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江戶川亂步的《火星運河 》是什麼意思嗎
有可能是性的暗示吧,猜的,和黑暗森林的靜謐恐怖,在湖中跳舞的瘋狂,化作女人的意象,和最後落日山脈一樣的戀人臉龐。
B. 凡爾納寫海底兩萬里時蘇伊士運河有沒有建成
傳說義大利藝術大師兼發明家達·芬奇最早進行了關於潛艇的設計。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潛艇研究者是義大利人倫納德,他於公元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體結構」的理論。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有關潛艇的著作--《發明》。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科尼利斯·德雷爾成功地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潛水船,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能夠潛入水下,並能在水下行進的「船」。它的船體象一個木櫃,木質結構,外面覆蓋著塗有油脂的牛皮,船內裝有作為壓載水艙使用的羊皮囊。這艘潛水船以多根木槳來驅動,可載12名船員,能夠潛入水中3-5米。 德雷爾的潛水船被認為是潛艇的雛形,所以他被稱為「潛艇之父」,此後百年間潛艇的發展進入了「慢車道」。直到1724年,俄國人葉菲姆·尼科諾夫製造出了又一艘潛水船,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樹脂、鐵條、銅皮等材料製成。此後,潛艇的發展又一次進入停滯期。 海底兩萬里:全書共2部47章。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法國《教育與娛樂雜志》。 由此可以看到,即使寫海底兩萬里時真正的潛艇還沒有造出來,但是起碼大部分的構想是有的。
C. 義大利天文學家觀察到的所謂運河是指什麼
義大利天文學家觀察到的「運河」指的是火星「湖」。
人類發現的這個火星「湖」位於火星南部高地的厄伯斯華德隕石坑,它的外形看起來像一個右邊凹進的半圓。天文學家推測,這個隕石坑可能是火山「湖」,在經過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後,它早已經乾枯,盡管它的右邊保存完整,然而其餘部分由後來隕石猛烈撞擊形成的更大的霍爾登隕坑所掀起的碎屑覆蓋。天文學家以此推測,火星也曾是一個充滿水的世界。
火星極冠與火星洞穴:
17世紀末,荷蘭學者惠更斯通過望遠鏡觀察到,火星的南北極都擁有一個巨大的極端,它們是由水冰和乾冰覆蓋的區域,厚度達到了數公里,是火星上水冰最重要的儲藏庫。
火星極冠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會隨著火星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天的時候會逐漸縮小,冬天的時候又會逐漸擴大,和地球兩極的冰雪一樣。
火星上除了有極端,還有一些奇特的「洞穴」,它們都是被人類的探測器發現的。美國的天文學家將「奧德賽」探測器發射到火星,一共發現了7個奇特的洞穴。它們寬度約250米,而深度還無法估算。不過這些火星洞穴的發現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存在,那麼這些洞穴將成為它們的「保護所」,而且這些洞穴還能夠成為人類登陸火星之後的居住點,為火星的探測鋪平道路。
D. 人們為什麼會猜測火星上有開挖的運河
火星上有一個個長長的河,不管它現在有沒有水,至少它們曾經是個有水的河,是水形成河,這河還是比較直的,象是快速流動的大水沖直的,又不對,金湖縣與洪澤區交界處有幾十公里長的漕澤河,它原先由洪澤湖通白馬湖的,它是自然形成的河,後來人沿河形加了圩,可它是彎彎曲曲的,金湖洪澤都是無山的平原地,火星上的河竟比地球上多水地的河還線直,這可能經人工疏導才這樣的。從火星照片上看火星上的大河比地球上的大河數目多,至少有三條河比地球上最大的大河都大,這么多的水是怎麼形成的呢?它們比較集中啊,也許這些地方原先是多降雨的地方,古時的火星上的降雨比現在地球上降雨多才形成比地球上的大河更大的河。
E. 火星有人嗎
現在沒有
F. 火星上發現人工運河,會是火星人修建的嗎
