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青田是內地的小香港
青田縣 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北接台州,西臨麗水,是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面積2484平方公里,人口約47萬,郵政編碼3239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鶴城東路109號。
青田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石雕之鄉、田魚之鄉,現有海外華僑華人達22萬之多,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浙江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有個小縣城叫「青田」。境內山峰連綿,峽谷深切,正所謂「九山半水半分田」。以往有人稱它是「浙江的『西藏』」,說的是它的交通劣勢,也道出了它的經濟水平。正是這個1997年才脫貧的縣,現在被人們喚作「小香港」,甚至「小歐洲」,不光生活方式歐化,經濟水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早期走出國門、如今陸續返鄉投資的華僑華人無疑是這個僑鄉最大的「生產力」。在這個特殊的縣里,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你能感受到最歐洲的生活方式,也能體會到最純朴的鄉間民俗;這里有些鄉村還沒有通路,有些地塊的房價卻貴過杭州;最難得的是,這里幾乎家家涉「僑」……
現象一:豪車接踵開,咖啡最正宗
由華僑投資的青田正達開元大酒店是這個縣里最高級的酒店之一,這個掛牌四星的酒店實際檔次與五星的不相上下。11月的一天,一位男士停好他的寶馬車,走進設在酒店的一個票務點,選定了幾張將由諸多明星獻演的晚會門票,付上了500歐元現金。
在這個縣城,寶馬、賓士、保時捷等豪車出現的密度與省會城市杭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使用歐元消費,人人司空見慣。歐元還常常被用在咖啡館、酒吧這類休閑場所。
在僑鄉青田,臨江路是酒吧一條街,有著「小香港」的美譽。以前,臨江路的客人主要是歸國華僑。如今,大部分客人已經換成本地居民了。對此,「甌洲之星」咖啡吧的西班牙華僑老闆李煥軍感受最深:「先前,因為咖啡吧開得少,消費相對較高,來咖啡吧的大多是華僑。後來喝咖啡的習慣逐漸在青田本地居民中形成,普通市民漸漸成為了這里消費的主流。」
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將來自產地的咖啡豆、咖啡機,甚至咖啡壺帶到青田,所以「能喝到世界上最地道的濃咖」成為青田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青田縣城涌現了120多家特色咖啡館、美食酒吧,構成了別處不可多見的風景。青田似乎濃縮成了「小歐洲」。
現象二:房價超2萬元/平方米
中外文化的融合在青田人的餐桌上也能窺見一斑。在高級宴席中,有歐式的薄片火腿色拉,也有口味正宗的「佛跳牆」,當然,也一定會上青田當地的特色——炒粉干、麵疙瘩,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用餐時,大家還愛評點哪家的牛排做法比較地道,某家的紅酒來自哪個酒庄。邊聊邊細細品嘗著來自歐洲的紅酒,熟練地晃杯、品聞著。
「在青田,15元人民幣可以喝到一杯正宗的咖啡,但也可能上趟高級的酒吧,最起碼得花個千把塊。這里的物價不比上海便宜。」來自麗水的媒體人小金告訴記者,「而且,青田的房價還是浙江全省各縣里最高的。在青田這個深山城鎮,房價竟然比杭州還貴,稍微好一點的地段都超過2萬元/平方米。難怪青田人要說,家裡如果沒有親人在海外,又不搞點副業,日子是難以維持下去的。」
小金的話也得到了在縣里事業單位工作的徐小姐的印證:「我家在上海浦東開了幾家超市,節假日我們會去看看經營情況。再不搞點副業,在青田的日子可不好過哦,這里的消費水平高著呢。」徐小姐既是開玩笑,也是真心話。這個縣雖然脫貧不過十幾年,但僑匯、僑資的注入使這個縣的經濟水平急速提升。
現象三:「不中不洋」的建築群
說到房地產,外人來到青田,多半都會好奇於那裡「奇形怪狀」的房屋造型。有人說那「不中不洋」,也有人說它「承載了青田人葉落歸根的純朴思想」。
浙江師范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郭劍波介紹說,19世紀末,在歐洲的青田華僑就有人回到家鄉買地建房。這為歐洲式的建築文化傳入中國提供了條件。他們把在歐洲看到而又喜歡的建築樣式引進,並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成為僑鄉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中,青田阜山「花旗街」最為典型。這些建築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果實之一,亦是青田僑鄉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中國傳統的農村民居長期以來以平房為主,中西合璧的民居卻以多層樓房為主,還常常設有寬大的陽台和迴廊。這種結構完全與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朴生活形態形成對比。此外,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阜山、方山等多個鄉鎮還修建了不少教堂建築,以其獨特的西方建築造型屹立於青田,成為西方文化跨區域的典型景觀。
