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啥三大軸心國之一的義大利,在二戰後沒有被清算
眾所周知,義大利是二戰中三大軸心國之一。雖然在二戰中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影響力可不小,畢竟其乃是法西斯的源頭。最先搞事情的就是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希特勒都算是他的後輩。但是,二戰結束後,身為三大軸心國的義大利,卻沒有像德國和日本那樣,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綜上所述,義大利在戰後沒有受到嚴重懲罰一方面是因為他犯下的罪行非常有限,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比德日要小,屬於悔過自新,將功折罪性質。另一方面是美歐國家的政治需要,義大利才得以逃過一劫。
② 同為軸心國,為何義大利沒有像德國一樣損失大片領土
同為軸心國,義大利沒有像德國一樣損失大片領土,是因為義大利在戰爭結束之前就已經投降,並且加入了同盟國的陣營,而且對美國積極迎合討好美軍,同時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樣子。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影響了美國對於戰後的懲罰。所以這也是義大利沒有像德國一樣損失大片領土的原因。
並且雖然義大利提前發動了戰爭但是義大利並沒有像德國一樣作為戰爭發起者並沒有像德國一樣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活動。主要是因為日本和義大利都是在戰敗之後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非常可憐的樣子,來博取討好美軍的同情以及可憐。
③ 世界上唯一沒有被侵略的國家是哪裡
世界上唯一沒有被侵略的國家是瑞士。瑞士一個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萬的小國,境內多山而環境惡劣,由一群流落的日耳曼人、法蘭西人、義大利人組成的鬆散聯盟,也正因為瑞士境內多山,把法國、德國、義大利和奧地利隔開,恰好形成一塊天然的戰略緩沖地,使得瑞士能在混戰不斷的歐洲生存下來,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六個永久中立國之一。
瑞士地理環境
瑞士地處歐洲西部地區,是一個中歐國家,從經緯度位置來看,瑞士的經度范圍大約介於東經5°至東經10.5°之間,屬於東半球,從時區來看屬於東一區;瑞士的緯度范圍大約介於北緯46°至北緯48°左右,地處北半球,屬於中緯度。
從緯度熱量帶來看,屬於北溫帶。瑞士北部與德國相鄰,南部與義大利接壤,西部與法國相接,東部與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為鄰,瑞士的總面積約為4.12萬平方千米,大約是我國重慶市面積的一半左右。
④ 既然二戰中義大利那麼弱,為何沒有被滅國
雖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戰場上,已經成了厭戰,拖隊友後退的代表。但是實際情況當中,義大利軍隊雖然開小差,但並不是一無是處。希特勒是一個戰爭狂人,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狠毒的人,他既然能夠一直在幫助義大利,讓義大利當自己的盟友,那麼就說明義大利肯定有過人之處。
在黑義大利軍隊的段子里,很多都是同盟國編造的謠言。比如當年有人說義大利軍隊跑在半路停下來吃泡麵,結果被盟軍活捉。但是實際情況,是當時義大利為了幫助德國,就把自己的一些裝備物資都送給了德國軍隊。義大利准備跟盟軍作戰時候,決定拚死一戰,所以臨死前才吃點東西,不想當個餓死鬼。這件事本來是非常英雄的一件事,活活被盟軍黑成了懶惰懈怠的典型。另外,到了後期,日本也信了盟軍黑義大利軍隊的鬼話,有事沒事也開始對義大利軍隊罵罵咧咧,開始發黑自己隊友的段子。
⑤ 德國和義大利那麼牛x,為什麼沒什麼殖民地
德國在一戰時期是戰敗國,和在法國凡爾賽宮簽訂的《凡爾賽和約》規定殖民地全部沒收,因此德國在二戰沒有殖民地。
義大利在一戰的殖民地只有利比亞,是從腐朽的奧斯曼帝國奪過來的,在這之前之前義大利還沒統一。二戰時義大利只有埃塞爾比亞殖民地和利比亞殖民地。
德國和義大利都是19世紀末統一的,一戰是1914~1918,也就是說在這之前不久,也就是兩國統一後不久馬上就開始了擴張造成戰爭爆發。
⑥ 二戰前,義大利為什麼不在歐洲侵略擴張
德、意、日法西斯政權在英、法、美等國綏靖政策的縱容下,推行侵略擴張政策,首先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發動局部戰爭,最後挑起世界大戰。
1 經濟危機導致國家間爭奪激烈是二戰爆發的社會根源 經濟危機使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勢力減弱。一戰戰敗國德國不甘嚴懲暗中迅速恢復國力;戰勝國義大利未能得領土而在地中海炫耀武力;戰勝國日本不滿限制准備侵略擴張。 1920年到1921年和1929年到1933年,世界連續發生了兩次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西方資本主義,各種基本矛盾日益尖銳起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爭奪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它的嚴懲和限制,暗中迅速恢復國力,准備重返帝國主義列強行列;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在地中海炫耀武力以維持地區霸權;另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製表示不滿,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了新的角逐,准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法國主張肢解和最大限度地壓榨德國,以維護自己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而英美則主張不要過分削弱德國,以免法國過分強大而打破歐洲均勢。 