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世界遺產大會,中國的項目數目卻沒有義大利多呢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同時,建立了《世界遺產名錄》。
義大利於1978年6月23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在1979年擁有了該國的第一個世界遺產項目;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到1987年才擁有第一個世界遺產項目。由此看出,義大利比中國加入該組織的義大利早了8年,而且義大利擁有眾多的古羅馬遺跡,所以目前義大利的世界遺產比中國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目前義大利是擁有世界遺產的第一大國,共50處(含3項跨國)。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先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樣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達到47處(含1項跨國),位列第二。以目前中國每年2個遺產項目申報速度來算(而且基本都能申報成功),到2016年中國將極有可能超過義大利,成為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而且目前排在第一的義大利,和排在第三的西班牙(目前45處),都已經沒有多少能申報的項目了,而中國卻有四五十項申遺的預備名單。所以,在未來,中國將會一直是世界遺產項目的領跑者,會將其它國家遠遠的甩在後面。
② 世界遺產第一國,比中國還多一個,到底是哪個國家
世界遺產第一國是義大利,義大利的歷史和各種歷史遺留下來的遺址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都優秀。他們一共申請了54項世界文化遺產。
③ 什麼原因使西班牙和義大利的世界遺產比較多
這兩個地方受戰火波及相對較少,而且這兩個地方人文氛圍濃厚,出了很多的藝術家文學家,歐洲文藝復興更是從義大利興起。這兩個地方也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地區,經濟更為發達
④ 為什麼西班牙和義大利比中國小這么多,歷史也沒中國悠久,但世界遺產卻比中國多
第一、西班牙和義大利是歐洲發達國家,從近現代開始就很少受到外族入侵,從而保證了民族遺產能夠很好的保持並留存下來。中國先是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本侵華、解放戰爭等等一大堆的戰亂。
第二、人民素質、生活環境、教育條件不同,西班牙和義大利人始終是在「比較富裕」的環境中長大,而中國的舊社會卻是積貧積弱,人民都吃不飽穿不暖哪有時間去保護遺產啊。
第三、世界遺產是西方人按照西方的標准來制定的,在我們眼中覺得是世界遺產的東西,西方人就是不承認,東西文化差異嗎。就比如針灸。
第四、中國的一些特定政.治.因.素,就比如文.化.大.革.命。也曾經破壞了不少的文物古跡。
第五、還有一些各個方面的因素,不一一例舉啦。
⑤ 第一個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列表的國家為什麼是義大利呢
義大利,在網上有一堆極品搞笑段子,尤其以「坑貨」更為知名。實際上,義大利在近現代史上狀態低迷,自身實力不夠強大是一方面,運氣不佳乃是另一方面,附近不僅有像德國和法國這種強國,英國和俄羅斯還需要時不時地來攪亂,可以讓義大利發光發熱的機會確實比較有限。
全部萬神殿的外牆由白雲石壘砌,各層都是有80個拱形門(vormitori),能使觀眾們快速進場並就座。二三樓的凹處以前裝滿了大理石雕像。獸場的二層配有歷史博物館,展覽了萬神殿保存下來的那一部分塑像和副本,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看到萬神殿的恢復實體模型,想進一步了解萬神殿的人類的歷史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兒。
⑥ 為什麼義大利世界遺產最多,中國低於他
因為義大利沒有中國房地產發達
⑦ ~\(≧▽≦)/~嘻嘻~歷史的 為什麼義大利能保存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遺產
義大利是古羅馬帝國的故地和基督教的中心地帶,文化氛圍濃厚,而且歷史上經歷的戰火較少,因此保留了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遺產。
望採納~
⑧ 為什麼義大利能保存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遺產
義大利是古羅馬帝國的故地和基督教的中心腸帶,文化氣氛濃厚,而且歷史上閱歷的烽火較少,因而保留了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遺產。
⑨ 哪個國家是世界上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義大利是世界上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14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共有47項(包括自然遺產10項,文化遺產33項,自然與文化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義大利(50項)。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並列,均為4項),其中首都北京擁有7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而蘇州是中國至今唯一承辦過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城市(2004年,第28屆)。
⑩ 為什麼義大利是世界上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築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刻、古跡被精心保存下來。保護古跡,自覺維護,不去破壞,不要以古跡為盈利的手段,減少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