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67年以色列被冥河導彈擊沉的埃拉特號軍艦的排水量
「埃拉特」號驅逐艦(Eilath,Destroyer)是阿以海戰中被埃及反艦導彈擊沉的以色列驅逐艦。原為英國「熱心」號驅逐艦,1944年服役。1956年,英國將其售給以色列,改名「埃拉特」號。標准排水量1718噸,艦長110.5米,艦寬10.8米,吃水5.2米,航速31節。裝備114.3毫米艦炮4門,40毫米炮6門。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該艦奉命與阿拉伯國家海軍作戰。這一戰,以色列損失了1710噸的驅逐艦,47名水兵陣亡,91人受傷,其中9人嚴重燒傷。埃及海軍出動的是兩艘75噸的導彈艇,無一傷亡。這次戰斗震驚了全世界,從來沒有哪一次戰斗能使大型艦艇在對抗中還沒還手就被如此徹底摧毀。那些傳統的海軍大國重新審視自己的海軍艦隊時,忽然發現面對裝備導彈艇的敵人,竟然沒有任何對抗手段,這些花費巨大財力、歷經數十年建造完善的大艦巨炮都成了擺設。教訓最深刻的以色列人,在1969年將所有的老式驅逐艦全部淘汰,而歷來輕視反艦導彈的西方國家也紛紛開始加快反艦導彈的研製。埃及海軍的導彈快艇用導彈擊沉以色列驅逐艦,這是世界海戰史上導彈快艇第一次戰斗,也是世界海戰史上,首次用艦艦導彈擊沉水面艦船。小艇吃掉了大艦,震驚了世界。海戰史上首次導彈快艇擊沉軍艦的戰例顯示了導彈快艇具有小艇打大艦的作戰效能。在其以後的局部戰爭中導彈快艇得到廣泛運用,戰果顯赫,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現在不僅中、小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擁有導彈快艇,一些海軍強國也在大力發展導彈快艇。也加快了各海軍強國研製新型艦艦導彈的步伐。
❷ 誰科普下義大利海軍在二戰有什麼輝煌戰績
義大利海軍所承擔的任務其實要比德國盟友多得多,原因有二:
卡巴羅號船員在潛艇上
10月至11月期間,集中改裝了指揮塔,潛望鏡,瞄準系統和柴油發動機空氣系統的義大利潛艇,以法國「貝塔松」為基地,再度出擊大西洋。
這一年之中,意軍總共擊沉了22艘盟國船隻合計83548噸,擊傷5艘共17495噸,代價是損失7艘潛艇,「法阿德裡布魯諾」號、「納尼」號、「塔蘭蒂尼」號、「伽里略」號、「加爾萬尼」號、「馬卡雷」號和「托里切利」號。
1941年1月,德意海軍重新劃分戰區,看不起義大利潛艇的鄧尼茨把大西洋赤道海域(獅子山,馬德拉群島,摩洛哥斯帕特爾角,葡萄牙,亞述爾群島)劃歸對方,目的是讓意軍更多去對付落單的敵船,但意軍仍然堅持在北大西洋活動。
3月,義大利海軍從紅海馬薩瓦基地調回了4艘潛艇,繼續加強大西洋方面的兵力,當月,義大利海軍組建了「比安奇潛艇群」攻擊直布羅陀到利物浦航線上的護航船隊。「比安奇」號擊沉了3艘商船,擊傷2艘。
馬塔潘角夜戰失利之後,義大利海軍部計劃從大西洋調回26艘潛艇,保障西西里到利比亞的航運安全,這對於在非洲作戰的德意軍隊顯然更重要。不過,由於戰事緊急,最終只調回12艘,成功到位的只有10艘,「藍綠」號在直布羅陀外被擊沉,「阿基米德」號在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前又被召回。
1941年12月10日,義大利海軍司令部的貝爾托爾迪海軍上將乾脆通知鄧尼茨,所有義大利潛艇都將返回地中海,不過軸心國態勢的急劇惡化改變了這個計劃。
在美洲海域的戰斗
1941年12月12日,珍珠港事件後,義大利追隨德國對美國宣戰,為了對付這個強大的敵人,德意潛艇部隊有了新任務,12月17日鄧尼茨派出5艘IXC潛艇和7艘VIIC潛艇到美國海域組織以破交為目的的「低音鼓行動」,要求義大利潛艇參加。
