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德日

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德日

發布時間:2022-09-01 08:24:50

㈠ 二戰時期義大利為何不堪一擊,第一個投降。而德國、日本卻能支持到最後才投降

簡而言之八個字:綜合實力,歷史因素 義大利本來就沒有實力,無論一站還是二戰都是湊熱鬧,小配角小跟班而已,起鬨叫囂第一,逃跑投降第一。還有就是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只是順著當時的世界經濟危機的勢而起,並非義大利政局的主流,這與日本軍國主義有著質的區別。卻與德國類似,但墨索里尼本人的手段與希特勒差得很遠,且法西斯主義在德國比重大於義大利。歷史因素也不同,德國人恨透了凡爾賽,義大利人沒有這點。一旦墨索里尼死了,誰還會怕他,會替他賣命,勞苦大眾都是渴望和平的。

㈡ 義大利能跟德國、日本合稱法西斯三巨頭,為何當年卻連小小希臘都打不過

因為義大利當初在跟希臘作戰的時候,無論是地理優勢還是軍隊方面,或者後勤補給方面都沒有有利的條件,所以在攻打希臘的時候屢屢不順,而他本身的實力其實在法西斯三巨頭當中也是最弱的。義大利開始與德國合作的時候,德國將自己的軍隊布置在了羅馬尼亞油田附近,保證了自己充足的後勤補給,而這個時候卻沒有對義大利開放,這就使得他在後勤補給方面嚴重不足。

綜合這些因素,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義大利軍隊都不佔優勢,這也最終導致了失敗。本身義大利的軍事實力比希臘還是要強悍許多的,但最終會輸客觀因素還是不可忽視的,而一支軍隊無論再強大,只要是侵略者,必然會遭到他國士兵的奮力抵抗,失敗也是必然的。

㈢ 二戰德國 和 義大利 是怎麼失敗的

德國由於戰略失誤,兩線作戰,導致兵力分散。加之和蘇聯開戰,基本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日本不配合進攻蘇聯,還招了美國,也是德國倒霉的原因之一。
義大利就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笑柄。第一次世界大戰,陣前倒戈。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誰輸誰。開始打衣索比亞,就差點沒打過。後來在北非、南歐戰場上屢戰屢敗,就更別說對陣英國了,那肯定是必敗無疑。毫無戰鬥力的義大利,幫了盟國大忙,牽制了德國兵力,是二戰勝利的功臣之一……

㈣ 二戰時的義大利為何表現那麼糟糕德意日三國應該是一強兩弱b吧

義大利的士兵和裝備都很差,這是事實,但日本決不差,在1940年,德國的軍力世界第一,日本的軍力世界第六,中國的軍力世界第七,而美國的軍力是世界第十四,希特勒對日本這個盟友很是倚重,在日本和美國開戰後他雖然恨日本把美國拖入戰場,但也表示:我們不會梳掉戰爭了,我們多了一個3000年都沒有打敗仗的民族盟友

㈤ 義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統治的,但為什麼二戰初期德、日軍隊所向披靡,而義大利軍卻屢戰屢敗

一戰結束後,義大利進行了長時間的內亂,後來墨索里尼上台使得義大利內亂結束 。。。在內亂期間義大利的軍工沒有得到發展 武器落後 國內貧窮 國家動盪 墨索里尼上台後推行的法西斯似的統治剛開始的確使得義大利逐漸恢復生機!!人民都很支持法西斯。。後來三國同盟發動了二戰義大利負責北非戰場 人多勢眾但是其武器落後 打一個衣索比亞都費勁何況和歐美打。。再加上地理環境 將領 軍心等因素的影響 導致義大利軍隊屢戰屢敗 建議你買一本《孫子兵法》仔細閱讀就知道為什麼德 日兩軍能先前所向披靡。。。

