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的著名景色怎麼畫

義大利的著名景色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2-08-24 01:19:47

Ⅰ 《蒙娜麗莎》的繪畫背景和含義

創作背景

一、人文背景

文藝復興是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歐洲源自對基督教統治下中世紀的批判,產生了世俗價值觀念。人的觀念在達·芬奇等藝術家的觀念里居於核心的地位,《蒙娜麗莎》也展現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輝,肯定了人從自然狀態脫離而存在的意義。

二、草稿背景

在《蒙娜麗莎》創作之前,就有一幅,《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油畫:《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出自達·芬奇,其創作時間遠遠早於《蒙娜麗莎》油畫作品。《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繪畫,人物的面色清新紅潤,不沾歲月痕跡,有著與蒙娜麗莎非常相似的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只是更為年輕。有專家還曾利用碳定年法對《艾爾沃斯·蒙娜麗莎》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該幅畫創作於15世紀。

含義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1)義大利的著名景色怎麼畫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作品反響

17世紀中期,達·芬奇的名字和《蒙娜麗莎》出現,曾經在楓丹白露宮編纂藝術品目錄的班爾·湯,把《蒙娜麗莎》稱為「畫中之畫、首屈一指」。 每年到盧浮宮鑒賞《蒙娜麗莎》作品的人數,大約有600萬左右。

衍生作品

1919年,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20世紀的藝術家馬歇爾·杜尚開啟了帶胡須《蒙娜麗莎》肖像的無限重復創作。並且,這一改造成為現代藝術史上的標志性事件,杜尚也成了「惡搞」《蒙娜麗莎》的「始作俑者」。

1965年,馬歇爾·杜尚在作品《拉西》中去掉了蒙娜麗莎的小鬍子,以這種方式宣稱「蒙娜麗莎」是達·芬奇和杜尚跨越文藝復興和20世紀兩個時期,在新藝術史中共同創作的作品。

1954年,美國肖像攝影師菲利普·哈爾斯曼將達利雙目瞪圓、鬍子翹起的怪異面孔挪用到了蒙娜麗莎的臉上,並在她青筋凸起的手中塞滿錢幣,用以諷刺達利晚年欺騙式的賺錢方式。

20世紀50年代,電影《蒙娜麗莎》出品,榮獲1959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65年,巴黎舉行「《蒙娜麗莎》藝術節」,29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帶著標新立異的《蒙娜麗莎》齊聚於此。

1972年,弗蘭克·福斯創作《蒙娜麗莎的可視基因》作品,該作品是一種原生、創新和超前的視覺效果。

2009年,法籍華人畫家嚴培明在盧浮宮展出巨幅油畫《蒙娜麗莎的葬禮》,畫面中的蒙娜麗莎眼裡含著淚水。

Ⅱ 《最後的晚餐》這幅有名的義大利畫,用了多久時間畫出來的

據說,義大利著名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歷時7年繪制了《最後的晚餐》這幅佳作。

畫中耶穌和十二門徒的形象均來自現實中的人。

達芬奇創作這幅作品時,曾仔細觀察過無數的年輕人,想尋找一張神聖的、能表現耶穌品格的面孔。

費力搜尋了幾星期之後,一個19歲的年輕人被選定為耶穌畫像的模特。歷時6個月,達芬奇創造出這幅名畫的主角。在以後長達6年的時間內,達芬奇繼續努力著,逐個找到適合11位門徒的模特並完成了畫像。這幅畫的中間留下了猶大的位置,這是完成這幅作品最後的一步。這個門徒,就是為了30枚銀幣而背叛耶穌的人。

達芬奇要尋找一張貪婪、奸詐、偽善、冷酷、無情的面孔,一張能描繪出出賣朋友特徵的面孔。

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能體現猶大特徵的模特確實很難,費盡了周折,終於有人帶話給達芬奇,說在羅馬土牢里發現了一個因謀殺罪而被判處死刑的犯人,幾乎完全符合達芬奇的要求。


