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銅版畫盛行於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時期,代表作品有《利比亞女巫》嗎
利比亞女巫是米開朗琪羅的作品 屬於文藝復興是時期的
銅版畫的代表作 作品介紹
這是大師在創作巨型壁畫創世紀中利比亞女巫的素描中的一部分的細節,這幅畫主要表現人物雙手高高舉過頭頂的一個動態捕捉,動作十分有力,據說這是大師從拉奧孔群像中受到的靈感並且決心將描繪成平面的形象。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又譯「米開朗基羅」、「米高安哲羅」。[1]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作為對他的尊敬。
② 義大利有那些著名畫家
義大利著名的畫家:
1、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2、達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3、喬治莫蘭迪,生於義大利波洛尼亞,是義大利著名的版畫家、油畫家,青年時考入波倫亞藝術學院,曾經長期在這所學院擔任美術教師,教授版畫課程。莫蘭迪既推崇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也對各種流派的大膽探索有著強烈共鳴。
4、拉斐爾桑西,義大利著名畫家,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5、喬托迪邦多內,是佛羅倫薩畫派的創始人,也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者之一,喬托的藝術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分界線,不僅表現出卓越的繪畫技巧,同時也奠定了文藝復興藝術的現實主義基礎。
③ 國外都有哪些 木版畫家
最早的木版畫起源於中國;現存年代最久的木版畫創作於公元9世紀;然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還要長得多。木刻的前身是用石料·金屬和木料刻制的官方和私人印章,即圖章。歐洲木版畫的前身是所謂的織物印花,即把刻好的圖形(也叫「模板」)印在織物上;這種方法古埃及早已有之。在德國這種織物印花是從13世紀開始興起的,首先它可取代昂貴的東方紡織品。
以前在織物或紙張上進行拓印的方法都是彩凸版印刷的原理,即在木板上凸刻出圖樣,將無用部分去掉,然後(通常用油墨滾筒)在留下的凸出部分上著色。這種原理的印刷術統稱為凸版印刷術(如麻膠版畫也是如此)。後來發明的用於銅版畫和蝕刻畫的凹版印刷與此正相反。
如果沒有造紙的發明和傳播,木版畫(以大約1400年起)的發明和傳播是不可想像的。從此紙張和印畫以及由谷登堡在1450年前後發明的活字印刷開始取代昂貴的獸皮紙以及手工插圖和手抄藝術。這個過程標志著文化史上從中世紀向近代的邁進過程,並且由於版畫新技法的產生也標志著民主的藝術鑒賞的開端。隨著木版畫的出現,也就開始了印畫技術,就是把圖畫復制數份。首先用於宗教方面繪畫的復制(如聖像和朝聖畫),也包括游戲牌。最初的木版畫作者都是一些無名的手藝人。第一個出了名的,同時也是最著名的木版畫作家是阿爾布雷希特·丟勒。他在木版畫藝術上獨樹一幟,創立和完善了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和他同時代的重要人物有盧卡斯·克拉納赫和漢斯·布格邁爾,他們發明了套色木刻,並很快創立並保持了自己的特有風格。
16世紀初是德國藝術天才輩出的階段。此後版畫開始普及。它不僅被應用在書籍插圖上,而且還以迅速有效的傳單形式被宗教改革者和反改革者們用作宣傳工具。因此,木刻的藝術質量受到了損害,並在17世紀和18世紀受到了銅版畫腐蝕技術的沖擊。
在19世紀初,木版畫因採用了新的技法而重新復甦,並為人喜愛。這種創新是由英國人托馬斯·畢維克(1753-1840)開始的;他一反以往用小刀在縱剖木板上刻畫的傳統作法,而是使用能夠刻出最精細條紋的專門刻刀在硬質橫斷板面上刻畫。這種新技法叫木口木刻。由於它色調層次多,亦稱「色調木刻」。它也可用於書籍和報插圖的復印。首先採用這種更加完美的新技術法的人當中有卡斯帕爾·達維德·弗里德里希(1774-1840)。他的兄弟是格賴夫斯瓦爾德的一位木匠,在他幫助下卡斯帕爾掌握了這一技法。路德維希·里希特(1803-1884)和阿道夫·馮·門采爾(1815-1905)則是先把他們設計的書籍插圖反貼或描繪在刻版上(後來採用照相術復制在刻版上)然後交給專職雕刻師雕刻。這種分工從丟勒時代起就已十分普遍。但是,隨著工藝程序機械化的提高,它影響著線條的直接性及其原有的表現力。
