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一整代老年人病逝!喪鍾從早鳴到晚,救老還是保小
新冠流行病毒在義大利蔓延,人工呼吸機數量太少,是義大利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明示:棄老保小。政府官員對醫院的醫生和護士說,你們有權決定:先救誰。
一些老人在拔掉吸管後,在掙扎中死去。
義大利的悲壯遠不僅只於此。
3月25日,義大利媒體報道,義大利倫巴第大區蒙扎市一家醫院重症監護室一名34歲的女護士,自殺身亡。死前她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她是第二名自殺的抗疫護士,身前見證了太多的恐怖死亡。
據悉,義大利發生新冠病毒以來,已有5000多名醫護人員被新冠病毒感染,400多名醫護人員死亡。感染的醫護人員約占義大利醫護人員總數的9%;真的是悲哀。
義大利首位在職的政府官員貝加莫省所轄的切內市市長喬治.瓦羅帝,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辭世,他是義大利政府第一位在職殉職的政府官員。年逾7旬的瓦羅蒂,一直親力親為安排患者就診,指揮在抗疫第一線,不幸感染。
不幸感染殉職的義大利市長喬治.瓦羅蒂。
義大利的貝加莫省是疫情重災區,一位老人訴說,一個村的75至80歲年齡段的老人都死光了,有的人死了,連棺材都沒有,喪鍾一天到晚長鳴,當地火化場因為死人太多,軍隊出動,只得拉到很遠的地方火化。
悲哉,義大利!
義大利的教訓是慘痛的,慘痛教訓的還有西班牙丶美國丶德國丶法國丶英國。
中國專家鍾南山院士說:新冠病毒傳染最嚴重的時期是在感染者的發病時期。
歐洲國家卻為了自己的所謂自由,不戴口罩付出了慘重代價。嗚乎,但願新冠病毒喚醒歐美沉睡的傲慢!
義大利的疫情確實非常嚴重。一個人口只有6000萬的中等國家,確診人數超過了8萬。目前,義大利仍然是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並且,義大利也是疫情死亡率最高的國家,近期死亡率更是高達10%以上,死亡人數已多達8215人,現在義大利差不多每兩分鍾就有1人因新冠肺炎死去。
義大利死亡率高,原因主要有兩點,即人口老齡化嚴重和大批患者得不到及時救治。義大利60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28.6%,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一種或幾種基礎性疾病,免疫力低下。一旦這些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情發展很快,得不到及時治療當然就有生命危險。所以,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情況,他們確實應該優先得到診治。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義大利由於醫院中的床位非常緊張,醫療資源也嚴重不足,醫護人員被迫做出艱難選擇,那就是先救生存率高的人。哪種人生存率高?當然是年輕患者。這實際上就把很多年齡較大的患者排除在外了。年齡越老,得到診治的機會越小。所以,義大利死亡者中大多數人為老年人。
有人認為義大利這么做是不是有點殘忍呀?可這真的是沒辦法的選擇。實際上,很多義大利感染者還沒有確診就死在了家中。比如,義大利北部的貝加莫鎮,有75%的感染者根本等不到檢測確診,更沒有機會去醫院就已經死亡了。在貝加莫,喪葬部門每小時就會接到10個請求喪葬服務的電話。可見,義大利醫療體系根本承受不了這么多患者,只能有選擇的進行救治。
