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6年世界盃義大利奪冠關鍵靠的是誰
團隊信念,一切都是為了取得最終的勝利!
永遠別低估了義大利人一顆冠軍的心..
義大利的藍,不是僅僅是亞平寧的海水,而是整個蔚藍的天空。
義大利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中場與後防,皮爾洛與托蒂,能夠組織起來有效的進攻,進攻方式很富有想像力,後防有卡納瓦羅和內斯塔兩員世界級的中衛,防守很穩固。加上布馮的防守,慢熱型的義大利終於越戰越勇,奪得了2006德國世界盃的冠軍。
2. 義大利點球戰勝西班牙,義大利能取勝的關鍵是什麼
據相關消息暴露,義大利點球戰勝了西班牙,對於這場比賽。那是非常的過癮。是啊,一場強強對話。讓觀眾。非常的刺激,那麼。你覺得義大利能夠取勝的關鍵是什麼呢。個人認為。這個關鍵點就是他們的防守。通過他們團隊共同的配合。強化了防守強度。而使得西班牙,最終敗下陣來。是啊,拿下這場勝利,也意味著他們成功進入四強,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能夠持續把這種團體足球發揚光大,打出更好的成績。是啊,足球比賽,他是一想團體比賽,要想獲得勝利,那麼自然就需要團隊配合。畢竟,一個人,他是斗不過一個團隊的,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該如何提高團隊配合能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因為只有我們團隊的配合度提升了,我們才能將我們團體的能力發揮最大,才能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優勢。是啊,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比賽的勝利,所以大家一定要給予關注。
3. 國家法西斯黨是怎樣取得義大利大選的勝利的
1924年4月6日,義大利舉行大選。在選舉之前和選舉過程中,法西斯黨公然踐踏公民權利,破壞選舉規則,採用各種強暴行為和無恥的弄虛作假手段。大選那天,法西斯分子控制了所有投票站,以暴力阻止各反對黨的代表就位監督投票。一般選民,則3人一組集體投票。凡被發現未投法西斯候選人票者,次日即予制裁,或剝奪其工作,或進行人身迫害。
共產黨和各個社會黨的黨員以及基他黨派的著名反法西斯主義者及其支持者,一經發現,即強行阻止投票,沒收他們的選民證,由法西斯分子冒名投票。在廣大農村,凡文盲均由法西斯分子代替其填寫選票。在許多地方還偽造選舉結果。總之,國家法西斯黨靠暴力取得了這次大選的「勝利」,獲得了65%的選票。按照新選舉法的規定,在議會中占據2/3的席位,即374席。
4. 拿破崙進軍義大利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勝利主要是由於拿破崙的指揮藝術和運用了新的戰術。拿破崙一貫運用並發展了革命軍隊的戰術——縱隊和散開隊形相結合,堅決摒棄奧軍統帥部盲目遵循的警戒線戰略,力求首先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雖然敵人占總的優勢,但是拿破崙巧妙而迅速地調動部隊。運用集中突擊的打法將敵各個擊破。拿破崙在其統帥生涯中,善於依靠革命軍隊涌現出的有才能的將領,如貝爾蒂埃、茹別爾、馬塞納等人。
5. 歐洲杯上義大利能擊敗英格蘭奪冠靠的是什麼
歐洲杯決賽,義大利為何能擊敗英格蘭奪冠?球迷給出答案,且大局已定。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之前,義大利曾經10次進決賽,太有經歷了,英格蘭還是嫩,一幫愣頭青,漸漸練吧。最後時辰換上來特地踢點球的球員,壓力真的太大了,基本不需求這樣操作,點球大戰玩的就是心理戰,跟技術根本無關了,職業球員踢點球都不會太差,就讓場上的球員踢點球不好嗎?這時分最好的操作就是不操作,由於無論什麼操作,都會給原本就壓力大的球員更大的壓力。義大利配的上冠軍,這屆歐洲杯配合最好的不斷隊伍沒有之一。英格蘭這幫小孩放開手腳沖義大利,義大利真不行。最後踢點球,義大利全體教練組的各種淡定就必定了,是大人給小學生上課呢,沒方法55年沒進過決賽就是不一樣。本場競賽英格蘭自費武功,居然被義大利控球一度到達71%,這可是義大利啊!和義大利打對攻的話,這斯特林桑喬不得把義大利後防沖的稀爛。
重要的點球大戰總得把留幾個經歷豐厚的人,最少見過風浪多,教練是怎樣想的,後面三個點球都是20歲左右的。單從陣容上義大利當然算弱,但是義大利國度隊包括俱樂部都擅長以弱克強。小組賽出線了的義大利,任何時分都不允許你輕視。輸沒問題,只是這索斯蓋特從頭到尾的戰術和換人都是錯的。英格蘭早換人上去沖擊義大利老邁的後防線,說不定就直接贏了,義大利基耶薩下去後根本沒什麼攻勢了。整屆歐洲杯英格蘭也就是佔了下半區的廉價,不然早回去了。英格蘭天賦球員那麼多,各品種型都有場場競賽踢的費力。假如歐洲杯前德國隊能換弗里克做主帥,英格蘭也就十六強的命。斯特林打的那麼差就不換,那麼多有天賦的球員不敢用,遲遲不換人,最後一個界外球都不敢攻。相比義大利最後一個角球投入兵力,表現出心態和決計差距太大。今天英格蘭看到兩次奪冠的希望,一次是盧克肖的進球,一次是義大利罰失點球。最後本人沒把握住時機,怪誰呢?
