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義大利為什麼南窮北富
說起義大利,藝術、時尚、歷史、足球、陽光、美食似乎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個集自然和人文風光於一身的國家,位於亞平寧半島上。
亞平寧半島宛如一隻嵌入地中海的長靴,南北狹長。
歷史上,不同文化在亞平寧半島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給義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南北差異。這種南北差異表現在義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區則比較自由奔放,不循規蹈矩。
經過了幾個世紀種植園農業的發展,南義大利在當時異常富裕。
除此之外,亞平寧半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港口貿易的發達,使得義大利南部成為了羅馬共和國以及後來的羅馬帝國的中心。消失的龐貝古城就是義大利南部富庶繁華的見證者之一。
▲龐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維蘇威火山吞沒之前,這里曾是古羅馬貴族的療養勝地
但仔細觀察義大利地圖,半島大部分地形以山地為主,面積最大的波河平原卻分布在北部。
波河豐水期長,水資源豐富,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積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條件比南部更優越,那麼北方的發展應該比南方更好才對。但在羅馬帝國時,北方蠻族(包括高盧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羅馬中央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為了防止北方蠻族的入侵,羅馬人利用阿爾卑斯山這個天險,在北方修築了眾多的軍事要塞,防止蠻族的入侵。以都靈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數是在軍事要塞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作為抵抗北方蠻族的前哨陣地,開發成本高,因此雖然北部自然條件更優越,但這時義大利的經濟中心卻在南方,北方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二、北方逆襲,南方沒落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滅亡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了中世紀時代,義大利開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狀態,逐漸分裂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國家。
日耳曼人開始進入亞平寧半島,逐漸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義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蠻族的隱患已經消除,義大利北部的優勢逐漸凸顯,北方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完成了對南方的逆襲。
除了北方更加優越的自然條件外,商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從此,伊比利亞半島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統治,直布羅陀海峽這一西方航線的生命線被阿拉伯人控制著。
直布羅陀海峽被異族封鎖,處於地中海中心的亞平寧半島逐漸成為了地中海航運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選擇通過義大利北部,把貨物中轉到歐洲大陸。
地中海貿易區的發展,帶動了威尼斯、熱那亞、倫巴第等眾多城市共和國的經濟繁榮。
南方雖然緯度低,光照資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希臘殖民時期和羅馬時期的人口數量較少,南部可以憑借大量的奴隸勞動力開墾來滿足當時的需要。
但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
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這不僅僅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歷史進程,更是為後來的義大利統一奠定了基礎。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越來越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天塹。各地要求國家統一的呼聲日益高漲。
當時的義大利境內,撒丁王國和兩西西里王國是最具有影響的兩個國家,撒丁王國在北方,兩西西里王國在南方。
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他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如財稅改革增加財政收入;鼓勵興建鐵路港口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發展自由貿易,使撒丁王國成為了半島上最發達的地區,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集中區,為統一義大利奠定了基礎。
