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羅馬古城屬於那個國家'
羅馬古城屬於義大利,現在還是義大利的首都。
1、建築歷史
羅馬城位於地中海中部亞平寧半島的拉丁平原上。 拉丁平原上有條台伯河,羅馬城就在台伯河左岸的小山上,距海岸約百餘千米,在早期鐵器時代已形成農業村落。後有拉丁人的一支來此建立據點,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遂建立城市。
當時為公元前7世紀,比神話傳說中羅慕洛建城的時間稍晚。城市建立,羅馬國家亦告形成,先後經歷共和國和帝國兩時期。
從公元前5世紀~前3世紀,羅馬已由一小城邦而統一義大利全境。後又征服地中海西部和東部廣大地區,擁有今西班牙、法國、希臘、敘利亞、埃及和北非各地,建成古代最大的奴隸制帝國。
直到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才告結束。在此近千年間,羅馬城一直是地中海地區的大城市,最繁盛時人口逾百萬,為古代世界最大的都城。
2、建成時間
2014年4月13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古羅馬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世界最古老城市之一,但是它的年紀剛剛又長了幾年。
對古羅馬廣場進行發掘的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堵牆的遺跡,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900年。這說明「永恆之城」(即古羅馬城———本報注)的興建時間比人們預想的早了100多年。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城是由雙胞胎兄弟羅慕盧斯與雷穆斯在公元前753年興建的。但是本次發現令知名的義大利考古學家相信,該城的興建時間或許比那還要早100多年。
3、建築景觀
羅馬古城包括帕拉蒂諾(Collis Palatinus)、卡皮托利(Collis Capitolinus)、埃斯奎利諾(Collis Esquilinus)、維米納萊(Collis Viminalis)、奎里那萊(Collis Quirinalis)、西里歐(Collis Caelius)、阿文提諾(Collis Aventinus)七個山丘,史稱七丘之城。南北長約6200米,東西寬約3500米,城牆跨河依山曲折起伏,整體呈不規則狀,像一隻蹲伏的雄獅。
羅馬廣場
古城中心最重要地段是羅馬廣場,位居帕拉蒂諾、卡皮托利諾和埃斯奎利諾三丘之間的谷地,建城以後即為居民往來集會的中心。主要場地長約134米 ,寬約63米,到共和國末年廣場四周已遍布神廟、會堂、元老院議事堂和凱旋門、紀念柱等。至帝國時期又不斷擴建裝修,其富麗堂皇居整個帝國之冠。
從凱撒以至各朝皇帝,還不斷在羅馬廣場北面和東面建造以帝王為名的廣場,其中最大的是皇帝圖拉真的廣場,由市場、會堂、圖書館、紀念柱和神廟組成,氣象雄偉,建築精美,代表羅馬建築的最高水平。在羅馬廣場西南不遠聳立著的角斗場(見羅馬角斗場),採取圓形劇場的形式,內部可容5萬觀眾,是古代最宏大的劇場建築。此外,城中還有數以百計的神廟、劇場、圖書館、體育場、浴場以及規模宏大的引水道等。
羅馬皇宮
羅馬皇宮則建於帕拉蒂諾山上,後世習稱帕拉蒂諾皇宮,包括大量廳堂、浴室及賽車場、劇場等。這些古跡只存廢墟,惟有萬神殿完整保留下來。它是一座圓形圓頂的神廟,前有古典式柱廊,圓頂用天然混凝土,即以火山灰石築成,是羅馬建築在結構技術方面的偉大創造。其圓頂高達43米,寬亦相近,氣魄宏偉,結構嚴密,對日後歐洲古典建築有深遠影響。
公元2~4世紀間,基督教在羅馬流行,但未獲政府承認,信徒遂在城郊地下岩層挖建墓窟,以縱橫交錯的通道置放信徒遺體。現已發現地下墓窟43處,墓道總長達480千米 ,墓穴總數達60萬~80萬個,成為羅馬古城重要古跡之一。這些墓窟存有基督教內容的題銘、壁畫和宗教圖簽等,對研究早期基督教歷史和美術有重大意義。
4、建築傳說
像很多古老的民族一樣,羅馬人也是用一個神話傳說來解釋自己城市的起源和命名的。據說,是兩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勒莫建立的羅馬城。他們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英雄、美神阿佛洛狄忒的兒子埃尼阿斯(Aeneas)的後代。
據傳說,古代特洛伊陷落以後,埃尼阿斯帶領一些保衛城市的人逃了出來。逃亡者的船隻在大海里漂泊了很久,最後海風把他們吹到岸邊。疲憊不堪的逃亡者上了岸,決定在這里定居下來,這就是義大利東岸,台伯河畔拉丁姆區。埃尼阿斯的兒子在拉丁姆區建立了一座城市,命名為亞爾巴龍伽城。