2月初,由5艘潛艇組成「達芬奇潛艇群」離開波爾多,2艘「卡爾維」級潛艇—「芬西」號和「塔佐利」號負責佛羅里達和巴哈馬海域,另外3艘潛艇被派往安德烈斯群島以東,這一時期,義大利潛艇的戰績仍然十分靚眼,4月初,意軍取得了擊沉8艘商船、6艘油輪的戰績,卡爾洛·菲齊亞·迪科薩托少校的「塔佐利」號,單艇擊沉6艘約30000噸,完全壓過了參加行動的德國U艇。
5月至6月,第二批4艘義大利潛艇到達美洲海域,活動於巴西聖羅克角外,任務是切斷南美和非洲間的航運。
不過,受到「塔佐利」號戰功的刺激,意軍也出現了一些謊報戰功的情況,主要是恩佐·格羅西少校指揮的「巴爾巴里戈號」,5月20日,他宣稱在巴西海岸附近擊沉美國「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實際上遭攻擊的是美國巡洋艦「密爾沃基」號,而且也沒有擊中。
10月6日,這位少校又取得了另一個輝煌戰果,他宣稱在牙買加弗里敦附近海域擊沉了33000噸的「密西西比」級戰列艦,並稱瞭望哨看到了該戰列艦起火沉沒。
10月30日「巴爾巴里戈號」回到基地,受到隆重歡迎,義大利海軍部在沒有核實戰果的情況下就給格羅西少校頒發了勛章,並晉升他為上校。其實,恩佐·格羅西少校攻擊的是英國小型護航艦「毽子花」號,而且也沒有擊中。
「貝塔松」基地司令羅莫洛·波拉基尼上校質疑這個戰果,昏聵無能的意軍高層深怕丑聞影響士氣,不但不予調查,反而由國防部長出面,任命格羅西少校擔任新的「貝塔松」基地司令,後來乾脆任命他為在大西洋的義大利潛艇艦隊司令。
真正的英雄被埋沒了,「阿基米德」號在艇長薩卡爾多中尉指揮下擊沉20043噸的英國運輸船「奧朗塞」號,次日又擊傷希臘輪船「奈亞·埃拉斯」號。1943年3月14日,「達芬奇」號取得了義大利潛艇的最重要勝利,用魚雷擊沉21517噸的英國遠洋班輪「加拿大女皇」號,地點在幾內亞灣的帕爾馬斯角,這是一次戰果輝煌的出航,該艇在歸航前還擊沉了另外5艘盟國船隻。然而腐敗的義大利海軍部對此視而不見,既不頒發勛章也不晉升,5月23日,王牌潛艇「達芬奇」號在比斯開灣被擊沉,包括普里亞洛吉亞艇長在內全員陣亡。
❸ 什麼是奧意戰爭
1866年的奧意戰爭1866年6至8月發生的奧意戰爭,是義大利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的統一,在普魯士的支持並與其結成反奧聯盟的情況下,同奧地利之間展開的戰爭。義大利雖然戰敗,但由於義大利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和積極支持,加之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的失敗,義大利最終還是基本上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
1859年奧意法戰爭和1859~1860年義大利革命的結果,義大利基本上實現了統一。1861年3月建立了義大利王國,撒丁國王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繼承了王位。只有羅馬和威尼斯省仍歸奧地利管轄。
1866年4月,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與普魯士結成反奧聯盟。普魯士向義大利提供了1.2億馬克的援助,並答應幫助解決威尼斯歸還義大利王國的問題。
6月17日,普奧戰爭爆發。6月20日義大利參戰,奧意戰爭爆發。
意軍主力部隊10萬人,名義上由國王統率,實際上歸參謀長拉馬爾莫拉將軍指揮。在明喬河一線展開,於6月23日轉入進攻。在曼圖亞留有3萬人的強大預備隊。與此同時,恰利季尼將軍統率的一個軍約9萬人,從博洛尼亞和費拉拉地域向前開進,准備對奧軍的翼側和後方實施突擊。
奧地利軍隊為了應付兩條戰線作戰,不得不在義大利境內組建了一支7.8萬人的南線軍隊,由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指揮,於6月24日從維羅納東南地域發起進攻,還在庫斯托查附近地區,將遭遇的義大利軍隊擊敗。拉馬爾莫拉將軍損失1萬餘人後,被迫撤退到克雷莫納地區。
