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養牛場最先進是什麼搞的

義大利養牛場最先進是什麼搞的

發布時間:2022-08-16 19:16:39

⑴ 養牛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一、購買牛犢

由於育肥相對於繁殖或自繁自育而言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所以現在很多養牛戶直接選擇單純育肥,這就導致了牛犢價格一再攀升甚至到了讓養牛戶望而卻步的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時花了高價錢買回來的牛犢卻好,不少新手養牛戶均交過這方面的學費。因為聽信中介或牛販子的低價宣傳,然後千里迢迢去買牛,可等到真要買的時候價格卻突然變得高了起來,而且買回的犢牛質量根本沒有任何保證,有的牛犢品種質量差生長速度慢,有的牛犢甚至帶病出現大量傷亡。若購買牛犢時出現問題,那麼很可能直接導致養牛的失敗!

二、養牛成本

養牛是一項回報相對慢,而前期有需要不少投資資金的投資,所以養牛戶需要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才可以。現在一頭看得上眼的牛犢便需要六七千元甚至更高,加上飼養費用到出欄至少需要一萬多元的成本,若再算上牛舍、設備等一些固定投資,養20頭牛至少需要30萬元的成本。或許你不怕養牛過程中的臟、累、苦,但卻無奈於沒錢進行投資。有些人會想到貸款養牛,在此小編並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因為養牛本身就是賺個辛苦錢,如果是貸款養牛除去利息過後可能就真的僅剩辛苦了,這樣就等於白忙活、白受罪替別人賺錢。

三、飼料來源

養牛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粗飼料,粗略計算一頭牛一年差不多需要3~5畝地的粗飼料(玉米秸稈)。粗飼料本身又具有價格低、體積大等特點,不便於進行長途運輸,真要進行長途運輸的話很可能運輸成本便要遠超粗飼料自身的價值,因此最好依靠當地進行解決。另外粗飼料來源又有較強的季節性,例如玉米秸稈收集就7~10天的時間,過季便需要高價進行購買。若不能收集充足的廉價粗飼料同樣不利於養牛戶的發展。

四、養牛技術

對於不少新手養牛戶來說養牛技術同樣是一個大難題,養牛過程中不是遇到大的疫情傷亡就是各種小問題一直不斷,最後等牛出欄一算賬不僅白忙活而且可能還得倒貼錢。其實一些在你眼中無比困難的問題,在有經驗的養牛戶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說養牛幾乎沒有過難的技術,主要以一些細節技術為主。所以小編建議大家最好到附近養牛場學習一段時間再考慮入行養牛,或者先少量養殖然後一邊摸索經驗一邊擴大規模。

五、環保禁養

目前國家一直倡導環保!隨著環保禁養政策的一再升級,已然不再單單針對養豬、養雞,當前養牛同樣難以倖免。第一,位於環保禁養區的養牛場,或許已經收到了整改、遷移或關停的通知書;第二,養牛場環評(環境影響評價)必不可少,這便需

⑵ 國外的牛都要在背上開個洞,這究竟是什麼目的呢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因為地域差異,人們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在中國,除一部分少數民族除外,大多數均以豬肉為主要肉食。但是在美國則以牛肉為主要肉食,所以在中國養豬場比養牛場多,但是在美國則以養牛場居多。而且因為美國大批量養牛的歷史悠久,所以他們的養牛技術也比較先進。

可見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養殖技術也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傳統的養殖方式早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的養殖場贏利,就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為自己的企業帶來了創收!

⑶ 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建設牛場,建設養牛場要考慮什麼因素

⑷ 養牛場是封閉式管理嗎

養牛場不是封閉式管理。

通風好。只要搞養殖,不管養殖啥,都應該保持通風,乾燥,整潔,衛生之類的,這不都是基本常識嗎。養牛挺好,牛身上全是寶。牛肉味道鮮美,家庭和宴席都離不開。牛皮也不便宜,牛皮可以做成漂亮的鞋,包,腰帶等物件,結實耐用。聽說牛鞭不但好吃,而且還是補品。

養牛場基本簡介:

山東良種肉牛養殖基地【魯嘉牧業有限公司】是魯西南最大的牛羊繁育調撥中心,是山東省畜牧局指定的畜牧良種繁育基地。本基地長年負責向全國各地輸送調撥肉牛肉羊業務,並承擔著全市牛、羊畜牧良種的保種、引進、改良、換代、繁育、推廣工作是濟寧市「政府養殖龍頭示範企業」。

