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園林特徵有哪些

義大利園林特徵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3 20:37:17

『壹』 中國園林和義大利園林的特點

1.中國園林的特點:

(1)取材於自然,高於自然。園林以自然的山、水、地貌為基礎,但不是簡單的利用,而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加以改造加工,再現一個高度概括、提煉、典型化的自然。

(2)追求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力求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高雅的文化意境。中式造園除了憑借山水、花草、建築所構成的景緻傳達意境的信息外,還將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形式,如匾額、楹聯、碑刻藝術等融入造園之中,深化園林的意境。此為中國園林所特有的,非其他園林體系所能比擬的。

2.義大利園林的特點:

(1)建築統帥園林。在歐洲古典園林中,在園林中軸線位置總會矗立一座龐大的建築物(城堡、宮殿),園林的整體布局必須服從建築的構圖原則,並以此建築物為基準,確立園林的主軸線。經主軸再劃分出相對應的副軸線,置以寬闊的林蔭道、花壇、水池、噴泉雕塑等。

(2)園林整體布局呈現嚴格的幾何圖形。園路處理成筆直的通道,在道路交叉處處理成小廣場形式,點狀分布具有幾何造型的水池、噴泉等;園林樹木則精心修剪成錐形、球形、圓柱形等,草坪、花圃必須以嚴格的幾何圖案栽植、修剪。

(3)大面積草坪處理。園林中種植大面積草坪具有室外地毯的美譽。

(4)追求整體布局的對稱性。建築、水池、草坪、花壇等的布局無一不講究整體性,並以幾何的比例關系組合達到數的和諧。

(5)追求形式與寫實。歐洲人的審美意識與中國人的審美意識有著截然的不同,他們認為藝術的真諦和價值在於將自然真實地表現出來,事物的美「完全建立在各部之間神聖的比例關繫上」。

『貳』 西方各國古典園林的特點和典型代表各是什麼

人們習慣於將古希臘、羅馬為代表的歐洲建築體系視為西方建築,將以法國為代表的規則式園林稱為西方園林。
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羅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許多別墅園林。以別墅為主體,利用義大利的丘陵地形,開辟成整齊的台地,逐層配置灌木,並把它修剪成圖案形的植壇,順山勢運用各種水法,如流泉、瀑布、噴泉等,外圍是樹木茂密的林園。這種園林通稱為義大利台地園。

西方園林
法國繼承和發展了義大利的造園藝術。1638年,法國布阿依索寫成西方最早的園林專著《論造園藝術》。他認為「如果不加以條理化和安排整齊,那麼人們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東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紀下半葉,法國造園家勒諾特爾提出要「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他主持設計凡爾賽宮苑,根據法國這一地區地勢平坦的特點,開辟大片草坪、花壇、河渠,創造了宏偉華麗的園林風格,被稱為勒諾特爾風格,各國競相仿效。

『叄』 園林的歐洲園林特點

歐洲園林以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和英國風景式園林為優秀代表,以規則式和自然式園林構圖為造園流派,分別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藝術造詣精湛獨到,為西方世界喜聞樂見的園林。

在園林和建築關系的處理上,義大利台地園開歐洲體系園林宅邸向室外延伸的理論先河,它的中軸以山體為依託,貫穿數個檯面,經歷幾個高差而形成跌水,完全擺脫了西亞式平淡的涓涓細流的模式,開始顯現出歐洲體系特有的宏偉壯闊氣勢。

(3)義大利園林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有:

1、義大利園林。

義大利園林的傳統始於羅馬時代,古羅馬的造園藝術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但形成了清晰的風格、構圖和意境。雖然羅馬時代留下的完整園林很少,只能從一些考古遺跡、壁畫以及文字描述中去了解其基本特點,諸如樹木花卉、植壇草坪、噴泉雕塑、林蔭道、綠色雕刻等,已經成為義大利別墅花園的主要造園特徵,這個特徵後來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揚光大。