而盤踞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經濟落後,保留著封建專制,且國王腐敗無能。因此,承擔義大利統一和獨立的重任,最終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國的肩上。
加富爾還通過外交手段各個擊破,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1859年,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擊敗了奧地利,收復了倫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國改名為義大利王國。
隨後,義大利先後藉助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將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了亞平寧半島,1870年,羅馬教皇國並入義大利,義大利完成國家統一。
三、制約義大利前進的沉重一步
義大利雖然完成了國家統一,但南北貧富差距過大,無論在義大利王國時期還是現在的共和國時期,都是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成立。為了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在穩固西北傳統工業區的基礎上,開發新興工業區。
此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帶動了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義大利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了人均GDP高達32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並成為G7工業國。在義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當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義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時尚和奢侈品中心,擁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眾多豪車品牌,和阿瑪尼、Gucci、芬迪等眾多奢侈品。而南方卻沒有幾個聲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業政策沒有惠及到南部地區,反而將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南部的經濟落後削弱了義大利抵禦風險的能力。
歐債危機席捲整個歐盟時,義大利北方憑借著厚實的工業基礎,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引擎,但經濟基礎薄弱的南部地區卻一直深陷經濟危機之中難以自拔。
貧困的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拖油瓶。當歐盟國家的經濟普遍回暖的時候,義大利由於南部“拖後腿”一直增長乏力。
▲義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難民(2017年數據)
南方的落後也隨之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義大利南部離北非較近,近年來許多難民從地中海登陸來到南部地區,治安問題尤為突出。
義大利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但很多人去義大利旅遊一般只會選擇去中北部,風景秀麗的南方卻因貧困帶來的治安問題,讓遊客望而卻步。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也造成了整個國家的認同危機。例如在意甲賽場上,以米蘭雙雄和尤文圖斯為代表的北方球隊,對以那不勒斯為代表的南方球隊,地域謾罵更是不絕於耳。
這種差距反應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國家分離的風險。北方認為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發展的累贅,覺得自己勞動多,上繳的大量稅款卻要補貼南方的“窮鬼”。
這種不平衡導致的分裂勢力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愈加強大。一些義大利北部的右翼政黨要求自治,甚至是脫離義大利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㈡ 義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極大,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盡管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但義大利的經濟卻形成了以首都羅馬為界,北部地區經濟發達,南部地區相對落後的局面,南北差距呈現拉大的趨勢。