和義大利一樣,美國由於需要檢測的人太多,檢測設備和檢測用品又嚴重不足,怎麼辦?美國選擇先檢測有錢的富人,沒錢的窮人朝後站。這事引起了窮人的極大不滿,他們紛紛質問,美國不是一直鼓吹人人平等嗎?怎麼到了危急時刻,富人可以得到保命的機會,而窮人卻要等死呢?!有人把這事反映給總統,總統回應:「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可見,無論是義大利,還是美國,它們都是西方國家,處事方式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然後做出取捨。他們所謂的人人平等,也只是作為一種宣傳口號罷了。在很多人面臨死亡威脅時,西方國家先保他們認為有價值的人,比如年輕人和富人。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而富人是有能力的人。這一點,連美國總統都表示了贊同。
是救老,還是保小,義大利根據他們的價值觀去取捨。並且,義大利的實際做法,已對這個問題做出了明確回答。
看到歐美疫情居高不下,義大利今天還新增6000多例,真的替他們著急。這個數字,在我們14億人口的大國,都是讓人揪心的,想想當初武漢的情況就知道了,當武漢新增數下降到3位數時,我們就感覺到長期壓在心口上的一塊石頭,一下子掀掉了,擊掌小慶啊。
義大利人口6000萬,湖北省人口也是6000萬,現在的義大利,我認為比湖北省最嚴重的時候還要嚴重。因為湖北背靠偉大祖國廣闊的腹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只要各家關門閉戶,扛一扛就過去了,義大利呢?孤島。它周邊歐盟的小兄弟們,都自顧不暇,沒有人能讓它靠一靠的。
它現在能靠的是中國,問題是,它畢竟不是我們的湖北省,我們也不能派個督查組去督查一下它,也不能派一幫大媽去他們的街上攔著他們不讓出門,他們自己不注意,不著急,不預防,不控制,老天爺也沒有辦法。
只派醫療隊去,治不過來,救不過來。
隔離就那麼難嗎?不出門就那麼難嗎?戴口罩就那麼難嗎?!為了性命暫犧牲一下自由,就那麼難嗎?!
看到醫生痛苦選擇給哪個上呼吸機,作為遠在東方的我們,一樣的感同身受,一樣的心碎。誰人不年老?年老了就被這們淘汰和拋棄,這是如何的絕望和悲涼?
一代人,一個月,沒了。他們都去了天國,天國沒有病痛。
盡管義大利已經擺脫了新冠病毒累計感染確診最多的國家,但在新冠病毒肺炎病亡人數上義大利還是第一。讓人揪心的是,義大利因為新冠病毒而去世的已經突破九千了,太可怕了。題主所說的是一整代老年人病逝的說法有誤,最起碼還有一些病逝的年輕人呀。這九千人中老年人佔得比重大一些,但中年人、青年人甚至是孩子也是佔有一定的比例的。
義大利的面積相當於兩個河南省, 義大利的疫情嚴重性更遠遠超過了我們,而 義大利的人口數量還沒安徽省的人多,少300多萬的樣子,也就是大約6054萬人。義大利是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根據商務部參贊處提供的數據,義大利65歲以上的老人竟然達到了23%,大約1392萬人,故而題主的說法很有問題。
在任何國家、任何地方,老年人因為年齡問題,體質較差,免疫力也不佳,一旦感染,風險很大。不過,需要明確一點的就是新冠肺炎病亡率其實並不高。也就是說一些老人感染後,也能扛過來。比較典型的就是巴西總統博索納羅,3月13日有媒體傳出他感染新冠病毒,但遭到了他的否定。今天又有視頻媒體傳出,他曾確診幾乎沒做什麼資料就扛過去了。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博索納羅今年65歲。當然不排除義大利的新冠病毒跟巴西總統所感染的新冠病毒版本不同,新冠病毒也是不停變異的。 福垊分析,65歲的老人,不少都退休了,他們出於身體較差以及病毒肆虐的原因,會更加愛護自己的身體,理論上成為宅老大叔、大媽還是比較多的。
年輕人因為工作和對病毒的輕視,出現的感染幾率會高一些。因為人總不是斷地流動,而病毒自然而然地就不斷傳播。而年輕人往往在隔離中,或者適當治療,就能較為快速的康復。盡管義大利是老齡化 社會 ,但年輕人具有易感染和傳播的特徵,就會出現年輕的患者的會佔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大量感染中的年輕人,有些人免疫力差,並且沒有能及時治療就會出現危重病人。義大利的醫療資源在面對瘋狂感染的大量患者時,往往就會出現一個痛苦的選擇,當老年人和年輕人都病危時,救老還是保小呢?