達芬奇馬上趕到羅馬。站在達芬奇面前的是一個皮膚黝黑的人,骯臟蓬亂的長發懶散地遮在臉上,陰郁的面孔透著一股邪惡的、墮落的神情。達芬奇終於找到了他想要的能表現猶大特徵的人。

經過羅馬國王的特許,這個死刑犯被押送到米蘭,每天在指定的時間坐在達芬奇面前,供這位天才藝術家繪畫。幾個月後,達芬奇終於畫完了最後一筆,他對衛兵說:「我畫完了,你可以把這個囚犯帶走了。」

就在這時,死刑犯突然擺脫了衛兵的控制沖向達芬奇,他哭著喊道:「噢,達芬奇,你看看我,你認不出我是誰嗎?」

達芬奇仔細端詳著死囚犯,然後對這個凝視了幾個月的面孔說:「不,在士兵把你從羅馬土牢里帶出來之前,我從未見過你。」

聽了達芬奇的話,死刑犯抬頭望著天空嘆道:「噢,上帝,我真得那麼墮落嗎?」然後他轉向畫哭泣:「達芬奇,你再看看我,我就是7年前給你做耶穌畫像模特的那個人啊。」

所以,你是耶穌,還是猶大,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Ⅲ 義大利油畫家喬治莫蘭迪著名畫作是什麼

莫蘭迪一生的創作題材都是在畫著幾只瓶子和波羅納郊外的風景。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這些瓶子和周圍生活的景色,單就創作的油畫就有1264張,而這還不包括素描、水彩和版畫等其他形式。當人們問及他的創作情況時,莫蘭迪說:「那種由看得見的世界,也就是形體的世界所喚起的感覺和圖像,是很難,甚至根本無法用定義和詞彙來描述。事實上,它與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樣,因為那個
莫蘭迪作品
視覺所及的世界是由形體、顏色、空間和光線所決定的……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實的了。」從這句話中,很明顯可以理解到莫蘭迪的創作理念,藝術家只要真實地表現眼前所見的事物,就已經足夠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它、表現它。

Ⅳ 告訴我幾位西方著名的風景畫大師和其代表作

1. 戈延(Jan van Goyen,l596--1656)是第一代風景畫家中的佼佼者,他擅長表現江河景色。他的名作《鄉村景色》(約1645),真實地再現了荷蘭的自然風貌。雲天占據著大部分畫面,壓得很低的視平線把觀眾與河邊景象拉近了,這種構圖方式,成為荷蘭風景畫中常見的手法。

2. 與戈延同屬一代的薩恩列達姆(Pieter Saenredam,l597--1665)是一位很特殊的畫家。絕大多數風景畫家描繪的都是露天的自然景色,當他們表現建築物時,往往也是描繪它們的外觀。薩恩列達姆卻與此不同,他喜歡表現建築物內部。一看他那四壁潔白的《聖巴沃教堂》(1660)等作品,就會對崇尚簡朴的荷蘭新教精神有所體味。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產生義大利那樣的美術。薩恩列達姆精於再現建築空間的才能,在他一系列描繪教堂內景的作品上得到了充分發揮。

3. 荷蘭風俗畫家揚.斯騰的作品具有古典美,他的風景畫也具有故事性,而同時期的荷蘭風俗畫家維米爾在《代爾夫特風景》中以精確的筆法維我們如實的描繪了他的家鄉代爾夫特的風景。
4. 法國古典主義畫家中,洛蘭的風景畫中人物只是點綴,他的風景是浪漫詩意的,充滿了抒情意味。《風景:以撒和利百加的婚禮》是洛蘭更出色的風景畫。

荷蘭風景畫全盛時期的代表人物,首推彼得.德.霍赫,雅.魯伊斯達爾(Jacobvan Ruisdael,1628/1629--1682)和他的學生霍貝瑪(Meyndert Hobbema,1638--1709)。

