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最富的是哪個大區

義大利最富的是哪個大區

發布時間:2022-08-18 22:21:49

A. 義大利的前三大城市是哪三個

義大利的前三大城市是:羅馬、米蘭、都靈

一、羅馬

義大利首都羅馬是有著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天主教中心,羅馬教廷所在地,前羅馬帝國首都。由於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並有悠久的歷史,故被稱為「七丘城」和「永恆之城」。

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的台伯河畔,總面積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08平方公里。羅馬市現由55個居民區組成,羅馬市是義大利最大的城市。

二、米蘭

米蘭,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首府,前西羅馬帝國首都,涵蓋9個省,272個市,是義大利最大的大都市和歐洲及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是義大利的經濟引擎,經濟首都。

三、都靈

都靈是義大利第三大城市,大工業中心之一,皮埃蒙特區首府。位於波河上游谷地,海拔243米。人口約103.5萬。冬溫夏熱,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冬春降水較多,且多山谷風。

現為義大利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多大型的現代化企業。歐洲的電力煉鋼和電子加工中心之一。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有發動機、機床、電子、電器、化學、軸承、飛機、精密儀器、儀表以及軍火工業等。

(1)義大利最富的是哪個大區擴展閱讀

義大利地理環境: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

自然資源:

義大利自然資源貧乏,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等能源和大理石、粘土、汞、硫磺以及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礦產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國內市場需求,75%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義大利傳統重要可再生能源為地熱和水力,地熱發電量為世界第2僅次美國,水力發電為世界第九。

B.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城市

有羅馬、 米蘭、 那不勒斯、都靈、巴勒莫、熱那亞、博洛尼亞、 佛羅倫薩、威尼斯、巴里、卡塔尼亞等等許多城市。

C. 馬爾凱大區的經濟文化

馬爾凱大區的經濟在義大利屬於中等發展水平,人均收入在全國名列第四位。該區農業就業人口佔5%,工業佔35%、第三產業佔60%,是典型的發達型經濟的就業結構。 (一)地理位置優越。馬爾凱大區位於義大利中部,瀕臨亞得里亞海,有漫長的海岸線。該區北鄰著名的旅遊城市威尼斯,西北面是歷史文化名城佛羅倫薩,馬爾凱山區有義大利最大的溶洞,形成了一條極富特色的旅遊線路。
(二)港口眾多。馬爾凱大區首府安科納市是亞得里亞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有7個港口。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起,該地就成為義大利中部的重要港口。其中,安科納港為深水大港,水深13米,現今以集裝箱運輸為主。
(三)中小企業發達。在義大利,企業職工在99人以下的為小企業,100人至499人之間為中型企業,500人以上的為大企業。馬爾凱大區的中小企業密度非常大。阿斯科利比齊諾省30多萬人,卻擁有3萬多家中小企業。馬切拉塔省也有1.2萬家中小企業。該區的中小企業群成區域分布。即從事同一行業及其相關活動的企業分散在同一地,彼此實行分工協作,即能發揮中小企業應變性強的長處,又能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支柱產業:馬爾凱大區主要有機械、造紙、化工、服裝、製革、皮鞋、傢具、食品等行業。共有34個工業區,其中皮革、製鞋工業區15個、紡織服裝工業區10個、裝修產品工業區6個、金銀首飾、樂器和玩具工業區2個、食品工業區1個。
(一)製鞋業。馬爾凱大區的馬切拉塔省是義大利皮鞋工業經濟區域的典範。它不僅是義大利最集中的皮鞋皮具生產省份,也是歐洲最重要的皮鞋皮具製造區域。該省集中了5000多家皮鞋皮具製造工廠和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每年的皮鞋產量為2億雙,占整個歐洲皮鞋總產量的40%,即該地區平均每年向每個歐洲人提供一雙新鞋。所有義大利國際著名的皮鞋皮具品牌皆發源於此,以質量著稱於世。
(二)旅遊業。馬爾凱大區的海岸線較長,以旅遊勝地聞名於世,旅遊業是一個重要經濟支柱。該區豐富的溫泉資源,亞平寧山的山地旅遊和聖杜阿里宗教文化旅遊是旅遊的熱點。歷史名城烏爾比諾和文化名城佩扎羅到處都是美麗的花園別墅、城堡、教堂和修道院,吸引著眾多遊客。
(三)農業。馬爾凱大區是義大利的主要糧食產區之一。該區屬於地中海式氣候,特點是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夏季較為炎熱、乾燥,冬季多雨、溫和,年降雨量在500—1000毫米之間,適宜農作物的生長。該區的農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90%,農業可利用面積占總面積的57%,農業人口約占就業總量的10%。該區盛產葡萄、穀物、甜菜、橄欖、花卉等。
(四)漁業。馬爾凱大區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捕撈業較發達,捕撈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名列全國前茅,海鮮類加工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左右。
教育:馬爾凱大區有四所大學,烏比諾大學、馬齊拉塔大學、安科納大學、卡美里諾大學。烏比諾大學是馬爾凱最大的綜合性大學,約有1萬學生。安科納大學設有10個學院,並招收各國留學生。
文化:馬爾凱大區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拉斐爾·聖齊奧和著名劇作家焦阿基諾·安東尼奧·羅西尼均誕生於該區,沙索高拉羅古堡和格拉達拉古堡及陶瓷博物館世界聞名。馬爾凱人酷愛音樂,幾乎所有的人在少年時期都要接受音樂教育,學會一技之長。正是由於人們對音樂的需求,使大小不一的歌劇院遍及該區的城市和鄉村。每年一屆的馬爾凱國際博覽會是義大利最重要的博覽會之一,有眾多國外廠商前來參展,參觀者在10萬人以上。
主要城市:首府安科納是馬爾凱大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該市有4家全國性的報紙,《安科納新聞》的發行量最大。