先後為: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山西、新疆、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福建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輸送大批的優質品種。

本公司常年供應各種肉牛、肉羊、魯西黃牛、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夏洛萊牛、改良育肥肉牛犢、小公牛犢(8000頭待售)、架子牛、幫子牛、小母牛,純種波爾山羊、小尾寒羊、懷胎母羊羊羔、育肥肉羊、關中驢,德州驢,佳米驢,泌陽驢,廣靈驢,河西驢,等優良畜牧良種。

歡迎全國各地從事畜牧業的朋友前來考察指導洽談業務。經十幾年的努力拚搏,已發展成魯西南最大的繁育銷售集團。

採用集中銷售的新穎經營模式,扶持周邊養殖戶6萬多家,存欄純種波爾山羊(雜交5-6代),小尾寒羊10多萬只,魯西黃牛,改良肉牛(西門塔爾、夏洛萊、利木贊)10多萬頭。

⑸ 過去紅極一時的「圈地養牛養羊」,為何現如今卻銷聲匿跡了

對老百姓來說養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發家致富手段,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養殖是非常好的致富捷徑。前幾年環保問題還沒有現在這么嚴重的時候,很多地區都大力的推廣養殖業。有段時間特別流行圈地養牛養羊,一圈地就是幾十畝,而且大家搞的都是規模化的養殖,據說效益非常的可觀。

不少養殖場催生了一些合作社,當合作社流行的時候,他們想辦法吸引外界的資金。投資者認為把錢放在養殖場比放在銀行要劃算,所以他們就將錢投到了養殖場,但是這種模式很快就失敗了。

⑹ 義大利農業結構

從70年代初開始,義大利將農業開發、培訓、技術服務等職能都下放給了大區和農民協會,早期建立的省農業監察員也歸並到大區里。同時義大利的農民協會也開始在技術推廣方面站到了前台,與大區和研究單位一起為農戶和農場進行科技信息推廣和技術服務。

隨著義大利加入歐盟總體農業政策體系,其農業技術開發側重於質量農業、特色農業和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區域發展等方面,特別是結合義大利的山地和丘陵的地理特點從開發葡萄到葡萄酒、從橄欖到橄欖油、從養牛和牛奶到乳酪等系列農產品深加工的開發。

1.政府支持農戶、農場主、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行業協會等採用農業新技術的方式、模式和成效

(1)充分利用歐盟資金,調整農業結構

義大利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與歐盟協調發展,並藉助於歐盟提高自己的地位。如1951年通過歐盟的談判,世界關稅恢復了對小麥和食糖的貿易保護主義,對義大利的農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歐共體的統一政策,使其在歐盟國家中佔比例最大的小農場受益非淺,在很大程度上穩定和促進了義大利的農業發展。1982年義大利共有農場3269192家,小於5公頃的農場占總數的76%,到了1985年1.0公頃以下的農場減少了3.1萬家。到1997年義大利的農場總數為2315200家。與15年前相比較少了近100萬家。但1997年,義大利小於10公頃的農場數為203萬家,遠遠大於德國的25萬家、法國的24萬家和英國的6萬多家。

從2000年開始,歐盟開始實施「Leader+」計劃,其目的是增強歐盟國家農業競爭力和生產高質量農產品,計劃的重點之一就是鼓勵農戶使用新技術以增強農業競爭力。2000-2006年該計劃投入50.465億歐元,用於農業結構調整補償,其中9540萬歐元用於幫助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行業協會向農戶、農場主提供農業新技術的支持與服務。

2005年6月歐盟出台的關於歐盟農業指導和保證基金(EAGGF)計劃中,明確提出「促進農產品生產」的目標,為增強農業競爭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歐盟還設立「農產品促進基金」,讓農戶、農場主直接向歐盟申請項目,歐盟資助農戶所需資金的50%,另外的50%來自於本國匹配和個人自籌。2005年歐盟批准了首批面向歐盟內部市場的「農產品促進基金」項目26個,資助總額達到2612.05萬歐元,義大利共有5個農產品食品項目獲得批准,歐盟資助額達到422.66萬歐元。在面向歐盟以外市場的「農產品促進基金」項目中,歐盟批准資助了15個項目,資助總額達到1246.53萬歐元,其中義大利的5個農產品項目獲得批准,歐盟資助額達到461.43萬歐元。