火星上似有比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更大的工程
我們看火星圖片,上邊有凹的長條,這長條是怎麼來的呢?是自然形成的嗎?不象!自然形成是好圓好波浪是差直線和方正規則的,是星球與星球之間括擦而成的嗎?不象,二個轉動的圓球在大的空間中只有碰離而不是穩定不動的平直括察,何況凹的應有高的括擦,它應該是山,而山也很難見到平高的。火星很大,火星這般大的星球圓化程度是高的,這有規則顯長條形的凹可能是人工作成的,是用來聯接兩邊水源的,這長條和它的二邊都顯灰黑,象幹了的河床,那問題又來了,作這工程的人應該有後人在吧,可火星上至今找不到人存在的跡象,那人那裡去了呢?因為火星上河湖幹了,不利於人的生存,火星上的人可能跑到別的星球上去了,那得有比地球人更先進的科技水平才行,可火星上看不出,那他們是怎麼逃生的呢?也許他們將人身的上億個細胞分散化了,微小生命易在火星上太空上存活的。
G.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的辯論會,反方辨詞,要有
地球以外的生命
喬爾·阿肯巴克
1.宇宙中奇跡乍現。出現了一種被稱為生命的東西---物質的一種形態;它與岩石、氣體和灰塵有本質的不同,但卻由同樣的物質,到處存在的同樣的元素構成。
2.生命顯而易見,但是它卻很難明確無誤地一言以概之。我們可以說生命繁衍延續。生命耗費能量。生命適應環境。某些形式的生命形成了龐大的中央處理網路系統。至少有一種生命深刻地意識到本身的存在。
3.這種生命抱著一個大大的疑問:還有什麼樣的生命存在於外部空間呢?
4.在新千年之交,也許再沒有任何其他科學奧秘如此讓人躍躍欲試,卻又坎坷重重難以求索。太空是否存在生命,這是我們對自然認識上的空向。科學家們使用如哈勃太空望遠鏡之類的各種各樣的儀器發現了一批令人迷惑不解的太空地域,然而至今地球仍然是我們了解的惟一的人可以居住的世界。
5.我們都在猜測,都在設想。已過世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預測,僅我們所在的星系就有上百萬個具備高度科學技術的文明社會。他的較為保守的同事弗蘭克·德雷克則認為這樣的社會有一萬個。也有持懷疑觀點的科學家,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文學家本·朱克曼,他則認為即使不是在整個宇宙,至少在這個星系中我們是僅存的生命。
6.所有的估計都僅僅是猜測而已。事實上還沒有關於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結論性的證據。沒有證據不等於證明其不存在。但畢竟我們依然從未發現過任何外星微生物,更不用說外星飛船了。
7.我們對於外空生命的認識其實只是被薩根稱為「聽起來言之有理的論點」,有許多未知數,許多直覺和想像,亦有許多隨意的假設理所當然。即使我們說服自己相信太空存在生命,我們仍然面對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對那種生命一無所知。我們不了解它是否與我們不同;我們不知道這種生命是否建立在碳原子基礎上,是否需要液體形態的水作為中介,是游呢、飛呢、還是生活在地下。
8.盡管疑團重重、星雲障目,然而外空生命越來越成為令人激動的科學探索領域。這個領域被稱為外空生物學、天體生物學或者生物天文學。
9.無論被冠以怎樣的名稱,這仍然是一門充滿樂觀情緒的科學。我們現在了解到,宇宙可能布滿了各種各樣的行星。1995年以來,天文學家們就觀測到至少22個行星圍繞其他星球運轉。美國航空航天總局計劃建造一台叫做「地球類行星搜尋者」的望遠鏡。目的是尋找類似地球的行星,觀測其是否有適於生命生存的大氣層。過去的幾十年裡,曾經在我們的星球上發現過生存於極其超乎尋常、極其惡劣的環境之中的有機物。如果微生物可以在地層深處的岩石孔洞中或者在黃石公園里滾燙的硫磺溫泉邊上生存,那它們或許覺得像火星這樣的地方並不那麼糟糕。
10.目前,火星正在遭受地球人類的大舉進攻,從極地著陸器、全球勘測儀,到搜集化石的步行者探測器,都以火星為目標。2008年將有一箱火星石被發射回地球,投落在猶他州的沙漠地帶,在完全封閉的實驗室里接受科學家的認真徹底的檢查。在未來的年代裡,這樣的探索還將圍繞甚而深入木星的月亮歐羅巴。因為有眾多跡象表明那個冰冷的世界有淺表層海洋---人們認為在這個黑暗冰冷的地方也許會存在生物圈。
