗,證明了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如今斜塔每天限定一定的人數可以登塔參觀。
⑥ 義大利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羅馬 擁有2,500年歷史的「永恆之城」羅馬,自古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的國都,綻放傲人光芒的城市;當歌德於1786年到達羅馬時說道:「我終於實現了我的夢想。」而永遠的玉女明星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期」,更將這個文明古都的獨特魅力,深深植入全球影迷眼底。 所謂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曾到羅馬一探究竟,似乎便無法了解歐洲全盛時期的壯觀;競技場、君士坦丁拱門、聖彼得大教堂,讓人不禁贊嘆它們的宏偉;而神話色彩濃厚的噴泉與廣場,則給人一份浪漫與典雅的感受,充分展現羅馬的多采多姿。
威尼斯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四周環海,位於威納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長堤,是1846年建造的鐵路橋,1932年又與之並列建造了公路橋,與大陸相通。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藝術名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裡共有2300多條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象從水中鑽出的似的。在這座水上城市裡,汽車、摩托車、甚至自行車都是被禁止的,在路邊叉著「TAXI」的牌子,指的是汽艇,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貢都拉則充當了自行車的地位。
佛羅倫薩:佛羅倫薩是一個頗具紳士格調的城市,充滿和諧與優美、庄嚴與秩序,星羅棋布的村莊和鄉間別墅點綴在環抱城市的平緩山坡上。城市規模很小,人口僅三十八萬。市內街道到處是敞著門的工匠店鋪,傳統市場保留至今,出售金、銀器和珠寶,現代商店的櫥窗里展示著高級皮服、時裝、真絲領帶和木框鑲嵌的古建築印刷品。這里仍保留著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每年6月24日放焰火,舉辦穿著中世紀服裝的足球賽,紀念該市保護神聖喬萬尼。 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詩人但丁,科學家伽里略,政治理論家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藝術家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藝術巨匠多納泰羅,菲利溥-利波等都在這里生活過。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傳統和藝術的寶庫,整個城市保留著文藝復興時的風貌,仍彌漫著文藝復興的氣氛。佛羅倫薩堪稱是那個偉大時代留給今天的獨一無二的標本。佛羅倫薩有4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60多座宮殿和許多大小教堂、廣場,收藏了大量的優秀藝術精品和精美文物。
米蘭:米蘭這座主導義大利經濟、工業的現代都市,現今已是歐洲最受矚目的城市之一;全市以十四世紀義大利建築精華的主座大教堂為中心,充滿著世紀末節凄美婉約和對新世紀的憧憬和迷濛幻想,表現出人類浪漫柔情和對未來嚮往的賓士。米蘭位於歐洲的東西及南北交結之處,又在倫巴第肥沃的平原上具備了作為經濟都市大力發展的要素。西羅馬帝國,由於日爾曼民族的大遷徙而產生巨大混亂,米蘭一時作為帝國的首府、西方基督教的中心地而繁榮,以後,又因哥特人等的遷移而造成混亂。12世紀因社會意識的萌芽而引起的公社時代,使得米蘭再次繁榮。使得義大利北部飛躍發展的是十字軍的東方遠征,各城市為了財富、勢力、征服其它城市而展開了斗爭。米蘭也不例外,1395年以來,作為米蘭維斯孔蒂家和斯福爾查家的統治。這個小國都市的發達,產生了富裕的市民,由他們開展的保護、獎勵學術和藝術活動最終開花結果,誕生了文藝復興文化。15世紀末貿易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米蘭等義大利各城市開始停滯,義大利半島,受到德、法、西班牙等國的侵略,到1870年義大利統一,經歷了漫長的不幸時代。
