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叫半島呢

義大利為什麼叫半島呢

發布時間:2022-08-15 03:23:13

❶ 義大利南部是什麼半島

亞平寧半島(Penisola italiana),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在地中海中部,為義大利國土主要部分,故也稱「義大利半島」。面積25.1萬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海岸曲折,多良港。主要農產品有橄欖、柑橘和葡萄。動物有棕熊、小羚羊、狼、野豬等。礦產有汞、硫黃、硼和鉀鹽。大理石久負盛名。
中文名稱: 亞平寧半島
外文名稱: Penisola italiana
別名: 義大利半島
下轄地區: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
面積: 25.1萬平方公里
著名景點: 威尼斯、羅馬、米蘭
最高峰: 大科爾諾山
位於義大利南部、地中海中部,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形如一隻靴子,除了整個亞平寧山脈、聖馬利諾及梵蒂崗都在半島之上,義大利的大部分國土也在其中。南歐三大半島之一(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希臘等國所在的巴爾干半島並稱為南歐三大半島)。從波河地區向南伸展960公里(600哩)左右,最寬處240公里(150哩),面積25,.1萬平方公里。東為亞得里亞海,南臨愛奧尼亞海(即伊奧尼亞海),西瀕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和利古里亞海(Ligurian)。亞平寧山脈自北到南縱貫整個半島,多火山地震。沿海多低地。有義大利、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蒂岡城。

❷ 為什麼要叫做亞平寧半島呢亞平寧是什麼意思,怎麼來的呢

亞平寧半島又稱義大利半島,是南歐的三大半島之一。突出於地中海中部,介於第勒尼安、亞得里亞、伊奧尼亞三海之間。面積約25.1萬千米3,北以阿爾卑斯山脈同中歐、西歐分隔。亞平寧山脈從西北向東南組成半島骨幹。半島以地中海氣候為主,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炎熱乾燥。海岸線曲折、多良港。礦藏以汞、鋁土、天然氣、岩鹽和大理石為主。水能資源豐富。農業生產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與葡萄、柑橘、油橄欖等為主。

❸ 義大利由哪幾個半島組成

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與薩丁島

義大利共和國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24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3)義大利為什麼叫半島呢擴展閱讀:

義大利劃分為20個一級行政區——大區(Regione),共110個省,8092個市(鎮)。20個大區中有五個是實施特殊法律的自治大區它們是: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大區、西西里大區和撒丁大區。現行義大利的ISO3166:IT代碼分為兩級:20個大區及其下轄的110個省。其中20個大區代碼有兩個數字組成,110省代碼有兩個字母組成。

❹ 歐洲有幾大半島

歐洲三大半島——義大利半島(亞平寧山脈)

義大利半島 Italian Peninsula

南歐三大半島之一。從波河地區向南伸展960公里(600哩)左右,最寬處240公里(150哩

)。東為亞得里亞海,南臨愛奧尼亞海(即伊奧尼亞海),西瀕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和利

古里亞(Ligurian)海。亞平寧山脈自北到南縱貫整個半島,多火山地震。沿海多低地。有

義大利、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諦岡城。

亞平寧山脈 Apennine Range
亦作The Apennines,義大利語作Appennino。
周圍有狹窄濱海地帶環繞的山脈,它是義大利半島的自然骨幹,對義大利人類地理學