5. 魯伊斯達爾生在哈萊姆城,1657年移居阿姆斯特丹,在那裡,他收了一批弟子,其中就包括霍貝瑪。勒依斯達爾描繪的題材較為多樣,在那些運用並不算怎麼豐富的色彩描繪的風景畫中,他生動地傳達出變化中的自然形態、光線、氛圍,並把主觀感受融入客觀景物。
魯伊斯達爾是荷蘭風景畫中傑出德一位,作品《埃克河邊德磨房》是典型的荷蘭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動力的贊頌。
《哈萊姆風光》(約1670)以開闊的構圖展現出這個城市郊外的景緻,高遠的天空上移動著層層雲片,陽光從雲隙間投射下來,使地上的景色具有了強烈對比,整個作品於生動中洋溢著一種戲劇性感覺。代表作還有《韋克的風車》

6. 荷蘭 霍貝瑪代表作《林間小道》又稱《米德爾哈尼斯林蔭道》(1689)
跟著名的老師相比,霍貝瑪的繪畫顯得更加平和,開闊明朗,代表做《林間小道》這幅畫在美術技法教學上一直被用作古典的示範作品。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明晰,構圖處理有力地表現出空間的推移,使人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成為運用透視法的典範。

7. 16世紀
文藝復興後期樣式主義畫家格列科畫的《托萊多風景》展示了他的獨特畫風。
尼德蘭現實主義畫家勃魯蓋爾,《雪中獵人》是他1565年創作德六幅田園式風景畫之一。勃魯蓋爾有格綽號叫「農民勃魯蓋爾」,他以深刻德筆觸,精準德表達了土地上生活著的精神面貌。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阿爾特多弗爾式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較有成就的風景畫家,也是德國風景畫的奠基人。《有城堡的景色》式第一批獨立的風景畫之一。

Ⅳ 義大利的運動會怎麼畫

可以引導畫出運動會最常見的跑道,畫長長的6條跑道,每條跑道上可以各畫一個人或者畫一隻動物,表示他們正在進行著田徑比賽。接著可以在加以完善,天空上畫大大的太陽、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旁邊有壯壯的樹;跑道外邊可以畫好多個觀眾,可以引導孩子畫小人或者小動物哦。
也可以畫運動會的旗子、口氣加油的標語、氣球綵帶之類的,畫短跑的終點沖刺過線的時候,畫個最快的人兒跑最前面沖過終點線,留著大汗,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運動會還可以畫跳繩比賽這個比較簡單的,兩個小人晃著一條繩子,一個人跳;或者就是畫幾個小人在自己跳繩手裡拿著繩子跳。再用好看顏色的蠟筆寫上運動會即可。
還可以畫個頒獎台,一二三名領獎,拿獎杯,周圍好多小朋友在鼓掌觀看,開心的表情哦。

Ⅵ 水彩風景畫怎麼畫

水彩風景畫不怎麼好畫,首先用2B鉛筆起稿(不用畫得太細),然後單調色起稿(大多用普蘭),然後用大號筆染大色調,看你用4K還是8K紙選擇多大號筆,先畫重色,大色塊畫好後,提亮,畫比較亮的顏色,用小筆細化,稍微等一會看大致效果,差不多了就提高光,然後吹乾。整體可以畫厚一些,會顯出效果,根據你自己的風格看。風景畫有好多種,有整體些的,也有碎的,初畫就應該畫簡單一些的,亮一點的。

