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音樂廳叫什麼

義大利音樂廳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0 06:42:42

A. 維也納金色大廳簡介

維也納金色大廳簡介:

維也納金色大廳,全稱為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

色大廳由T·馮·漢森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鵰像,古雅別致。

維也納交響樂團每音樂季的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整個大廳共有1744個座位,300個站位,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

該建築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照傳統都會在這里舉行,每年隨著新年音樂會通過電視轉播將該大廳金碧輝煌的裝飾和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

(1)義大利音樂廳叫什麼擴展閱讀:

維也納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建築,而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中眾多音樂廳中最大的一個,正式名字叫音樂大廳。

因其內部裝飾以金色為主,而得了金廳的別名。這里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每年由該樂團獻上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在這里舉行,隨著音樂會影響的擴大。

這座金碧輝煌的大廳也通過電視轉播提高了知名度,1998年,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在這里成功舉辦了中國新春音樂會,成為首個登上這個舞台的中國音樂團體。

金色大廳的名字也從那時起慢慢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到如今,這個名字已廣為流傳,甚至還被維也納音樂協會用在了自己的中文網站上。

當地人都十分清楚,金色大廳按照商業模式運行,與中國人心目中的殿堂相去甚遠。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管理下,這里只是一座供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們切磋技藝、展示自我的有償活動場所。

只要交付場租,無論音樂素養高低,任何人都可享有在金廳綵排並演出的權利。這也就難怪,出現在金色大廳舞台上的中國團體和個人演出水平參差不齊。

有的藝術水準極高,足以讓內行的外國觀眾刮目相看;有的則實在不敢恭維,逼得一向矜持的奧地利人中途就做了逃兵。

畢竟,對於部分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來說,大廳兩、三萬歐元的基本場租費並非高不可及。更何況,若以炒作為目的,相較於在國內接受培訓或包裝,登上金色大廳舞台鍍金的性價比要更高。

於是,就有了專業演員自費或拉贊助登台獻藝,有了音樂團體籌款前來亮相,有了業餘音樂愛好者甚至是度假的學生、旅遊的老人湊錢登台的現狀又或是企業界人士花錢為自己或親友圓夢的演出。

近年來,中國人對在金色大廳露臉的熱情更加高漲。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中旬,國內各類團組在金色大廳共租用場地27場,至少有133個院校和團體參加了在這里舉辦的各類音樂會和演出。

B. 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的來歷是什麼

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施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雅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盪。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演奏的傳統尤其在闔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議事時會前會後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 金色大廳全稱為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德語Große Saal全稱為„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又稱黃金廳、維也納愛樂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該建築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照傳統都會在這里舉行每年隨著新年音樂會通過電視轉播將該大廳金碧輝煌的裝飾和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該協會大樓由T·馮·漢森於1867年至1869年建造。 奧地利皇家音樂之友協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 des Österreichisches Kaiserstaates在這里擁有豐富的音樂史、手稿、樂譜、樂器等藏品。 金色大廳被譽為世界五大音樂廳之一與柏林愛樂廳、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阿姆斯特丹大會堂以及波士頓交響樂大廳並列。 幾個世紀以來維也納一直是古典音樂和歌劇的中心被譽為「音樂之都」 維也納的古典主義音樂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幾百年來貢獻了不計其數的作曲家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當代音樂家。 維也納養育了維也納新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勛伯格、韋伯恩和貝爾格。出生在維也納的還有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克熱內克等。無數音樂家曾在維也納學習、生活和投身音樂創作其中包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傑出代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還有李斯特、萊哈爾、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長眠於維也納。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的1月1日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在金色大廳舉行和向全球直播維也納歌劇院舞會是每年維也納狂歡節的高潮其它如維也納華爾茲、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等和維也納眾多的歌劇院和戲院一起聞名世界。

C. 世界四大音樂廳及其介紹

維也納金色大廳
柏林音樂大廳
卡內基音樂廳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

卡內基大廳(Carnegie Hall)也稱作卡內基音樂廳,位於紐約市第七大道881號,第56大街和第57大街中間,占據第七大道東側。由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出資建於1890年,是美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界的標志性建築。卡內基大廳以歷史悠久,外形美觀以及聲音效果出色而著稱。設有自己的藝術策劃、開發和市場部門,每季度演出100餘場;此外也出租給表演團體。目前無常駐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在1962年之前駐扎於此。

一、演出廳

卡內基大廳由三個結構截然不同的小廳組成,內部結構頗為特殊。三個廳分別是:主廳、獨奏廳和室內樂廳。

1、主廳

伊薩克.斯特恩禮堂(Isaac Stern Auditorium)共有5層2804個座位,1997年以小提琴家伊薩克.斯特恩(Isaac Stern)的名字命名。

