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和韓國哪個實力強
要看專業和預算吧。義大利式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由有米蘭這樣的國際時尚之都,所以,學習時尚和藝術設計是義大利比較好。韓國的話,美容專業不錯,也可考慮。但,以國家底蘊相較,義大利更勝一籌,留學生活也比較愜意。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② 義大利和韓國哪裡發達
義大利發展的比較早,中世紀就開始發展了,韓國90年代還在打仗,肯定是義大利發達
③ 義大利和韓國綜合國力哪個強
肯定是義大利啊,歐盟國家,不需要數據對比,主要是韓國是個沒有獨立主權的國家,每年還要承擔美軍駐韓的百分之70軍費,有個啥國力啊?連朝鮮都不如,自己國家自己都做不了主。
④ 對比歐洲發達國家,韓國到底是不是發達國家
從人均GDP這個標准來說,韓國是發達國家,它的人均達到GDP10000美元以上。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共有32個,分別是: 歐洲:盧森堡,挪威,瑞士,愛爾蘭,丹麥,冰島,瑞典,英國,奧地利,荷蘭,芬蘭,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希臘,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捷克,以色列,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巴哈馬。 美洲:美國,加拿大。 澳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亞洲:日本,新加坡,韓國,塞普勒斯 。
發達國家是指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
⑤ 韓國綜合國力在歐洲是什麼水平
大體應該屬於中上水平,綜合國力僅次於俄德英法意五國,基本跟義大利差不多,甚至韓國的GDP比俄羅斯還高。
這種綜合國力的測評和排序,有許多機構每年都會出報告,各種榜單的排名也是大同小異,基本上跟我上面做出的排序差不多,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網路一下。
總之,韓國的綜合國力在歐洲應該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上水平。
⑥ 韓國的實力,放在歐洲能排在第幾的位置
高於西班牙,可以進入歐盟前四。
但它誕生在東亞!
⑦ 請客觀分析,韓國綜合軍力放在歐洲是什麼水平
如果把韓國放在歐洲大概是什麼實力地位呢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07-06 · 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目前在國際上並無統一的量化方式,因此要准確定義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具體排在世界第幾位其實不同的人完全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要判斷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大致處於怎樣一個區間卻不困難。在歐洲國家中綜合實力最強的是俄羅斯:盡管俄羅斯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相對欠佳,然而俄羅斯憑借政治影響力、軍事實力、科技教育水平以及豐富的能源儲備仍使自己的綜合國力位居西歐那些在國土面積、人口規模、戰略縱深等方面先天有限的國家。
在排除掉俄羅斯之後歐洲實力最強的就是英、法、德三國,至於三國之中誰最強很難得出一個准確的結論。英、法兩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政治軍事實力上是強於德國,相比之下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在政治軍事領域是受到諸多限制的,不過德國在科技經濟領域的實力比英、法更為強大,所以西歐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所呈現的是英、法、德三足鼎立之勢。緊隨英、法、德三大強國之後的是義大利:義大利作為被有「富國俱樂部」之稱的七國集團成員國之一在英國脫歐之後實際上已成為法、德之外的歐盟第三大國。
把韓國放在歐洲參與競爭,那麼韓國的綜合實力將會排在俄、英、法、德四國之後,不過和義大利比起來其實還是具備一定競爭力的。在軍事領域有一個所謂的「東北亞怪物房」的概念:東北亞地區分布有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五國,除此之外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事實上也處於東北亞的區域范疇之內,美國則由於駐日美軍和駐韓美軍的關系在這一地區存在巨大的影響力,所以廣義上的東北亞地區分布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七個國家的力量。這七國之中除了蒙古之外其實沒一個是絕對意義上的弱國,至少也是國際上的一個中等強國。
身處東北亞怪物房的韓國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的實力顯然都比韓國強。朝鮮盡管在經濟水平和常規武器方面不及韓國,然而朝鮮卻占據著核武優勢。事實上東北亞地區是全球彈道導彈最多的地區、全球防空導彈最多的地區、全球核彈密度最高的地區,以韓國的規模體量和軍事實力而言:身處這樣的地區並不安全。所以韓國所身處的這在地緣格局其實是不夠理想的,然而如果以韓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放眼全球放眼全球其實並不算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弱國。如果把韓國放在歐洲是可以同義大利一爭高低的。