米蘭是歐洲的大都市、商業和流行的中心。這里有達芬奇的畫作《最後的晚餐》以及名聞遐邇的史卡拉歌劇院。米蘭人富裕、和善,保守的性格是由於北歐風情使然,姑且不論其現代化和效率,米蘭仍是有詩意在的。巡禮米蘭最好的出發點便是大教堂(Duomo,1386-1813),這座哥德式主教堂是歐洲第三大教堂,內部有135座尖塔和由各個時代收集來超過2,245座大理石雕像。4公尺高的鍍金《聖母像》用以裝飾教堂最高的尖塔。大教堂的屋頂展現了米蘭人戲謔的一面。這個沒有屋頂的洞穴別有一番洞天。裝飾的尖塔如石筍般矗立著,而雕刻的玫瑰花形飾物如珠寶般散布在地板上。教堂的景觀極其壯觀,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看見阿爾卑斯山。往正下方看,廣場上充滿著生氣,鴿子群聚哺食麵包屑。擁擠的電車在廣場上交叉成十字形,行人行色匆匆,比起其他城市,米蘭人要匆忙多了。由大教堂下來便來到米蘭的中心大教堂廣場。其一端的大型騎馬者是義大利第一位國王維克手托·伊曼紐爾二世(Victor Emmanuel II)的雕像。廣場兩側林立的柱廊就是世界上最古老和優雅的商店街,維克托伊曼紐爾走廊(Galleeria Vittorio Emenuele)。 走廊另一頭是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 opera house)所在地的斯卡拉廣場(Piazza dell Scala)。
那不勒斯:那不勒斯(Napoli)又名拿波里是坎帕尼亞大區的首府,人口120多萬,是義大利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還有優良的港口,是義大利最美麗的港口,義大利人曾說:「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但也因此遭致許多外國勢力的侵擾,最早是希臘人,公元前七世紀時,希臘人命此地為Neapolis,三百年後,換成羅馬人主宰此地,奧古斯都大帝最愛到此避寒,後來倫巴底人及拜占庭帝國分別統治過這里。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那不勒斯灣的北側,海拔17米,市區建在平坦的海濱和通往維蘇威火山方向的低矮山坡上,長約10公里。成為那不勒斯公國後,那不勒斯得到了自治的地位,但維持不了多久,那不勒斯再度易手於歐洲各皇室間,包括法蘭西的安傑家族、西班牙阿拉貢王國、霍布斯堡、波旁王朝等,直到十九世紀義大利統一。 各民族為那不勒斯及南義大利帶來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痕跡,希臘、法國、西班牙的風味融和為一,特別是十三到十八世紀的歐洲品味,對這里影響深遠,現今大多數的重要建築、觀光勝地也多建於此時,不過,那不勒斯人也沒有失去自已的特色,十七、十八世紀的巴洛克時期,那不勒斯也發展出自已的文化藝術主張,皇宮就是最大的代表作。王宮(Palazzo Reale) 王宮位於新城堡西約100米,建於17世紀。後面的御花園建於18世紀。先後是那波里總督,波旁王朝,義大利國王的寓所。現為國立圖書館。(Musuo Archeologico nazionale)國家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希臘、埃及黃金時代的畫像、雕刻、青銅器等古物,而自龐貝廢墟出土的器物也大多在此展示。博物館內設美術館,有拉斐爾、齊齊亞諾等人的名畫。
桑塔露琪亞(Santa Lucia)那不勒斯最秀麗的地方便是風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亞海岸。此地的散步道與民謠齊名,特別出色的市日出的景色。隔著那不勒斯灣,可以瞭望到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Vesuvio)有登山電車,並且登山並不困難。這是一座典型的雙重式火山,外重--遜瑪山,北面極峰的高度是1120米,聳立再火山口中央的內重山才是維蘇威火山,高度1277米。近幾年前它曾活動,岩漿一直流向東方海岸。
⑦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建築
義大利著名建築 1.羅馬競技場。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這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競技場的工程由維斯帕西亞諾皇帝於公元72年至75年開工興建,由蒂托皇帝於公元80年完工。傳統說法是,建造這座建築物使用了四萬奴隸,這是蒂托皇帝在摧毀耶路撒冷後於公元70年帶回羅馬的十萬俘虜中的一部分。羅馬圓形競技場自從誕生的那天就是,到今天仍然是羅馬的象徵。即使今天,站在大圓形競技場的遺跡上,似乎仍然可以聽到兩千年前瘋狂的觀眾地動山搖般的吶喊。這座公元前80年建成的雄偉的競技場堪稱公共建築的楷模。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這種高水平的結構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並設計了八十個拱門,在每一個拱門的入口處都有標有數字,方便讓觀眾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五萬人於十分鍾內進入劇場內坐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進步的。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直到公元608年,競技場一直用於角斗和斗獸,中世紀時改成一個城堡。此後部分被毀,成了挖取建築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宮殿的場地。這樣破壞一直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到了十九世紀才被制止,並開始進行修復