過了數十年,埃尼阿斯的後代儂米多爾統治著亞爾巴龍伽城。他的弟弟阿穆留斯是一個陰險殘暴的人。他自己想做統治者,便不擇手段,推翻了儂米多爾,竊取了政權。殘暴的阿穆留斯下令殺死他的侄子,又強迫他的侄女西里維亞去做弗斯塔神的女祭司,因為祭司是不能結婚的。阿穆留斯認為這樣一來,使他的哥哥就再沒有後代,也就不會有人向他報仇了。
不久之後,被迫當祭司的老國王的女兒,與戰神瑪爾斯墜入愛河,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阿穆留斯聽到這個消息後又恨又怕,他命令馬上殺死了這個侄女,並讓一個女奴把兩個嬰兒扔到河裡去。女奴把兩個孩子放在一個籃子里,來到台伯河邊。這時台伯河正在泛濫,大水不斷上漲,沿河白浪滔天。她不敢走到水裡,就把籃子放在河邊,轉身離去了。
沒想到籃子掛在岸邊的一根樹枝上,河水並未把它捲走。不久,河水退去,裡面又傳出了嬰兒的啼哭聲。這時,一頭到河邊飲水的母狼聽到哭聲走了過來,它嗅了嗅籃子里的嬰兒,不但沒有傷害他們,反而用自己的乳汁來喂養他們。一個牧人看到了這一幕?把兩個孩子帶回了家,精心撫養起來。他又給兩個孩子取了名字,一個叫羅慕洛,一個叫勒莫。
後來牧人經過多方打聽,知道了兩個孩子的身世,但對此一直守口如瓶。在牧人的精心教育下,這對孿生兄弟長大了。由於他們每天跟隨牧人出去打獵,鍛煉成了敏捷、強壯的青年,而且力大無比。
此時,牧人把他們身世的秘密告訴了兄弟兩人。兄弟倆聽了以後,決心殺死阿穆留斯,為自己的母親和舅父報仇雪恨。羅慕洛與勒莫一起領導亞爾巴龍伽城人民起義,殺死了殘暴的阿穆留斯,又找到隱居鄉間的外公,把政權還給了他。
羅慕洛和勒莫做完這些事後,不願再留在亞爾巴龍伽城,他們決定在昔日河水退去,他們倖存下來的地方建立新城。新城建好了,羅慕洛和勒莫為了用誰的名字來命名新城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羅慕洛一怒之下,失手殺死了弟弟。然後他很快挖好了環城的壕溝,成為這座新城的統治者,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城市。據傳說這事發生在公元前753年,羅馬人便以這一年為自己的紀元。
在羅馬的帕拉佐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座著名的雕像:一隻母狼露出尖銳的牙齒,警惕地注視著前方,在它腹下有兩個男嬰正咬著母狼的乳頭吮吸。狼是公元500~600年的作品,兩個嬰兒是文藝復興時期後添加的。
盡管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今天的羅馬人依然相信羅馬城是羅慕洛兄弟智慧和生命建成的,並相信他們是戰神瑪爾斯與美神阿佛洛狄忒的後裔,依然銘記並傳承著這種精神與氣節。
② 羅馬在東幾區
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工業有食品、紡織、機械、印刷、化工、電子和塑料等。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維塔韋基亞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如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科洛西姆大斗獸場、大雜技場、潘提翁神廟、戴克里先公共浴場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建於1303年)、科學院和圖書館等。 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南北方向有座亞平寧山脈,把義大利半島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亞平寧山脈旁邊,有一條台伯河,羅馬位於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處。 羅馬 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羅馬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化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③ 羅馬市的羅馬市簡介
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工業有食品、紡織、機械、印刷、化工、電子和塑料等。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維塔韋基亞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如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科洛西姆大斗獸場、大雜技場、潘提翁神廟、戴克里先公共浴場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建於1303年)、科學院和圖書館等。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