6. 為什麼義大利隊可以成為歐洲杯小組賽3連勝且零封的球隊
首先防守一直就是義大利的傳統,另外就是義大利的三個小組對手實力不是很強,而義大利經歷了上屆世界盃缺席的低估之後,這幾年在曼奇尼的調教下對義大利隊進行了大換血,在曼奇尼執教之後,多名年輕球員進入了義大利國家隊,球隊也獲得了新生,在歐洲杯預選賽上,義大利的表現就非常強勢,他們以全勝的成績出線,而且包含多長大勝對手的表現,在保持而傳統優秀防守的同時,在控球方面也所提高,所以在小組賽中,義大利才會可以輕松的三戰全勝,而且零封了對手。
不過對於年輕的義大利來說,他們身上背負的包袱比較少,這讓他們在面對強隊的時候可能會有出色的發揮,而面對強隊也可以激發這些球員快速成長,這支義大利還是值得期待的。
7. 2006年世界盃的義大利當時主要靠什麼戰術
防守反擊
這就是義大利創造出來的
義大利一直是這個戰術
而且,這個戰術
現在越來越多球隊都在用
尤其是今年的世界盃
強弱隊比賽,弱隊都是這個戰術
8. 06年的義大利為啥能奪世界盃冠軍義大利到底有多強
義大利一直都是一直強隊,在經歷了02年非常郁悶的一屆世界盃之後,06年在德國世界盃之前,義大利在之前的熱身賽中就表現出了非常好的狀態,他們在熱身賽里大勝德國,大勝荷蘭,里皮帶領的那屆義大利,防線絕對是歷史頂級的,而鋒線雖然差點,但是好在很實用,而且那時候意甲正在經歷電話門事件的打擊,義大利人急需要用一次成功的世界盃來自證自己的實力。而那屆世界盃也踢的足夠精彩,也非常有故事性,最後義大利戰勝法國奪冠,也成為了經典,擁有皮爾洛、布馮、卡納瓦羅、格羅索、馬特拉奇的那支義大利,絕對是實至名歸的。
而決賽,又是世界盃歷史上的經典比賽,充滿了話題性和故事性,本來法國是被更看好的一方,他們淘汰了大熱門巴西,而齊達內也罰進了一粒金子般的點球,可是法國隊最後也因為齊達內的沖動復出的代價,馬特拉奇和布馮是那場比賽的英雄,最後齊達內遺憾離開,義大利勝利捧杯。
9. 二戰時義大利做了什麼
義大利一直以來被人們叫做「窮漢帝國主義」,義大利人全部的熱情似乎全部被用來進行歌劇、足球等活動,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引用當時一位德國軍官的話: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敵人,那麼德國只需10個師就可打敗他;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國需要派20個師來防備他;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還要派30個師來保衛他。
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戰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從來沒有過不依靠德軍單獨取得勝利的戰例。
義大利雖然是軸心國成員,也簽署了《鋼鐵盟約》,但它開始時沒有遵守條約與德國一起開戰,結束時也沒有遵守條約,而是推出了軸心國。戰爭爆發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義大利的軍工廠得到了全部原料,並且日夜開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戰爭准備,因此義大利沒有在德國閃擊波蘭時就卷進戰爭,只是派遣了勞工去德國,而在德國進展順利,彷彿馬上就要全面勝利的時候才倉促對英法宣戰,趕鴨子上架,豈有不敗之理。
宣戰書還沒有讀完,就在地上被法國扁,在海里被英國揍,還無還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鈴》中希臘人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寧可向德國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義大利人投降」,誰願意向一個被自己打得稀里嘩啦的對手投降呢;在德國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爾甚至打算從北非抽出一些部隊去支援其他戰場,其原話是 「考慮到義大利在北非的大潰敗,抽調這些兵力應無問題」……義大利投降後,意軍又被德軍隨意虐殺,毫無還手之力,即使是被鐵托改編成加里波地師的義大利軍隊也只是在抗擊德軍的戰斗中做出了重要「犧牲」。
在一次北非的戰斗中,一萬多人的部隊打都沒打就像幾千的盟軍投降,理由是開啟彈葯箱的起子找不著了。