㈥ 二戰義大利為什麼那麼弱,遠不及德國和日本。連打個衣索比亞都打不下來。

很多人一說到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的作為,就往往拿來當笑料。其實義大利軍人並不差,差的是義大利的最高當局,是管理者。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的表現鮮有亮色是事實。但有幾個小小的戰例卻能讓我們公正的看待這個國家。義大利海軍往往被後人指責是消極避戰,經常不敢出港為軸心國商船護航。而實際上按照戰後英國做的調查,義大利海軍卻是二戰參戰國中最為負責的海軍。每一個軸心國船隊都能得到意軍艦艇護航,其護航概率甚至超過了英美盟國(當然,43年後就用不上了)。問題是出在德國而不是義大利,我想熟悉二戰史的朋友是不會聽不懂這話玄外之音的。同樣的義大利陸軍,好象在北非表現很不中用。但在斯大林格勒的煉獄里,從蘇軍的重重包圍里殺出的卻是5000名義大利人。而他們的德國盟友,相同的距離,依靠自己跑出來不過2000人。最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整個戰爭里,唯一動過要戰略轟炸美國本土並予以實施的就是義大利空軍(注意,我說的是戰略轟炸,可不是小曰本糊的那幾個過家家的玩具氣球)。意軍在很多戰場上怯戰的表現,與其說是懦弱,不如說是器不如人。本來嘛,一個大陸國家,在武器設計上居然跟小曰本一樣斤斤計較。具體點說:陸軍,坦克捨不得用鋼,大炮捨不得重鑄——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義大利國內沒多少資源——那同樣德國國內資源也不多啊,義大利再好歹當時手裡還有幾個殖民地吧;海軍到是捨得,可惜又趕不上潮流。一個諾大的海軍,居然連航母都沒有。白造那麼多巡洋艦和戰列艦。所以,要嘲笑義大利人,不如去嘲笑墨索里尼。這個笨蛋,就他那斤兩,還想恢復昔曰羅馬的光輝。義大利軍隊也曾經「英勇」地為他們的理想獻身——而且經常是在自己武器和戰術都落後於對手的情況下,這就更加難能可貴。反正不管怎麼說,至少比英法這兩個動不動就投降的國家要好。

㈦ 德意日明明都是戰敗國,為什麼戰後只懲罰德日,卻放過了義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很嚴重的打擊,很多國家因此後退了幾十年。而作為這場戰爭的發起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在戰後都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戰後肯定少不了對他們的懲罰,但是相比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的懲罰好像並沒有什麼力度。一點都不像是戰敗國。而且還被允許參加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屆奧運會。為什麼都是軸心國的成員,對義大利的制裁力度那麼小呢?

雖然這些懲罰看起來讓義大利損失很大,但是對比其他兩個軸心國來說,這都不算什麼。再說了,就算讓日本割地,它也得有那土地錒。

有的網友說,義大利就是歐洲派進法西斯的卧底,專門拖後腿。否則德國也不會那麼快戰敗。對此各位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里,你們還有什麼其他感興趣的,記得提問,我看到第一時間去回答。

謝謝大家捧場

㈧ 二戰,德,意,日,失敗的原因,要詳細,謝謝

戰爭協作,指的是同一聯盟國家之間彼此戰略戰術上的配合、支援以及戰爭物資的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戰爭,參戰國多達61個。任何一個國家,哪怕它的國力再強大,都無法在這樣的大規模戰爭中單獨取得勝利,而必須得到盟國的支持和配合。同盟國的勝利和軸心國的失敗的原因很多,而戰爭協作之差異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同盟國方面。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協作始於中國抗戰,「七七事變」之後,中蘇兩國簽定互不侵犯條約,根據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低息貸款,並派遣援華空軍志願隊赴中國參戰。蘇聯的援助給予了抗戰初期處於困境的中國以莫大的支持。歐戰爆發之後,德軍在一系列的閃擊戰中取得勝利,法國敗降後,英國退受英倫三島,處境十分險惡,而中國又在遠東單獨承受著日本的壓力。對此,美國認為德國和日本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總統羅斯福在國會發表演說,指出美國要做「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應對中國、英國等正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國家予以物資上的支援。

1941年3月11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租借法案》,並經羅斯福簽署後正式生效,從此,美國開始了對反法西斯國家的物質援助。德國入侵蘇聯之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演說,表示要與蘇聯同仇敵愾,共同抗擊納粹德國,這標志著同盟國之間大規模戰爭協作的開始。

1941年8月,美英兩國簽署《大西洋憲章》,宣布了對德戰爭的目的和戰後和平的處置,9月,蘇聯發表聲明同意該憲章的基本原則。隨著美國政府宣布《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美英開始了對蘇聯的軍事援助。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正式參戰,參戰的各反法西斯國家出於共同的戰略目標而走到了一起,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言聲明各簽字國:①保證運用軍事和經濟的全部資源同與之處於戰爭狀態的軸心國及其仆從國家作戰;②相互合作,不與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和和約。該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

