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石油利益的代表——國家石油公司
(1)國家石油公司的興起和發展。
國家石油公司是指那些由國家投資組建、以實施國家戰略目標為使命的石油公司。世界上曾有80多個國家成立過國家石油公司。目前,國家石油公司仍然在世界石油工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國際大石油公司一並成為世界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主力軍。在發展過程中,國家石油公司也曾經歷私有化浪潮的沖擊和洗禮,但其中的一些堅持至今,它們已經發展壯大並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從1922年阿根廷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石油公司以來,國家石油公司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性不斷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並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推動力量。
20世紀初,政府對石油工業的介入意味著國家石油公司的萌芽。這期間重要的事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海軍同英波(斯)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的前身)簽訂長期購油合同,英國政府進而控制了公司51%的股份;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建立了管理高加索地區重要油田的國家機構;法國政府為接管一戰戰敗國德國的部分石油權益,倡議建立了法國石油公司;義大利政府為尋找石油資源組建本國國家石油公司。
阿根廷是發展中國家創建國家石油公司的先驅。20世紀初,以「七姊妹」為首的國際大石油公司逐步建立起全面控制整個西方世界石油的勘探、生產、加工、儲運、貿易和價格一體化的石油壟斷體系。發展中國家不甘於長期受制於國際大石油的控制和剝奪,收回石油主權運動也從此發端。阿根廷1907年和1918年先後在打水井時發現了石油,政府專門成立石油礦產局以開發油田,這個機構後來改組為國家石油公司(YPF),負責石油的國內外勘探開發活動。
1938年,墨西哥政府沒收外國公司在墨西哥的石油資產,實行國有化,把石油業務交由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Pemex)經營,由此產生了第一家現代模式的石油資源國國家石油公司。之後,隨著非洲獨立運動的開展,收回石油主權和建立國家石油公司的浪潮又在非洲興起。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的成立在當時的西方世界曾引起強烈反響,遭到英美石油公司及其政府政治上的威脅和經濟上的制裁。但是,墨西哥人民和國家石油公司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堅持下來,在20世紀60—70年代陸續發現一系列油田,成為世界重要的產油國。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50年代,世界上又誕生了一批國家石油公司。戰後,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讓西歐國家大量使用中東廉價石油,促成西歐能源結構迅速從煤向石油轉變。而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的石油大多控制在以美國資本為主的石油「七姊妹」手中。為了打破外國公司對本國石油市場的壟斷,保障本國能源供應,一些西歐國家先後建立起本國的國家石油公司。法國於1945年成立石油勘探局,在本土和法屬殖民地找油。1966年該局發展成為經營石油勘探的公司ERAP,1976年發展成為埃爾夫—阿奎坦公司。1953年,義大利經過近3年的醞釀,在AGIP等國有企業的基礎上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埃尼集團。1950年,奧地利在英美法蘇四國結束對奧地利佔領的時候,建立起國家石油公司OMV。
20世紀70年代是國際上國家石油公司涌現的高潮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紛紛成立國家石油公司是這一輪國有化浪潮中最重要的事件。在此浪潮推動下,許多中東資源國都先後實現了石油工業國有化。其中,阿拉伯各主要資源國基本上採取逐步提高國家參股比率的辦法把外國人掌握的石油資產轉為國有。委內瑞拉等國採取先取消租讓制,繼而接收外國石油資產的辦法,把接管來的石油資產交給新成立的國家石油公司管理和經營。有些國家,如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甚至完全實行了國家石油公司對本國石油工業的壟斷,不允許外國公司插手。這是世界石油工業的一場大革命。它使長期以來通過租讓制掌握資源國石油資源,控制石油生產,壟斷世界石油市場,操縱石油價格的石油「七姊妹」從第三世界國家的石油上游工業中被攆了出去。由此,世界上絕大多數石油儲量和產量轉到了資源國國家石油公司的手中。
20世紀70年代接連出現的石油危機和高油價,給石油消費大國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也促進了一些發達國家國家石油公司的建立。日本的石油供應基本上來自中東,依賴於外國公司,為了保障石油供應,日本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日本石油公團,著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政府還積極贊助私人企業到國外去開發石油。加拿大是個產油國,但是它的石油生產和銷售掌握在以美國資本為主的外國公司手中,為了對本國石油市場有所控制,加拿大也成立了加拿大國家石油公司。