Ⅶ 福斯坦堡

柯羅 (1796.7—1875.2).卡米耶·柯羅(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年)在近八十年的生涯里,留下達三千幅作品,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其中,風景畫佔大部分。「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個夢寐以求的目的,這就是畫風景」。他說,「以寄於自然的堅強感情和不屈服於任何打擊的忍耐力來追求自然,如果沒有這樣的准備,最好不要從事畫家這個職業。」他終生熱愛自然,主張走向大自然。
柯羅童年時代在巴黎郊外學校讀書時,常到附近的鄉間散步,培養了對自然的喜愛。後來三度旅行義大利,三度到瑞士,並到過荷蘭、倫敦等地,主要的時間都陶醉於當地的景色,面對自然作畫。尤其是義大利,他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到處寫生,創作無數的義大利風景畫。而他在法國居住的歲月里,大部分日子都在巴比松楓丹白露隱居畫風景。巴黎公社時期,柯羅曾被選為革命畫家委員,但他置身於政治之外,漫遊亞維瑞、諾曼底、阿臘斯等法國城鎮,描繪他心裡嚮往的古城風光和農村景色。這些地方的原野和樹林,對柯羅來說,不僅是創作上的對象,更是他心靈上的源泉。
早期,他的風景多為城景與原野,建築物輪廓分明,陽光照射下的大地畫得非常堅固,遠中近景的空間感十足。到了後期,他很巧妙地把神話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使其與優美的風景糅和交融。曾經抗拒陽光照射的堅固大地,如今也散發水蒸氣而氤氳浮動,樹木和人物都成為一片朦朧,並從水中輝映。畫面的構成完全依賴光的波動和水蒸氣的浮晃而醞釀濃厚的夢幻氣氛。
1996年在柯羅誕生兩百年之後,巴黎大皇宮國家畫廊舉行他的大回顧展,重新肯定了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柯羅一生過著獨身生活,藝術占據了他整個心田。而他在畫壇的成名和榮耀,是靠著每年參展巴黎的秋季沙龍所獲得的。在19世紀的法國繪畫史上,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相繼爭輝,柯羅漫長的一生經歷了所有的這些美術運動,但他均非開創這些流派的先鋒人物。他受古典美術教育,曾是忠實的古典主義者。他熱衷浪漫主義的自然觀念,對自然的崇拜,使他成為誠摯的寫實主義者。因此,批評家認為柯羅的最大成就,就在於他匯合了19世紀所有的主流,而為當時剛剛興起的印象主義開辟了道路。(何政廣)