在推廣農戶、農場主採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GFP(Good Farming Practice)技術改造和認證方面,歐盟為成員國農戶、農場主提供所需技術改造總費用85%的資金。

在推廣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歐盟出台了「生物多樣性計劃」,該計劃資助成員國的廣大農戶、農場主採用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化管理方式和加強農業生態建設。另外,歐盟還積極提供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教育培訓和科普活動,並鼓勵成員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行業協會申請項目支持。

(2)通過發展特色農業,鼓勵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根據歐盟農業發展鼓勵產品面向標准化、地方特色化發展的方針,義大利一方面積極發展種植、養殖和產品加工業,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和品牌,如飼料、水果種植、奶業、農產品加工等。以奶水牛的發展為例,由於受歐共體的配額限制,不能更多發展普通奶牛,義大利抓住歐盟其他國家尚未發展奶水牛的機遇,大力發展奶水牛的養殖和特色產品的開發。目前義大利用奶水牛奶生產的乳酪Mozzarella名聲響譽全世界。同時由於「地中海飲食結構」(基本上包括橄欖、乳酪、火腿、葡萄酒)是整個歐洲,甚至世界都推崇的飲食結構,以低脂、低卡路里、高營養的健康和天然食品為主要特徵,因而義大利在這些特色產品上下大功夫,農戶和農場主也都願意接觸這方面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在提高加工水平的基礎上,創出了許多世界級的品牌。義大利在歐洲的名特產數量上僅次法國,居第二位。

各大區根據歐盟和農業部的指示,都建立各自以五年為一期的鄉村開發計劃(PSR),內容包括生物農業、可持續生產、種養殖環境的現代化(養殖廠、農業食品加工廠、農業旅遊)等。旨在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農業。

如倫巴第大區2003年就投入了3920萬歐元用於支持在農業食品加工和銷售方面的技術創新活動;拉齊奧大區2000-2006年鄉村發展計劃中,把利用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村環境保護,作為計劃的主要目標。計劃中提出的農業發展的投資達10多億歐元,其中公共投入約6億歐元,主要用於與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產品質量、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護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對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皮埃蒙特大區2000—2006年鄉村發展計劃,把農業的現代化作為主要目標,政府投入2.9億歐元,用於計劃中提出的各項措施;威內託大區的鄉村發展計劃投入共達到5.95億歐元,支持農業企業提高競爭力、改善地區環境質量以及利用生物技術發展新型農業等方面。

(3)充分利用金融手段,鼓勵農業技術推廣

國家農工業信貸銀行是為農業發展提供優惠貸款的政策性銀行。它的貸款可以直接面向農民,其中它有很多種類的貸款與促進農業領域的技術進步有關,如更新貸款,主要針對農業企業的設備更新,還有專門支持購買新裝備的貸款,有支持農村環境保護、促進農業生態環境良性發展的貸款。農業信貸銀行為推廣農業新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慮到技術推廣的人才作用,義大利政府對年齡在40歲以下,從事農業5年以上的青年農民以及符合該條件的農民佔2/3以上的農業企業,根據其收入情況,按照所從事的農業活動給予專項資助。1999年國家用於該項資助的專款約1450萬歐元,2000年開始,每年為約2000萬歐元。該項措施為吸收青年人返回農村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也為農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為鼓勵農民淘汰落後的農業機械或固定設施,對於農民更新使用10年以上的農機或固定設施,國家給予原價款10%的補助。

(4)用互聯網手段,提高農業服務效率

義大利政府結合歐盟從2000年開始實施「Leader+」計劃,將該計劃提供6870萬歐元用於鼓勵成員國組建農業信息網路的政策,建立了全國農業信息服務門戶網站,面向農戶、農場及農業提供從政策、法規、技術、氣象等全方位的服務。在推廣有機農業方面,歐盟積極引導農場主使用有機農業互聯網資料庫(如有機種子資料庫),以便政府和農戶及時了解有機農業進展,使農戶和農場主的有機農業生產所需的供需保持順暢,並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