恰利季尼將軍得知意軍在庫斯托查附近地區戰敗後,立即回師後撤,未能發展戰果。因為,奧地利與普魯士作戰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薩多瓦附近戰敗,必須火速調兵保衛維也納。這就使意軍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羅爾轉入進攻。在這期間,加里波第的部隊作戰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羅爾南部全境。但是,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命令他們撤退。於是,蒂羅爾再度被奧軍佔領。
7月20日,義大利海軍在利薩島附近被奧地利海軍戰敗。利薩海戰是蒸汽裝甲艦船的首次大海戰。6月16日,由11艘裝甲船、5艘巡航艦、3艘炮艦組成的義大利分艦隊,在佩爾薩諾海軍上將率領下,從安利納出海,企圖用登陸的方式攻佔設有防禦的工事,並作為奧地利海軍基地的利薩島(島上僅有9處永備工事,11個炮兵連共88門火炮,守島部隊近3000人)。
7月18日和19日,意軍對利薩島發起進攻,因組織不力,沒有掌握有關守島部隊的必要情報,遭到了奧軍的頑強抵抗。7月20日拂曉,一支由7艘裝甲艦、7艘炮艦、1艘桅帆戰列艦、5艘巡航艦、1艘輕巡航艦組成的奧地利艦隊,在馮·特格特霍夫海軍少將率領下,前往支援守島部隊。奧地利軍隊突然發起攻擊,集中炮火打擊義大利海軍艦隊,但裝甲艦之間的炮戰未能奏效。於是,奧地利的旗艦「斐迪南·馬克斯大公」號裝甲艦撞擊義大利的「義大利國王」號裝甲艦,後者連同400名艦員被擊沉,從而決定了這場海戰的結局。另一艘義大利軍艦「角力場」號被炮火擊中後起火,失去戰鬥力,最後爆炸。此後,義大利艦隊轉入退卻。義大利失敗的原因是偵察很差,沒有戰斗計劃,通信聯絡不好,佩爾薩諾海軍上將優柔寡斷,指揮失誤。但義大利海軍在利薩海戰的失敗,沒有改變已被奧普戰爭所決定了的這次奧意戰爭的結局。這次戰爭的海戰規模雖然並不很大,但是它卻以蒸汽裝甲艦船作為交戰工具的首次海戰,從而在戰史上留下了值得紀念的一頁。
8月10日,奧意戰爭結束,義大利和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1866年10月3日於維也納簽訂和約。和約規定,奧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讓給拿破崙第三,再由拿破崙第三將它交給義大利王國。由於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和積極的支持,義大利基本上實現了民族解放和統一。
❹ 最早反艦導彈擊沉軍艦是什麼時候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 埃及用冥河導彈擊沉的以色列的埃拉特號「埃拉特」號驅逐艦(Eilath,Destroyer)是阿以海戰中被埃及反艦導彈擊沉的以色列驅逐艦。原為英國「熱心」號驅逐艦,1944年服役。1956年,英國將其售給以色列,改名「埃拉特」號。標准排水量1718噸,艦長110.5米,艦寬10.8米,吃水5.2米,航速31節
❺ 義大利在二戰期間的真實戰績怎麼樣
的確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戰績慘不忍睹,但也有些象樣的戰績的。
1。1941年12月19日,義大利海軍派遣三枚人操魚雷(又名「豬玀」)偷偷溜入英國海軍重兵把守的埃及亞歷山大港,一枚「豬玀」先炸毀了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另兩枚擊毀「剛勇」號戰列艦 和 「薩岡納」號巨型油輪。這次行動幾乎摧毀了英國地中海艦隊1/4的海軍艦艇,只是此次行動的人員都被英方俘獲。
2。義大利「達芬奇」號潛艇在第10次出航行動中 擊沉6艘船隻總計58967噸,從1943年到1945年期間 沒有一艘德國潛艇打破過。義大利潛艇在大西洋總共擊沉112艘商船和軍艦,共計608848噸,在36艘義大利派出的潛艇中,有26艘潛艇進行過成功的攻擊。