石油危機促進了歐洲北海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石油勘探和開發。英國、挪威、丹麥等發達國家和馬來西亞、菲律賓、剛果、安哥拉等先後成立國家石油公司來保障本國石油權益。一些發展中國家石油進口國,如斯里蘭卡,在高油價沖擊下也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來控制本國石油市場,減少國際風險。
(2)國家石油公司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國家石油公司不同於一般的國有或國營石油公司,不僅是國家所有的公司,而且具有代表國家、維護國家權益、為國家總體利益服務的基本特徵。各國成立國家石油公司的背景和目的各不相同,大體上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發展中的石油出口國的國家石油公司,是在石油工業國有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代表政府全面接管所有的外資石油公司,對其資產加以經營管理,並進而發展本國的石油工業,為振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第二類,石油依靠進口的國家成立國家石油公司,是為了打破外國石油公司對本國石油供應的控制和對本國石油市場的壟斷,從戰略上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
第三類,油氣資源國成立國家石油公司,是為了代表政府同外國石油公司打交道,受政府委託經營管理石油資產,收回曾經被西方石油公司廉價佔有的油氣資源。
國家石油公司的作用趨向於發展並服從於當時政府具體政策的要求。比如,發展中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其經營活動常常是從石油工業的低技術領域,即銷售部分開始;然後,延伸到相近的技術較復雜的領域中,如煉油;最後,進入最高技術領域的勘探與生產。這成為國家石油公司在發展中國家的典型模式。
從全球范圍來看,近幾十年來,國家石油公司的自身規模和實力都得到了加強。這期間,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出於提高石油生產效率、保障國家的石油利益和解決自身投資不足等種種原因,國家石油公司出現了私有化和加強國家控制兩種不同趨勢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起,石油領域的私有化從歐洲興起,波及了整個石油領域。英國帶頭領導了向私有化的轉變,廢除了英國國家石油公司,轉向私營。私有化的傾向很快得到加速和擴展,並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雷普索爾公司、道達爾公司、埃爾夫—阿奎坦公司、新加坡石油公司、加拿大國家石油公司和秘魯國家石油公司及義大利埃尼集團。
在石油工業私有化運動中存在兩種趨勢。一種是類似英國、阿根廷石油工業的私有化,是政府放棄對本國石油工業的控制,國家資本退出石油工業,取消國家石油公司。另一種是石油資源國對本國國家石油公司的私有化,反映的是對石油工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和石油工業的開放,旨在搞活國家石油公司,吸引外國資本和技術加快本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使國家石油公司為本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其石油工業改革開放的基本內容為政企分離,對國家石油公司實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提高效率和效益,但政府保持對國家石油公司的控制權。上游歡迎外資參與勘探和開發,由國家石油公司代表國家維護石油資源的權益;下游開放油品市場,允許外國公司參與競爭,但國家通過國家石油公司對石油進口和市場價格實行一定的控制,對一部分「包袱」性資產予以出售。種種跡象表明,世界范圍的石油工業私有化仍將持續,但是,國家石油公司不但不會消亡,而且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拉美地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如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秘魯、厄瓜多等,為了振興本國石油工業,恢復和發展經濟,都逐步放寬或解除了對本國能源部門的壟斷控制,推出一系列石油業開發措施,積極鼓勵引進外資與對外合作。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哈薩克等獨聯體國家的石油工業開始對外開放,為外國石油公司和資金、技術介入開辟了新的合作空間。甚至像沙烏地阿拉伯這樣自20世紀70年代實現石油工業國有化以來就一直不允許外國石油公司進入本國勘探開發市場的中東產油大國也開始出現政策松動的跡象。上述國家放寬對本國石油工業的管制、開放本國石油市場的做法為國際大石油公司跨國經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市場。
然而,近幾年來,伴隨著世界油價的不斷攀升,尤其是從2003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拉丁美洲國家的石油國有化呼聲日益高漲。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無疑是20世紀石油資源國為保護自身石油權益進行斗爭的延續和升級。查韋斯領導下的委內瑞拉政府,不斷調整石油投資政策,並通過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逐步實現國家對其石油產權的全面控制和石油資源國有化。玻利維亞、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國也積極響應,不同程度的通過國有化加強了對本國石油資源的控制。