D. 義大利北方富,南方窮,義大利的南北差距為何如此懸殊

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理原因,則是北方擁有一條非常特殊的河流,就是著名的波河。義大利,面積30萬平方公里,呈南北狹長狀。大致以首都羅馬為界,義大利可以分為北部與南部。而義大利北部與南部的經濟差距問題,一直是個熱點。義大利北部有個大區是倫巴蒂大區,人均年收入24750歐元。全國最低的是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大區,人均年收入「只有」14950歐元。

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

E. 倫巴第的簡介

倫巴第(Lombardy)是義大利北部區名。北與瑞士相鄰。包括貝加莫、布雷西亞、科莫、克雷莫納、帕維亞、松德里奧、瓦雷澤、曼圖亞、米蘭九省。面積2.38萬平方公里。人口889.4萬(1982)。首府米蘭。北部為阿爾卑斯山地,南部是波河中游平原,灌溉方便。全國最大的工業區,以鋼鐵、機械、汽車、化學、紡織為主,多集中於以米蘭為中心的地帶。產天然氣。多湖泊,有加爾達湖等。阿爾卑斯山區旅遊業很盛。倫巴第大區是阿爾卑斯山脈的延伸部分,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大區,坐落在義大利和瑞士交界的地方,其北部是瑞士。南部有浪漫的科摩湖和寬闊的馬祖爾湖,以及波河平原。這一地區是義大利的中心,有著大量豪華的湖畔別墅,花園中栽滿了奇珍異草;許多奢華的宮殿以及金碧輝煌的大教堂。倫巴第大區共包括貝加莫、布雷西亞、科莫、克雷莫納、帕維亞、松德里奧、瓦雷澤、曼圖亞、米蘭九省。當然這一地區的現代工業以及大規模農業都發展得很好,而且倫巴第大區還是義大利的金融中心。米蘭城倫巴第大區的首府。
義大利六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倫巴第大區,首府為義大利北部的最大城市米蘭。倍耐力公司塔是全義大利最高的摩天大樓,同時也是倫巴第區政府的所在地。
倫巴第是全球經濟其中一個火車頭,大區的GDP經統計價值大約4000億歐元。倫巴第是歐洲三個最富有地區之一,人均GDP高於義大利其它地區百分之三十。2003年的歐盟統計處(Eurostat)的統計,倫巴第是整個歐洲地區GDP最高的一個地區。很多外國或國有公司於米蘭都設有總部,倫巴第亦是很多頂級的足球、欖球、冰上曲棍球及籃球球會的主場。
倫巴第的十二個省再細分為合共1,562個市鎮(communes),上至人口最多的米蘭(1,256,211人),下至莫特朗尼鎮(Morterone),只有33人(2001年統計)。

F. 義大利的首都是什麼

義大利的首都是羅馬。
羅馬:義大利首都,也是義大利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羅馬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