有很大的影響。亞平寧山脈呈巨弧形,從西北部靠近濱海阿爾卑斯山脈的卡迪波納山口(C

adibona Pass)起,一直延伸遠至西西里島西邊埃加迪群島(Egadi Islands),總長約1,40

0公里(870哩),寬度為40∼200公里(25∼125哩)。義大利半島之上山脈本身的

最高點為科爾諾山(Mount Corno),高2,912公尺(9,554呎)。山脈遠至義大利南端的卡拉布

里亞(Calabria),總的走向為西北-東南;然後從卡拉布里亞起,區域性走向改為先向南、

後向西。
亞平寧山脈為阿爾卑斯山系較年輕的山脈之一,就地質而論,它與北非阿特拉斯山脈

的一些沿海小山脈有關聯。它與穿過西巴爾干各國和希臘的第拿里阿爾卑斯山脈也有相似

之處。

自然特徵
(1)地質。亞平寧山脈的地質單位大多是沉積在特提斯海南部邊緣上的海洋沉積岩構成

的。特提斯海是古歐洲板塊和古非洲板塊在中生代(約2.45億∼6,600萬年前)相互分

開期間,伸展在兩板塊之間的大海洋。上述岩石大部分是頁岩、沙岩和石灰岩,而火成岩

(如較古老的洋底殼的殘遺物、亞平寧山脈北部的輝綠岩)則很稀少。
亞平寧造山運動經歷了幾個地殼構造期——大多是在新生代期間,即自6,600萬年前之

後——而在中新世和上新世(2,370萬∼160萬年前)達到最高潮。在過去這100萬年間

曾沿亞平寧山脈西側發生過許多大的斷層;這或許與1,000萬年前開始而導致形成新海——

第勒尼安海——的地殼變薄有關。這些斷層大多還引發了強烈的火山活動,沿著這些斷層

形成一條從托斯卡納阿米亞塔山(Mount Amiata)到西西里島埃特納山的火山鏈;這些火山

中,多數——如阿米亞塔山、奇米諾山(Mount Cimino)、羅馬附近的阿爾巴諾丘陵(Alban

Hills)和蓬札群島——都是死火山,但是南邊的維蘇威火山、埃奧利群島(Eolie Island

s)和埃特納山卻仍然是活火山。沿著整個火山鏈(包括西西里島)常有地震活動,自公元10

00年以來,有記錄的地震就有40,000餘起。地震大多很淺(4.8∼31公里〔3∼1

9哩〕深),地震的發生可能與火山鏈在非、歐構造板塊之間復雜的交相作用中產生沉隔有

關聯。

由於亞平寧山脈地質年代不長而岩石的型式又多種多樣,因而今日的山脈表面突兀崎

嶇。在北部的利古里亞(Liguria)有沙岩、泥灰岩和綠岩,這些岩石易碎,常有山崩;在托

斯卡納、艾米利亞(Emilia)、馬爾凱(Marche)和翁布里亞(Umbria)常有黏土、沙子和石灰

岩;在拉齊奧(Lazio)、坎佩尼亞、普利亞(Puglia)、卡拉布里亞和西西里島北部和東部,

有一些大片鈣質岩露頭,露頭與露頭之間隔有頁岩和沙岩的低地;在莫利塞(Molise)、巴

西利卡塔(Basilicata)和西西里有大片的泥質岩。這些地方的地貌是乾旱缺水和荒蕪不毛

,常帶有劣地式的嚴重侵蝕。

(2)自然地理。自北部開始,亞平寧山脈主要可畫分為∶托斯卡納-艾米利亞亞平寧山

脈,最高峰奇莫內山(Mount Cimone),海拔2,165公尺(7,103呎);翁布里亞-馬奇吉亞亞平

寧山脈(Umbrian-Marchigian Apennines),最高峰韋托雷山(Mount Vettore),海拔2,478

公尺(8,130呎);阿布魯齊亞平寧山脈(Abruzzi Apennines),最高峰科爾諾山,海拔2,91

2公尺(9,554呎);坎佩尼亞亞平寧山脈,梅塔山(Mount Meta)高2,241公尺(7,352呎);路

加尼亞亞平寧山脈(Lucanian Apennines),波利諾山(Mount Pollino)高2,267公尺(7,438

呎);卡拉布里亞亞平寧山脈,阿爾托山(Mount Alto)高1,955公尺(6,414呎);最後是西西

里山脈,埃特納山高3,323公尺(10,902呎)。在普利亞和西西里島東南部的一些小山脈,由

低矮而水平的石灰岩高原所形成,這些高原過去一直受亞平寧造山運動影響較少。

亞平寧山脈的河流都很短,有兩條主要的河流∶台伯河,長405公里(252哩),沿翁布

里亞-馬奇吉亞亞平寧山脈西麓向南流出,再流經羅馬而抵達第勒尼安海;阿爾諾河,長2

49公里(155哩),從托斯卡納-艾米利亞亞平寧山脈起向西流經佛羅倫斯到達利古里亞海。

由於各個區域岩石的性質及其對水力作用的抵抗力不同,而自然地理的性質也各不相同,

然而總的地形凹凸(起伏)情況卻呈現出侵蝕周期早期(或年幼)階段的特性。在石灰岩地區

,多呈喀斯特侵蝕現像,地表裂隙由水力沖刷磨損。在亞平寧山脈一些最高處,現在還有

最後一次冰川期的冰川侵蝕作用的痕跡;不過與阿爾卑斯山脈不同的是,亞平寧山脈已沒

有當代的冰川。
(3)氣候。亞平寧山脈的最高部分是大陸性氣候(與歐洲內地氣候相同),但受地中海氣

候調節而有所改善。經常降雪,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熱(7月平均氣溫為24∼35℃〔75&