綜合分析國家石油公司的成功案例,多數都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都有本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後盾。政府在外交、政策、稅收、金融等方面對國家石油公司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同時,國家石油公司代表國家對本國的油氣資源進行管理和經營,維護國家權益,利稅上繳國家。
其次,都依託上游逐步建立起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實力大增。通常石油儲產量是國家石油公司的最大優勢。世界上擁有石油儲量最大的10大石油公司都是國家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初創之時,下游非常薄弱。以前,國際大石油公司都是在發展中國家開採石油,然後把原油運送到發達國家去煉制和銷售。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國際大石油公司雖然失去了在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油氣田,卻依然控制著世界石油市場,發展中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不得不把原油賣給它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墨西哥、伊朗、科威特等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下大力氣發展下游業務。它們不僅在本國大力發展煉油和銷售,而且還打入歐、美發達國家開拓業務。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不僅在國內擁有6座煉油廠,而且在國外擁有11座合營煉油廠,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德國、瑞典各有一家從事下游的合資公司。下游業務能力甚至超過了一些國際大石油公司。經過20多年的奮斗,上述5家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998年在世界煉油能力最大的企業中分別居第8、3、10、13和15位。1998年OPEC成員國國家石油公司的煉油能力總計達5.2億噸,油品銷售量達6億噸,徹底打破了跨國大石油公司把持煉油和銷售的局面。
其三,以國際化經營帶動公司快速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石油公司打破只在本國范圍內「守攤」的局限,先後走出國門,到國際大舞台上去參與競爭。在上游參與全世界油氣資源的再配置,在下游爭奪、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並以國際化促進上下游一體化。在這方面,科威特國家石油總公司(KPC)、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都是比較突出的。例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國際化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0—2000年,國際業務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由零上升至31.3%,並以此帶動公司的各項業務和整體實力的根本性改變與提升,在2006年度世界500強中排名第86位。
歷經幾十年的摸索發展,各國國家石油公司憑借其資源稟賦優勢,憑借其多年來在石油技術、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積累和儲備,憑借其在開展國際合作和跨國經營中的豐富經驗,已具備相當雄厚的實力,成為世界石油舞台上一支頗具影響力的「國家隊」。
面對未來,國家石油公司除了發揮其上游優勢外,都在努力加快一體化進程和跨國經營步伐,調整和改革石油工業結構,增強自身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㈡ 義大利埃尼集團的集團規模
埃尼集團擁有包括阿吉普(AGIP)石油公司在內的300多家公司,擁有雇員8.6萬人,總部機關約1000人。公司設立6個職能管理部門,即人事組織部、財務部、國際事務部、條法部、辦公廳和計劃與控制部。公司擁有13個專業公司,分別負責油氣生產、銷售、供應以及工程建設等業務,並實行自主經營。1995年公司總資產為608.46億美元,營業收入為367億美元,凈收入為27.3億美元,1995年擁有石油儲量3.29億噸,天然氣儲量為3060億立方米;石油產量為3060萬噸,天然氣產量為219億立方米。
㈢ eni spa油氣公司2021年在哪些國家有工作點
摘要 Eni SpA
㈣ 中國世界500強在義大利有哪些有辦事處
摘要 埃尼石油公司ENI
㈤ 世界上主要的原油製造商和貿易商
加瓦爾油田:為世界第一大油田。
博利瓦爾油田:年產達l00萬桶。
薩法尼亞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東北部海域,探明儲量33.2億噸。
魯邁拉油田:位於伊拉克南部,。探明儲量26億噸,年產量佔全國的60%。
基爾庫克油田:位於伊拉克北部,開發較早。探明儲量24.4億噸,
羅馬什金油田:儲量達24億噸,年產1億噸左右,居俄羅斯的第二位。
薩莫洛特爾油田:在世界上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為俄羅斯最大的油田。
扎庫姆油田: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中西部,探明儲量15.9億噸.