G. 烏爾巴尼亞_烏爾巴尼亞_烏爾巴尼亞有個義大利語言學習中心,求介紹

Centro Studi Italiani-義大利語研究中心

義大利語研究中心是義大利國家級私立語言中心, 在致力於義大利語語言研究和推廣方面受到了義大利教育部和各國駐外領事館的一致好評。

學校成立於1986年,創始人CARLO AMEDEO PASOTTO是義大利著名教育學家。學校擁有利於實踐義大利語,容易結交朋友的良好環境。20人以內的小班教學,保證了教學的高質量和最佳的學習效果。學校是CELI ( Universita』 per Stranieri di Perugia - 佩魯賈外國人大學)在米蘭和烏爾巴尼亞的官方考點。學校頒發的語言學習證書,是品質的象徵, 持證畢業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以下七所義大利公立大學, 免入學考試
Universita』Politecnica delle Marche-馬爾凱理工大學,
Universita』di Camerino-卡梅利諾大學,
Universita』di Chieti-Pescara-基耶帝-佩斯卡拉大學,
Universita』di Ferrara-費拉拉大學,
Universita』di Milano-Bicocca-米蘭比可卡大學,
Universita』di Urbino-烏爾比諾大學,
Venezia IUAV -威尼斯建築大學,
Accabemia di Belle Arti di Urbino-烏爾比諾美術學院
Libera Accademia di Belle Arti(LABA) di Firenze-佛羅倫薩利貝拉美術學院

學校在米蘭和烏爾巴尼亞設有分校

烏爾巴尼亞Urbania,位於義大利中部馬爾凱大區,在亞德里亞海和托斯卡納大區(Firenze-佛羅倫薩)中間。是一座十分美麗的城市,被綠色丘陵圍繞,極具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在這里非常容易學習義大利語和結交朋友。
但是Urbania不只是生活在過去光榮的歷史文化里。今天它也是義大利最重要的」牛仔褲」和服裝生產中心之一。是一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能夠很舒適安全地生活。有超市和各種商店;良好的體育器械,健身房,傳統餐廳,特色餐館,披薩店;特別是在夏季,城市裡將會有音樂會,各種節目,展覽和娛樂活動。學生將被安排居住在舒適並配備有傢具的房子里。Urbania是開始在義大利生活和進行義大利語培訓的理想之選。

米蘭Milano,義大利最富有的(北方)大都市,重要的交通樞紐,義大利真正的經濟文化大都會。是2015年世界博覽會舉辦地,富有眾多的歷史遺跡,博物館,藝術作品,同時也是最現代的城市。是全世界時裝、設計、歌劇之都,也是讀大學的一個傑出選擇(經濟,工程,建築,藝術領域等)。學校在一所十分豪華的公館內,集住宿和學習為一體,也就是說,在一個中心裡能生活,學習,購物,運動,十分的舒適和安全。

再不明白就網路:義大利留學高仕登 這個網站關於義大利留學的信息很全面!

H. 為什麼義大利南部貧窮而北部富裕呢

義大利在政治上和地理上都處於歐洲。這很容易檢查,也沒有爭議。歐洲並沒有瘋狂地富裕。事實上它比美國少了很多豐富的例如,即使通過「歐洲」你的意思是歐盟和排除等許多國家摩爾多瓦、烏克蘭和阿爾巴尼亞,這確實意味著在歐洲大陸,但他們不是在歐盟,而貧窮國家的指標。

現在你的問題被縮小了,變成了:「義大利在歐洲,歐洲富裕,為什麼義大利南部貧窮而北部富裕?」有幾件事需要補充:首先,義大利南部在絕對價值上並不算貧窮。義大利南部地區的人均gdp低於義大利北部地區,但卻遠高於最貧窮的歐洲國家。

這種分化發生在很久以前。在古典時期,義大利南部實際上比北部富裕得多,當時義大利是一個龐大帝國的中心,而從中世紀開始,隨著權力中心從羅馬轉移,它變得更加貧窮。但歷史往往會延續下去,當17世紀人類的狀態開始發生巨大變化時,最初的條件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

有利的條件使義大利北部,特別是西北部,很早就開始了工業革命,而南部則落後了。隨著義大利北部的工業化,它相對於南部的優勢顯著增加。我們可以說,盡管義大利統一後作出了種種努力,但義大利南部尚未完全達到工業區的地位,大部分仍然是農村和農業地區,因此比北部貧窮。但如果你看看歐洲,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國家都在復制這種模式。

I. 義大利為什麼南窮北富

說起義大利,藝術、時尚、歷史、足球、陽光、美食似乎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個集自然和人文風光於一身的國家,位於亞平寧半島上。

亞平寧半島宛如一隻嵌入地中海的長靴,南北狹長。

歷史上,不同文化在亞平寧半島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給義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南北差異。這種南北差異表現在義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區則比較自由奔放,不循規蹈矩。

經過了幾個世紀種植園農業的發展,南義大利在當時異常富裕。

除此之外,亞平寧半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港口貿易的發達,使得義大利南部成為了羅馬共和國以及後來的羅馬帝國的中心。消失的龐貝古城就是義大利南部富庶繁華的見證者之一。