--------------------------------------------------------------------------
20世紀德國木版畫的發展趨向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任何其它版畫藝術都沒有經歷木版畫這樣全面的變革,這無疑要歸功於木版畫摒棄了學院式的藝術理想,而著眼於藝術和生活的源泉。率先進行全面變革的是三位外國人:法國的保羅·高更(1848-1903),他說:「原始的東西對我來說是一種樂趣」挪威的愛德華·蒙克(1863-1944),其現存的作品最先在德國被接受;瑞士畫家費利克斯·瓦洛頓(1865-1925),其誇張的藝術風格已超出了「青春藝術風格」的影響。許多志趣相同的藝術家深受他們的影響。在德國,受到他們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日本浮世繪畫派影響的三位各有特點的人物是:埃米爾·奧爾利克,威廉·拉格,瓦西里·康定斯。斯青春藝術風格的流行波及到整個工藝美術行業,包括建築師。如彼得·貝倫斯,埃克曼,瓦爾特·克勒姆,卡爾·蒂曼,E·R·韋斯等,他們都創作出了涉及面廣泛的套色木刻。但是,那些新思想最終促成變革還是由於德累斯頓藝術家協會「橋社」的幾個出生於1881年至1884年之間的大學生:凱爾希納,海格爾,施米特—魯特勒夫,佩許斯坦因。確切
說,他們是「表現主義藝術家」,但他們的「表現主義」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其中包括慕尼黑藝術家聯盟「藍色騎兵社」的成員(馬爾克,康定斯基,坎彭頓克等)和一些獨立的藝術家,如諾爾德,羅爾夫斯,民拉赫,貝克曼以及偉大的凱綏·珂勒惠支女士,身為成熟的女藝術家她還受到了「那些獨辟蹊徑的青年人」之影響。表現主義通過格里斯哈貝爾傳到我們今天。當然,在木版畫妝中還出現了一些完全不同的其它藝術風格,它們都進一步堆動了木版畫的發展。但據我們所知,這些東西迄今還未受重視,或者說未得到充分的估價。
--------------------------------------------------------------------------
研究現狀
通過圖文來了解所謂典型現代派的木版畫,在今天來說是不成問題的,人們普遍認為,木版畫是本世紀頭十年德國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就是說,表現主義的木版畫當時已形成了一種風格,並常常走在其它繪畫的前面。相反,傳統的觀念鄧認為版畫只是或多或少地把畫家們創作出來的東西復制一下。20世紀德國偉大藝術家們的版畫傷口在題材內容和思想上比以往任何人的傷口都有豐富得多,廣泛得多。他們具有獨創性,而不效仿別人即使是為那些風格近似的作家們的著作繪制插圖也是如此。目前,人們正在廣泛深入地研究這些作品並出版了畫集與目錄。
但是,如果有人對表現主義的范圍以及它在藝術上所達到的光輝頂點視而有見的話,那麼藝術史的參考文獻對他們來說就無任何價值。現在就存在著這種印象,好象木版式畫隨表現主義一道壽終正寢了。擺在您面前的這本展覽目錄則是第一次指出並證明,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它會告訴您(盡管只能一步一步地來)木版畫直到今天始終在包括其它流派的新老藝術家當中生存市面上。從1924年至1984年這段時間的發展會使您對相應的分類和年代得出清楚的概念。如前所述,這是介紹近60年來德國自動畫發展的首次嘗試,因此不可能沒有錯誤和缺陷,但它畢竟會對版畫研究起到推動作用。
--------------------------------------------------------------------------
表現主義以後的德國木版畫(1924-1984)
20年代中期,諾爾德,羅爾夫斯和施米特—魯特勒夫等藝術家們根據自己進行版畫創作的切身體驗一致認為,木版畫因其形體誇張是最富有表現力的藝術形式。其它一些藝術家在木版畫創作上則是「鍥而不舍」,如凱爾希納(卒於1970年),他即使在職自願到瑞士達沃斯流放期間都不願放棄自己在「橋社」的領導權。還有海格爾(卒於1970年),他由於政治原因被迫於1933年至1945年中斷了木版畫的創作而到了50年代他又重操舊業。所有這些「早期的」表現主義藝術家都得面臨這種情況:人們要把他們晚期的作品同早期的相比較,但他們的晚期作品卻已失去了表現主義的特色。