人的生死是人類最大的事,救老還是保小這是艱難的選擇,痛苦的決定。由不得人去痛苦地遲疑,遲疑太久就出現更大的悲劇,到時候救不了老,也保不了小了。在義大利的重災區倫巴第大區米蘭一家如同我們三甲的醫院的醫生稱呼: 在救老還是保小的選擇上,只能讓更沒有太多道德負擔用於做出決斷的人去選擇救小。
這個問題也並不絕對,義大利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原則是,將醫療資源用在存活機會最大的人。那些體質較差的,多病難救治的人就只能忍痛放棄,而不只是看年齡。當然,從 健康 的角度來看,年輕人的身體更好一些,保小的機會也更大一些。這種冷酷而無奈的選擇,也跟義大利的老齡化 社會 有一定的關系。
人最寶貴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一個人只有一次,在彌留之際能夠向義大利人達芬奇所說的就好。達芬奇是文藝復興三傑之首,他說:「一生沒有虛過,可以愉快地死,如同一天沒有虛過,可以安眠!」
西班牙一位老婦人,丈夫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是沒有床位,只能等著,但是有空閑床位之後,醫生卻把床位留給了一位44歲的男子,老婦人痛哭流涕,痛罵政府不公正。
新冠肺炎患者數量迅速增加,讓西班牙、義大利的醫療體系不堪重負,其中義大利的情況最糟糕,累計確診患者80589人,死亡8215人,死亡率已經超過10%,醫療物資不足,一線醫護人員沒有得到完善的保護,超過4800名醫護人員被感染,醫療物資不足,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義大利和西班牙不得不選擇性的救助患者,老年人幾乎都被拋棄。義大利貝加莫屍體太多,來不及火化,甚至需要用軍車拉出城焚燒。 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醫院里都躺滿了等待床位的患者,在老年患者和年輕患者之間,醫生只能選擇後者,而且西班牙以65歲為界限,超過65歲的患者被確診之後,基本上就只能自生自滅了。由於對患者進行選擇,老年人得不到治療,結果導致義大利、西班牙的老年人尤其重視防止疫情擴散,在視頻里大罵此時還在逛街聚會,並且不戴口罩的年輕人。
優先搶救年輕人是無奈之舉,因為老年人抵抗力弱,死亡率高,年輕人普遍抵抗力強,更容易被治癒,而且從人性角度來看,人們也會優先選擇搶救年輕患者。歐美國家老齡化嚴重,每年都要支付大筆養老金,而年輕人還可以創造財富,從經濟角度來看,也會優先救治年輕人。
義大利想要遏制疫情,不做選擇題,必須執行強有力的隔離措施,否則患者數量還會持續增加,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恐怕連年輕人都沒有機會得到救治。
義大利死亡人數當中,老人確實佔了很大比例,但那不是放棄對他們的治療,而是老人的身體免疫力低,導致死亡率上升,這一點在武漢爆發時已經得到證實,老人年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感染之後發病很快,一旦治療不及時不到位,很容易發展成危重症,直到死亡。
關於救老還是救小的問題,我認為這個事情不能單純從價值的方面去考慮,而應從生命的角度去看,在生命面前,沒有老少之分,都值得尊重。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一個年輕小夥子,因為救助落水的老年人而犧牲,你說這個事情有沒有價值?它的價值就是生命第一,精神第一,是不能單純從值不值來看的。當然,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我認為應該平等對待,誰就診早就救誰,無管年齡大小,但是需要必須做出選擇時,我們可以考慮一些價值的因素,看哪一個更有意義。
義大利國會議員貝洛迪
義大利沒得選擇,只能優先搶救40到50歲的確診病例重症患者,這項措施早在十天前就已經開始了。面對洶洶疫情,面對無數個失去生命冷冰冰的屍體,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義大利人,為了將損失減到最小程度,只能這么做。
12萬人口的貝加莫小鎮被外界稱為「屍鎮」,5名去世的患者中,只有一個在醫院,剩下的都是在家中等待失去生命,因為醫院根本沒有那麼多床位和醫護人員。公共墓地教堂醫院太平間都變成臨時停屍房,當地政府出動軍車,將屍體拉到外地火化,死亡的大部分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這次疫情過去,義大利將整整失去一代人。
城市街道除了防疫人員消毒,一片冷冷清清,失去了往日的歡歌笑語。
當地時間25日晚上,義大利參眾兩院通過防疫特別法案,這項法案將正式成為國家法律。法案規定,除了 健康 問題、工作或特殊情況,嚴禁任何人離開居住地,嚴禁任何人進行遷徙,這是義大利 歷史 上最嚴厲的「居家令」。違反者將處於3千到5千歐元不等,嚴重者將處以至少三個月監禁甚至被逮捕判刑,作為一個號稱「自由民主」的歐洲國家,做到這一步,等於破釜沉舟,與病毒決一死戰。
截止3月27日22點,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0589例,死亡人數8215例,死亡比例已經超過10%,貝加莫市長喬治.戈里曾表示,有75%的患者未加確診便死在家裡。更讓人感到難過的是,在救治患者過程中,有6205名醫務人員被感染,已有39人失去生命,義大利國會議員貝洛迪在發言時淚流滿面,感謝所有不放棄抵抗的人民,並表示永不放棄希望。
