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剛剛知乎上還存在的巴拿馬瞬間看不到了怎麼看待此事
知道的太多了你就會去精神病院了。為你好
B. 關於巴拿馬的國家,有什麼
國名:巴拿馬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Panama)
獨立日:11月3日(1903年)
國慶日:11月3日(1903年)
華人日:3月30日(2004年,為紀念和頌揚華人150年來對巴拿馬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巴拿馬國會通過政府的一項特別提案,將每年的3月30日定為「華人日」。)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四個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左上和右下為白色長方形,其中分別有藍色和紅色五角星;左下方為藍色長方形,右上方為紅色長方形。白色象徵和平;紅色和藍色分別代表原巴拿馬的自由黨和保守黨,這兩色在國旗上的位置,表示兩黨聯合起來為民族的利益而奮斗。兩顆五角星分別象徵忠誠和力量。這面國旗是由巴拿馬第一任總統曼努埃爾·阿馬多爾·格雷羅設計的。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五組圖案:中間為表明巴拿馬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的巴拿馬地峽,它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交通要道;地峽之上的太陽和月亮圖案,象徵該國的獨立。左上角為交叉的長劍和步槍,象徵巴拿馬人民為獨立而戰的精神;右上角的鏟子和錘子代表勞動;左下角是象徵豐饒的羊角,象徵國家的財富和繁榮;右下角帶雙翼的飛輪代表進步。盾徽上端是一隻被稱為「百鳥之王」的大兀鷹,鷹嘴叼著的飾帶上寫著「為了世界的利益」;鷹之上為九顆黃色五角星,代表巴拿馬的九個省和一個特區。盾徽兩側飾有巴拿馬國旗。
2004年1月,巴拿馬英雄紀念碑揭幕,以紀念40年前因在運河區懸掛巴拿馬國旗而被美國軍警殺害的學生。
國鳥:神鷹是巴拿馬的國鳥,它是各種鷹中體重最大的鷹。這種鷹的頭上長著幾片豎立的羽毛,遠看似角,非常威武。據報道,體重越大的鳥其繁殖速度越慢, 每隔3至4年才生兩個蛋,而且其中一個能孵出雛鳥。
國家政要: 總統馬丁·托里霍斯(Martin Torrijos),2004年5月當選,9月宣誓就職。
人口: 272萬(1997年估計);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70%,黑人佔14%,白人佔10%,印第安人佔6%。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居民85%信奉天主教,4.7%信奉基督教新教,4.5%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巴拿馬城(Panama city),巴拿馬城位於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岸河口附近的半島上。城市面臨巴拿馬灣,背靠安康山谷,風景如畫。原為印第安人漁村,舊城始建於1519年,1903年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宣布獨立後,該城成為首都。
自然地理:75517平方公里。位於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大黎加,北臨加勒比海。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陸,巴拿馬運河從南至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橋梁」之稱。海岸線長約2988公里。全境地勢起伏,溝谷縱橫,除南北沿海平原外,多為山地。河流多達400餘條,較大的有圖伊拉河、切波河及查格雷斯河。地近赤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
巴拿馬城舉行的狂歡節
簡史:1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屬新格蘭納達總督區。1821年獨立,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部分。1830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解體後,成為新格瑞那達(後稱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省。
巴拿馬少女展示傳統的巴拿馬長裙
1903年美在擊敗英、法後與哥倫比亞政府簽定由美修建和租借運河的條約,哥議會拒絕批准。1903年11月3日美軍在巴拿馬登陸,策動巴脫離哥倫比亞獨立,成立巴拿馬共和國。同年11月18日美取得修建和經營運河的永久壟斷權和運河區的永久使用、佔領和控制權。二次大戰中,美在巴強租134處軍事基地,1947年後陸續歸還一部分。1977年9月,巴美簽署《新運河條約》(又稱托里霍斯-卡特條約)。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
科隆自由貿易區
政治:現行憲法於1972年10月11日生效,1978年和1983年進行過修改。憲法規定國家三權分治,總統為國家元首,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不得連任。1994年10月4日,巴議會通過憲法修改草案,規定取消軍隊,建立一支警察部隊。國民議會為一院制,行使立法權。由72名議員組成,通過民選產生,任期五年。司法權由最高法院和總檢察院行使。最高法院設9名法官,由政府任命,議會通過,任期10年。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加強同拉美國家的團結合作,與世界各國發展關系。
C. PANAMA是哪個國家的城市
巴拿馬城(Panama City),是南美國家巴拿馬的首都。瀕臨巴拿馬灣,背靠安康山谷,巴拿馬運河從城市邊緣緩緩流過,是一座臨海靠山、風景如畫的海口城市。
登上城市西郊的安康山放眼四望,近處那些古香古色的教堂、城堡與式樣新穎的現代建築交錯相間,綠樹掩映,花草簇擁,條條街道筆直寬闊,整個城市顯得整整齊齊,壯麗典雅,賞心悅目。遠處巴拿馬運河上的船隻,進進出出,機聲隆隆,汽笛清脆;遼闊的巴拿馬灣波光鱗鱗,無邊無際,令人心醉,猶如一幅自然畫卷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每當夜幕降臨,港口上的那些等待通過運河的船隻,依次而泊,燈火通明,倒影搖曳,綿延數公里,酷似義大利的威尼斯這座著名水城搬到了美洲大陸上。
巴拿馬城原是印第安人的一個漁村,現分為古城、舊城和新城三部分,人口83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著名城市。
古城1671年被海盜洗劫後燒毀,殘存的僅是主教堂的一些大型磚石建築,二十一世紀這里是考證巴拿馬歷史淵源的現場和旅遊者雲集之地。其附近是恬靜幽雅地高級住宅區。
古城以西為老城,這里是行政和文化區域。街道狹窄,其建築多為落地式門窗、陽台突出的兩層瓦頂樓房,帶有濃厚的西班牙風格。總統府及其他重要政府機關,主要文化單位和商場都位於老城。
老城和古城的接合部為新城,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超級市場五花八門。其中央大街為全城最寬闊最繁華的街道。巴拿馬城著名的建築物有聖何塞大教堂、國民警衛隊俱樂部大廈、總統府、國民劇院、聖弗朗西斯教堂、人類學博物館、民族博物館和運河博物館等.