#8764;95℉〕)。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2,000公釐(40∼80吋)之間,靠第勒尼

安海一側(西山坡)的降雨量較靠亞得里亞海一側(東山坡)為高。

(4)動植物。亞平寧山脈的植物屬地中海類型,但隨緯度和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北方,林地以櫟、山毛櫸、栗和松為主;在南方,冬青槲、月桂、乳香黃連木、香桃木

和夾竹桃(一種觀賞的常綠灌木)很多。普遍種植的作物有橄欖樹、柑橘和葡萄。橄欖樹多

種植在海拔約396公尺(1,300呎)的高地上;柑橘廣泛種植在卡拉布里亞和西西里島;托斯

卡納、拉齊奧和普利亞盛產葡萄。在高山地區,放牧仍然是利用土地的主要形式。

除了典型的地中海動物之外,許多當地的亞平寧動物品種現在被保護在兩所自然保護

區——阿布魯佐國家公園(Abruzzo National Park)和錫拉公園(Sila Park)——和幾所區

域性公園之內;這些動物有一些是亞平寧山區特有的,如某些昆蟲、「馬爾西卡諾」(mar

sicano)棕熊、岩羚羊、狼和野豬。

居民和經濟
自史前期以來,亞平寧山脈就一直是義大利各民族的生息地。今天,在高出海平面1,

372∼1,524公尺(4,500∼5,000呎)的高處(耕地的最高極限)可找到最高的鄉村

居民點。在沖積土耕地眾多的寬闊的河谷中(如利古里亞的盧尼賈納〔Lunigiana〕河谷、

托斯卡納的加爾法尼亞納〔Garfagnana〕河谷以及阿爾諾河和台伯河上游的河谷),有人口

稠密的地區。內陸各盆地如福利尼奧(Foligno)、特爾尼(Terni)、列蒂(Rieti)、拉奎拉(

l'Aquila)、蘇爾莫納(Sulmona)、阿韋札諾(Avezzano)等也是人口眾多。

製造業在亞平寧山脈的山麓已很普遍;而採掘工業常與天然氣的重要發現有關,也已

在鄰近的沿海平原發展起來。礦產如汞、硫、硼、鉀鹽等很重要;大理石採石場——尤其

是卡拉拉(Carrara)附近的大理石採石場——幾個世紀以來皆已著名。
亞平寧山脈有幾條鐵路縱橫交錯。雖有崎嶇不平的台地作梗,通達山區的道路卻不可

勝數。許多公路利用修建一系列氣勢磅礴的隧道和路堤,克服了地勢起伏不平的障礙;其

中「太陽高速公路」是義大利半島的主動脈,也是歐洲的觀光大道之一。

歐洲三大半島——伊比利半島(西班牙 葡萄牙)

Fri Dec 10 13:29:05 2004

Iberian Peninsula 亦譯伊比利亞半島。

歐洲西南部半島,屬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二國。東北的庇里牛斯山脈形成與歐洲其它部

分的天然分界。南端以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隔開。西岸和北岸接大西洋,東臨地中海。葡

萄牙的羅卡角(Cape da Roca)是歐洲大陸的最西點。

羅卡角 Roca,Cape
葡萄牙的一處海角。位於歐洲大陸最西端,在里斯本區大西洋海岸,里斯本市西北西

。是144公尺高度狹窄懸崖,為辛特拉山地西端。

直布羅陀海峽 Gibraltar, Strait of
拉丁語作Fretum Herculeum。
直布羅陀岩 Hans Huber
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公里(36哩)

;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公里(

8哩)。海峽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爾(Trafalgar)角與南部的斯帕特爾(Spartel)角之間

