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藝復興的歷史意義
文藝復興的歷史意義:沖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學思想對人類的束縛,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文藝復興(英文:Renaissance義大利文: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構成,法文:LaRenaissance)是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在歐洲發生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在近代早期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知識生活。一般認為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但存在異議。義大利其他重要的中心有威尼斯、熱那亞、米蘭、那不勒斯、博洛尼亞、最後是教宗的羅馬。從義大利開始,到16世紀一直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其影響力在藝術,建築,哲學,文學,音樂,科學技術,政治,宗教以及智力探究的其他方面都得到了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在研究中採用了人本主義的方法,並在藝術中尋找現實主義和人類情感。「文藝復興」一詞亦可粗略地指代這一歷史時期,但由於歐洲各地因其引發的變化並非完全一致,故「文藝復興」只是對這一時期的通稱。
『貳』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代表作有哪些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
文學三傑
1但丁
Alighieri Dante(1265-1321)。文藝復興的先驅,文藝復興運動起源於義大利北部,一般認為第一個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為《神曲》,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評和揭露中世紀宗教統治的腐敗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為中世紀歐洲正式文學語言的拉丁文進行創作。 他認為古希臘、羅馬時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時代,中世紀將人性壓制是違背自然的。他雖然對拉丁文學有深入廣泛的研究,但用義大利方言寫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詩為形式的抒情詩歌,受到各城市國家統治者的熱烈歡迎。
2彼特拉克
義大利詩人。1304年7月20日生於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於阿爾誇。代表作有《歌集》。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後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後專心從事文學活動,並周遊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3薄伽丘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一譯卜伽丘,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者。代表作《十日談》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
藝術三傑
1達芬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工程師、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正因為他是一個全才,所以他也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2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 ,1520年4月6日卒於羅馬 。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 。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 藏盧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制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制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為火警廳繪制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制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 。代表作為《卡斯蒂廖內像》和《披紗女子像》。
3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薩。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1519-1534年,他在佛羅倫薩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洛倫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
『叄』 "文藝復興"這個叫法主要是由什麼而來的
文藝復興一詞來源於義大利語。普遍認為文藝復興發端於14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一詞就源於義大利語Rinascimento,意為再生或復興),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16世紀達到鼎盛。1550年,瓦薩里在其《藝苑名人傳》中,正式使用它作為新文化的名稱。此詞經法語轉寫為Renaissance,17世紀後為歐洲各國通用。19世紀,西方史學界進一步把它作為14至16世紀西歐文化的總稱。西方史學界曾認為它是古希臘、羅馬帝國文化藝術的復興~
『肆』 文藝復興是什麼
文藝復興(義大利語: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構成)
[1]是一場發生在14世紀至17(16)世紀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其影響遍及文學、哲學、藝術、政治、科學、宗教等知識探索的各個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在學術研究中使用人文主義(英語:Renaissance humanism)的方法,並在藝術創作中追尋現實主義和人類的情感。
「文藝復興」一詞亦可粗略地指代這一歷史時期,但由於歐洲各地因其引發的變化並非完全一致,故「文藝復興」只是對這一時期的通稱。這場文化運動囊括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在繪畫方面直線透視法的發展,以及逐步而廣泛開展的教育變革。傳統觀點認為,這種知識上的轉變讓文藝復興發揮了銜接中世紀和近代的作用。盡管文藝復興在知識、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都引發了革命,但令其聞名於世的或許還在於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以及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博學家做出的貢獻。
『伍』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文學是什麼
義大利是歐洲資本主義誕生的搖籃,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14、15世紀,義大利北部許多城市手工業已相當發達,商業和銀行業都發展迅速。例如威尼斯的商船隊就定期在歐洲、亞洲、非洲一些大城市航行,佛羅倫薩的銀行也在歐洲許多城市設有分行。新興資產階級的實力一天天強大。他們為了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取得勝利,便積極提倡文藝,網羅大批人才。這就使義大利文壇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但丁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的新舊交替時代的偉大詩人,在這過渡時期的著名作家還有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們是文藝復興的先驅。到了15、16世紀,又涌現了一批人文主義作家,比較著名的有安琪羅·波利齊亞諾、路易其·浦爾契、馬德奧·博亞爾多、雅科波·桑納扎羅、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托誇多·塔索。後兩位作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義大利傑出的人文主義詩人。他出生於佛羅倫薩一個貴族之家。父親是公證人,與但丁一同被流放。彼特拉克早年學過法律,曾到歐洲許多地方旅遊,搜集古代希臘羅馬文物,認真研究古羅馬名家作品。他熱愛古典文學,反對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和教會的禁慾主義。他最先提出「人學」來與中世紀神學相對抗。這位詩人用拉丁文和義大利文寫過許多優美動人的抒情詩,曾被元老院推舉為桂冠詩人。他所獨創的十四行詩對歐洲詩歌產生了重大影響。