柯羅年譜

1796 7月17日生於巴黎盧浮宮與杜葉麗公園附近的巴庫街125號。出生時的建築現已改建為百貨店。父為賈克—路易·柯羅,母親為瑪麗—法蘭絲娃·奧伯頌,經營婦女服飾店。柯羅小時曾在店裡的出納簿上畫了許多鉛筆塗鴉。(拿破崙第一次遠征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結盟,珍納發現種痘法。1798年德拉克洛瓦出生。)
1803 7歲。時入巴黎爾沃吉拉爾街十五號魯杜里埃經營的寄宿小學。(1804年拿破崙稱帝。1806年泰納畫《霧中的日出》。)
1807 11歲。寄宿於浮翁父親友人賽尼貢家,進入浮翁名門中學就讀。喜愛自然的夢想家賽尼貢家族對自然事物的知識,也帶給柯羅很大影響。(大衛完成《拿破崙加冕大典》。)
1812 16歲。離開浮翁。進入巴黎近郊的波瓦西寄宿學校,兩年後畢業。(英美戰爭開始(1812~1814年)。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失敗。格林兄弟出版《童話集》。1814年米勒出生。)
1815 19歲。回到巴黎的家,希望當畫家的夢想得到父親的許可。白天的織物商會工作,晚間到修斯學院學畫。(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回巴黎,開始「百日天下」,接著在滑鐵盧戰敗,流亡聖赫勒拿島。)
1817 21歲。繼續一面工作一畫作畫。距巴黎十五公里的凡爾賽附近的亞維瑞城中,從風光明媚的森林池畔購買別墅。柯羅在這別墅中自己的卧室里設了畫室,假日到此散步作畫,與大自然又有了接觸。(杜比尼出生,1819年高爾培出生。)
1822 26歲。去年妹妹去世,父母親將她去世後所退回的陪嫁人予柯羅作為學畫費用。隨同齡風景畫家米夏隆學畫,但米夏隆數月後去世,柯羅改入維克多·貝爾坦畫室。在涅夫勒河岸13號建造最初的畫室。(希臘發表獨立宣言。土耳其虐殺基奧斯島的希臘住民。)
1825 29歲。決定到義大利旅行並研究傳統繪畫技術。秋天與同門畫友愛德華·貝爾坦從巴黎出發,經洛桑到義大利波隆納、悲冷翠,12月到羅馬,住在西班牙廣場附近。直到1828年均以此為據點赴義大利各地旅行作畫。(法國立法訂立十億法郎法,作為法國革命期間亡命貴族財產賠償金。俄國尼柯萊一世即位。英國開通世界最早的鐵路。德拉克洛瓦到英國方旅行。)
1826 30歲。結交賈克·雷蒙·布拉卡沙與安德烈·吉胡等人。(摩洛出生。)
1827 31歲。同門友人佛利茲到羅馬。從羅馬寄作品《娜妮橋的風景》、《羅馬鄉間》兩件參加巴黎的沙龍展。(貝多芬去世。)
1828 32歲。夏天在威尼斯度過。9月經威尼斯回到巴黎,與家人聚會。(戈雅去世。)
1829 33歲。赴楓丹白露、諾曼底、布爾塔紐等地方畫風景。(希臘獨立。安格爾擔任巴黎美術學院教授。)
1830 34歲。在楓丹白露作畫。7月革命,避開動盪不安的巴黎,與建築師朋友普瓦羅到夏特、諾曼底等地作畫,完成傑作《夏特大教堂》。(畢沙羅出生。)
1831 35歲。冬季在涅夫勒河岸的畫室度過,常到布爾塔紐、奧維尼、莫爾瓦等地作畫,以《楓丹白露森林風景》等四件油畫參加沙龍展。
1832 36歲。在楓丹白露作畫。(馬奈出生。)
1833 37歲。《楓丹白露森林的淺灘》參加沙龍展獲二等獎。這個獎給柯羅莫大的鼓勵。到諾曼底及蘇瓦松旅行寫生。(英國廢止殖民地奴隸制度。清朝鴉片貿易擴大。安格爾被選為美術院院長。)
1834 38歲。《義大利風景》、《海邊風景》等三件作品參加沙龍展。因為在沙龍得獎而使父母反對他遠行的態度軟化,他第二次赴義大利與畫家克蘭賈同行。5月從巴黎出發,經布爾塔紐、里昂、亞維濃到馬賽港,坐船沿地中海到義大利。在翡冷翠、威尼斯、米蘭等地參觀作畫,並沿阿爾卑斯山回到法國,10月到巴黎。(德加出生。)