(5)充分發揮農民協會的作用

全國種植業聯合會是義大利最大的農民協會組織,在全國有18個大區分會,98個省級分會,765個地區辦公室,9812個基層組織,有56.8萬名會員(農戶、農場主或農業企業)。其宗旨是通過促進農業的綜合開發,達到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向會員推廣農業新技術是其主要的業務之一。通過其基層組織與各級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其它相關組織保持緊密的聯系,及時向農民提供法律法規、先進技術等方面的信息,並通過購買先進適用技術等手段促進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同時,還通過其下屬的兩個公司,進行咨詢與培訓方面的活動。

AGER公司:成立於1986年,主要從事農業、食品、環境及地方發展方面的研究與咨詢。主要職能:促進、協調、組織農業方面的社會經濟、統計、技術研究活動;通過培訓、技術推廣及試驗等方式促進農業研究成果的轉化;為農業企業提供研究開發和創新方面的服務。該機構還促進農戶及農業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以更好地在政策層面為農業服務。

INIPA公司: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種植業聯合會下屬的農業和食品行業的研究和培訓的非盈利機構。主要職能是在農業領域提供下述服務:管理培訓、繼續教育、高級培訓及師資培訓;勞動力市場指導服務;企業管理服務、新企業創業服務;農業新工藝及農具的研究與實驗、農業企業的管理創新、企業組織、市場、產品質量、生物技術、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研究與實驗;跨部門網路系統的研究;人力資源培訓政策的分析和規劃;中小企業網路建設培訓。該機構的服務重點放在農業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包括廣大農戶和農場主,以及推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建設「電子鄉村」也是該機構近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義大利第一大農民協會組織是農業家聯合會,它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農業組織,擁有19個大區分會,98個省分會,及眾多的基層組織。農業家聯合會對其會員提供的服務主要有:法律咨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農業企業管理培訓、人員管理培訓及財務培訓等。

農業家聯合會下屬的研究培訓中心,其主要業務是為農業領域提供人員培訓、職業認證、專業進修;農業技術開發、工藝革新,農業新技術的推廣等。在各大區設有分支機構,並與農林政策部、勞動部、各大區政府以及其它組織保持緊密聯系,有時也結合其社會服務如農民救濟等,為農民尋找先進適用技術,幫助農民擺脫困境,因此,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廣農業技術的作用。

此外,農業家聯合會還通過其出版發行月刊《新農業》,向廣大農戶和農業企業提供農業新技術方面的信息以及刊登農戶或企業的技術需求,起到農業技術推廣的橋梁作用。

(6)鼓勵農業合作社形式,促進農業技術的傳播

義大利的合作社在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成立時由憲法第45款中明文確定下來。義大利合作社聯盟目前在州各大區中都沒有分會,有80個省分會和5個省際間分會。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合作社聯盟共有18455家合作社,271多萬名會員,37萬名職員,2002年營業額超過385億歐元。

義大利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在農業組織結構中相當重要,國家對合作社盈餘用於再生產和購置財產部分免徵稅。為了適應市場競爭和大生產的需要、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以及購置大型生產資料,生產合作社可以組合成更大更高一級的聯合體。

在義大利農業領域,除了個體私營農場以及由他們組合而成的合作社和聯合體以外,還存在專門為農業服務的私營股份公司,國家對這部分企業在貸款、稅收政策上給予同其它農業企業同樣的優惠待遇,其運作完全和商業、工業企業相同。

2.政府支持與農業相關企業開發應用農業新技術的政策措施

義大利多年來習慣的做法是支持國家公立研究機構進行種子、化肥等相關技術的開發,然後再把技術轉讓給種子、化肥等公司。也有一些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自行開發相關技術,自行推廣,特別是在化肥產品的開發上,現在義大利市場已基本被跨國公司所佔領,在種子上義大利還保持自繁殖的種子,而雜交種子也基本上由跨國公司所壟斷。

80年代初建立的國家研究計劃明確規定研究必須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高國家競爭力。計劃要求研究項目必須有企業的參與。同時義大利在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方面有一系列的鼓勵措施。

3.政府支持農業研究開發機構、大學等公益型機構開展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的做法

義大利政府重視農業研究開發機構、大學等公益型機構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的工作。義大利在農業方面的公共科研機構主要有國家研究委員會(CNR)下屬的33個與農業有關的研究所,大學中共有23個農學院,國家新技術能源環境委員會(ENEA)的農業中心,農業部下屬的農業研究委員會(CRA,由原農業部下屬的28個農業研究所和實驗站組成,目前尚在組建當中)、國家農業經濟研究所(INEA)、國家食品與營養研究所(INRAN)、國家種子選育局(EBSE)和南方農村發展培訓中心等。