⑧ 歐洲有名的古堡有哪些
1、愛丁堡城堡岩頂矗立
地址:英國愛丁堡
愛丁堡城堡可算是蘇格蘭的精神象徵,矗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愛丁堡城堡在6世紀時成為皇室堡壘。這是一座以戰爭為主題的城堡,蘇格蘭王冠與其他的皇杖、劍等文物被置於皇冠室中。
⑨ 世界上十大最有名的城堡是什麼
世界著名古堡
德國新天鵝堡
為了實現他夢幻中的世界,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建造了一座宮殿,就是這座新天鵝堡。由新天鵝堡遠眺,眼前是由法爾格湖,阿爾高阿爾卑斯山和菲森組成的廣闊風景。
這座城堡即使是在當初建造的時候,也不適合居祝不過由於它壯觀美麗及高貴的氣質,它被稱為是「最接近童話的地方」。路德維希二世也因為他的城堡,而被後人們稱做是「童話國王」。這位國王敏感而脆弱,心中充滿著浪漫卻又不切實際的想法。
在第一次見過路德維希二世後,理查德.瓦格納這樣寫道:「他是這樣的英俊,有教養,充滿熱情而又真誠,我真擔心他的生命會象神聖的夢一樣逝去。」1864年當路德維希二世登基時,只有18歲。他喜歡藝術,尤其愛好音樂和戲劇,他身材高大,英俊瀟灑,令人敬畏。當他還是少年時,就是一副童話王子的模樣。但是,他本身卻充滿著悲劇色彩。對現實的憎惡,對人民的失望,加上無法抑制同性戀癖好而不斷自我折磨,使他只有沉溺在夢和美學虛幻的世界中。他先後修建了新天鵝堡,林德宮和基姆湖城堡,想要通過修建城堡來實現他心中的夢幻,盡管這些城堡一點都不實用。終於,大臣們不願再出資籌建城堡,他們授意一個由4人組成的醫務小組宣布路德維希二世精神錯亂,並將他罷免,放逐到施塔恩貝格湖的貝格城堡。1886年6月13日晚上,路德維希二世和他的醫師一起溺死於施塔恩貝格湖中。
新天鵝堡一直是這位童話國王心中浪漫典雅的中世紀的化身。城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國王悲傷的故事,更為這座精緻絕倫的城堡增添了幾分感傷而又浪漫的氣氛。
芬蘭的圖爾庫城堡
圖爾庫城堡位於奧拉河的入海口旁。這座軍事防禦的城堡始建於1280年,舊城堡部分用了280年時間。文藝復興式的新堡部分則是在1574-1588年間建的,包括國王和王後大廳。當時的圖爾庫還屬於瑞典的領地。瑞典國王來芬蘭都住在這里,有14位瑞典國王以此為行宮。二戰中城堡遭破壞,戰後經修復,新堡部分被改成圖爾庫文化歷史博物館。城堡還有18到20世紀的古錢幣和徽章展覽。
瑞典的格里普斯科爾摩城堡(Gripsholm)
這座復古式的城堡建於450多年前。Gripsholm城堡里有4世紀時代的傢具和裝飾品。這里也是瑞典國家肖像畫廊所在地。
瑞士的西庸城堡(chillon)
建築在蒙投萊茵湖畔的突出岩石上好象漂浮在湖水上的城堡正是代表瑞士的美麗古城西庸城堡。
西庸城堡位於美麗的湖畔,城堡保持著中世堅固的美麗。西庸城堡本身就非常美麗,並且和周圍的景緻協調的外觀,顯而易見的堅固,安全感正是西庸城堡的特徵。西庸城堡的特點還在於四面的風光,一面是義大利古老的大路,一面是美麗的萊茵湖。
此城歷史悠久。雖然建立城堡的岩石上存有古代人生活過的痕跡,第一次對西庸城堡的記錄是在1160年。
西庸城堡是為了控制軍事意義重大的南北通道和湖水,山之間的小道而建立的軍事要塞。從12世紀成了Savoy王族的所有,13,14世紀成了王族的夏宮,作為軍事要塞和司法機關。這個時期也是西庸城堡的黃金期。
從1536年到1798年成了伯恩人統治的Vaud洲的所有。就是他們在城堡留下自己最美麗的裝飾。隨著1798年Vaud洲的獨立,西庸城堡也成了他們的所有。
19世紀浪漫主義時代西庸城堡因為在Jean-Jacques Rousseau,Victor Hugo,Alexandre Dumas,Byron等著名作家的故事中登場而廣為人知,其中『西庸城堡的罪人(The Prisoner of Chillon)』是聞名世界的名著。
西庸城堡的入口有巨大的柱子。在這些柱子中留下了著名作家拜仁的筆記。事實上有人說那不是拜仁的真跡。筆記的年代和拜仁生活的年代也有所不同。但是因為這個筆記,西庸城堡的意義更加深遠,現在的西庸城堡和拜仁是分不開的關系。
西庸城堡的內部古樸的房間裡面展示著當時使用過的物品。各種器皿和銀劍,頭盔和刀等,可以回味當時貴族的生活。雖然笨拙,但非常協調的木床和充滿美麗的牆壁,顯出城堡浪漫的生活。城中的禮拜堂裡面通過幻燈,重現過去的壁畫,用手擋住光線,就能看見模糊的實際的壁畫。走上迷路般的台階,就能到屋頂。
在屋頂俯視萊茵湖的絕境,還有眺望法國國境是西庸城堡的另一個魅力所在。
西庸城堡將繼續保持現今古樸的樣子,向遊客展示建築物的歷史。城堡周圍的萊茵湖和保持古樸氛圍的西庸城堡值得一游。與瑞士的自然融為一體,歷史悠久的西庸城堡,在那裡品位歷史。