2、哈德良別墅(Villa Adriana):古羅馬皇家花園

哈德良是古羅馬歷史上名譽卓著的五賢帝之一。他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富裕的移民家庭,是前任君主圖拉真的遠房姻親。哈德良為羅馬帝國疆域的擴大立下了功勞,同時,他在詩歌、數學、建築和繪畫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哈德良統治時期,被後世譽為理想的盛世,歌德曾經說過,如果他能夠挑選生活的時代,他最願意生活在哈德良時期的羅馬帝國。

3、盧福羅花園(Garden Rufolo):中世紀貴族府邸的絕美花園

盧福羅花園位於義大利阿瑪爾菲海岸拉維羅的一座絕美花園,建於十三世紀,是當地貴族盧福羅家族的住宅,拉維羅的大教堂和廣場也是這個家族興建的。庄園豪華無比,建成後不到一個世紀,薄伽丘來此就被迷住了,《十日談》有一段對於這座花園的描繪。

近代音樂巨匠瓦格納來到拉維羅也同樣被這個花園深深迷住。1880年春,瓦格納與藝術家楊科斯基(Jonkousky)一起到阿瑪爾菲海岸旅遊。在拉維羅,他參觀了盧福羅庄園,宣稱找到了他《帕西法爾》第二幕中極盡迷惑氣氛的「克林索爾花園」。

『肆』 義大利台地園的特徵是什麼

義大利台地園的主要特徵 :

1、台地園的通常布局為主要建築物通常位於山坡地段的最高處。

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條中軸線上開辟一層層的台地,分別配置保坎、平台、花壇、水池、噴泉、雕像。各層台地之間以蹬道相聯系。

2、台地園的另外一個特色是理水的手法遠較過去豐富。

每與高處匯聚水源作貯水池,然後順坡勢往下引注成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 在下層台地則利用水落差的壓力作出各式噴泉,最低一層平台地上又匯聚為水池。

3、裝飾點綴的園林小品也極其多樣。那些雕鏤精緻的石欄桿、石壇罐、保坎、碑銘以及為數眾多的,以古典神話為題材的大理石雕像,它們本身的光亮晶瑩襯托著暗綠色的樹叢,與碧水藍天相掩映,產生一種生動而強烈的色彩和質感的對比。

(4)義大利園林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台地園形成的原因 :

義大利台地園的形成和義大利的國家地理相當吻合,義大利山地和丘陵占國土面積的80%。這里各地平原夏日很悶熱。

而山丘上,哪怕只有幾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涼爽的海風,晚上有來自山林的冷空氣,正是這樣的地形和氣候特徵造就了義大利獨特的台地園。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成為經濟繁榮的中心,使園林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也達到極盛時期。

『伍』 義大利園林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前,中,後期各自有哪些特點

初期:人文主義園林
1.選址時注意周圍環境,可以遠眺前景→多建在佛羅倫薩郊外風景秀麗的丘陵坡地上。
2.多個台層相對獨立,沒有貫穿各台層的中軸線。
3.建築風格保留一些中世紀痕跡。
4.建築與庭園部分都比較簡朴,大方,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
5.噴泉、水池作為局部中心。
6.綠叢植壇為常見的裝飾,圖案花紋簡單。
中期(盛期):人文主義園林
16世紀40年代後,義大利庄園的建造以羅馬為中心,進入鼎盛時期。16世紀後半葉庭園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構成若乾颱層,形成台地園。
1.中軸線貫穿全園
2.景物對稱布置在中軸線兩側
3.各台層上常以多種理水形式,或理水與雕像相結合,作為局部的中心。
4.理水技術成熟,包括各種光影與音響效果(水風琴,水劇場),跌水,噴水(秘密噴泉,驚愕噴泉)等,水景與背景在明暗與色彩方面形成對比。
5.植物造景(迷園,花壇),水渠,噴泉等日趨復雜
後期:巴洛克園林
1. 造園愈加矯揉造作,大量繁雜的園林小品充斥著整個園林。
2.濫用造型樹木,對植物進行強行修剪作為獵奇的手段,形態愈來愈不自然。
3.線條復雜化。花園形狀從正方形變為矩形,並在四角加上了各種形式的圖案。花壇、水渠、噴泉及細部的線條少用直線,多用曲線。