(1)重組農業研究機構,集中資源進行研究開發

CNR是義大利最大的國立研究機構,曾有300多個研究所,其中從事農業和生物技術的就有55個。自90年代開始改革後,到2001年,其研究所的數量從1997年的332個,縮編到108個,其中55個農業和生物技術的研究所縮編成目前的33個研究所。

CRA是義大利政府為集中農林政策部下屬的28個研究所和實驗站而新成立的機構,其主要活動包括:促進農業領域的研究與創新;可持續發展和農業水資源的利用、保護;農產品加工工藝研究;利用生物技術推進農業發展;為農林政策部、各大區和自治省在農業方面提供咨詢;與各大區配合,推動農業研究成果轉化;為農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等。

(2)積極申請歐盟農業科研項目

據統計,歐盟農林產品的年出口額達500億歐元,創造就業1700萬人,對歐盟經濟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1997年歐盟意識到如果再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率,就會對環境和農村發展產生危害。因此歐盟的農業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慎重使用自然資源方面,實施「歐盟攻關行動」(KA)的「生命質量和生存資源」專題和「歐盟農業與漁業研究計劃」(FAIR)。

除上述兩大計劃外,歐盟框架計劃中農業研究也占相當的比重。歐盟第六框架計劃(2002-2006年)中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是框架計劃的優先課題之一,經費額度達到6.85億歐元。在即將實施的歐盟第七框架計劃(2007-2013年)也將「生物技術、食品和農業」列為十大重點研究方向之一,經費額度達到24.72億歐元。

義大利積極鼓勵本國科研院所和大學的農業科研專家申請上述研究項目。

(3)積極制定農業科技發展計劃

農業研究一直是義大利科技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在義大利國家級的研究計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教育大學研究部2005年發布的《2005-2007國家研究計劃》中將「開發農業食品及新的食品質量及安全評估系統」作為國家十大戰略研究計劃之一。

2005年農林政策部制定並計劃出台《國家農業研究計劃指導方針》,確定了義大利農業研究的三大方向:

——開發新的生物技術,改善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整個過程的工藝和組織形式以保護消費者、土地特性、收入和就業;

——加強經濟、社會和組織機構的戰略研究,以加強農工業生產體系的競爭力和土地系統的保護,確定新的鄉村經濟和開發模式;

——增強科技知識的宣傳、培訓和推廣,創新技術的轉移以及創新農業實踐的推廣。

多年來義大利政府組織了多個農業領域的國家研究計劃:

2001-2004年度生物農業國家研究計劃。

該研究計劃是義大利農林政策部投資的農業研究計劃,為期3年,從2001年開始啟動,共投入433.8萬歐元。研究內容包括生物農業的理論研究,包括施肥改進技術、優化灌溉技術等;生物播種胚質穩定技術;增進土壤生物活力、有機廢料的回收利用;加強畜牧與蔬菜種植之間相互利用;對農業殘留物的有害性降解;利用高技術提高生物體系的生產能力;提高農作物和農業食品的儲藏和加工工藝。

1998-2001年度義大利國家先進生物技術研究計劃。

義大利國家先進生物技術研究計劃由原義大利大學科研部(現為義大利教育和大學科研部)組織實施,1998年初全面正式啟動。該研究計劃中涉及農作物基因研究的總投入約450萬歐元,主要研究內容有:抗病蟲害的作物基因識別、克隆和移植;將克隆基因轉入主要農作物中,通過種植實驗,對轉基因作物的耐性和抗性進行評價;採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對農作物病理進行基因分析等。

1996-1998年度義大利國家植物生物技術研究計劃。

義大利國家植物生物技術研究計劃由義大利農林部負責實施,於1996年正式啟動,目前已經結束,總投入約840萬歐元。

1993-1998年度義大利國家農業創新攻關計劃。

義大利國家農業創新攻關計劃是由義大利農林部負責實施的一項國家級研究計劃。該計劃中涉及主要農作物的生物技術研究投入約180萬歐元;研究內容包括:作物應力阻抗生理學和分子學基礎研究、作物質量控制機制研究、作物中的組織相互作用研究、細胞和亞細胞技術研究等。