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開始向外擴張和發動局部戰爭,爭奪英法美等國殖民地國家的勢力范圍和地區霸權,終於成為亞洲和歐洲的戰爭策源地。經濟危機使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勢力減弱,為了保住既得利益,英法美等國對法西斯政權的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企圖以妥協退讓和犧牲他國利益來換取和平,結果大大助長了法西斯政權的侵略氣焰,加劇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和全面危機。
2 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瓜分世界是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 法西斯統治的基本特徵是:對內以集權製取代民主制,實行反共、反社會主義、反民主主義的恐怖統治;對外以極端民族主義為核心,以侵略擴張、發動戰爭、爭霸世界為其一切重大政策的出發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瓜分世界的直接結果。法西斯主義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期間,首先在德、意、日等獨裁集權國家興起,並先後在這些國家掌握了政權,建立了法西斯集權制政府。法西斯政權特別好戰,它們在帝國主義的利益分配席上分得較少,有急於重新瓜分世界的強烈願望,但又缺乏對世界實行經濟兼並、和平分割的實力。於是便藉助壟斷資本主義,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迅速增強軍事實力,妄圖靠戰爭手段重新瓜分世界。由於軍事經濟的畸形發展,又引起軍事膨脹型的經濟和政治危機,這只有依靠發動戰爭才能解決,於是又觸發了更為深層的經濟政治危機。因此,從戰爭走向戰爭就成了「危機-戰爭-危機」這一惡性循環的必然歸宿。 德意日法西斯政權先後在歐洲和亞洲形成了兩個戰爭策源地,並點燃了侵略的戰火,義大利法西斯黨於1922年10月上台後,為建立跨地中海、紅海和巴爾乾地區的「大義大利帝國」,瘋狂推行侵略擴張政策,並於1931年征服利比亞,1935年侵略衣索比亞,1936年武裝干涉西班牙。德國納粹黨於1933年1月上台後,制定了擴張計劃,企圖首先在中歐建立「大德意志」,繼而擊敗法、蘇,奪取歐陸霸權,最後向海外發展,戰勝英美,稱霸全球。基於相同的目標和需求,1936年10月,德、意兩國簽訂了《柏林協定》,結成柏林-羅馬軸心,成為歐洲的戰爭策源地。日本作為東方的後起資本主義大國,在1926年制定了「先奪滿、蒙」,後取中國,進而征服亞洲稱霸世界的總方針。1931年,日本對中國製造了「九一八」事變。1936年3月標志日本法西斯政權確立的廣田內閣上台後,確立了保證其東亞大陸以及向南洋擴張的戰略目標,並把中、蘇、美、英等列為敵國,成為遠東地區的戰爭策源地。隨後,德、日兩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不久義大利也加入該協定,因而宣告三國法西斯侵略集團初步形成。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正式結成軍事同盟,將戰火燒到了整個世界。
3 西方經濟大國持綏靖政策妥協是戰爭爆發的深層誘因 綏靖政策是企圖通過局部讓步和犧牲其他國家利益,來維護和鞏固其既得利益。綏靖的本質是妥協、自欺,結果是縱容了戰爭。 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大國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把綏靖政策奉為處理國際危機的神器,結果已有目共睹。
⑦ 在二戰結束後,為什麼義大利沒有被解體
義大利是二戰的發起者之一,但二戰結束的時候卻成為了戰勝國,這主要取決於義大利中途改變了陣營。而且在二戰結束後並沒有被瓜分,主要的原因是義大利在二戰後扮演自己是受害者,而且英美對於自己國家的私心,袒護和包庇義大利。戰後對於義大利的判決各國意見也不同意,這就為義大利逃脫提供了契機。
總之義大利能夠在二戰後保持國家主權獨立,並沒有被瓜分,主要靠的是當時義大利的投機取巧,甚至可以說是他轉變陣營帶來的契機。
⑧ 二戰結束後,義大利為什麼沒有受到清算
自古以來,戰爭中作為失敗的一方必然都會面臨著巨大的懲罰,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也不例外。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義大利、德國、日本所引起的。義大利是雖然在二戰中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畢竟其乃是法西斯的源頭。可是,二戰結束後,身為三大軸心國的義大利,卻沒有像德國和日本那樣,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這其中就是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⑨ 二戰後義大利為什麼沒被分割
因為:
1、義大利投降早,並且在投降後立刻加入盟國對軸心國宣戰,所以是作為戰勝國走到了戰爭的結束;
2、義大利投降前沒有被多國佔領(只有美軍和少量的英軍完成了對義大利的攻擊和佔領),所以也就沒有蘇聯人參與分割利益的空間。這如同日本沒有被分割一個是道理。(斯大林哭啊:該死的太平洋艦隊太不爭氣了,不然北方四島的問題還用留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