『陸』 世界園林分為哪三大體系,各有何特點

世界范圍內的園林,大致可分為東方園林、歐洲(西方)園林和伊斯蘭園林三大體系。中國和日本是東方園林的代表,歐洲園林以義大利、法國、英國為代表。由於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不同,幾大體系的園林風格迥異、各具特色。

一、東方園林

古代東方有悠久燦爛的文明。尼羅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印度河、黃河、長江諸流域都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古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都在園林藝術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亞也有花園。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位於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倫王國十分強盛,國王尼布甲里撒二世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倫空中花園。這座花園早已毀滅,但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博和狄奧多羅斯對它作了記載。據說,該園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個台層都有石拱廊支撐,並且種植各種樹木花草,頂部設有提水裝置,用以澆灌植物。遠處觀看,它宛如空中花園,故人們稱之為「架空花園」或「懸空花園」。

古代西亞園林被稱為世界三大園林系統之一,與古希臘、中國園林相比較,西亞園林的輝煌時間較短,對後世的影響較小,今人對它的研究也不夠。

古代印度對世界文化有卓越貢獻,園林藝術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紀,中國的玄奘到印度曾見過一些花園。

古代中國園林的內容非常豐富,對東亞、南亞各國園林的影響很大,堪稱東方園林的代表。 在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遺產中,古典園林藝術以其完全不同於西方園林的空間原則和美學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論是北方園林中的蒼岩深壑、碧水浮天,還是南方園林的小橋流水、粉垣低蜿,都給人以不盡的藝術享受。

首先,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築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所以,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築、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因受長期封建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是封閉的,即園林的四周都有圍牆,景物藏於園內。而且,除少數皇家宮苑外,園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要在一個不大的范圍內再現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在這方面,中國古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

第三,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於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築物,如亭、台、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簡而言之,東方園林基本上是寫意的、直觀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像、重聯想,重「言有盡而意無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韻味;而西方園林基本上則是寫實的、理性的、客觀的,重圖形、重人工、重秩序、重規律,以一種天生的對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園林也納入到嚴謹、認真、仔細的科學范疇。

二、西方園林

從可考的歷史看,西方園林始於古希臘。到了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貴族的住宅有了庭園,周圍環以柱廊,庭中有噴泉、雕塑,栽有薔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場所,有大片綠地,其中有涼亭、小徑。

古代羅馬時期的園林沒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紀,隨著文藝復興,園林才煥發了生機,西方園林形成了義大利、法國、英國三種風格。

義大利盛行台地園林,秉承了羅馬園林風格。如義大利費蒙的耐的美狄奇別野選址在山坡,園基是兩層狹長的台地,下層中間是水池,上層西端是主體建築,栽有許多樹木。台地園林是義大利園林特徵之一,它有層次感、立體感,有利於俯視,容易形成氣勢。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家馬爾伯蒂在《論建築》一書提出了造園思想和原則,他主張用直線劃分小區,修直路,栽直行樹。直線幾何圖形成為義大利園林的又一個特徵。

法國園林受到義大利園林影響,法國人在16世紀效仿義大利的台地園林。到了17世紀,逐漸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義園林。園林注重主從關系,強調中軸和秩序,突出雄偉、端莊、幾何平面。法國的凡爾賽宮園林是其代表作。凡爾賽宮園林分為三部分,南邊有湖,湖邊有綉花式花壇,中間部分有水池,北邊有密林。

園中有高大的喬木和筆直的道路,王家大道兩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羅母親雕像和阿波羅駕車雕像,表明這座宮廷園林的主題歌頌了太陽神,是積極進取的。這時期的園林把主要建築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設林蔭道,後面是花園,園林形成幾何形格網。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諾特爾,他開創了法國園林的特色和新時代。法國園林是西方園林的一種風格和流派。