1991-1996年度農業系統創新研究國家公關計劃。

農業系統創新研究國家公關計劃(RAISA)是由CNR負責管理和實施的國家級計劃。由教育大學研究部報義大利國家經濟計劃部際委員會審批,1991年1月正式啟動,1996年結束。主要內容:與生物技術有關的單個基因的分離;基因圖譜、分析和生物信息的一致性;提高農業產品質量的生物技術;細胞工程:維生素D3的生物轉化;改良樹種的轉基因;在穀物中引進有用基因並進行分析;解決與單倍體植物生產有關問題的生物技術;農業領域的DNA重組技術。

(4)建立科技園區,促進成果的推廣

義大利的科技園區建設為聯系研究單位、大學和企業共同進行創新和技術轉移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在義大利建立的30多個科技園區中,有7個與農業技術直接相關,技術推廣范圍不僅涵蓋農業,還注重農業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合,如:電子技術、信息、機械工程、建築材料等,使農戶和農場主直接獲得所需的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通過園區的技術轉移中心、企業孵化器等形式讓新的農業技術與農業生產企業、製造企業之間相互聯系,以便利用最短時間生產出農業新產品。

4.公益型農業研究開發機構、大學、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行業協會支持農戶、農場主推廣農業技術的做法

(1)建立技術轉移機構

在義大利的主要研究機構,現在都建有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如CNR的技術轉移中心以聯合體的形式建立,並負責拉齊奧大區、阿布魯佐大區和微丁島大區的技術創新轉移工作。為避免科研人員從事與科研不相乾的事情,CNR技術轉移中心的專業人士負責將CNR的研究成果申請專利,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轉化的效率。據2005年CNR公布的《2004年財政支出報告》顯示,2004年CNR因出售專利獲1億歐元的收入。羅馬大學也於1994年開始建科學園,ENEA也建有技術服務部。

上述技術轉移機構的建立為農業科研院所和大學的農業新技術推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通過各種形式宣傳推廣

為推廣農業技術轉移工作,科研院所和大學的技術轉移中心會舉辦多種形式推廣新技術,為農業技術的兩端:技術的提供者科研單位與技術的需要者生產企業之間建立聯系,使新技術盡快產業化。具體做法有:

•利用技術轉移中心的網站介紹農業新技術,宣傳新技術的市場前景;

•將最新的農業技術成果在歐盟技術轉移中心資料庫上發布;

•與廣大科研人員和農業廠家建立直接聯系;

•組織「技術轉移日」活動;

•參加其他技術轉移中心舉辦的宣傳推介活動;

•出版介紹農業最新技術的News Letter;

•舉辦介紹新農業研究成果的研討會、展覽會、圖片展、科普講座等。

(3)研究機構和農業協會保持密切的關系,共同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

各研究機構都與義大利農民協會保持密切接觸,使新技術、新產品和各種信息很快地傳給農戶和農場主。為了幫助農場主使用最新的技術產品,農業協會經常組織如新技術創新日等活動,研討會等多種活動,讓農場主了解最新的技術產品,鼓勵使用新技術產品,負責在幫助聯系生產廠商解決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切問題。

(4)成功案例

ENEA推廣小麥品種的成功案例

70年代中期,ENEA培育出了硬小麥新品種CRESO。培育成功後,ENEA立即開始選實驗地的工作,不僅土地要適合推廣實驗用,而且農戶還要積極配合。在農民協會和地方機構的配合下,在離羅馬往東100公里的FUCINO市找到了合作夥伴,經過實驗成功後,將種子申請專利並將許可權出讓給義大利種子公司Agroservizio。現在義大利硬小麥種植面積的一半是CRESO品種。

CNR推廣環保緩釋施肥技術案例

CNR多分子技術研究所最近研製出環保緩釋的農業施肥技術,他們利用膜的緩釋技術,開發出新型施肥產品,最大限度地節約了化肥,同時避免因施肥過多對土壤的破壞以及雨水使化肥的流失,並避免了對環境造成污染。

該項研究是多分子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向歐盟第六框架計劃申請的研究課題,經費的60%來自歐盟,40%來自義大利教育大學研究部。在經過3年的研究後,他們研究出該成果,知識產權歸CNR所有。