,寬43公里(27哩);海峽東端,在北部的直布羅陀岩赫丘利斯柱與南部的休達(西班牙在摩

洛哥的飛地)正東的阿科(Acho)山之間,寬23公里(14哩)。海峽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

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公尺(1,200呎)。海峽風向多為東

風或西風,從北方進入西地中海的淺冷氣團,往往成為低層高速東風穿過,當地稱為累凡

特(levanter)風。從大西洋有流速為2節的表面洋流向東經過海峽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於

在深約122公尺(400呎)向西流動的較重、較冷的較鹹的洋流,因此海峽的存在使地中海避

免成為一個萎縮的鹽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徵。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

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

要航路。

西班牙 Spain
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西南角的伊比利半島上。東北與法國(和安道爾)為界

,東和東南臨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西鄰葡萄牙和大西洋(西南有加的斯灣,北和西北

有比斯開灣)。西班牙東海岸外的巴利阿里群島(Balearic Islands)和北非海岸外的加那利

群島(Canary Islands)亦屬西班牙,摩洛哥北部的休達(Ceuta)和梅利利亞(Melilla)城幾

百年來一直屬於西班牙。國土南北延伸約870公里(540哩),東西寬約1,050公里(650哩)。

面積504,783平方公里(194,898平方哩)。

地形
西班牙占伊比利亞半島面積5/6,這個大致呈四邊形的半島構成歐洲西南端,將地中海與大

西洋分隔開來。西班牙大部由中央高地組成,被西、西南朝東、東北走向的中央山脈分割

。高原的邊緣與幾座山脈毗連∶北部有坎塔布連山脈(Cordillera Cantabrica),東北部和

東部有伊比利亞山脈(Sistema Iberico),南部有莫雷納山(Sierra Morena),西北部有位

於葡萄牙邊境和西班牙加利西亞的丘陵地區。庇里牛斯山脈橫跨半島的頸狀地帶,形成西

班牙與法國的邊界。有東北部的厄波羅河谷和西南部的瓜達幾維河谷兩大谷地。東南部佩

尼貝蒂科山脈(Sistema Penibetico)沿著海岸綿延伸展,與伊比利亞山系連成一片。地中

海近海被海水淹沒的佩尼貝蒂科山脈凸出海面的一部分組成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上的加

那利群島由火山作用而形成,這里有西班牙境內最高峰∶位於特內里費(Tenerife)島的泰

德峰(Teide Peak,高3,718公尺〔12,198呎〕)。
庇里牛斯山脈是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一部分,呈塊狀山脈,從地中海綿延至比斯開灣,

長約430公里(270哩)。最高峰多在中庇里牛斯山(阿內托峰(Aneto Peak)高達3,404公尺〔

11,168呎〕),西部山峰也不低(阿尼峰(Anie Peak)高達2,503公尺〔8,213呎〕)。山脈北

側陡峭,南側則呈緩坡傾斜至厄波羅河(Ebro River)槽。

水系
伊比利亞半島水網密布,有三條屬歐洲最長的河流∶太加斯河(Tagus,長1,008公里〔

626哩〕),厄波羅河(910公里〔565哩〕)和斗羅河(Duero,895公里〔556哩〕)。瓜地亞納

河(Guadiana)和瓜達幾維河(Guadalquivir)分別長778公里(483哩)和657公里(408哩)。太

加斯河、斗羅河和瓜地亞納河均在葡萄牙境內入大西洋。除厄波羅河外,西班牙所有的主

要河流都流入大西洋。伊比利亞半島上幾乎所有的河流都流量小且不規律,多深谷甚至峽

谷,時有洪水泛濫的危險。漫長的或者說極其漫長的夏季低水位期成為西班牙最顯著的江

河特徵。只有來自巍峨的庇里牛斯山脈的融雪和降雨的厄波羅河,水流相對穩定充足(在托

爾托薩流量達每秒615立方公尺〔21,720立方呎〕)。相對之下,斗羅河流量僅為每秒143立

方公尺(5,050立方呎)。灌溉等用水人為地減小了半島上許多河流的流量。

葡萄牙 Portugal
歐洲西南部伊比利半島大西洋沿岸國家。東、北與西班牙為界,西、南臨大西洋。大西洋

中的亞速群島(Azores)和馬德拉群島在行政上也屬葡萄牙。面積92,389平方公里(35,672平

方哩)。

土地
葡萄牙位於伊比利半島西部(大西洋岸),占該半島面積的1/6.葡萄牙北部與西班牙的

加利西亞(Galicia)接壤處為多山的麥西達(Meseta)高原(是構成伊比利半島核心的古岩石

地帶),葡萄牙南部也包含廣闊的石灰岩區域和其它沉積岩層區域,大多是高原和平原。其

它地理特徵為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共有∶主要河流(斗羅河、太加斯河和瓜地亞納河)都起源