法國的朗熱堡(Langeais)
德國霍亨索倫堡
德國南部最著名的兩大城堡之一,位於圖賓根南方20公里的丘陵上。古堡等於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發源地(霍亨索倫家族是布蘭登堡─普魯士1415~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倫堡建於11世紀,現今的霍亨索倫堡是於1850年至1867年,由普魯士建築家Von Prittwitz和Stuler共同改建的,與新天鵝堡的興建大約是同一時期,但是與新天鵝堡宛如童話般的外貌相比,霍亨索倫堡就似充滿英雄主義的陽剛之氣,這也正代表普魯士王朝的輝煌歷史。城堡內展示腓特烈大帝的遺物、普魯士王的寶物及王冠等。城堡目前仍有普魯士王朝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子孫仍居此地,但城堡部分對外收費開放。
英國的愛爾蘭朵娜城堡(Eilean Donan)
城堡因其主人St.Donan而命名。St.Donan,原名是Abbot Donan,6世紀Ayrshire人,在城堡中過著修道生活。公元618年四月十七日,當他和其他僧侶一起慶祝Holy Eucharist的時候,修道院遭到了一夥海盜的搶劫,他和另外52名僧侶被斬首。
城堡因其地理位置三面環水又在西海岸,從來都是遭受入侵首當其沖的地方。日耳曼人,維京海盜,以及後來的西班牙人,都在這里登陸。
寧芬堡
寧芬堡是歷代王侯的夏宮,坐落在慕尼黑西北郊,建於1664至1728年,主建築是巴洛克風格,整座宮殿坐西朝東,由一幢幢方形樓房連結成一組建築物,正面長達600米。是斐迪南�6�1馬里亞親王送給妻子的禮物,感謝她生了兒子使王國有了繼承人。它的擴建工程前後花了200年時間。雖然這座宮殿沒能達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王宮那樣的規模,但肯定是德國這類宮殿中最大的一座。以南端的仕女畫廊最為著名。這個畫廊誕生100多年來始終強烈地吸引著無數的藝術愛好者和旅遊觀光者。掩映在萬綠之中,有一所小巧玲瓏的狩獵行宮——阿瑪琳宮,內部裝飾纖巧精美。
瓦爾特堡
瓦爾特堡坐落在德國圖林根州阿爾卑斯山北部余脈的瓦爾特堡,是一座幾乎沒有遭到破壞的中世紀城堡。這座城堡建於1067年,最後完工在1170年。無論是建築材料還是建築規模或城堡內的設施,瓦爾特堡都是首屈一指的。1521——1522年間,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為了逃避教皇和皇帝的追捕而在此避難和躲藏,在城堡中,他以神奇的速度將新約從希臘文翻譯成為德文,城堡中至今保存有傳說中的路德秘密隧道。瓦爾特堡也是德國世界遺產之一。
⑩ 義大利最有名的建築物有哪些
南方以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為主,世界級著名的建築很少了,這里不做介紹。
中部
羅馬
斗獸場 義大利的象徵
羅馬內的 梵蒂岡,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但是裡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教皇居住的地方。
阿西西小鎮
聖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督教聖人,美國舊金山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不知道為啥被翻譯成了舊金山,最早是翻譯成三番市的,也就是san francesco名字英語化之後的漢字音譯)
佛羅倫薩
uffizi博物館,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品差不多都在裡面
聖母百花大教堂,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
比薩
斜塔,義大利的另一象徵。
北方東部
威尼斯
聖馬可教堂、廣場
維羅納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人造景觀,歷史上並沒有這兩個人)有朱麗葉的故居(假的)和朱麗葉的墳墓(也是假的)但是依然充滿著浪漫的氣息。
維羅納大劇院,維羅納城除了羅密歐朱麗葉之外的另一大象徵
北方中部
米蘭
米蘭主教堂(Duomo)
北方西部
都靈
埃及博物館,世界上第二大的關於埃及的博物館(第一大的在埃及,非洲)
電影博物館
熱那亞
我住在這個城市,並且學旅遊專業,所以對這個城市介紹稍微多一點,雖然並沒那麼出名
哥倫布故居,發現新大陸的那個哥倫布的故居
多利亞元帥的別墅,多利亞元帥,大航海時代中,全歐洲最強大的海軍的元帥,連歐洲低地五國、德國、西班牙、兩西西里、拿波里等國共同的君主——卡爾五世,都要請求他的支援一起對抗土耳其海盜巴巴羅薩
熱那亞歐洲第二大的水族館
公爵府
聖洛倫佐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