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義大利人的祖先究竟是誰是羅馬人還是東哥特人,還是法蘭克人
現代的義大利人,其祖先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民族,而是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羅馬城建立前,亞平寧半島上就有諸多不同民族,如拉丁人、薩賓人、埃特魯斯坎人等。早期的羅馬城是以埃特魯斯坎人為統治階級的王國,後來被拉丁人推翻。「羅馬人」本身就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義大利的眾多民族融合而成的。隨著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帝國時期的擴張,羅馬吸收了眾多民族成分,如色雷斯人、希臘人、薩謨奈人、猶太人等,但義大利本土主要還是羅馬人。公元5世紀,羅馬開始衰落,蠻族人紛紛入侵,在羅馬帝國曾經的土地上建立了眾多日耳曼國家,如東哥特人在義大利建立了王國,法蘭克人佔領 了高盧,汪達爾人奪取了北非。此時的義大利人又融入了日耳曼人成分——以哥特人為主,之後,倫巴德人入侵、法蘭克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進攻義大利、來自北歐的諾曼人入侵等又增添了義大利的民族構成。還有,回教徒入侵義大利,曾佔領了西西里、克里特等地,建立了巴里埃米爾國等政權,因而義大利的民族構成(主要是西西里等地)中還有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等。所以現在所說的義大利的民族「義大利人」,實際上是拉丁遺民、希臘人、哥特人、法蘭克人、維京人、撒拉遜人等諸多民族融合的結果,「義大利人」比起作為是一個血統上的概念,更接近於一個地理上的概念。
2. 義大利人屬於什麼人種
義大利人屬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
義大利的主要民族,由古羅馬拉丁民族為主體,由伊特魯里亞人、拉丁人、倫巴第人(亦譯倫巴底人、倫巴德人)、哥特人(包括東哥特人、西哥特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
自13世紀起,近代經濟因素開始發展,但因國家長期被外國佔領,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加快,現已成為發達的工業國。
(2)義大利都有哪些國家的人擴展閱讀:
義大利人的特點
1、義大利人忌諱菊花。
2、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3、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4、義大利也是歐洲長壽國家之一。這個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民族,之所以能健康長壽,是得益於一些特殊食品。
3. 義大利人除了在義大利,還主要分布於哪些國家
美國和阿根廷,還有巴西的南部也有部分/
4. 北非阿拉伯人,阿爾巴尼亞人,德國人……義大利為何種族這么多
義大利的種族這么多的原因之一肯定是有歷史遷徙問題和人口生育的原因。接下來我著重詳細分析一下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03.傳染病對義大利基因的影響。
除了上面的幾個原因以外,很多外在條件當然也會改變義大利的純種族狀態。因為傳染病的原因,很多人的自身體質就會產生防禦機制,產生一定的抗體,對傳染病毒擁有一定的抵抗力,這種情況就會進一步改變人體自身的基因。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體基因的遺傳,這種抵抗基因也會流傳,對義大利純種基因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也不會是前兩種那麼大。
所以義大利之所以現在有那麼多外族人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口遷徙和生育原因。
5. 義大利有多少人
截止2018年統計的數據,義大利有60431283人。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 。
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
義大利共擁有55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和中國並列為全球擁有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5)義大利都有哪些國家的人擴展閱讀:
義大利自然資源貧乏,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等能源和大理石、粘土、汞、硫磺以及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國內市場需求,75%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
義大利傳統重要可再生能源為地熱和水力,地熱發電量為世界第2僅次美國,水力發電為世界第九。義大利一直重視發展太陽能,2011年意國是世界第一光伏裝機容量國(佔世界份額4分之一),義大利國內可再生能源供給比例已經達到能源總需求25%,200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上升20%。
6. 義大利有多少人口
義大利人口約:6060萬(2016年)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是歐洲民族和文化的搖籃,其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為羅馬帝國時期。12~13世紀分裂成許多王國、公國、自治城市和封建領地。14世紀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6世紀相繼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佔領。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1870年結束長期分裂狀態,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中文名稱:義大利共和國
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Italy
簡稱:義大利、意國
所屬洲:歐洲
首都:羅馬
主要城市:米蘭,那不勒斯,都靈,巴勒莫,熱那亞,佛羅倫薩,威尼斯等
國慶日:1946年6月2日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家代碼:ITA
官方語言:義大利語
貨幣:歐元
時區:UTC+1(夏時制:UTC+2)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人口數量:6060萬(2016年)
人口密度:20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義大利人[1]
主要宗教:天主教[1]
國土面積:301338平方公里
水域率:2.4%
GDP總計:1.850萬億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30527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39
國際域名縮寫:.it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最大城市:羅馬
地理環境
位置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
地形
義大利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Alpi),中部有亞平寧山脈。北部有波河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意、法邊境的勃朗峰(MonteBianco,MontBlanc)海拔4810米,是歐洲第二高峰;多火山和地震,亞平寧半島西側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西西里島上的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大的活火山。