英國園林突出自然風景。起初,英國園林先後受到義大利、法國影響。從18世紀開始,英國人逐漸從城堡式園林中走出來,在大自然中建園,把園林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早期造園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圖把圖畫變成現實,把自然變成圖畫。布良還改造自然,如修閘築壩,蓄水成湖。他創造的園林景觀都很開闊、宏大。

總之,西方園林開朗、活潑、規則、整齊、豪華、熱烈、激情,有時甚至是不顧奢侈地講究排場。從古希臘哲學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們認為野生大自然是未經馴化的,充分體現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態都修剪成規整幾何形式,園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齊筆直的。18世紀以前的西方古典園林景觀都是沿中軸線對稱展現。

從希臘古羅馬的庄園別墅,到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台地園,再到法國的凡爾賽宮苑,在規劃設計中都有一個完整的中軸系統。海神、農神、酒神、花神、阿波羅、丘比特、維納斯以及山林水澤等到華麗的雕塑噴泉,放置在軸線交點的廣場上,園林藝術主題是有神論的「人體美」。寬闊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噴泉水池,修剪成幾何形體的綠籬,大片開闊平坦的草坪,樹木成行列栽植。地形、水池、瀑布、噴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幾何形體,全園景觀是一幅「人工圖案裝飾畫」。

西方古典園林的創作主導思想是以人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須按照人的頭腦中的秩序、規則、條理、模式來進行改造,以中軸對稱規則形式體現出超越自然的人類征服力量,人造的幾何規則景觀超越於一切自然。造園中的建築、草坪、樹木無不講究完整性和邏輯性,以幾何形的組合達到數的和諧和完美。西方園林講求的是一覽無余,追求圖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種開放式的園林,一種供多數人享樂的「眾樂園」。

三、伊斯蘭園林

伊斯蘭藝術是一種受宗教影響很大的藝術形式,超越民族,人種,地域,國界,具有廣泛影響。它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遍布亞非,波及歐洲,在全世界已經超過13億伊斯蘭教徒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凡是信奉「真主」,誦讀《古蘭經》地域的藝術,都可以歸劃到這個范圍內。

伊斯蘭文化是隨著伊斯蘭教的擴張形成和發展起來的。6世紀末,穆罕默德打起了伊斯蘭教的旗幟,在短短的幾個世紀內建立起一個超過全盛期羅馬帝國疆域的大帝國——阿拉伯帝國。所以說,阿拉伯人的崛起和伊斯蘭教不可分開,阿拉伯園林通俗點說也可以算是伊斯蘭園林。

斯蘭園林通常面積較小,建築封閉,十字形的林陰路構成中軸線,封閉建築與特殊節水灌溉系統相結合,富有精美細密的建築圖案和裝飾色彩全園分割成四區。園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匯點布設水池,象徵天堂.園中溝渠明暗交替,盤式湧泉滴水,又分出幾何形小庭園,每個庭園的樹木相同。彩色陶瓷馬賽克圖案在庭園裝飾中廣泛應用。

伊斯蘭園林通常配有主要的總體結構,這在泰姬·瑪哈爾陵園中顯露無遺。伊斯蘭園林比中國的道家園林和日本的禪宗園林都更加系統化,其內的涼亭、樹木、植物和灌木都經過認真設置。這類園林通常會將一塊場地劃分為四個正方形,以代表源於神力的、由四部分組成的宇宙;中世紀葯草園則更具有結構性,因其對於瘟疫盛行的歐洲民眾而言,原本就是臨時的避難天堂。

資料拓展:

園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傳統中國文化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受到傳統「禮樂」文化影響很深。通過地形、山水、建築群、花木等作為載體襯托出人類主體的精神文化。

園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園林社區、園林街道、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國家園林縣城等等。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對於園林有著迫切的功能性和藝術性的要求。對於我們現代的生活和未來的人民發展方向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柒』 世界三大園林有哪些特點中國園林與英國園林的異同點有哪些

  1. 義大利台地園特徵:(1)多建於山坡上,依山就勢辟成台層,形成台地園;(2)布局嚴謹,有明確的中軸線貫穿全園;(3)建築常位於中軸線上,通常位於最高層;(4)水景、雕塑等為軸線上的主要裝飾,以加強透視線;(5)注重借景及透視線的應用;(6)以水為主體,形成豐富多彩的水景;(7)植物以綠色為基調,避免色彩鮮艷的花卉,植物配置中軸線兩側多為規則式,離中軸線漸遠自然式增強.

