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大利馬略卡式陶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國家的影響如何
義大利馬略卡式陶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不少國家影響甚大。早在14世紀時,法國宮廷就曾招聘義大利陶工燒綠與紫色的陶磚。1512年,馬略卡式陶器的製作,開始由義大利傳入法國。1530年前後,法國的馬略卡式陶器便已流行起來,而且各地陶窯都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Ⅱ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陶器多是繪制哪些內容
繪飾色彩以黃、青、綠、紫為主。繪飾內容早期多為圖案化的植物、鳥獸和文字組合、紋章等,還保留著晚期哥特式裝飾的痕跡。晚期主要是表現神話故事、寓意人物和日常生活情景,手法寫實,造型嚴謹。器形常見的有把手壺、大盤、敞口瓶和葯瓶,另外還有用於鋪地的陶磚等。
Ⅲ 馬略卡式陶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法國的影響有哪些
義大利馬略卡式陶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不少國家影響甚大。早在14世紀時,法國宮廷就曾招聘義大利陶工燒綠與紫色的陶磚。1512年,馬略卡式陶器的製作,開始由義大利傳入法國。1530年前後,法國的馬略卡式陶器便已流行起來,而且各地陶窯都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16世紀後期,法國的陶器工藝呈露出獨自的風格特徵。著名的法國陶藝家伯爾拉爾•巴利希(1335年-1590年)經過多年的探索,創造了所謂「田園風味的陶器」。這種類型的陶器以浮雕式的裝飾手法代替了馬略卡式陶器裝飾的繪畫性。常見的裝飾題材是魚、貝、昆蟲、螫蝦、蛇和蜥蜴等,表現手法寫實,卻趣味奇特。巴黎盧浮宮藏的《橢圓形陶盤》是巴利希的代表作。陶盤的長達53厘米,在盤的平面上用高浮雕手法表現了蛇、蛙、昆蟲和其他動植物形象,再加上黃、藍、綠等色的透明鉛釉,使整個陶盤裝飾呈現著特殊的效果。
Ⅳ 復興時期的陶工藝有哪些特色
復興時期,由於陶製品材料自身價值的低廉,迎合了新興市民階層的廣泛需求,從而獲得了大力發展。這個時期的陶器工藝首先是在義大利繁榮發展,並影響歐洲諸地的。當時的義大利,陶器工藝已取代了中世紀貴金屬工藝的重要地位,各地陶器生產興彩繪鳥紋單耳陶罐旺發達。佛羅倫薩、錫耶納(Siena)、博洛尼亞(Bologna)和卡拉拉(Carrara)等地都是制陶業盛地,這些地區生產的陶器不僅滿足國內的需要,還遠銷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陶器一般被稱作「馬略卡式陶器」。馬略卡(Mallorca)是地中海的一個島嶼,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的赭色釉陶曾經過此島大量輸入義大利,可見義大利陶器是受到伊斯蘭陶器工藝影響的。但義大利的所謂馬略卡式陶器在製作和裝飾上與瓦倫西亞的赭色釉陶相去甚遠。馬略卡式陶器製作工藝首先是成型素燒,然後施白色陶衣,干後繪飾,再二次燒成。繪飾色彩以黃、青、綠、紫為主。繪飾內容早期多為圖案化的植物、鳥獸和文字組合、紋章等等,還保留著晚期哥特式裝飾的痕跡。晚期主要是表現神話故事、寓意人物和日常生活情景,手法寫實,造型嚴謹。器形常見的有把手壺、大盤、敞口瓶和葯瓶,另外還有用於鋪地的陶磚等等。
橢圓形陶盤義大利馬略卡式陶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不少國家影響甚大。早在14世紀時,法國宮廷就曾招聘義大利陶工燒綠與紫色的陶磚。1512年,馬略卡式陶器的製作,開始由義大利傳入法國。1530年前後,法國的馬略卡式陶器便已流行起來,而且各地陶窯都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16世紀後期,法國的陶器工藝呈露出獨自的風格特徵。著名的法國陶藝家伯爾拉爾·巴利希(1335—1590年)經過多年的探索,創造了所謂「田園風味的陶器」。這種類型的陶器以浮雕式的裝飾手法代替了馬略卡式陶器裝飾的繪畫性。常見的裝飾題材是魚、貝、昆蟲、螫蝦、蛇和蜥蜴等,表現手法寫實,卻趣味奇特。巴黎盧浮宮藏的《橢圓形陶盤》是巴利希的代表作。陶盤的長達53厘米,在盤的平面上用高浮雕手法表現了蛇、蛙、昆蟲和其他動物植物形象,再加上黃、藍、綠等色的透明鉛釉,使整個陶盤裝飾呈現著特殊的效果。