於麥西達高原中部然後向西流向大西洋(或向南流,如瓜地亞納河)。由於靠近麥西達高原

,葡萄牙北部內陸的氣候和該地區的植被具有大陸性特徵。而葡萄牙南部的氣候和植被則

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徵。

地形
葡萄牙只有11.6%的陸地在海拔700公尺(2,300呎)以上。大部分山脈位於太加斯河(特

茹河〔Rio Tejo〕)以北。太加斯河從東北流向西南,將葡萄牙一分為二。太加斯河以北9

0%以上的土地海拔超過400公尺(1,300呎),而以南只有一條山脈海拔達975公尺(3,200呎

)以上。

馬德拉群島
馬德拉群島由大西洋中8個火山島組成,位於大陸西南966公里(600哩)處,其中只有馬

德拉島(795平方公里〔307平方哩〕)和聖港(Porto Santo)島上有居民。馬德拉島在大洋中

部形成一個近似對稱的巨大山丘,山丘中心地高達1,862公尺(6,109呎),北部則突兀地下

降。庫拉爾-達斯弗雷拉斯火山口(Curral das Freiras)深約690公尺(2,265呎)。保爾-達

塞拉山(Paul da Serra)是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海拔較高。聖港島地勢低窪而平坦。馬德拉

島的東端與無人居住的德塞塔(Desertas)群島一樣為沙礫所覆蓋。

亞速群島
亞速群島由9個島嶼組成,它們分三組分布在大西洋中部,延伸超過644公里(400哩)。

最東邊的聖瑪麗亞島距葡萄牙大陸1,408公里(875哩)。最西邊的弗洛里斯(Flores)島距加

拿大紐芬蘭的開普雷斯(Cape Race)1,983公里(1,232哩)。這些島嶼都是火山島,偶而有火

山活動。它們的景物各異,有火山口形成的湖泊,不同海拔的台地,巨大的斷層,平坦的

山谷和崎嶇的海岸線。

巴爾干半島

Balkan Peninsula南歐最大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西臨亞得里亞海,東濱黑海,東南隔黑海海峽與亞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薩瓦河至里雅斯特一線為界與中歐相連,南瀕愛琴海和伊奧尼亞海。面積約50.5萬平方公里。有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聯盟、羅馬尼亞及土耳其部分領土。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聯系歐亞的陸橋,東南有黑海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地形多山,「巴爾干」土耳其語意為多山,主要山脈有西部的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品都斯山,東部的巴爾干、羅多彼山脈。平原低地少且分布零散,主要在北部及東部的河谷地帶。半島西部和南部屬地中海式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乾燥;其他地區為溫和大陸性氣候。除多瑙河、薩瓦河外,河流多短小流急,水量資源豐富。南部為地中海景觀,生長著由地中海型櫟、杉等組成的硬葉常綠林及常綠灌叢;北部及內部山區為溫帶闊葉林。有森林資源及煤、銅、石油等礦產資源。

❺ 歐洲有哪些半島

歐洲的半島如下

1、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位於歐洲西北角,其瀕臨波羅的海、挪威海及北歐巴倫支海,與俄羅斯和芬蘭北部接壤,北至芬蘭,意為「斯堪的納維亞人居住的之地」。「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n)一詞源自條頓語「skadino」,意為「黑暗」,再加上表示領土的後綴-via,全名意為「黑暗的地方」。因半島 地處高緯、冬季黑夜很長而得名。


2、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又稱比利牛斯半島,是歐洲西南部半島之一,屬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二國。東北的比利牛斯山脈形成與歐洲其它部分的天然分界。南端以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隔開。西岸和北岸接大西洋,東臨地中海。葡萄牙的羅卡角(Cape da Roca)是歐洲大陸的最西點。


