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大教堂分別是分別屬於哪種風格
聖彼得大教堂(義大利):
呈羅馬式和巴羅克式建築風格。位於梵蒂岡,於公元326-333年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稱老聖彼得大教堂,於西元326年落成。
塞維利亞大教堂(西班牙):
這是一座哥特式的大教堂,該教堂建於15世紀初,在原伊斯蘭教寺院的舊址上改建而成.
佛羅倫薩(花之聖母/百花聖母)大教堂(義大利):
屬於佛羅倫薩哥特式建築風格,建於1296-1436年。
米蘭大(聖母降生)教堂(義大利):
米蘭教堂融入了古希臘、羅馬及多種民族的建築風格的哥特式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
佛羅倫薩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之間存在爭議。。。但貌似記得以前背書時是佛羅倫薩大教堂。
2. 歐洲三大教堂是哪三大,分別位於哪
世界現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均在歐洲,位置分別位於:梵蒂岡、義大利米蘭市、西班牙塞維利亞市。
1、位於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十分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教堂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教堂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伯多祿大教堂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早期基督教、教宗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2)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屬於什麼宗教擴展閱讀:
歐洲的中世紀教堂一般都會讓人產生高大、尖聳的感覺。實際上,我們見到的帶著高聳的塔尖的教堂,都屬於哥特式建築,哥特式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都留下了盛名。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風格在法國起源,13至15世紀才開始在歐洲流行。天主教建築一般會採用哥特式建築。法國的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在12到15世紀特別發達,市民們參與建造教堂的熱情很高,他們都希望能夠用獨特的哥特式建築風格來樹立自己的城市風貌。
教堂當時的角色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市民們也經常把教堂當成大會堂和公共禮堂來使用,有的教堂甚至還被當作市場和劇場來使用。憑借著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哥特式建築在建築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有名的哥特式建築主要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和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3. 最大的教堂
世界五大教堂指的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義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英國聖保羅大教堂。教堂源於歐洲,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相信不少新人渴望在古老聞名的大教堂里舉辦婚禮,它能讓婚禮更顯莊重並且華彩。它們不但有著超大的規模,而且在豪華程度上也無可比擬。
中文名
世界五大教堂
外文名
The world's five Cathedral
第一大教堂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第二大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第三大教堂
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
第四大教堂
義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
第五大教堂
英國聖保羅大教堂
概述
在歐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會有著至高的權利,不僅有權,而且有錢。從這些教堂的規模和豪華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錢之巨大。豪華的教堂實際上也是權貴們展示財富的一個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築技術實在令人驚嘆。不少這樣大型的教堂始建於11-14世紀。這時的歐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築,並且使用至今仍舊輝煌不減。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為世界第一大教堂,能同時容納60000人舉行彌撒;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為第二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長153米,寬93米,能同時容納近30000人聚會;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為第三大教堂,長116米,寬76米;第四大教堂為義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其圓頂是世界最大的圓頂,長158米,寬38米,能同時容納15000人禮拜;第五大教堂是英國聖保羅大教堂,也是英國最大的,它在英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它位於世界上最小的獨立國家梵蒂岡內。梵蒂岡是羅馬天主教最高樞機,也是教宗的住所,面積僅44萬平方米。梵蒂岡全部位於義大利的羅馬市內。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比該城其他建築的屋頂要高。
對羅馬天主教而言,聖彼得教堂是最重要的宗教聖地,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最初建在耶穌十二門徒首領聖彼得的墳墓上,因此以聖彼得的名字命名。聖彼得教堂建於4世紀20年代,在建造過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築計劃,因為有10位不同的建築師從事教堂的設計,他們每個人都對教堂的外觀風格有所改動。1615年,聖彼得教堂終於竣工。
教堂的規模之大令人驚嘆,它能容納6萬人,教堂呈十字形,長212米,寬137米,主體高46米,穹頂高138米,僅內部大殿堂面積就有1.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
再後來的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藝術家都為這座教堂貢獻了自己的作品,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蒙克、貝尼尼、烏冬等。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大教堂是世界的藝術瑰寶,是一顆鑲嵌在羅馬城上的皇冠。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是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聖母降生大教堂,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可供4萬人舉行宗教活動,規模居世界第二。它始建於1386年,到1485年才完成。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大廳寬達59米,長130米,中間拱頂最高45米。
教堂的特點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欞,有135個尖塔,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並且在每個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總共有2000多個雕像,甚為奇特。如果連內部雕像總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因此教堂建築格外顯得華麗熱鬧,具有世俗氣氛。
這個教堂有一個高達107米的尖塔,出於公元15世紀義大利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之手。塔頂上有聖母瑪利亞雕像,金色,在陽光下顯得光輝奪目,神奇而又壯麗。在這里達芬奇、布拉曼特曾為他畫過無數設計草稿,為使得大教堂更加壯麗。馬克吐溫曾形容它是 「建築師眼中的一團白色火焰」,米蘭大教堂是米蘭的標志和精神象徵。
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