現象四:農貿市場亦可用歐元
越來越多的華僑歸國回到青田,既帶來了外來文化,也改變了當地的消費方式。他們將血汗錢從國外匯回來,在當地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青田的農貿市場,曾經流通著各個國家的硬幣: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英鎊、美元、比利時法郎、奧地利先令、荷蘭盾、芬蘭馬克、葡萄牙埃斯庫多、西班牙比塞塔等等,賣菜的農民都是認得的。一直到1992年,歐元確立,市場上眼花繚亂的硬幣才漸趨單一。
所以,當地人會打趣地說:「外地來人若要知道當天的歐元走勢,不妨看看中國銀行前的客流。」據說,歐元匯率好的時候,中國銀行櫃台前來兌換人民幣的人,隊伍要排出十多米,銀行工作人員一天連續上十二三個小時的班。而提及銀行存款,大多數青田人都會既神秘又自豪地跟你說,在銀行里存了上億元定期存款的華僑客戶就有好幾個。
青田縣城的新大街,全長不足300米,卻被人們稱作「僑鄉的華爾街」。因為全縣8家金融機構,有5家就在此設點。青田縣擁有雄厚的民間資金。今年9月末,青田人民幣存款余額215.29億元,同比增長43.64%,1至9月各項存款余額月均增速在23.87%以上。
雄厚的民間資金,使得青田縣委縣政府敢於用「金融」來作為強縣的戰略。青田縣的這一舉措,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響應。與此同時,青田縣各金融機構還立足僑鄉,探索金融創新,全力解決中小企業、居民融資難問題。
新聞鏈接
5年引僑資20億
青田有300多年華僑歷史,有23萬華僑分布於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60%以上集中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1990年以後出國的華僑約15萬人,占青田華僑華人總人數的46%,且以青壯年為主。在國外出生的青田華裔近2萬人,1978年以前出國的老華僑約0.6萬人。目前約有3 萬多人從事國際貿易,年貿易額達30億美元。青田縣外匯儲量充裕, 2008年全縣外幣存款6.26億美元,外匯結匯量達32.77億美元。據統計,華僑每年捐贈家鄉公益事業資金約1000萬元,累計捐款(現時值)達3億多元。近3年來,華僑投入城市化建設項目的僑資超過10億元,近5年來全縣共引進僑資20多億元。
⑵ 浙江青田被譽為「華僑之鄉」「名人之鄉」和
除了「華僑之鄉」和「名人之鄉」,浙江青田縣其實還有「石雕之鄉」的美譽,還有「中國石都世界青田」之稱。其中青田石號稱四大國石之首,封門青是三大印章之首。
此外,青田縣還有中國房價第一縣、金融十強縣、外匯第一縣、人均存款第一縣等稱號。同時還擁有的世界農業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青田縣常住人口約為51萬人。
青田縣簡介
青田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隸屬於浙江麗水市。在春秋戰國時期,青田縣境域屬於甌越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順手征服了甌越和閩越,並在這里設置了閩中郡,青田縣境域屬於閔中郡。歷朝歷代,青田縣境域的歸屬發生了多次變化,最終於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
⑶ 華僑之鄉在哪裡
1、浙江青田是中國著名的僑鄉,青田總人口48萬,就有23萬華僑分布在世界120多個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國外,這種情況全國罕見。
2、廣東省梅州市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據統計,建國後至今,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資助梅州故鄉興建的科教文衛體設施和社會福利事業等累計人民幣22億多元,在梅州興辦「三資」企業1300多家,投資總額達12億多美元,其中利用外資10.8億美元。此外,「三胞」還在全國10多個省的大中城市投資興辦了一批實業和捐資公益事業。
3、廣東台山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台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市內2012年戶籍人口99.62萬,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台山籍鄉親130多萬,主要是旅居美國、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其中旅美42萬多人、旅加18萬多人,故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美譽。台山人出國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0多年歷史。