另外,有一大批獨立的藝術家只是在巨烈動盪的20年代初這段時間——同樣是由於受到感染——才採用了木版畫這一最有力的版畫形式,但隨著表現主義的終結,他們又停止了木版畫的創作。如珂勒惠支女士、巴拉赫、貝克曼、法寧格、艾伯茨、莫爾察恩、米切克—科蘭德、迪克斯等。
那麼,是哪些畫家使青春派和表現主義藝術得到繼承與發展呢?首先是一些後起之秀,如奧托·潘科克(生於1893年)、沙爾(生於1896年)、費利克斯米勒(生於1897年),此外還有一位木口木刻大師卡爾·勒辛(生於1897年);其次是一些雕塑家,如馬塔雷(生於1887年)和馬爾克斯(生於1889年),他們出於對木頭的特殊感情,不僅從事雕塑,而且直到晚年還創作了相當水平的版畫;再其次是一些被忽視的構成主義畫家和木版畫抽象派藝術家,如康定斯基(不僅是他的早斯作品,而且也包括其晚期作品)、莫奧利—納吉、約瑟夫·阿爾貝斯和瓦爾特·德克賽爾以及漢斯·阿爾普和阿道夫·弗萊施曼;另外也不能忘記社會主義的「科隆進步藝術家小組」的成員:塞韋特、霍爾樂、阿恩茨。他們在藝術史上荒廢的那十年(1924—1934)中,並且在此之後也經常不顧納粹政權文化政策的嚴重干擾創作了許多木版畫。人們記得,對木版畫傳統影響最大的H·A·P·格里斯哈貝爾(1909—1934)從1935年至1939年創作了多幅組畫「羅伊特林根的印刷品」,而且從1946年起處於領先地位的畫家E·W·奈在1934年和1938年兩度創作了木刻組畫。最後提到的這些藝術家的所有作品在今天都是極為珍貴的。因此,他們的部分作品不能在這次展覽會上展出(除非是租借)。這些作品的印張——包括製版——非常少,因此傳播的范圍也很小。盡管如此,它們對於德國木版畫的歷史仍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在有關的文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1945年希特勒垮台使文化生活重新獲得解放,並加速了它的發展。此後,倖存下來而未流亡國外的「老人們」又重新登場了:阿爾普以及隨他之後揭開新的一頁的尤利烏斯·比西爾、韋爾納·霍爾、海格爾、馬爾克斯、馬塔雷等等。這時,格里斯哈貝爾也可以放開大幹了。當然,年青的一代也繼承了木版畫的傳統:在柏林的施米特—魯特勒夫的學生克利曼,在漢堡的馬勞的學生揚森、在杜塞爾多夫的馬塔雷的學生博伊於斯和在斯圖加特的受施萊默影響的沃恩以及同樣在斯圖加特的勒辛的學生富爾希。從興旺的格里斯哈貝爾美術學校中也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作品:約祖亞·賴歇特木刻美術字(抄錄了一首具體的詩歌)和克勞斯·策的宇宙的風光。「新野獸派」的創始人巴塞利茨、彭克、基費(他沒有單獨創作版畫,而是在他的繪畫中加入木刻和為書籍做插圖,如「萊因河」)為木版畫帶來了新鮮的氣息,當然也有那些最年青一代的功勞:博伊於斯的學生伊門多爾夫、呂佩爾茨的學生馬蒂亞斯·曼森以及費利克斯·德呂澤和馬爾庫斯·厄倫等人。
木版畫東山再起,而原先佔主導地位的完美的絹網印花工藝卻同時衰敗,這並不是版畫方面特有的現象,而是藝術上的一種普遍現象:人們到處都在重新採用原始的自然材料。木刻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同生態學方面的情況一樣,藝術家們都避免使用人造材料,因為這些材料缺少自然魅力。上面最後提到的幾位藝術家幾乎都搞木雕,而且更愛原木。巴塞利茨首次於1980年在兩年一度的威尼斯國際藝術博覽會上一鳴驚人。1982年彭克用原木創作了「德國的偶象」;他們倆和呂佩爾茨組成了一個最新的「畫家雕塑家」小組,並於1984年一同參加了巴塞爾「20世紀的雕塑」展覽。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外的概況