西班牙第一大教堂,著名哥特式建築。這座混合回教風以及歌德、文藝復興式的教堂,被列為世界三大教堂之一。美麗庄嚴的教堂內有四國王為哥倫布銅棺抬棺的雕像,以表達哥倫布的地方及他帶來的西班牙海權的黃金時代。在教堂內部藏有著名繪畫,其在建築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義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
佛羅倫薩大教堂為義大利著名教堂,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又稱為聖母百花大教堂。這所大教堂的意義甚至超過米蘭大教堂和塞維爾大教堂,與聖彼得大教堂並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的第一個標志性建築,標志著文藝復興的開端。其圓頂是世界第一大圓頂,米開朗基羅曾經在設計聖彼得大教堂圓頂時說過「我可以建一個更大的圓頂,但遠遠及不上她的美」。
英國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坐落於英國倫敦,是巴洛克風格建築的代表,以其壯觀的圓形屋頂而聞名,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的一個建築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築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築師的教堂之一。它在英國宗教史和世界宗教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教堂數量
教堂是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級別分類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禮拜堂等。世界現今前三大教堂是羅馬教廷:聖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聖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歐洲,特別是在義大利。
以下國家擁有10座以上宗座聖殿:義大利(539)、法國(168)、波蘭(119)、西班牙(105)、德國 (72)、美國(68)、巴西(55)、阿根廷(45)、奧地利(30)、墨西哥(28)、比利時(27)、哥倫比亞 (26)、荷蘭 (22)、加拿大(21)、印度(19)、捷克共和國(15)、委內瑞拉(15)、匈牙利(15)、秘魯 (12)、菲律賓(12)、厄瓜多(12)、瑞士(12)。
4. 世界十大教堂哪十大
世界十大著名教堂
1、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可供4萬人舉行宗教活動。它始建於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大廳寬達59米,長130米,中間拱頂最高45米。教堂的特點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欞,有135個尖塔,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並且在每個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總共有2000多個雕像,甚為奇特。如果連內部雕像總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築格外顯得華麗熱鬧,具有世俗氣氛。這個教堂有一個高達107米的尖塔,出於公元15世紀義大利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之手。塔頂上有聖母瑪利亞雕像,金色,在陽光下顯得光輝奪目,神奇而又壯麗。
2、法國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1953年6月2日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3、俄羅斯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叫復活教堂或喋血教堂,1883年-1907年由巴爾蘭德建造,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案發地點。
4、美國紐約聖約翰大教堂
紐約聖約翰大教堂 ,英文全稱(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t.John the Divine)。這座逾百年歷史的聖約翰教堂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島阿姆斯特丹大道和112街交界處。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堂。聖約翰大教堂是一間新教主教大教堂,以其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築而享譽全球。該教堂始建於1892年,建築工程時斷時續,至今還在進行之中。聖約翰大教堂的建造工作分三階段:
(1)1892~1911年,由海斯和拉法熱設計,建築風格為羅馬式;
(2)1916~1941 年,主設計為克蘭姆,建築風格為哥特式;
(3)1945年至現在,繼續完成剩餘部分,右中廳旁的小教堂、西部塔樓、中廳和唱詩樓的屋頂等。
5、德國科隆大教堂
德國科隆主教座堂(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查格特·彼得·瑪麗亞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市中心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志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鍾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兩位是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和米蘭主教座堂)。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
1996年,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0屆會議報告上,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它以輕盈、雅緻著稱於世,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築。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築和藝術價值外,還在於它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
6、梵蒂岡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譯為梵蒂岡聖伯鐸大殿,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位於梵蒂岡,是全世界第一大圓頂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只不過必須衣冠整齊並通過安檢才可以進入教堂。
登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可眺望羅馬全城;在圓穹內的環形平台上,可俯視教堂內部,欣賞圓穹內壁的大型鑲嵌畫。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米開朗琪羅「哀悼基督」的雕像。聖彼得大教堂俯視圖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油畫等。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7、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正式名稱為「聖彼得聯合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被認為是英國哥特式建築的傑作。
它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從 11 世紀勝利王威廉開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當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於1953 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舉行加冕典禮的。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與凱特·米德爾頓的世紀婚禮也在此舉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還是英王的墓地。1066 年撒克遜王愛德華死後就埋葬在這里。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 20 多位國王都埋葬在這里。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國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
宏偉壯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在英國眾多的教堂中地位顯赫,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
