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二戰中,義大利人的表現
義大利人的表現糟糕透頂,軸心國中最差的是義大利,墨索里尼宣稱的要實現羅馬的復興,放屁,人們把這個帝國主義國家叫做「窮光蛋帝國主義」。
我不否認二戰中的義大利有勇敢的士兵,他們也擁有優秀的軍隊(和平均水平比較),但是總的來說,意軍的裝備太差,軍官的水平相當低,在戰略思想和戰術方面也存在太多問題(如對航空母艦的認識上),本國的戰時經濟組織也是相當糟糕(雖然和資源缺乏有一定關系),最重要的是,義大利人對這場戰爭缺乏戰斗意志,可以說是半被迫地加入戰爭,再加上那一條條一項項的缺陷,還有「領袖」的瞎指揮。意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人操魚雷部隊和一部分空軍部隊,個別意軍陸軍部隊也是很頑強的,不過可惜的是太少了
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人的表現實在不符合一個大國的形象:一戰兵敗波河,差點讓奧匈揍趴下;打落後的衣索比亞,付出了十餘萬人的傷亡;二戰對已經被希特勒擊潰的法國,損兵折將;優勢海軍避戰地中海,被殲於托蘭塔;東非十萬大軍被不足萬余英國人全殲;北非以5敵1,卻全線崩潰;遠征弱小的希臘,卻喪師辱國。
希特勒這樣評價義大利人:我用5個師就可以征服義大利。
近現代義大利人為何這么沒有戰鬥力?,難道這是一個被文明過度軟化的民族?也許可以從義大利防守反擊的足球風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有人說義大利不可忽視,有人說義大利就是拖軸心國的後腿。
B. 今年為什麼法國和義大利這么讓人意外呢
因為足球是圓的。。。
一、 前鋒不夠犀利, 重要時刻掉鏈子
二 、義大利我們都知道是防守反擊的王者 ,但是防守反擊時需要優秀的後衛和前鋒的 , 卡納瓦羅老了 ,防不住求我們不說什麼 。 PEPE和德羅西這些人還是技術不太精, 尤其是昨天最後那個球 pepe面對的幾乎是空門一腳打飛 讓無數義大利球迷傷心。
三、 義大利主帥缺乏創造性, 以前的義大利是防守反擊的典型隊伍 ,現在的義大利明明沒有絕佳的進攻球員 ,還不改變戰術 。 因為以前的卡納瓦羅還年輕 能防的住 ,並且有托蒂, 皮耶羅在 ,進攻和組織進攻能力強 。要是再以前 義大利的憂郁王子 巴喬在的時候 ,就更不用說了, 那是義大利的靈魂 。
四 、自大的心理 。誰都認為義大利不會輸 包括所有隊員 。於是,他們前80分鍾自由散漫 拼搶也不積極 。直到被 斯洛伐克3比一領先 ,時間還剩10分鍾時候才打出了血性。打出了屬於他們的尊嚴 。可是 時間早已經不夠用了。如果再來5分鍾 我想一定會翻盤的。
⑤、門將不夠出色 頻頻丟球 如果布馮沒受傷 天下就是義大利的了
教練領導錯誤,唯心
法國足協內部監管制度缺失(多梅內克沒有下台就有幕後因素)
隊員不團結 缺少核心 力不從心
聯賽讓大牌球員體力耗盡
臨時一系列內訌
國內外壓力
C. 義大利人是羅馬後裔,裝備也不錯,為何戰鬥力那麼低
義大利人雖然是羅馬的後裔,但是他並沒有直接繼承羅馬的血性,他繼承的是他歷史悠久的文化。其實當農耕民族慢慢的發展出一套歷史相當悠久的文化之後,他的斗性就慢慢的被消滅了。所以其實義大利人是比不過北方的那些個野蠻民族的。
北方日耳曼民族相當的厲害,驍勇善戰,而且他們擅長用破壞,就相當於咱們中國古代的匈奴類似。但是當時羅馬帝國延續了那麼長時間,到後期,各種東西都比較衰弱了,軍隊也無法繼續保持原有的戰鬥力。反而是北方的民族開始逐漸形成的一種民族性國家,有了一定的戰鬥力和國家系統。他們開始了征服之路,直接南下,把悠久歷史的羅馬帝國給滅了。
當時留下來的義大利人,他們也只作為一群文化人,保留在一個小的地方了。而且義大利人是古代教皇國的所在地,在前期基督教並未宣揚到全世界的時候,它還是具有相當的侵略性的。但是在後期慢慢的變得溫順了,主要是教皇已經不執掌政權,而掌握義大利政權的是一些具有悠久血統的貴族。這些貴族,因為長期錦衣玉食,對戰爭是沒有太多認識的,所以他們也慢慢的變得不好戰了。
D. 在災難面前,義大利人為什麼如此「任性」,是何原因
首先,義大利人比較看重“及時享樂”。
對於義大利人來說,有兩件事情是最主要的,一個是足球,一個是美女。在這兩件事情面前,其他的很多事情都要讓道。義大利人比其他國家的人都要樂觀,他們並不是悲觀主義者。義大利人很少有殷實的存款,有錢他們就會現在花掉。
人生在世幾十年的時間,如果不及時行樂,那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這是義大利多數人的想法。所以因為一點特殊的情況,就要把僅有的娛樂項目也停止,對他們來說那比直接殺了他們還要令人難受。
在任何的災難面前,也讓義大利人們犧牲掉自由,這就猶如觸碰了他們的逆鱗一般。雖然有些時候短暫的自由是為了換取更長久的自由,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夠理解到這么深層次的涵義。
E. 義大利為什麼讓人傷心
它沒有打出以往的足球,並且被淘汰出局了。我們心裡真不好受
麻煩採納,謝謝!