.哈西梅薩烏德油田:有輸油管通往阿爾澤、貝賈亞等港口外運。
這些大型油田基本代表著背後的大型公司控股,你可以自己找找相關的。
亞洲原油製造商有;zhong石油、中石化、埃克森美孚、韓國SK、韓國雙龍、韓國GSCaltex、日本JX集團、殼牌、印度石油、台灣台塑
世界原油製造商:沙特阿美公司——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伊朗
埃克森美孚公司——美國
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委內瑞拉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
英國石油公司——英國
英荷殼牌公司——英國和荷蘭
大陸菲利普斯公司——美國
雪佛龍公司——美國道達爾公司——法國
基本這些大型的石油公司就是貿易商了。你可以到黃頁里找各個公司的代理。這些東西整理出來很費勁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㈥ Milan office Via Emilial,20097 San Donato Milanese,Milan,Italy
義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Agip)總部地址
一、公司簡介
義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是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建立於1926年。1995年公司擁有石油儲量為36.23億噸油當量,其中探明可采儲量為12.21億噸油當量;天然氣儲量為29.68億噸油當量,其中探明可采儲量為19.16億噸油當量。油氣總產量為35840萬桶油當量(約5000萬噸油當量),其中石油為22350萬桶油當量(約3200萬噸油當量)。資本支出為19.4億美元 ,稅前收入為27.19億美元。雇員總數為1.3336萬人,其中義大利人僅5000名。阿吉普石油公司十分注意科研工作,近3年來的科研投入超過3000億里拉。由於擁有先進的技術,其探井成功率高達70%,海上鑽井水深可達1000米,該公司以與其他大公司聯合經營為主,今後有可能與義大利埃尼集團合並。公司總裁是G.Moseato。
二、經營范圍主要業務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和銷售。其天然氣產量可滿足義大利天然氣總需求量的35%。該公司今後的發展戰略是向天然氣傾斜。
三、主要作業地區
在24個國家進行作業,主要地區包括北海、獨聯體國家、中東以及非洲, 公司在中國也有作業地區。
四、通訊地址
總部地址:Milan office Via Emilial,20097 San Donato Milanese,Milan,Italy
電話:(02)52012
傳真:(02)52061874
羅馬辦事處地址:89/91Via del Serafico,Rome 00142,Italy
電話:(06)59881
㈦ 世界十大石油品牌有哪些
近日,全球著名品牌評級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19年度的世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最新的世界十大石油品牌也隨之出爐。
這份榜單是衡量全球企業影響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歷年來備受各大石油公司的關注。今年有哪些石油公司可被稱為「世界名牌」?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名,殼牌石油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第26
殼牌石油在油氣領域及新能源領域業務的持續開展,讓其穩居石油公司品牌價值排名當中的第一。尤其在深水油氣、LNG等熱點領域,殼牌當前的動作非常活躍。
據Brand Finance的研究統計,殼牌石油也是目前歐洲品牌價值最高的B2B企業,品牌價值高達423億美元,同比增長7%。
◆◆◆
第二名:中國石油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33
得益於國內外業務的持續增長,中國石油今年繼續高居石油公司當中的第二,並且近年來在品牌500強中排名節節攀升。
中國石油今年品牌價值達到了36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8%,這也折射出了中國石油增長式的發展趨勢。
第三名:中國石化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49
依靠在煉油領域和油品零售領域的領先,中國石化在品牌500強排名表現較為穩定。在過去一年,中國石化也有不少市場的新突破,其不僅將加油站開到了海外國家,近期還擴大了其成品油銷售在歐洲的市場,所以其品牌價值增強前景也十分可觀。中國石化今年品牌價值達到29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3%之多。
第四名:道達爾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60
道達爾近年來由於在天然氣、清潔能源領域的一系列擴張,排名獲得很大提升,超越了不少國際同行。在過去一年,道達爾在巴西、印度、沙特、俄羅斯等重要市場,都有新的業務擴張,預計未來品牌價值還將保持增長趨勢。
第五名:BP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68
BP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也頗具亮點,不僅斥資105億美元巨資大舉進軍了美國頁岩領域,其終端零售業務也有可觀的增長,在中國的新加油站也在近期投運。BP去年還在電動車充電領域加大了布局,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也促進了BP品牌價值增長。
第六名:雪佛龍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99
雪佛龍不僅長期位居一線國際石油公司之列,目前也是全球最領先的頁岩油氣生產商之一。有統計數據顯示,雪佛龍目前為美國境內擁有頁岩資產最多的公司,美國頁岩產業的持續火爆,也穩固了雪佛龍的品牌價值。
第七名: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127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雖然擁有國有屬性,但也具備相當強的國際化能力,其業務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也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其業務涉及常規油氣和頁岩油氣勘探生產、石油煉化、油氣管道運營、油氣產品銷售。這家公司也是全球最大型的LNG運營商之一。
第八名:埃克森美孚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129
埃克森美孚今年排名有所下降,不過作為美國境內最大的石油公司,其影響依舊深遠。在油氣勘探生產方面,埃克森美孚也保持著領先優勢。在2018年,埃克森美孚在南美洲蓋亞那連獲深水石油發現,致使該國成為了當年發現常規油氣資源最多的國家,足見其實力非凡。
第九名:埃尼石油公司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169
來自義大利的埃尼石油公司,也是石油界的傳統巨頭之一。埃尼石油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開展有業務。除了在歐洲本土外,這家公司在非洲也有非常突出的業務布局。2018年全世界發現的第二大油氣田——Calypso深水氣田,就是由埃尼石油所發現。
第十名:Equinor
世界品牌500強排名:195
Equinor是一家非常特別的石油公司,這家公司就是曾經赫赫有名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這家公司曾因為上世紀70年代歐洲北海油田被發現而迅速崛起,發展半個多世紀以後,這家公司不再只聚焦於石油,而大力將業務延伸到了新能源領域,由此在2018年進行了更名。除了在油氣領域實力超強,Equinor目前也是全球最領先的海上風電公司。
今年入榜世界品牌500強的石油企業大幅增加,除了以上十家公司,墨西哥石油公司、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美國瓦萊羅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斯倫貝謝、盧克石油公司、飛利浦斯66、康菲公司、美國mobile公司、中國海油、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美國ESSO公司、加拿大CNRL公司、印度信誠工業公司、西班牙Repsol公司、哈里伯頓也榜上有名。