1835 39歲。到法國各地旅行作畫。以《麗華湖景的回憶》與《沙漠中的艾卡》等作品參加沙龍展。(葛羅去世。)
1836 40歲。赴法國中部奧維尼、亞維濃等地旅行作畫。
1837 41歲。《聖·傑洛姆》等三件參加沙龍展。(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即位。康斯坦堡去世。)
1839 43歲。參加沙龍展以來歷經十二年,所獲評價愈來愈受肯定。(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塞尚、薛斯利出生。)
1840 44歲。夏天在曼特郊外奧斯蒙家度過。為司法官路易·羅貝爾的曼特邸宅浴室壁面作義大利風格的裝飾畫。為教堂製作《往埃及記》壁畫。三件作品參加沙龍展,其中一件《小牧羊人》被政府購買。(羅丹、莫奈、魯東出生。)
1841 45歲。以《拿波里附近風景》與《德謨克利特與阿伯德爾人》參加沙龍展。(雷諾阿、莫利索出生。)
1842 46歲。旅行瑞士。以《果園》與《義大利風光》參加沙龍展。
1843 47歲。《索多瑪城的毀滅》、《水浴的少女》與《夕暮》參加沙龍展。從5月到秋天,三度到義大利旅行。(羅斯金出版《近代畫家論》。)
1844 48歲。受政府委託為巴黎聖尼古拉杜夏頓尼教授製作《耶穌受洗》,於1847年完成。(高爾培以《帶黑狗的自畫像》首次入選沙龍展。亨利·盧梭出生。)
1845 49歲。以《荷馬與牧羊人》、《黛芙妮與克羅埃》等作品參加沙龍展。其中,《荷馬與牧羊人》靈感得自安德烈·塞尼埃的詩《盲人》,極受佳評。1863年柯羅將此畫捐贈聖洛美術館。(波特萊爾著《1845年的沙龍》。安格爾獲三等勛章。)
1846 50歲。獲騎士勛章。柯羅逐漸受到藝評家的矚目。波特萊爾也贊美他的畫。《楓丹白露的森林》參加沙龍展。(美國、墨西哥戰爭爆發。英國廢止穀物法。)
1847 51歲。德拉克洛瓦到柯羅畫室拜訪。11月父親去世。(高爾培旅行荷蘭,見到林布蘭特、哈爾斯油畫。)
1848 52歲。共和政府舉辦免審查沙龍展,柯羅被選為沙龍展評審委員。九件作品參展,其中《義大利牧羊人》與《義大利土地》被政府購買。(法國爆發二月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制。高更出生。)
1849 53歲。《橄欖園的基督》為政府購買給朗格勒美術館。(高爾培畫《奧爾南的葬禮》。)
1850 54歲。此時風景畫帶有幻想的傾向,並對人物畫發生興趣。(清朝發生太平天國起義。米勒畫《播種者》。巴爾扎克去世。)
1851 55歲。《清晨,仙女婆娑起舞》、《日出》等作品參加沙龍展。《清晨,仙女婆娑起舞》為國家購藏。2月母親去世。回家探望。(泰納去世。)
1852 56歲。旅行瑞士。阿佛雷特·羅赫著手寫柯羅傳記,並製作柯羅作品目錄。(法國第二帝政成立。)
1853 57歲。再度赴瑞士旅行寫生。住家移至福布爾·普瓦梭尼埃街56號,畫室也設於此,成為他此後一生的作畫場所。試作玻璃版畫。《黃昏,遠方的塔》、《早晨,牧羊人》等參加沙龍展。(俄土戰爭。梵高出生。)
1854 58歲。8至9月旅行荷蘭、義大利、參觀林布蘭特、魯本斯與荷蘭繪畫。
1855 59歲。《黛安娜有朋友們》、《二輪馬車,蒙勒茲附近的瑪克西的回憶》、《春》、《夕暮》、《義大利的回憶》、《黃昏》等六幅富有詩意的風景畫,在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大受評審委員會佳評。同時參加的有安格爾四十多幅油畫、德拉克洛瓦三十五件油畫。結果,柯羅獲得最高獎。更興奮的是拿破崙三世買下他的油畫《二輪馬車,蒙勒茲附近的瑪克西的回憶》。名聲確立,請他作畫的訂單不斷,忙於作畫。(安格爾在巴黎世界博覽會舉行大回顧展。高爾培發表寫實主義宣言。惠特曼谷發表《草葉集》。)