所以片面的看到義大利軍隊的不足之處是不全面的。
另外要說的是義大利之所以被說得這么渣是因為整個國家沒有參與這么大規模戰爭的准備,自身實力弱於其他主要參戰國,再加上德軍對義大利武器支援的不足,還有其國內的反戰情緒,所以沒有戰鬥力。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❻ 英與德意是怎樣爭奪地中海的
在英意地中海之戰開始之初,英國設在馬爾他島海空軍基地對義大利的往來船隻構成很大的威脅,馬爾他島成為斗爭的焦點。1940年6月,義大利對馬爾他發動30多次襲擊,迫使英國潛艇撤離馬爾他,婦女兒童也撤離該島。英國地中海艦隊負責為撤運的船隊護航。地中海海上護航戰斗開始。7月9日,英國地中海艦隊與義大利海軍在卡拉布里亞海域遭遇,這是英意首次海上護航戰斗。英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海軍中將率「鷹」號航空母艦、「厭戰」號、「馬來亞」號和「君主」號戰列艦、5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編為3個戰斗群參戰,義大利艦隊司令伊尼戈·坎皮奧尼海軍上將指揮意分艦隊迎戰。戰斗中,意旗艦「朱利奧·愷撒」號和1艘巡洋艦受傷,意艦撤出戰斗。英艦「海王星」號和「沃斯派克」號受輕傷。英艦停止追擊。此後,英意又多次進行海上護航戰斗。每次都是英艦隊略勝。
為了保持馬爾他島的穩定,英國海軍大臣亞歷山大爵士認為必須削弱義大利艦隊,以海軍航空兵攻擊塔蘭托港是最佳的選擇。11月11日下午,英艦載機拍攝的航空照片送到航空母艦「光輝」號。這些照片顯示了意艦在塔蘭托港內的具體位置。當時英航空母艦「鷹」號有故障不能參戰,5架「劍魚」式魚雷攻擊機轉到「光輝」號上。「光輝」號共載21架飛機,在巡洋艦4艘、驅逐艦4艘的護航下,駛抵伊奧尼亞海,距義大利海岸約170海里。天黑後,「光輝」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開始襲擊塔蘭托。在這次襲擊中,義大利共損失3艘戰列艦,而英國只損失2架艦載機。這次空襲打擊了義大利的主要海上力量,有利於英國人保衛馬爾他島,使英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形勢大為好轉。
為了幫助義大利改善在地中海的態勢,1940年底至1941年初,希特勒派德空軍第10軍約500架飛機進駐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和西西里,其任務是「攻擊英國海軍力量,襲擊英國在地中海西部和地中海東部之間的交通線,」保衛軸心國至北非海上運輸線,阻止英國運輸船隊通過地中海,並空襲馬爾他島。
1941年1月10日,德軍40架「斯圖卡」式轟炸機從西西里島起飛投入戰斗,重創英「光輝」號航空母艦,英艦駛往馬爾他。這是德國飛機首次在地中海地區與英艦隊作戰。第2天,英國「格洛斯特」號和「南安普敦」號巡洋艦在返回埃及途中被敵機炸傷,其中「南安普敦」號受損嚴重,英艦被迫自行將其擊沉。
1月16日,德空軍80架俯沖轟炸機從西西里島起飛攻擊馬爾他,英「光輝」號航空母艦再次被擊傷,島上碼頭設施和建築物遭破壞,居民被炸死100人。德軍損失飛機10架。由於德空軍參戰,地中海形勢發生逆轉,英國在地中海的交通線開始處於嚴峻時期。
1941年9~11月,德國21艘潛艇先後進入地中海作戰,英地中海艦隊處於不利地位。9月24日,英國一支由9艘運輸船組成的補給船隊由直布羅陀駛往馬爾他島,執行「戟」行動。26日,義大利空中偵察發現英船隊在巴利阿里群島,亞基諾海軍上將率義大利艦隊出海截擊,擊傷英國「納爾遜」號戰列艦,擊沉「帝國之星」號運輸船。11月13日,德國U-81號潛艇在直布羅陀以東25海裏海域擊沉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另1艘德國潛艇擊傷英國「馬來亞」號戰列艦。11月25日,德國U-331號潛艇在薩盧姆沿海襲擊英國艦隊,擊沉「巴勒姆」號戰列艦,英海軍陣亡868人。