截至3月27日上午12時,義大利已經累計確診新冠患者80589例,其中死亡8215例,死亡率高達10.2%!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就是因為義大利老年人口多,其老齡化程度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22.5%,而60歲以上老人則占總人口的28.6%,義大利總人口6000多萬,算下來其老年人口數量總計高達1700多萬。
而老年人免疫力差,自然會成為新冠病毒的主要攻擊目標,並且由於義大利正處於疫情大爆發的時期,新冠病患急劇增加,其全國的醫療系統都在超負荷運轉,已經不堪重負,很多老年新冠患者得不到及時救治,只能在家耽誤成重症,到最後沒等到醫院床位而是等來了一排排的棺槨。
據在義大利的留學生介紹,他所在的地方救護車鳴笛生從早到晚不絕於耳,大街上的人明顯比之前少了很多,戴口罩的人也明顯多了起來。
有句話說不撞南牆不回頭,這次義大利是撞了個頭破血流,非常慘烈,而且疫情還在持續蔓延,這個時候醫療系統難以做到及時接收巨量的病患,所以只能有所取捨。
到底是先救治年輕人還是先搶救老年人?這是任何醫護人員都不願意麵對的艱難抉擇,但是疫情不會等人,這個時候必須做出選擇,而義大利醫療系統總體上還是決定先救治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抵抗力強,能夠很快出院,可以快速騰出床位給老年病患,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
無獨有偶,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面對超量的病患也是選擇先救治年輕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有足夠的能力,相信任何國家的任何醫院都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新冠病患,所以這里無關道德,選擇最有效率的救助方案就是最大的善舉!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相信義大利定能渡過難關,加油!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我們都知道當前義大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死亡比例高居不下,基本上沒確診10個人之後其中一個人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到底該如何取捨。
有的人認為老年人已經進入老齡化,而小孩子卻是未來的花朵,應該在取捨上面作出抉擇,但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這種角色無濟於事,因為病毒並不會選擇老年人進行侵害,而保護小孩。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們再一次看到自然法則,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我們只有順應自然適應環境,而人力根本沒有可選擇的餘地。
這就說明當前人類改變自然條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雖然有人工降雨,雖然有豐富火星移居火星的理想,雖然當前我們都在共同抵抗疫情,但實際上對於新冠肺炎知之甚少。
所以說在沒有研製出有效疫苗的情況之下,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積極配合專家進行防治防控。
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響之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向沖老大的美國也俯首稱臣,所以說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的偉大都是渺小的。
雖然我們可以看到在3月份美國與中國相繼宣布新官肺炎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得出可靠解決相關肺炎的葯物。
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人為的選擇到底是保留老年人還是保留年輕人,其實是一種無稽之談,在私人環境之下,毫無疑問是優勝略汰。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如果抵抗力較強的人具有生存的權利,如果抵抗能力較弱那就面臨著較大的風險,並不是誰能夠決定留下誰。
綜合來看:在疫情的影響之下,自然規律永遠保持不變,也就是說順應趨勢而生存,逆勢而上則亡,在這種情況下人力是微乎其微的,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響之下,這一點我們看得更加明白更加透徹。
我們中國是尊老愛幼,義大利講究什麼呢?
家有老,是個寶!而青少年兒童則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誰都丟舍不下,可有時候卻是誰也救不了啊!這是家庭之大災難,是國家之大不幸。
一個一味地追求人權的國家,當初不聽忠言勸告,後悔晚已!
