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大利也是發動二戰的國家,為何沒有受任何處罰
義大利雖然是二戰的發動者之一,但是二戰期間,他拋棄了同盟國,加入了協約國,所以二戰勝利以後,他也是勝利國,所以沒有受到處罰。
Ⅱ 二戰義大利和日本關系怎麼樣
他們關系一般。他們單方面的和德國關系不錯。因為日本鬼子看中的是德國的技術根本就沒瞧得起義大利人,一為義大利太菜了,兩次直接大戰都是他先投降!
Ⅲ 二戰後德國日本受到了懲罰,為啥義大利從輕發落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軸心國德國與日本受到應有懲罰被同盟國嚴厲處置。那麼,同為軸心國的義大利,又受到了什麼樣的懲罰呢?
德國是歐洲的法西斯禍源,日本則是亞洲的法西斯禍源。而義大利雖名為三大軸心國之一,但實際上就像是德國的「小跟班」,而且沒少拖德國大哥的後腿。以至於在同盟國處置義大利時,明顯要比德國輕很多。然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歐美各國間心懷鬼胎,都想在義大利身上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義大利既是戰敗國,當然要給戰勝國作出賠償。這筆帳怎麼賠?各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英、法、美都屬於西方陣營他們之間的矛盾並不算大,而蘇聯和他們明顯不是一路人,英、法、美的一些主張,當然不符合蘇聯的利益。蘇聯同樣認為義大利在非洲殖民地有很大的影響不要輕易改變,但卻提出要「幫助」義大利對這些殖民地進行「管理」。於是各方不斷扯皮,唾沫橫飛,最終誰也沒能如願。
二戰結束冷戰開始,美蘇兩大陣營在歐洲的西線邊界,也就是義大利與南斯拉夫較短的邊界。當時南斯拉夫沒有加入華約,但依然被北約視為蘇聯的同夥,畢竟蘇、南兩國在國體上有天然的「親近性」。於是就涉及的里雅斯特港歸屬問題。
Ⅳ 德意日明明都是戰敗國,為什麼戰後只懲罰德日,卻放過了義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很嚴重的打擊,很多國家因此後退了幾十年。而作為這場戰爭的發起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在戰後都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戰後肯定少不了對他們的懲罰,但是相比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的懲罰好像並沒有什麼力度。一點都不像是戰敗國。而且還被允許參加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屆奧運會。為什麼都是軸心國的成員,對義大利的制裁力度那麼小呢?
雖然這些懲罰看起來讓義大利損失很大,但是對比其他兩個軸心國來說,這都不算什麼。再說了,就算讓日本割地,它也得有那土地錒。
有的網友說,義大利就是歐洲派進法西斯的卧底,專門拖後腿。否則德國也不會那麼快戰敗。對此各位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里,你們還有什麼其他感興趣的,記得提問,我看到第一時間去回答。
謝謝大家捧場
Ⅳ 最初義大利為什麼不願意同德國、日本建立軍事同盟
雖然早在1937年德意秘密經濟協定書簽訂後,義大利的軍事情報處就開始向德國提供情報,但德國同義大利締結軍事同盟的談判同日本的談判相比要稍晚一些。1937年9月,墨索里尼訪問德國,1938年5月,希特勒回訪義大利。在這次訪問期間,希特勒向墨索里尼提出簽訂軍事互助條約的問題,但4月16日英意協定剛剛簽字,根據協定,英國人答應義大利可以在埃賽俄比塞和西班牙自由行動。墨索里尼不願立即得罪英國人,還無意接受這項條約。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多久,到慕尼黑會議召開時,墨索里尼的態度已有所變化,盡管依然不願明確表示接受德國關於締結包括日本在內的軍事同盟的建議。
Ⅵ 同為二戰軸心國,日本屢遭指責,為何義大利能獲諒解
義大利雖然是二戰的發源地,可是他給這場戰爭帶來的傷害最小,並且他早在1943年的時候就主動投降,並且加入了反法西斯的隊伍,所以與日本這個即使戰爭之後還屢教不改的國家來說,義大利反而可以獲得群眾的諒解。
而日本人得不到諒解,是因為他們太過於自大,對當時的一切罪行拒不承認。並且還發生了篡改教科書上的內容,公然的覆蓋歷史時事,來對日本青年人進行錯誤的教導。這使得現在大部分的日本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當年有日本人去侵略其他國家的事情。他們既沒有行動上的懺悔,連心理上都覺得當時的侵略是正義的。
Ⅶ 二戰時期義大利為何不堪一擊,第一個投降。而德國、日本卻能支持到最後才投降