l1.在尋找外星微生物的同時,人們也在不斷地努力尋找更大的、有智力、能夠交際的生命。盡管試驗了40年,SETI,即搜索外空間智能生物這一工程,沒有收到過任何來自外星文明社會能證明其存在的信號,但是信號處理技術卻一年年發展得越來越精密。樂觀的人們猜測。調准外星人的電子信號頻道是早晚的事。
12.然而,沒人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或者說這些研究是否能夠有突破性的進展。盡管這個領域正士氣十足,歡欣鼓舞,我敢打賭,這種突破性進展在多年以後都不會到來,更不用說十年二十年了。道理很簡單。我們所指的外空間的生命不是那麼容易被發現的。
13.但是仍有理由使尋找外星有機物的工程繼續下去。其一,簡單地說,宇宙看上去有可能有生命。另一個是,生命發出信息證明著它的存在,如果什麼也沒有,起碼總是留下些剩餘物、印跡、回聲這類東西。假如宇甫中存在著大量的其他生命,那種生命不可能永遠封閉在未知的世界裡。
14.能夠與外星人聯絡固然是劃時代的、具有重大文化意義的事件,但是即使發現的是微小的化石,或者僅僅是太空生化過程所剩的殘渣也會使外空生物學家們感到非常欣慰。那正是我們開始把人類置於宇宙這個大范圍的漫長的過程所需要的。正是這個原因,太空生物學家們的足跡遍及地球上環境最差的地方。或者說是最極端的地方---最乾燥的、最寒冷的,總之是他們所能找到的最接近火星環境的地方。
15.最具誘惑力的可能性是宇宙中存在著勃勃生機,而且總有一天會被發現。我們都知道生物基本上是由氫、氮、碳和氧這四種宇宙中最常見的活性化學元素構成的,這大大激勵了外空生物學家們持續的樂觀主義精神。而且生命與非生命縱橫交織,密不可分;縱然利刃也難以將它們完全斬斷分離開來
16.我們還知道運行中的生態系統不需陽光或者光合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期,研究人員曾發現華盛頓州地層深處的玄武岩層中有大量完全與有光合作用的世界相隔絕的微生物。甚至更復雜的生命形式都可以適應種種不利的環境。科學家乘坐阿爾文深海潛水器漫遊海底山脊時發現,海底火山口附近布滿了蝦和無嘴管狀蠕蟲。
17.科學家們努力在宇宙巾尋找生命的跡象,而這對於許多人來說別有一番戲劇情形,人們認為外太空生命不是黏滑的微生物,而是有智力、有技能的生物,隱匿在我們中間。相信存在外星人的人們不會相信所謂的外星人只是虛構的故事而已。能夠避開偵查和確認,尤其是主流科學家的偵查和確認大概是這些外星來客的故事的特徵。
18.我曾光臨了幾次UFO年會,也曾拜訪了新墨西哥的UFO展覽館,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關於太空外星人之爭必敗無疑。外星人存在論者和懷疑主義者之間不可調和。而我認為說外星人乘飛碟來到地球之說缺乏科學依據較為公正。如果這些外星人堅持這樣忽隱忽現,如果他們堅持在半夜劫持人類卻沒有其他人能證實他們曾出現過的話,那麼他們也無權登入自然歷史展覽館的大雅之堂。
19.對外星人乘坐飛碟光臨地球這種說法深信不疑的人,並不像人們有時候所說的那樣,是邏輯混亂,更不是喪失理智。多數人是從探求宇宙的真理這一直覺出發的。如此眾多的人們反主流科學家們的觀點而行之,信守外星人存在的理論,這恰恰提醒我們外太空生命的話題多麼引人人勝。
20.正如許多作家所注意到的那樣,對一些人來說,外星人是天使、魔鬼、幽靈等童話人物的現代替代品,是人們根據現代天文學和工程技術的發展推測出來的形象。其中有人們自遠古以來就抱有的期待,認為外星人終會光臨地球和地球人打成一片,這樣的想法讓人興奮。這樣一來,外星人光臨地球的情節只差為他們想像出乘載的工具了。
21.科學家們對於外星人會乘坐飛碟光臨地球的這樣的想法並不驚訝,驚訝的是外星人為何至今尚未光臨。物理學家恩里諾·費米在1950年曾向他的同事們提出了一個後來眾所周知的問題,即:大家到底在哪裡?從理論上講,人類可以在一百萬年之內征服整個星系,如果這是可能的,那麼比人類更古老的文明社會更可以這么做。可是他們為什麼還沒有光顧地球?這就是著名的費米雋語。是不是外星人正在觀察我們而不加干涉?(動物園假設)是不是他們曾到達地球,留下這樣那樣遺跡,然後因為厭倦了而離開?(即「古代天文學家」論,假定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等建築。)抑或對這些高智能的物種而言,星際旅行太過昂貴、太過耗時?(其實地球與太陽那邊最近的行星的距離還不到25萬億英里。)
22.或者是否有可能至少在我們所在的星系,掌握最高科學技術的物種恰恰只存在於地存在。
