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大概是中國的哪個朝代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中國處於元朝後期至明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
歐洲文藝復興,是興起於義大利,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它涉及的領域有自然科學、文學、建築等領域。
文藝復興是「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和近代的分水嶺,是資產階級革命的輿論前提。文藝復興是使歐洲擺脫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縛,向全世界擴張的一個前奏曲。
15世紀後期擴大到歐洲其他一些國家,16世紀文藝復興達到高潮。
② 義大利的國寶是什麼
青銅阿波羅頭像
是義大利國寶級文物。義大利文博專家稱阿波羅青銅頭像是1930年12月漁民在義大利薩勒諾海灣捕魚時發現的。按比例推測,它應是一座大型雕像的頭部。可惜的是,該雕像身體部分至今尚未被發現。
青銅阿波羅頭像、宙斯雕像
雅典娜雕像17日,來自義大利18家博物館的500餘件精品文物,在重慶三峽博物館布展完成,將於1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據悉,作為義大利近年最重要的出境展覽,本次「文明之海——從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巡展是義大利18家博物館專為中國博物館策劃的。
佛羅倫薩國家考古博物館、龐貝考古博物館、羅馬國家考古博物館等18家義大利博物館為本次展覽提供了500餘件精美文物,其中部分文物還是首次出境展出。寧芙神廟中的馬賽克壁畫、青銅阿波羅頭像等文物則是首次在中國展出。
寧芙神廟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是一類特殊的建築,起源於有著天然泉水或溪流的洞窟。後來演變為一種有溪流、噴泉、雕塑、花草壁龕的花園,既被用作神廟,也被視為休閑之地或舉辦婚禮的場所。
③ 馬可波羅游記哪個朝代
馬可波羅游記是元朝。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訪華的時候,中國正處於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統治時期,馬可波羅在中國元大都生活了17年約1395年回到義大利,據說在中國生活期間,馬可波羅學會了說中國話頗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
馬可波羅游記的特點
馬可波羅游記又譯馬哥孛羅游記或馬可孛羅游記是著名的游記,記載了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至亞洲及從中國返回威尼斯旅遊的經歷,以及記述途中亞洲及非洲多國的地理及人文風貌,該書被翻譯為很多歐洲語言但原始抄本已經遺失。
馬可波羅是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按照馬可波羅游記的記載,他是在元朝忽必烈當皇帝時期到達的中國,並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一度在元朝為官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還在朝廷里做了官員這絕對是個稀罕事。
④ 馬可波羅是在哪個朝代來到中國的
元朝。 馬可·波羅,13世紀義大利的的旅行家和商人。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沿陸上絲綢之路前來東方,經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爾高原,歷時四年,在1275年到達元朝大都(今北京)。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並稱擔任了元朝官員,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地方,到過雲南和東南沿海地區。1289年波斯國王阿魯渾的元妃去世,阿魯渾派出三位專使來元廷求婚。忽必烈選定闊闊真為元室公主,馬可波羅趁機向忽必烈大汗請求參與護送任務,在完成使命後,他們可以並順路歸國。1292年春,馬可波羅隨三使者護送闊闊真公主從泉州起航出海到波斯成婚。1295年馬可波羅一家回到義大利。回義大利後,馬可·波羅在一次海戰中被俘,在獄中他口述了大量有關中國的故事,其獄友魯斯蒂謙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游記》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同時也是研究我國元朝歷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⑤ 馬可波羅是在哪個朝代來到中國的
元朝!
據稱馬可波羅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來我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他在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
⑥ 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巴西、義大利、俄羅斯,它們的國寶各是什麼
1、美國國寶: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稱為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眼、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
⑦ 十二生肖青銅獸首是哪個朝代的作品
大約260年前,一個義大利人跟乾隆講:大宅子前搞個噴泉才叫氣派!