彼特拉克用義大利文寫的《歌集》是他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這是一部出色的抒情詩集。它分上下兩冊。作品的主要內容是寫詩人對女友勞娜深摯的愛情。上冊寫1327年詩人初次見到騎士之妻勞娜時的內心洶涌的熱情。勞娜有花朵一樣的嬌美的容貌,也有高尚的道德。詩人對她一見傾心,終生愛慕。當時勞娜20歲,已婚3年,詩人23歲。下冊寫於20年之後,當時勞挪已死於瘟疫。詩人抒發了勞娜死後自己深深的痛苦與哀傷,詩句悲切感人。在勞娜身上寄託了詩人的美好理想,但詩人對她的愛情表現了人文主義者對現實生活中個人幸福的熱烈追求。
《歌集》是彼特拉克內心生活的真實寫照,也反映了詩人世界觀中的矛盾。他一方面熱烈追求現世生活中的愛請和幸福,一方面仍受中世紀宗教觀念的束縛;一方面用火一樣的詩句表達他熾烈的愛國熱情,一方面又輕視和脫離人民。在他身上表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積極的一面和時代的階級的局限。
安琪羅·波利齊亞諾(1454~1494)是一位有才華的作家。他認真學習了維吉爾、莫維德、但丁、彼特拉克等人的作品,從前人的創作中吸收藝術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代表作是八行體敘事詩和聖劇《俄耳甫斯》。
作品以希臘神話故事作為題材;寫的是歌手俄耳甫斯的歷險故事。這本是個世俗異教寓言故事,作者卻將它塗上夢幻神秘色彩,在藝術手法上有所創新。
馬德奧·博亞爾多(1441~1494)也是義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詩人。他的代表作是《熱戀中的奧蘭多》,該作品中的主人公奧蘭多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的貼身衛士。
作品描寫他和東方公主安傑麗嘉的愛情故事,富有傳奇色彩。
雅科波·桑納扎羅(1455~1530)也是義大利有名的人文主義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自傳體散文作品《阿卡狄亞》。
小說主人公辛契洛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少女,但又沒有勇氣向她表白自己的愛情。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他遠離故鄉,到風景清幽的阿卡狄亞去生活。作品主人公離開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的情節對後世歐洲作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盧鄉維科·阿里奧斯托(1474~1588)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作家。他在戲劇和詩歌方面都有較大成就。他寫了5部喜劇,是義大利風俗喜劇的奠基人。著名的喜劇有《列娜》和《妖術》,在歐洲許多國家流傳很廣。他的最負盛名的作品是敘事長詩《瘋狂的奧蘭多》。從情節看這是博亞爾多《熱戀中的奧蘭多》的續篇。由於博亞爾多沒有寫完作品就已陣亡,阿里奧斯托便繼續寫下去。以原有的3條情節線索作為框架,突出奧蘭多對東方公主安傑麗嘉熱烈的堅貞的愛情。他為尋找這個美人,走遍天涯海角,歷盡了艱難困苦。後來安傑麗嘉愛上了伊斯蘭教徒梅多洛,並和他結了婚。奧蘭多在這沉重的打擊下瘋狂了。這部作品取材於民間文學,在藝術方面表現了精湛的技巧,結構嚴密,情節生動,心理描寫細膩而有分寸,詩句清麗而有韻味。
長詩寫的雖是傳奇色彩濃厚的故事,但卻貫穿了時代精神,宣傳了人文主義思想。作品既有對愛情和大自然的歌頌,也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割據、實現祖國統一的願望。它在義大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托誇多·塔索(1544~1595)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詩人。他出生於宮廷詩人家庭,攻讀過法律,但他的興趣是在文學方面。曾認真研究過古希臘詩人的賦詩法。他一生道路坎坷,曾因精神抑鬱得了癲狂症,被關入瘋人院7年。一生寫了敘事詩《利那爾多》(1561)、田園劇《阿明達》(1573)和長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等。由於他詩歌方面有較大成就,1595年羅馬教皇曾授予他「桂冠詩人」稱號。
塔索的代表作是《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作品的內容是描寫1096到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事件。十字軍首領弗萊多·底·布留尼在最後幾個月中帶領十字軍攻克了聖城耶路撒冷。作者選擇這個題材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因為在寫作長詩的年代,歐洲正面臨土耳其的威脅。
長詩中既描寫了十字軍英勇搏鬥、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也穿插了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情節有張有弛,疏密相間,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作品語言高雅而有文采,抒情色彩濃厚。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反映在長詩中,他想要歌頌基督教,但實際上他所寫的世俗愛情故事和非基督教精神的人物給讀者的印象更深,藝術感染力也更強。
『陸』 什麼是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產生原因
一、物質基礎
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義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商業城市的興起,手工工場的發展,經濟繁榮。
二、文化基礎
大量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典籍從東羅馬帝國傳到了義大利。
三、階級基礎
新興資產階級的壯大。
四、人才優勢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才濟濟,匯集一處。
五、地理位置
義大利相對鄰近東方,較早接受了東方文化(造紙術,印刷術)。
六、導火索
黑死病在歐洲流行。
七、深層原因
教會嚴格控制人們思想,激起資產階級與平民的不滿。
『柒』 一些與文藝復興相關的義大利語
rinascimento 文藝復興
umanesimo 人文主義
umanità 人性
『捌』 簡述義大利文藝復興
義大利文藝復興(英語:Italian Renaissance)開創了早期的文藝復興時代,即從14世紀末期到大約1600年之間,一個具有文化上重大改變與成就的時代。雖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紀早期,義大利文化里的許多面向大致都是中世紀的,而且文藝復興一直要到這個世紀結束時才整個呈現出來。Renaissance 這個詞(義大利文:rinascimento)的字面意思是「重生」(英語:Rebirth),而這個時代最為人熟知的是,在被文藝復興人文學者稱為黑暗時代之後,重新對古典的古代 的文化產生興趣。這些改變雖然很有意義,卻集中在菁英階層,絕大多數的人民生活跟中世紀比較起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義大利文藝復興從義大利北部開始,集中在佛羅倫斯。它接著往南傳布,對羅馬的影響尤其大,而羅馬大致上是被文藝復興教宗們重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在15世紀晚期達到全盛時期,當時外國入侵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但是,文藝復興的想法跟理想散布到歐洲其他地方,開啟了北方文藝復興與英國文藝復興。
義大利文藝復興最為人熟知的是文化方面的成就,包括佩脫拉克、卡斯蒂廖內和馬基維利的文學作品,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還有偉大的建築物如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和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