主廳的特點是聲音效果溫暖,真實。伊薩克.斯特恩曾說:「有人說這個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樂器」「它能感受到你的一舉一動,並將其升華」。主廳頂棚極高,觀眾到頂層觀眾席台需經過105級台階。當然也可乘座電梯。自主廳建立以來,幾乎所有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家都曾在這里表演過,主廳的休息室裝飾有簽名畫像和紀念畫。

2、小廳

贊克爾廳(Zankel Hall)設有559個座位,以慈善家朱迪和阿瑟.贊克爾(Judy and Arthur Zankel)夫婦的名字命名,原名獨奏廳。1891年4月首次對公眾開放。1896年修繕後改名為卡內基會堂。1898年出租給美國戲劇藝術學院,1959年左右改為電影院,1997年改造回禮堂。重建後的新廳於2003年9月開放。

威爾獨奏廳(Weill Recital Hall)設有268個座位,以卡內基大廳董事桑福德.I.威爾(Sanford I. Weill)和他妻子瓊的名字命名。自1891年大廳建成後投入使用,原稱「室內樂廳」(後改為卡內基室內樂廳);40年代後期改名卡內基獨奏廳,1986年最終定名為威爾獨奏廳。

3、其他設施

卡內基大廳檔案館(Carnegie Hall Archives),建於1986年。
玫瑰博物館(Rose Museum),1991年投入使用。

二、建築

卡內基大廳是由紐約宗教劇社團的業余大提琴手,並不出名的威廉.波奈特.杜斯爾(William Burnet Tuthill)設計的,設計成義大利文藝復興式樣,用磚和棕色砂石建成的。

卡內基大廳是紐約僅存不多的,完全沒有金屬構架的全磚石結構的大型建築之一,在20世紀初,由於要在演出廳添加一些樓梯,才增加了一些金屬構件。外部全是由「羅馬」式的窄磚構成,形成一種深棕色色調,細部是陶土和棕色砂石的雕塑。大廳避免了當時流行的巴洛克裝飾風格,採用了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建築師和雕塑家菲利坡.布魯奈爾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的作品,帕奇禮拜堂高尚的風格:圓拱頂是由白色石膏和灰色石頭組成的和諧色彩,四外是科林斯式柱頭的壁柱支撐著連續的檐口,檐口上面,拱頂下面是一序列的半圓窗,組成著名的金色和白色的內部色調。

三、歷史

卡內基大廳以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名字命名,卡內基當年出資建造大廳是為了將其作為他董事會下的紐約宗教劇協會的會館。工程由伊薩克.A.霍伯(Isaac A. Hopper)及其公司承包,1890年破土動工。1891年投入使用,同年5月5日舉辦正式開幕音樂會,著名指揮家瓦爾特.達姆羅施(Walter Damrosch)和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出任指揮。一開始大廳的名字僅是簡單的「音樂廳」(建築正面華蓋上方有"音樂廳由安德魯.卡內基出資建造"的字樣),後來在紐約音樂廳公司(大廳最初的管理機構)董事會成員們的勸說下,卡內基同意用他的名字命名,大廳於1893年正式更名為卡內基大廳。大廳在1893—1896年間多次改建,增加了兩座藝術家工作室塔,並改造了建築下層的禮堂。

大廳的所有權在1925年之前屬於卡內基家族,卡內基去世後,他的遺孀將其賣給房地產開發商羅伯特.E.西蒙(Robert E. Simon)。西蒙於1935年過世,他的兒子接管了大廳。40年代中期,音樂界的風雲變幻促使西蒙將大廳出售給當時占據著大廳每年大部分演出檔期的紐約愛樂樂團,但因樂團正准備搬往林肯中心,交易未能成行。而那時候大家都認為紐約城無法擔負同時兩個大音樂場館。面對失去大廳最大客戶的危險,西蒙不得不計劃將其變賣。但隨著與一家廣告開發商談判的破裂,紐約愛樂樂團又遷往林肯中心,大廳面臨著為商業摩天大廈讓路將被拆除的命運。後來,在小提琴家伊薩克.斯特恩領導的團體的壓力下,政府通過特別法案,允許紐約市以5百萬美元將大廳從西蒙手中買下,並於1960年成立非盈利性質的卡內基大廳協會來管理大廳的運作。1964年,卡內基大廳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