最好是搞一大排羅馬柱,還有一堆半裸體的銅像,抱著聖瓶或者拿著權杖,吱吱地往外噴水,特古典又特洋氣,效果棒的很哩!技術上不用擔心,按您的意思,想啥時候噴就啥時候噴,保證特有面子!
乾隆那會兒是自信滿滿的三十多歲,獵奇心強得很,一門心思蓋大宅子,反正不差錢,就按這歐羅巴風格搞吧!不過有一點,裸體銅像太過了,最好土洋結合吧,把海神波塞冬戰神雅典娜之類的都換成中國的十二生肖吧。
這就是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門前的12生肖噴泉。
今天,如果哪個市政府省政府的羅馬風格的大廣場上搞個音樂噴泉,豬啊羊啊狗啊牛啊,還有雞,還有猴,青銅塑造,獸頭人身,立在那裡突突突地噴水,一定被人笑掉大牙,而提創意的設計師大約會在投標階段就在鬨笑聲中被趕下台去——但是這個噴泉沒人敢笑,一來它是皇帝私宅的貴重東西,二來它已經沒了,被敵視清政府的外國侵略者搞沒了,所以大家都很嚴肅地在遺址前憑吊,想像著那個如果還在的噴泉,如果還在的十二頭怪獸,是如何地充滿藝術氣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據說這個御用藝匠官居三品的義大利人郎世寧驚奇地發現,整個大清朝對於青銅鑄造茫然無措,他只好在設計圖樣的同時還兼差指導鑄造。
所以吧,這個羅馬式的噴泉就如同今天的國家大劇院或者央視的大褲衩,都是完完全全的洋人設計中國埋單;所以吧,當有人義憤填膺地振臂高呼那幾個狗腦袋,牛腦袋,兔子腦袋老虎腦袋如何如何地是被洋人侵奪了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華夏文明的瑰寶的時候,你絕對要小心,小心這傢伙是拍賣行的托兒,小心這傢伙是文化白痴或者別有用心的大忽悠。
因為真要自豪的話,也該是郎世寧家鄉,義大利米蘭的義大利人去自豪和驕傲,輪不到我們中國人。我們當年的皇帝為了純粹的個人享受花費民脂民膏搞出來的偽藝術的東西我們才不會真的在意。
摘選一段媒體的話: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掠走了這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國寶流失海外140多年。雖然目前已有5座銅像經各種渠道回到祖國,但圓明園和這12座青銅獸首像,已經成為我們民族那段屈辱歷史的代表和中國文物流失的縮影,因此,即將出現在明年法國拍賣會上的這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的命運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首先,誰告訴你,這十二個腦袋可以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縮影」?
這十二個由義大利人設計的,二百餘年歷史的噴泉配件,可以代表中國文物?可以號稱「國寶」?有資格與敦煌經卷或者是永樂大典一較高下?!
其次,圓明園到底有什麼資格可以成為中華民族「屈辱歷史的代表」?!
和1895、1900、1931……相比,1860為什麼要被賦予如此重要的典型意義?是不是中國人對皇家財富的下作的潛意識在作祟?!就因為那些「價值連城」?就因為皇帝私家的「萬園之園」的毀滅?
第三,即便是最白痴的對比,也會有這樣的疑問:
國際拍賣中每年都會出現的乾隆寶刀、御用瓷器為什麼引不起媒體如此激盪的反映和聲響?中國文物在世界各地的拍賣會上都會出現,為什麼單單這幾個腦袋,幾個青銅花灑被賦予如此重要的象徵意義?誰在推動和刻意聲張這件事情?價格從2000年保利回購的數百萬漲到了2個億,在這個策劃人的時代里,誰在編纂這樣的一套故事?