  2. 法國古典園林特徵:(1)以莊重典雅風格,表現了皇權至上的主題;(2)園林氣勢恢宏,視線開闊,具有外向性特點;(3)以建築為中心,並通常位於最高處;(4)花壇、雕像、泉池集中於中軸線上;(5)水景以靜水為主,體現遼闊、平靜、深遠的氣勢;(6)多選用闊葉喬木,以叢植為主,模紋花壇多使用花卉。

  3. 英國風景園特徵:(1)開闊並有起伏地形的的草地;(2)自然式種植的樹叢;(3)蜿蜒曲折的小徑;(4)自然彎曲的湖岸。

  1. 相同點:

    (1)中國與英國風景式園林都注重自然美,兩者者均以大自然為創作的本源。

    (2)同屬不規整的自然式園林。

    (3)造園風格上中國古典園林與英國風景式園林都屬自然式風格。

    (4)花木等植物是中英風景園林造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花木應用都以自然美為藝術准則,樹木多採取不規則的孤植, 叢植, 片植等形式。叢植和片植的林地邊緣也呈不規則的形式,常起到隔景、藏景的作用, 以增加景色的層次和變化。

  2. 不同點:

    (1)中國風景式園林擅長小中見大、師法自然,還要本於自然而又高出自然,英國風景式園林雖能本於自然但因為沒有明確的意境營造未能達到高於自然的境界。

    (2)中式是一種寫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中國園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徵創意。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則是一種本色自然,以理性、客觀的寫實,更舒展開闊與真切生動,英國風景園顯示肯定客觀世界美的樸野。

    (3)英國風景式園林對於現代城市的影響比中國古典園林對城市的影響要深刻得多。它所崇尚的疏林草地至今依然是現代城市公園的基本語匯。

    (4)兩者之間由於文化背景和民族習性的不同,,差異較大。英國園林從總體而言面積都較中國古典園林大,並以天然的真山真水為造園基址。而中國古典園林,特別是私家園林則面積較小,景物摹效於自然,即以精煉概括的手法,用人工的力量來再現天然的景色,以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意境。

『捌』 伊斯蘭園林、義大利式園林、法國式園林的特點

1伊斯蘭造園的特點是用縱橫軸線把平地分作四塊,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蔭路交叉處設中心噴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過十字水渠來灌溉周圍的植株。這樣的布局是由於西亞的氣候乾燥,乾旱與沙漠的環境使人們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經營一小塊綠洲。在波斯人的心目中,水和綠蔭對於身處萬傾黃沙中的他們顯得特別珍貴,認為天堂(即後來基督教所說的伊甸園)就是一個大花園,裡面有潺潺流水,綠樹鮮花。在古代西亞的園林中,那個交叉處的中心噴水池就象徵著天堂,後來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斷的發揮,由單一的中心水池演變為各種明渠暗溝與噴泉,這種水法的運用後來深刻地影響了歐洲各國的園林。
2義大利式園林: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上,境內山地和丘陵占國土面積的80%。義大利的地中海氣候與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有明顯的差異。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悶且熱,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幾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涼爽的海風,晚上有來自山林的冷空氣,正是這樣的地形和氣候特徵造就了義大利獨特的台地園。
3法國園林風格特徵
(1)在法國文藝復興初期,法國園林中仍然保持著中世紀城堡園林的高牆和壕溝,或大或小的封閉院落組成的園林在構圖上與建築之間毫無聯系,各台層之間也缺乏聯系。花園大都位於府邸一側,園林的地形變化平緩,台地高差不大。義大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建園要素和手法上,園內出現了石質的亭、廊、欄桿、棚架等,花壇出現了綉花紋樣的簡單圖案,偶爾用雕像點綴。岩洞和壁龕也傳入法國,內設雕像,洞口飾以拱券或柱式。
(2)16世紀中葉後,法國園林風格煥然一新。府邸不再是平面不規則的封閉堡壘,而是將主樓、兩廂和門樓圍著方形內院布置,主次分明,中軸對稱。花園觀賞性增加了,通常布置在邸宅的後面,從主樓腳下開始伸展,中軸線與府邸中軸線重合,採用對稱布局。
(3)法國園林在學習義大利園林同時,結合本國特點,創作出一些獨特的風格。其一,運用適應法國平原地區布局法,用一條道路將刺綉花壇分割為對稱的兩大塊,有時圖案採用阿拉伯式的裝飾花紋與幾何圖形相結合。其二,用花草圖形模仿衣服和刺綉花邊,形成一種新的園林裝飾藝術,稱為「摩爾式」或「阿拉伯式」裝飾。綠色植壇劃分成小方格花壇,用黃楊做花紋,除保留花草外,使用彩色頁岩細粒或砂子作為底襯,以提高裝飾效果。其三,花壇是法國園林中最重要的構成因素之一。從把整個花園簡單地劃分成方格形花壇,到把花園當作一個整體,按圖案來布置刺綉花壇,形成與宏偉建築相匹配的整體構圖效果,是法國園林藝術的重大飛躍。