目前韓軍的總兵力為69萬,其中現役61.4萬,是世界上規模排名第六的武裝力量。相比之下義大利陸、海、空三軍現役總兵力約為18.67萬人,另有準軍事人員2萬。韓國現役部隊的規模是義大利的3.3倍左右,總兵力基本上也是義大利的3.3倍左右。當然現在不是冷兵器時代了。決定軍隊戰鬥力的不能只看數量規模,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兩國軍隊的裝備水平:義大利三大軍種中發展最好的當屬海軍。義大利擁有加里波第號、加富爾號兩艘現役航母,目前全球擁有兩艘及以上航母的國家就只有美國、中國、印度、義大利4個國家。
此外義大利海軍還擁有潛艇8艘、驅逐艦4艘、護衛艦14艘、巡防艦2艘、巡邏艇10艘、水雷艦10艘。相比之下韓國海軍的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盡管被視為是准航母,但畢竟不是真正的航母。韓國海軍擁有KDX-3級驅逐艦3艘、KDX-2級驅逐艦6艘、大邱/仁川級護衛艦共計7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1艘、韓版209級常規潛艇9艘和韓版214級AIP常規潛艇7艘。擁有航母是義大利海軍的優勢,而韓國海軍則在驅逐艦和潛艇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兩國海軍的綜合實力總體上差距不大。既然海軍實力差距不大,那麼我們再來比較一下兩國陸軍的實力。
韓國陸軍人數接近50萬,裝備有超過1500輛K1系列第三代主戰坦克、近1000輛K9型155mm自行榴彈炮、超過1000輛K55型155mm自行榴彈炮(韓國版M109A2),還有K-200步兵戰車(韓國版M113加裝25mm機炮)、K-21步兵戰車和俄制BMP-3步兵戰車總計超過2000輛以及少量K-2主戰坦克和俄制T-80U主戰坦克。相比之下義大利陸軍人數不超過10萬,裝備公羊第三代主戰坦克123輛、步兵戰車220輛、PZH-2000型155mm自行榴彈炮70輛,這顯然比韓國陸軍規模小了很多,所以韓國在陸軍實力上占據著絕對優勢。
韓國空軍主力為F-15K戰斗機60架、F-16C/D戰斗機約180架以及FA-50、F-5E等戰斗機上百架。義大利空軍主力為台風戰斗機72架、旋風戰斗轟炸機75架。規模上還是韓國空軍更勝一籌,目前兩國都已購買了F-35戰斗機:韓國到貨4架,義大利到貨十餘架,不過兩國的F-35都還沒有形成完全作戰能力。盡管韓國存在戰時指揮許可權制的問題,但在軍事上韓國還是比義大利更有優勢。目前韓軍在全球火力指數上的排名一般是第七或第八名,而義大利通常位於前十名開外。在軍事實力上占優勢的韓國在經濟水平上是否也領先於義大利呢?
兩國的經濟水平均得以躋身發達國家行列,然而韓國是從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一路奮斗過來的新興發達國家,而義大利則是傳統發達國家中的沒落貴族。目前為止韓國在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方面都還趕不上義大利:2018年韓國的GDP總量約為1.619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31363美元;相比之下義大利同期的GDP總量約為2.074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34318美元。如果我們單純從經濟數據上而言:義大利無論總量或是人均水平都在韓國之上,但也應當看到兩國的人均水平差距已不大,韓國在後續經濟發展潛力上似乎更具優勢。
義大利作為歐洲老牌工業國很早就實現了工業化成為了發達經濟體。上世紀50年代的韓國在經濟水平上基本與非洲的迦納差不多,在當時被認為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然而韓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使自己的人均經濟數據基本接近於義大利,這本身就說明韓國的經濟增速是快於義大利的。尤其是近二十年來義大利表現得暮氣沉沉,而作為後發國家的韓國卻展現出更為強大的發展後勁。事實上義大利目前已是繼日本之後全球第二大老齡化嚴重的國家:義大利的6000多萬人口中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了1400萬,佔到了總人口的23%以上。
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現象使義大利出現了經濟增長乏力、社會福利不堪重負等現象。當然日本的老齡化現象比義大利更嚴重,然而日本在國民教育、高新技術領域的優勢卻是義大利所不具備的。在歐洲金融危機期間義大利因公共赤字超過3%而與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並稱「歐豬五國」。盡管目前為止義大利在經濟數據上高於韓國,但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前景從長遠來看是不樂觀的。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義大利只有6家企業入圍,經濟總量小於義大利的韓國卻有16家企業入圍500強。現在的義大利基本是仗著自己作為老牌工業化強國的底子吃老本。
如果從工業增加值來看:現在的韓國已是僅次於中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印度、加拿大的世界第八大工業國,韓國的工業增加值已超過了作為老牌工業強國的法國和義大利。韓國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大國中僅次於中國和印度:2010—2016年期間韓國GDP總量世界排名從第15名上升到了第11名,超過了國土面積是其170倍的俄羅斯。與此同時韓國的人均GDP已從2010年占日本的49.4%提高到2016年占日本人均GDP的70.7%,可以說韓國的人均GDP正在逐漸逼近日本。如果韓國能保持這種發展速度,那麼韓國的經濟總量就有可能躋身世界前十經濟大國的行列。
國家實力除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實力之外還有軟實力:好萊塢大片代表了美國的軟實力;寶萊塢電影代表了印度的軟實力;動漫則代表了日本的軟實力......韓國和義大利誰的軟實力更強呢?說是韓國的估計可能是看韓劇看入迷了。我不否認韓國的影視作品可以被視為一種國家軟實力的表現形式,但這並不足以證明韓國的國家軟實力強於義大利。韓國的影視作品的確代表了韓國的軟實力,可其影響的主要是亞洲市場,那麼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呢?事實上義大利在國際時尚領域的影響力是遠遠大於韓國的。