從此,同盟國之間開始了各個戰場上的密切配合和協同作戰。美國和英國組成盟軍,在北非、義大利和西歐並肩作戰,同時與東線的蘇軍遙相呼應。1943年7月,當蘇軍與德軍在庫爾斯克鏖戰之時,盟軍乘機在西西里登陸,迫使希特勒被迫中止了在蘇聯的攻勢,這極大地支援了蘇軍的作戰。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得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絕境,蘇聯又不失時機地發起了白俄羅斯戰役,重創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1945年1月突出部戰役期間,蘇軍為了緩解盟軍在西線的壓力,提前發起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直搗德國的心臟地區,加之盟軍的有力反擊,使得希特勒被迫結束了在阿登地區的進攻行動。1945年4月25日,盟軍與蘇軍的先頭部隊在德國易北河畔的托爾高勝利會師,標志著雙方之間的戰爭協作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遠東,中、美、英三國在緬甸戰場攜手作戰,共同打擊日寇,最終於1945年5月將日軍逐出緬甸。美國向中國提供了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使得部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如全副美械裝備的新一軍、新六軍,,,在1945年5月的湘西會戰中,裝備美械的中國軍隊重創日軍,斃傷日軍35808人。此外,美國還派遣援華空軍志願隊赴華參戰,使得同盟國重新奪取了中國戰場上的制空權;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還以中國重慶的機場為基地,在1944年開始了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戰爭末期,蘇聯也加入了對日作戰的行列,蘇軍出兵中國東北,進攻日本關東軍,期間得到了八路軍和東北抗聯的有力配合。1945年8月,日本在中、美、蘇、英等國的聯合打擊下終於崩潰。同盟國繼歐戰之後,又在遠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戰爭期間,同盟國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利益上的沖突和戰略上的分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蘇、中、英等主要交戰國的首腦相繼召開了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等國際會議,參戰各方通過這些會議,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矛盾和隔閡,保證了同盟國之間戰爭協作的順利進行。

讓我們再反過來看下軸心國方面。應該說,軸心國集團戰爭協作的起步比同盟國要早。

30年代,德、日、意三國就彼此互相接近,1936年11月,德國和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而在此之前,德意兩國已經簽訂了《德意議定書》,一年以後,義大利加入該協定,希特勒將其稱之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軸心國一詞即來源於此。《協定》的簽訂標志著三個法西斯國家開始了瓜分世界的征程。該協定主要是針對蘇聯的,但是德日兩國在戰爭期間對蘇聯的態度卻始終存在著不協調的因素:1939年8月,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戰役中遭到慘敗,日本對此不服氣,積蓄力量伺機報復,並希望得到德國的有力支持,但此時從歐洲卻傳來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使得日本感覺到被盟友德國出賣了,對蘇作戰升級的計劃被迫取消,並於1941年4月與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一直希望日本能配合出兵蘇聯遠東地區,與德國一起夾擊蘇聯,但日本對此反映冷淡,始終未予以積極的配合。義大利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一向扮演的是一個牆頭草的角色,一戰時,原屬於同盟國陣營的它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而背叛了自己的盟友德奧,倒向了協約國集團。二戰爆發後,它又故伎重演,狡猾的墨索里尼宣布義大利中立,以至於希特勒私下裡抱怨說:「義大利人又要像一戰時那樣首鼠兩端了。」

直到1940年6月,德軍閃擊西歐,取得巨大勝利,法國即將崩潰之即,義大利才看準時機,向英、法宣戰,下山去摘桃子。1940年9月,德、日、意三國在柏林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三國保證如締約國一方受到目前未參與歐戰或中日沖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該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德、日、意三國正式結成了軍事同盟。在這方面,軸心國走在了同盟國的前面。

歐戰期間,德意聯軍相繼在北非、巴爾乾和俄國聯手作戰,但基本上義大利人扮演的都是無足輕重的配角角色,對整個戰局的影響甚微。完全可以假設,如果意軍能有德軍一半的戰鬥力,二戰的結局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登陸之後,義大利很快就在9月份投降了。德國失去了它在歐洲最重要的一個盟友,,盡管這個盟友不怎麼的,,,剩下的都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之類無關緊要的小夥伴。從此,德國在歐洲日益孤立,在盟軍和蘇軍的東西夾擊之下,最終失敗。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東方,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德國、日本、義大利於1942年1月簽訂補充軍事協定,規定以東經70度為界,此線以東為日軍作戰區域,以西為德意作戰區域。戰爭期間,德國曾經派遣潛艇部隊趕赴印度洋與日軍一起攻擊盟軍的海上運輸線,這支潛艇部隊被稱之為「希特勒的東方灰狼」。但由於被派出去的德國潛艇數量很少,因此這支部隊的作戰效果十分有限。除此之外,就再也看不到德日在東方戰場有其他實質性內容的軍事合作了。