不管是豬頭還是雞頭,別自己用勁強行往民族大義和華夏文明上硬扯吧,如前所述,一個奢靡的皇帝找義大利人設計的青銅花灑,露天澡堂子配件,那麼當真干什麼
乾隆帝對西洋水法興趣日濃,但是郎世寧提供的海晏堂水法燙樣實在不符合這個數千年禮教籠罩下龐大帝國的審美— —怎麼能有如此不雅之裸女站立在皇帝離宮的水法兩旁呢
郎世寧這個時候來到中國已經33年了,這一年是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圓明園長春園東北面有一塊狹長的區域被規劃為西洋樓,郎世寧早年在法國學習過的建築學在這里派上了用場。乾隆帝想在這里看到西洋的水法(即噴泉),這位59歲的西洋畫師逐漸諳熟中國人的審美,在和他的兩位法國同行過於西化的水法方案被否定後,這些西方人中的第一批中國通,改變了思路。
於是一組以中國十二生肖為代表的小型水法作品順利地進入實施階段。
變為中國審美的噴泉
圓明園管理處副研究館員宗天亮打開一函圓明園西洋樓銅版畫冊,小心翼翼地取出海晏堂銅版畫:「這套銅版畫在中國存有兩處,一處是沈陽故宮、一處是北京故宮。」他說,「這就是當年的海晏堂,圍繞噴水池兩邊各有6個生肖的雕像。因為在當時的中國看來,暴露女性的肌體是有違道德規范和中國審美的,所以郎世寧就改用十二個生肖來代替原設計中的女性裸體」。
事實上,乾隆皇帝雖然沒有他的祖父康熙大帝對待西方傳來的自然科學的探究精神,但他對西洋建築卻充滿好奇和熱情,在西洋樓一帶的石雕上,他對巴羅克藝術在中國的運用方面有著自己的主張,為此石柱與水法設計方案一改再改。
終於海晏堂的設計圖確定下來了,歐式噴泉作品中長肉翅的小天使在這里也是看不到的,因為天使在小的時候也不穿衣服,中國文化在數千年的形成過程中,對這類問題都有一個說法,叫「隱私」,它們在18世紀的中國尚不屬於審美的范疇。
於是在皇家園林里第一次以生命的形式來塑造噴水形象的,是中國傳統紀年中的12種動物,它們在這個充滿東方文明氣質的大國里有著極好的人緣,而且家喻戶曉。「獸面人身水力鍾」就這樣誕生了。「這是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跟西方噴泉的手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宗天亮說,「這些作品應該是他們奉旨而行的,因為最初的方案不可能被通過。」
在宗天亮展示的海晏堂銅版畫上,每一個生肖都穿著衣服,有對襟的服裝也有斜襟的,人模人樣地坐著,衣服從肩膀往下蓋著整個身體,但這並不妨礙雕像的生動性,因為它們還有肢體語言:兔子搖著扇子、牛手裡持拂塵、蛇在作揖、猴子手裡拿著根棍棒可能是想證明自己是孫大聖的後代、懷抱小弓箭的豬,它們卻不是專司狩獵的動物。
生肖們6個一組在一枚巨大的貝殼前排列分為左右兩邊,左側為南岸,右側為北岸。12生肖排坐的順序是從南向北排列,南一子鼠、北一丑牛,南二寅虎、北二卯兔,南三辰龍、北三巳蛇,南四午馬、北四未羊,南五申猴、北五酉雞,南六戌狗、北六亥豬。
海晏堂前兩條一米來長的大型吐水石魚,每隻魚嘴裡流出的水分別沿左右兩邊的鱗形水道向前流,最後與生肖獸頭中噴出的水一同匯合在海晏堂前扇形的水池中。這些獸頭人身的生肖,頭為青銅,身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各司一次職,從時辰代表者的口中噴出長長的水流直射入池中的雕像;而每當正午時分,12生肖像口中同時噴射水柱,堪稱計時、園林和雕塑中的奇觀。
青銅獸首今何在
郎世寧在設計出12個青銅獸首後,第一樣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當時鑄造青銅器的工藝近乎失傳,百般周折後,他才找到能夠鑄造12枚生肖頭部的人。