1856 60歲。到諾曼底旅行。完成亞維瑞教堂壁畫四面。此壁畫為摹寫義大利繪畫。
1857 61歲。多次觀賞歌劇。畫了很多速寫。此時作人物畫較多。(米勒的《拾穗》參加沙龍展。)
1858 62歲。拍賣油畫三十八幅,收入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法郎。(塞根迪尼出生。)
1859 63歲。《梳妝》、《但丁與維吉爾游地獄》等三幅畫參加沙龍展。六年前開始畫的《基督行道圖》完成。(義大利統一戰爭爆發。秀拉出生。)
1860 64歲。移居巴黎。(林肯當選第十六任美國總統。)
1861 65歲。長時間在楓丹白露作畫。女畫家貝爾特·莫利索成為柯羅的入室弟子。《寧芙之舞》、《日落》等參加沙龍展。(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義大利王國成立。布德爾、麥約出生。)
1862 66歲。一幅油畫參加倫敦世界博覽會。7月赴倫敦,停留一周作三幅畫。(克利姆德出生。)
1863 67歲。《日出》等參加沙龍展。赴瑞士各地旅行。(巴黎舉行落選展。孟克出生。德拉克洛瓦去世。)
1864 68歲。以純熟技法完成傑作《摩特楓丹的回憶》(靜泉之憶)在沙龍展出,為政府購買入藏於楓丹白露宮殿(現藏於巴黎盧浮宮)。(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條約成立。羅特列克出生。)
1865 69歲。夏天在楓丹白露度過。《艿密湖景的回憶》、《牧羊星》等油畫三件參加沙龍展。
1866 70歲。參加沙龍展的《孤寂》一畫被拿破崙三世愛妃購藏。在畫室中以作人物畫為主。(康丁斯基出生。)
1867 71歲。六件作品參加萬國博覽會獲二等獎。米勒獲一等獎。(美國向俄國購入阿拉斯加。奧匈帝國成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刊行。波特萊爾、安格爾去世。)
1868 72歲。《淺灘·夕暮》等參加沙龍展。與杜米埃一起在杜比尼家作裝飾畫。(巴黎朱利安美術學院開設。米勒獲五等勛章。波納爾出生。)
1869 73歲。《閱讀中的女子》等兩件作品參加沙龍展。到曼特、亞維瑞城等地作畫。(蘇伊士運河開通。馬蒂斯出生。)
1870 74歲。普法戰爭間生活困窮,但仍作畫不輟。(7月,普法戰爭爆發,9月發表法國第三共和國制宣言。)
1871 75歲。巴黎動亂,避居法國北部。(盧奧出生。)
1872 76歲。《阿臘斯近郊》、《亞維瑞城的回憶》參加沙龍展。年齡雖高但仍到法國各地旅行。(莫奈畫《日出—印象》。蒙德里安出生。)
1873 77歲。《牧歌》與《越境者》參加沙龍展。作品受畫商、顧客歡迎。在克布倫建立畫室。(高爾培亡命瑞士。德加描繪舞女及都市生活油畫。)
1874 78歲。《明月的回憶》等參加沙龍展。10月14日姐姐去世。柯羅患了胃癌,但仍忍著病痛埋頭作畫。畫了《藍衣女子》等作品。(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在巴黎納達爾畫廊舉行,有三十人參加。)
1875 1月6日病情惡化,卧病無法作畫。接到1月20日在巴比松死去的米勒訃聞,柯羅送給米勒遺孀一千法郎的撫慰金。2月22日在畫室去世。在聖多傑尼教堂舉行葬儀,埋在貝爾·拉吉斯墓地,享年78歲。沙龍展出柯羅作品《樵夫》等三幅。(法國制定第三共和國憲法。馬爾肯出生。米勒去世。)