24.值得注意的是,這番論戰中恰恰缺乏構成真正有說服力的論點的要素:論據。而在確鑿地發現了火星運河之後,狀況似乎大為改觀。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塞卜拉里稱他發現這顆行星表面存在運河,或者被稱為渠道。美國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和他的同事們在此基礎上著手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25.19世紀末期,洛厄爾使用他在亞利桑那州弗萊格斯塔夫城附近建造的太空望遠鏡,向世人宣布,說他發現了火星上有成百條運河,並認為那是火星上有智能的文明社會的人_T創造。他曾寫道:實際上火星人應理所當然比我們地球人類更優秀。他的理由是,火星人環球建造的巨大工程遠遠超出我們地球人能力所及,而且一個種族在整個行星范圍和睦相處,這種能力本身就告訴我們,他們比整天吵吵鬧鬧、打打殺殺的地球人更進步。不過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他的小說《星球大戰》里則把這一思想稍加扭曲,小說中的火星人配備著致命的激光槍,夢想著征服地球。
26.此後,唉,火星人之說算是玩完了,他們只是人造的文化藝術品而已。因為當天文學家們使用更先進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那裡根本沒有任何運河的蹤影。洛厄爾的運河不過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典型的「信則見」的主觀臆想。然而,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仍不斷地對火星表面上季節性的暗影心存幻想。這會不會是植被?到了1965年,火星草原和森林最終被「毀之殆盡」,當時「水手4號」探測器攝取了22張火星表面的照片,表明火星是火山口密布的荒原,和月球一樣。
27.1976年「海盜」號登陸器在火星登陸時發現火星上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還發現火星表面也沒有任何有機分子的痕跡。這次洲際旅行是科技發展的重大成功,然而火星上不存在可觀測的生命的結論讓外空生物學在後來的20年裡謹慎從事。
28.到了20世紀90年代,情況有所轉機。生物學家在探查地球與火星相似環境中的有機物時受到啟發,重新開始認為太陽系的其他部分有可能適於生物生存。他們還發現一些跡象表明生命出現在地球歷史的早期。有意思的是,當生命初現地球之時,火星的狀況比現在好得多。火星表面照片顯示該星球上曾經存在過流動的河流,或許曾經存在過海洋。甚至也許生命起源於火星,然後隨著隕石傳播到地球上。
29.這將我們引到最著名的火星隕石:ALH8400l號隕石這個話題上。1996年基地設在休斯敦的美國宇航局的3位科學家組成的分隊宣布,這塊在南極洲發現的馬鈴薯形狀的岩石可能包含火星化石。
30.1996年8月7日這天,消息在華盛頓美國宇航局召開的令人難忘的記者招待會上公布。人人都知道真正找到這些意義重大的微生物化石該是何等的歷史性的榮耀,而如果搞錯了,人人會感到丟臉。美國宇航局的局長丹·戈爾丁謹慎地說,這些結果是不確定的,但又說,「我們也許會看到生命存在於我們所在這塊太陽周圍的第3塊石頭似的星球之外的地方。"
31.美國宇航局的小組在會上做了頗為動人的演示,其中充實了大量的圖表以及那些首次公布於眾的驚人的生物化石圖片,其中的一張圖片上看上去像一條蠕蟲。不過,接下來反對者也出現了。加州大學的J.威廉姆.紹珀夫說,如果在分成一至十級的等級表上,等級越高,生物起源的可能性就越大的話,他只能給這塊所謂的火星化石打二級。因此,從那一天開始,科學界曠日經久的辯論便開始了。
32.宇航局的結論受到猛烈的攻擊。一項摧毀性的研究表明,某些形似微生物的結構其實不過是一些岩石碎片,由於在准備幻燈片的過程中著了色,僅僅外形上像生物而已。研究者們甚至發現隕石內部有來自地球的污染物質。
33.宇航局小組奮起迎戰,一點一點地予以回擊。但是三年以後,反對一方感到他們已經把火星石頭理論打擊得潰不成軍了。夏威夷大學的化學地理學家魯南·貝克爾告訴我說:「我認為我們是在鞭打死馬,對方失敗已成定局。」
34.不過身為宇航局隕石小組成員之一的埃弗里特·吉布森則認為,這是典型的科學界抵製革命思想的行為。「科學界,」他說,「一般不會很快地接受較為激進的主張。,,
35.過去也曾經有科學家不相信隕石會從天而降。有一段時間,板塊構造地質學被視為十分怪異的主張,板塊地質學是指地殼的巨大板塊的移動、碰撞、下沉。是不是火星化石也屬於同一類主張?或者他們也跟那些被否定了的運河一樣?