1983年到1995年間,大廳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修繕工程由詹姆斯.波爾夏克(James Polshek)負責,波爾夏克的成名作是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設計的的後現代派風格天文館。在此期間出現了爭議。在1986年對主廳的改造完成後,有批評說大廳著名的音場效果受到了影響。但官方拒絕重新改建,批評持續了九年。直到1995年發現罪魁禍首是舞台下厚厚的混凝土板。板子隨後被移掉。1987—1989年間,一座60層高的辦公塔在大廳旁邊拔地而起,名為卡內基塔。塔樓與卡內基大廳相連,具有後台及宴會廳等功能。2003年6月,紐約愛樂樂團計劃在2006年初重返卡內基大廳並與大廳進行商業合並;2003年晚些時候宣布計劃流產。

四、管理

現任大廳執行與藝術總監是克里夫.基林森爵士(Clive Gillinson)(2005年7月上任),他同時也是倫敦交響樂團的團長。

五、檔案館

1986年,出現了一件讓廣大愛樂者意想不到的事情,原來卡內基大廳一直沒有系統地保存過檔案。因為沒有地方保存,大廳的許多重要歷史文獻都已失散。1991年,為慶祝卡內基大廳落成100周年,卡內基大廳檔案館被建立了起來。廣告商和記者們在媒體上報到了卡內基大廳如何翻箱倒櫃地尋找歷史記錄。結果報道在保留著大廳節目單的人群中形成了極大反響:歷史文物從世界各地接踵而來。大量的材料被找回,其中包括12000分節目單,讓檔案館得以記錄下較完整的大廳歷史。

維也納美麗的金色大廳
文字廳的演奏會。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
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

金色大廳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鵰像,古雅別致。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蜚聲世界,1993年新年音樂會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電視衛星收看實況廣播,收看人數達10記以上。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一間是展覽,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箱,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後一個交響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

音樂廳屬於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該協會擁有會員 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1187年的首場演出,就是由協會同仁擔任演奏的。

金碧輝煌的建築風格和華麗璀璨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於金色的美稱。在每年的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中,全世界的愛樂者都可以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一睹「金色大廳」的風采。自大廳落成那天起,維也納愛樂樂團就在這里「安營紮寨」。「金色大廳」與維也納愛樂之聲相得益彰,「世界第一樂團」與「世界首席音樂廳」交相輝映。

與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大會堂和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相比,這個「長方形鞋盒」的確是狹長了些。然而它的聲音流動性特別好。在這里,弦樂器與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才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

北京時間2008年1月1號,一年一度的柏林新年音樂會又准時傳遞到北京聽眾的耳畔。享譽世界的柏林愛樂樂團在音樂總監西蒙•拉特的指揮下,在柏林愛樂音樂大廳再次奏響優美的旋律。這也是北京音樂廣播第六次現場直播這一重大的音樂盛事。

每年一度的柏林新年音樂會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當時柏林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卡拉揚親自創立的,它的主角就是世界著名的柏林愛樂樂團,音樂會當地時間12月31號下午5點開始舉行,正好是北京時間新年的零點。

迎接新年,歐洲有兩大音樂盛事,一個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再一個就是柏林新年音樂會。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年年都是以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為主,而柏林新年音樂會與之不同的是以某一位音樂家、某種音樂體裁或一部著名音樂作品為主題,每年風格迥異。比如1993年的《瓦格納之夜》、1999年是《偉大的終曲樂章之夜》、2000年是《威爾第之夜》、2003年是《經典美國音樂劇》,每年一個中心主題的演奏形式,形成了柏林新年音樂會獨具魅力的風格特點。

而今年柏林愛樂新年音樂會的主題是《俄羅斯之夜》。上半場演奏醫學博士出身的鮑羅丁的四幕歌劇《伊戈爾王》中的「波洛維茲舞曲」和他的《B小調第二「勇士」交響曲》。下半場演奏穆索爾斯基的《霍萬欣那》前奏曲和由拉威爾配器的《圖畫展覽會》。

5點15分,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柏林愛樂音樂總監,本場音樂會指揮西蒙•拉特精神飽滿地登上指揮台,《波洛維茲舞曲》的優美旋律在他的指揮棒下悠然奏響,弦樂和圓號奏出持續音組成的序奏,表現了波洛維茲民族音樂寬廣遼闊的特徵,接著,在持續音襯托下,長笛在小行板速度上奏出輕柔圓潤的音調,讓人陶醉,讓人痴迷。

西蒙•拉特指揮技藝精湛,他善於准確把握作品的時代風格,能深入挖掘樂曲中的思想內涵,並以果斷、生動、流暢而富於激情的指揮語言見長。他擅長指揮現代作品,但同時他的指揮曲目中又包含著不少古典樂派和早期浪漫派的作品。他擔任柏林愛樂樂團指揮後,曾獲得評論界的高度評價:我們幸運地進入了西蒙•拉特時代,他具有出色的智力、奉獻、探索、投入的精神,具有所有偉大指揮傢具有的領導這只樂團創造最好音樂的能力。