簡而言之八個字:綜合實力,歷史因素 義大利本來就沒有實力,無論一站還是二戰都是湊熱鬧,小配角小跟班而已,起鬨叫囂第一,逃跑投降第一。還有就是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只是順著當時的世界經濟危機的勢而起,並非義大利政局的主流,這與日本軍國主義有著質的區別。卻與德國類似,但墨索里尼本人的手段與希特勒差得很遠,且法西斯主義在德國比重大於義大利。歷史因素也不同,德國人恨透了凡爾賽,義大利人沒有這點。一旦墨索里尼死了,誰還會怕他,會替他賣命,勞苦大眾都是渴望和平的。
Ⅷ 二戰結束後日本德國都遭受到了巨大的處罰,義大利為什麼可以從輕發落呢
雖然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扮演主要的「角色」,但它的影響力也不小。畢竟,它是法西斯主義的根源。最先搞事情的就是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希特勒都算是他的後輩。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作為三個軸心國之一,沒有受到德國和日本那樣嚴厲的懲罰。盡管在某些方面也受到某些制裁,例如,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其海軍進行了分裂,國家軍隊的人數不允許超過25萬人。與此同時,必須放棄海外的大部分殖民特權,例如承認阿爾巴尼亞和衣索比亞的獨立和主權。當然,還有戰爭賠償。但是這些處罰相對於德國和日本來說就是無足輕重的。
Ⅸ 二戰後德國道歉,為什麼日本不道歉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組成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日本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
它們被稱為軸心國。
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1995年6月,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受難者紀念碑前再次下跪道歉,同時成立贖罪委員會,以向在二戰中受德國侵略的國家贖罪。
德國對二戰的反思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懺悔和道歉上,它在戰爭賠償問題上態度也很明確,先後向受害國家和受害民族 進行了巨額賠償。
二戰爆發80周年,德國總統請求波蘭原諒,向受害者鞠躬請求寬恕
就在前幾天,9月1日,法新社最新消息,在波蘭維隆當天舉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80周年紀念儀式上,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請求波蘭原諒。
Ⅹ 為什麼日本人堅決不投降,而義大利人最愛投降
被洗腦了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製造了武士道理論,用來對國民進行洗腦,這其實完全不符合日本人真正的民族性---------日本的戰國時期,日本諸侯們打仗時,其軍隊承受傷亡的能力,並不比同期中國多哪怕一丁點。
.
而日本真正的民族性,實際上反而是極其懦弱的。
二戰共有八個主要參戰國,分別是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
這八個主要參戰國中,有四個國家投降了,分別是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
其中的法國和德國,都是在國土淪陷大半、首都陷落,主力軍隊被殲滅的情況下投降的;
而以軟弱無能著稱的義大利,是在國土淪陷三分之一,首都即將陷落,主力軍隊被殲滅的情況下投降的;
只有日本,是在本土尚未被敵人登陸,首都安然無恙,主力軍隊(陸軍)過半存在的情況下就投降了--------事實上,日本投降之快,遠遠超出了投下原子彈的美國和中國、蘇聯等盟國的判斷,讓幾個盟國都措手不及。
.
由此可見,日本的真正民族性,實際上是懦弱的。
.
相反,一向被視為懦弱的中國,是在主力軍隊被殲滅,精華國土全部淪陷,首都丟了兩個(南京、武漢)的情況下,依然在戰斗--------現代研究中國歷史的美國歷史學家驚訝發現,這實際上是中國的傳統,無論崖山日落還是南明哀亡,中國人都奮戰到最後一刻,最後一個皇族死亡,最後一隻軍隊被殲滅才放棄抵抗。
而在另外三次中國抵抗侵略的戰爭中(五胡亂華、靖康之變、抗日戰爭),中國都咬牙苦戰,最終獲得勝利。
.
即,日本的個人,也許是強硬的、堅強的,但是其民族性,是軟弱的、善於妥協的。
而中國正好相反,中國的個人是軟弱的、善於妥協的,但是民族性是強硬的、堅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