從義大利人口老齡化看,還是保希望和未來好啊!老年人是不是也這樣想啊?
❷ 上世紀西班牙流感,造成5億人感染,數千萬人死亡,是如何消失的
一百年前,出現了一起流行全世界的流感,使當時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受到感染。流感帶走了多少死亡人數至今無確切數字,根據研究估計2500萬到1億人死亡。因為流感盛行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國封鎖不利消息,西班牙中立沒有參戰如實報道流感實情,於是不少參戰國對內宣稱是「西班牙流感」。
流感期間美國堪薩斯州軍事醫院
1919年2月第三波流感同時出現多地,很快傳播到全球,導致了全球不小死亡人數。在美國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部落出現大范圍流感,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死亡率高達25%。
如何消失的猜測
1918年出現的流感席捲全球,卻在1920年春季突然的消失了。究竟如何消失的目前還沒權威的說法,根據現有技術和經驗推論的各種原因:一是1918年的流感的特點是潛伏期短、對青壯年致死率快,大量患者很快得到識別出來,尤其一戰後各國全面檢疫,很快阻止新的傳染源出現。
二是夏季的到來,溫度升高,流感病毒存活逐漸失去了環境,最終經歷第三個夏季而消失。
三是歷經三波流感的世界人民,人體不斷適應病毒,出現了抗體,讓病毒不再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威脅,最終流感被迫消失。
❸ 新冠疫情死亡率高達5%,義大利老齡化嚴重與其是否存在關聯
義大利的新冠死亡率跟義大利的老齡化程度關系不大,跟防疫措施及醫療資源有關,看各方新聞就知道,義大利民眾在非冠的防疫當中,是有任性的地方的,而如今疫情爆發之後,死亡率高也成了必然,下面將詳細說明。
一、早期防護力度不強。看新聞就知道,在義大利前期對華人旅行者小心翼翼,但萬萬沒想到疫情從伊朗傳了過去。而在已然發現疫情的情況下,意方的相關專家並沒有重視,甚至做出了錯誤的指令,讓民眾不要過度防疫,這就導致了相當大一部分人對非冠沒有防護之心,在當時的影響表現不出來,但是在疫情的潛伏期過後,就會瞬間爆發,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新冠疫情在國際上的爆發,並沒有像在我國那樣萬眾一心,而是很“自由”的遍地開花,如果我國沒有像“一省包一市”那樣“一省包一國”,那在國外的醫護會更為困難。
❹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接近65萬例,義大利的死亡病例為何會占據榜首呢
義大利現在是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的一個國家,新冠肺炎死亡率已經達到了10%,造成這種情況出現我覺得主要是三點原因造成的。
1、義大利醫療設備短缺。義大利醫療設備短缺我們應該都知道了,特別是呼吸機,因為新冠肺炎對人肺部的傷害市最大的,所以要想治療好重症患者,必須依靠呼吸機,如果沒有呼吸機,那麼病人只能是等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義大利死亡人數高居不下,即使我們國家捐贈了1000台呼吸機,也仍然是杯水車薪,義大利現在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還在不斷的上升種。
綜上,造成義大利死亡率高的原因我覺得主要就是因為重症患者比較多,醫療物資匱乏,再加上醫療技術也比不過德國和其他國家,就造成了本國死亡率特別高。
❺ 同樣是歐洲疫情嚴重國,德國新冠死亡率為何會遠低於其它歐洲國家
我覺得德國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遠低於其他歐洲國家主要原因就是醫療技術好和預防措施做的比較好。
1、德國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只有0.3%。我覺得德國這個致死率是讓人不可思議的低,我們國家的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是在3%左右,是德國的十倍,在看到德國這個數據的瞬間,我就覺得德國怎麼這么強?那麼多的感染人數只有0.3%的死亡率,當時真的是很震驚的感覺。
綜上,我覺得德國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低於其他國家主要就是他們自身有很好的醫院,再加上其他國家疫情爆發後他們做好了各種預防措施,使德國的死亡率遠遠低於其他國家。