演出結束後,西蒙•拉特在觀眾的掌聲中獻上了新年祝詞,在持續不斷的掌聲邀請下,西蒙•拉特再次舉棒,加演肖斯塔科維奇的歌劇《黃金年代》中的波爾卡舞曲,本次新年音樂會也在這首舞曲的音樂聲中達到高潮,在熱烈的掌聲和觀眾「BRAVO」(義大利語:好哇)聲中,2007柏林除夕音樂會圓滿畫上了句號。音樂依然繚繞在耳邊,思緒卻已翱翔在天際。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年的柏林新年音樂會帶給我們更美的音樂,以饗聽眾。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對眾多音樂愛好者來說是個熟悉的名字,這個音樂廳是世界最頂尖的音樂廳之一,當然能在這里演出的音樂家也是世界一流的。這里也是大名鼎鼎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大本營。音樂會中,400多人的小獨奏廳全場滿座。坐在二樓最後一排,哪怕是與鋼琴、大提琴重奏的時候。音樂廳的音響效果實在是太好了,名不虛傳!

D. 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簡歷

金色大廳金色大廳,全稱為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德語:「GroßerSaal」或「GoldenrSaalWienerMusikvereins」),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金色大廳並非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該建築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照傳統都會在這里舉行,每年隨著新年音樂會通過電視轉播將該大廳金碧輝煌的裝飾和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該協會大樓由Th·漢森於1867年至1869年建造。

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金色大廳」曾令全世界多少音樂愛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廳」孕育了維也納愛樂之聲。說起來,這座大廳也有一百幾十年的歷史了。它落成於1870年,正式的名稱應該叫作音樂協會大廳,由建築大師奧菲爾·漢森設計。

大廳內共有1654個座位和大約300個站位,金碧輝煌的建築風格和華麗璀璨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於金色的美稱。自大廳落成那天起,維也納愛樂樂團就在這里「安營紮寨」。在每年的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中,全世界的愛樂者都可以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一睹「金色大廳」的風采。

與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大會堂和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相比,這個「長方形鞋盒」的確是狹長了些。然而它的聲音流動性特別好。在這里,弦樂器與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才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

維也納的專家們在協會大廈建成125周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金色大廳」的屋頂為平頂鑲板,兩側有樓廳和音樂女神的雕像。這些具有美學意義的裝飾物使原本直接撞擊到牆壁上的樂音有延長和舒緩的作用。「金色大廳」的木質地板和牆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鳴箱一樣,使樂隊演奏的聲音在廳內振動和迴旋,餘音裊裊。「金色大廳」的確是獨一無二,稱得上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出色的音樂廳。

「金色大廳」在新年這一天總是花團錦簇,充滿著春的氣息。這些鮮花都來自義大利的「陽光之城」聖雷莫,是義大利人民送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好的賀禮。維也納的園藝師們,包括各界的退休人員,都前來參加會場的布置工作。每一年主題花束的品種和色調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衛星電視轉播時,細心的電視同行們總是詢問一下花的顏色,避免在設計電視字幕時疊加上相同顏色的標題,影響觀眾的收視效果。

金色大廳也見證了中國民樂走向世界的歷程。自1998年中國民樂樂團第一次在此演出並引起巨大反響,受到熱烈歡迎,中國民樂已經開始在世界廣泛傳播,成為西方上層社會素質和品位的表現。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蜚聲世界,1993年新年音樂會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電視衛星收看實況廣播,收看人數達10億以上。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一間是展覽,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箱,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後一個交響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

每場交響樂演出末尾的保留曲目是史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關於演出:

中國今年來有多位藝術家到金色大廳演出,如宋祖英,譚晶,廖昌永,王宏偉,王瑩等

各地的藝術團也紛紛到音樂殿堂一展風采,展示了東方文化的動人魅力。

E. 世界最大的音樂廳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鋼琴
一架巨大的鋼琴擺放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據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琴。這架佇立在報春圖前的超大型三角鋼琴長440厘米,寬172厘米,重達2噸,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之際,由北京鋼琴廠於1959年9月29日獻給剛剛落成的人民大會堂的一份厚禮。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
波士頓交響音樂廳
維也納音樂廳