36.如果生命在地球上通過自然過程產生,那麼按理說,在其他星球上也應該如此。可是我們眺望太空,卻看不到有任何顯示生命跡象的環境。我們可以觀測到各種行星和月亮,卻看不到生命得以存活其上的可能性。事實上,行星和月亮多種多樣,形形色色---有炎熱的、黑暗的、冰冷的、氣狀的---似乎表現此處無生命的方式比表現其有生命的方式多得多。
37.在我們所在的太陽系裡,地球可能處於相當狹窄的適於生存的地帶,不太冷也不太熱,與太陽的距離剛剛好,使水呈現為液體狀態在地球表面拍擊飛濺。也許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使生命在地球上有存在的可能性。地殼結構運動使這顆星球的碳得以再循環。火星卻沒有這些機制,而且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缺陷或許恰恰是火星失去其大部分大氣層的原因。
38.即便是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仍然是長久以來解不開的謎團。物理學家兼作家保羅.戴維斯曾發出疑問:「數種化學元素聚合在一起,不受任何外來因素的干擾,何以形成了生命體?,,他認為,「從事情的外表看,生命本身就是充滿不可能性的現象。尚無任何已知的物質學說明確地說明生命是如何創造的。我有幸理智地相信,我們人類生存在一個對生命極其友好的宇宙之中,因為我們可以感覺出這種和諧。但是我們的確沒有發現所謂生命的學說。」
39.甚至於人們連生命是否需要液態的水這一點也無法確定,盡管這看來合乎情理,而且在地球上的確如此。宇宙中的液態水可能相當稀少---歐羅巴可以證明---但是另一種假定的生命成分:主要由碳原子構成的有機分子卻到處都是。正因為如此,那位不屈不撓的學者傑弗瑞.巴達便認為宇宙中生命無所不在。「我真不知道如何避免這么想,」他說,語氣中甚至帶著歉意。那麼好吧,姑且讓我們假設生命可以無處不在,隨之而來的卻又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到底生命需要進化多久可以達到具有智能的條件?