㈢ 義大利的貧富差距最大時可達7倍,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
我們一談起義大利,都會想起藝術,時尚,陽光足球這種明媚的詞來形容義大利,彷彿義大利擁有了世界最美好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文化。但現實生活中是義大利的南北經濟差距非常大,他們以羅馬為界形成了北方經濟發達而南方經濟萎靡的局面。而造成這兩者的主要原因是人文文化的不同。
南義大利曾經也富有過
早些時期的義大利是希臘人民的殖民地,當時由於整個義大利島處於冬季溫和多雨,夏季乾燥的氣候之下,導致了形成了一種十分適合農業種植的情況。後來古羅馬在此建立了政權,通過對外擴展,魯來了大量的奴隸,給這個國家注入了很多新的生產力,從而導致了南義大利農業的發展,當時南義大利特別富裕,加上亞平寧半島具有曲折的海岸線,內設很多港口,所以導致了港口貿易也很發達,南義大利直接成為了整個島嶼的經濟中心。
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北部義大利的土地更為肥沃,且水資源豐富,具有平坦的平原,可以大力的發展農業。按理說應該是北部經濟優於南部,可是由於北方一直被盲人所橫霸導致,身為中央政府的羅馬人十分頭疼,就是為了防止北方的入侵,所以利用阿爾卑斯山這個天然的屏障修築了一個軍事要塞。雖然北部條件比較優越,可是政府把經濟都放在了南方上著力發展,所以北方當時還處於沒有被開發的狀態。
歐債危機進一步拉大了南北地區的經濟
隨著歐債危機的襲來,義大利的北部憑借著扎實的工業基礎扛住了這場風暴,而義大利的南方就沒有這么幸運,由於基礎建設薄弱,使得南部地區受到了很大的波及,成為了義大利經濟的拖油瓶。而經濟的落後自然也就導致治安的落後,那些外地的難民都十分樂意湧入南部義大利,而難民的湧入更加導致義大利的治安問題成為隱患。而隨著近幾年來旅遊業的發展,由於義大利的人文文化和自然風景的吸引,很多人都選擇前往義大利進行旅遊,可大部分的人都只在義大利北部旅遊。結果這就造成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㈣ 歐洲的北方為何比南方要發達那麼多
近幾個世紀來,歐洲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盡管兩次世界大戰降低了歐洲國家的地位,但美蘇之間的競爭甚至一度使歐洲失去了生存的意義。不過,俗話說“瘦駱駝比馬大”,歐洲仍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 凡事都有例外。在今天的歐洲,確實有幾個“拖累”國家,即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雖然這些國家仍然是發達國家,但由於債務巨大,發展前景不佳,加上四國的首字母加起來就是“豬”,因此被稱為“歐洲四國”。 此外,這四個國家恰好位於歐洲南部。 在這四個國家中,希臘債務危機最為著名、最為嚴重,直接影響到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形勢。 加泰羅尼亞一直在呼籲獨立,因為西班牙其他地區在經濟上拖拖拉拉。義大利北部和南部有很大的不同。葡萄牙的經濟衰退不再是暫時的事件。
南歐適合種植經濟作物和水果。聰明的希臘人把這些作物加工後賣到各地。這可以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外向型經濟。 隨著財富的積累,公元前6世紀出現了許多希臘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達。 雅典行政長官佩里克利斯改革後,雅典建立了屬於雅典公民的民主制度。海洋文明對民主有著天然的追求。同時,伯里克利在國內外事務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使雅典幾乎成為控制整個希臘世界的霸主。
㈤ 為什麼義大利南部貧窮而北部富裕呢
義大利在政治上和地理上都處於歐洲。這很容易檢查,也沒有爭議。歐洲並沒有瘋狂地富裕。事實上它比美國少了很多豐富的例如,即使通過「歐洲」你的意思是歐盟和排除等許多國家摩爾多瓦、烏克蘭和阿爾巴尼亞,這確實意味著在歐洲大陸,但他們不是在歐盟,而貧窮國家的指標。
現在你的問題被縮小了,變成了:「義大利在歐洲,歐洲富裕,為什麼義大利南部貧窮而北部富裕?」有幾件事需要補充:首先,義大利南部在絕對價值上並不算貧窮。義大利南部地區的人均gdp低於義大利北部地區,但卻遠高於最貧窮的歐洲國家。
這種分化發生在很久以前。在古典時期,義大利南部實際上比北部富裕得多,當時義大利是一個龐大帝國的中心,而從中世紀開始,隨著權力中心從羅馬轉移,它變得更加貧窮。但歷史往往會延續下去,當17世紀人類的狀態開始發生巨大變化時,最初的條件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
有利的條件使義大利北部,特別是西北部,很早就開始了工業革命,而南部則落後了。隨著義大利北部的工業化,它相對於南部的優勢顯著增加。我們可以說,盡管義大利統一後作出了種種努力,但義大利南部尚未完全達到工業區的地位,大部分仍然是農村和農業地區,因此比北部貧窮。但如果你看看歐洲,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國家都在復制這種模式。
㈥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及經濟發達原因
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上,其領土還有地中海的西西里
島、撒丁島及其附近的許多小島.總面積30.1 萬平方公里,1982 年底共有
人口 5,633 萬,是歐洲人口較多的國家之一.首都羅馬,283 萬人,全國最
大城市.