8、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聞名於其巨大的圓頂,被譽為拜占庭式建築的典範及「改變了建築史」。大教堂保持著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取代。現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於532至537年間建造,是建造在同一地方的第三所教堂(前兩所教堂在暴亂間被摧毀)。教堂是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of Tralles)設計。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喚穆斯林們按時舉行禮拜的授時塔。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及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克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博物館。
9、莫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南端,緊傍克里姆林宮。由俄羅斯建築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根據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
整個教堂由九座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在高高的底座上聳立著八個色彩艷麗,形體下滿的塔樓,簇擁著中心塔。造型別致,多奇異雕刻。富於創意的形式、色彩與精妙絕倫的結構完美結合,使這座教堂令人嘆為觀止。
瓦西里升天教堂歷史上僅有很少時間使用過,現為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分館,作為建築文物供人參觀。
10、巴塞羅那聖家贖罪大教堂
聖家大教堂(La Sagrada Familia)也叫聖家贖罪堂,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高迪(Gaudí)設計的,無論你身處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它。整個建築華美異常,令人嘆為觀止,是建築史上的奇跡。登上教堂頂部平台,巴塞羅那城區盡收眼底。
聖家大教堂始建於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聖家大教堂是一座宏偉的天主教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諸如洞穴、山脈、花草動物為靈感。高迪曾經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聖家贖罪大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大教堂顯示出來的夢幻浪漫、怪誕陸離,吸引了來往於這座市的所有目光。
5. 米蘭大教堂歷史,建於何年,誰建造的,屬於年終教派,裡面的壁畫的作者
聖母降生教堂—米蘭大教堂米蘭大教堂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規模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教堂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內部非常地寬廣,至身於著幽暗而庄嚴的空間中簡直快忘了自己是在一大商業都市的中心。教堂內外共有人物雕像3159尊,其中2245尊是外側雕刻;有96個巨大的妖魔和怪獸形的排水口;頂上有135個尖塔,中央塔頂聖母瑪麗亞鍍金雕像,高4.2米,重700多公斤,由3900多片黃金包成。
6. 米蘭大教堂在那個國家
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米蘭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市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7. 世界第二大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教堂是 基督 各流派舉行禮拜、彌撒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它不僅是基督信眾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更因它本身所體現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藝術而成為所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熱門景點,甚至地標性建築等。那麼就讓 城市文化 為你介紹世界第二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是義大利著名的天主,又稱「杜莫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米蘭的主座教堂,它是規模居世界第二位的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之一。
公元1386年,第一位米蘭公爵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孔蒂(Galeazzo Visconti Ⅲ)下令興建米蘭大教堂,各國工程師紛紛設計方案。維斯孔蒂公爵希望這一舉措能感動上帝,賜他一個男性繼承人。
而於這一年開工的米蘭大教堂,直到1500年才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築完工,此後依然處於建造中,1897年最後完工,直到1965年教堂正面最後一座銅門被安裝,才算全部竣工,整個建造過程歷時五個世紀。
米蘭大教堂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其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大廳寬達59米,長130米,中間拱頂最高45米。
米蘭大教堂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Baroque)風格,從上而下滿飾雕塑,極盡繁復精美,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
米蘭大教堂的特點在它的雕刻和尖塔。尖拱、壁柱、花窗欞,135座尖塔組成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並且每個塔尖上都有精緻的人物雕像。教堂的外部總共有3159尊雕像,連內部雕像計算在內,則總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作為世界上雕塑最多、尖塔也最多的建築,米蘭大教堂被譽為「大理石山」,而在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最高的中央塔,高達108米,也是教堂的最高點。中央塔出自15世紀義大利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之手。
中央塔塔尖上的聖母瑪利亞(Lady of Assumption)雕像於1774年建成,高4.2米,為鍍金銅像,身裹3900多片金葉片,重700多公斤,整個聖母像在陽光下光輝奪目,神奇而又壯麗,大教堂最初的正式名稱「聖母誕生大教堂」,據說就是由此而來。
米蘭大教堂在西方宗教界的地位極其重要,著名的《米蘭赦令》就從這里頒布,這份赦令使得基督合法化,成為羅馬帝國國教。而米蘭大教堂本身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區——天主米蘭總教區的教堂。
可以說,米蘭大教堂不僅僅是一個教堂,一棟建築,它更是米蘭的精神象徵和標志,是歐洲中世紀歷史的見證者,也是世界建築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跡。
8. 米蘭大教堂是不是歐洲三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是歐洲三大教堂之一,歐洲三大教堂另外兩個分別為梵蒂岡的聖彼得教堂和西班牙的塞維利亞教堂。
米蘭大教堂介紹: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坐落於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教堂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
教堂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據統計共138座,最高的尖塔高達108米,頂端有一尊4.2米的聖母瑪利亞像,上鍍黃金。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風格,從上而下滿飾雕塑,極盡繁復精美,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
9.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是什麼宗教的教堂
是天主教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