40.有些人的觀點是,高智能物種在地球上10億物種中僅出現一個。20世紀最偉大的生物學家厄恩斯特.邁爾就是持這樣觀點的一位。這樣,高智能只有十億分之一的成功機會。然而哈佛大學物理學家保羅.霍羅威茨則提出,同一個數據可以反過來看,即在我們已知有生命的惟一的星球上就出現了具有高智能的物種,其比率應該是一比一。
41.我所見的所有人都認為,假如你可以讓地球進化的過程像倒錄音磁帶一樣重放一次,你絕不會得到與人類一模一樣的生物。不過還有一些人堅信智能物種極有可能產生於某種基本的條件下。有人情緒激昂地爭論說外星生命絕對與人類不同;另一派則主張,地球上的生物進化過程可能恰恰是外星上發生的一切的最好佐證。 42.正因為缺乏可靠的數據,這一領域仍然僅僅是思想家和理論家們的園地。到底何謂「智能"?人類「思考」、「感覺」,或者「談情說愛」,這些行為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查問人類是否獨自存在之時,其實最想了解的是宇宙中到底是否存在著與我們大體相同的人類。我們在尋找交流者,尋找那些能發出訊號的生物--- 能做到講清楚來龍去脈的人就更好不過了。
43.每隔3年,這一領域的主要思想家們就會聚一堂,召開生物天文學大會。我參加了1999年8月在夏威夷大島舉行的那次會議。開幕式圍繞一家賓館的室外池塘舉行,多倫多大學的一位名叫艾倫.圖赫的社會學學者發表了一番帶有挑釁性的言論:「我認為外星人的探查早已開始,也許他們早已到達地球。」
44.他指的不是飛碟。他所說的外星人探查地球的用具小得很 ---是所謂的「納米探測器」,是進步的文明社會向地球發出的實驗機器人式的小小的裝置。而且外星人會故意讓地球人察覺到某些方面的行為。那麼,外星人到底怎麼行動?他們到底在哪裡?「我認為它會在互聯網上出現。"圖赫說。
45.圖赫等十來位幻想家們大會前開了個小會,討論主題是,如果人類社會接收到外空發來的「有實質內容」的信息該如何應對。會上.大家都不能確定人類是否做好了准備應付這類事件的發生。人類甚至難以起草一份復信。我們能否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人類的缺陷?假如我們承認歷史上有過戰爭和奴隸制度,是否會被誤認為是對他們外星人的威脅?即使用意良好的國際組織的思想家們可以試圖起草這份信息,但是讓哪家野雞電台搶了先該如何是好?看來生物天文學還真有地地道道的一面。這次會讓我想到,對於我們所在的小小的星系還有那麼多需要了解。有一天早晨,外空生物學家傑克.法默提出了一個簡單卻驚人的觀點。他注意到,1976年的「海盜」探測器和1997年的"尋路"太空船登上火星時,都沒有帶上地理學家們最重要的工具:放大鏡。計劃在1999年12月登陸火星的極地著陸器計劃中也沒有這一器械。法默的評論還在我的腦海里縈繞,又有一位海洋學家,辛迪.李.凡.多弗注意到,尚無人乘坐深海潛水艇到印度洋中的活火山口附近去看個究竟。
46.所以,在我們為如何對付星際帝國而操心之前,還是讓我們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做做嚴肅的野外考察工作為好。
47.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的見解是,人類可以鑄造新式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將能夠適應存活於太空的真空狀態巾,也可以在冰凍的月球的地表上,或者彗星,甚至類星體上生存。在戴森描繪的宇宙里,生命是運動的,星體則是有引力的陷阱,限制了生命的自由運動。
48.「也許我們的使命就是成為助產士.幫助生命宇宙的誕生。」他最近說,「一旦生命逃出地球這個小星球。其發展將無止境。」
49.但是,生命首先得在地球上存活下來。人類以其現代人這副模樣出現在地球上剛剛125,000年。人類的頭腦是否是長遠的優勢目前尚不明了。我們犯錯誤。我們製造原子彈。我們破壞環境、弄臟水源、污染空氣。作為物種之一,人類現在首先要做的是盡可能長地使現代文明延續下去。
50.我真誠地希望所有探索生命問題的人最終對人類本身重新珍惜。這個宇宙到處是空曠的空間、熾熱的火爐似的星球以及冰冷的世界,偏偏我們活著、存在著,這真是太好了!同時我們應該牢記,即使我們在地球以外的世界裡找到了高智能的生命,這些生命也可能會完全H;乎我們的意料,甚至不是我們想要找到的。
51.外星人也許根本不理會我們的意識中重要的部分,即我們的精神。他也許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與外星人接觸的那個最偉大的時刻也許僅僅提醒我們,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我們本身更完美的翻版——恰恰是在我們所在的地球上,利用現成的原材料製造出來的一種生物。
H. 哪位天文學家首先發現了火星上的運河根據是什麼
1976年07月20日和09月03日海盜一號與二號宇宙飛船陸續成功的登陸火星,除了做影像的傳送與搜集相關科學數據(結構的特徵、大氣的成份)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尋找生命的證據。但依所做的實驗結果來分析,確認有機生物存在的機率相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