全球十一大時尚品牌分別是:愛馬仕(法國)、傑尼亞(義大利)、喬治·阿瑪尼(義大利)、凱恩萊博(義大利)、古馳(義大利)、普拉達(義大利)、香奈兒(法國)、范思哲(義大利)、菲拉格慕(義大利)、克里斯汀·迪奧(法國)、路易威登(法國)。在全球十一大時尚品牌中義大利就佔了7個。義大利作為文藝復興及印象派繪畫的發祥地匯聚著各種時尚元素,更不用說從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更是遠多於韓國。綜合衡量兩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國家軟實力可以說:義大利目前仍略占優勢,不過作為後發國家的韓國似乎發展潛力更大。
今年的新冠疫情似乎進一步增強了這種趨勢: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爭中包括義大利在內的西方國家普遍表現得比較糟糕,而中國及周邊的蒙古、朝鮮、韓國、越南、日本等國則取得相較於西方國家普遍要好得多的抗疫成績。義大利這個本就處於沒落期的老貴族一度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盡管現在美國早已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不過義大利目前的疫情形勢依然並不樂觀。事實上義大利的社會經濟在這次疫情中受到的沖擊著實不小,那麼這個本就處於沒落期的老貴族會不會在未來被韓國這個後起之秀超越呢?似乎也不是沒有這種
⑧ 韓國和義大利,哪個國家更強大
兩個不同的國際 亞洲國際和歐洲國際都是有區別的 兩個不同地區的國際無法作比較~
⑨ 韓國的綜合國力能較量過義大利嗎
先說結論,如果把韓國放在歐洲,論綜合國力的話,韓國應該是大致跟義大利一個檔次,不如俄英法德。軍迷圈子裡有一句調侃,叫做「東亞怪物房」,意思就是東亞五國里,除了蒙古國以外剩下四個國家放到全世界都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下限也是一個中等強國。所以雖然大家平時挺看不上韓國,但是實際上韓國在世界上也確實是有那麼兩把刷子的。
評價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要從經J、政治、軍事、文化、工業、科技等多方面著手,限於篇幅,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韓國跟義大利。首先從經J上,義大利算是老牌發達國家,而韓國也是2016年被世界銀行認定的新晉發達國家。2018年韓國GDP為15458.1億美元,排世界第11名,而義大利GDP為19329.38億美元,排世界第8名。
看上去義大利GDP比韓國高了一截,但是要考慮到義大利人口有6043萬,而韓國人口則是5124萬,如果攤平為人均GDP的話,韓國為3.14萬美元,義大利為3.43萬美元,兩者差距並不大。而且更重要的是,義大利GDP增長率近幾年來都不太好看,只能保持在1%左右,而韓國GDP增長率則在2%-3%,增長勢頭比義大利更好。在經濟上,兩國基本持平。
而在政治上,韓國就要輸了一大截了,義大利作為曾經的八國集團(G8)成員國,能夠與其他大國在同一張桌子上商討國際大事,這種政治地位顯然不是韓國能夠相提並論的。
不過在軍事實力上,韓國就又能把劣勢補回來了。由於北方兄弟的威脅,韓國一直以來就保留著一支規模極為龐大的武裝力量,實行義務兵役制,成年男子都要參軍。目前韓國軍隊現役人數高達61.4萬人,其中陸軍49.5萬、海軍6.7萬(含海軍陸戰隊2.5萬)、空軍5.2萬,還有上百萬的預備軍。而相比之下,義大利一方面由於缺乏威脅,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不振,反而還在削減軍隊,目前現役人數只剩下約15萬人。
陸軍的差距是最大的,韓國陸軍人數近50萬,裝備有K1系列第三代主戰坦克超過1500輛,還有少量的K-2主戰坦克和俄制T-80U主戰坦克,K9型155mm自行榴彈炮接近1000輛,K55型155mm自行榴彈炮(韓國版M109A2)超過1000輛,還有K-200步兵戰車(韓國版M113加裝25mm機炮)、K-21步兵戰車和俄制BMP-3步兵戰車總計超過2000輛。而義大利陸軍人數不超過10萬,裝備公羊第三代主戰坦克123輛,達多步兵戰車220輛,PZH-2000型155mm自行榴彈炮70輛,比韓國陸軍規模小了很多。
海軍的差距倒是最小的,排除各色老古董艦艇,義大利海軍主力包括加富爾級輕型航母1艘,地平線級驅逐艦2艘,卡洛·貝爾加米尼級護衛艦8艘,212型AIP常規潛艇4艘,薩烏羅級常規潛艇4艘以及聖喬治奧級船塢登陸艦3艘。而韓國則是KDX-3級驅逐艦3艘,KDX-2級驅逐艦6艘,大邱/仁川級護衛艦共計7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1艘,韓版209級常規潛艇9艘和韓版214級AIP常規潛艇7艘。義大利的優勢是輕型航母,但是加富爾號目前正在船廠升級,韓國驅逐艦跟潛艇有一定優勢,總的來說兩邊差距不大。
空軍方面,韓國空軍主力為F-15K戰斗機60架,F-16C/D戰斗機約180架,還有FA-50、F-5E等戰斗機上百架。而義大利空軍主力為台風戰斗機72架,旋風戰斗轟炸機75架。規模上來講還是韓國空軍更勝一籌,兩國都已經購買了F-35戰斗機,韓國到貨4架,義大利到貨十餘架,不過雙方F-35都還沒有形成FOC(完全作戰能力),因此不考慮在內。總的來說,雖然韓國有戰時指揮許可權制,但是軍事上來講韓國還是優勢明顯。
工業與科技上,兩者也是各有千秋。民用工業上,韓國的造船、電子產品、汽車都是在世界上比較流行的,而義大利的豪華跑車和豪華遊艇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軍事工業上,兩國都可以自行研製輕武器、軍用汽車、步兵戰車等裝備,但是更復雜的主戰坦克、自行榴彈炮、驅護艦、常規潛艇和輕型航母則必須依賴他國技術,發動機、高膛壓火炮等核心技術都必須引進技術或是乾脆買買買。