『玖』 義大利文藝復興園林特徵

文藝復興園林,園林中的植物扮演重要的角色,攀緣植物爬滿牆壁,蒾籬勾畫花園房屋和小徑,葯用植物也普遍運用。花卉形成復雜的幾何圖案,常綠植物增添了園林的季節性色彩。 植物學也是產生於文藝復興時期,各大大學擁有植物園,人們爭相收集植物。植物園作為人們休息和學習的場所。

中文名
文藝復興園林

外文名


時代
文藝復興

類別
園林

歷史淵源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把更多追求放在精神上,同時藝術,建築上發生極大變革。對於古希臘,羅馬文化的追求影響了園林的設計,園林的形式又是古希臘羅馬的一種繼承和超越。建築上,更多體現了幾何學,通過游廊,涼廊,藤架來聯系房屋和公園。別墅里希臘和羅馬神話的人物畫像。

歷史背景
歐洲文藝復興發源於義大利,公元14、15世紀是早期,16世紀極盛,16世紀末走向衰落。

當時義大利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有商船和北非、君士坦丁堡、小亞細亞、黑海延岸進行貿易。政權為大銀行家、大商人、工場主等把持。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與發展其政治、經濟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里反對教會精神、封建文化,開始提倡古典文化,研究古希臘、羅馬的哲學、文學、藝術等等,利用其反映人肯定人生的傾向,來反對中世紀的封建神學,發展資本主義思想意識。義大利城市一時學術繁榮,再現了古典文化,並藉以發揮,所以將此文化運動稱為文藝復興。

這正是資本主義文化的興起,而不是奴隸制文化的復活。文藝復興的這種思想是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是與以神為中心的封建思想相對立,它肯定人是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要求發揮人的才智,對現實生活取積極態度。這一指導思想反映在文學、科學、音樂、藝術、建築、園林等各個方面。

園林發展特點
文藝復興時期的園林發展、特點

15世紀初葉,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文學和藝術飛躍進步,引起一批人愛好自然,追求田園趣味,文藝復興園林盛行,並逐步從幾何型向巴洛克藝術曲線型轉變。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甚至追求主觀、新奇、夢幻般的「手法主義」的表現。

17世紀,園林史上出現了一位開創法國乃至歐洲造園新風的傑出人物——勒·諾特(AndreLeNotre1613-1700),法國園林即由他開創。中國稱之為古典主義園林。勒·諾特的造園保留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庄園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種更開朗、華麗、宏偉、對稱的方式在法國重新組合,創造了一種更顯高貴的園林,追求整個園林寧靜開闊,統一中又富有變化,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的景觀效果。在中國的圓明園,由於乾隆皇帝的獵奇,也建造了模仿法國園林的西洋樓。