④ 羅馬城(義大利首都羅馬)分成哪幾個區 用義大利文告訴我
蒙蒂 Monti 特雷維 Trevi 科隆納 Colonna 戰神廣場 Campo Marzio 龐特 Ponte 帕里奧內 Parione 雷戈拉 Regola 聖尤斯塔基奧 Sant'Eustachio 皮尼亞 Pigna 坎皮特利 Campitelli 聖安傑洛 Sant'Angelo 里帕 Ripa 特拉斯泰韋雷 Trastevere 博爾戈 Borgo 埃斯奎利諾 Esquilino 盧多維西 Ludovisi 薩盧斯蒂亞諾 Sallustiano 卡斯特羅比勒陀里奧 Castro Pretorio 切利奧 Celio 泰斯塔西奧 Testaccio 聖薩巴 San Saba 普拉蒂 Prati
⑤ 羅馬屬於哪個州
羅馬城在歐洲的亞平寧半島(也叫義大利半島)上。
⑥ 羅馬屬於義大利的哪個省
拉齊奧 Lazio 區的首府就是羅馬 Roma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0個區(regione),103個省,8088個市鎮。20個行政區包括十五個普通自治區,和由少數民族、歷史和邊遠地區等原因而設立的五個特別自治區*。由於歷史的原因,義大利北方經濟發達, 南方落後。 習慣上把義大利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包括西西里和撤丁島)。義大利眾多的省,這里也是分北義大利、中義大利和南義大利3頁介紹。
區 Region C2001.10.21 面積(km2) 首府
阿布魯佐 Abruzzi 1,262,392 10,795 拉奎拉 L'Aquila
巴西利卡塔 Basilicata 597,768 9,992 波坦察 Potenza
卡拉布里亞 Calabria 2,011,466 15,080 卡坦扎羅 Catanzaro
坎帕尼亞 Campania 5,701,931 13,595 那波利 Napoli
艾米利亞-羅馬涅 Emilia-Romagna 3,983,346 22,123 博洛尼亞 Bologna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 Friuli-Venezia Giulia 1,183,764 7,844 的里雅斯特 Trieste
拉齊奧 Lazio 5,112,413 17,207 羅馬 Roma
利古里亞 Liguria 1,571,783 5,421 熱那亞 Genova
倫巴第 Lombardia 9,032,554 23,861 米蘭 Milano
馬爾凱 Marche 1,470,581 9,694 安科納 Ancona
莫利塞 Molise 320,601 4,438 坎波巴索 Campobasso
皮埃蒙特 Piemonte 4,214,677 25399 都靈 Torino
普利亞 Puglia 4,020,707 19,363 巴里 Bari
撒丁* Sardegna 1,631,880 24,090 卡利亞里 Cagliari
西西里* Sicilia 4,968,991 25,707 巴勒莫 Palermo
托斯卡納 Toscana 3,497,806 22,993 佛羅倫薩 Firenze
特倫蒂諾-上阿迪傑* Trentino-Alto Adige 940,016 13,607 特倫托 Trento
翁布里亞 Umbria 825,826 8,,456 佩魯賈 Perugia
瓦萊·達奧斯塔* Valle d'Aosta 119,548 3,263 奧斯塔 Aosta
威尼托 Veneto 4,527,694 18,379 威尼斯 Venezia
義大利 Italy 56,995,744 301,308 羅馬 Roma
⑦ 義大利的地理問題:羅馬屬於義大利什麼位置,哪個行政區
羅馬位於義大利的中部,地中海沿岸,經緯度位置大概為:39.5°N,12.2°E。在拉齊奧區內。
⑧ 羅馬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
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薩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
(8)義大利羅馬城是哪個區擴展閱讀:
羅馬的主要景點:
1、萬神殿
公元前27年興建、公元120年重建的萬神殿(Pantheon),被米開朗基羅贊嘆為「天使的設計」。 萬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必須供奉羅馬全部的神。由於608年它被獻給教會作為聖母的祭堂,所以是羅馬時代獨創的建築物中保存得最好的。
2、古羅馬競技場