1941年12月,德國空軍第2軍進駐義大利。12月19日,義大利「希雷」號潛艇夜間駛進亞歷山大港,炸沉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戰列艦。同時,德國U-81號潛艇擊沉英國「馬來亞」號戰列艦。至此,英國地中海艦隊已無參戰的大型軍艦了。軸心國在地中海海運情況有很大好轉,大型運輸船隊能安全駛抵的黎波里。
在此期間,英國海軍為爭奪地中海海上交通線也做了很大努力,但未能挽回不利局面。英國與意德爭奪海上交通線的斗爭,主要是在馬爾他島和克里特島附近進行的。這場斗爭與北非、希臘等陸上戰場的斗爭有極為密切的關系。
在1942年6月底以前,英國海空軍受到重大損失,處於不利地位,克里特島被奪占,馬爾他島也岌岌可危,使英軍海上運輸補給受到嚴重影響,而德意對非洲的海上補給卻比較順利。
1941年,德軍「斯圖卡」式轟炸機在利比亞執行任務。
❼ 二戰各國被擊沉的戰列艦有哪些
二戰各國被擊沉的戰列艦有:
法國:
1940年7月30日法國布列塔尼號戰列艦 ,在米爾斯克比爾港被英國海軍艦炮擊沉
德國:
1941年5月27日,俾斯麥號袖珍戰列艦,在北大西洋海域被英軍艦炮和魚雷擊沉。
1943年12月26日,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在挪威北角外海被英軍艦炮和魚雷擊沉。
1945年4月9日,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在基爾港被飛機擊沉。
英國:
1939年10月14日,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在斯卡帕灣被德國U-47號潛艇擊沉。
1941年5月24日,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被德國俾斯麥號擊沉
1941年11月25日,巴漢姆號戰列艦,在地中海被德國U-331號潛艇擊沉。
1941年12月10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在馬來西亞外海,被日本艦載機擊沉。
同日,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在馬來西亞被日本艦載機擊沉。
希臘:
1941年4月23日,基爾基斯號戰列艦,在比雷埃夫斯港被德軍飛機擊沉。
同時,利母諾斯號戰列艦也被擊沉。
義大利:
1940年11月12日,加富爾號戰列艦,在的里雅斯特被飛機擊沉。
1943年9月9日,羅馬號戰列艦,在地中海被德國用滑翔炸彈擊沉。
日本:
1942年11月13日,比睿號戰列巡洋艦,在瓜達爾卡那爾外海被美軍艦載機擊沉。
1942年11月15日,霧島號戰列巡洋艦,在瓜達爾卡納爾被美軍艦炮和魚雷擊沉
1944年10月24日武藏號戰列艦,在錫布延海被美艦載機擊沉。
1944年10月25日扶桑號戰列艦、山城號戰列艦,在蘇里高海峽被美艦炮和魚雷擊沉
1944年11月21日金剛號戰列艦,在台灣基隆外海被美海獅號潛艇擊沉。
1945年4月7日大和號超級戰列艦,在九州西南被美艦載機擊沉。
1945年7月24日日向號戰列艦,在吳港被美飛機擊沉。
1945年7月27日榛名號戰列巡洋艦,在吳港被美飛機擊沉。
1945年7月28日伊勢號戰列艦,在吳港被飛機擊沉
美國:
1941年12月27日,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在珍珠港被日本艦載機擊沉。
同日,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在珍珠港被擊沉。
蘇聯:
1941年9月23日馬拉號戰列艦,在喀琅施塔得被德軍飛機擊沉。
❽ Z字級驅逐艦~~!