亞平寧半島連同西西里島一起伸向地中海中部,構成了由中歐到達非洲
的天然陸橋.這種靠近並伸入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時期對義大利的經
濟發展有著不同的影響.在古代,當國際貿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時,古羅馬
時代的義大利曾經是東西方交通、貿易的中心.公元二至三世紀為羅馬帝國
的全盛時期,其版圖擴大到整個地中海沿岸,對外經濟的聯系也非常頻繁,
這對於處在古羅馬核心的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很有利.中世紀後期,義大利北
部和中部地區迅速發展,威尼斯和熱那亞等成為世界著名的商業港市,是東
西方貿易的中心和通商口岸.地理大發現後,世界航路和國際貿易中心逐漸
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在國際交通貿易方面的有利地位也日漸衰落.然
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蘇伊士運河通航,開辟了大西洋經地中海到印度洋、
太平洋的海上捷徑,地中海在國際貿易與航運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復和提
高,義大利的地理位置也隨之愈加重要了.義大利在大陸上占據阿爾卑斯山
南坡山地和波海平原,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等國接壤.北部阿
爾卑斯山的幾個重要山口,從古代起就是中歐通往地中海的必經之地.近代
又修築了鐵路、公路,開通了幾條隧道,更方便了義大利與歐洲腹地的聯系,
有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義大利資源貧乏,主要的工業原料和燃料均需進口,
而工業製成品又有三分之一以上供出口.對國際市場的嚴重依賴,更進一步
提高了義大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㈦ 義大利北方富,南方窮,義大利的南北差距為何如此懸殊
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理原因,則是北方擁有一條非常特殊的河流,就是著名的波河。義大利,面積30萬平方公里,呈南北狹長狀。大致以首都羅馬為界,義大利可以分為北部與南部。而義大利北部與南部的經濟差距問題,一直是個熱點。義大利北部有個大區是倫巴蒂大區,人均年收入24750歐元。全國最低的是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大區,人均年收入「只有」14950歐元。
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
㈧ 義大利北方發達還是南方發達北方人口多還是南方人口多
義大利南部和北部差異是在是巨大,整個半島以羅馬為界。北部地區工業發達,民眾富裕,都靈的菲亞特汽車公司,佛羅倫薩的奢侈皮具,還有阿瑪尼.達芙妮什麼的都源自那裡
南部地區則是另外一副景象,好像很多溫州人在那邊做小生意。聽說義大利南部小偷多到無以附加的地步。
綜合的社會經濟統計更能科學地反映了這種差距,有的統計認為,如果中部和北方的綜合社會和環境指數為100的話,南方這一指數只有71左右,也就是說,差距差不多在四分之一左右。一般認為,從羅馬以南30公里左右就已經算是義大利的南方,南方包括了20個大區中的8個大區,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1/3,人口約2000多萬,接近全國人口的一半。在很多國家,地區間都會因種種原因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一個較發達的國家,在如此大的范圍內存在如此高的差距還是比較少見的。南北方的差距是義大利經濟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相對落後的南方大大掣了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後腿。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也盡了很大努力,但這種差距依然存在。
原因:
第一可能是社會經濟原因,北部地區理西歐發達國家法國和德國很近。較早的完成工業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趨於穩定的經濟架構。而南部則差的更多。
第二:社會穩定因素,南方是整個歐洲左PAI 的大本營,不記得哪一年了意甲最佳射手盧卡雷利還是某當當員。還有臭名昭著的黑受當。正因為這些原因,客觀造成投資者遠離,還讓部分義大利北部人甚至喊南部人為「土人」
第三:人文因素,南部好像都現在還不重視教育,是西歐教育水平最低的地區,連葡萄牙都不如,普遍10幾歲就輟學。南方更像個島國 自給自足 安逸閑適。那不勒斯地區尤為這樣。好像西方有句諺語什麼來著,一時記不起來。
㈨ 北方經濟富有,南方經濟貧窮,為何義大利的南北差距會如此懸殊
造成義大利南北經濟如此懸殊的重要原因是歷史政策以及地理位置兩個重要方面。義大利的北段處在地中海的中心位置,這就對經濟發展提供了最為便利的運輸路線。特別是義大利北部的這個位置,在9—10世紀時便成為了西歐和東方各國的運輸港口,港口這個位置向來是最容易繁茂的地段,像上海、香港等地就自古十分的繁榮昌盛。
而北義大利就沒有南義大利這么好的條件了,北義大利自古以來都是軍事要地,因為蠻族的掠奪,開發得十分晚,於是北義大利就沒有南義大利這么繁華。好在隨著歷史的發展,北義大利能夠自食其力,靠自己一步一步取得了現在的成就。而北義大利和南義大利現在也是水火不容,北義大利決定南義大利拖後腿,南義大利覺得北義大利沒有人情味。於是南北懸殊就這樣存在了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