F. 從最初3個人暴漲到如今破萬人,義大利的疫情究竟是如何失控的
我覺得主要是有兩點原因,一個是當地居民在疫情爆發初期對疫情不夠重視,錯過了治療和預防最好的時期,二是當地面對疫情准備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對病人進行治療。
首先來說第一點:疫情爆發初期,當地居民不重視疫情的發展,導致大規模的人傳人事件發生,為未來的疫情爆發埋下了伏筆,在2月底義大利政府就通過封城和宣傳來讓人們加強預防意識,當時當地居民把政府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以至於人與人之間大規模、大范圍接觸,潛伏期過後這些人就像炸彈一樣,引線燒完了,就該大范圍爆炸了。
綜上,我覺得義大利政府和人民對這次疫情的處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瑕疵,但是他們應該感謝我們國家不計前嫌計時伸出了援手,不然,這次義大利肯定會死很多人。
G. 二戰時義大利做了什麼
義大利一直以來被人們叫做「窮漢帝國主義」,義大利人全部的熱情似乎全部被用來進行歌劇、足球等活動,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引用當時一位德國軍官的話: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敵人,那麼德國只需10個師就可打敗他;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國需要派20個師來防備他;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還要派30個師來保衛他。
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戰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從來沒有過不依靠德軍單獨取得勝利的戰例。
義大利雖然是軸心國成員,也簽署了《鋼鐵盟約》,但它開始時沒有遵守條約與德國一起開戰,結束時也沒有遵守條約,而是推出了軸心國。戰爭爆發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義大利的軍工廠得到了全部原料,並且日夜開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戰爭准備,因此義大利沒有在德國閃擊波蘭時就卷進戰爭,只是派遣了勞工去德國,而在德國進展順利,彷彿馬上就要全面勝利的時候才倉促對英法宣戰,趕鴨子上架,豈有不敗之理。
宣戰書還沒有讀完,就在地上被法國扁,在海里被英國揍,還無還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鈴》中希臘人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寧可向德國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義大利人投降」,誰願意向一個被自己打得稀里嘩啦的對手投降呢;在德國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爾甚至打算從北非抽出一些部隊去支援其他戰場,其原話是 「考慮到義大利在北非的大潰敗,抽調這些兵力應無問題」……義大利投降後,意軍又被德軍隨意虐殺,毫無還手之力,即使是被鐵托改編成加里波地師的義大利軍隊也只是在抗擊德軍的戰斗中做出了重要「犧牲」。
在一次北非的戰斗中,一萬多人的部隊打都沒打就像幾千的盟軍投降,理由是開啟彈葯箱的起子找不著了。
面對衣索比亞的時候,一個只有二百挺機槍,四千支步槍連皇家衛隊都有部分只裝備長予的國家居然拖住意軍半年之久,並逼得對方不得不用化學武器才能取勝,並最終付出了13萬人傷亡的代價。甚至於他們的盟友德國人都看不起他們,當年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德軍還未進入,而意軍卻有五十萬人,英軍組織了五萬印軍和由英國人駕駛的幾百輛坦克對意軍發動突襲,其結果是令人震驚的,五十萬意軍被五萬英印兵所敗,丟失重鎮托卜魯克,被俘十多萬人,隆美爾剛到北非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副義大利人慌亂逃跑的鏡頭,隆帥將他的德軍官兵分散到一些意軍中擔任指揮官,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軍的主心骨,在反攻時取得了勝利,(德軍戰鬥力確實駭人,最基層的士兵到意軍中都能成為出色的軍官,同時也可看出意軍低下的戰鬥力),隆帥對意軍評價一向很低,他說:「義大利人打仗,該他們沖鋒的時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縮不前,而該隱蔽的時候卻又都勇往直前,結果有敵軍掃射死傷枕籍 」。有一次,因為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對非洲軍補給線構成強大威脅(該島力量強大時2/3的軸心國運輸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時95\%以上船隻都能安全通過),在大家討論如何對付的時候有義大利軍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卻搶占該島。隆帥當場反駁道:「憑意軍一向表現這可能嗎?」。
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東北部港口圖卜魯格上空竟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元帥當場喪生。意軍為了掩飾這一嚴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可憐巴爾博成了二戰中被誤傷的最高軍銜指揮者。1941年2月16日,德國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抵達北非救援。此時,意軍早已是潰不成軍、倉皇逃竄。一個上校向隆美爾報告說,意軍士兵把武器和彈葯都扔在沙漠里,軍官們正在打點行裝,希望能盡快返回義大利。
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部分割讓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被迫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動用8.7萬兵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可是,意軍未能達到墨索里尼的預期。11月4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15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21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 14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義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國,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請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並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向墨索里尼傳授戰略戰術。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50萬人的增援部隊。1941年3 月2日,他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暴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配角」隨德軍進行從屬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本想「單干」。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加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 22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80%以上。
H.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空軍的表現怎麼樣
作為最接近南聯盟的北約國家,義大利當仁不讓地在之後的行動中成為主角。由於有了之前的經驗,因此義大利境內的多個機場都開始加緊整備,以便為大規模空中行動做好准備。不過,1998年2月3日,1架從阿維亞諾空軍基地起飛的美軍EA-6B型電子干擾機在義大利北部進行飛行訓練時,飛行員違規進行超低空飛行,導致位於卡瓦萊塞鎮附近的1輛空中纜車墜入山谷,造成20餘人當場喪生的悲劇。這在義大利國內引起巨大的抗議浪潮,甚至一度有徹底關閉在義大利的美軍基地並且讓義大利退出北約的呼聲。根據當時出台的一份民調顯示,只有大約39%的義大利人支持對南聯盟進行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