17、18世紀,繪畫與文學兩種藝術熱衷於自然的傾向影響了英國造園,加之中國園林文化的影響,英國出現了自然風景園。以起伏開闊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叢自然生長的樹木為要素構成了一種新的園林。18世紀中葉,作為改進,園林中建造一些點景物,如中國的亭、塔、橋、假山以及其他異國情調的小建築或模仿古羅馬的廢墟等,人們將這種園林稱之為感傷主義園林或英中式園林。

歐洲大陸風景園是從模仿英中式園林開始的,雖然最初常常是很盲目的模仿,但結果卻帶來了園林的根本變革。風景園在歐洲大陸的發展是一個凈化的過程,自然風景式比重越來越大,點景物越來越少,到1800年後,純凈的自然風景園終於出現。

19世紀上半葉的園林設計常常是幾何式與規則式園林的綜合。19世紀末,更多的設計使用規則式園林來協調建築與環境的關系。藝術和建築業在向簡潔的方向發展,園林受新思潮的影響,走向了凈化的道路,逐步轉向注重功能、以人為本的設計。

19世紀,造園風格停滯在自然式與幾何式兩者互相交融的設計風格上,甚至逐步淪為對歷史樣式的模仿與拼湊,直至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中導致新的園林風格的誕生。 受工藝美術運動影響,花園風格更加簡潔、浪漫、高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間構築花園,並強調自然材料的運用。這種風格影響到後來歐洲大陸的花園設計,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影響。

新藝術運動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裝飾的手段來創造出一種新的設計,主要表現在追求自然曲線形和追求直線幾何形兩種形式。新藝術運動中的另一個特點是強調園林與建築之間以藝術的形式相聯系,認為園林與建築之間在概念上要統一,理想的園林應該是盡量再現建築內部的「室外房間」。

『拾』 義大利的園林特點是什麼

義大利的園林特點如下:

義大利園林一般附屬於郊外別墅,與別墅一起由建築師設計,布局統一,但別墅不起統率作用。它繼承了古羅馬花園的特點,採用規則式布局而不突出軸線。園林分兩部分:緊挨著主要建築物的部分是花園,花園之外是林園。

義大利境內多丘陵,花園別墅造在斜坡上,花園順地形分成幾層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軸線對稱布置幾何形的水池和用黃楊或柏樹組成花紋圖案的剪樹植壇,很少用花。重視水的處理。借地形修渠道將山泉水引下,層層下跌,叮咚作響。

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壓形成噴泉。跌水和噴泉是花園里很活躍的景觀。外圍的林園是天然景色,樹木茂密。別墅的主建築物通常在較高或最高層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園景色和觀賞四周的自然風光。義大利園林常被稱為「台地園」。

(10)義大利園林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義大利、法國、英國的造園藝術是西方園林藝術的典型代表,雖然它們同屬西方園林藝術體系,具有許多共同特徵,但由於受到各種自然和社會條件的制約,也表現出了不同的風格。但總體而言西方園林藝術與中國園林藝術迥然不同。

西方園林的造園藝術,完全排斥自然,力求體現出嚴謹的理性,一絲不苟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發展。「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成為西方造園藝術的基本信條。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園林特徵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和平精英國際服又出來了什麼模式 瀏覽:355
兩千年中國看哪個城市 瀏覽:629
phd是什麼學位英國 瀏覽:640
清朝時稱越南叫什麼 瀏覽:196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6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
中國移民外國有多少 瀏覽:72
越南轉口貿易生產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63
上海到英國的商務艙機票多少錢 瀏覽:64
越南考研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義大利和瑞士邊境哪個車站好 瀏覽:62
印度停止送親多少 瀏覽:455
伊朗什麼時候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 瀏覽:803
中國哪個鐵路學校好 瀏覽:835
印度怎麼賠償 瀏覽: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麼做石榴米 瀏覽: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裡 瀏覽:267
印尼哪裡的燕窩最便宜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