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羅馬帝國當時的首都~【羅馬】跟現今義大利首都的『羅馬』有何區別古羅馬帝國都征服了相當於現在的哪
先說第一個問題。
你覺得秦朝時候的咸陽和現在的咸陽的區別有多大?羅馬古城已經毀滅了。
第二個問題
羅馬的核心領土包括現在的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敘利亞、耶路撒冷、埃及和利比亞。
第三個問題
從西羅馬滅亡到蒙古第一帝國差了八百年,現在美國和蒙古崛起時也是差了八百年。問問你自己,美國和蒙古掰手腕是不是很有看頭?
『貳』 羅馬和義大利的首都
義大利的首都是
羅馬 [編輯本段]義大利首都
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人口283萬(1989)。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工業有食品、紡織、機械、印刷、化工、電子和塑料等。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維塔韋基亞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如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科洛西姆大斗獸場、大雜技場、潘提翁神廟、戴克里先公共浴場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建於1303年)、科學院和圖書館等。 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南北方向有座亞平寧山脈,把義大利半島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亞平寧山脈旁邊,有一條台伯河,羅馬位於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處。羅馬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化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
景點
許願池,西班牙廣場,威尼斯廣場,萬神殿,拉特蘭聖約翰大教堂,科洛塞競技場,卡比托利歐廣場,真理之口,新宮,波各賽美術館. 羅馬主要購物街區 Via Nazionale Via del Corso Via Condotti Via Frattina Zona Spagna Galleria Colonna Via Cola di Rienzo Via Ottaviano
氣候
羅馬由於地處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880毫米。每年4月至6月氣候最為怡人;7月和8月是最熱和最乾燥的季節,平均氣溫24.5至24.7℃,降水量14至22毫米,8月的日最高氣溫可以超過32℃,以前的傳統是8月份會停止許多商業活動,羅馬人習慣在夏日離開炎熱的城市出去避暑度假,但這種習俗正在慢慢被改變,整個夏季羅馬市仍舊正常運作,以便迎合日益增加的遊客需求,和羅馬人自己工作習慣的改變;9月中旬至10月是最為晴朗的季節,被稱為「羅馬的美麗十月天」;10月至12月是最潮濕的季節,降水量可達106至128毫米;12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約為14℃,1月最寒冷,平均氣溫為6.9℃。
有關羅馬的名言
條條大路通羅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Rome is not set up in a day 身在羅馬就做羅馬人(入鄉隨俗) Do as Romans do
羅馬旅遊
歐洲處處購物天堂,但義大利可說是「天堂中的天堂」。在羅馬,從特別高級的用品到時髦的小東西樣樣俱全,是歐洲最容易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的地方。除了時裝首屈一指外,這里的皮具、文具、瓷器、玻璃製品,都是享譽世界的,宗教工藝品也是別具羅馬地方風味的上佳紀念品。羅馬的大型百貨公司在歐洲並不出色,但有許多精緻的小店,從鼎鼎大名的名牌到默默無聞(但商品品質往往非常高)都有。名店如Etro,ArmaNi,Prada和Gucci,在羅馬都只是一間小店。因為是原產地,價格都較為便宜,而且正因為小,所以店員往往有更出色的產品知識,也能享受更好的服務。但如果只追逐名牌而忽視了其他小店就非常可惜,因為幾乎每家小店都有自己的貨源,甚至是自製自銷的貨色,常有意外的驚喜。這許多BoMtiqUe的各有個性,使人特別喜歡在義大利購物[1]。 在羅馬,這類小店多集中在「西班牙台階」對面的Condotti、 Borgognona、Frattina等街道。其次VIadel Babuino和Via delCorso等街道,也名店林立,逛之不盡。也有人喜歡「較」大眾化的近梵帝崗的Via Cola di RienZo,或「更」大眾化的 Via NationaIe 和 ViaTritoMe。 羅馬商店的營業時間是 9:00- 13:00,16:00-20:00。星期日和星期一的上午幾乎所有的商店都不營業,不要弄錯了時間白跑一趟。 義大利的大減價Saldo季節每年兩次,冬季從年初開始約1個月,夏季從7月上旬開始到整個8月。各店雖然時間略有不同,只要減價店內貼滿了紙,馬上就能看出來。受歡迎的商店減價時甚至從早晨開始就有人排隊等候。 12月8日到次年1月6日的Piazza Navona聖誕市場(Mercato di Natale a Piazza Navona),則是購買玩具、糖果、節日裝飾物等新鮮有趣的小玩意的好地方。