兩國也都不具備自行研製第三代戰斗機的能力,義大利有F-35生產線但是那是美國人建立的,與義大利無關,義大利參與了狂風戰斗機和台風戰斗機的聯合研製工作,韓國也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幫助下研製了FA-50戰斗機並出口多個國家,兩個在戰斗機上有一定造詣但是不是很高。不過韓國研製了多款導彈,包括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等,這一點強於義大利。
經過以上對比,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把韓國放到歐洲,其綜合國力大致是與義大利處於同一個檔次,不如俄英法德,但是強於荷蘭、丹麥等國。
⑩ 最發達國家排名
世界發達國家最新名單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 、 以色列、 韓國 、馬爾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人均GDP很高,但社會發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發達國家之中;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微型國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灣、荷屬安的列斯等未獲國家地位的經濟體也不列入其中。
自:Club.ChinaRen.com
2005年世界發達國家新名單(括弧裡面的是按名義匯率計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發達國家(共24國):
歐洲(18國): 盧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愛爾蘭 (46,335) 丹麥(45,015) 冰島 (44,133) 瑞典 (38,451) 英國 (36,977) 奧地利 (35,861) 荷蘭(35,393) 芬蘭 (35,242) 比利時 (34,081) 法國 (33,126) 德國 (33,099) 義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臘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國):美國(42,076) 加拿大 (32,073)
亞洲(2國):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國):澳大利亞(29,761) 紐西蘭(23,276)
新增的發達國家(8國):
塞普勒斯 (19,008) 巴哈馬 (18,190) 斯洛維尼亞 (17,660) 以色列(16,987) 韓國 (14,649) 馬爾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從新增的8個發達國家來看,大多是原有發達國家的近鄰,如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匈牙利、捷克、塞普勒斯是歐盟成員國的近鄰,韓國是日本的近鄰,巴哈馬是美國的近鄰。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繼續拉大 ;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隊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國家:
塞席爾(8,892) 愛沙尼亞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羅埃西亞(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蘭 (6,373) 拉脫維亞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發展勁頭,它們有可能在未來10多年內成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人的眼光都向前看的,人們都看到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有幾個人注意到最貧窮的國家呢?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宣布,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已達49個。它們是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寮國、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葉門;安哥拉、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金)、吉布地、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尼日、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坦尚尼亞、尚比亞;薩摩亞、萬那杜、吐瓦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拉丁美洲1國:海地。
世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約為瑞士的1/500。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1996年5月17日,世界銀行發表的統計資料表明,盧安達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年人均收入為80美元。
這些數字中惟獨沒有提到中國的情況,那是因為,中國既不是最發達的國家,也不是最貧窮的國家。中國仍然屬於經濟欠發達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於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後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