如果有人斷言,木刻不僅在其開始階段,而且在今天基本上是一種德國的藝術表現形式,那麼他就不要怕冒著忽略許多情況的危險看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外的情況。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木版畫的家鄉更應該說是在東歐,而不是在西歐。而兩部分德國位於這兩者中間。最近幾十年內,一些最重要的版畫國際博覽會是在波蘭(克拉科夫)和南斯拉夫(盧布爾雅娜)舉辦的。與西歐的歷次展覽不同,木版畫在這些展覽中佔了主導地位。隨著宗教改革時期的傳單而普及的木版畫在社會主義國家裡成為人們最歡迎的表現形式,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如此。1984年北京舉辦了四川(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省)美術學院美術作品展覽,其中主要的、在藝術上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木版畫。用材方面的問題恐怕在這當中起了重要作用:木料比銅料或石料更容易得到。至於傳統和政策對木版畫的生存起了什麼作用,華沙銅版畫陳列館女館長葉連娜·雅基摩維茨女士在她的著作《1945年以來的波蘭版畫》(維也納圖什出版社1976年版)中說得很清楚:「木版畫傳統對那個時代波蘭版畫風格起了決定性作用,而華沙一直到1939年都是木版畫傳統的中心。那裡的「里特(RYT)」版畫藝術家協會聯合的首先是木版畫作家······1947年在克拉科夫成立的『版畫家9人』小組所提出的綱領真正繼承了這種木版畫的傳統。如果以版畫的民主性為前提,就會首先把在廣大群眾中傳播文化和藝術視為版畫的社會任務。」
民主德國的情況與此類似。沃爾夫岡·許特的內容廣泛的著作《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版畫》(德累斯頓出版1979年版),可以說明這一點。另外,沃爾夫岡·羅特在《法蘭克福總匯報》1980年6月26日的評論中也寫道:「到處都可以看到德國的表現主義,不僅僅是在木版畫方面。那裡的木版畫是長盛不衰的;而在我們這里,木版畫幾乎只剩下格里斯哈貝爾的一種風格了。」盡管羅特的說法並不全對,但正象這本展覽說明所證實的,聯邦德國木版畫創作的普遍繁榮確實是最近才開始的——由於兩位德國東半部藝術家巴塞利茨和彭克的到來,在這里他們的藝術才能不受束縛。在那裡直接繼承表現主義的較老的藝術大師中值得一提的有:威廉·魯道夫(1889—1982)、漢斯·於赫澤(1894—1977)和奧托·尼邁耶—霍爾斯坦(生於1896年)。木版畫在蘇聯尤其在書籍插圖方面佔有特殊位置,在那裡木面木刻至仿還少於木口木刻。蘇聯版畫的繁榮要歸功於建立風格的藝術大師W·A·法沃爾斯基(1886—1964)。他1950年至1908年在慕尼黑學習,並於1908年在版畫創作上做了首次嘗試(見:韋爾納·施密特著《俄國木刻150年(1813—1963)》——德累斯頓銅版畫陳列館1964年展覽目錄,以及耶夫根尼·利維丁著《蘇聯版畫》——斯圖加特國家美術館1971年展覽目錄)。
除德國以外,在西歐有名望的木版畫作家,比較突出的有三位:道德是尤其在德國受歡迎的比利時人弗朗斯·馬塞雷爾(1889—1972),其表現主義的「繪畫小說」反映了20年代初的各種社會弊病;其次是1889年生於荷蘭呂伐登的荷蘭人M·C·埃舍爾,他直到去世(1972年)都充滿了超現實主義的幻想,並開創了版畫藝術的新天地;第三位是1914年出生的丹麥人阿斯格爾·約爾恩,他是哥本哈根—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先鋒派畫家小組(1948年成立)的成員,創作了許多具有所謂抽象表現主義效果的套色木刻。1917年以後生活在瑞士(達沃斯)的E·L·凱爾希納(卒於1938年)從1925年起作為木版畫家在藝術家協會「紅藍社」繼續從事木版畫創作。1920年生在蘇黎士的金屬雕塑家羅伯特·米勒在漢斯·阿爾普的影響下於1964年創作了結構奇特的「十幅木版畫」集。義大利的瑪利亞·波諾米女士(生於1935年,曾在紐約學習過)擅長利用木料的特點創作象徵派的套色木刻。除此以外,木版畫創作在地中海地區的藝術家那裡似乎不是特別活躍——然而德蘭、杜飛、馬伊洛爾、布拉克、米勒等人創作的書籍插圖則屬例外。年青的畢加索創作的唯一的一幅木版畫和馬蒂斯1906年創作的三幅木版畫,達到了野獸派的頂峰。我們對於今天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木版畫發展情況不太了解(約爾恩除外)。威廉·莫里斯(1834—1896)通過1890年成立凱爾姆斯科特出版社首先在書籍插圖方面重新振興了英國木版畫,但它的壽命似乎並不比青春藝術風格派更長,盡管有象伯恩—瓊斯、比爾茲利、克蘭、尼科爾森和布蘭溫這樣一批有影響的藝術家。
在美國,有一位對木版畫著迷的卓越的藝術家倫納德·巴斯金(生於1922年)。他創作了最小和最大規格的純黑白色木版畫。生於1928年的海倫·弗蘭肯特勒女士(從1958年與羅伯特·馬瑟韋爾結婚)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她擅長印製多層次的色彩明快的木版畫·