『叄』 古羅馬和羅馬有區別嗎
古羅馬指的是羅馬帝國,早就滅亡了
現在的羅馬是指義大利首都羅馬
雖然首都相同,但是主體民族早就換了,古羅馬帝國的本土義大利被現在義大利人(倫巴第人)佔了而已
『肆』 羅馬共和國和義大利首都
古羅馬共和國/古羅馬帝國大部分時期的首都即稱羅馬,其位置就在現在現在羅馬城內,羅馬的名稱一直未變,一直流傳到現在,現在羅馬還有古羅馬時期的大量遺跡,如斗獸場、方尖碑、大競技場等
古羅馬主要分為三個歷史時期或五個歷史時期,三個歷史時期即為王政時期、共和國時期,五個歷史時期則為以上三個時期加上東西羅馬時期、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時期,
羅馬原是一個城邦,其城池位置就在現在羅馬的台伯河畔,其名稱來自建立者羅慕洛,就是現在羅馬標志母狼與小孩中的哥哥。王政時期羅馬的領土就只有現在羅馬附近的一點地區,共和國時期羅馬的領土不斷擴張,先是統一整個亞平寧半島(義大利半島),後來打敗其最大的對手迦太基取得地中海霸權,在共和國晚期更是征服埃及、伊比利亞半島、高盧等地,帝國時期的領土面積與共和國晚期差不多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由於各種原因帝國衰弱、蠻族入侵,羅馬帝國不等不分為東西羅馬在分裂之前羅馬帝國建立新羅馬-君士坦丁堡,並遷都於此,分裂後羅馬有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蠻族的不斷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來東羅馬曾一度收復羅馬,但是進一步破壞了羅馬,讓更多的羅馬人減滅,現在義大利羅馬人已很少,大部分義大利人是拉丁人和『蠻族人』的後代,可以說現在羅馬與古代羅馬,地點一樣,可人卻幾乎完全不一樣。
羅馬擴張期間羅馬並沒有把佔領區的人民作為公民,賦予公民權,把這些人行同外國人。統一整個亞平寧半島後,賦予亞平寧半島的其他地區人民以拉丁人權,很久以後才把公民權逐步放開到亞平寧半島和其他地區,但是羅馬人還是不可避免地只是帝國的某些人。
羅馬的確義大利首都,但兩者意思不同古羅馬是古羅馬共和國的簡稱
『伍』 羅馬帝國和當代的義大利是啥關系
古羅馬帝國在分裂為東西兩個羅馬帝國之前是以現在的羅馬為政治中心也就是首都。
最初羅馬城建立以後經濟軍事等方面逐漸發展,越來越強,於是與周圍各城建立城邦,即以城為單位建立的聯邦,其中以羅馬城為首領。而該城邦在羅馬城的帶領下四處征戰,佔領並統制了大片土地。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鼎盛。
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
『陸』 羅馬和義大利是什麼關系啊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
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
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
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網路網路
『柒』 ,現在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和以前的羅馬帝國是一樣含義的
不一樣,羅馬帝國是羅馬人以現在的羅馬城為起源,征服了小半個世界建立的帝國;而作為羅馬帝國的首都和現代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城的名稱和位置重來沒有變過,市內存有無數羅馬帝國時代的古跡。
『捌』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
『玖』 義大利和羅馬的關系是什麼
義大利是古羅馬的後裔,羅馬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
古羅馬是創建於公元前8世紀的一個帝國,當時的古羅馬橫跨歐洲、非洲、亞洲三塊區域,是一個實力龐大的帝國。
但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古羅馬被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此時西羅馬帝國將首都設立在羅馬城,也就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隨後在公元476年的時候,西羅馬帝國覆滅,而此後這里就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在西羅馬帝國分裂以後,義大利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這個狀態從中世紀一直維持到近代中前期,在1870年撒丁王國攻克教皇首都羅馬,至此義大利才正式完成統一。
准確的來說,義大利並不能算是羅馬帝國的後裔,說其是西羅馬帝國的後裔更為合適。
位置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