馬略卡式陶器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影響並不大,這可能是因為馬略卡式的日常陶器用品在這里不受重視,而制陶工藝發達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大量的砌壁爐或其他火爐用的陶磚。文藝復興時期德國陶器工藝的兩項重要成果是出現了帶有鹽釉高溫燒制的炻器和通常被稱作「哈夫拉式陶器」的色澤豐富的鉛釉陶器。哈夫拉式陶器的主要產地是紐倫堡,這種陶器多以深藍色器壁為主,其上飾以浮雕式的多彩人物形象。這種裝飾手法曾在萊茵河流域,尤其是北方各地流行一時,出現過不少仿哈夫拉式陶器的作品。
彩繪鳥紋單耳陶罐
Ⅳ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陶藝發展情況如何
文藝復興時期的陶器工藝首先是在義大利繁榮發展,並影響歐洲諸地的。當時的義大利,陶器工藝已取代了中世紀貴金屬工藝的重要地位,各地陶器生產興旺發達。
Ⅵ 義大利馬略卡式陶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義大利馬略卡式陶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不少國家影響甚大。早在14世紀時,法國宮廷就曾招聘義大利陶工燒綠與紫色的陶磚。1512年,馬略卡式陶器的製作,開始由義大利傳入法國。1530年前後,法國的馬略卡式陶器便已流行起來,而且各地陶窯都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橢圓形陶盤
Ⅶ 西方工藝美術史
一、文藝復興時期工藝美術
Renaissance,原意為古典文化再生,文藝復興時期的工藝美術提高了審美理想的價值和作品中的人性內涵。
1、文藝復興時期陶工藝
文藝復興時期的陶工藝首先在義大利發展進而影響到歐洲各地。陶製品的低廉迎合了新興市民需求,地位得到重視,其創作呈現出異常活躍的局面。主要代表有義大利的馬略卡式陶器、法國的田園風格陶器、德國的哈夫拉式陶器。
馬略卡式陶器
a、義大利的馬略卡陶器以豐富、活潑而簡練的象徵性線描圖案進行裝飾,對歐洲不少國家影響甚大。
b、工藝:先成型素燒,然後施白色陶衣,干後繪飾,再二次燒成。
c、內容:早期——圖案化的紋樣。晚期——以寫實手法表現神話或日常生活。
2、文藝復興時期金屬工藝
文藝復興時期金屬工藝也取得了顯著的藝術成就。
a、法國成為北歐貴金屬工藝的中心。
c、眾多藝術大師曾涉足金工行業:建築家勃魯涅列斯柯、雕刻家吉貝爾蒂以及畫家丟勒。
d、德國紐倫堡是德國銀器製作的中心,工藝精美,充滿生機與明朗氣息。
3、文藝復興時期玻璃工藝
這個時期以「穆拉諾式玻璃器」著稱。
威尼斯玻璃工藝特徵
a、早期——琺琅彩繪
b、中期——完全透明玻璃出現
c、晚期——嵌線玻璃、嵌網玻璃、冰紋玻璃、威尼斯式玻璃器;
4、文藝復興時期染織工藝
以織錦較為出色,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圖案設計都受到了東方藝術的影響。裝飾題材上有宗教神話故事、中世紀的騎士、淑女以及各種花卉圖案等,手法寫實。
5、文藝復興時期木器工藝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是木工藝最早興盛之地,主要體現在各類傢具的設計製作上,傢具工藝的三大中心是佛羅倫薩、羅馬和威尼斯。文藝復興風格的傢具最早興盛於15世紀後半期的義大利,隨後很快風靡法、英、德等國。文藝復興時期傢具工藝大大推動了西方傢具的造型設計、製作工藝和裝飾手法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