這位在中國度過了半個世紀的義大利人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他辭世並安葬在中國94年之後的1860年,當年那些嘔心瀝血之作卻毀於戰爭。
他在中國的50年裡,看到的是這個人口以及工農業產值都占當時世界三分之一的龐大帝國花不完的銀子和數不清的寶藏,他無法想像一百年不到時間里,同樣來自西方的一群人竟然能在他參與建造的苑囿里興風點火,並且把他設計的獸首打劫得一個不剩,只留下帶不走燒不著的大石頭。
郎世寧的兩位法國同行同樣不會想到,這些獸頭中有一些竟然是被他們的法國同胞給搶走了,當然,還有一些是被他們的盟友英國人所掠奪。
在今天能夠查到的資料中,人們會發現,當年在子時和卯時噴水的鼠頭和兔頭現在存於法國巴黎,而雞頭、龍頭、狗頭、蛇頭以及羊頭到目前為止還不知其蹤。
在12枚獸首中已經有4枚獸首現在中國北京,它們由保利博物館收藏,它們迴流的途徑是境外拍賣和捐贈。
其中豬首是澳門賭王何鴻2003年捐贈給保利集團的,何鴻以低於700萬港元的價格購得了豬首,而這個價格與 2000年保利集團拍得猴首、牛首的價格相差不多。保利集團在2000年也拍得了虎首,但是得到虎首卻花了1593萬港元,這個價格高於當時底價的3倍。
目前,另有一枚銅馬首,正在以6000萬的超高估價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等待即將開始的拍賣。
石魚回歸海晏堂
2007年是圓明園建園300周年,也是圓明園罹難147周年,在6月8日圓明園遺址公園內舉行的「流散文物回歸活動首歸儀式」上,海晏堂大鯉魚等第一批由社會無償捐贈的12件文物,帶著百年滄桑和各自的游歷回歸故里,這也標志著「圓明園流散文物回歸文物保護工程」全面啟動。
大鯉魚的失而復得完全是個偶然的發現。
這對從海晏堂前遊走的大鯉魚,其實也沒走多遠,就在離它的故里大約16公里的西單橫二條的一處四合院里住了不知多少年。西單的主人沒事還經常給它們澆澆水,從來不讓孩子爬到它們身上,所以在人們能記憶到的半個多世紀里,它們沒有任何損壞。
2003年四合院主人為石魚澆水的畫面被偶然經過的圓明園文物科劉陽看見了。他當時正在各處尋訪圓明園的流散文物,正好從門縫里看到了這對石魚,但是沒能看清。又過了兩年,劉陽突然發現一張老照片上的石魚與他在西單看了一眼的石魚非常相似。在他為這對石魚進行了拍照和測量後,終於確認了這就是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那一對會吐水的石魚。
這對石魚雖然在西單古老的四合院內深居,但是據擔任過西長安街派出所外勤的陳曦警官說,起碼被兩撥盜賊惦記過。一次是小偷從另個院子里鑽到這個獨門獨院中行竊,還有一次是文物販子趁院內有人
裝修,塞了倆錢給民工,就把石魚抬走了。好在魚太重,搬一段路就搬不動了,弄得到處是動靜,才被主人發現的。
水是怎麼噴出來的
人類在1746年間才開始注意收藏自然界中的電,荷蘭人馬森布洛克在他的家鄉萊頓發明了一種叫萊頓瓶的電容裝置,希望能把電存起來。在萊頓瓶發明後的第二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中國還沒有電力使用。那麼西洋樓各處的大小噴泉是怎麼噴出水的呢?這對於今天的人理解「水法」兩個字,似乎是個註解,大清帝國貴至皇上也在疑惑:這水的法力竟是這般幻化而美妙,到時辰就會變一道魔法出來。
今天的西洋樓景區,在大水法和海晏堂中間地帶,有一處高達十數米的夯土檯子,它是當年所有大小水法用水所需水塔的一部分,據圓明園管理處副研究員宗天亮介紹,這是個實心的土檯子,結結實實地頂著它上面的「錫海」,也就是盛水之塔。沒有電力和電動機的年代,人們運用從上到下的壓差,把水壓向遠近各處的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出水口。