⑷ 中國第一華僑之鄉是哪裡
中國第一華僑之鄉是在廣東省江門市。
江門是一座有上百年歷史的城市,也是一座擁有近400萬僑胞數量的城市,一直以來都以「中國僑都」自居,名聲在外。江門市包括開平、恩平、新會、鶴山、台山這幾個地方,都是華僑們的故鄉,尤其是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的碉樓與村落,就是華僑吸取外國先進文化的見證,也是華僑建築文化歷史上的印記。這些碉樓,是當年廣大僑胞們為了防洪防匪,紛紛興建的,具有居守兼備的功能。它們是一些中西建築、分布並不密集,一般都在一些地勢較高與平坦的地方建造,集防衛、居住、藝術於一體,現在很適合拍攝清末和民國初年的影視劇,具有滄桑的時代感,也能體現華僑在中外文化上的交流和運用。
華僑之鄉,一般指全國重點僑鄉,廣東的潮汕地區、江門台山、梅州等地,福建的泉州、福州等地,浙江的溫州、青田、麗水等地,海南的文昌等均是全國著名的重點僑鄉,均有華僑之鄉的美譽。他們都是中國人早期在海外謀生存的傑出代表。
⑸ 為什麼歐洲華僑都是浙江人
青田是浙江的一個縣,現在是隸屬於麗水市,曾經劃歸溫州,一說到溫州,大家腦子里想到的就是溫州人會做生意,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方。
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大王,五金大王胡金林、礦燈大王程步青、螺絲大王劉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舊貨大王王邁仟、目錄大王葉建華、線圈大王鄭祥青以及電器大王鄭元忠等幾人被列為重要打擊對象。
「八大王」就是來自溫州。
(八大王)
浙江商人確實吃苦肯干,只要賺錢什麼都敢幹,甚至有時候敢遊走在法律邊緣。但他們確實有讓人佩服的地方,像全國各地的服裝、小商品市場里80%都是浙江小老闆。
他們白天做老闆,晚上睡地板,小到打火機上的一個螺絲零件,他們都認認真真的做,認認真真地賣。
我認識一個浙江老闆,五十多歲了,手上少說也有大幾千萬的資金了,他開了不少酒樓,還經營一家代駕公司,他經常自己去做司機幫人代駕,晚上工作到深夜。
我問他犯得著嗎,又不缺那點錢,這個看上去土了吧唧的大叔,回過頭和我說:老弟啊,現在市場變化太快了,要多摸摸行情,聽聽用戶真實的需求啊!
這就是浙江商人!
02
浙商中的青田商人比較特殊,因為他們是跑到國外去做生意,都是從小本買賣做起。
賣石頭,賣服裝,開餐館,開超市,現在的華人移民也基本上都從事這些行業。
浙江青田這個地方人為什麼那麼愛往外邊跑呢?
青田這個地方地勢狹長,90%是山,5%是水,只有5%耕地。
特產是青田石,可以加工成石雕賣錢,這是當地為數不多的資源。
因為地處邊緣,較少受到正統禮儀的束縛,青田人一直有向外闖盪的傳統,跑到外面做生意。
03
早期在海外的青田人都以溫州人自居。
你現在到溫州一帶,發現田間地頭,討論的不是生意的事兒,就是歐洲的事兒,當地電視台還會專門有時段播出歐洲一些國家的新聞,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親戚在國外。
英文《中國年鑒》就記載在17、18世紀之交,青田人經過西伯利亞深入歐洲販賣青田石。
⑹ 麗水華僑之鄉在哪裡具體地方
青田!青田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永嘉,南連瑞安、文成,西臨麗水、景寧畲族自治縣,北靠縉雲,全縣總面積2493平方公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1]有「中國石都世界青田」之稱。青田歷史悠久,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也是中國房價第一縣,中國金融十強縣,外匯第一縣,人均存款第一縣。青田也擁有的世界農業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首,女媧補天的遺石,封門青是三大印章之首。
⑺ 麗水市總部經濟大樓在哪
麗水市華僑總部經濟大樓位於麗水市330囯道中梁百悅城西北側。
⑻ 浙江麗水是什麼地方!為什麼那裡的人都可以到歐洲去
1,浙江麗水浙江西南部,簡單的說在溫州的旁邊。
2,麗水很多人在歐洲,你說的不是道聽途說。歐洲的國家,比如法國,義大利,很多麗水人,大多是麗水市青田縣人。
3,不是麗水人可以去歐洲,麗水人出國也沒有正常途徑,大多都是偷渡過去的。為什麼要出國,因為麗水是個地理位置很不好的地方,基本是山區,經濟很差也沒有田可種,沒飯吃的人就外出求生,有些人到了歐洲,覺得歐洲不錯,錢好掙,就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帶出來,一起來歐洲掙錢。
4,尤其是青田,基本百分之80是華僑。基本是偷渡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