公元80年建成的雄偉的競技場堪稱公共建築的楷模。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靠這種高水平的結構
3、聖母瑪利亞大教堂
不論是其金黃色的天花板,還是那15世紀就有的馬賽克裝飾,這座恢弘庄嚴的教堂在世界建築界,都是舉世矚目的。它由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建造於12世紀,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4、聖彼得大教堂
這座建於公元五世紀的教堂式建築,是由米開朗基羅親自為羅馬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設計的,其正面那座高大聳立的雕像,也是這座建築最具標志性的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馬
⑨ 羅馬古城屬於哪個國家
羅馬古城是古羅馬的都城,位於今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得名於傳說中的建城者羅慕洛。文藝復興以後備受西方學術界重視,研究、整理、發掘工作一直持續。雖然大部分遺址已埋在現羅馬街區下,但遺址中心的羅馬廣場及其周圍一帶已辟為國家公園,可供遊人觀賞。
羅馬古城包括帕拉蒂諾、卡皮托利、埃斯奎利諾等七個山丘,史稱七丘之城。南北長約6200米,東西寬約3500米,城牆跨河依山曲折起伏,整體呈不規則狀,像一隻蹲伏的雄獅。
⑩ 羅馬城都有哪些區域簡單介紹下這些區域·
羅馬城七大區域全面介紹
羅馬城留給世人太多的光榮與夢想,羅馬古跡宛如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輝煌而瑰麗。羅馬文明更是經歷了2500年的榮辱交替,繁榮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義大利人民。羅馬建築即使頹敗卻依然無比華麗,許願泉、萬神殿、斗獸場、特雷維噴泉……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見證了無數榮辱沉浮,如今依然安詳寧靜地守護著曾經的輝煌,守望著慕名的來訪者。如果說羅馬城只是一堆石頭,那也是一堆光榮、偉大和與眾不同的石頭。本書根據羅馬城內景點的密集程度把城市分成了七個大的區域,以方便讀者來到這座永恆之城不會遺漏下有價值的景觀。
一、從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到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這個區域中擁有羅馬城眾多廣場中最漂亮,也是最熱鬧地帶起點的威尼斯廣場;能夠將你帶到羅馬神奇的許願池(Fontana di Trevi);還可以看到紀念圖拉真大帝(Trajan Emperor)征服達奇亞人的圖拉真廢墟和古羅馬的「購物中心」;以及具有當地市井風情的西班牙廣場等著名景點。漫步廣場,才能充分感受到羅馬的繁華與熱鬧。
二、博爾蓋塞公園 (Villa Borghese) 周圍
坐落於昔日羅馬城牆北段外側的博爾蓋塞公園是羅馬市中心最廣闊的綠地,園內不僅花木扶疏,還設有各種不同功能的場地,包括植物園、動物園和幾座相當值得一看的藝術品陳列館,是羅馬人休閑生活的核心區域。而位於公園西側的是舊城牆內至台伯河畔的一片狹窄而古老的城區,其間也散布著許多重要觀光點。
三、五百人廣場(Piazza dei Cinqucento)及中央車站附近
以中央車站為中心,正面是五百人廣場,這里原本是為紀念在衣索比亞戰爭中死去的士兵而建立的,現在已成為羅馬人集會的場所。車站右邊大約1公里的地方是墨索里尼修建的大學,每當早晨都能看到匆匆而過的學生。車站左邊500米處則是歷史上第一個獻給聖母瑪麗婭的大聖母堂(Santa Maria Maggiore),觀賞古羅馬遺址的旅程通常也是由此開始的。
共和國廣場(Piazza della Republica)中央有4個女神像噴泉,周邊被有迴廊的建築物包圍,《羅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夜晚自皇宮里偷偷溜出來,然後在這里下車遇見了故事裡的男主角記者喬。夏天的時候噴泉周圍會坐滿享受日光浴的人們,充滿了義大利風情。在共和國廣場的正面,外觀看起來有些象廢墟的安傑利聖母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li),保持了米開朗基羅最完好的風格,共和廣場教堂後面就是著名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遺址。
四、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周圍