面對衣索比亞的時候,一個只有二百挺機槍,四千支步槍連皇家衛隊都有部分只裝備長予的國家居然拖住意軍半年之久,並逼得對方不得不用化學武器才能取勝,並最終付出了13萬人傷亡的代價。甚至於他們的盟友德國人都看不起他們,當年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德軍還未進入,而意軍卻有五十萬人,英軍組織了五萬印軍和由英國人駕駛的幾百輛坦克對意軍發動突襲,其結果是令人震驚的,五十萬意軍被五萬英印兵所敗,丟失重鎮托卜魯克,被俘十多萬人,隆美爾剛到北非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副義大利人慌亂逃跑的鏡頭,隆帥將他的德軍官兵分散到一些意軍中擔任指揮官,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軍的主心骨,在反攻時取得了勝利,(德軍戰鬥力確實駭人,最基層的士兵到意軍中都能成為出色的軍官,同時也可看出意軍低下的戰鬥力),隆帥對意軍評價一向很低,他說:「義大利人打仗,該他們沖鋒的時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縮不前,而該隱蔽的時候卻又都勇往直前,結果有敵軍掃射死傷枕籍 」。有一次,因為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對非洲軍補給線構成強大威脅(該島力量強大時2/3的軸心國運輸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時95\%以上船隻都能安全通過),在大家討論如何對付的時候有義大利軍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卻搶占該島。隆帥當場反駁道:「憑意軍一向表現這可能嗎?」。
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東北部港口圖卜魯格上空竟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元帥當場喪生。意軍為了掩飾這一嚴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可憐巴爾博成了二戰中被誤傷的最高軍銜指揮者。1941年2月16日,德國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抵達北非救援。此時,意軍早已是潰不成軍、倉皇逃竄。一個上校向隆美爾報告說,意軍士兵把武器和彈葯都扔在沙漠里,軍官們正在打點行裝,希望能盡快返回義大利。
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部分割讓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被迫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動用8.7萬兵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可是,意軍未能達到墨索里尼的預期。11月4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15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21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 14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義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國,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請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並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向墨索里尼傳授戰略戰術。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50萬人的增援部隊。1941年3 月2日,他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暴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配角」隨德軍進行從屬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本想「單干」。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加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 22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80%以上。
10. 二戰時候,義大利都有什麼戰績,都有那些名將,和著名的戰役,意軍的戰鬥力比日本如何
義大利的戰鬥力其實是嚴重被低估的,主要是這幫義大利人根本就不想打仗。
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義大利陸軍不管是訓練還是兵員素質都不差,起碼處於歐洲中游靠前的水平。義大利陸軍的裝備更是非常不錯,可以說世界一流,比日本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義大利一戰時期的淘汰貨義大利炮扔到中國戰場竟然被當成了寶(想想李雲龍那門義大利炮吧!),義大利的武器裝備可想而知。