大水法的大噴泉水源就來自這里,同樣海晏堂前石魚嘴裡吐出的水、每個時辰獸頭里吐出的水,都是從這個水塔上壓出來的。
而水塔里的水也是活水,活水來自各個水池,通過齒輪機械的提水裝置,把水汲到水塔里,齒輪不停地運轉,活水就會源源不斷。而這個龐大的機械裝置就被籠罩在海晏堂後面的高大西式建築里。外觀石刻雕花,內里是一顆運轉不停的「心臟 」。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各種水法建成後,這些汲水的機械設備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改為人工提水了。發布這個興師動眾而後又棄之不用的命令的都是乾隆帝本人。與他的祖輩康熙帝更大的不同是,乾隆認為欣賞這些洋人的機械簡直是玩物喪志,但他從來不認為欣賞人工提水形成的噴泉是勞民傷財。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的世界已經變得很精彩了。
大洋彼岸有一群開國者在考慮為國家的獨立而奮斗,1776年美國獨立,把電從天上引到人間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參加了起草《獨立宣言》和制定美國憲法的工作。這一年是乾隆四十一年。
乾隆剛剛退位沒幾年,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大革命,英國的工業也蓬勃發展並向全球殖民。
圓明園里的機械提水設置停用後,園子里的人們再沒有聽到機車聲,更聽不到遠處隆隆的馬達和蒸汽機,就這樣自得其樂地關著門過了差不多一百年,直到1860年,炮火攻了進來,又過了40年,炮火再一次燒進園子,而園子的主人,當時已經棄北京而逃到了歷史上的西京。(楊東曉)
⑧ 請問義大利的國寶是什麼他的國花是什麼
義大利的國寶就有聞名遐邇的美杜莎胸像雕塑
義大利國花--雛菊
也有說義大利的國花是攻瑰(月季)。
紫羅蘭和香石竹在義大利也非常受歡迎,據說是民間公認的國花。
⑨ 【高分求助】世界各國國寶
本人覺得,各國國寶應該是指某一物件
中國,本人覺得是傳國玉璽,為什麼,因為中國這么多年來,這東西只有一種人可以擁有,那就是皇帝。皇帝天授,傳國玉璽這個東西已經匯集華夏大地之天脈,到今天為止估計保護在一個普通人無法知道的地方,包括今天的中國,這東西估計也有著無法揣摩的影響。
傳國玉璽,據說取自泰山,中央大地之中心龍脈所在,歷經始皇後各個朝代。
英國,應該是英國女皇的皇冠。
美國,白宮。匯集英法美三國的運勢。英國人火燒過、法國人當時幫助美國、而白宮歷經美國所有總統之氣勢,所以拉登雜錯樓了。
法國,凱旋門。法國可以沒有埃菲爾鐵塔,但是必須有凱旋門。因為埃菲爾鐵塔是對應凱旋門所建。
德國,德國沒有國寶,要說有就是那種純粹唯物主義的精神,德國人注重精神,可以把主觀主義看作唯物主義,這是世界任何國家不行的。
日本,美女。日本美女的氣質還可以,不深入研究。
韓國,山寨。沒啥別的,日本美女行,它就山寨日本。中國節日多,它就抄寫中國的。
越南,沒有,一個字窮。
印度,苦行僧。印度的苦行,以此通向彼岸。
以色列,學習。以色列是世界猶太文明發源地。學習是這個國家的特點,為啥,因為人均讀書數幾十年來保持世界第一。
義大利,手工作品。可能在街上隨便一樣不起眼的東西,就是大師級物品。
北歐國家,沒有,除了現代福利沒啥特別的,中世紀的武器勉強算。
俄羅斯,軍火。俄羅斯是一個標准軍火國家,它的特點是有錢就有技術。中國買到了原子彈、印度買到了航母,巴基斯坦買到了飛機和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