更詳細的:
世界著名音樂廳、歌劇院

維也納音樂廳:奧地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音樂廳的形狀、裝飾和它傳統的木結構,使音樂的振動自然地傳導,形成音樂廳獨特的音響特色。
波士頓交響音樂廳:擁有2625個座位的波士頓音樂廳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和維也納音樂廳並稱世界三大音樂廳。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演出提供了標准舞台。不同時代頂尖的音樂家、舞蹈家都把在這里舉辦個人音樂會視為獲得世界知名度的象徵。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素有「維也納的靈魂」之稱,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設計最獨到的是移動舞台,縱深46米,可隨意升高、降低或轉動。 英國皇家歌劇院:科文特花園劇院是倫敦最負盛名的老牌劇院,也是全世界數得上的大歌劇院之一。1892年得到了皇家歌劇院的榮譽稱號。
悉尼歌劇院:雪白貝殼造型的悉尼歌劇院獨特的造型成為城市的標志。
莫斯科大劇院:19世紀中葉俄羅斯建築藝術的典範。是俄羅斯以至世界音樂、戲劇、文化的最著名中心之一,被譽為「俄羅斯歌劇和舞劇的搖籃」。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義大利最有名的歌劇院,被譽為世界歌劇聖殿。
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劇院場內極其豪奢,觀眾大廳布置成華麗的馬蹄形,建築風格融古典與現代於一體,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大劇院之一。
柯芬園皇家歌劇院:英國首屈一指的歌劇聖殿之一,在此上演的歌劇無論從布景、導演設計到演員陣容、演出指揮都有世界級的水準。

F. 音樂之都維也納簡介

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都,同時也是奧地利的9個聯邦州之一,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於多瑙河畔。維也納約有165萬人口,在歐盟城市中居於第10位。維也納是聯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2,除此之外維也納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的所在地。

城市概況:

維也納(德語:Wien),(英語:Vienna)奧地利首都,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樂之都」的盛譽,又有以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築而贏得的「建築之都」的美稱;又以歷史悠久被稱為「文化之都」;以精妙絕倫的裝飾而被稱為「裝飾之都」。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已成為國際性的音樂盛會。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lu)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面積414.65平方公里,人口170萬(2008年),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小約翰·施特勞斯塑像

上。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多瑙河港。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的大城市,因此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夏天還舉行露天音樂會。每一家都會在合家歡樂時演奏古典音樂。更有趣的是,在政府會議前後,也都要演奏一曲。維也納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這個州的面積僅是全國領土的百分之零點五,但是全奧地利的人口有五分之一集中在這里。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奧地利聯邦議會、國民議會、總統府、總理府、國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機構都聚集在這個城市裡。同時,維也納市還享有重要的國際地位。聯合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都在維也納設有辦公機構。維也納是昔日奧匈帝國的首都,以往的豪華氣派尚存。她是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遊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維也納人把滿目瘡痍的城市重建起來。如今,維也納的所有歷史建築都得到了整修。隨著奧地利加入歐盟,維也納重新成為東西歐商業和經濟往來的中心。對於遊客來說,維也納有著千姿百態的面貌。音樂崇拜者會為一場音樂會而不遠萬里,前來拜訪音樂的聖殿。對於很多遊人來說,漫步在迷人的多瑙河畔是十分讓人嚮往的。

地理環境:

維也納

維也納合恩布龍宮

維也納面積414.65平方公里,是奧地利最小的一個聯邦州,也是唯一一個不同其他國家相鄰的聯邦州。由於維也納的重要地位,它是擁有全奧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築面積的聯邦州,11.3%的面積是建築用地,11.1%為道路交通,2.2%為鐵路軌道。維也納也是綠化面積最大的聯邦州,綠化面積117.76平方公里,覆蓋率28.4%。河流和湖泊面積19.1平方公里,佔4.6%,僅次於布爾根蘭州。維也納也是奧地利種植葡萄的四個聯邦州之一,葡萄園占面積的1.7%。森林覆蓋率為16.6%,農業用地佔15.8%。維也納共分為23個行政區。維也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歐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應當歸功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維也納是從多瑙河的南部發展起來的,現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兩岸,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奧地利同北部和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系明顯發展,與東歐之間的距離之近引人注目,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僅六十公里,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距離。維也納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Lobau),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的東面是三月河(March)平原,東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維也納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維也納森林環繞,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內,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著南面的冰河走廊,這個地區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維也納的居民區主要集中在空氣質量較好的城市西部,而工業區則集中在城市東部,維也納森林環抱市區,多瑙河從市區靜靜地流過。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從西、北、南三面環繞著城市,遼闊的東歐平原從東面與其相對,到處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維也納環境優美,景色迷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OK了?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音樂廳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15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97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42
哈利波特英國有多少魔法師 瀏覽:448
義大利哪個銀行卡最好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