義大利陸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士氣和戰斗意志。因為義大利軍隊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打仗總是出工不出力,表現自然不行。不過這並不代表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差,只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拚命而已。但即使如此,義大利軍隊在蘇德戰場的表現一點不比德國人遜色。在烏克蘭戰役中,26萬義大利遠征軍橫掃烏克蘭,俘虜了10萬蘇軍。這個戰績起碼日本人不敢吹噓自己能夠做的到。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軸心國軍隊陷入了蘇軍的重重包圍,軸心國軍隊被迫突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個沖出包圍的竟是義大利軍隊,近5000義大利軍隊靠著殘酷的肉搏戰沖出了包圍,而不遠處逃出來的數量更大的德軍沖出包圍的僅僅2000人,義大利軍隊表現出的戰鬥力連蘇聯人都感到驚嘆。所以義大利的主力部隊戰鬥力並不低,如果認真起來,起碼不比蘇軍差,如果拚命,幾乎和德軍相差無幾。
義大利的留守部隊主要駐扎在本土和希臘、阿爾巴尼亞等地。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付當地的游擊隊,維持當地的秩序和治安。盡管是二線作戰部隊,但義大利留守部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都不差。南斯拉夫游擊隊是二戰中出了名能打的武裝力量,一直蔓延多年,德國一直清剿不掉。作為盟友,義大利人也參與了圍剿行動,在圍攻南斯拉夫游擊隊的戰斗中,義大利部隊打的絲毫不比當地的德軍差,特別是在山地作戰中,義大利部隊的非常出色,其戰鬥力和德軍二線部隊相差不大,這也許和義大利擅長山地作戰有關。
第三類是義大利的殖民部隊,也就是三線部隊。這些部隊主要分布在北非和東非地區。他們主要負責維持當地的秩序,很少承擔作戰任務,所以裝備很差,戰鬥力也不行。
其實也不能怪義大利人,英美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又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就是換成日本軍隊也未必會比義大利強多少。其實,義大利的殖民部隊在一些戰役中打的也不錯,在戰爭里差點把英國人趕出北非。在義大利殖民部隊的配合下,義大利的阿里埃特裝甲師更是打出了一流的水準,竟然擊敗了英國精銳部隊第二十二裝甲旅。如果給義大利軍隊足夠的給養和機械化單位,義大利軍隊未必會輸給英國人。
總體來講,義大利陸軍的一線野戰部隊戰斗很高,略低於德軍,二線留守部隊和德國二線部隊戰鬥力相差不大,三線殖民部隊略高於英聯邦二流軍隊,所以義大利陸軍的真實戰鬥力並沒有網上傳言的那麼差。義大利之所以表現的不出彩,主要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打仗,而對手又一個比一個強。其實,如果換成日軍去蘇德戰場,未必會比義大利軍隊打的好。就連隆美爾都曾贊譽:義大利軍隊震驚了世界,義大利軍隊震驚了德國人。實事求是的講,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不比日軍差。如果考慮裝備和火力因素,日軍未必是義大利軍隊的對手。
再說個笑話吧!
1941年的北非戰場,「沙漠之狐」隆美爾接連對英軍發起攻擊,勝算在望的戰役奈何軍隊數量不足,便只能將重要的側翼戰略要地交代給義大利軍隊,以防遭到英軍偷襲側翼。其中尤其重要的一區域由義大利著名的「公羊座」裝甲師把守。「公羊座」裝甲師在師長馬里奧少將帶領下,也十分出色,共有兩百多輛M13主戰坦克,L3輕型坦克,M42自行火炮等裝甲車,實力雄厚,此軍隊在義大利部隊中也稱得上是精銳良軍。
遺憾的是「公羊座」裝甲部隊還是敗給了英國第二十二裝甲師。面對隨時攻來的英軍,公羊座裝甲部隊多次敗北的經驗,除了投降別無他擇。此時馬里奧派出談判專員前往英軍洽談,希望英軍不要侵犯古比井,且保證不會對英軍進攻。
意氣風發的英軍顯然看不起多次敗仗的義大利軍,不僅直接拒絕談判,且對義大利使者開炮攻擊,使者半路身亡。英軍的暴擊行為激怒了「公羊座」裝甲部隊少將馬里奧。在馬里奧的指揮下,全義大利軍向英軍全面進攻,全程兩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下,擊毀英軍80輛坦克,還有53輛損傷。馬里奧軍隊損失43輛坦克,戰役結果反轉,義大利軍意外的取勝。
正是此戰役激發了義大利軍隊真正的實力,義大利軍的戰鬥力並不弱。甚至有觀點,義大利軍並不是不能打,只是不想打,被逼到極限才能爆發出真正的戰斗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