3、亞平寧半島(Italian Peninsula),又稱義大利半島,是南歐三大半島之一。從波河地區向南伸展960公里(600哩)左右,最寬處240公里(150哩)。東為亞得里亞海,南臨愛奧尼亞海(即伊奧尼亞海),西瀕第勒尼(Tyrrhenian)海和利古里亞(Ligurian)海。亞平寧山脈自北到南縱貫整個半島,多火山地震。沿海多低地。有義大利、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蒂岡。


4、巴爾干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南歐最大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西臨亞得里亞海,東濱黑海,東南隔黑海海峽與亞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薩瓦河至里雅斯特一線為界與中歐相連,南瀕愛琴海和伊奧尼亞海。面積約50.5萬平方公里。有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及土耳其部分領土。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聯系歐亞的陸橋,東南有黑海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❻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是什麼

歐洲南部的三大半島自西向東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

1、伊比利亞半島(Ibérian Peninsula)

位於歐洲西南角,東部、東南部臨地中海,西邊是大西洋,北臨比斯開灣。比利牛斯山脈在半島東北部,為天然界線與法國連接。南部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對望。面積約58.4萬平方公里,人口5200多萬。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和英屬直布羅陀。

2、亞平寧半島

亞平寧半島(義大利語:Penisola appenninica,英語:Apennine Peninsula),也稱義大利半島(義大利語:Penisola italiana,英語:Italian Peninsula),自北部波河平原向南到地中海中部,因貫穿該半島的亞平寧山脈而得名。

南歐三大半島之一(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希臘等國所在的巴爾干半島並稱為南歐三大半島)。

3、巴爾干半島

巴爾干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一個歷史和地理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范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巴爾干一詞是由土耳其語的「山脈」一詞派生出來的。

巴爾干半島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的巴爾干半島指的是Haemus半島。該地區採用其名稱套用到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西部塞爾維亞的巴爾干山脈上。

巴爾干半島歷史由來

巴爾干半島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較早發祥地之一。南部是古希臘文化的發祥地。公元前2世紀以後,曾先後被羅馬、拜占廷(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等帝國所統治。

公元4到7世紀,匈人,阿瓦爾人,倫巴第人,保加利亞人,羅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對半島的統治權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奧斯曼帝國的統治長達500餘年,其間半島人民曾進行了一系列反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斗爭。

從19世紀初期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奧地利帝國企圖向南擴張通向亞得里亞海,英、法則要保護通往印度洋和遠東的交通命脈,因而半島成為俄、奧、英、法激烈爭奪的地區,多次發生戰爭,有「歐洲火葯庫」之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伊比利亞半島、網路-亞平寧半島、網路-巴爾干半島

❼ 義大利名稱的由來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❽ 亞平寧半島是指義大利嗎

是的。
亞平寧半島又稱義大利半島,是南歐的三大半島之一。突出於地中海中部,介於第勒尼安、亞得里亞、伊奧尼亞三海之間。面積約25.1萬千米3,北以阿爾卑斯山脈同中歐、西歐分隔。亞平寧山脈從西北向東南組成半島骨幹。半島以地中海氣候為主,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炎熱乾燥。海岸線曲折、多良港。礦藏以汞、鋁土、天然氣、岩鹽和大理石為主。水能資源豐富。農業生產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與葡萄、柑橘、油橄欖等為主。

亞平寧半島又名義大利半島,形如一隻靴子。位於地中海之北,是南歐洲三大半島當中的一個。亞平寧半島北起阿爾卑斯山脈的南面山麓,南至地中海中心,長達1000公里。除了整個亞平寧山脈、聖馬利諾及梵蒂崗都在半島之上,義大利的大部分國土也在其中。

❾ 義大利半島又稱為什麼半島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❿ 義大利所在的半島叫什麼

義大利所在的半島是亞平寧半島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叫半島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印尼打工帶什麼衣服 瀏覽:595
越南咖啡叫什麼咖啡 瀏覽:24
印度人們怎麼看待中印戰爭 瀏覽:794
中國男裝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744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
義大利頂級大衣品牌有哪些 瀏覽:258
印度女官員發生了什麼 瀏覽:919
中國的流浪狗怎麼被領養的國外 瀏覽:987
英國火車延遲了下一班怎麼辦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