Ⅷ 達芬奇簡介及蒙娜麗莎油畫的背景

1、達芬奇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

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2、《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3、創作背景

文藝復興是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歐洲源自對基督教統治下中世紀的批判,產生了世俗價值觀念。

人的觀念在達·芬奇等藝術家的觀念里居於核心的地位,《蒙娜麗莎》也展現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輝,肯定了人從自然狀態脫離而存在的意義。

在《蒙娜麗莎》創作之前,就有一幅,《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油畫:《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出自達·芬奇,其創作時間遠遠早於《蒙娜麗莎》油畫作品。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繪畫,人物的面色清新紅潤,不沾歲月痕跡,有著與蒙娜麗莎非常相似的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只是更為年輕。有

專家還曾利用碳定年法對《艾爾沃斯·蒙娜麗莎》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該幅畫創作於15世紀。

(8)義大利的著名景色怎麼畫擴展閱讀:

達芬奇其他作品介紹:

1、《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義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

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於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2、《哈默手稿》

該書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達·芬奇留下的手稿草圖,內容涉及解剖學、建築學、天文學、岩石和化石,共72頁。

達·芬奇一生勤於記錄,寫下了數以萬計頁的手稿,而現存的手稿有5000多頁。在他那捲帙浩繁但疏於整理的手稿里,很少註明日期,事實上人們已經習慣於將達·芬奇手稿稱作「含義模糊的紙片」。正因為如此,他在米蘭時期書寫的連續72頁的《哈默手稿》則更顯得彌足珍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達芬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娜麗莎

Ⅸ 威爾遜去義大利後創作了哪些風格的風景畫

威爾遜可以算是雷諾茲的同代人,在盛行肖像藝術的時候,他最初也是從事肖像畫創作,但他對此並不感興趣,也沒有表現出什麼傑出的才能。1750年他去義大利後,遍遊了威尼斯和羅馬的各大城市,並作了大量各地風景和古代遺跡的寫生,開始創作了一批義大利式風景畫。當他於1756年回國後,已是作為一個風景畫家活躍於倫敦的畫壇上。

Ⅹ 外國哪個出名的橋被畫過油畫

卡納萊托(喬凡尼·安東尼奧·康納爾)(Canaletto,1697-1768年),義大利風景畫家,尤以准確描繪威尼斯風光而聞名。在《聖馬可廣場》、《大運河上的賽船》,及其他作品中,他將准確的建築細節與明亮的色彩結合起來。卡納萊托出生於威尼斯。他跟隨他的父親開始職業生涯,在威尼斯和羅馬畫舞台場景。1720年左右,他轉向風景畫。他的威尼斯風光畫很快受到遊客的歡迎,作為特產買走。卡納萊托的有些風景畫,將真實建築置於想像的背景中[1]。
18世紀義大利最著名的風景畫家卡納萊托(Canaletto)在其故鄉威尼斯畫了許多精緻的風景畫。這些風景畫畫面十分逼真,以至於今天氣象學家可以將它們用作氣候研究。義大利科學家希望藉此填補一個氣候資料的缺口。實際上,人們直到140年以後才正式測量了威尼斯的水位。

卡納萊托在18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期間用一架針空照相機把攝得的畫面投影到幕布上,然後在幕布上精確地描繪威尼斯的風景。在他的畫中就連威尼斯運河裡最細微的海藻堆都被記錄下來了,因此他的畫被選來比較現在和當時的氣候情況。 他畫過很多威尼斯的大橋。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的著名景色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華建材捐款越南多少錢 瀏覽:777
沙特與伊朗之間是什麼國家 瀏覽:522
為什麼伊朗包機要來蘭州 瀏覽:695
徐州一中國際部不怎麼樣 瀏覽:4
什麼樣的家境英國留學 瀏覽:538
義大利alcantara翻毛皮廣州哪裡有 瀏覽:330
義大利古代軍隊叫什麼軍 瀏覽:497
為什麼印度人得怪病 瀏覽:576
在中國去哪個城市工作最好 瀏覽:989
一塊人民幣可以換多少印尼幣 瀏覽:842
中國有哪些世界著名的機槍 瀏覽:457
印度星座精靈什麼功效 瀏覽:125
印尼進口喜達怎麼樣 瀏覽:77
去英國看時裝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653
印度女演員怎麼選的 瀏覽:876
印尼為什麼在印度 瀏覽:549
中國企業如何發展存缺口 瀏覽:765
義大利停工工資怎麼辦 瀏覽:69
伊朗的博客是什麼意思 瀏覽:569
自駕去越南怎麼住宿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