④ 中外版畫大師有哪些
版畫大師如下:
1、趙延年
趙延年現任浙江版畫家協會名譽會長、浙江漫畫研究會顧問、浙江省"省文史館"名譽館員。作品有《負木者》、《魯迅先生》、《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等,出版有《趙延年版畫選》。
2、傅真忻
傅真忻,1943年生於湖南湘鄉,現定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邵陽市美協主席、灘頭年畫研究會會長、首都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顧問。
3、喬治·莫蘭迪
喬治·莫蘭迪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是義大利著名的版畫家、油畫家。青年時考入博洛尼亞美術學院,曾經長期在這所學院擔任美術教師,教授版畫課程。
4、彥涵
彥涵,原名劉寶森,江蘇連雲港人,著名藝術教育家,版畫家。代表作有《不讓敵人搶走糧食》《狼牙山五壯士》(魯迅《日光》)《生命衛士》《當敵人搜山的時候》《訴苦》《長城》等。
5、陳雨棠
陳雨棠版畫大師是一名版畫家,出生於山東淄博。現為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版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版畫協會會員,淄博市版畫協會會長。
⑤ 西方版畫的發展史及大師,流派
西方版畫史
一,歐洲木版畫的誕生與發展
(一)版畫的源頭
(二)歐洲的初期木版畫
(三)紙牌、木版書和書籍木刻插圖
(四)銅版畫的誕生及其在歐洲北部的發展
(五)銅版畫在歐洲南部義大利的發展
二,歐洲文藝復興盛期的版畫
(一)丟勒
(二)與丟勒同時代的其他德國版畫家
(三)新的製版方法——明暗套色木刻和金屬腐蝕版
(四)義大利的版畫家
(五)勃魯蓋爾和尼德蘭的版畫
(六)繁榮的復製版畫市場與木刻的衰落
三,十七世紀歐洲的版畫
(一)倫勃朗
(二)荷蘭的其他版畫家
(三)法蘭德斯的版畫
(四)卡洛和法國的版畫
(五)義大利的版畫
(六)雕版肖像畫的盛行
(七)美柔汀的發明與發展
四,十八世紀歐洲的版畫
(一)羅可可藝術和法國的版畫
(二)義大利的版畫
(三)荷加斯和英國的諷刺版畫
(四)民間版畫和法國革命版畫
(五)銅版畫新的製版技術的發明與改進
(六)畢韋克和雕刀木口木刻
(七)石版印刷術的發明
(八)勃萊克
(九)歌雅
五,十九世紀歐洲的版畫
(一)初期的石版畫藝術
(二)浪漫主義美術的版畫
(三)巴比松畫派的版畫
(四)杜米埃和法國的諷刺石版畫家
(五)木版插圖畫家多雷
(六)印象主義和版畫
(七)蝕版畫家梅里庸、勃拉克芒和惠斯勒
(八)後印象主義畫家的版畫
(九)彩色石版畫的勞特累克
(十)德國、荷蘭、瑞典的幾位傑出版畫家
(十一)象徵主義美術和納比畫派的版畫
(十二)歐洲的版畫原作運動和復興蝕版畫運動
[注釋]
六,二十世紀歐、美的版畫
序
(一)馬蒂斯、魯奧和野獸派畫家的版畫
(二)表現主義的先驅畫家蒙克和恩索
(三)德國表現主義的版畫
(四)畢加索和立體主義畫家的版畫
(五)達達派、形而上畫派和超現實主義畫家的版畫
(六)「巴黎畫派」中幾位畫家的版畫
(七)現實主義版畫家柯勒惠支、麥綏萊勒、勃朗群
(八)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版畫
(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版畫與表現主義的持續發展
⑥ 義大利有哪些美術學院
全世界最好的美術學院有哪些呢?想申請留學的美術藝術生應該有都想知道答案吧!所以,美行思遠小編今天就帶來了幾所全世界最好的美術學院,供所有美術生參考。
⑦ 西方繪畫的主要種類
1、油畫(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
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2、水彩畫
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西方把水粉畫歸納到水彩畫),由於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臟,水乾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製作大幅作品,適合製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