㈧ 世界上有幾大石油公司
我是以:公司的名字.所屬國家.主要經營.年收入額(萬美圓)
真的很抱歉本人就有這么一點點的本事,只知道這么多了.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347,254.0
皇家殼牌石油 英國/荷蘭 煉油 318,845.0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274,316.0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200,567.0
康菲 美國 煉油 172,451.0
道達爾 法國 煉油 168,356.7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131,636.0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110,520.2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109,014.2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產 97,469.3
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91,051.0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72,347.0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66,280.3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60,920.9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60,643.0
鮮京 韓國 煉油 59,001.9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54,539.0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50,987.5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48,012.6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45,216.6
㈨ 世界八大石油公司的排名有中石油嗎
2007年位居世界前20位的石油公司為:
1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2伊朗國家石油公司
3埃克森美孚公司
4BP公司
5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
6皇家荷蘭/殼牌公司
7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8美國康菲公司
9雪佛龍公司
10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公司
11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
12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13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
14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
15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16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
17俄羅斯魯克石油公司
18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19義大利埃尼集團
20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
㈩ 世界石油公司排名
2007年 位居世界前 20 位的石油公司為:
1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2伊朗國家石油公司
3埃克森美孚公司
4BP公司
5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
6皇家荷蘭/殼牌公司
7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8美國康菲公司
9雪佛龍公司
10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公司
11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
12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13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
14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
15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16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
17俄羅斯魯克石油公司
18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19義大利埃尼集團
20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
2009年 世界500強中石油公司的排名:
1.皇家殼牌石油: 荷蘭
2.埃克森美孚: 美國
3.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4.雪佛龍: 美國 煉油
5.道達爾: 法國 煉油
6.康菲: 美國 煉油
7.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8.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9.埃尼: 義大利 煉油
10.委內瑞拉石油: 委內瑞拉 煉油
11.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12.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13.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14.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15.鮮京: 韓國 煉油
16.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17.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18.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19.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20.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21.泰國國家石油: 泰國 煉油
22.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23.俄羅斯石油公司: 俄羅斯 煉油
24.赫斯: 美國 煉油
25.新日礦: 日本 煉油
26.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 奧地利 煉油
27.GS控股: 韓國 煉油
28.秋明-英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29.出光興產: 日本 煉油
30.西班牙石油公司: 西班牙 煉油
31.奧倫石油: 波蘭 煉油
32.信誠工業集團(瑞來斯實業): 印度 煉油
33.昭和殼牌石油: 日本 煉油
34.布哈拉特石油: 印度 煉油
35.克斯莫石油: 日本 煉油
36.中油公司: 中國台灣 煉油
37.印度斯坦石油: 印度 煉油
38.Petroplus Holdings: 瑞士 煉油
39.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 原油生產
40.台塑石化: 中國台灣 煉油
41.森科爾能源: 加拿大 煉油
42.墨菲石油: 美國 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