Z級與前幾級基本相同,但首次正式裝備了4.5英寸口徑主炮。8艘Z級組成了第十應急驅逐艦隊,完工後主要執行北極護航任務。
數據
滿載排水量:2530噸;
主尺度:全長110.57米,全寬10.90米,吃水3.05米;
航速:36節;
艦員:179人(領艦225人);
主炮:單管4.5吋炮4座;
魚雷:四聯21吋魚雷發射管2具;
防空兵器:雙聯40毫米博福斯機關炮1座,雙聯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2座,單管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2座(「贊比西」號為雙聯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4座);
反潛兵器:深水炸彈投擲槽2座,深水炸彈投擲器4座。
小檔案
大家一定知道世界上第一艘被艦對艦導彈擊沉的軍艦——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埃及「冥河」導彈擊沉的以色列驅逐艦「埃拉特」號,它原來便是英國的Z級驅逐艦——「熱誠」號。
Z級上在艦橋上採用了穩定性極佳的新型Mk.1K測距儀。
前3艘完工時前桅採用的是較低矮且簡單的格子桅,後來完成的5艘採用較高大且復雜的格子桅,前桅上裝SW.272對海警戒雷達,桅頂裝有HF/DF高頻測向儀。AW.293對空警戒雷達裝於單腳後桅上,AR.285炮瞄雷達裝於測距儀上。
由於超重,所有Z級除「贊比西」號外把煙囪後的兩座雙聯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改為單聯。
Z級取消了前幾級上的傳聲管。
二戰中的Z級
艦名
譯名
舷號
完工
備注
Myngs
明格斯
R.06
1944.6.23
驅逐領艦,1955年轉交埃及海軍,改名「卡赫爾」號(El Qaher),1970.5.16被以色列飛機炸沉
Zambesi
贊比西
R.66
1944.7.18
1959年解體
Zealous
熱誠
R.39
1944.10.9
1956年轉交以色列海軍,改名「埃拉特」號(Elath),1967.10.7被埃及「蚊子」導彈艇發射的「冥河」導彈擊沉
Zebra
斑馬
R.81
1944.10.13
1959年解體
Zenith
齊尼思
R.95
1944.12.22
1955年轉交埃及海軍,改名「法提赫」號(El Fateh),1970.5.16被以色列飛機炸沉
Zephyr
西風
R.19
1944.9.6
1958年解體
Zest
熱情
R.02/F102
1944.7.20
1954年改為15型快速反潛護衛艦,1970年解體
Zodiac
黃道帶
R.54
1944.10.23
1956年轉交以色列海軍,改名「雅法」號(Yaffa),1972年解體
備注
W級的防空武備有很自由地改裝,各艦不盡相同,如「明格斯」號將艦橋兩側的兩座雙聯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改為單聯,煙囪後兩座單管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由兩座單管2磅乒乓炮替代,又將探照燈拆除,改為一座單管40毫米博福斯機關炮。「西風」號僅將煙囪後的兩座單管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改為兩座單管2磅乒乓炮。「齊尼思」號則把4座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都改為單管2磅乒乓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