軸心國陣營內部矛盾重重、彼此互相掣肘、缺乏戰略協同,而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東條英機這三個大魔頭又從來沒有像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那樣坐在一起開個會,商討商討戰略合作問題。這就導致軸心國集團,,主要是德、日之間,,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缺乏協作,無法將三國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對同盟國造成致命的打擊。另外,與同盟國陣營內部之間彼此大規模的軍事物資援助相比,我們幾乎沒有聽說過軸心國之間有過這方面的舉動。

綜上所述,盡管軸心國的戰爭協作起步比同盟國要早,但由於德、日、意彼此互不信任、同床異夢,這構成了軸心國走向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協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相互之間的配合卻相當出色,這對於鞏固聯盟內部團結,調整盟國之間的分歧並加強在對敵作戰中的協同起了很大的作用,保證了同盟國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㈨ 二戰時,義大利為什麼誰都打不過呢

1939年9月,在英、法兩國“綏靖政策”的長期滋養之下,納粹德國日益強大,希特勒終於不用再顧忌英法等國,悍然出兵閃擊了波蘭。

當時,希特勒已經是碩果累累,納粹的鐵蹄已經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基本上,歐洲大陸已經全都成了希特勒的勢力范圍。希特勒在當年議會選舉之時,提出了納粹黨的奮斗目標,那就是先強國,再稱霸。現如今,希特勒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已經稱霸了歐洲大陸。而相比之下,自己對義大利人民所許願的“新羅馬帝國”卻依然還是空中樓閣,絲毫不見蹤影。

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事實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日本義大利為什麼打輸了

我具體說下德國吧,德國在二戰時的優勢1.早於所有國家的秘密軍備擴充,後來才被其它國家看到德國的軍事意圖,蘇聯開始和德國簽訂的合約也是拖延德國入侵蘇聯的時間擴充軍備2.軍備現代化意識,新的作戰理念,當時德國已經將裝甲部隊重新編制,而法國等其他國家還是認為裝甲部隊應該輔助步兵,應該將大量的坦克分到不同的步兵師中,大大影響了攻擊效率,德國攻打法國希特勒主張繞過馬奇諾防線通過裝甲師長途跋涉繞過山脈進攻色當,遭到幾乎所有將領反對,但是希特勒依然堅持,德軍果然一舉成功3.二戰前期德國已經成為歐洲頭號經濟強國,美國給了德國大量貸款,其中絕大部分流入了克虜伯軍事工廠,因而德軍的裝備強於其他國家4.不得不承認,日耳曼民族確實優秀。德國失敗的原因:1.希特勒的不斷越權指揮,導致將領之間不和,而希特勒在後期根本不能做出精確的判斷導致德國一步步潰敗2.希特勒高估了德軍的軍事實力低估了蘇聯的工業實力,他本以為在冬季來臨之前消滅蘇聯,因而根本沒有給德軍准備冬天的物質,以至於德軍在冬天還穿夏天的衣服,而那年的冬天有提前來了兩個月。3.其實前期德軍是高歌猛進的,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戰線太長,後勤根本跟不上,而且蘇聯的鐵軌和德國的鐵軌不在同一尺寸,運輸十分困難4.對莫斯科圍而不打,改打斯大林格勒,從而導致了裝甲師大量部隊兩地來回跑浪費了消滅蘇聯的最佳時機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德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67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4
印度什麼季風降水 瀏覽:944
義大利維骨力哪裡有賣 瀏覽:197
印度衛生巾怎麼改造 瀏覽:814
中國哪些學院收幼師考生 瀏覽:354
越南福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2
義大利延期居留條過期怎麼辦 瀏覽:846
蘇門答臘虎魚跟印尼虎魚怎麼區分 瀏覽:491
以色列最怕伊朗什麼武器 瀏覽:281
伊朗和美國怎麼發生了沖突 瀏覽:654
三星越南工廠生產的是什麼版本 瀏覽:351
有哪些中國風音樂 瀏覽:863
英國小學怎麼選校 瀏覽:674
辦英國留學簽證加急費多少錢 瀏覽:707
中國航空和信威有什麼關系 瀏覽:683
伊朗石油運往中國怎麼運 瀏覽:431
印度想要中國什麼地方 瀏覽:881
中國怎麼換 瀏覽:967
印尼有什麼app軟體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