❻ 義大利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醫療水平不差,但為何疫情死亡率卻很高
當傳染力極強的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內肆虐,如果相關國家沒有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即便醫療水平超高也是無濟於事的,尤其是此次疫情不同於以往的很多傳染病,病毒潛伏期相對較長,甚至會存在很多無症狀的感染者,從而導致了防控難度的明顯增加,包括義大利在內的歐美國家,正是因為忽視了新冠病毒的這些顯著特徵,才會在確診病例驟然增加的情況下,直接導致醫療系統被突如其來的大量病人壓的處於透支狀態。
由此作為參考可以發現,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國家,醫療水平之高相信是人盡皆知的,但面對此次疫情卻忽視了所面對的傳染力和易感人群的特殊情況,在這樣的客觀背景下,防護物資缺乏、呼吸機等救治設置嚴重不足,老年人的基礎病都會成為死亡率持續走高的關鍵條件,而前期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治療時機的延誤,同樣加劇了死亡率激增的嚴重程度。
❼ 人類歷史上最厲害的瘟疫是哪一次
1348~1451年歐洲黑死病的蔓延從1348年開始,一場大瘟疫——黑死病開始肆虐整個歐洲,它首先發難於地中海沿岸,後在1348~1451年間陸續蔓延在歐洲各國,這些地區的人口死亡近三分之一,整個歐洲有2500萬人死於黑死病,死亡人數之多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種流行病。
在社會的重大的變革中,自然界發生的事有時會起到重大的作用,黑死病就是其一,它與發生在此後的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同樣是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發生在1348~1451年間的歐洲大瘟疫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這場傳染疾病肆虐整個歐洲,各地受害的輕重不同。它首先發難於地中海沿岸,1347年發現於西西里,立即傳播到北非、整個義大利和西班牙,接著於次年傳到法國;1349年傳播到奧地利、博士、德意志和尼德蘭;1350年傳播到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沿岸諸國;後來在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90~1400年有些地方也發生多次,在城市中死亡率較大。
黑死病是一種惡性傳染病,當時人們還不可能准確知道導致黑死病的原因。這種病的特徵是傳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普遍的症狀是患者的身上迅速出現紫黑色的斑點、全身虛脫、神志不清、發高燒,並在劇烈的疼痛中慘死。實際上這就是淋巴腺鼠疫,其主要的傳染途徑可能是通過老鼠。鼠疫還可能引發並發症,如梅毒、傷寒等。當時的歐洲人認為這種病來自遙遠的印度。但現代研究證明,這種疾病很可能來自遙遠的中國。1343年,中國的江淮一帶發生特大水災,加上災荒,於是疾病泛濫,形成較大的瘟疫,死亡人數達500萬之多。這種疾病於是很快沿著商路先是傳播到中東和埃及,1348年已經傳播到整個義大利的重要城市,然後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整個歐洲。義大利作家薄伽丘所寫的著名小說《十月談》對此進行了一些形象的描寫,特別是那種十室九空的可怕的景象。在1348年3月到10月7個月間,佛羅倫薩共死亡4萬人,屍體無人掩埋,市民們非常恐慌,不知躲在哪裡,整個城市就像一座大墳墓。有人在論述佛羅倫薩的衰落時指出:黑死病、戰爭和貿易糾紛導致了人民的暴亂,佛羅倫薩再也不能恢復它以往的優越地位了。當時的教皇住在阿維尼翁,在那裡,墓地很快被占滿,大多屍體被拋入羅納河中以防止腐爛。教皇為了滿足需要,只好開辟另一塊墓地,但也是把屍體放在又深又寬的溝里,重重疊疊地堆積著。在英國,1349年1月,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鑒於黑死病的蔓延,決定把國會推遲到4月27日;接著又在3月發出通知,宣布由於黑死病,會議無限期推遲。由於黑死病造成了人力奇缺,為了對付黑死病帶來的慌亂,愛德華時期還制定了英國著名的勞工法案。法案的序言中寫道:「鑒於大部分人民,主要是工人和僱工死於黑死病,並且某些人趁主人需要和缺乏僱工之機,要求主人付給他們極高的工資,否則不願為主人勞動;而另一些人游手好閑,寧願乞討度日,而不願為主人勞動」。根據我們的高級教士和貴族及其他有技能者之建議,特規定:王國境內凡身強力壯之男子和女人,年齡在60歲以下者,無論自由或非自由的,若非靠做活為生,或無錢以維持生計……若需要為別人工作,其工資須按朕繼位後第20年的慣例支付」。但是,這項法令的後果是強迫人們勞動,而不增加工資,於是發生了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農民大起義,即瓦特·泰勒起義。據載,在倫敦,沃爾特·曼尼爵士出於慈悲為倫敦市民所購置的墓地里,埋葬了5萬具屍體,這個地點後來建起了沃爾特修道院,並作為標志。