3、版畫 (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普遍具有版畫性質。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4、鋼筆畫
又分為寫實鋼筆畫,彩色鋼筆畫,鋼筆淡彩畫,設計類鋼筆畫等不同種類,所有筆尖有粗、細、扁、圓等多種,不同的筆尖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通過單色線條的變化和由線條的輕重疏密組成的灰白調子來表現物象的。西方有許多精於鋼筆畫創作的畫家。
5、蠟筆畫(crayon)
是指以蠟筆(蠟液和顏料融合、凝固製成)在紙、布或板材上繪成的畫。蠟筆沒有滲透性,是靠附著力固定在畫面上,不適宜用過於光滑的紙、板,亦不能通過色彩的反復疊加求得復合色。但通過輕擦或厚塗以及色彩之間的色相對比,
(7)義大利版畫有哪些擴展閱讀: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中心地,14-15世紀早期畫家喬托、馬薩喬等把人文思想與對自然的逼真描繪結合,雖還具呆板僵硬痕跡,卻顯出了與中世紀不同的現實主義風格。
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畫家們再真實與幽雅方面達到了同意,有了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菲爾「盛期三傑」。提香、喬爾達內等威尼斯畫派畫家注重光與影的表現,追求享樂主義的情調,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520-1590年的手法主義畫家不關心作品內容的表達,而對形式因素予以極大的熱情,熱衷於表現扭曲的體態、奇特的透視和絢麗的色彩,反映出與文藝復興的古典審美精神相異的情趣。
另外又有尼德蘭、德國、法國的文藝復興繪畫也把義大利風格與本土傳統融合,創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西方繪畫
⑧ 去義大利留學讀版畫專業好嗎
義大利版畫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Grafica,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由於它的特殊性,除了繪畫,更需要學習各種印刷技術。從銅版印刷,木板印刷,到平板印刷和絹網印刷,再到現在的數字技術。能夠在平面藝術,傳統版畫印刷藝術和當代多媒體平面藝術中,去發展其個人獨立的藝術創作及研究。
當代版畫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技術的發明與發展的,而當今數字技術在藝術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多,使得版畫專業數字化變成了一種趨勢。
就業方向:
義大利版畫專業的就業前景可以說是非常廣泛的,你可以選擇成為版畫藝術家探索版畫藝術語言的獨特魅力。也可以投身新媒體藝術領域或者平面設計、廣告、出版、印刷等行業。
入學考試:
下面以佛羅倫薩美院本科專業入學考試舉例:
1.語言考試
不管本科與研究生,都必須參加與藝術相關的相當於B2水平的義大利語語言考試,若學生未能通過語言測試,不能參加後續其他考試。
考試分為兩部分:筆試和口試
內容包含聽寫一遍與藝術相關的文章,並對此文章開展的面試。
具有以下情況的學生可免除語言考試:
①已獲得B2語言證書(但丁協會、錫耶納外國人大學、佩魯賈外國人大學、羅馬三大)
②在佩魯賈外國人大學或錫耶納外國人大學獲得義大利語語言及文化學位的學生
2.專業考試
1)在以下范圍中自由發揮表達版畫:
寫生(靜物)
考生根據所選文章設計插圖
為雕刻版畫做設計准備
圖形設計
平面圖像設計
海報/宣傳面的草圖
考生將選擇以上考試之一,作為他們的入學申請。由學院提供畫紙,格式為35x50cm或50x70cm,考生需自行攜帶其他使用的工具(鉛筆,墨水,氈筆,粉彩筆等)。
2)考生需再面試中有能力講解其作品,解釋他所選專業的學習動機,並介紹至少3件原創作品和其紙質或電子版作品集。
院校推薦:
義大利的20所公立美院基本都有開設版畫專業,比如博洛尼亞美院、佛羅倫薩美院、羅馬美院、米蘭布雷拉美院、都靈美院、卡拉拉美院、威尼斯美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