納沃納廣場可以說是羅馬最美麗的廣場,可以在這里把自己置身於咖啡館之中看看過往人群,體會喧嘩熱鬧和殘留的古代氣息。位於廣場南端的莫羅噴泉(Fontana del Moro)和位於廣場中心的四河噴泉(Fonntana dei Quattro Fiumi)最引人注目。四河噴泉中的雕塑分別象徵著四條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羅河、普拉特河與恆河)以及當時已知世界的四個角落(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
萬神殿(Pantheon)是戰場地區最重要的古跡,它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經歷了十八個世紀的滄桑後,銅門和拱門屋頂完整如初。目前的神殿是阿德里亞諾皇帝在公元120年至125年重建的。這一區里還分布著羅馬惟一的哥特式教堂聖瑪利亞密涅瓦教堂(Santa MariaSopra Minerva)和法國式教堂弗朗西斯的聖路易教堂(Chiesa di San Louis della Francia)。
五、台伯河(Tevere)岸區到賈尼科羅山
台伯河岸區被羅馬人稱為Populare,是有真正羅馬人聚居的少數地區之一,也是埃特魯里亞人(Etruria)的發源地。至今這里仍是工人階層的住地,典型的台伯河岸區居民收入較低,性格外向,還可能有點自大,因為他們自認為是古羅馬人的真正後裔。這里有地道的義大利餐館、餡餅店、爵士樂咖啡館,白天營業的較少,晚上卻很熱鬧,人行道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義大利小吃,賣藝的藝術者和賣花姑娘走來走去。
台伯河岸區一分為二,一部分延同名大道北上,延伸到梵蒂岡,這一部分位於賈尼科羅山較低斜坡上;另一部分穿過大道,沿著台伯島伸展。本區的中心是聖馬里亞廣場,這個廣場正對著雄偉高大的同名教堂,廣場上有咖啡館、飯店、報攤、以及葯店。對於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廣場就是社區公共場所。
賈尼科羅山與19世紀義大利的民族復興運動緊密相連,在這一地區代表教皇的法國軍隊與加里波第領導下的羅馬與義大利的自由戰士進行了多次重大戰役。 19世紀90年代,整個地區變成公園。山上的加里波第廣場可以俯瞰台伯河地區景色。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也聳立在廣場上。
六、古羅馬市場(Foro Romano)周圍
古羅馬市場又稱「古羅馬廢墟」,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政治、商業、司法和信仰中心。古羅馬市場從公元前六世紀開始陸續修建,一直到公元608年,拜占庭皇帝福卡紀念圓柱(Columna Phocae)的建成,這個古羅馬市場才基本構成。當年該廣場矗立著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如協和神廟、愷撒大帝神廟、元老院、奧古斯都凱旋門、古羅馬檔案館等。今天這里形成了古羅馬遺跡的匯集處,可謂世間稀有的露天博物館。就是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古羅馬政權。這里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西方古老文化、計數、度量、貨幣以及古代西方最完善的國家形式和法律制度都誕生在此。羅馬帝國滅亡後,該廣場遭到長期的破壞並被遺忘了幾個世紀。至1700年才開始發掘和保護,現為世界最著名的古跡之一。
七、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古阿匹亞路(Via Appia Antica)及阿文拉諾山(Aventino)區域
卡拉卡拉浴場用大理石砌成,用石鋪地;有壁畫和雕像。洗浴分冷熱水蒸氣三種,各佔一所屋子。古羅馬人到浴場來,不只為洗澡,他們可以在這兒商量買賣,和解訟事等等,是羅馬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乞丐還是皇帝,都會頻頻光顧,正和我們上茶店上飯店一般作用。
古阿匹亞路將羅馬與南義大利連接起來,是通往希臘和東方的主幹道。全長350英里的古阿匹亞路,仍有部分保存至今,並維持原樣。
阿文拉諾山是一片寧靜與安謐的綠洲,是羅馬最可愛的地點之一,從這里可以欣賞到羅馬全城的美景。聖薩比那大教堂(Santa Sabina)就坐落在這綠樹掩映的安靜之地,與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和聖彼得大教堂(Piazza San Pietro)隔河相望,在南面則坐落著生機勃勃的商務區特斯塔喬(Testaccio)。山上著名的景點是馬爾他騎士廣場(Piazza dei Cava lieridi Malta),廣場上建有十字軍騎士團團長的別墅(Villa dei Priorato di Mal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