為了推廣該技術,CNR通過其技術轉移中心負責相關的技術轉移的一系列工作。根據他們的計劃,技術轉移方式可採用向生產企業出售專利,或與生產企業聯合成立新的合資企業、或自己注冊成立生產公司等多種轉移方式。不過他們目前傾向於向專業生產廠商賣專利。

在新產品批量生產後,與農業家聯合會取得聯系,並由農業家聯合會出面聯合組織召開新技術研討會、新產品發布會等多種活動,讓農戶和農場主盡快了解最新的技術產品,鼓勵他們使用新技術產品。同時農業家聯合會還負責幫助聯系生產廠商解決在農戶和農場主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切問題。

5.與農業相關企業支持農戶、農場主推廣農業技術的做法

企業支持農戶和農場主通過農業技術的做法基本上都是通過自己的推廣網路,通過自己的推銷員以及和農業家聯合會合作,直接向農戶和農場主進行技術推廣,主要做法有:

•通過在自己的實驗地或場地開展示會,向農戶和農場主推廣技術;

•通過召開研討會進行技術宣傳;

•向農戶和農場主直接展示技術。

⑺ 養牛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難處在於品種選擇不當和肉牛齡選擇過小

1、品種選擇不當

國內5大黃牛,分別是吉林延邊黃牛、山西晉南黃牛、山東魯西黃牛、陝西秦川黃牛、河南南陽黃牛,以上5種黃牛,是我國優質黃牛,體重都可達1000斤以上,也是作為國內改良肉牛的母本。

國內還有很多黃牛品種,因為每個省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黃牛,比如在廣東省,福建省,湖南省等等省份,也有屬於自己本地的黃牛,他們之所以算不上優質黃牛,原因是它們生長慢,體重小,不能擔當國內黃牛改良的母本,因此數量逐年減少,而不被推廣養殖。

2、肉牛月齡選擇過小

肉牛月齡選擇大小,關繫到季節性,如果秋季引種,選擇肉牛過小,運輸到北方地區養殖,那麼過小月齡的肉牛適應本身能力差,加上氣候變化大,適應慢,從而增高發病率,所以引種時間對於農戶養牛失敗還是成功,也是非常關鍵的。

(7)義大利養牛場最先進是什麼搞的擴展閱讀:

冬季養牛的注意事項

1、注意保暖

給牛保溫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一點,如何讓牛度過這一個寒冷的冬天,首先要在入冬的時候仔細檢查他們這個環境是否有破損,如果確實發現有破損的地方,要進行及時的補救。以防有寒風的吹入,給他們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並且要選擇一些干稻草或者是小麥的秸稈來鋪在地上,給他們斷絕寒冷的來源,這樣既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也可以適當的減少一些他們居住環境的衛生,並且他們居住的環境溫度最少要控制在9到15度左右。

2、增加粗飼料的喂養

在冬季的時候,飼料的喂養和其他的季節是有著一定區別的,首先保持原來精飼料的喂養保持不變,適量的增加一些玉米的喂養量,尤其是要多喂一些粗飼料,因為在這個時候,粗飼料可以給牛起到一些保溫的效果增強他身體的抵抗能力,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⑻ 義大利具體是怎麼劃分三個產業的第一第二、第三義大利是不是根據三個產業而命名的

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工業農業第三產業- -
額,第二個問題啥意思,你是想知道義大利語怎麼表達嗎? 三個產業在義大利也叫第一 第二 第三產業啊
il primo settore di occupazione è l'agricoltura第一產業是農業
il secondo settore è l'instria第二產是工業
settore terziario 第三產業或服務業

⑼ 養牛場這么多牛糞都是如何處理的牛糞有什麼用途

牛糞在農村老家主要是用來作為玉米底肥,每年都使用。通常情況下,一個家庭一頭牛,飼養一年產生的糞便足夠家裡2~3畝玉米地的肥料了。然而,對於養牛場來說,一年產生的牛糞可不怎麼好處理,單單用於農作物的底肥或者追肥,根本就用不完。那麼,該如何處理呢?


好了,以上關於牛糞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養牛場最先進是什麼搞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內戰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833
越南電影票價多少 瀏覽:670
大眾伊朗落地多少錢 瀏覽:521
伊朗小艇怎麼打 瀏覽:731
去印尼打工帶什麼衣服 瀏覽:595
越南咖啡叫什麼咖啡 瀏覽:24
印度人們怎麼看待中印戰爭 瀏覽:794
中國男裝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744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