▲龐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維蘇威火山吞沒之前,這里曾是古羅馬貴族的療養勝地

但仔細觀察義大利地圖,半島大部分地形以山地為主,面積最大的波河平原卻分布在北部。

波河豐水期長,水資源豐富,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積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條件比南部更優越,那麼北方的發展應該比南方更好才對。但在羅馬帝國時,北方蠻族(包括高盧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羅馬中央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為了防止北方蠻族的入侵,羅馬人利用阿爾卑斯山這個天險,在北方修築了眾多的軍事要塞,防止蠻族的入侵。以都靈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數是在軍事要塞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作為抵抗北方蠻族的前哨陣地,開發成本高,因此雖然北部自然條件更優越,但這時義大利的經濟中心卻在南方,北方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二、北方逆襲,南方沒落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滅亡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了中世紀時代,義大利開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狀態,逐漸分裂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國家。

日耳曼人開始進入亞平寧半島,逐漸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義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蠻族的隱患已經消除,義大利北部的優勢逐漸凸顯,北方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完成了對南方的逆襲。

除了北方更加優越的自然條件外,商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從此,伊比利亞半島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統治,直布羅陀海峽這一西方航線的生命線被阿拉伯人控制著。

直布羅陀海峽被異族封鎖,處於地中海中心的亞平寧半島逐漸成為了地中海航運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選擇通過義大利北部,把貨物中轉到歐洲大陸。

地中海貿易區的發展,帶動了威尼斯、熱那亞、倫巴第等眾多城市共和國的經濟繁榮。

南方雖然緯度低,光照資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希臘殖民時期和羅馬時期的人口數量較少,南部可以憑借大量的奴隸勞動力開墾來滿足當時的需要。

但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

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這不僅僅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歷史進程,更是為後來的義大利統一奠定了基礎。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越來越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天塹。各地要求國家統一的呼聲日益高漲。

當時的義大利境內,撒丁王國和兩西西里王國是最具有影響的兩個國家,撒丁王國在北方,兩西西里王國在南方。

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他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如財稅改革增加財政收入;鼓勵興建鐵路港口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發展自由貿易,使撒丁王國成為了半島上最發達的地區,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集中區,為統一義大利奠定了基礎。

而盤踞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經濟落後,保留著封建專制,且國王腐敗無能。因此,承擔義大利統一和獨立的重任,最終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國的肩上。

加富爾還通過外交手段各個擊破,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1859年,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擊敗了奧地利,收復了倫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國改名為義大利王國。

隨後,義大利先後藉助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將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了亞平寧半島,1870年,羅馬教皇國並入義大利,義大利完成國家統一。

三、制約義大利前進的沉重一步

義大利雖然完成了國家統一,但南北貧富差距過大,無論在義大利王國時期還是現在的共和國時期,都是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成立。為了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在穩固西北傳統工業區的基礎上,開發新興工業區。

此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帶動了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義大利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了人均GDP高達32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並成為G7工業國。在義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當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義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時尚和奢侈品中心,擁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眾多豪車品牌,和阿瑪尼、Gucci、芬迪等眾多奢侈品。而南方卻沒有幾個聲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業政策沒有惠及到南部地區,反而將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南部的經濟落後削弱了義大利抵禦風險的能力。

歐債危機席捲整個歐盟時,義大利北方憑借著厚實的工業基礎,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引擎,但經濟基礎薄弱的南部地區卻一直深陷經濟危機之中難以自拔。

貧困的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拖油瓶。當歐盟國家的經濟普遍回暖的時候,義大利由於南部“拖後腿”一直增長乏力。

▲義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難民(2017年數據)

南方的落後也隨之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義大利南部離北非較近,近年來許多難民從地中海登陸來到南部地區,治安問題尤為突出。

義大利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但很多人去義大利旅遊一般只會選擇去中北部,風景秀麗的南方卻因貧困帶來的治安問題,讓遊客望而卻步。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也造成了整個國家的認同危機。例如在意甲賽場上,以米蘭雙雄和尤文圖斯為代表的北方球隊,對以那不勒斯為代表的南方球隊,地域謾罵更是不絕於耳。

這種差距反應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國家分離的風險。北方認為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發展的累贅,覺得自己勞動多,上繳的大量稅款卻要補貼南方的“窮鬼”。

這種不平衡導致的分裂勢力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愈加強大。一些義大利北部的右翼政黨要求自治,甚至是脫離義大利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J. 義大利知識

義大利共和國國歌是<<馬梅利之歌>>,國土面積是301277平方千米,人口5734萬,語言義大利語,個別邊境地區講法語或德語,宗教是天主教,國花是雛菊,國樹是五針松,國慶日是6月2日,與我國建交時間是1970年11月6日.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最富的是哪個大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印度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瀏覽:102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2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4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6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7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49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1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40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6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