黑死病的影響不亞於一場橫掃歐洲的戰爭,現代醫學家、社會學家認為它的影響於人類相當於核武器的毀滅力量。它造成了歐洲社會的重大變化,經濟紊亂、社會動盪、物價上漲和風俗敗壞。因為人口的大量減少,一些人突然間由於繼承了別人的財產而變富,他們繼承了死者的徒弟、房屋、傢具、農產品、畜禽。同時物價突然暴跌,在個別地方牛羊在地里成了無主物。例如,以前一匹馬40多先令,黑死病過後只有6先令。即使這樣的價格也難找到買主,黑死病在英國持續兩年多。蒙上帝賜福,瘟疫停止時,勞動力缺乏,婦女甚至兒童不得不耕地拉車。物價的降低和財富獲得的容易,加之人們恐怕再次經歷黑死病,所以大肆揮霍。但是整個歐洲的生產力顯著下降,當需要恢復生產時,歐洲的物價開始迅速回升,人民的生活開始惡化,造成很多人流離失所。
黑死病帶來的另一個社會變化是經濟形式的變形。當時的歐洲生產力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黑死病破壞了傳統的地租形式,使商品式的經濟得到促進,特別是由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方面的轉換。因為許多市民得到了土地,而一些農民進入了城內,人員的流動進一步加大,有利於人們獲得自由和解放。此外,由於人們對神的保佑缺乏了信心,或者開始迷信,如巫術等開始流行;或者喪失了對基督教的信仰。
黑死病肆虐於14~15世紀,其後逐漸銷聲匿跡,然而在1664~1665年間鼠疫卷土重來,再度入侵英國,半年內由倫敦的西區擴及東區。從1665年5月至9月,倫敦死亡人數由43人迅速發展到31159人,增加了724倍!1834~1835年,鼠疫襲擊了埃及。其後1900年在澳洲的悉尼和1901年在好望角,1910年在中國的東北地區也有發生。1944年非洲北部鼠疫流行,亞伯爾·卡繆寫了一部《黑死病》名著,使人們對談鼠色變更有形象的了解。
惡性傳染病的流行曾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中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瘟疫,它所到之處留給人們的只是死亡的恐懼。它造成了歐洲社會的重大變化:經濟紊亂、社會動盪、物價上漲、風俗敗壞等等。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中世紀的歐洲醫療水平之低下以及人民的愚昧程度。
現在,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認識的加深,對黑死病的嚴重性和症狀也越來越清晰,黑白鼠都是黑死病的傳播媒介,醫學的發展使得預防鼠疫的流行取得了重大成就,鼠疫的流行得到了控制。但是根絕鼠疫的發生仍是一項不容忽視的事。應當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個國家的密切關注。
❽ 死亡率高達6.7%!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為啥這么慘
政府對義大利人民說:“拜託你們戴口罩!”義大利人民:“我不!”政府:“好的~”
中國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凝聚力很強的國家吧,當鍾南山跟我們說“不要外出的時候”,我們乖乖的居家等著鍾南山的下一步指令。但是義大利就不同了,政府對他們說“請你們帶上口罩呀,真的非常的危險呀!”義大利人民很傲嬌的拒絕了政府的要求,政府迫於無奈,只能對他們說“好的,寶寶們”!
老年人感染後被治癒的可能性比成年人低很多
義大利的老年人口佔比比較高,而老年人又是易感人群。在這么一個大環境下,老年人感染後導致綜合性疾病並發的可能性非常的高,從而被治癒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義大利人民並未充分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只是片面的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