http://ke..com/view/380383.htm
D. 義大利首都為什麼是羅馬
因為世界上國名與首都名字重合的國家絕非個例,比如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突尼西亞的首都突尼西亞城,巴拿馬的首都巴拿馬城等等,所以即使義大利把國名定為「羅馬」,相信也不會存在太大問題。他們之所以堅持使用「義大利」這個稱謂,恰恰是為了與先前的「羅馬帝國」劃清界限。
義大利作為國家出現則是在是在951年。當時,德意志入侵今日的義大利,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自稱是義大利國王。之後,奧托一世在德意志王國與義大利王國的基礎上,組建了神聖羅馬帝國。
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滅亡,法國的崛起,義大利又迎來了新的戰亂。1796年,拿破崙率領法軍進攻北義大利。1802年,拿破崙擔任為義大利共和國元首。
義大利首都在羅馬,但是義大利絕不能更名為羅馬共和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羅馬解體後,重新建立起來的國家太多。如果義大利改成羅馬共和國,勢必會引起歐洲其他國家的敵視。為了減少麻煩,義大利民眾非常清楚,不能改名叫做羅馬共和國。
2、義大利的首都雖然在羅馬,但是本土居民其實都不是羅馬城本地居民。更主要的是,羅馬城經過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具有羅馬血統的城市居民已經很少。所以,義大利改名羅馬共和國,也非常牽強。
3、義大利作為地域名詞出現的時間也已經有1000多年,期間也多次作為國王出現,歷史沉澱深厚。所以,當義大利成為一個國家後,就用義大利作為國名。
4、文藝復興是在義大利引發的,影響到了整個歐洲。作為發源地,義大利在歐洲眾國之間有著很好的美譽度,名氣並遜色於羅馬。
E. 請問美國和巴拿馬這兩個國家的別稱.
美國的綽號就是「山姆大叔」,巴拿馬的別稱是"蝴蝶之國"
以下是其他一些國家的別稱和綽號~
世界上一些國家由於地理、歷史、氣候、和產物等特點,人們譽以形象化的別名。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
火山之國——尼加拉瓜
沙漠之國——沙烏地阿拉伯
花園之國——新加坡
龍蝦之國——喀麥隆
山鷹之國——阿爾巴尼亞
鴕鳥之國——肯亞
綿羊之國——紐西蘭
咖啡之國——巴西
花生之國——塞內加爾
橡膠之國——馬來西亞
櫻花之國——日本
仙人掌之國——墨西哥
橄欖之國——突尼西亞
鍾表之國——瑞士
風車之國——荷蘭
郵票之國——聖馬利諾
黃金之國——哥倫比亞
鑽石之國——塞拉力昂
赤腳之國——衣索比亞
清真之國——巴基斯坦
千湖之國——芬蘭
赤道之國——厄瓜多
低窪之國——荷蘭
油棕之國——貝南
軟木之國——葡萄牙
香料之國——格瑞那達
玫瑰之國——保加利亞
蝴蝶之國——巴拿馬
國中之國——梵蒂岡
國家綽號:
1.高原雄鷹(墨西哥)
2.日耳曼戰車(德國)
3.鬥牛士(西班牙)
4.南美探戈(阿根廷)
5.高盧雞(法國)
6.非洲大象(象牙海岸)
7.沙漠之狐(伊拉克)
8.仙人球(阿根廷或者巴西)
9.十字軍(羅馬)
10.藍衫軍(義大利)
11.袋鼠(澳大利亞)
12.山姆大叔(美國)
13.橙衣軍團(荷蘭)
14.格子軍(克羅埃西亞)
15.櫻花(日本)
16.太極虎(韓國)
17.食雀鷹(多哥)
18.桑巴舞者(巴西)
F. 小學生急用!!!有趣的國名諧音,如咦大梨!(義大利)至少30個。
螞蟻甲:咦,大梨?答案:諧音義大利。
螞蟻乙:噓,梨呀。答案:諧音敘利亞。
螞蟻甲:奧,大梨呀。答案:諧音澳大利亞。
螞蟻乙:「嘻,搬呀。」答案:諧音西班牙。
螞蟻甲:「我來!」答案:諧音汶萊。
螞蟻乙:「抱家裡呀。」答案:諧音保加利亞。
抱不動,螞蟻甲出主意:「啃梨呀。」答案:諧音肯亞。
螞蟻乙咬了一口,說:」梨不嫩。「答案:諧音黎巴嫩。
螞蟻甲也咬了一口,說:「面的。」答案:諧音緬甸。
螞蟻乙再咬了一口,說:「一澀梨。」答案:諧音以色列。