7. 義大利是什麼人種
義大利人屬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多信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教新教。教會影響很大。
義大利人自古多以農、牧、漁業為生,手工業、商業、航海業十分發達。自13世紀起,資本主義因素開始發展,但因國家長期被外國佔領,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加快,現已成為發達的工業國。
8. 義大利人是什麼人種
義大利人是歐羅巴人種,即白種人。義大利的主體民族,由古羅馬拉丁民族為主體,由伊特魯里亞人、拉丁人、倫巴第人、希臘人、阿拉伯人、哥特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新教。教會影響很大。義大利人自古多以農、牧、漁業為生,手工業、商業、航海業十分發達。13世紀起,近代經濟因素開始發展,但因國家長期被外國佔領,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加快,義大利現已成為發達的工業國。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24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義大利半島史前就有人類活動跡象,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9世紀伊特魯里亞人曾創造燦爛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羅馬建城。古羅馬先後經歷王政(前753-前509年)、共和(前509-前27年)、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長達一千年。15世紀,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撒丁王國開始逐步統一南北,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9. 法國 英國 德國 美國 西班牙 義大利 希臘都是什麼人種
法國是高盧人種~
英國人是白種人的一種,屬於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人種,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日爾曼人的南侵至今天英國地域的一個分支。
18世紀,美國大陸的殖民地格局形成後,來自英國的白種人也成為了其主要構成,也被稱為WASP(White Anglo Saxon Protestant),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
德國是日耳曼人種~
美國的人種比較復雜,從大的方面說為歐裔,非裔,亞裔和拉美裔。第一類為早期歐洲殖民者的後裔,還包括歷史上由於犯罪原因流放或逃亡美國的歐洲人,以及19和20世紀之交移居美國的大批下層居民。第二類主要是早期黑人奴隸的後代以及戰後的經濟移民。亞裔人口包括早期販賣到美國的華工後代和後來到美國謀生的中國下層民眾,和大批亞洲各國難民。拉美後裔則主要是19世紀以後由於經濟原因移民美國的拉丁美洲人的後代。當然,由於戰後美國的強盛,大批世界各地的精英人士遷居美國,而且大批難民也以各種途徑進入美國。但是基本的人種構成是以上4種。
西班牙是歐羅巴人種,多屬地中海類型,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其先民主要為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伊比利亞和來自北方的凱爾特人結合而成的凱爾特伊比利亞人.
後來,來自東方的腓尼基人、西哥特人、北非的摩爾人先後都曾征服過西伊比利亞半島,所以西班牙人也混有這些民族的成份,從而形成了現在西班牙人。
義大利屬於多民族國家,其中義大利民族由羅馬人、伊特魯利亞人、希臘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結合而成佔95%左右,另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泰隆人是最大的少數民族
總的說,就是白種人。
希臘,古希臘文明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前一個階段是米諾斯文化,或者說是克里特文化。後一個是在希臘半島上的陸地文化,被稱作邁肯尼文化。後來所謂的希臘文明,其實是這兩種文化融合後產生的。
米諾斯文化是由克里特島土著居民們創造的,而邁肯尼文化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入侵希臘的阿開亞人創造的。
而公元前1000年前後,是古希臘文明的鼎盛時代,這時的希臘人,主要是阿開亞人的後裔——事實上他們仍然經常稱自己為阿開亞人。
歷史比較久的就是法國德國英國人種,剩下很多都是各地融合的~
10.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出自義大利
(1)但丁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在長詩《神曲》中,描寫現實生活和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和封建統治的黑暗殘暴。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
(2)喬托
畫家喬托使繪畫藝術改變了中世紀以來的傳統,向現實主義邁進了一步。畫家喬托的壁畫雖然仍以宗教題材為主,但刻畫了人物的復雜個性和真實的世俗世界,他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3)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提倡復興古典文化,最先提出以「人學」對抗「神學」,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4)薄伽丘
薄伽丘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該書揭露了教會的虛偽和腐化,提倡個性解放,歌頌人對現世生活的追求。是一部現實主義文學巨著,為歐洲近代短篇小說開了先河。
(5)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
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前半期,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鼎盛,出現了「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達•芬奇以《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馳名於世。米開朗琪羅是雕刻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他的代表作《大衛》雕像生動准確地表現了人體的健美和力量。拉斐爾是畫家和建築家,他筆下的眾多聖母沒有神聖的宗教色彩,而是人間溫柔、典雅,充滿人情和母愛的女性。
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軍事著作家和詩人馬基雅維利以人文主義思想為基礎,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學說,沖破了神權政治理論的桎梏。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強權政治」反映了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現實和資產階級要求統一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